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

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
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

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

(江西南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肖桂林)

一、存在的问题

(一)在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上存在一定的机制体制制约

1.经开区缺乏经济管理赋权。经开区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运营

管理承担着大量的属地管理与产品与服务责任,自成立以来,一直虽

然是事业单位,并且没有任何职权,现行体制未赋予相应的处罚与管

理权力,有责无权,不易提高工作效率。

2.目前我单位薪水采取区直单位的薪酬制度,工资结构不了调整,调资空间有限,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在实施上才存在“身份”制约,

在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的人事薪酬管理模式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

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等岗位管理办法上较为滞后,该薪酬制度已经无

法适应目前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

3.行政管理园区开发建设项目与管理市场机制不足。经开区的工

程公司除财政拨款项目外大多采用城发工投建设项目代建;因工投公

司代建设开发模式从项目初定到最终签订确认三方需要,手续繁杂、

周期长,缺乏效率。随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的建设开发需

求日益突出,建设力度和规模进一步加大,由经开区负责的项目日益

增多,管理难度逐渐加大,急需通过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规范

管理工作园区建设、开发计划与运营管理工作。

(二)在更加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全局视野和系统性思维

上较为欠缺

一是开发区自主创新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

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流贡献率远低于

一流先进开发区水平,这是制约南康经开区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历年的经开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虽然当年扩增高新技术企业数

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数两项指标在全省排名将保持全省第一梯队,但

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

入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额比重等主要指标一直排名靠后。在2020年上半年的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考评中,南康经开区的高新技

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7.7%,全省排名96;规上工业

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0.58%,全省排名79;当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以上创新平台及载体数为0;存在较大的短板。

二是经开区产业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是突出表

现为家具产业的发展,但同时家具产业的发展家居得益于“草根经济”,也受制于“草根经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着产业发

展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家具企业数量多、体量小的“草根经济”瓶颈:整个产业在龙头企业扶优扶强,全国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的培育

方面的较为创新型相对而言,缺乏优质上市及潜在上市跨国企业的示范、带动和引领,家具传统产业亟需抢抓机遇,加快大力推进家具产

业迈向中高端,面临转型升级再出发的新要求;

同时,南康的工业高质量发展以首位家具产业双创的集聚集群发

展为主要力量,与家具产业相比:电子信息推广应用产业化尚未形成

完整的产业链;矿产品纸浆产业龙头企业受制于政策导向及稀土产业

布局影响,主要为基础以锡产品的深加工为主,比较单一,导致家具

产业集群发展之外,欠缺与其相工业呼应的新的工业增长极。在集中

攻坚促进首位产业发展的情况下,典型家具产业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

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前,就要注意适当调整关系,注重开发

区产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

(三)在更深层次逐次优化开发区营商环境上还营商存在较大的

差距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比风景更吸引人的是营商美景

环境”。营商环境是一个开发区影响力的非常重要重要指标,是房地

产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换句话说,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南康经开

区与省内排名前列的开发区相比,在全面深入上所优化开发区营商环

境上整体上还有分野,存在短板。

1.配套齐全的要素环境有人力资本欠缺。一是产业链配套不完善,与我区工业快速发展相匹配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金融产

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比较缺失;与家具产业相比,电子信息产业尚未形

成完整的产业链,急需加快转用完善提升。二是园区一定程度上存在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不健全问题,如未规划相应的商业

服务服务体,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迟滞,公交等通行公交线路较少,部

分老园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员工住宿等后勤保障、生活娱乐设施不

足等导致企业员工生活不便,需要再进一步改改善。

2.企业生产、物流综合成本又偏高。当前企业生产、物流等综合

成本持续走低。一是各家具企业普遍制造、仓储一体,运输靠外包且

单价非常高,而致第一公里成本增加,二次装卸、运输成本增加,导

致物流成本增加;二是专业钟山物流仓储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山和沙坝,但龙回、镜坝、唐江等科创乡镇家具集聚四区企业众多,周边没有配

套专门针对的物流仓储区域,致物流成本增加,造成交通拥堵;三是

我区备料及拼板类金融机构较为松散分散,展馆目前除龙回共享备料

展览馆外,尚未规划建设其他专业阿蒂希县及拼板发展规划中心,企

业均自行拼板和备料,造成木材资源一定的浪费,增加企业成本。

3.涉企行政环评等政务环境不够优。一是并无涉企政务服务事项

没有遵行“应进必进”,“体外循环”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一些部

门没有把所有涉及的职能整合到服务中心,中心窗口仅仅是“收发室”,企业反映还需“两头跑”甚至“多头跑”“重复跑”。二是

“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不高、事项不全不广。如“赣服通”目前业

务以个人事项办理居多,为企业服务的较少;不少部门有自行的业务

系统,相互合作做不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造成群众企业办事需要

连续不断提交材料。

二、工作建议

1.推进开发区放权赋能工作,激发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机制机制活力。一是推动明确习惯法经开区管委会的法律地位,加快开展实施开

发区全链审批赋权;二是督促根据省市倍增纲领要求,紧贴体制理顺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顺利开展推进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努力

把开发区打造成为运行机制最顺、办事效率最多的地方,推进改革创

新的各项工作;三是推进园区运营管理体制改革,以赣粤产业合作区

南康片区和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为样本,创新“开发区+主题产业

园”“管委会+公司+基金”等运营模式,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

套功能,推进园区社会化、市场化建设运营。

2.深入扎实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做非常大做强电子信息、矿产等

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南康工业(电子)设计中心和国际高密度集成器

件研发中心等平台,瞄准5G战略制高点,围绕磁电功能涂料及器件、

新型光电显示、智能终端制造三仿制大细分市场,加快引进和培育一

批龙头、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扩业务

规模、有特色、上水平。支持矿产品企业发展锡材等精深加工,进一

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话语权”,全力支持金矿培育开源矿业打造全

市首家百亿元企业。

3.以实施家具产业链长制为抓手,加快技术升级推进家私产业转

型升级。围绕把南康家具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有竞争力

的产业科创,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打造家具产业“七大中心”工作

部署,加快推进月星集团南康智能制造基地、成功上市企业美克家居“美克数创智造园”、中意投互联网家装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汇有美、博品等智能共享喷涂基地达产达标,加快龙回智能

备料展览馆建成达产,加快培育知名品牌、壮大龙头企业,着力补短板、锻长板,优化家具产业链各环节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家具“全链条”发展,全面生产提升家具企业制造制造水平。

4.加快落地融入粤港澳,培育打造新的工业支柱产业。充分利用

赣州毗邻较好大湾区的独特优势和良好态势,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

陕产业合作区(南康),加快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格力电器开

建的落户为契机和突破,全力支持服务建设好格力电器子项目建设,

力争格力智能基地一期工程明年全国“两会”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

批量生产。加快格力电器(赣州)再生资源项目、格力小镇等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布局塑料件、塑胶制品和仓储配送等一批一批上下游配

套企业,着力打造家电千亿优势产业产业集群,加速南康工业由布料

由“单核”迈向“家具+家电+家装”融合发展的“三核时代”。

5.全链条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活力。一是聚焦强化全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招商,配套加快引进上下游配套和

生产性物流业,大力招引关键学门领域核心技术项目。推进公共服务

开放平台建设,搭建关键环节共享平台,把企业干不了、干不好的政

府牵头干,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不断技术实力激发企业转

型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是聚焦整合企业资金需求,整合园区资源,加快产城结合建设,婚姻生活进一步完善园区及周边生活、文化、娱乐等配套,推动完善

园区的三产服务特性功能,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增强园区

的服务水平,践行良好的园区形象。

三是八个聚焦破解物流运输三个“一公里”问题,在龙回、镜坝、专门机构唐江分片规划专门区域用于配送仓储布局,减轻企业物流成本,缓解东山、龙岭物流企业较多造成的中心城区的交通堵塞;技术

引进大型物流公司,整合资源运营仓储物流,分别入驻仓储布局,推

动供应链资源共享,进一步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优化规化布局,引进

专业运营机构在龙回、龙华等园区内工程建设共享智能化重点项目备料、喷涂及拼板中心。

四是加快推动实施并联审批管理体制,推行企业投资房地产项目“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推进项目审批“一窗办”;搭建应

用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运用、公共数据资源平台,同时实现数据互通

共享一体化,畅通环境问题解决通道;企业反馈问题协调调度联席会

议机制,过境企业诉求申请和收集渠道,动态企业问题台账管理,按

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在最几秒尽快办理,需要多个部

门协调解决的处室综合性问题,通过例会帮助解决,建立公开公平竞

争的市场环境;强化政策“面对面”宣传指导,让企业不仅知晓政策,更懂得应用政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