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学期毒品预防教育知识讲座
2017禁毒教案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教学班级:四一班教学时间:2017年6月26日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教学过程: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3.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转移话题。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7.总结。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我们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禁毒防艾教案教学班级:五一班教学时间:2017年10月26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谈观后感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教学时间:12月日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观看多媒体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毒品预防教育讲座

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讲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谈谈毒品预防方面的问题。
一、预防和减少毒品必须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祖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复兴,希望都寄托在你们身上。
青少年又是人生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
青少年精力充沛,朝气蓬勃,而且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求知欲望强,并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这些都是成年人无可比拟的优点。
但是,由于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磨练和考验,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加之特定的年龄、生理、情感和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往往存在着判断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控能力、抗拒诱惑的能力不强,以及易于偏执自信、好冲动、爱冒险等方面的特点,如不能及时正确地加以教育引导,就难免产生不利于身心健康的问题,甚至也很容易发生危害社会的行为。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毒品侵害的对象?从近年来我们对吸毒青少年的调查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毒品的认知能力差。
不少吸毒青少年在吸毒前对毒品本身知之甚少,甚至无知,对毒品的害处只是道听途说,口耳相传略有所知,非常肤浅。
有的把吸毒当作抽烟、喝酒一样,认为抽一点、喝一点不要紧,想戒就戒了,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结果一旦吸上就再也难以戒除,悔之晚矣。
有一位医学院毕业的女大学生,到医院工作后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大夫。
她为了探索出一条戒毒的捷径而不惜以身试毒,并把每一次吸毒的时间、方式、身体反应都一一记录下来,但是等到她想要从毒品中解脱出来的时候,却再也无能为力。
她的丈夫因此离她而去,她本人也在吸毒一年零七个月以后凄惨地结束了自己年青的生命。
有的吸毒青少年当初并不完全清楚吸毒会对自身带来严重疾病,甚至不相信会引起死亡。
有的没有意识到吸毒会耗费巨大钱财,给家庭带来灾难。
这些都是对毒品及其危害性的认知能力不够而造成的结果。
二是在不正当的好奇心驱使下涉毒。
青少年好奇心理强,同时自控能力又差,容易做出轻率的举动。
而且未成年人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想尝试尝试,结果就是因为这种不正当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驱使一些青少年染上了毒瘾。
“珍爱生命,预防毒品”警示教育专题讲座PPT

环境影响
社交需要,身边的亲戚朋友吸毒等。
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人吸毒会成瘾,这个问题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但理论上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确切的答案。总的来 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毒品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 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应用该药 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 (身体依赖)。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出现戒断反应。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
于大麻中焦油含量高,所以致癌率也高。
吗 啡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白色结晶 粉末。它的毒性是鸦片的8~10倍。 它是一种具有很强镇痛作用的生物碱。 过多吸食成瘾,严重危害 人的身心健康。
可卡因
可卡因,又名古柯碱。可卡因是与海洛因齐 名的、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另一种极其 危险的毒品。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 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 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 大计量 使用,则可导致死亡。
‹#›
触碰它 请 你 远 离 它 生 命 只 有 一 次 你将走向死亡
‹#›
毒 品 是 什 么
在日常生活口语中可以特指被人类当做嗜好品所滥用的功能性药物, 多为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因滥用这类药品会害身心健康之, 所以中文称之为毒品。
?
毒品既可以从广义上泛指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化学物质、毒物、毒剂(特别是一些剧毒药物如KCN),
寻找刺激
有些人认为吸毒是一种时髦、气派、富有 的象征,抽一口,不枉来一世。可这一抽 上,就陷入进去,无法自拔,百万富翁沦 为乞丐的案例多不胜数。
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 有哪些?
最新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专业知识讲座

郭某某,男,32岁,将家 中20余万元存款吸光,毒瘾发 作,剖腹自杀未成,腹部缝合 18针。
湖南某男毒瘾 发作时自断左臂。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b.吸毒加速仿死。亡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梁某,21岁,贵州人,一个外 表聪慧、漂亮的女孩,染上毒瘾后, 靠出卖自己的灵魂维持吸毒,因注 射毒品过量死于南宁市街头。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广西一吸毒女青年, 25岁,毒瘾发作时跳楼 自杀。
杨凤鸣,男,25岁,无业, 住北京西城区,因长期吸毒,骨 瘦如柴,倾家荡产,走投无路, 于1997年7月26日中午12时从西 直门桥跳下,自杀身亡。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吗啡仿是。鸦文片档如中有最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主要的生物碱(含量 约10-15%),1806 年法国化学家F·泽尔 蒂纳首次从鸦片中分 离出来。他用分离得 到的白色粉末在狗和 自己身上进行实验, 结果狗吃下去后很快 昏昏睡去,用强刺激 法也无法使其兴奋苏 醒;他本人吞下这些 粉末后也长眠不醒。 据此他用希腊神话中 的睡眠之神吗啡斯 (Morphus)的名字 将这些物质命名为 “吗啡”。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预防毒品犯罪知识讲座

预防毒品犯罪知识讲座尊敬的各位听众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预防毒品犯罪的知识讲座。
身处现代社会,我们时刻面临着各种挑战和诱惑,其中之一便是毒品问题。
通过加强对毒品犯罪知识的了解与预防,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我们所关爱的人。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重要的话题。
第一节:毒品的定义及种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毒品。
毒品指的是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并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或其他危害的物质。
毒品分为合法药物和非法药物两类。
合法药物指那些经过合法途径生产、销售和使用,并由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员监督使用的药物。
非法药物则是指那些非被合法途径认可,并且使用会对个人身体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药物。
毒品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了常见的大麻、可卡因、海洛因、冰毒等。
这些毒品的危害性各不相同,但都可能对人体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学习了解它们的种类和特征,对于我们构建正确的防范意识至关重要。
第二节:毒品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毒品犯罪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毒品犯罪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破坏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毒品的涉及网络广泛,走私贩运链条长,并会引发其他犯罪行为的发生。
毒品市场的形成动摇了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其次,毒品犯罪导致了家庭破裂、人生失去方向。
许多吸毒者由于毒品的依赖,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最终走上犯罪之路。
家庭在吸毒者的影响下分崩离析,生活失去稳定,孩子的成长环境被严重破坏。
最后,毒品犯罪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与不公平分配。
吸毒者和毒品犯罪分子往往会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例如医疗资源、执法资源等。
这些资源被耗费于对毒品犯罪的打击与康复上,而本应用于社会其他事业的资源被极大浪费。
第三节:预防毒品犯罪的措施为了有效预防毒品犯罪,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毒品犯罪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广泛开展预防毒品的讲座、宣传活动和教育课程,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性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禁毒知识讲座》PPT课件

06 禁毒工作展望与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立国际禁毒合作机制
加强与国际禁毒组织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
分享禁毒经验和技术
与其他国家交流禁毒工作经验和技术,提高全球禁毒水平。
联合执法和情报共享
加强国际间的联合执法和情报共享,共同应对毒品威胁。
提高全民禁毒意识
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01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全民普及禁毒知识,提高公众对毒品
神障碍。
人格改变
长期吸毒可能导致人格 改变,如自私、冷漠、
不负责任等。
违法犯罪行为
吸毒者为了获取毒品, 有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
道路。
毒品对家庭的危害
01
02
03
家庭关系破裂
吸毒者往往失去正常的工 作与生活,导致家庭关系 疏远,甚至破裂。
经济损失
吸毒者为了获取毒品,可 能花费大量的金钱,给家 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和技巧。
社会支持
鼓励戒毒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建立支持系统,提高戒毒康复的
成功率。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社区资源整合
整合社区内的医疗、教育、就业等资源,为戒毒 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康复计划制定
根据戒毒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辅导和生活技能培训等。
监督与评估
对戒毒康复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确保康复效果。
对子女的负面影响
父母吸毒,子女可能遭受 心理创伤,影响其健康成 长。
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01
02
03
04
公共卫生问题
毒品泛滥会导致各种传染病的 传播,如艾滋病、肝炎等。
社会治安问题
(全面版)初中生禁毒教育讲座

(全面版)初中生禁毒教育讲座全面版- 初中生禁毒教育讲座
一、毒品介绍
毒品是指对人体有害的或可能造成依赖性的药品,包括生理上的成瘾性质和心理上的成瘾性质。
毒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大麻类:如大麻、烟草等。
2. 鸦片类:如海洛因、芬太尼等。
3. 合成类:如冰毒、K粉等。
4. 其他类:如乙醚、三氯氧化物等。
二、毒品的危害
毒品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具体表现如下:
1. 烟草会导致肺部疾病,包括肺癌和肺气肿。
2. 海洛因会产生欣快感,但同时会引起大量的副作用,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3. 冰毒等合成类毒品会降低人体免疫力、损伤心脏、肝脏和肾脏等。
4. 毒品容易成瘾,容易产生依赖性,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生活和研究。
三、预防毒品
初中生应注重自我保护,增强自我意识,防范毒品,预防毒品侵扰。
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强知识普及,提高防范意识。
2. 和家长密切沟通交流,家庭教育。
3.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 了解毒品危害,增强诱惑克制能力。
四、应对毒品
如果已经不幸染上毒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1. 要有尽速戒毒的决心和信心。
2. 密切配合和配合戒毒医生,并严格按纪律执行戒毒措施。
3. 资料了解戒毒知识,加强自我教育,树立遵纪守法的信念。
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远离毒品,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如果不幸成瘾,应该加强防范和及时寻求帮助。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讲座讲义

?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吸食者一般是在吸食前犯罪,由于对毒品 的强烈渴求,为了获取毒资而去杀人、抢劫、盗窃;而冰毒 、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是在吸食后出现幻觉、极度 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犯罪。
缴获的麻古
神仙水
神仙水 ?
,学名 “伽马-羟基丁丙酯”,俗称液态快乐丸。
通常被制成口服液或胶囊状便于食用。能够刺激神经,使心
快速血管扩张严重的会引起头晕,心悸、视力模糊和贫血。
由于它起效快不出2分钟就能让人昏迷,许多不乏之徒用来
麻醉抢劫等。但现在在娱乐场所流行的基本跟氯胺酮一样混
有冰毒类物质,因而达到兴奋和致幻的作用。
? 毒品破坏社会生产力发展; ? 吸毒吞噬社会财富; ? 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
返回
3、新型毒品
? (1)新型毒品的定义 ? (2)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的区别 ? (3)几种常见的新型毒品
(1)新型毒品的定义
? 所谓新型毒品是针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或者 说在我们这里新近出现的毒品而言的。 主要指化学 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 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 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 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 。
(2)我市简要毒情
? 目前重庆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约8万人,其 中七成系娱乐场所染毒,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仅11岁。而在南岸举行的国际禁毒日(6.26) 宣传活动上,市禁毒办介绍,今年以来全市 累计缴获毒品126.74公斤。
返回
2、毒品的危害
? (1)吸毒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 ? (2)吸毒对家庭造成的危害 ? (3)吸毒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禁毒教育专题讲座
盘永业
1、何谓“国际禁毒日”?
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
会议专门讨论了毒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通过了禁毒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禁毒要综合治理的建议。
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号。
6月26日大会结束,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什么是毒品?
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摇头丸、K粉)
3、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毒品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
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
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才能保持人体新的平衡。
4、吸毒有哪些危害?
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
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
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
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2)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给家庭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
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诱发犯罪。
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
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
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
据调查,
我国的80%的女吸毒人员靠卖淫维持吸毒消费。
吸毒影响国民素质。
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5、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好奇心。
因为新鲜好奇,想试一试而沾上了吸毒行为。
调查资料告诉我们,初中生开始吸毒,多数是由好奇心引起的。
(2)寻找刺激。
把吸食毒品当作吸烟、喝酒一样,满足消遣和享乐的需要。
这种动机,青少年多数和在社交场合或者是单独休闲环境下容易产生,把吸毒当作一种精神上的所谓享受。
(3)自我显示。
把吸毒看作是一种“高贵的”气派。
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流传着这样的荒唐说法:“吸海洛因是现代社会后种时髦,不吸就是落伍,吸了神气、够气派!”不少青少年花了一大笔钱来吸海洛因,就是为了炫耀自己,显示自己的大气派。
(4)从众。
所谓从众,就是人家怎么干,自己就跟着人家怎么干。
青少年喜欢从众,以为朋友在吸毒,自己也就一起跟着吸了。
有一位中学生谈到他开始吸毒的行为时说:“我原来就吸香烟。
有一天,一个朋友给我一支烟,我看它不像香烟,就问朋友是什么。
他说,你吸吧,反正比你吸的那种烟要好多了。
我想,反正都是烟,吸就吸吧。
就这样,吸了没几支就上了瘾,再也戒不掉了。
”
(5)为了摆脱烦恼和忧愁有些青少年碰到的挫折,处于焦臣不安的心境,为了消除内心的烦恼和忧愁,就从吸毒行炽去寻求暂时的解脱。
(6)被欺骗,引诱。
6、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7、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
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
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
因此,吸毒者具有双重性质身份。
要正确地对待吸毒者,既不要因其吸毒违法而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的病人,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
8、青少年应当避免与4种人交往:
有吸毒恶习和嫌疑的人员;
从强制戒毒所释放回来的人;
从劳教戒毒所回来的人员;
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拘留处理的人。
9、青少年应当远离三种场所:
赌场、有贩毒嫌疑的住所、社会上营业性娱乐场所。
同时防吸毒要从不吸烟开始。
10、如何判断他人染上毒瘾?
(1)无故旷工、旷课,学业成绩、纪律或工作表现突然变坏。
(2)在家中或单位偷窃贵重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用金钱。
(3)食欲不振、面色灰暗、身体消瘦。
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
坐立不安、睡眠差。
(4)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着长袖衬衣。
在不适当的场合佩带太阳镜,以遮掩收缩的瞳孔。
(5)行动神秘鬼祟。
白天少吸、多睡,晚上多吸、少睡,对毒品以外的事情不感兴趣。
不寻常地长期躲在自己的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
经常无故进入偏僻的地方(觅毒品),与吸毒者交往。
(6)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如注射器、刀片、匙羹、烟斗)。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