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氟病防治教案20课时七二班
防氟教案1

防氟教案
怎样预防地氟病
绮陌中学邹加文
【教学目标】
一、怎样预防地氟病
【教学重、难点】
如何预防地氟病。
【教学过程】
一、怎样预防氟中毒
1.改炉改灶就是把敞开烧的炉子和大灶,改成有烟囱,有烟圈,不漏烟的炉灶,把含有大量氟的煤烟排到屋外去,这样,室内的空气和存放的粮食等食物就不会被氟污染了。
2.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就是不要把辣椒,苞谷,腊肉,豆腐等食物放在煤火上烘炕,而应该在太阳下晒干或晾干,干燥了的粮食等食物应放在煤烟熏不到的地方或箱柜中密闭储存,粮食和食物用前一定要淘洗干净。
3.烟囱一定要伸出屋外炉灶一定要密闭使用,坏了的烟管,火圈,炉灶门一定要及时修好或更换。
4.睡觉和平时活动最多的房间最好和厨房分开。
5.有条件的村寨,最好使用沼气,液化器,电等清洁能源。
三、总结
同学们,为了不让我们身边的人遭受氟中毒的折磨,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把所学到的关于预防氟中毒的相关知识反复告诉你们的亲人,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氟中毒。
四、作业
怎样预防氟中毒?。
《地氟病防治》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教案五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预防氟中毒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预防氟中毒的措施、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预防氟中毒的措施和方法。
自觉养成防氟中毒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同学们都了解到氟是一种有害于人们的健康的物质。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了解预防氟中毒的措施和方法。
二、教学“怎样预防氟中毒”1、预防氟中毒的意义(1)指名学生说说氟中毒的症状(氟斑牙、氟骨症)(2)指名学生说说得了氟中毒病有什么不好(影响牙齿的美观性、耐久性,有害人们的健康,使人们的行为和劳动受阻,严重的甚至会瘫痪。
)(3)指名学生说说氟中毒的意思(保证人们的美丽姿态,美丽的牙齿,有健康的身体,旺盛的劳动力。
)2、预防氟中毒(1)指名学生说说氟中毒的原因(使用敞炉灶,吃用敞火烘烤的食物)。
(2)指名学生说说预防氟中毒的方法和措施(改良炉灶、不用敞炉灶,也不用敞炉灶来烘烤食物等等)。
(3)国家对预防氟中毒做了哪些有效的工作。
(发放封闭式的铁炉子、倡导用阳光晒干食物,发放有关氟病的宣传资料)(4)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能对防氟中毒做些什么?(宣传氟中毒、预防氟中毒等等知识,学会在家里指导家长做好预防氟中毒工作,不用明火烘烤食物等)三、防氟中毒知识反馈四、课堂总结:1.我们这里流行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因是: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较高2.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对人地造成的危害是:氟斑牙、氟骨症3.预防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最好的措施是:改水4.自己掌握的氟中毒防治常识应该向父母和邻居讲,积极宣传引起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因、主要表现、预防方法等。
地氟病防治知识介绍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地氟病防治知识介绍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氟病的概念、病因和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地氟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提高地氟病防治意识。
教学重点:1. 地氟病的概念、病因和危害。
2. 地氟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地氟病的病因和危害。
2. 地氟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材或相关资料:《地氟病防治知识》PPT、教材《地方病防治》等。
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地氟病患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它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些人身上?”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地氟病的概念(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地氟病的定义,即由于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强调地氟病是一种常见的地方病,尤其在某些山区、农村地区较为严重。
3. 地氟病的病因和危害(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地氟病的病因,如自然环境中的氟源、饮水、食物等。
阐述地氟病对人体的危害,包括牙齿氟斑、氟骨症、神经系统损害等。
4. 地氟病的预防措施(10分钟)教师介绍地氟病的预防措施,如改善饮水条件、减少摄入高氟食物、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勤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
5. 地氟病的治疗方法(5分钟)教师讲解地氟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提醒学生在出现地氟病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氟病防治知识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氟病防治活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地氟病的概念、病因、危害、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地氟病高发地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地氟病。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氟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危害、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互动的情况。
地氟病防治教案

地氟病防治教案
杨大华
一、地氟病的定义:地方性氟中毒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
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使体内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氟斑牙、氟骨症,还可损伤其它器官。
二、地氟病的传播:经消化道传播。
三、地氟病的分布: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大陆分布广泛,除上海市、海南省外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区。
四、地氟病种型:饮水型、燃煤型、饮茶型。
五、地氟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斑牙表现为牙齿表面失去光泽、出现粉笔样白色、黄色或棕色,严重者出现缺损。
氟骨症表现为骨关节疼痛、变形,丧失劳动能力乃至瘫痪。
六、地氟病主要预防措施:改换低氟水源,如打低氟井、引江河湖泊等低氟水源,干旱缺水地区可窖水或屋檐集水。
2013.12.15。
地氟病防治》四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教案四年级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地氟病。
2、了解地氟病的症状3、如何预防地氟病。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1、什么是地氟病地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人们通过空气、饮水、食物,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引起的牙齿和骨骼损伤为主的全身性中毒。
2、了解地氟病的症状浮肿的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
(1)氟斑牙整个牙面呈白色大理石样改变、着色、釉质缺损(2)氟骨症头痛、困乏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肢体麻木,抽搐等症状,骨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肢体运动障碍,肢体变形。
三、怎样预防地氟病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1)茶叶降氟(2)改良炉灶(3)改变食物的干燥和储存方法。
玉米、辣椒收割后应在室外晒干或者晾干。
(4)食用食物前应养成淘洗的习惯,目的是清除食物表面附着的氟,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在于预防。
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增加对氟的排泄,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机体抵抗力。
目前主要是针对饮水型氟中毒地区,以改换饮用低氟水,如打建新的低氟水源井、引用低氟的河、水溪、泉水以及物理化学方法除氟。
主要的除氟剂有硫酸铝、氯化铝、碱式氯化铝、骨炭等。
提倡喝淡茶水、多喝牛奶、多吃新鲜水菜、多食用汤菜,改善营养也不失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四、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周围有地氟病患者吗?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五、小结。
地氟病防治知识介绍教案

地氟病防治知识介绍教案第一章:地氟病的定义与危害1.1 地氟病的概念1.2 地氟病的分类1.3 地氟病的危害1.4 地氟病的全球分布第二章:地氟病的成因与传播2.1 地氟病的成因2.2 地氟病的传播途径2.3 地氟病的高风险群体2.4 地氟病的预防措施第三章:地氟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1 地氟病的临床表现3.2 地氟病的诊断方法3.3 地氟病的误诊与漏诊3.4 地氟病的并发症第四章:地氟病的治疗与康复4.1 地氟病的治疗原则4.2 地氟病的药物治疗4.3 地氟病的非药物治疗4.4 地氟病的康复训练第五章:地氟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5.1 地氟病的预防措施5.2 地氟病的控制策略5.3 地氟病的监测与评估5.4 地氟病防治的法律法规第六章:地氟病的健康教育与宣传6.1 地氟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6.2 地氟病健康教育的内容6.3 地氟病健康教育的传播途径6.4 地氟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第七章:地氟病的科研与国际合作7.1 地氟病研究的现状与趋势7.2 地氟病科研的方法与技术7.3 地氟病国际合作的意义与实践7.4 地氟病科研与国际合作的前景第八章:地氟病的案例分析与启示8.1 地氟病典型案例介绍8.2 地氟病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8.3 地氟病案例的启示与建议第九章:地氟病的心理干预与心理护理9.1 地氟病患者心理特点与干预原则9.2 地氟病患者心理干预的方法与技巧9.3 地氟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内容与实践9.4 地氟病患者心理干预与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估第十章:地氟病的未来挑战与展望10.1 地氟病流行趋势的预测10.2 地氟病防治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0.3 地氟病防治的创新与发展战略10.4 地氟病防治的光明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地氟病的定义与危害难点解析:地氟病的分类及其区别,地氟病对人体的具体危害,地氟病在全球的分布特点。
二、地氟病的成因与传播难点解析:地氟病的成因机制,地氟病的传播途径及其识别,高风险群体的判断标准,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最新农村小学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教学教案(一至六年级)

三甲街道三九小学《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教案一年级张英涛教学目标:1、掌握地氟病的概念2、了解地氟病的危害3、了解地氟病的类型教学重点:地氟病的类型教学难点:地氟病的危害一、导入课程地氟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地氟病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的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二、什么是地氟病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适量的氟对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
一定的摄入量对身体有益,但是人体氟摄入量每天超过6毫克,就能引起氟中毒。
在一定地区为地方性氟中毒,也叫地氟病。
三、地氟病有哪些危害性地氟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它不仅损害牙齿,轻者出现氟斑牙(黑牙齿),而且损害骨骼(摄入过多氟可影响体内氟、钙及磷的正常比例,形成较易沉积的氟化钙,引起骨密度增加、骨质变硬、骨质增生,肌肉、肌腱及韧带附着部位特别明显,骨皮质及骨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韧带钙化、椎间管变窄),引起骨关节的疼痛,较重者呈现关节僵硬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呈现躯干变形和瘫痪(氟骨症),以致造成终生残废。
氟中毒还能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内分泌、视器官、皮肤等各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
在我市屯堡乡,至今还可以看见因地氟病而致残的人,有的面部变形,有的不能行走,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四、地氟病的类型地氟病有饮水型、燃煤型两种。
其中,燃煤型病区比饮水型少,但病情较为严重。
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最重的是贵州、湖北。
我省有40个县市存在程度不同的地氟病,其中燃煤污染型病区县市15个。
五、小结三甲街道三九小学《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教案二年级杨正锋教学目的:掌握预防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预防原则、内容、措施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每次张嘴大笑时,都会感觉不好意思,那是因为,有些人的牙齿不是白色的,而是黄褐色的,难看极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二、地氟病防治进展地氟病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地方病。
自从发现氟斑牙以来,在防治方法上至今仍未取得新的突破。
地氟病防治知识教案

地氟病防治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氟病的概念、病因和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地氟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地氟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
二、教学内容1. 地氟病的概念:地氟病是一种因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引起的慢性中毒病。
2. 地氟病的病因:地氟病主要由于地下水中氟含量过高,导致人们通过饮用水摄入过量的氟化物。
3. 地氟病的危害:地氟病可导致牙齿氟斑、氟化牙、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健康问题。
4. 地氟病的预防措施:(1)改善饮用水质量,降低水中氟含量。
(2)推广低氟牙膏和含氟水源。
(3)加强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富含氟化物的食物。
5. 地氟病的治疗方法:(1)增加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促进钙代谢。
(2)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疾病。
(3)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病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氟病的概念、病因、危害、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地氟病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氟病的危害和防治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地氟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氟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地氟病防治知识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地氟病防治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地氟病防治知识相关教材或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地氟病防治知识PPT。
3. 案例素材:地氟病典型案例。
4. 课后作业:地氟病防治知识练习题。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时:共计45分钟2. 教学活动:(1)第1-10分钟:讲解地氟病的概念、病因和危害(讲授法)。
(2)第11-20分钟:分析地氟病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地氟病的严重性(案例分析法)。
(3)第21-30分钟:讲解地氟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讲授法)。
(4)第31-35分钟:分组讨论地氟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氟病防治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地氟病的概念2、了解地氟病的危害3、了解地氟病的类型教学重点:地氟病的类型教学难点:地氟病的危害一、导入课程地氟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地氟病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的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二、什么是地氟病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适量的氟对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
一定的摄入量对身体有益,但是人体氟摄入量每天超过6毫克,就能引起氟中毒。
在一定地区为地方性氟中毒,也叫地氟病。
三、地氟病有哪些危害性地氟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它不仅损害牙齿,轻者出现氟斑牙(黑牙齿),而且损害骨骼(摄入过多氟可影响体内氟、钙及磷的正常比例,形成较易沉积的氟化钙,引起骨密度增加、骨质变硬、骨质增生,肌肉、肌腱及韧带附着部位特别明显,骨皮质及骨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韧带钙化、椎间管变窄),引起骨关节的疼痛,较重者呈现关节僵硬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呈现躯干变形和瘫痪(氟骨症),以致造成终生残废。
氟中毒还能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内分泌、视器官、皮肤等各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
在我市屯堡乡,至今还可以看见因地氟病而致残的人,有的面部变形,有的不能行走,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四、地氟病的类型地氟病有饮水型、燃煤型两种。
其中,燃煤型病区比饮水型少,但病情较为严重。
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最重的是贵州、湖北。
我省有40个县市存在程度不同的地氟病,其中燃煤污染型病区县市15个。
四、小结地氟病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掌握预防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预防原则、内容、措施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每次张嘴大笑时,都会感觉不好意思,那是因为,有些人的牙齿不是白色的,而是黄褐色的,难看极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二、地氟病防治进展地氟病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地方病。
自从1916年国外专家发现氟斑牙以来,在防治方法上至今仍未取得新的突破。
搞好预防至关重要,减少氟的摄入量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地氟病是以地质条件为基础,结合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导致的地方病,致病的因素十分复杂。
地氟病是“穷病”,穷困或许是最重要的病因,地氟病区都是贫穷、落后地区;营养状况生活水平也是地氟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文化教育和卫生与地氟病有直接的关系。
缺乏基本卫生知识,传染病难以控制,人群体质低下,抗病能力就差。
文化教育的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生活和健康的水平,它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社会素质的重要标志。
在兼用社会科学、社会医学的知识基础上,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一起抓,从点到面地开展综合防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氟煤烟污染食物和空气的病区应以改灶防污染为主。
因此首先必须切断氟源,降低总摄氟量,即采取改炉灶的措施把煤烟通过烟囱、管道引出室外,使其稀释于2.5米以上的大气层,把人体每天从食物、空气等方面摄入的总氟量降至允许范围内(不超过4毫克)。
三、当前地氟病防治应采取的措施1、健康教育不能放松。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农户没有真改,效果也并不是很好,群众根本未脱离氟的侵害,更严重的是,部分群众认为当地地氟病是由“水”引发的,这足以说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 、多部门合作要加强。
改炉降氟项目投资巨大,要使病区群众不错过这次难得的机遇得到实惠,全面落实好国家惠民政策,必须加强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
要把这项工作和农村普及沼气等能源建设、以“五改三建”为中心内容的文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
四、小结地氟病教案第三课时教学目的:掌握预防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预防原则、内容、措施教学过程:一、导入课程大家都知道地氟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氟斑牙和氟骨症。
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得这种病呢?这种病到底都分布在那些地方呢?二、地氟病的分布地方性氟中毒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地方病之一,在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亚洲的地区国家:主要有印度、中国、朝鲜、日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土耳其等。
其中分布面最广,病情比较严重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
欧洲地区的国家:主要有保加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班牙、奥地利、英国、意大利、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非洲地区的国家:主要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及、南非、纳米比亚、坦桑尼亚等国。
美洲地区的国家:主要有美国、阿根延、波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
大洋洲地区国家:主要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二、我国地方性氟中毒分布情况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分布面也是非常广泛,是世界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除上海市、海南省以外,其余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均有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存在。
三、主要地氟病类型在我国主要有3种类型;(1)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2)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3)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
地氟病教案第四课时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地氟病。
2.了解地氟病的症状3.如何预防地氟病。
一.导入二.教学过程1.什么是地氟病地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人们通过空气、饮水、食物,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引起的牙齿和骨骼损伤为主的全身性中毒。
2.了解地氟病的症状浮肿的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
(1)氟斑牙整个牙面呈白色大理石样改变、着色、釉质缺损(2)氟骨症头痛、困乏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肢体麻木,抽搐等症状,骨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肢体运动障碍,肢体变形。
三.怎样预防地氟病(1)茶叶降氟(2)改良炉灶(3)改变食物的干燥和储存方法。
玉米、辣椒收割后应在室外晒干或者晾干。
(4)食用食物前应养成淘洗的习惯,目的是清除食物表面附着的氟,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
四、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周围有地氟病患者吗?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五.小结地氟病教案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叫氟中毒,氟是怎么样危害人体的。
2、了解怎样预防氟中毒。
教学重难点1、了解怎样预防氟中毒。
2、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氟中毒病人的体质现象。
一、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让大家回家看看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的手脚是否伸得直,看一看其他同学的牙齿是否又黄又黑,通过大家的讲述,大家对这种现象是什么造成的可能还不太知道吧!这久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氟中毒,这是一种病,“氟中毒”又叫“地氟病”。
二、介绍“地氟病”是怎样传染人体的我们家里燃烧的煤炭中含有很多的“氟”,我们很多同学的家里烧敞火煮饭烤火,“氟”最怕火,煤炭燃烧后,氟就从煤炭中分解出来,变成气体弥散在空气中。
有的污染食品,如进辣椒稻谷里面去了;有的在空气中,乘我们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跑进我们的身体里面去了。
氟溶解在水里,如果我们经常喝含氟较多的生水,氟就会危害我们的身体,染上“地氟病”。
三、“地氟病”对人的身体有哪些危害如果人体染上了地氟病,也就是说氟中毒了饿,先是牙齿变得又黄又黑,影响我们的美容;其次是手脚毛毛的伸不直了,不能正常劳动,最后会瘫痪。
四、怎样预防氟中毒1、不烧敞火(炉火的烟囱伸出房屋)。
2、不用敞火烧辣椒,烘烤食品。
3、不食用敞煤烘烤的食品。
五、小结怎样预防氟中毒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预防氟中毒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预防氟中毒的措施、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预防氟中毒的措施和方法。
自觉养成防氟中毒的习惯。
一、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同学们都了解到氟是一种有害于人们的健康的物质。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了解预防氟中毒的措施和方法。
二、教学“怎样预防氟中毒”1、预防氟中毒的意义(1)指名学生说说氟中毒的症状(氟斑牙、氟骨症)(2)指名学生说说得了氟中毒病有什么不好(影响牙齿的美观性、耐久性,有害人们的健康,使人们的行为和劳动受阻,严重的甚至会瘫痪。
)(3)指名学生说说氟中毒的意思(保证人们的美丽姿态,美丽的牙齿,有健康的身体,旺盛的劳动力。
)2、预防氟中毒(1)指名学生说说氟中毒的原因(使用敞炉灶,吃用敞火烘烤的食物)。
(2)指名学生说说预防氟中毒的方法和措施(改良炉灶、不用敞炉灶,也不用敞炉灶来烘烤食物等等)。
(3)国家对预防氟中毒做了哪些有效的工作。
(发放封闭式的铁炉子、倡导用阳光晒干食物,发放有关氟病的宣传资料)(4)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能对防氟中毒做些什么?(宣传氟中毒、预防氟中毒等等知识,学会在家里指导家长做好预防氟中毒工作,不用明火烘烤食物等)三、防氟中毒知识反馈1、晚上用稀煤封火后,不再用炉子的火圈盖上不会有氟中毒。
2、没有封闭的煤炉子,放在户外取暖,不会有氟中毒。
3、牙齿黑或黄是长时间没有刷牙所造成,不是氟中毒。
4、烧敞口煤炉时,把食物挂在离炉子稍远一点的地方,是不会受到氟的影响的。
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怎样预防地氟病的方法和措施,下去后,请同学们认真的做好防氟工作,减少氟又健康的生活。
作业布置:1、调查村子里人们的氟中毒的情况。
地氟病预防教案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氟病的现状和特征;2、了解地氟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到家,每次看到爸爸妈妈一张嘴大笑,露出黄色的牙齿时,心里就不是滋味。
为什么他们的牙齿不能像电影明星一样白呢?二、地氟病的概念地方性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环境中氟含量过高,进入人体内的氟过多,蓄积而引起的全身慢性氟中毒,在儿童主要表现为牙齿出现斑釉,即氟斑牙,成人表现为四肢、脊柱关节持续性酸痛,功能障碍,即氟骨症,俗称“糠骨症”、“大黄牙”或“干勾牙”。
发病人群轻者牙齿黄黑,裂碎脱落,重者背驼腰弯,丧失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三、发病机制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齿、指甲和毛发中。
氟对机体的影响随着摄入量而变动。
当氟缺乏时,动物和儿童龋齿发病率升高,摄入适量的氟可预防龋齿,有益于儿童生长发育,可预防老年人骨质变脆。
氟过量时可影响细胞酶系统的功能,破坏钙磷代谢平衡,抑制酶活性。
钙是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和钙有很大亲和力,当大量的氟进入体内后,钙与氟化合成氟化钙,沉积于骨组织中,引起血中钙离子浓度下降。
血钙含量下降到6~7mg/100ml时,就出现缺钙症候群(腰、腿痛、手抽筋麻木)。
氟对牙齿的作用机制,在于适量的氟可取代羟磷灰石中的羟根形成氟磷灰石,氟磷灰石是牙齿的基本成分,使牙质光滑坚硬、耐酸、耐磨。
但当进入体内的氟过多时,大量的氟沉积于组织中,以致牙釉质不能形成正常的梭晶结构,而形成不规则的球状结构,渐使牙釉质发生色素沉着,牙的硬度减弱,牙质遭受破坏。
地氟病教案第八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地氟病的临床症状2 了解地氟病的诊断一、导入听了那么多,如何才能确定自己得的是地氟病呢?到底哪些症状才算是地氟病呢?别着急,听老师慢慢道来。
二、临床症状及诊断在一个固定地区,饮水含氟量在0.5mg/L以下,龋齿发病率增高;0.5~1.0mg/L是龋齿和斑釉齿发病率最低的范围,无氟骨症发生;在1.0mg/L以上时,随水氟的增高,斑釉齿发病率上升;当大于4mg/L时,氟骨症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