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之切诊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诊断学中,望诊不包括以下哪项?A. 望神态B. 望面色C. 望舌象D. 望指甲2. 脉诊中的“弦脉”通常与哪种体质相关?A. 气虚B. 血虚C. 肝郁D. 痰湿3. 在中医理论中,以下哪项不是导致疾病的原因?A. 外感六淫B. 内伤七情C. 不良生活习惯D. 遗传因素4. 中医诊断中的“闻诊”主要是指?A. 闻气味B. 听声音C. 闻及听的结合D. 闻患者的呼吸声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A. 整体审察B. 辨证论治C. 四诊合参D. 单一诊断6. 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多见于什么病症?A. 热病B. 寒病C. 湿病D. 燥病7. 根据中医理论,面色青紫通常反映的是什么问题?A. 气血两虚B. 气血瘀滞C. 阴虚火旺D. 阳虚内寒8.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内容?A. 望B. 闻C. 问D. 摸9. 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项不是“问诊”的内容?A. 询问病史B. 询问家族史C. 询问个人嗜好D. 观察舌象10. 中医中的“切诊”主要是指?A. 切脉B. 切肤C. 切骨D. 切肌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医诊断中的“望诊”包括哪些内容?A. 望面色B. 望舌象C. 望指甲D. 望神态12. 在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气虚”?A. 长期劳累B. 饮食不当C. 情志内伤D. 先天不足13. 中医诊断中的“切诊”除了切脉外,还包括哪些?A. 切肤B. 切骨C. 切肌D. 切经络14. 下列哪些是中医诊断时需要询问的内容?A. 患者的饮食习惯B. 患者的睡眠状况C. 患者的排泄情况D. 患者的工作环境15. 在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症状可能与“肝郁”有关?A. 胸闷B. 胁痛C. 情绪抑郁D. 口干舌燥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 中医诊断中的“四诊”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诊断学(问诊、切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中医诊断学(问诊、切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中医诊断学(问诊、切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2型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寒战与高热交替,每二日发作一次者多见于病证是( )(2011年第17题)(分数:2.00)A.少阳证B.营分证C.湿温病D.疟疾√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大纲中问寒热的内容,属于识记型考题。

寒热交替,发作有时,这是疟疾的表现。

每二日发作一次为间日疟。

故选D。

少阳证为寒热往来,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营分证为夜热早凉;湿温病为身热不扬,需要记住这几个特殊热型。

2.中焦湿热郁蒸所致的异常汗出是( )(2010年第17题)(分数:2.00)A.手足心汗√B.阴部汗出C.心胸汗多D.半身汗出解析:解析:考查问汗的内容,属于识记型考题。

湿热郁蒸,迫津上越,应为但头汗出。

可见考研偶尔也会出有歧义的题,让人无从下手。

《2012年考试大纲》上给出答案为A,但手足心汗因为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热,迫津外泄,脾虚运化失常引起,应为头汗。

3.绞痛一般不见于( )(2010年第18题)(分数:2.00)A.头颅部√B.心胸部C.腰腹部D.脘腹部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问疼痛的内容,属于应用型考题。

绞痛多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

瘀血、结石、寒凝皆可导致气机闭阻出现绞痛,绞痛一般发生于空腔脏器,如胃脘、肠腔、肾脏、心脏。

头颅一般不见绞痛。

故选A。

4.痰湿困脾所致嗜睡的特点是( )(2009年第19题)(分数:2.00)A.精神疲惫,似睡非睡B.饭后嗜睡,神疲倦怠C.昏睡伴有鼾声、痰呜D.困倦嗜睡,头脑昏沉√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问诊中问睡眠的内容,属于识记型、理解型考题。

嗜睡是指痰湿困脾,清阳不升,则困倦嗜睡,头脑晕沉。

A选项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的表现,B选项为中气不足,脾失健运的表现,C选项若患者日夜沉睡,神志模糊不清,不能正确应答,或伴有鼾声、痰鸣者,属于昏睡的范畴。

5.尿后为余沥不尽多由于( )(2009年第20题)(分数:2.00)A.肾气不固√B.肾阳虚弱C.瘀阻膀胱D.膀胱湿热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问诊中问小便的内容,属于应用型考题。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闻诊、切诊、按诊部分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闻诊、切诊、按诊部分

1.“有根”之脉象是指:( ) A不浮不沉 B节律⼀致 C不快不慢 D和缓有⼒ E沉取尺部应指有⼒ 2.⽤不轻不重指⼒持脉,按到肌⾁者叫做:( ) A浮取 B总按 C沉取 D单按 E中取 3.虚脉的形象是:( ) A三部脉举之⽆⼒,按之空虚 B沉细⽽软,应指⽆⼒ C极细极软,似有似⽆ D脉体如线,软弱⽆⼒ E浮⽽细软,应指⽆⼒ 4.⽓滞⾎瘀的病证可见:( ) A⾰脉 B虚脉 C涩脉 D疾脉 E实脉 5.⼀息五⾄以上的脉象,以下除……以外均是:( ) A动脉 B促脉 C数脉 D结脉 E疾脉 6.浮紧的脉象主病常为:( ) A表虚证 B表寒证 C表热证 D表湿证 E表证挟痰 7.轻取即得的脉象,以下除……以外均是:( ) A浮脉 B濡脉 C洪脉 D牢脉 E芤脉 8.脉来极细⽽软,按之欲绝,若有若⽆,称为:( ) A弱脉 B虚脉 C涩脉 D微脉 E濡脉 9.结脉代脉促脉,其脉象的共同点是:( ) A脉来较数 B脉来时⽌ C⽌⽆定数 D脉来缓慢 E⽌有定数 10.沉按实⼤弦长称之为:( ) A长脉 B弦脉 C伏脉 D牢脉 E紧脉 11.牢脉的脉象是:( ) A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B三部举按均有⼒ C脉长⽽弦硬 D脉位极沉 E脉来缓慢 12.滑脉的脉象是:( ) A轻取即得 B往来流利 C三部举按有⼒ D来盛去衰 E厥厥动摇 13.下列诸脉,除……外,皆主虚证:( ) A浮脉 B迟脉 C微脉 D细脉 E濡脉 14.下列诸脉,除……外,皆主痰饮证:( ) A滑脉 B弦脉 C促脉 D结脉 E濡脉 15.脉来急数⽽时⼀⽌,⽌⽆定数,指的是何脉? A疾脉 B促脉 C结脉 D动脉 E代脉 16.脉症相应为顺,指出下列何项为逆? A表证见浮脉 B⾥证见沉脉 C久病见浮脉 D暴病见浮脉 E有余之证见实脉 17.肝胆病痛证痰饮证常见的脉象为:( ) A紧脉 B结脉 C滑脉 D弦脉 E促脉 18.弱脉与濡脉的共同特征是:( ) A脉细如线 B细⽽⽆⼒ C浮⽽⽆⼒ D沉⽽⽆⼒ E脉来⽆⼒ 19.三部脉举之⽆⼒,按之空虚的是:( ) A浮脉 B虚脉 C散脉 D散脉 E绝脉 20.沉按实⼤弦长的脉象是:( ) A⾰脉 B伏脉 C牢脉 D沉脉 E弦脉 21.⽓滞⾎瘀精伤⾎少之证往往见:( ) A涩脉 B实脉 C⾰脉 D弦脉 E促脉 22.浮滑脉的主病多为:( ) A痰热互结 B饮⾷停滞 C湿热内蕴 D风痰 E风热袭表 23.滑数脉主病常为:( ) A痰热痰⽕ B肝⽕挟痰 C⽓分热盛 D肝郁化⽕ E素体痰盛,⼜感外邪。

切诊试题及答案doc

切诊试题及答案doc

切诊试题及答案doc切诊是中医诊断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主要通过触诊来了解病人的脉象、肌肤等信息,以辅助诊断疾病。

以下是一份切诊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供参考。

一、选择题1. 中医切诊中的“切”指的是什么?A. 切脉B. 切肤C. 切骨D. 切肉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脉象的分类?A. 浮脉B. 沉脉C. 滑脉D. 硬脉答案:D3. 脉象的“浮”通常表示什么?A. 气血两虚B. 气血两盛C. 外感风寒D. 内伤湿热答案:C4. 脉象的“沉”通常表示什么?A. 气血两虚B. 气血两盛C. 外感风寒D. 内伤湿热答案:D5. 脉象的“滑”通常表示什么?A. 气血不足B. 气血瘀滞C. 气血旺盛D. 气血虚弱答案:C二、判断题1. 切诊时,医生应使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进行脉诊。

()答案:正确2. 脉象的“数”表示脉搏快,通常与热病有关。

()答案:正确3. 脉象的“迟”表示脉搏慢,通常与寒病有关。

()答案:正确4. 脉象的“虚”表示脉搏无力,通常与气血不足有关。

()答案:正确5. 脉象的“实”表示脉搏有力,通常与气血瘀滞有关。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医切诊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切诊的基本原则包括:首先,医生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其次,应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时间进行切诊;再次,医生应使用正确的手法进行脉诊,如三指并拢,轻轻按压脉象;最后,医生应根据脉象的变化,结合其他诊断方法,综合判断病情。

2. 请列举常见的脉象类型,并简述其可能代表的病理状态。

答案:常见的脉象类型包括浮脉、沉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数脉、迟脉等。

浮脉通常表示外感风寒;沉脉表示内伤湿热;滑脉表示气血旺盛或痰湿;涩脉表示气血瘀滞;虚脉表示气血不足;实脉表示气血瘀滞;数脉表示热病;迟脉表示寒病。

四、案例分析题某患者主诉头痛、发热、身痛,医生在进行切诊时发现其脉象浮数。

请分析可能的病理状态,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答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脉象,可以初步判断为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

中医诊断学(问诊、切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中医诊断学(问诊、切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中医诊断学(问诊、切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14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2型题(总题数:42,分数:84.00)1.脉有胃气的主要表现是( )(2011年第19题)A.不浮不沉,不大不小B.从容,和缓,流利√C.柔和有力,节律整齐D.尺脉沉取应指有力此题考查正常脉象的特点以及脉有胃、神、根的表现特征,属于识记型考题。

平脉的特点是有胃、神、根。

脉有胃气是指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有神是指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有根是指尺脉沉取应指有力。

故选B。

2.以脉位表浅为特征的脉是( )(2011年第20题)A.浮脉,洪脉,革脉√B.浮脉,濡脉,细脉C.浮脉,散脉,动脉D.浮脉,芤脉,促脉此题考查考点为“二十八脉的脉象特征及其主病”,属于识记型考题。

脉位表浅即浮脉的类脉。

轻取即得的脉象,有浮、洪、濡、散、芤、革脉。

洪脉浮而充盛。

濡脉浮细无力而软。

散脉特征“散似杨花无定踪”,散而无根。

芤脉为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革脉为: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B选项中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没有脉位的限制。

C选项中动脉见于关部,滑数有力,特点为短、滑、数。

D选项中促脉特点为脉率快而有歇止。

3.既主虚又主湿的脉象是( )(2011年第21题)A.濡脉,短脉B.细脉,弱脉C.缓脉,濡脉√D.缓脉,结脉此题考查濡脉和缓脉的主病,属于识记型考题。

濡脉主虚证和湿困。

缓脉主湿病、脾胃虚弱或正常人。

A 选项中脉短有力主气郁,无力主气损。

B选项中细脉主气血俱虚和湿证,符合题目要求。

但弱脉主阳气虚衰和气血俱虚,不主湿病。

结脉主气血虚衰和阳盛气结,寒痰瘀血,但是不主湿病。

4.《伤寒论》关于切脉的三部诊法是指( )(2010年第19题)A.诊头、手、足三部脉B.诊气口寸、关、尺三部脉C.诊人迎、太渊、太溪三部脉D.诊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此题考查脉诊的发展简史和脉诊的部位,属于识记型考题。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用寸口、趺阳、太溪三部诊法。

【精品】中医诊断学(问诊、切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精品】中医诊断学(问诊、切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中医诊断学(问诊、切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总分:14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2型题(总题数:42,分数:84.00)1.脉有胃气的主要表现是( )(2011年第19题)【A】.不浮不沉,不大不小【B】.从容,和缓,流利(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柔和有力,节律整齐【D】.尺脉沉取应指有力本题思路:此题考查正常脉象的特点以及脉有胃、神、根的表现特征,属于识记型考题。

平脉的特点是有胃、神、根。

脉有胃气是指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有神是指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有根是指尺脉沉取应指有力。

故选【B】。

2.以脉位表浅为特征的脉是( )(2011年第20题)【A】.浮脉,洪脉,革脉(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浮脉,濡脉,细脉【C】.浮脉,散脉,动脉【D】.浮脉,芤脉,促脉本题思路:此题考查考点为“二十八脉的脉象特征及其主病”,属于识记型考题。

脉位表浅即浮脉的类脉。

轻取即得的脉象,有浮、洪、濡、散、芤、革脉。

洪脉浮而充盛。

濡脉浮细无力而软。

散脉特征“散似杨花无定踪”,散而无根。

芤脉为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革脉为: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B】选项中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没有脉位的限制。

【C】选项中动脉见于关部,滑数有力,特点为短、滑、数。

【D】选项中促脉特点为脉率快而有歇止。

3.既主虚又主湿的脉象是( )(2011年第21题)【A】.濡脉,短脉【B】.细脉,弱脉【C】.缓脉,濡脉(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缓脉,结脉本题思路:此题考查濡脉和缓脉的主病,属于识记型考题。

濡脉主虚证和湿困。

缓脉主湿病、脾胃虚弱或正常人。

【A】选项中脉短有力主气郁,无力主气损。

【B】选项中细脉主气血俱虚和湿证,符合题目要求。

但弱脉主阳气虚衰和气血俱虚,不主湿病。

结脉主气血虚衰和阳盛气结,寒痰瘀血,但是不主湿病。

4.《伤寒论》关于切脉的三部诊法是指()(2010年第19题)【A】.诊头、手、足三部脉【B】.诊气口寸、关、尺三部脉【C】.诊人迎、太渊、太溪三部脉【D】.诊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此题考查脉诊的发展简史和脉诊的部位,属于识记型考题。

考研中医综合-切诊(一)

考研中医综合-切诊(一)

中医综合-切诊(一)(总分:5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22,分数:33.00)1.下列哪项不是涩脉的主病∙A.血少∙B.气滞∙C.精伤∙D.血瘀∙E.湿阻(分数:1.50)A.B.C.D.E. √解析:[解析] 涩脉的主病是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湿阻多见缓脉或濡脉。

2.弱脉与濡脉脉象的共同特点是∙A.脉细如线∙B.脉来无力∙C.细而无力∙D.浮而无力∙E.沉而无力(分数:1.50)A.B.C. √D.E.解析:[解析] 弱脉特征沉细而无力,濡脉特征浮而细软无力,故细而无力为两者的共同特点。

3.身热,初按皮肤热盛,久按之反不觉热者,多属∙A.热在卫分∙B.热在气分∙C.热在营分∙D.热在血分(分数:1.50)A. √B.C.D.解析:[解析] 初按热甚,久按反不觉热是热在表,或为劳倦内伤之虚热。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结脉主病的是∙A.寒痰血瘀∙B.癥瘕积聚∙C.宿食停滞∙D.阴盛气结(分数:1.50)A.B.C. √D.解析:[解析] 结脉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亦主气血虚衰。

5.鱼翔脉的脉象是∙A.短小而坚搏,如循薏苡子∙B.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C.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D.脉在皮肤,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E.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分数:1.50)A.B.C.D.E. √解析:[解析] 鱼翔脉属真脏脉,脉象特征是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

6.解索脉的表现是∙A.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B.脉在筋肉之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C.脉在皮肤,如虾游水∙D.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E.脉在筋肉之下,如指弹石(分数:1.50)A. √B.C.D.E.解析:[解析] 解索脉属真脏脉,其脉象特征是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如解乱绳。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平脉生理变异的是∙A.瘦人脉常浮∙B.婴儿每分钟脉搏可达120次∙C.饭后脉多缓而乏力∙D.运动员脉多缓而有力(分数:1.50)A.B.C. √D.解析:[解析] 饭后脉多数而有力,饥饿时脉象稍缓而乏力。

《中医诊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三)

《中医诊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三)

《中医诊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第四节切诊一、选择题(一)A1型题1.寸口位于()A.头侧太阳穴B.颈部人迎处C.手腕掌后桡动脉处D.腹股沟动脉处E.脚背趺阳脉处2.寸口诊脉法始见于()A.《内经》B.《难经》C.《脉经》D.《伤寒杂病论》E.《中藏经》3.右手寸口寸、关、尺三部一般侯()A.心肺肝B.肺脾命门C.心肝肾D.心脾肾E.上中下三焦4.左手寸口寸、关、尺三部一般侯()A.心肺肝B.肺脾命门C.心肝肾D.心脾肾E.上中下三焦5.《内经》认为切脉的最佳时间是()A.平旦B.日中C.日西D.夜晚E.环境安静即可6.小儿寸口短小,故一般切脉时可采用()A.三指密布法B.二指切脉法C.一指定关法D.遍诊法E.望食指络脉法7.每次诊脉的时间最佳为()A.1分钟B.2─3分钟C.5分钟D.3─5分钟E.半分钟8.正常的脉象称为()A.正脉B.平脉C.和脉D.缓脉E.有根脉9.轻取即得,重按稍减的脉是()A.浮脉B.洪脉C.芤脉D.革脉E.濡脉10.濡脉的脉象表现为()A.脉来无力B.脉来虚浮C.脉来细软D.脉来沉细E.脉来浮而细软11.三部举按皆有力的脉称为()A.紧脉B.大脉C.弦脉D.实脉E.洪脉12.应指明显,但细小如线的脉是()A.濡脉B.细脉C.弦脉D.小脉E.弱脉第1 页共19 页13.紧脉的主病为()A.寒、痛、宿食B.寒、痛、痰饮C.表证、瘀血、痰饮D.宿食、瘀血E.寒、痛14.单主阳热亢盛的脉象是()A.数脉B.实脉C.滑脉D.洪脉E.促脉15.弦细脉的主病为()A.里寒证B.肝郁气滞C.血虚肝郁D.阴血亏虚E.肝风挟痰16.辨肌肤肿胀,按之凹陷举手即起的是()A.肤肿B.气肿C.水肿D.趺肿E.脓肿17.心下或胃脘满痛,按之坚硬而痛的称()A.心下痞B.脘痞C.满痞D.胸痹E.结胸18.小儿手掌心发热,多属()A.蛔虫B.阳亢C.阴虚D.脾虚E.食积19.症见胸腹灼热而四肢厥冷,多是()A.食厥B.寒厥C.热厥D.蛔厥E.气厥20.腹中有块,按之坚硬疼痛,推之不移,长久不散的称()A.聚B.瘕C.痈D.疝E.癥(二)A2型题1.男性患儿李某,5岁,腹痛月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