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设计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推荐]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c724155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07.png)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推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实用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发明创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发明创造、简单维修。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实用技术、手工制作、生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维修工具、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约10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例题讲解(约20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生活小窍门、节能环保技术、发明创造等方面的例题。
3. 随堂练习(约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讲解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手工制作与劳动技能训练(约3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手工制作和生活技能训练。
5. 简单维修实践(约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维修实践,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2. 章节内容:生活中的技术、劳动技能3. 教学难点与重点:发明创造、简单维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个生活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并说明其原理。
(2)制作一个简易的手工制品,并介绍制作过程。
2. 答案:(1)节能环保技术示例: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电动车。
原理分别为:利用太阳能、提高发光效率、减少燃油消耗。
(2)手工制品示例:折纸、剪纸、木工制品。
制作过程需详细描述。
(3)简单维修经验示例:自行车轮胎修补、手机屏幕更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家庭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学生的手工制作与劳动技能训练5. 简单维修实践的操作指导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程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科学设定。
【部编版】劳动与技术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部编版】劳动与技术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教案概述:本全套教案根据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课程标准编写,涵盖了本学期所有的教学内容。
本套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详细的授课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作业布置等内容,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演示法:展示劳动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或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知识: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 演示操作:展示劳动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4. 实践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让学生课后练习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实践作业: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劳动实践。
3. 小组合作作业:布置需要小组合作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思考题:布置一些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课程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课程教案-/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单元家政家用电器第1 课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初步生疏电。
2、在教学中培育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预备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一〕看看说说电与我们的生活观看图画说说电和我们的生活和争论的关系。
〔二〕读读议议1、依据你的了解,电还有哪些用途?电是从哪里来到的?〔电是由发电厂生产出来的。
发电厂生产电的方式很多,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原子能发电、地热发电和潮汛发电等,其生产原理都是把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经输电线、变电站来到我们身边〕〔三〕数数我家的家用电器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分别都是些啥电器?〔四〕做做1.填写表格。
2、完成填空题第2 课、安全用电的根本常识一、教学目的1、生疏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了解安全用电的根本学问,培育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安全用电的根本常识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程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维护公共电力设施,注意安全用电,不仅是电力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推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通过争论让学生正确地推断出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三〕做一做针对安全用电方面的种种隐患,请你拟定一份安全用电的留意事项1.学生应当制定自己的安全用电预防措施。
2.学生沟通补充。
〔四〕生疏警示标志让学生认认留神触电、留神电缆和外壳带电,制止触摸等标记(5)争论触电急救处理。
学生读技术息栏中的《触电的急救处理》一文。
第三课如何阅读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书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使用家用电器前阅读说明书的重要性。
2.让学生知道如何阅读家用电器的说明书。
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知道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三。
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预备一份家电使用说明书-/五、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今日教师教你如何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二)阅读要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集体备课全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集体备课全册)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上册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劳动与技术上册的全册内容,涵盖了以下主题:1. 操作工具的使用2. 基本制作技术3. 外部技术运用4. 工程与设计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教师讲解与示范2. 学生实践操作与实验3. 小组合作与讨论4. 观察与分析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讲解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3. 操作演示:教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模仿。
4. 学生实践: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展开合作探究,互相交流与分享。
6. 总结归纳: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技能。
7. 评价反馈: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和指导。
8. 拓展应用:提供一些拓展性的练或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资源本教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上册》2. 操作工具和材料3. 视频或图片资源4. 小组合作活动材料六、教学评价本教案将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听取学生的讨论与回答问题,以及评价学生的练与作业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教师将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集体备课全册)》的大致内容和框架,具体的细节教案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套劳动与技术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套劳动与技术教案教案名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课时安排:本册共20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 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在家中参与家务劳动,学会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
2. 农田劳动:让学生体验农田劳动的艰辛,学会农作物种植、养护的基本方法。
3. 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4.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讲解本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的目标和内容。
2. 教学家务劳动:讲解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
3. 实践: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技能参与家务劳动。
第二课时: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实践情况。
2. 教学农田劳动:讲解农作物种植、养护的基本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农田劳动实践,学会农作物种植、养护。
后续课时依次教授手工制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每节课时结束后进行实践和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家中是否能主动承担家务。
2. 学生农田劳动的表现,检查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农作物种植、养护方法。
3. 学生手工制作的作品,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教学资源:1. 家务劳动指导手册:提供家务劳动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 农田劳动工具:提供种植、养护农作物的工具。
3. 手工制作材料:提供制作手工艺品的材料和工具。
4. 社会实践活动资源:联系社区、企业等机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和农田劳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部编版】劳动与技术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部编版】劳动与技术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教案一: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关系;- 掌握一些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 提高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概念2.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3.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教学步骤1. 导入:用图片展示一些劳动与技术相关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和技术的关系,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关键点。
4. 教师通过示例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一些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如工具的使用等。
5.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选择一个日常生活场景,探讨其中的劳动和技术元素,并展示给全班。
6. 教师进行总结,并强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尊重劳动和技术。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活动展示的质量和深度;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态度和尊重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劳动与技术的应用和影响;2. 指导学生利用劳动和技术改善生活环境,如组织环保活动等。
教案二:不同劳动形式的特点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不同劳动形式的特点;- 掌握不同劳动形式的基本知识;- 培养对各种劳动形式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不同劳动形式的概念和特点2. 农、工、商、服务等不同劳动形式的基本知识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劳动形式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不同劳动形式的概念和特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不同劳动形式的特点,如劳动对象、劳动内容等。
4. 教师通过示例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农、工、商、服务等不同劳动形式的基本知识。
5.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选择一个劳动形式,调查了解相关的知识,并展示给全班。
6. 教师进行总结,并强调对各种劳动形式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活动展示的质量和深度;2. 学生对不同劳动形式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各种劳动形式的尊重和理解程度。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认识劳动教学目标- 了解劳动的含义和作用- 认识不同劳动方式的特点和要求- 探究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作用2. 不同劳动方式的特点和要求3.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劳动方式的特点和要求教学难点探究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劳动场景,引发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兴趣。
2. 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参与的劳动活动,鼓励他们思考劳动的含义和作用。
3. 呈现:介绍劳动的定义和作用,并组织学生分析不同劳动方式的特点和要求。
4. 拓展:让学生讨论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他们思考劳动与生活的关系。
5. 总结: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思考,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册的相关练,巩固对劳动的理解和认识。
拓展活动- 安排实地参观学校附近的工厂或劳动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价值。
- 组织学生编写一份劳动日记,记录自己参与劳动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第二课:劳动纪律教学目标- 了解劳动纪律的重要性和内容-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的意识和能力- 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1. 劳动纪律的定义和内容2. 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了解劳动纪律的内容和重要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1. 引入: 通过故事或案例分享,引发学生对劳动纪律的思考和重要性的认识。
2. 导入: 让学生回顾自己参与劳动活动时是否遵守了相应的纪律,讨论遵守劳动纪律的好处和意义。
3. 呈现: 介绍劳动纪律的定义和内容,强调各项纪律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4. 实践: 进行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的劳动场景中体验遵守劳动纪律。
5. 总结: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体会,总结遵守劳动纪律的方法和技巧。
6.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劳动纪律的作文,表达自己对劳动纪律的认识和感想。
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第一章:手工制作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力。
2. 学习基本的裁剪、折叠、粘贴等手工制作技巧。
3.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使用剪刀、胶水、尺子等基本工具。
2. 学习纸工的基本技巧,如裁剪、折叠、粘贴等。
3. 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学习材料,了解制作方法。
2. 讲解并演示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手工作品。
4.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学生作品的完成质量。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了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
2. 学习基本的打扫、整理、烹饪等家庭劳动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扫地、拖地、擦窗户等打扫技能。
2. 学习整理床铺、书桌、衣柜等整理技能。
3. 学习简单的烹饪技巧,如煮鸡蛋、烧开水等。
教学步骤:1. 讲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 讲解并演示基本的打扫、整理、烹饪技能。
3.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家庭劳动任务。
4. 学生分享劳动心得,互相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家庭劳动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2. 评价学生劳动成果的完成质量。
第三章:农业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农村,了解农业生产的知识。
2. 学习基本的农业劳动技能,如种植、施肥、除草等。
3. 培养学生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基本方法。
2. 学习施肥、除草、浇水等农业管理技能。
3. 了解农业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锄头、铲子等。
1. 讲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农村。
2. 讲解并演示基本的农业劳动技能。
3.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农业劳动任务。
4. 学生分享劳动心得,互相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单元家政家用电器第1课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初步认识电。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一)看看说说电与我们的生活观察图画说说电和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关系。
(二)读读议议1、根据你的了解,电还有哪些用途?电是从哪里来到的?(电是由发电厂生产出来的。
发电厂生产电的方式很多,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原子能发电、地热发电和潮汛发电等,其生产原理都是把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经输电线、变电站来到我们身边)(三)数数我家的家用电器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分别都是些啥电器?(四)做做1、填写表格2、完成填空题第2课、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一、教学目的1、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维护公共电力设施,注意安全用电,不仅是电力部门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判断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通过讨论让学生正确地判断出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三)做一做针对安全用电方面的种种隐患,请你拟定一份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1、学生自己拟定安全用电注意事项2、同学交流补充(四)认识警示标志让学生认认当心触电、当心电缆和外壳带电,禁止触摸等标记(五)学习触电急救处理学生读技术信息栏中的《触电的急救处理》一文。
第3课怎样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在使用家电前阅读说明书的重要性2、让学生了解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一份家电使用说明书五、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今天,老师教你们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二)阅读的重点1、操作界面各部件的名称及用途(一空调的遥控器的说明书为例)2、操作步骤(1)选择制冷运转(2)设定室温(3)设定风扇速度(4)按下开始/停止按钮3、注意事项(三)动手实践学生动手练习使用空调遥控器第4课做家用电器的主人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操作常用的家用电器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使学生能熟练地操作家用电器。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课前准备语言复读机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家用电器纷纷进入我们的生活,学会正确使用这些家用电器,已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几种家用电器的操作使用。
(二)讲解方法,操作演示操作过程:1、阅读使用说明书。
2、连接电源。
3、了解各功能部件的名称。
(三)学生动手操作。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方法。
(四)让学生说说彩色电视机的使用方法。
1、说说自己家的电视机使多大的,了解电视机的大小是怎样测定的。
2、说说家里新买来的电视机在使用前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五)电饭煲和微波炉的使用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是怎样使用电饭煲和微波炉的。
第二课时(一)学习操作洗衣机1、认识洗衣机的种类半自动洗衣机、全自动洗衣机、智能洗衣机2、讨论:洗衣前我们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学生根据课文上的提示进行讨论。
3、讨论:怎样开机洗衣?指名学生读。
(按顺时针防线转动程序选择旋钮至所需的洗衣程序后,便可开机洗衣物了。
按下“开/关”键。
)4、讨论如何关机。
学生读。
(所有洗涤程序都在脱水操作过程中自动结束。
结束后门锁指示灯亮起,按下“开/关”键,电源指示灯和门锁指示灯熄灭,这是便可打开机门,取出衣物了。
)(二)自我评议说说自己平时运用家用电器时,是怎样做的?(三)讨论:家用电器使用中最怕什么?学生自学技术信息栏。
(四)你知道家用电器的十大发展趋势吗?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归纳:绿色化、电脑化、节能化、层次化、手持化、遥控化、多功能化、装饰化、组合化、安全化。
第二单元技术初步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第5课生活中运用多种材料制作的器物一、教学目的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器物大多四运用多种材料制作的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器物大多是涌多种材料制作而成的。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多是有多种材料制作而成的,出示课题。
你能说说他们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吗?(二)学生讨论让学生以身边的物体为例说说它们的制作材料。
(三)想一想、议一议1、你身边还有那些东西是用两种以上材料做的?2、你见过造房子吗?说说,造房子要运用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各有什么用途?第6课模仿制作教学目的1、学会制作刮鳞器、风向标、小帆船、翻盖垃圾桶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
教学时间 4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刮鳞器一、教学目的1、了解制作刮鳞器的一般步骤和要求。
2、掌握制作刮鳞器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制作刮鳞器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课前准备制作的准备:工具:起子、锤、木螺丝。
材料:泡桐木块、金属片、螺枪、螺母、垫片。
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吃过鱼吗?你知道这鱼鳞是怎样刮下来的吗?今天我们帮妈妈做一个刮鳞器,回去给你妈妈刮鱼鳞保她满意。
出示课题。
(二)讲授做刮鳞器的方法图片出示,说明制作刮鳞器的过程。
相机板书:1、画记号。
2、打洞眼。
3、旋螺丝口。
4、固定金属片。
5、试用。
三、尝试操作,制作刮鳞器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好纪律。
四、布置作业。
回家给妈妈用听听妈妈使用后的评价。
第2课时风向标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制作风向标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正确的审美观点。
3、通过制作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制作风向标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课前准备:工具:锯子、剪刀、铅笔、直尺、尖嘴钳、双面胶。
材料:木块、细金属丝、铝片、卡纸、图钉。
五、教学过程;一、学习风向标的制作1、讲解制作的方法,步骤。
(1)锯边长5厘米的方木块一块,长15厘米和22厘米的细金属丝各一根。
(2)将两根细金属丝弯成需要的形状,串起来。
(3)剪一块5.5×10厘米的铝片,在以便折起0.5厘米的折边后,距对边2.5厘米出剪一条4厘米的缺口,作出指示标的尾部。
(4)将铝片包在细金属丝顶端,头部剪成三角形状做成指示标。
(5)将指示标和支架用图钉固定在木块上,调整支架丝指示标杆垂直于木块。
(6)将印有方向知识的卡纸剪下,粘在木块底部完成。
指示标受风吹,便会动起来,因而风向就呈现了。
二、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注意纪律。
第3课时小帆船一、教学目的通过制作让学生了解帆船驶动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制作小帆船的过程三、教学时间 1课时四、教具准备:工具:锯子、锤、美工刀、砂纸、锥子。
材料:泡桐板、竹棒、彩纸、塑料片、大头针、棉线。
五、教学过程:(一)学习制作过程1、按画的轮廓线锯出船头。
2、用砂纸磨光。
3、刻出安装尾舵的槽口。
当心手。
4、钻出桅杆的洞眼。
5、用线把帆固定在桅杆上。
把桅杆和尾舵插在相应的地方,并用大头针固定船帆。
(二)完成后学生可以把小帆船放到水里试航,并做相应的调整。
第4课时翻盖垃圾桶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制作“翻盖垃圾桶”。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翻盖垃圾桶”制作过程三、准备工作工具:剪刀、铅笔、直尺、圆规、尖嘴钳、双面胶。
材料:一次性纸杯、细金属丝、卡纸。
四、教学时间 1课时五、教学过程1、学生自学制作“翻盖垃圾桶“的方法2、学生独立完成模仿制作。
3、指名交流制作经验。
4、教师小结:(1)将1个纸杯A部约1厘米部分剪去,另一个纸杯B从距离杯口3厘米处剪开。
(2)按B剪开部分直径在卡纸上裁一个园片,将其粘在剪开部位,做成盖子。
(3)取22厘米、25厘米、10厘米的3根细金属丝。
(4)将22厘米的细金属丝C穿过盖口边安装在盖子上。
(5)将25厘米的细金属丝D弯成需要的形状。
(6)将C和D连接起来。
(7)将盖子粘在纸杯A的粘贴舌上。
(8)将10厘米的金属丝E从距A纸杯的下部约2厘米的部位穿过,将金属丝固定住。
(9)将纸杯B剪下的部分放在纸杯A内。
(10)按下横把,盖子便会张开。
第7课设计制作一、教学目的1、在前面模仿制作的基础上,能够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创造性地设计制作。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自行设计动手制作三、教具准备小黑板四、教学时间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在前面进行的模仿制作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括废旧物品,一旦经过有计划地组合、加工,就能制作成有实用价值的生活用品或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现在需要我们自己来构思、设计一件作品,然后进行制作。
(二)分组讨论1、确定小组做什么,并给作品起个名字。
2、想想做这件作品需要哪些材料。
3、小组合作:画一幅完整设计图及各部件草图,并标明尺寸。
4、再次讨论:提出改进意见,修改图纸并定稿。
5、确定用什么材料。
(三)学生收集材料,准备合理的工具,根据各自的分工动手制作。
提醒学生:1、比较好找的材料,也可以利用废旧材料。
2、制作过程是自己力所能及的。
3、作品有一定的创意。
4、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
(四)小组完成后,在班上展示,评选佳作若干件。
第8课让我们的制作件亮起来教学目的1、通过模仿制作让学生了解一些电的原理,学习些电的知识。
2、通过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模仿制作和设计制作。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的1、模仿制作长征火箭,学会制作过程。
2、学习基本的电路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工具:尖嘴钳、镊子、剪刀、美工刀。
材料:长征火箭图纸一张、电池、导线、二极管等。
三、教学过程(一)制作准备剪下图纸上各部件,做好主筒和4个小筒,用20毫米×40毫米红色透明纸分别贴在主筒和4个小筒的底部外侧,并剪成穗形,做成“喷火”状。
(二)制作1、让学生先认真阅读各制作步骤。
2、学生制作。
3、教师巡视指导。
4、让学生说说怎样是制作亮起来。
(三)制作完成后在班上展示,评比出优秀作品若干件。
第2课时一、教学目的1、模仿制作蛤蟆灯,学会制作过程。
2、学习基本的电路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工具:尖嘴钳、镊子、剪刀、美工刀。
材料:蛤蟆灯图纸一张、电池、导线、二极管等。
三、教学过程(一)制作准备剪下图纸各部件,把蛤蟆身体圈成圆筒,在腹部处沾牢,把舌头卷折贴入口中。
(二)制作1、让学生先认真阅读各制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