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改水降氟防治地氟病效果分析
农村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防制效果评价

4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逝
随医学 2 1 0 2年第 2 4卷第 3期
Z e agPeet eM dcn ,Ma.2 1 ,V 1 4 o3 hj n r ni e i e i v v i r 0 2 o 2 ,N .
2 儿童氟斑牙与尿氟监测 20 -2 1 05 00年每年在 地氟病 病 区县 ( 、区 ) 随机 抽 取 不 同病 区 乡 市 ( ) 中心小 学 8~l 儿童 氟 斑 牙 检 测 ,氟斑 牙 镇 2岁
率 为 5 9 % (4/ 27 ,氟 斑 牙 指 数 为 0 2 , .9 78 142) .0 判定 流行 强 度 为 阴性 。6年 间儿 童 氟 斑牙 率 分别 为
2 1 % ( 4 2 7 、 18 % .8 5 / 4 5) . 5 ( 9 17 、3 0 % 2 / 5 9) . 5
省 监 测 病 区 村 8~1 2岁 儿 童 氟 斑 牙 率 8 .6 77 % (8/ 2 ) 27 37 ,低 于 国家 控 制标 准 。所 检 出氟 斑 牙 症 状 均 以 白垩 型为 主 。
检 测 8~1 2岁 儿 童 尿 样 3 0 9 0份 ,中 位 数 为 0 8 g L . 9 m / 。小 于 14 / . 0 mg L尿 样 占 8 . 1 。 分 44 %
分布 范 围在 0O —1.0m / . 1 0 5 gL之 间 。其 中 2 0 0 9年 度 8 .0 (7/ 2 ) 的病 区村 居 民饮 用 水 氟 含 44 % 26 37
量小 于 10mg L以下 ,见表 1 . / 。
村8 2 —1 岁儿童进行氟斑牙率调查。氟斑牙诊断方 法采用 《 地方 性氟 中毒 防治手册》 D a en氏法 …。
河南省鲁山县改水降氟防治地氟病效果评价

E v l ato o he E f e t o uo os s P r ve i n by a u i n f t f c f Fl r i e nto Low e i uo i e i r nki a e r ng Fl r d n D i ng W t r
P g g5 乜 ^ ,H e a 6 0 0 , i a) n n4 7 0 Ch n
A b t a t: To d sr c yna i a l m c ly obs r e t f c nde i l r i r v nton b o e i l rde e v he efe tofe m c fuo oss p e e i y l w r ng fuo i
河 南 省 鲁 山县 改 水 降 氟 防 治 地 氟 病 效 果 评 价 ’
王 孝 文 ,马 松 臣 ,路 建 立
( 南 省平 顶 山市 卫生 防疫 站 , 南 平 顶 山 4 70 ) 河 河 6 0 0
摘 要 : 动 态 观 察 改 水 降 氟 防 治 效 果 , 学 指 导 改 水 降 氟 工 作 , 据 全 国 地 方 性 氟 中 毒 监 测 方 案 要 求 , 年 对 鲁 山 县 上 为 科 依 逐 汤 、 汤 和 绰楼 三 个 已改 水病 区 村进 行 长达 1 下 O年 的 病 情 调 查 和 内 外 环 境 氟 测 定 , 果 显 示 儿 童 氟 斑 牙 患 病 率 呈 下 降 趋 结 势 , 改 水前 相 比有显 著性 差 异 , 仍未 降 至儿童 氟 斑牙 患病 率 为 3 的 流行 标准 线 以下 。 与 但 O 关 键 词 : 斑 牙 ; 氟 ; 测 ; 山 , 南 氟 尿 监 鲁 河 中图分 类号 : 9 . ; 1. 1 R5 9 9 O6 3 4 文 献标 识码 : A
论文:地氟病的防治

北票市地方病----地氟病的症状分析与防治地方病,顾名思义,是指局限于某些地区、具有区域性特点的一类疾病。
在辽宁省朝阳的北票市几种主要的地方病中,地氟病是当前最为严重的一种。
地方性氟病是因为饮食高氟的水或食物引起氟过量,人体氟和钙结合生成氟化钙沉淀于骨骼和软组织中,造成血液中钙含量降低,使骨质硬化,引起骨细胞的代谢障碍,形成牙齿钙化或牙釉质受损,甚到骨骼变性和坏死。
它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受害人群轻者出现氟斑牙,重者出现"氟骨症"。
患者二十多岁时已是一口黄褐色牙齿,到四十岁时以后则牙齿早早脱落、骨质疏松、关节肿痛,病情特别严重的可以让人瘫痪。
症状:1.氟斑牙2.氟骨症分析:(一)自然因素我市位于辽宁省西部,人口63万,其中农业人口43万,全市总面积45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8万亩,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市14条河流除大凌河、牦牛河常年有水外,其余全部为季节河谷,境内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俗有十年九旱之称。
干旱是我市农业的群灾之首,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由于地貌和地层岩性的差异,境内地表水、地下水分布不均,而且十分匮乏,在我市的北部和中西部个别乡镇的村屯,地下水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2—4倍,大黑山西仓地下水含氟量超6倍以上。
由于长期饮水用高氟水,给氟病区群众身体带来很大危害,受害人群轻者出现"氟斑牙",氟斑齿患病率在85—99.6之间,重者出现"氟骨症"。
患者二十多岁时已是一口黄褐色牙齿,到四十岁时以后则牙齿早早脱落、骨质疏松、关节肿痛,病情特别严重的可以让人瘫痪。
(二)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生产、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水平等,它们对氟病发生和流行起一定的作用。
调查显示,生产和生活水平高低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
同一村寨,同饮一口井的水,有的人家由于劳动力缺乏,生活十分困难,病情就重得多。
下面是我市一患病村的真实写Array照,我市的台吉营乡四合城村碱洼子村民组。
地氟病监测结果分析

地氟病监测结果分析了解古蔺县地氟病变化趋势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方法1991-2007年每年监测1次病区粮食、辣椒氟含量、儿童氟斑牙、儿童尿氟及病区改灶降氟措施完成和使用情况。
结果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呈逐年下降,17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氟斑牙指数下降了41.45% ;尿氟呈下降趋势,均值波动在1.39~3.90mg/L之间,其中以1999-2003年间最高;氟骨症2006年检出22.10%,X线检出率为44.23%;玉米、辣椒氟含量严重超出国家标准,单份样品达2058.25mg/Kg;实施改灶后,空气氟明显下降,日均浓度多数达到国家标准;古蔺病区改灶完成率为41.64%。
结论古蔺地氟病病情明显下降,但危害仍严重,急需加强改灶降氟措施和健康教育工作。
1984年四川省开展地氟病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燃煤污染型地氟病流行病区县24个,1986年起实施以改炉改灶,降低总摄氟量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986-1993年,全省(含重庆市)改炉灶16万户,主要集中在三峡地区,新四川范围只有57000多户;2004年以来,在中央转支项目的资助下,全省继续完成改炉灶20万户,并在病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取得明显效果。
四川省地氟病监测始于1987年,已连续监测21年。
1991年以后新增为全国监测点,按全国监测方案执行,其中1991-1996年四川省地氟病重点监测(国家点)在现重庆市的黔江县和巫山县,1997年重庆直辖后,重病区古蔺县设为四川省地氟病全国监测点。
现将1991-2007年古蔺县地氟病监测情况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选点选择病情相对较重,病区范围广,基础资料较完善的古蔺县,并在该县的石屏乡扎山村和石宝乡的火马村(2001年后火马村改为石屏乡玉印村)设立固定监测点。
1.2 监测对象病区村成人、8~12岁儿童以及居民家的降氟炉灶。
1.3 监测内容[1]1.3.1成人氟骨症对16岁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病情动态监测。
地方病氟中毒

结合环境社会学有关建构主义理论思考: 结合环境社会学有关建构主义理论思考: 在上述环境问题的初步建构过程中主要 强调了哪些社会设置? 强调了哪些社会设置? 要进一步成功地建构这一环境问题需注 意哪些因素? 意哪些因素?
地方病氟中毒
氟是一种化学元素,适量为人体所必需,有防齿作用, 氟是一种化学元素,适量为人体所必需,有防齿作用,过量摄入会对人的牙 骨骼、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导致氟中毒。氟中毒轻者牙齿变黄变黑, 齿、骨骼、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导致氟中毒。氟中毒轻者牙齿变黄变黑 , 成为氟斑牙;重者骨骼变形,成为氟骨症。 成为氟斑牙;重者骨骼变形,成为氟骨症。严重的氟骨症最终导致人的瘫痪 和死亡。贵州西部贫困山区是我国氟中毒最为严重的地方。 和死亡。贵州西部贫困山区是我国氟中毒最为严重的地方。 2003年 新闻调查》 2003年7月,《新闻调查》记者赶赴贵州氟中毒重灾区织金县普翁乡化落村进 行调查了解。据初步调查,织紧全县或多或少都受到氟中毒的影响, 行调查了解。据初步调查,织紧全县或多或少都受到氟中毒的影响,其中重 灾区有23个村3万左右的人。化落村地处国家级贫困县织金县最偏远的山区, 23个村 灾区有23个村3万左右的人。化落村地处国家级贫困县织金县最偏远的山区, 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500 500元 2003年新发现的重灾区 该村40 年新发现的重灾区, 40岁以上的人都 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是2003年新发现的重灾区,该村40岁以上的人都 有不同程度的氟斑牙、氟骨病,甚至发生腿部弯曲的症状。走在村里, 有不同程度的氟斑牙、氟骨病,甚至发生腿部弯曲的症状。走在村里,到处 都可以看到牙齿变黑、身体变形的村民。 都可以看到牙齿变黑、身体变形的村民。氟中毒不仅使他们的身体受到了危 而且使他们的家庭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害,而且使他们的家庭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因病致贫又因贫致病导致许多家 庭生活十分艰难。 庭生活十分艰难。 氟中毒给病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当地老百姓称氟中毒为“氟魔”缠身, 氟中毒给病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当地老百姓称氟中毒为“氟魔”缠身, 谁一旦染上了“氟魔” 健康的躯体会逐渐变形,无力行走,最后将被“ 谁一旦染上了“氟魔”,健康的躯体会逐渐变形,无力行走,最后将被“ 氟 吞噬。 氟魔”是怎样侵入人体的呢? 魔”吞噬。“氟魔”是怎样侵入人体的呢? 化落村的村民大都牙齿一换过,就逐渐变黄变黑, 化落村的村民大都牙齿一换过,就逐渐变黄变黑,大多数老年人五六十岁背 就会驼,身体变形,不能劳动。村民们并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 就会驼,身体变形,不能劳动。村民们并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他们中 有些人找过正规医院的医生给自己看病,效果不大, 有些人找过正规医院的医生给自己看病,效果不大,再说住医院一天要一两 百元,家庭也承受不起。也有人就找农村中的土医生来治, 百元,家庭也承受不起。也有人就找农村中的土医生来治,人家检查算什么 病就什么病,有的当风湿一类病来治,当然没什么效果。 病就什么病,有的当风湿一类病来治,当然没什么效果。村里的年轻人猜测 这病可能和水土有关系,但上了年纪的人把这一切归于自己的命不好。 这病可能和水土有关系,但上了年纪的人把这一切归于自己的命不好。
鄂托克前旗马场井村改水降氟15年病情防治效果分析

m . h r i n e ai  ̄ f r t i a rr ucs ol e ur el e te . h c e c t o dL T ee s onw pt n at e n w t o r w r o d vl h r T ei i ner e f e ea rg l e e et o l f i e e nd a
An l sso h fe to t rn a e ay i ft e Ef c fA1e i g W t r
Reo r e o Lo rFlo ieLe e n M a Ch n ig Via eEt o a s u c st we u rd v l a gJn l g u keQin i l QiI n rM o g l t mo sRe in n e n oi Au o u go a
lc ieee ta e me h d: e da n s i m eh fd n a u r ss i De n s Re u t : e vl g a e b e e t lcr d t o Th ig o t t o o e t f o o i s v c d l l a . s l Th ia e h v e n s l
维普资讯
内 蒙 古 医 学 杂 志 In rMo g h dJ2 0 n e n o aMe 0 2年 第 3 4卷 第 5期
427
鄂 托 克前 旗 马 场井 村改 水 降氟 1 5年 病 情 防 治 效 果 分 析
张 建 军
( 内蒙 古 鄂托 克 前 旗 卫 生 防 疫站 , 内蒙 古 敖 勒 召其
均 已稳 定 , 明病 情 得 到 有 效 控 制 , 达 到 稳 定 控 制 状 态 。 结论 : 表 且 坚持 长年 饮 用低 氟 水 , 方 性 氟 中毒 就 能得 地
湖北省少数民族县地氟病防治现状和对策探讨

Na inaiy Co n y, b i P o i c to l u t Hu e r v n e t
C a AN S ja H ul n JAN a y n UIMi R uu n Z U G ia I G Y n a o i
[ bt c] o e t k o h bsc i ain f olfrd hooi n i si onywhc i oae i H b .y A s at T g t o nw te ai t t o ca- e f rs i Ja h cu t, ih s ctd n ueB r s u o i s n l
a a y i g he o a p o e tv t e t n f r o l f r d l o o i a d sng h s r l o a s r e d t . a a 3 e t e n l z n t lc l r t c i e r a me t o c a - i e fu r s s n u i t o e e lc l u v y a a we n l z d h a p o l m p e r d i h r c s f h p oe tv r a me t n ma e s g e to s f r h p oe tv r a me t i c c n r b e a p a e n t e p o e s o t e r t c i e t e t n a d d u g si n o t e r t c i e t e t n wh h a
医学检验
湖北省 少数 民族县地氟 病 防治现状和对策探讨 ①
崔渺 冉素娟 主桂 莲 重庆 姜 艳艳 40 1 ) 00 6 ( 医科 大 学 重庆
【 摘要】了 解湖北省建始 县燃煤型氟中毒的基本情况, 对当地燃煤 型氟中毒 的防治情况进 行分析 , 当 实地 调查资料 , 通过 结合 地
通榆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改水前后含氟调查分析

通榆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改水前后含氟调查分析【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生活饮用水是否符合饮用标准。
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党和政府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视。
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对病区的村屯进行了饮用水改造工程,到2012年10月全县共建防病井707眼,其中防氟井524眼、防砷井183眼。
全县农村基本实现了小型集中式供水、生活饮用水明显好转。
大部分村屯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符合或接近饮用标准。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氟化物【中图分类号】r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09-01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科尔沁草原东陲。
南与长岭县相邻,北与洮南市相接,东与乾安县接壤,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为界,东北部与大安市毗邻。
全县22乡(镇)场,188个行政村,720个自然屯。
地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西南气流通道上,且地域宽广、开阔,一般海拔在140-180米。
景观特征:地势高于风沙草原景观区,碱性草甸、泡沼相间分布。
属中热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少雨炎热,地表水分蒸发极大,生态环境有逐年退化迹象,盐碱地成片等特点。
年平均降水量在402.7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则在1891.2mm上下,年平均蒸发量是年平均降水量的4.78倍。
由于气候炎热,水分蒸发量极大,加之特殊的地质条件,造成了地表层氟化物高度浓缩和富集。
地表浅层水质中氟化物含量大大超出正常范围。
是全省地氟病6个市(州)15个县区地氟病病区之一。
在2004年以前,全县720个自然屯,共有防病井142眼(其中还包括乡镇中小学校和部分报废水井)。
大部村屯的生活饮用水都是每户一眼手压铁管小口井或水泥管浅水井。
井深大多都在15-30米之间。
生活饮用水氟化物超标现象非常普遍。
由于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超标,造成了病区村屯的数量之多。
病区村屯占总村屯90%以上。
其中重病区98个,中病区446个,轻病区167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地区改水降氟防治地氟病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22T15:17:43.0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5期供稿作者:孙安林(四川省盐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盐边6171
[导读]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sis),简称地氟病[1],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5-083-02
【关键词】改水防治地氟病效果分析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sis),简称地氟病[1],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是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致病因子—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2]。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氟斑牙(dental fluorsis)和氟骨症(skeletal fluorsis)[3]。
盐边县地属饮水源高氟地区,主要分布在红格镇、新九乡二个乡镇,2005年来地方政府加大投资,利用改水降氟工程立项实施。
通过近几年来对地氟病防治实施改水降氟工作,完成了全县重氟乡(镇)85%的改水降氟工程,并保持了良好的运行状态,水质符合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病情监测氟斑牙患病率逐年下降,无新发氟骨症病例发生,保护了人民健康,促进了地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探讨分析改水降氟工程效果,必将推动地方病防治工作,造福于人民。
盐边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角,是19个少数民族杂居的省定贫困县。
全县面积3326平方公里,海拔1000~3000米,总人口194780人,贫困人口124667人,其中少数民族5397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7.71%,重氟二个乡镇人口总数27288人,12个行政村,5年期间改水降氟工程,改善了贫困高氟乡(镇)饮水型地氟病的流行现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 饮水型地氟病病情
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纳入重点地方病防治管理的疾病之一[4],根据我县1999年高氟乡镇红格镇、新九乡流调显示:当地生长的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60%(其中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为30%),成人氟骨症患病率为1%,饮水含氟量为1.9mg/L。
由此可见我县地处边远贫困山区,经济文化落后,饮用水含氟量超标(国家农村生活饮用水氟标准≤1.0mg/L)[5],产生了大量的氟斑牙和氟骨症病人,从而导致了我县饮水型地氟病中等流行状况,加强我县地方病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
2 改水降氟
我县饮水型地氟病改水降氟工作5年期间(2005~2009),始终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有效工作机制和“预防为主,因时因地制宜”的防治策略,切断氟源,寻找地氟水源,改饮井水为集中供水,5年来重氟病村共改水12个,覆盖村数100%,覆盖人口总数21200人,覆盖率为78%。
集中供水符合国家农村生活饮用水标准≤1.0mg/L,见表1。
表1 红格、新九乡镇5年改水降氟表
年度人口数村数(个) 改水数(个) 水池容量(m3) 水含氟量(mg/L)
2005 26320 12 2 50 0.75
2006 26711 12 2 40 0.86
2007 27050 12 2 60 0.83
2008 27140 12 3 50 0.91
2009 27288 12 3 50 0.78
3 病情监测
改水降氟项目工作5年期间,我县当地出生成长的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逐年明显下降,无新发氟骨症病例。
见表2。
表2 病区乡(镇)8~12周岁氟斑牙患病率调查表
年度调查数(人) 氟斑牙患病数(人) 氟斑牙患病率(%)
2005 300 133 44
2006 300 122 41
2007 300 118 39
2008 300 96 32
2009 300 68 23
4 分析
分析总结我县5年来饮水型地氟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果,其一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改水降氟是地氟病防治规划工作的基础;其二是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是地氟病防治规划工作的保障;其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健康教育与促进是提高地氟病防治的工作条件;其四是加强氟源和病情监测,是发现地氟病的关键。
5 讨论
综上所述,我县饮水型地氟病防治工作今天要客观地总结经验,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长期坚持改水降氟,切断氟源,使广大群众了解地氟病,正确认识地氟病的危害,做好对地氟病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地氟病的蔓延。
参考文献
[1][2][3]孙殿军主编.地方病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培训教材,2008,6:108-109.
[4]孙殿军主编.地方病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培训教材,2008,6:2.
[5]赵丽军主编.地方病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培训教材,2008,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