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计算机的发展

合集下载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基础知识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基础知识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基础知识点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是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一种考核。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基础知识点。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个阶段。

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其对社会的影响。

2、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自动化程度高以及通用性强等特点。

3、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可以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等。

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在性能、用途和价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如硬盘、U盘等)。

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2、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 等)、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则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而开发的软件,如办公软件(Word、Excel 等)、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等)、游戏软件等。

三、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1、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等功能。

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高效的工作环境。

2、 Windows 操作系统的使用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我们需要掌握桌面的操作、窗口的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控制面板的使用等。

例如,如何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如何设置屏幕分辨率、添加和删除程序等。

一级MSoffice单选必考知识点

一级MSoffice单选必考知识点

一、计算机的发展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主要采用电子管和继电器,它主要用于弹道计算。

冯·诺依曼机的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思想。

这一思想也确定了冯·诺依曼机的基本结构: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

2.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二、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1.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存储能力强(4)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5)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数值计算(2)数据/信息处理应用最多的领域人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软件、办公室自动化(OA)(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5)网络通信(6)人工智能(7)多媒体应用(8)嵌入式系统3.计算机的分类(1)按处理数据的类型可分为: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和模拟计算机(2)按计算机的用途可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3)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三、信息的表示与存储1.数据与信息(1)数据:所有能够被计算机接受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都称为数据(2)信息:有意义的数据的内容。

指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价值的知识2.计算机中的数据计算机只识别0和1二个数码。

计算机只识别二进制0 表示正号 1表示负号在计算机内部用来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数据或指令都是以二进制码形式进行的。

二进制是计算机使用的语言,十进制是自然语言。

为了书写的方便和检查的方便使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来表示,一个字长为8位的二进制整数可以用十进制数值范围是0到255。

1)二进制的优点(1)(2)(3)(4)2)各种进制的后缀3)进制间的转换非十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是,把各个非十进制数按权展开求和即可。

计算机一级考试常考知识点

计算机一级考试常考知识点

计算机一级考试常考知识点关于计算机一级考试常考知识点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计算机一级考试知识点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1.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自动、高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

其特点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具有逻辑判断和自动控制能力。

2. 第一台计算机:ENIAC,美国,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3. 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要点是: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应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计算机中应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4.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阶段年份物理器件软件特征应用范围第一代1946-1959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科学计算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高级语言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第三代1964-1970小规模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文字处理、图形处理第四代1970-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数据库网络等各个领域5. 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6.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数据/信息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的业务管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用CAI演示化学反应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例如:Internet发emailCBE:计算机辅助教育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T:计算机辅助翻译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7. 计算机的分类: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通用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3)、根据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与模拟计算机8. 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人工智能: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来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

计算机一级理论知识要点

计算机一级理论知识要点

计算机一级理论知识要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要点:第一部分1.1概述1.1.1计算机发展历史1、大型计算机时代1946年2月15日,XXX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以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以晶体管作为基本元件。

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以小规模集成规模电路作为基本元件。

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元件。

新一代计算机2、微型计算机时代1971年XXX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4位微处理器4004开始第一代1978年XXX推出了16位微处理器Intel 8088。

第二代1982年XXX推出了全16位微处理器Intel。

第三代1985年XXX推出了全32位微处理器Intel。

第四代1989年XXX推出了新型的32位微处理器Intel。

第五代1993年XXX推出Pentium(奔腾)芯片。

第六代1997年5月XXX推出PentiumⅡ芯片。

第七代1999年XXX推出新一代PentiumⅢ芯片。

3、我国计较机技术的发展概况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较机——103机1.1.2计算机的特点1、处理速度快2、计较精度高3、存储容量大4、可靠性高5、工作全自动6、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1.1.3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较(数值计较)——计较机应用最早的领域2、信息处理——计较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计较机辅助设想CAM——计较机辅助制造CAT——计较机辅助测试CAP——计算机辅助出版系统5、现代教育1)计较机辅助教学CAI2)计算机辅助教育CAE3)计算机模拟4)多媒体教室5)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6、家庭生活1.1.3计算机的分类1、依其处理数据的形状分类1)数字计算机2)模拟计算机3)混合计算机2、依其使用范围分类1)通用计较机2)专用计较机3、依其本身性能分类1)超级计算机2)大型计算机3)小型计较机4)微型计算机5)工作站1.2数制与编码1.2.1数制的基本概念1、十进制计数制、1、2、3、4、5、6、7、8、92、R进制计数制1)基数十进制(Decimal):、1、2、3、4、5、6、7、8、9二进制(Binary):、1八进制(Octal):、1、2、3、4、5、6、7十六进制(Hexadecimal):、1、2、3、4、5、6、7、8、9、A、B、C、DE、F、2)位值(权):表示每一位数码所表示的实际值大小。

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知识点

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知识点

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知识点第一节和第二节知识点1.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在美国,名叫ENICA。

2. 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电子管;第二代晶体管;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 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第二代开始有了系统软件,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第四代计算机时期出现了微机及个人计算机。

第一台个人电脑(PC)由IBM公司制造。

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A、科学计算B、数据处理C、过程控制D、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 E、计算机网络F、人工智能。

5. 科学计算包括:地震测报、导弹、天气预报、高层建筑等6. 数据处理包括:OA(办公自动化)、DSS(决策支持系统)、ES(专家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

7. 人工智能包括:机器人、专家系统、智能检索、机器翻译。

8. 计算机发展趋势是四化:巨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微型化、9. 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0.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CPU(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也叫主存)合称主机。

没有安装软件的计算机叫裸机。

11. 运算器主要进行逻辑和算术运算。

12. 存储器分内存和外存,内存也叫主存,外存也叫辅存。

内存分ROM和RAM两种。

ROM 是只读存储器,RAM是随机存储器。

13. 输入设备主要有:鼠标、键盘、扫描仪、光笔、摄像头麦克风卡阅读器、数码相机。

14.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响。

15.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原理”第一台按照冯的思想制造的计算机叫EDSAC。

16. 指令执行的过程四步骤:取出、分析、执行、为下一条指令做准备。

17. 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一般是8的倍数,主流机是32位)、速度(MIPS、主频)、存储系统容量、可靠性(MTBF)、可维护性(MTTR)、性能价格比。

18. 计算机系统由两个部分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一级MsOffice考试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一级MsOffice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计算机的发展一、计算机发展1、计算机的概念2、第一台计算机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1946年2月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主设计师-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莫克利和埃克特研制出冯·诺依曼提出的其原理和思想为:(1)采用二进制(2)存储程序控制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3)计算机的五个基本部件组成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3、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4、微型计算机1971年,第一片微处理器诞生,标志进入了微型机阶段。

5、我国计算机的发展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计算机103机银河、曙光、神威是我国研制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

6、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二、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1、计算机的特点(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3)强大的存储能力(4)自动功能(5)网络与通信功能2、计算机的用途(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3)实时控制(4)计算机辅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育(CAI)计算机辅助技术(CAT)(5)网络与通信功能(6)人工智能(7)数字娱乐(8)嵌入式系统3、计算机的分类(1)按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2)按使用范围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3)按其性能分类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第二部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一、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编码1、数据数值数据:表示量的大小和正负。

字符数据:用以表示一些符号、标记,如英文字母、数字专用符号、标点符号等,汉字、图形、声音等数据。

2、数制(1)概念数的表示规则。

通常按进位原则进行计数。

称为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

(2)基数:某进位制中用到的基本符号(数码)的个数。

如R 进制表示有R 个基本符号,其基数就为R。

(3)位权:在某一进位制的数中,每一位的大小都对应着该位上的数码乘上一个固定的数,这个固定的数就是这一位的权数。

计算机基础笔记归纳

计算机基础笔记归纳

计算机基础笔记归纳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 第一代计算机(1946 - 1957)- 电子管作为主要元件。

- 体积庞大,运算速度慢,耗电量大。

- 例如:ENIAC(埃尼阿克)。

2. 第二代计算机(1958 - 1964)- 晶体管取代电子管。

- 体积减小,运算速度提高,可靠性增强。

3. 第三代计算机(1965 - 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

- 性能进一步提高,成本降低,体积更小。

4. 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使用。

- 计算机朝着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系统组成。

1. 硬件系统。

- 中央处理器(CPU)- 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 运算器负责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 控制器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 存储器。

- 内存储器(主存)-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数据丢失,可读写。

- 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数据不丢失,只能读不能写。

- 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硬盘: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较快。

- 光盘:分为CD、DVD等类型,存储容量较大。

- U盘: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闪存技术。

- 输入设备。

- 键盘:用于输入字符等信息。

- 鼠标:方便操作图形界面。

- 扫描仪:将纸质文档等转换为数字信号。

- 输出设备。

- 显示器:显示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

- 打印机:将计算机中的数据打印到纸张上,有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类型。

- 音箱:输出声音信号。

2. 软件系统。

- 系统软件。

- 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

- 语言处理程序: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如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 应用软件。

- 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用于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等。

- 图形图像软件(如Adobe Photoshop):用于图像编辑处理。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研究笔记考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XXX在XXX诞生。

在XXX的研制过程中,由美国匈牙利数学家XXX总结并归纳了以下三个特点:采用二进制、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具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功能部件。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第三代计算机: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第一代微型计算机是XXX-PC/XT及其兼容机。

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了长城、XXX、XXX、XXX、XXX等系列微型机。

考点2: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计算机的特点包括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强大的存储能力、自动功能和网络与通讯功能。

计算机的用途包括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网络通讯、人工智能、多媒体和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的分类包括按照处理数据的形态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等三类;按照使用范围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类;按照本身性质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等六类。

考点3:计算机的新技术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包括机器人、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人工智能计算机更接近人类的思维,实现人机交互。

网络计算是专门对付复杂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

这种计算模式是利用英特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电脑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都是一个“节点”,而整个计算就是由成千上万“节点”组成的一张网络,所以这种计算方式被称为网格计算。

这种组织起来的“虚拟的超级计算机”有两个优势:一是数据处理能力强,二是充分利用网上闲置的处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
考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在ENIAC的研制过程中,由美国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总结并归纳了以下三个特点:(1)采用二进制。

(2)存储程序控制。

(3)计算机具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功能部件。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

(3)第三代计算机: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我们国家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1983年12月研制成功)、“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第一代微型计算机是IBM-PC/XT及其兼容机。

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机。

考点2、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
1、计算机的特点:(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3)强大的存储能力。

(4)自动功能。

(5)网络与通讯功能。

2、计算机的用途(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2)信息处理(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实时控制)。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教学CAI;辅助技术:CAT.(5)网络通讯。

(6)人工智能。

(7)多媒体。

(8)嵌入式系统。

3、计算机的分类
(1)按照处理数据的形态可以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
算机等三类。

(2)按照使用范围分: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类。

(3)按照本身性质分: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等六类。

考点3;计算机的新技术
1.人工智能:只要是研究开发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包括机器人、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人工智能计算机更接近人类的思维,实现人机交互。

2.网络计算:网络计算是专门对付复杂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

这种计算模式是利用英特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电脑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都是一个“节点”,而整个计算就是由成千上万“节点”组成的一张网络,所以这种计算方式被称为网格计算。

这种组织起来的“虚拟的超级计算机”有两个优势:一是数据处理能力强,二充分利用网上闲置的处理能力。

网格计算的特点有(1)能够提供资源共享,实现应用程序的互联互通。

(2)协同工作。

(3)基于国际开发的技术标准》(4)网格可以提供动态服务,能够适应变化。

3.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是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

4、云计算:云计算是基于因特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

云计算的特点是: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价廉。

考点4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2、未来新一代的计算机:模糊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考点5、信息技术的发展
1、数据与信息
数值、文字、语言、图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数据处理之后产生的结果为信息;信息具有时效性、针对性;信息有意义,数据没有。

2、信息技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

3、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

4、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数字化,多媒化,高速度、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