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试常见的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基本概念- 力:作用于物体上的推或拉。

- 质量:物体的惯性量度。

-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 F = ma \)(\( F \) 是力,\( m \) 是质量,\( a \) 是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于一点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

4. 摩擦力- 静摩擦力:阻止物体开始运动的力。

- 动摩擦力: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

5. 圆周运动- 向心加速度: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指向圆心的加速度。

- 向心力:维持圆周运动所需的力。

6.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引力,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二、能量和功1. 功和功率- 功:力作用于物体并使物体移动时所做的工作。

-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2. 动能和势能- 动能:运动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3. 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4. 能量转换-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换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三、波动和声1. 波的基本特性- 波长:连续波中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最短距离。

- 频率:单位时间内波峰或波谷出现的次数。

- 振幅:波的最大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2. 声波- 声波是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的纵波。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 共振- 共振是当外部作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物体振动幅度最大的现象。

四、热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100个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100个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100个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00个高考物理必考学问点归纳总结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区分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试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假如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转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商量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024年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总结一、物理基本知识1. 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2.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区别3. 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二、物理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1. 物理学的基本规律: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等2. 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牛顿运动定律、电磁学基本规律、光学基本规律、热学基本规律等三、力学1. 基本概念和基本量:质点、物体、参考系、坐标系、矢量、标量、力、质量等2.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3. 动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惯性系、非惯性系、受力分析、摩擦力、弹力、弹簧力、重力等4. 中心力场下的运动:开普勒运动定律、离心力、向心力、圆周运动等5. 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的定义、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等6. 动能和功:动能的定义、动能定理、功的定义、功率、功与机械能的转化等四、热学和热力学1. 热学基本定律:温度、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等2. 物质的热效应:比热容、热膨胀、热导率等3. 理想气体的基本性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变化过程、理想气体内能、理想气体功、理想气体循环等4. 热力学循环: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内燃机循环、实际循环等五、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等2. 光的成像:几何光学成像、球面镜成像、薄透镜成像等3. 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多缝干涉等4. 光的光电效应和光谱学:光的光电效应、光电子学、波粒二象性、光谱学等六、电学1. 静电场:电荷、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势、电势差、电容、电容器、电场的叠加等2. 电流和电路:电流、电流的定义、电路符号、电路图、欧姆定律、分压、分流、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3.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磁场的叠加、磁场与电流、磁感应强度的定义等4. 电磁感应:法拉第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自感等5. 电磁波和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谱、电磁振荡、振荡电路等七、现代物理1. 特殊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相对性原理、时空的相对性、等时尺、质量增加、时间膨胀等2. 光量子论和光的波粒性:光的波粒二象性、能量量子化、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3. 原子物理:原子的结构、玻尔理论、原子谱、波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等4. 原子核物理:原子核的组成、核衰变、核反应、核能等这只是对____年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如有需要,你还可以细化具体知识点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高中物理高考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高考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高考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力和力的作用1.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包括摩擦力、弹力、支持力等;非接触力包括重力、电磁力、引力等。

2.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F = ma。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二、运动学1. 物体的运动描述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变化量。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2. 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影响。

3.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如果物体受到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对彼此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三、能量和功1. 功与功率功:力对物体做功的表现,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W = Fd。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等于功除以时间:P = W/t。

2. 势能和动能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K = 1/2 mv^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

四、能量转换和守恒1. 功与能的转化功可以将一种能转化为另一种能,但总能量守恒。

例如,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蓄电池或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电炉等。

2. 机械能守恒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

例如,自由下落、滑动摩擦等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五、电学基础1. 电荷和电场电荷:物体带有的正电荷或负电荷。

电场:电荷周围的物理量,描述电荷对其他电荷的作用力。

电场强度: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2. 安培定律和库仑定律安培定律:描述电流与导线长度、导线横截面积和导线材料的关系。

高考必刷题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必刷题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必刷题物理知识点总结导引:在高考物理考试中,理解和掌握重要的物理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考必刷题的物理知识点,帮助考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物理考试。

一、力学篇1. 运动学中的关键概念:- 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所经过的位移。

- 速度:单位时间内位移的物理量。

包括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 牛顿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2. 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多个力的矢量和。

- 分力:合力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

3. 平抛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仅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 斜抛运动:物体在给定初速度下,同时具有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自由落体运动。

4. 牛顿运动定律:- 静止和平衡: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 运动和平衡: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具有加速度。

- 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5. 动量守恒:- 动量: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 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6. 能量守恒:-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建或破坏,只能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

二、热学篇1. 温度和热量:- 温度: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能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方式。

2. 热传递:- 热传导:固体或液体中由分子间碰撞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

- 热辐射:热能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播。

3. 相变:- 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4. 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方程,例如理想气体定律。

- 等温、等压和等容过程:理想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 理想气体的性质:例如摩尔数、压强、体积等。

三、光学篇1.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各种媒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位移与路程。

- 位移: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5.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其中v_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v为末速度。

- 位移公式:x = 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2ax。

2. 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重力加速度,g≈9.8m/s^2)。

- 公式:v = gt,h=(1)/(2)gt^2,v^2 = 2gh。

3. 竖直上抛运动。

- 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力学部分:1. 质点运动: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

3.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两个质点之间的引力大小和方向。

4. 动量与冲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冲量的定义和冲量定理。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分解力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6. 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平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斜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

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热量的概念和传递方式。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气体的熵增原理)。

3.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推导,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4. 内能与焓: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焓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光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反射定律。

2. 光的折射: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的折射定律,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

3. 光的干涉与衍射: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实验现象和解释,干涉和衍射的条件。

4. 透镜和成像:薄透镜的构造和性质,透镜的焦距和成像公式。

5. 光的色散:光的色彩和光的色散现象,色散的原因和应用。

四、电磁部分:1. 电场与电势:电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电流与电阻: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欧姆定律。

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关系,电磁感应定律。

4.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方式,电磁波的特点和分类。

5. 电路中的能量:电场能和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电路中的电能和功率。

五、原子物理部分: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特点。

2.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元素的性质和衰变过程,半衰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核反应:核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方程式,裂变和聚变的区别和特点。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如下:1. 物理量及其单位:了解物理量的定义,并掌握常见物理量的单位,例如时间的单位为秒,速度的单位为米/秒,力的单位为牛顿等。

2. 运动和力学: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掌握力学定律,如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解题。

3. 重力和万有引力:了解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及重力的计算方法。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并能用此定律计算物体间的引力大小。

4. 力和压强:了解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

了解压力的概念及压强的计算方法。

5. 动量和能量:了解动量和能量的概念。

掌握动量和能量守恒的原理,并能在解题过程中应用。

6. 电学:了解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了解欧姆定律,即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能解题运用。

7. 光学:了解光的传播特性,如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掌握光的三大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光的照明关系,并能解题运用。

8. 热学:了解热量和温度的概念,以及热传递方式。

掌握热力学定律,如热平衡定律、热传导定律等,并能应用于解题。

9. 波动:了解波的传播特性,包括波长、频率、振幅等。

了解波的叠加原理,包括波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并能解题运用。

10. 原子物理学:了解原子的结构和组成,包括原子核、电子壳层等。

了解放射性衰变和核反应等基本概念。

总之,高考物理试卷中的必考知识点主要涵盖了运动和力学、重力和万有引力、力和压强、动量和能量、电学、光学、热学、波动、原子物理学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有效地应对物理考试并取得好成绩。

高考物理试卷涵盖了广泛而深入的物理知识点,下面将进一步对常见的高考物理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归纳。

1. 运动和力学:运动是物质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移向量。

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比值,而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在力学中,牛顿三定律是基础,分别是质点的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考试常见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是高考理综的其中一门科目,物理的复习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那就是梳理知识点根据知识点来复习。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物理的常见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的常见知识点
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

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电场〖选修3--1〗
1.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平方比。

2.电荷周围有电场,F比q定义场强。

KQ比r2点电荷,U比d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

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

场力做功是qU ,动能定理不能忘。

4.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

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恒定电流〖选修3-1〗
1.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q比 t。

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正荷流向定方向,串电流表来计量。

电源外部正流负,从负到正经内部。

2.电阻定律三因素,温度不变才得出,控制变量来论述,r l比s 等电阻。

电流做功U I t , 电热I平方R t 。

电功率,W比t,电压乘电流也是。

3.基本电路联串并,分压分流要分明。

复杂电路动脑筋,等效电路是关键。

4.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路端电压内压降,和就等电动势,除于总阻电流是。

高考物理大题的答题技巧
一、抓住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
在读题时不仅要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字或字母的显性条件,更要抓住另外一些叙述性的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它们或是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描述,或是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
二、重视对基本过程的分析
在高中物理中,力学部分涉及的运动过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除了这些运动过程外,还有两类重要的过程:一类是碰
撞过程,另一类是先变加速运动最终匀速运动的过程(如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问题).热
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绝热变化等(这些过程的定量
计算在某些省的高考中已不作要求).电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电磁振荡、电磁感应中的导体棒做先变加速后匀速的运动等,而画出这些物理过程的
示意图或画出关键情境的受力分析示意图是解析计算题的常规手段.
三、要谨慎细致,谨防定势思维
经常遇到一些物理题故意多给出已知条件,或表述物理情境时精心设置一些陷阱,安
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以此形成干扰因素,来考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些因素的
迷惑程度愈大,同学们愈容易在解题过程中犯错误.在审题过程中,只有有效地排除这
些干扰因素,才能迅速而正确地得出答案.有些题目的物理过程含而不露,需结合已知
条件,应用相关概念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前不要急于动笔列方程,以免用假的过
程模型代替了实际的物理过程,防止定势思维的负迁移.
四、善于从复杂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
现在的物理试题中介绍性、描述性的语句相当多,题目的信息量很大,解题时应具备
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思维,善于从复杂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理解题意.高考物理的复习技巧
1.做到“抓纲、务本”。

抓“纲”是基础,务“本”是关键。

“纲”就是考纲和《考试说明》,抓纲就是要求考生明确物理考试内容与要求,明晰各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对考试
说明中所列的I类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对
考试说明中所列的II类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
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本”就是教材,务“本”就是要求考生要回归教材,虽然现在教材有多种版本,但是考试
内容一定是各个版本的公共部分。

请广大考生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整日捧着复习资料
而丢弃了教材,回答问题要以教材为准,绝不能以复习资料为准。

2.形成知识体系。

我们要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认真归纳整理。

形成知识链,编成知识辫,形成知识网,建成知识树。

做到成竹在胸,做到看到考题就知道用什么
知识来解决。

3.加强选择题训练。

后期备考,选择题训练不可少,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物理学史不明晰的考生更加必要。

但一定要控制难度,做好限时训练,做好统计分析,通过训练做到查漏补缺,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物理学史,重视图像、图表的题目。

4.加强实验复习和训练。

今年实验题分值占的比重增大(18%)。

由于考生平时的学习不太注重实验,所以实验题很容易失分。

高考物理考试常见的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考物理复习常见知识点
★高考物理复习常见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常考知识点汇总
★高考物理常见的知识点
★高考物理有哪些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常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梳理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及公式总结大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