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试题一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指的是: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药C. 望、闻、舌、脉D. 望、听、问、切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望诊的内容?A. 望面色B. 望舌质C. 望舌苔D. 望血压答案:D3. 闻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闻声音B. 闻气味C. 闻患者的呼吸声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4. 脉诊时,下列哪个脉象通常被认为是病态的?A. 平脉B. 滑脉C. 弦脉D. 洪脉答案:C5. 在中医诊断中,问诊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问一般情况B. 问起病经过C. 问家族病史D. 问个人爱好答案:D二、判断题1. 中医诊断学中的“切诊”仅指脉诊。

(错)2. 望诊时,舌象的变化不能反映内脏的功能状态。

(错)3. 脉象的弦紧通常与寒邪有关。

(对)4. 问诊时,医生不需要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

(错)5. 闻诊中的气味诊断对于中医来说是不重要的。

(错)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合参”原则。

答: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综合判断方法,指的是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手段得到的信息相互印证,综合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这一原则强调各种诊法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综合运用,以确保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描述中医望诊中的“五色诊”。

答:五色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面部及舌体的颜色变化来推断病情的中医诊断方法。

五色分别为青、赤、黄、白、黑,各色对应不同的病理变化。

青色通常与寒证、痛证、瘀血有关;赤色多表示热证;黄色常与湿证、虚证相关;白色多主虚寒或气血两虚;黑色则常表示肾虚或寒证。

3. 举例说明中医闻诊的应用。

答:闻诊在中医中主要应用于判断患者的气味和声音变化。

例如,通过闻患者的口臭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胃热或消化不良的问题;通过听患者的咳嗽声,可以辨别咳嗽的类型,如干咳或湿咳;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声,可以了解肺部的状况,如是否有哮喘等。

4. 简述中医切诊中的“三部九候”。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何项对表证的诊断最有意义()A.发热 B.恶寒C.苔薄 D.脉浮【答案】B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A.恶风 B.恶寒C.寒战 D.畏寒【答案】D3.冷汗淋漓见于()A.气虚证 B.阳虚证C.亡阳证 D.亡阴证【答案】C4.饥不欲食见于()A.脾气虚证 B.脾阳虚证C.胃气虚证 D.胃阴虚证【答案】D5.下列何项不属正常舌象()A.舌色淡红 B.舌质娇嫩C.舌体柔软 D.舌苔藻白【答案】B6.舌苔颜色对辨何项最有意义()A.证之表里 B.证之寒热C.证之虚实 D.证之真假【答案】B7.舌苔有根无据主要辨别()A.正邪盛衰 B.气血盛衰C.胃气存亡 D.津液存亡【答案】C8.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A.濡脉 B.弱脉C.微脉 D.虚脉【答案】D9.结脉与促脉的区别在于()A.脉形 B.力度C.脉律 D.脉率【答案】D10.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A.脉位 B.脉形C.力度 D.脉率【答案】A11.迟脉除寒证外还可见于()A.湿热内蕴 B.邪热结聚C.真寒假热 D.真热假寒【答案】B12.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A.心悸 B.失眠C.心烦 D.脉细【答案】C13.下列何项不属胃气上逆()A.呃逆 B.嗳气C.太息 D.呕吐【答案】C14.下列何项不是气滞证的表现()A.头部胀痛 B.胸胁胀痛C.乳房胀痛 D.少腹胀痛【答案】A15.心脾两虚证除脾气虚外.还有()A.心气虚B.心血虚C.心阴虚D.心阳虚【答案】B16.手足震颤与下列何项有关()A.阴虚动风证B.血虚生风证C.肝阳化风证D.热极生风证【答案】A17.下列何项不是肾气不固证的表现()A.尿频遗尿B.腰膝酸软C.呼多吸少D.滑精早泄【答案】C18.耳聋与下列何项无关()A.肾精不足B.肾气不固C.肝火炽盛D.肝火犯肺【答案】D19.发育不良与下列何项有关()A.肾阴虚B.肾阳虚C.肾精虚D.肾气虚20.牙龈肿痛见于()A.心火炽盛B.肝火炽盛C.肺热炽盛D.胃热炽盛【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从每题五个选项中选择2—5个答案,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寒热往来见于()A.太阳病B.少阳病C.表证D.半表半里证E.疟疾【答案】BDE2.自汗见于()A.气虚证B.血虚证C.阴虚证D.阳虚证E.亡阳证3.口渴多饮见于()A.实热B.虚热C.湿热D.亡阴E.消渴【答案】AE4.五更泄见于()A.脾阳虚B.肾阳虚C.脾肾阳虚D.心肾阳虚E.心肾不交【答案】BC5.下列何项是肝阳上亢证的表现()A.腰膝酸软B.头晕胀痛C.急燥易怒D.失眠多梦E.舌红少津【答案】ABCD6.舌红苔黄腻见于下列何项()A.肝胆湿热B.胆郁痰扰C.痰火扰心D.黄带E.阴黄【答案】ABCD7.排便不爽与下列何项有关()A.大肠湿热B.湿热蕴脾C.肝郁脾虚(肝脾不调)D.肝胃不和E.寒湿困脾【答案】ABC8.失眠与下列何项有关()A.心气虚B.心阳虚C.心血虚D.心阴虚E.心火盛【答案】CDE9.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见于()A.风热犯肺证B.燥邪犯肺证C.肺热炽盛证D.肺阴虚证E.肺气虚证【答案】BD10.声音嘶哑见于()A.心阴虚证B.肺阴虚证C.心肾阴虚证D.肺肾阴虚证E.肝肾阴虚证【答案】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临床表现是()的依据.【答案】辨证2.诊断是()的依据.【答案】论治3.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包括司外揣内(),见微知著. 【答案】知常达变4.洪脉的主病是实热证气分证().【答案】阳明经证5.滑脉的主病是实热(),().【答案】痰饮、食积6.舌苔藻黄灰黑(),().【答案】寒证、热证7.肝阳上亢证的下虚上盛是指(),().【答案】肝肾阴虚.肝阳上亢8.临床表现:纳呆、腹胀、便溏、咳喘、短气、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拟诊为()证。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80题,每题1分,计8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 )观察患者面色的关键,在于区分。

A.主色与客色 B.善色与恶色 C. 常色与病色 D.客色与病色 E.主色与病色2.( )舌青紫而肿胀,多为A酒毒攻心 B气血上壅 C 心脾热盛 D气滞血瘀 E热毒上攻3.( )根据《灵枢·五色》面部分属,鼻称为A.藩B.明堂C.庭D. 蔽E.阙4.( )舌质淡胖而嫩,苔白而润,见于。

A.气虚 B.血虚 C. 气血两虚 D.阳虚 E.气阴两虚5.( )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

A舌色浅深 B舌质老嫩 C舌苔厚薄 D舌苔润燥 E舌体胖瘦6.( )下列属于“假神”的症状是。

A言语失伦 B两颧潮红 C反应迟钝 D突然能食 E表情淡漠7.( )患者形体肥胖,面白少华,精神不振者多为A.阳气不足 B阴血不足 C精气亏虚 D津液不足 E痰火内蕴8.( )患者暴病,咯吐脓痰如米粥者,多为。

A.肺燥 B.肺痿 C肺痈 D.肺痨 E. 肺热9.( )患者出现瞳仁散大,多属。

A.肾精耗竭 B动风先兆 C.津液亏耗 D肝经风热 E气血不足10.( )下列诸项中,不属斑的特征之项是。

A.色红 B.点大成片 C. 平摊皮下 D.摸之碍手 E.色紫11.( )若满舌厚苔骤然退出,提示。

A.邪去正安 B表邪入里 C.寒证化热 D胃气暴绝 E邪热伤津12.( )根据《素问·刺热》面部各区分属脏腑的理论,“颏”部应属。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13.( )黄苔主热证,若热结于里,则见。

A.舌苔淡黄 B舌苔深黄 C舌苔焦黄 D舌苔灰黄 E舌苔黄腻14.( )舌苔黄燥,主病为。

A.表热证B.实热证C.湿热证 D.虚热证 E.假热证15.( )小儿睡眠露睛,多由于。

A脾胃虚衰 B津液不足 C肝风内动 D肝经风热 E.肾经耗竭16.( )舌质中部生芒刺,常提示A.心火上炎 B肝胆热盛 C胃阴不足 D胃肠热盛 E.疫疠初起17.( )在客色中,冬天的面色相应应为A.稍白 B.稍赤 C.稍青 D.稍黑 E. 稍黄18.( )望小儿食指指纹,指纹淡滞的意义是A.分表里 B.定虚实 C.辨寒热 D.测轻重 E. 估预后19.( )患者呕吐清水痰涎,伴胸闷苔腻者,多属A.寒呕 B.热呕 D.痰饮 D食积 E. 气滞20.( )舌体胖大有齿痕,主病为。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

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

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A、红舌B、绛舌C、淡白舌D、紫舌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A、热邪壅肺B、胃热亢盛C、肝胆火盛D、阴虚内热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A、肺B、肝胆C、脾胃D、肾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A、迟脉B、弱脉C、濡脉D、微脉20、滑数脉多见于()A、痰热内蕴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阴虚内热证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此属()A、表热证B、里实热证C、里虚热证D、戴阳证23、里虚寒证出现畏寒肢冷的病机是()A、寒邪束表,卫气失宣B、阳虚失于温煦C、阴寒内盛,阳气被郁D、以上都不是24、饮停胸胁,症见胸胁饱满,咳嗽时牵引作痛。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1)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1)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第一周:绪论平时测试题
1、下列哪项属于“症状”:
A.心烦失眠
B舌红苔黄
C.脉细无力
D.喉中痰鸣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2下述哪项属于“体征”:
A.面色苍白
B.头晕而重
C.恶心欲吐
D.神疲乏力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3下列哪项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
A.辨证
B.诊病
C.诊法
D.诊断
正确答案:C
4(多选)中医诊断学的三个基本原理是
A.以常衡变
B.司外揣内
C.四诊合参
D.见微知著
正确答案:A、B、D
5判断症状和体征可简称为“症”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5判断凉茶能象茶那样经常去喝。

A.对
B.错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A.阴阳对立统一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平衡
D.阴阳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A、B、C、D
7、按照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有:
A.实则泻其子
B.虚则补其母
C.抑强
D.扶弱
正确答案:A、B
8、下列哪些治疗方法是属于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的体现:
A.抑木扶土
B.培土制水
C.培土生金
D.佐金平木
的病变。

A对
B错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15、津液不足,不能滋润濡养,就会表现出口干、咽干、鼻干、唇干、眼干、小便少而黄、大便干的干燥症状。

A.对
B.气虚发热
C.湿热证
D.阴虚发热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A. 望、闻、问、切B. 辨证论治C. 阴阳五行D. 脏腑经络2. “望而知之谓之神”指的是中医四诊中的哪一项?A. 望B. 闻C. 问D. 切3. 在中医诊断中,面色苍白多属于:A. 寒证B. 热证C. 虚证D. 实证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闻诊的内容?A. 闻气味B. 闻语言C. 闻呼吸D. 闻脉象5. 中医问诊中,询问患者的二便情况主要了解的是:A. 脏腑功能C. 阴阳平衡D. 经络通畅6. 脉象中的“弦脉”通常表示的是:A. 肝气郁结B. 脾胃虚弱C. 肾精不足D. 肺气虚弱7. 中医诊断中的“五心烦热”是指:A. 五个手指发热B. 心烦意乱,伴有手足心热C. 五脏功能亢进D. 五种热性疾病8.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诊断时的常见舌象?A. 舌淡苔白B. 舌红苔黄C. 舌绛苔少D. 舌黑苔厚9. 在中医理论中,舌体胖大多见于:A. 水湿内停B. 气血两虚C. 阴虚火旺D. 肝阳上亢10. 中医诊断中,手足心出汗多属于:A. 阴虚内热B. 阳虚外寒D. 气血瘀滞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医诊断时,观察患者的舌象可以了解以下哪些信息?()A. 气血状况B. 脏腑功能C. 阴阳平衡D. 经络通畅12. 下列哪些症状属于中医的“实证”?()A. 腹胀满痛B. 便秘C. 口苦咽干D. 脉象洪大13. 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脉象的判断?()A. 患者的情绪B. 患者的姿势C. 医生的手法D. 环境的温度14. 中医诊断时,以下哪些属于“望诊”的内容?()A. 观察面色B. 观察舌象C. 闻及体味D. 询问病史15. 下列哪些是中医诊断时的“切诊”方法?()A. 切脉B. 切肤C. 切经络D. 切骨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中医诊断中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一、望诊(一)是非题1.神就是人体的精神活动,可以说神就是精神。

(X)2.患者神识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是假神的表现。

(X)3.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多属痰气凝结、阻蔽心神的癫病。

(X)4.“残灯复明”、“回光反照”是阴阳即将离决的危候。

(√)5.从面色的青、赤、黄、白、黑等颜色变化,借以推断内脏的气血盛衰。

(X)6.患者气色鲜明,荣润,说明病变尚轻,气血未衰,预后良好。

(√)7.疾病过程中,从失神到得神,常提示疾病由重到轻,脏腑精气日益来复。

(√)8.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萎黄,多因脾失健运,湿泛肌肤所致。

(×)9.望色中,黑色主肾虚证、瘀血证、惊风证、水饮证。

(X)10.戴阳证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的虚热证。

(X)11.面色皮肤俱黄而晦暗者,为阴黄。

(X)12.客色属于病色。

(X)13.凡表现为面色明润含蓄者均属善色。

(√)14.五色主病中,黄为脾虚湿蕴的征象。

(√)15.肥而多食,是形盛气虚,多为脾虚有痰。

(X)16.卒倒而口开,手撒尿遗,是中风闭证。

(X)17.青少年白发,皆由肾虚所致。

(X)18.小儿吐泻伤津,或脾胃虚寒,常表现为囟陷。

(√)19.体型,往往代表阴阳气血等禀赋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疾病的易感受性。

(√)20.根据五轮学说,瞳仁位于中央,候脾,属肉轮。

(X) 21.耳轮干燥焦黑,乃肾水亏极所致,多见于温病后期及下消证。

(√)22.鼻翼煽动,喘而汗出,多是热邪风火壅塞肺脏所致。

(X)23.口疮又名“口破”、“口疳”,由于肺脾二经积热上攻所致。

(X)24.牙龈出血,但无红肿者,多为胃火上炎。

(X)25.咽喉漫肿,色淡红者,多为气阴两亏,虚火上浮。

(X)26.热郁肺胃,充斥内外,营血热炽,透于肌表,从肌肉而出为斑,从血络而出则为疹。

(√)27.皮肤色红,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摸不应手,名疹,由于病因不同,而有麻疹,风疹,隐疹之别。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是()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切、推C. 望、闻、问、切、脉D. 望、闻、问、切、神答案:A2.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症候并重D. 病因分析答案:D3. 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项是“望”的内容()A. 舌象B. 脉象C. 面色D. 问诊答案:C4. 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项是“闻”的内容()A. 声音B. 气味C. 舌象D. 脉象答案:B5. 以下哪种脉象属于实证()A. 弦脉B. 细脉C. 滑脉D. 弱脉答案:C二、填空题6.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望、闻、问、切7. 中医诊断学中的“症”指的是________,“证”指的是________。

答案:症状、证候8. 在中医诊断中,面色苍白多见于________证,面色潮红多见于________证。

答案:气血虚弱、实热9. 舌质红绛多见于________证,舌质淡白多见于________证。

答案:实热、气血虚弱10. 脉象弦硬多见于________证,脉象细弱多见于________证。

答案:实证、虚证三、判断题11. 中医诊断疾病时,必须四诊合参,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种诊断方法。

()答案:正确12. 在中医诊断中,面色苍白、脉象细弱均为虚证的表现。

()答案:正确13. 舌质红绛、脉象弦硬均为实证的表现。

()答案:正确14. 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可以相互代替,不需要同时使用。

()答案:错误15. 中医诊断疾病时,以脉象为主,其他诊断方法为辅。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症候并重、病因分析。

整体观念强调在诊断疾病时要全面观察患者,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脉象,分析病因、病性和病位,从而确定治疗方法;症候并重是指症状和脉象在诊断中具有同等重要性;病因分析是寻找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治疗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简述肝火上炎与肝阳上亢证在病机与表现上的异同。(6分)
七、病案分析
赵某某,男,30岁,工人。患者于五天前开始发热,伴微恶寒。咳嗽吐浓痰,鼻塞流浊涕,未及时就医。
现症转壮热,口渴,咳嗽加剧,痰稠色黄,气喘息粗,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1.选择最佳辨证方法(2分)
2.辨证诊断(5分)
7.沉脉主里,其机理是因为()。
A.邪郁于里B.气血内困C.寒凝气滞D.脏腑虚弱,无力鼓动E.邪热结聚
8.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有()。
A.有无汗出B.有无咳嗽C.舌苔厚薄D.脉象浮沉E.有无恶寒发热并见
9.肝病的常见症状有()。
A.头晕胀痛B.月经不调C.纳呆便溏D.口苦发黄E.急躁易怒
10.下列病证转变中,属于病势减退的有()。
C
.尿急
D
.血尿
E
.尿失禁
14、肝风内动不包括下列哪项:
()
A.血虚生风证
B.阴虚动风证
C.热极动风证
D
.风中经络证
E
.肝阳化风证
15
、下列哪项对诊断肝郁气滞证最无意义:
()
A
.胸胁胀痛
B
.情志抑郁
C
.月经停闭
D
.面色发黄
E
.少腹窜痛
16
、下列哪项不宜诊断为胃阴不足证?()A
.饥不欲食
B
.口燥咽干
C
A、肾阴虚B、心火亢盛
30、五更泄泻见于:
A、肝胃不和
B、食滞胃肠
C、寒滞胃肠
D、肝郁脾虚
E、脾肾阳虚
二、多项选择题1、面色白主病是:
A、虚证
B、寒证
C、湿证
D、脱血
E、惊风2、脾虚湿盛的舌象可见:
A、芒刺
B、胖大
C、齿印
D、裂纹
E、强硬3、便秘可见于:
A、实热证
B、阴虚证
C、血瘀证
D、气液两亏
E、阴寒内结4、主痛证的脉象是:
12.由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因________。
13.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畏寒肢凉、舌淡胖、脉微细,此属_______。
五、名词解释
1.中医诊断学2.客色3.大头瘟4.阴黄5.假神
6.外感表虚证7.并病8.镜面舌9.绝脉10.气分证候
六、问答题
1.试从闻诊上简要区别喘证与哮证、虚喘与实喘。(4分)
2.阳明腑实证和热入营血证,皆可出现神昏谵语,试从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上加以区别。(5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精亏神衰的失神表现?()
A.面色无华
B.呼吸气微
C.肌肉瘦削
D.神昏谵语
E
.动作艰难2、病人卧时喜向外,身轻自能转侧,多属:
()
A
.阳证、实证、热证
B
.阴证、寒证、虚证
C
.气血大虚
D
.脱血夺气
E
.肺气上逆3、实热病人的唇色是:
()
A
.淡白
B
.樱红
C
.深红
D
.青紫
E
.青黑4、黄燥苔常见于:
26、“热深厥亦深”是指:
A、真热假寒证B、真寒假热证C、真虚假实证D、真实假虚证E、上热下寒证
27、嗜睡的主要病机是:
A、阳虚阴盛B、阳盛阴虚C、阴阳两虚D、阴盛格阳E、阳气不足
28、突发耳鸣,大如潮声,按之不减,多属:
A、阴虚火旺B、肝胆火盛C、气血不足D、肾精亏虚E、肝肾阴虚
29、牙龈肿痛,多属:
A、弦脉
B、紧脉
C、滑脉
D、伏脉
E、动脉C、胃热D、肝火上炎E、脾火5
、以下哪些证可见出血:
A、血寒证
B、血瘀证
C、血热证
D、血虚证
E、气滞证
三、
填空题1、面色黄的主病为。2、淡白舌的主病为。3、呕吐物清稀无臭者,多为
呕;呕吐物秽浊酸臭者,多为
呕。
4、潮热,分为。5、细脉的脉象是。6、瘟疫证候特点是。7、肝风内动证包括
A.痰湿中阻B.脾气虚弱C.心肾阳虚D.热入心包
8.脘腹胀满,不思饭食,身重困倦、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Fra bibliotek脉濡数,证属()。
A.肝胆湿热B.大肠湿热C.脾胃湿热D.以上均非
9.目暗睛迷、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是由于()。
A.肺脾精气衰竭B.肝肾精气俱衰C.心之精气衰败D.邪陷心包
10.病人头痛和裹、肢体困重者为()。
.大便秘结
D
.吞酸嘈杂
E
.舌红少苔
17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柔韧者,多属:
()
A
.抱头火丹
B
.发颐
C
.痄腮
D
.阳水
E
.阴水
18
、下列哪项不属于排尿感异常?()A
.小便涩痛
B
.小便频数
C
.尿后余沥
D
.小便失禁
E
.小便灼热
19
、病理性缓脉常见于?()A
.水饮停聚
B
.湿邪困阻
C
.气机阻滞
A.太阳转阳明B.太阴转阳明C.少阴转太阴D.厥阴转少阳E.少阳转阳明
三、是非判断题
1.神气不足是脏腑功能衰败的表现,见此多主预后不良。()
2.清晨舌苔满布,饮食之后苔即退去,此属假苔,是病重的表现。()
3.病人小腹疼痛、小便不利者,为下焦蓄血证。()
4.脾虚水肿,久延不愈,伤及肾阳,或肾阳亏虚,开合不利,水液不能排泄,均能成为阴水。()
2.头项强直者,邪气实,多由______上攻所致;头项软弱,头重倾垂者,正气虚,多属________。
3.舌淡白而苔灰黑且干燥如刺,但刮之即净,主病为______。
4.行痹的表现特点是四肢关节______疼痛。
5.在寒热真假证中,假象多出现于_______、_______和面色方面。
6.刺痛、肿块、色暗、脉涩,均为______证的辨证要点。
4.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状表现有()。
A.心悸怔仲B.潮热C.失眠我梦D.舌红E.脉细数
5.在下列经脉病证中,主少腹病证的有()。
A.足少阴经脉病证B.带脉病证C.冲脉病证D.足厥阴经脉病证E.足少阳经脉病证
6.百日咳的主要临床特点有()。
A.咳如犬吠B.咳声阵发C.咳声不扬D.咳而呕吐E.咳而咯血
四种不同证候。
8、膀胱湿热证以
为辨证依据。
9、太阴病的性质是。
10、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
四、名词解释
1、客色:
2、谵语:
3、平息:
4、除中:
5、心脉痹阻证:
四、五、简答题
1、简述正常脉象及其特点。
2、苔色的主要变化有几种?各主何病?3、失神的表现有哪些?
六、问答题1、肝胆湿热证与脾胃湿热证如何鉴别?2、五脏气虚证有何异同?
A、脾胃气虚B、肝胃蕴热C、脾胃湿热D、肾病E、脾阳虚
5、细脉、微脉、弱脉、濡脉的共同特征是:
A、中取即得B、细小无力C、浮取即得D、沉取即得E、若有若无
6、食滞胃脘证患者,其脉多为:
A、弦B、实C、数D、缓E、滑
7、下列哪项与弦脉所主病症无关:
A、肝病B、痛证C、痰饮D、宿食E、胆病
8、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属于:
20、邪热炽盛多表现为:
A、口渴不欲饮B、口不渴C、口渴喜冷饮D、口渴欲饮,饮入即吐E、口干喜热饮
21、患者突然感上腹部疼痛,用热水袋敷后痛减,口不渴,泛吐清水,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弦,此属:
A、脾胃虚寒B、寒湿困脾C、寒滞肝脉D、脾阳虚E、寒邪犯胃
22、壮热,昏迷,抽搐,舌红,脉弦数属:
A、热极生风证B、血虚生风证C、阴虚生风证D、肝阳化风证E、肝火炽盛证
D
.春石、夏弦、秋毛、冬钩
E
.春毛、夏石、秋钩、冬弦
8、典型的虚脉特征是:
A.沉细而软,应指无力
B.脉体如线,软弱无力
C.极细极软,若有若无
D.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
E.浮而细软,应指无力9、大便先干后稀,多属:
()
A
.脾虚
B
.伤食
C
.肾阳亏虚
D
.大肠湿热
E
.胃肠实热
10
、下列哪项对诊断脾不统血证最无意义:
23、肾精不足,以下哪一项应除外:
A、经闭不孕B、遗尿失禁C、发育迟缓D、发脱齿摇E、囟门迟闭
24、脾肺气虚,应除外以下哪一项:
A、纳呆少气B、声低懒言C、自汗神疲D、胸闷太息E、气短而喘
25、干咳痰少质粘,口干咽燥,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数属:
A、肺阴虚证B、肺热炽盛证C、风热犯肺证D、燥邪伤肺证E、津液不足证
A.痰湿头痛B.风湿头痛C.风热头痛D.风寒头痛
二、多项选择题
1.舌质紫的主病有()。
A.热炽B.寒凝C.血虚D.气脱E.气血壅滞
2.但头汗出一症,多见于()。
A.肺脾气虚B.上焦热蒸C.中焦湿热D.虚阳上越E.阴虚内热
3.病人语言xx涩,可见于()。
A.风痰阻络B.风痰阻肺C.痰火扰心D.热闭心包E.风痰蒙蔽清窍
A、瘀血B、肾虚C、阳虚D、肾绝E、水饮
9、患者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证属:
A、上热下寒B、真热假寒C、表热里寒D、表实里虚E、阳盛阴虚
10、下列哪项不是辨别虚实真假的主要依据?
A、腹部的硬满与柔软B、整体状况的强与弱C、舌质的苍老与嫩胖D、脉沉取有力与无力E、面色的苍白与颧红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脏腑在舌面上的相关分布,舌尖属()。
A.肾B.肝C.脾D.以上都不是
2.潮热而兼胸闷不饥、头身困重者,多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