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20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全精品PPT

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全精品PPT

根据IUPAC命名法,烷烃的命名基于其碳原 子数和结构。直链烷烃称为正烷烃,带有支 链的称为异烷烃。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烷烃通常为无色、无味、非极性的气体或液 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烷烃的主要化学反应包括燃烧、卤化、裂化 等。
烯烃
定义与通式
烯烃是含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的 烃类化合物,通式为CnH2n。
机理
通常通过离子型或自由基型机理进行,与取 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密切相关。
实例
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消除反应,生成乙 烯和水。
重排反应
01
定义
有机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的位置发生 重新排列的反应。
机理
通常涉及碳正离子、碳负离子或自 由基等中间体的形成和重排。
03
02
种类
频哪醇重排、贝克曼重排、霍夫曼 重排等。
有机化合物分类及命名
分类
按照碳架分类、按照官能团分类、按 照性质分类等。
命名
系统命名法、普通命名法、衍生物命名 法等,遵循IUPAC命名规则。
有机化学发展历史
早期历史
从天然有机物的提取和利用开始,如糖、油脂、染料等。
现代发展
合成有机化学的兴起,如塑料、橡胶、药物等人工合成有机物 的广泛应用。
有机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性质
芳香烃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或固体, 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不溶于水,易溶于 有机溶剂。
命名与结构
芳香烃的命名基于其苯环数和取代基的种 类和位置。苯环是芳香烃的核心结构,具 有特殊的稳定性和芳香性。
化学性质
芳香烃的主要化学反应包括取代、加成、 氧化等。由于苯环的稳定性,芳香烃通常 比脂肪烃更难发生化学反应。
实例

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

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

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
研究烃的衍生物,如醇、醛、酮、羧 酸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01
02
03
萌芽时期
从远古时期人们使用天然 有机物开始,到18世纪化 学家开始研究有机物的组 化学家李 比希和法国化学家贝采利 乌斯为代表,建立了有机 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醇、酚、醚具有氧化反应、酯化反应、醚化反应等化学性质。其中,氧化反应是醇的重要反应之一,可用于合成 醛、酮等化合物;酯化反应是醇和羧酸的重要反应之一,可用于合成酯类化合物;醚化反应则是醇与醇之间的重 要反应之一,可用于合成醚类化合物。
醛、酮、醌
醛的分类和命名
酮的分类和命名
醌的分类和命名
醛、酮、醌的物理 性质
品质。
环境领域
研究有机污染物的来源 、迁移转化和治理方法
,保护生态环境。
0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碳原子的四价性
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 ,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 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多样性 的基础。
碳链和碳环
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共价 键形成碳链和碳环,构成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骨架。
官能团
醛、酮、醌的物理性质 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一 般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 点,且随着分子量的增 加,沸点和熔点逐渐升 高。此外,它们还具有 一定的溶解性和极性。
醛和酮具有还原性、氧 化反应、缩合反应等化 学性质;而醌则具有氧 化性、还原性以及亲电 取代反应等化学性质。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醚的分类和命名
醚是氧原子连接两个烃基的化合物 ,根据烃基的不同,醚可分为单醚 、混醚等。醚的命名遵循系统命名 法。
醇、酚、醚
醇、酚、醚的物理性质

有机化学徐寿昌课件

有机化学徐寿昌课件

①Grignard试剂与醛、酮反应
OMgX
O
干醚
RMgX + R1 C H(R2)
R1 C H(R2)
R OH
+
H3O R1 C H(R2)
R

仲醇 甲醛
伯醇
酮 叔醇
制备
OH
CH3CH2CH2CH2 C CH3 CH3
O CH3CH2CH2CH2MgBr + CH3 C
①干 醚
CH3 ②
H3O+
CH3CH2CH2CH2
丙三醇 甘油
CH2 CH CH3
OH OH
1,2-丙二醇 α-二醇
CH2 CH2 CH2
OH
OH
1,3-丙二醇
β-二醇
CH3
OH OH
顺-1-甲基-1,2-环已二醇
(2) 多元醇的制备
乙二醇制备
CH2=CH2
Cl2+H2O
70-80。C
O2,Ag
250-280。C
CH2 CH2 H2O,NaHCO3 CH2 CH2
第十章 醇和醚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醇的化学性质;醚的化学性质 要求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有:醇的物理 性质;醚的物理性质 难点:醇的化学性质 自学内容:硫醇;冠醚;硫醚
第一节 醇
(一) 醇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二) 醇的结构 (三) 醇的制法 (四) 醇的物理性质 (五) 醇的化学性质 (六) 多元醇 (七) 硫醇 (自学)
正碳离子
3。、2。醇:SN 1
伯、仲、叔醇的区别方法:
(CH3)3OH
(CH3)3Cl
(20℃,1min)
(CH3)2CHOH CH3CH2OH

有机化学徐寿昌第二版第20章元素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徐寿昌第二版第20章元素有机化合物

上述有机磷杀虫剂,遇碱便更容易水解而失去毒性.
01
02
其商品代表有:
合成有机磷杀虫剂的主要原料是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五硫化磷等。
马拉硫磷
例1
例2
例3
乐果
乐果
敌百虫
亚磷酸甲酯
敌百虫
如不加碱,则生成二甲基磷酸酯。
例4
也可用亚磷酸三甲酯与三氯乙醛反应生成敌敌畏。
敌敌畏
敌百虫在碱存在下,发生脱HCl重排,而转变为敌敌畏。
酰基磷叶立德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用热水水解或用锌-醋酸还原裂解制得酮,亦可与醛反应制得α 、β -不饱和酮,若进行热解则生成炔烃。
20-5-5 有机磷杀虫剂
有机磷化合物用作杀虫剂,目前使用的主要有:
其商品代表有:
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是杀虫力强,残留毒行低,缺点是对哺乳动物毒性大,易引起人畜急性中毒。
02
01
(3) 硅树脂
“膦”表示含有碳磷键的化合物,在表示相当于季铵类化合物的含磷化合物时用“鏻”字。
06
+
04
20-5 有机磷化合物
01
NH3 RNH2 R2NH R3N R4NX- 氨 伯胺 仲胺 叔胺 季铵盐 PH3 RPH2 R2PH R3P R4PX- 磷化氢 伯膦 仲膦 叔膦 季鏻盐
2
有机锂化合物比格利雅试剂更为活泼
3
锂化反应
4
有机锂化合物和烃作用,烃中的氢原子被锂取代。
20-2-2 性质
对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
与二氧化碳作用
(B)与碳碳双键加成
有机锂化合物可以在烯烃双键上发生加成。
(C)与醛、酮加成
Rli可与空间阻隔大的羰基化合物作用,而格利雅试剂则不能。 有机锂化合物与醛、酮加成,可生成仲醇或叔醇。

有机化学课件4徐寿昌著

有机化学课件4徐寿昌著

02
芳香族胺是含有氨基(-NH2)的芳香族化合物,具有碱性、亲核
性等特点。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和芳香族胺的转化关系
03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可以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芳香族胺,而芳香
族胺也可以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22
05 杂环化合物和生 物碱
2024/1/28
23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024/1/28
2024/1/28
17
羧酸及其衍生物
2024/1/28
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羧酸是含有羧基的化合物。羧酸可以根据羧基所连接的烃 基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甲酸、乙酸等。羧酸的命名遵循系 统命名法,以羧酸为母体,烃基作为取代基。
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羧酸衍生物是羧酸中的羟基被其他基团取代后生成的化合 物。常见的羧酸衍生物有酯、酰卤、酰胺等。它们可以根 据取代基的不同进行分类和命名。
13
醇、酚、醚
2024/1/28
醇的分类和命名
醇可以根据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的类型进行分类,如伯醇、仲醇和叔醇等。醇的命名遵循 系统命名法,以醇为母体,羟基作为取代基。
酚的分类和命名
酚是羟基直接连接在芳香环上的化合物。酚可以根据芳香环的类型进行分类,如苯酚、萘 酚等。酚的命名遵循系统命名法,以酚为母体,羟基作为取代基。
2024/1/28
29
电环化反应
定义
电环化反应是指在共轭 体系中,通过电子的环 形流动导致体系中的π 电子数发生变化的一类 周环反应。
2024/1/28
举例
例如,1,3-丁二烯在加 热或光照条件下可以发 生电环化反应,生成环 丁烯或甲基环丙烷等产 物。
机理
电环化反应的机理通常 涉及到π电子的流动和 重排,以及可能的键的 断裂和形成。

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

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

C H ( C H 3 ) 2
+ CH3CHCH3
H2SO4 65oC
OH
H+ ROH
+H RO
H
CH(CH3)2
R+ + H2O
H+
+
RCH CH2
R CH CH3
烷基重排
+ C H 3 C H 2 C H 2 C l无 水 A lC l3
C H 2 C H 2 C H 3 C H ( C H 3 ) 2 +
在苯环上引入烷基的反应称为傅-克烷基化反应; 在苯环上引入酰基的反应称为傅-克酰基化反应, 统称傅-克反应。
+ C2H5Br
AlBr3 0 ~ 25 ℃
C2H5 + HBr
Friedel-Crafts 烷基化反应
+ CH3COCl
AlCl3
COCH3 + HCl
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
Cl + HCl
Br + HBr
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
卤代反应机理 B r 2+ F e B r 3
_
F e B r 4 + B r +
H Br _
FeBr4
+
Br + HBr + FeBr3
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
取代苯的反应
CH3 + Cl2
Fe or FeCl3
Cl + Cl2
30℃
Fe or FeCl3
未成对电子数不相等
×-
+
C H 2 C H 2 C H C H 3
原子排列不同

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全)1-2024鲜版

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全)1-2024鲜版

状态
常温下,低级卤代烃多为气体或液体,高级卤代烃多为固体。
溶解性
低级卤代烃易溶于有机溶剂,部分可溶于水。随着碳链增长,溶解 度逐渐降低。
密度
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大。
31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01
亲核取代反应
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可被亲核试剂取代,生成相应的醇、醚、胺等化合
物。例如,卤代烃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可生成相应的醇和卤化钠。
2024/3/28
27
芳香烃的来源和制备
2024/3/28
来源
芳香烃广泛存在于石油、煤焦油等天然资源中,也可通过化 学合成方法制备。
制备
工业上主要通过石油裂解、煤焦油分馏等方法获得芳香烃原 料,再经过精制、分离等步骤得到不同种类的芳香烃产品。 实验室中可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制备特定的芳香烃化合物。
28
医疗卫生
环境保护
有机化学在医疗卫生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 用,如合成药物、生物医用材料等都需要 有机化学的支持。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机化学也致力 于开发环保型化学品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和破坏。
2024/3/28
6
02
烷烃
2024/3/28
7
烷烃的结构和命名
结构特点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 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
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现代化学 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有机化 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和深化, 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许
多新的分支领域。
2024/3/28
5
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有机化学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农药、 化肥等化学品,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 质。
有机化学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 合成纤维、塑料、橡胶、涂料等材料的生 产都离不开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徐寿昌烷烃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有机化学徐寿昌烷烃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二) 烃分类 开链烃(链烃),又叫脂肪烃。
包括:烷烃 、烯烃 、二烯烃 、炔烃等。 闭链烃(环烃).
包括:脂环烃和芳香烃两类。
第2页
2.1 烷烃通式,同系列和结构异构
(1) 烷烃:分子中除C-C单键相连外,其它价键都被氢 原子所饱和碳氢化合物,也叫饱和烃。
依据含C原子数目依次叫甲烷,乙烷,丙烷,丁烷 ......
第41页
2.6 烷烃化学性质
烷烃为不活泼有机物。 2.6.1 氧化反应
在空气中燃烧, 放热: CH4 + 2O2 CO2 + 2H2O CH3CH3 + 7O2 4CO2 + 6H2O
放热
= -881kJ/mol = -1538kJ/mol
2.6.2 异构化反应
CH3CH2CH2CH3
AlBr3+HBr,27℃
第27页
烷烃分子结构书写:键线式(结构式与结构简式):
键线式:只写出锯齿形骨架,用锯齿形线角(120º)及 其端点代表碳原子,不写出每个碳上所连氢原子.但除
碳原子外其它原子(团)必须写出.
系统名称
键线式
结构简式
第28页
2.4 烷烃构象 构象概念:分子经过单键旋转而引发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
相对位置不同(即排列方式不同)现象.
◆支链烷烃:(异构体)
C H 3 C H 2 C H 2 C H 3
C H 3 C H 3 C H C H 3
正丁烷
异丁烷
C H3C H2C H2C H2C H3
正戊烷
C H3 C H3C H C H2C H3
异戊烷
C H3 C H3-C-C H3
C H3
新戊烷
第13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 元素有机化合物
1、分类 2、有机锂化合物 3、有机铝化合物 4、有机硅化合物 5、有机磷化合物 6、有机铁化合物
20-1 涵义和分类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C,一般也含有H;此外通常 还含有O、N,其次是S、Cl、Br和I。除此8种元素外, 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的其他元素常称作异元素。当异元 素直接和C元素相连时,则这类化合物称为元素有机 化合物。
硅烷也可与卤素发生卤代反应,生成卤代硅烷, 反应很剧烈。
氯硅烷和有机金属化合物作用,即形成烃基硅烷。
烃基硅烷的化学性质按照硅烷中的氢原子被烃基 取代的程度而不同,被烃基取代的氢原子多,则化学 稳定性增加。Si—H键容易断裂而起许多化学反应。
20-4-2 烃基氯硅烷、硅醇、烷基正硅酸酯 烃基氯硅烷包括一烃基三氯硅烷(RSiCl3 )、二烃
有机锂化合物比格利雅试剂更为活泼
(1)锂化反应
有机锂化合物和烃作用,烃中的氢原子被锂取代。
(2)对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
(A)与二氧化碳作用
(B)与碳碳双键加成 有机锂化合物可以在烯烃双键上发生加成。
(C)与醛、酮加成
有机锂化合物与醛、酮加成,可生成仲醇或叔醇。 Rli可与空间阻隔大的羰基化合物作用,而格利雅 试剂则不能。
而 Si—O 键 能 较 C—O 键 键 能 大 , 所 以 硅 能 通 过 Si—O键形成长链化合物:
从键能来看,Si-O间要比Si-Si键、Si-C键强的多, 甚至比C-O键还要强固,Si-O-Si键相当于碳化合物中 的醚键,硅氧烷就是这样骨架的氢基衍生物。
20-4-1 硅烷、卤硅烷和烃基
由键能数据可知Si—H键比C—H键容易断裂,所 以硅烷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SiO2和 H2O,并放出大量热。硅烷可被水解而成 2、非金属元素有机化合物
20-2 有机锂化合物 —是重要的碱金属化合物。 优点:易制备,且能溶于惰性溶剂中。
20-2-1 制备
(1)卤烷与金属锂作用 (K. Ziegler)1930
利用烷基卤化物或芳基卤化物与金属锂直 接作用而获得烃基锂。
通常反应在苯、环己烷、THF、戊烷或石 油醚等惰性溶剂中进行。
((1)络合物的生成
铝原子的价电子层是未充满的,它具有路易斯酸的性质, 可以与乙醚、叔胺等路易斯碱生成稳定的络合物。
(2)同卤化物反应(烷基化)
通过这些反应可以使金属卤化物烷基化。
(3)与烯烃反应 烷基铝与α-烯烃能发生加成反应。
20-4 有机硅化合物
硅是元素周期表中ⅣA元素,紧接在碳下面。在 通常情况下,硅的化合物价为4,采取sp3杂化,具有 四面体结构。
烷基锂与α、β-不饱和酮发生的是1,2-加成,而格 利雅试剂则进行1,4-加成。
(3)烃基锂与卤烷中卤素的交换反应 烃基锂可与卤烷(溴烷或碘烷)发生交换作用,
常用的是正丁基锂和苯基锂。例如:
这反应对于含有影响形成格利雅试剂官能团羰基, 羧基的分子来说显得特别重要。例如:
(4)活性中间体的生成
极易产生苯炔、碳烯等高度活性的中间体
反应须在低温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否则生成的 Rli又可与RX作用,发生副反应而得R—R。
(2)金属锂与烯烃加成
金属锂能够和烯烃的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
在同芳核或不饱和体系共轭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加成
此外,还可能同时生成“二聚”的加成产物,例如:
20-2-2 性质
除甲基锂、乙基锂是结晶固体外,其他都是无色 低挥发性的液体。它们能被空气氧化成过氧化物,而 且与水强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往往引起自燃,制备时须在氮气或惰性气流中进行。
基二氯硅烷(R2SiCl2 )及三烃基一氯硅烷(R3SiCl ) 三种类型,其中R可以是脂肪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由 四氯化硅和格利雅试剂作用可生成各种烃基氯硅烷的混 合物。
适当调节格利雅试剂的用量,可使其中一种烃基氯 硅烷成为主要产物。
工业上,也可有氯代烃蒸气通过加热的硅粉在 高温及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烃基氯硅烷:
20-4-3 有机硅高聚物
多缩硅醇有良好的耐热性。耐水性机佳。还具有优 良的抗氧化、电绝缘及耐低温等特性。
硅醇中,硅二醇和硅三醇都不稳定,一旦生成即发 生分子间脱水,形成具有硅氧链的缩聚物,称为多缩硅 醇,又称聚硅醚或聚硅氧烷。由于二醇失水可得线型缩 聚物,硅三醇缩聚则可得体型(网状)结构的缩聚物。
硅的原子极化度要比碳大得多,硅的电负性较小 ,与C,H相比显正电性,所以不论Si-C键或Si-H键, Si总是偶极的正极。因此硅易遭受亲核试剂的进攻, 这对硅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深刻影响。
有机硅化合物
硅和碳都位于周期表的Ⅳ A族中,它们都是四价元素。
Si —Si键能较C—O键键能小,因此硅原子不象碳 原子那样能形成长链化合物。最高的硅烷为己硅烷。
倍半卤代烷基铝
倍半卤代烷基铝被碱金属还原可得三烷基铝。例如:
(2)烯烃与氢化铝作用 烷基铝也可由氢化铝和α-烯烃作用得到:
三异丁基铝
(3)卤化铝与格利雅试剂作用
20-3-2 烷基铝的性质
性质活泼;低级烷基铝与空气接触氧化或自燃; 遇水强烈反应,所以存放于烃类溶剂中。 (C2H5)3Al与TiCl4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又称齐格勒-纳塔 催化剂,可使乙烯在常压下进行聚合 。
(5)与金属卤化物作用 有机锂化合物可与一些金属卤化物作用得到金属有机化 合物。
例如:
一般烃基选择性地加α、β-不饱和羰基体系的β碳上。
(6)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有机锂化合物可作为烯烃的定向聚合的催化剂。
20-3 有机铝化合物
分为下列三类:
20-3-1 烷基铝的制法 (1)由卤烃和金属铝作用
产品往往为一混合物,但以R2SiCl2 为主。 此法适用于制备甲基、乙基及苯基氯硅烷。 烃基氯硅烷是比水重的液体,由于Si—Cl键容易断裂, 所以性质活泼,容易发生水解、醇解以及和格利雅试 剂作用等反应。 水解
醇解产物为烷基正硅酸酯(或称烃基烷氧基硅烷):
烷基正硅酸酯容易水解而得相应的硅醇。例如: 和烃基氯硅烷一样,都是合成有机硅高分子的重要原料
(1) 硅油 甲 基 硅 油 , 通 常 是 以 (CH3)2SiCl2 和 少 量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