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立体几何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高一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试卷(有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高一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试卷(有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测试试卷学校:___姓名:___班级:___考号:__一.单选题1.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90°,它的表面积为a,则它的底面积为()A.B.C.D.2.设α为平面,m,n为直线()A.若m,n与α所成角相等,则m∥nB.若m∥α,n∥α,则m∥nC.若m,n与α所成角互余,则m⊥nD.若m∥α,n⊥α,则m⊥n3.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是1,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A.75°B.60°C.45°D.30°4.设α是空间中的一个平面,l,m,n是三条不同的直线,①若m⊂α,n⊂α,l⊥m,l⊥n,则l⊥α;②若l∥m,m∥n,l⊥α,则n⊥α;③若l∥m,m⊥α,n⊥α,则l∥n;④若m⊂α,n⊥α,l⊥n,则l∥m;则上述命题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已知一个铜质的五棱柱的底面积为16cm2,高为4cm,现将它熔化后铸成一个正方体的铜块(不计损耗),那么铸成的铜块的棱长是()A.2cm B.C.4cm D.8cm6、在正方体ABCD-A l B1C1D1中,P是正方体的底面A l B1C1D1(包括边界)内的一动点(不与A1重合),Q是底面ABCD内一动点,线段A1C与线段PQ相交且互相平分,则使得四边形A1QCP面积最大的点P有()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7.如图所示几个空间图形中,虚线、实线使用不正确的有()A.②③B.①③C.③④D.④二.填空题8、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SB⊥底面ABCD.底面ABCD为梯形,AB⊥AD,AB∥CD,AB=1,AD=3,CD=2.若点E是线段AD上的动点,则满足∠SEC=90°的点E的个数是______.9、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字母A、B、C、D、E、F,如图是此正方体的两种不同放置,则与D面相对的面上的字母是______.10.设α、β为互不重合的平面,m、n为互不重合的直线,下列四个命题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③若m∥α,n∥α,则m∥n.④若α⊥β,α∩β=m,n⊂α,n⊥m,则n⊥β.三.简答题1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90°,AB<CD,SD⊥平面ABCD,AB=AD=a,S D=,在线段SA上取一点E(不含端点)使EC=AC,截面CDE与SB交于点F.(1)求证:四边形EFCD为直角梯形;(2)设SB的中点为M,当的值是多少时,能使△DMC为直角三角形?请给出证明.12、正三棱台的高为3,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2和4,求这个棱台的侧棱长和斜高.13、已知三棱椎D-ABC,AB=AC=1,AD=2,∠BAD=∠CAD=∠BAC=90°,点E,F分别是BC,DE的中点,如图所示,(1)求证AF⊥BC(2)求线段AF的长.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90°,它的表面积为a,则它的底面积为()A.B.C.D.答案:A解析:解:设圆锥的母线为l,所以圆锥的底面周长为:,底面半径为:=,底面面积为:.圆锥的侧面积为:,所以圆锥的表面积为:+=a,底面面积为:=.故选A.2.设α为平面,m,n为直线()A.若m,n与α所成角相等,则m∥nB.若m∥α,n∥α,则m∥nC.若m,n与α所成角互余,则m⊥nD.若m∥α,n⊥α,则m⊥n答案:D解析:解:对于选项A,若m,n与α所成角相等,m,n也可能相交、平行、异面;故A错误;对于选项B,若m∥α,n∥α,直线m,n也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还有可能异面;故B 错误;对于选项C,若m,n与α所成角互余,如与α所成角分别为30°和60°,直线m,n所成的角有可能为30°;故C错误;对于选项D,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容易得到m⊥n;故D正确;故选D.3.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是1,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A.75°B.60°C.45°D.30°答案:C解析:解析:如图,四棱锥P-ABCD中,过P作PO⊥平面ABCD于O,连接AO则AO是AP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PAO即为所求线面角,∵AO=,PA=1,∴cos∠PAO==.∴∠PAO=45°,即所求线面角为45°.故选C.4.设α是空间中的一个平面,l,m,n是三条不同的直线,①若m⊂α,n⊂α,l⊥m,l⊥n,则l⊥α;②若l∥m,m∥n,l⊥α,则n⊥α;③若l∥m,m⊥α,n⊥α,则l∥n;④若m⊂α,n⊥α,l⊥n,则l∥m;则上述命题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解:①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当m,n相交时,结论成立,故①不正确;②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可得l∥n,故l⊥α时,一定有n⊥α,故②正确;③由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得m∥n,再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即可得l∥n,故③正确.④m⊂α,n⊥α,则n⊥m,∵l⊥n,∴可以选用正方体模型,可得l,m平行、相交、异面都有可能,如图所示,故④不正确故正确的命题是②③故选B.5.已知一个铜质的五棱柱的底面积为16cm2,高为4cm,现将它熔化后铸成一个正方体的铜块(不计损耗),那么铸成的铜块的棱长是()A.2cm B.C.4cm D.8cm答案:C解析:解:∵铜质的五棱柱的底面积为16cm2,高为4cm,∴铜质的五棱柱的体积V=16×4=64cm3,设熔化后铸成一个正方体的铜块的棱长为acm,则a3=64解得a=4cm故选C6、在正方体ABCD-A l B1C1D1中,P是正方体的底面A l B1C1D1(包括边界)内的一动点(不与A1重合),Q是底面ABCD内一动点,线段A1C与线段PQ相交且互相平分,则使得四边形A1QCP面积最大的点P有()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答案:C解:∵线段A1C与线段PQ相交且互相平分,∴四边形A1QCP是平行四边形,因A l C的长为定值,为了使得四边形A1QCP面积最大,只须P到A l C的距离为最大即可,由正方体的特征可知,当点P位于B1、C1、D1时,平行四边形A1QCP面积相等,且最大.则使得四边形A1QCP面积最大的点P有3个.故选C.7.如图所示几个空间图形中,虚线、实线使用不正确的有()A.②③B.①③C.③④D.④答案:D解析:解:根据棱柱的放置和“看见的棱用实线、看不见的棱用虚线”,则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8、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SB⊥底面ABCD.底面ABCD为梯形,AB⊥AD,AB∥CD,AB=1,AD=3,CD=2.若点E是线段AD上的动点,则满足∠SEC=90°的点E的个数是______.答案:2解:连接BE,则∵SB⊥底面ABCD,∠SEC=90°,∴BE⊥CE.故问题转化为在梯形ABCD中,点E是线段AD上的动点,求满足BE⊥CE的点E的个数.设AE=x,则DE=3-x,∵AB⊥AD,AB∥CD,AB=1,AD=3,CD=2,∴10=1+x2+4+(3-x)2,∴x2-3x+2=0,∴x=1或2,∴满足BE⊥CE的点E的个数为2,∴满足∠SEC=90°的点E的个数是2.故答案为:2.9、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字母A、B、C、D、E、F,如图是此正方体的两种不同放置,则与D面相对的面上的字母是______.答案:B解析:解:由此正方体的两种不同放置可知:与C相对的是F,因此D与B相对.故答案为:B.10.设α、β为互不重合的平面,m、n为互不重合的直线,下列四个命题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③若m∥α,n∥α,则m∥n.④若α⊥β,α∩β=m,n⊂α,n⊥m,则n⊥β.答案:①④解析:解:①若m⊥α,n⊂α,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m⊥n,正确;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两条相交直线才行,不正确.③m∥α,n∥α,则m与n可能平行、相交、异面,不正确.④若α⊥β,α∩β=m,n⊂α,n⊥m,则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我们易得到n⊥β,正确.故答案为:①④.三.简答题1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90°,AB<CD,SD⊥平面ABCD,AB=AD=a,S D=,在线段SA上取一点E(不含端点)使EC=AC,截面CDE与SB交于点F.(1)求证:四边形EFCD为直角梯形;(2)设SB的中点为M,当的值是多少时,能使△DMC为直角三角形?请给出证明.答案:解:(1)∵CD∥AB,AB⊂平面SAB,∴CD∥平面SAB面EFCD∩面SAB=EF,∴CD∥EF.∵∠D=90°,∴CD⊥AD,又SD⊥面ABCD,∴SD⊥CD,∴CD⊥平面SAD,∴CD⊥ED又EF<AB<CD,∴EFCD为直角梯形.(2)当=2时,能使DM⊥MC.∵AB=a,∴,∴,∴SD⊥平面ABCD,∴SD⊥BC,∴BC⊥平面SBD.在△SBD中,SD=DB,M为SB中点,∴MD⊥SB.∴MD⊥平面SBC,MC⊂平面SBC,∴MD⊥MC,∴△DMC为直角三角形.12、正三棱台的高为3,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2和4,求这个棱台的侧棱长和斜高.答案:解:如图所示,正三棱台ABC-A1B1C1中,高OO1=3,底面边长为A1B1=2,AB=4,∴OA=×AB=,O1A1=×A1B1=,∴棱台的侧棱长为AA1==;又OE=×AB=,O1E1=×A1B1=,∴该棱台的斜高为EE1==.13、已知三棱椎D-ABC,AB=AC=1,AD=2,∠BAD=∠CAD=∠BAC=90°,点E,F分别是BC,DE的中点,如图所示,(1)求证AF⊥BC(2)求线段AF的长.答案:解:(1)分别以AB、AC和AD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如图所示:记A(0,0,0),B(1,0,0),C(0,1,0),D(0,0,2),∴E(,,0),F(,,1);∴(,,1),=(-1,1,0),∴•=×(-1)+×1+1×0=0,∴⊥,即AF⊥BC;(2)∵=(,,1),∴||===,即线段AB=.。

高一必修2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初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必修2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初步练习题及答案

《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初步》训练题总分值:100分考试时刻: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直线α及平面、、n m l ,以下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 假设n l n m m l //,//,//则B. 假设n l n l ⊥⊥则,//,ααC. 假设n l n m m l ⊥⊥则,//,D. 假设n l n l //,//,//则αα2. 设D C B A 、、、是空间四个不同的点,在以下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假设BD AC 与共面,那么BC AD 与共面; B. 假设BD AC 与是异面直线,那么BC AD 与是异面直线;C. 假设BCAD DC DB AC AB ===则,,; D. 假设BC AD DC DB AC AB ⊥==则,,3. “直线a 平行于直线b ”是“直线a 平行于过直线b 的平面”成立的: A. 充分没必要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没必要要条件4. 若是正方体''''D C B A ABCD -的棱长为a ,那么四面体ABD A -'的体积是: A. 23a B. 33a C. 43a D. 63a 5. 一个梯形采纳斜二测画法作出其直观图,那么其直观图的面积是原先梯形面积的: A. 42倍 B. 21倍 C. 22倍 D. 2倍 6. 已知过点)4,(),2(m B m A 和-的直线与直线012=-+y x 平行,那么m 的值为:A. 0B. 8-C. 2D. 107. 已知点)1,3()21(B A 和,,那么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A. 0524=-+y xB. 0524=--y xC. 052=-+y xD. 052=--y x8. 已知点BC x A B xOy A C A 则轴对称关于与点点对称关于平面与点,点,,)1,2,1(-的长为: A. 52 B. 4 C. 22 D. 729. 假设圆1)1()2(22=-++y x C 与圆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圆C 的方程是:A. 1)1()2(22=++-y xB. 1)1()2(22=-+-y xC. 1)2()1(22=++-y xD. 1)2()1(22=-++y x10. 假设直线的值为相切,则与圆a x y x y x a 0201)1(22=-+=+++:A. 1±B. 2±C. 1D. 1-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 已知点)0,1()01(B A 和,-. 假设直线b x y +-=2与线段AB 相交,那么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12. 已知βα、是不同的直线、,n m 是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以下命题:①若,,//αβα⊂m n m n //,则β⊂;② 假设βαββα//,//,//,,则n m n m ⊂;③若,//,,n m n m βα⊥⊥ 那么βα//;④ ,//,////αβαn m m n m 、是两条异面直线,若、βαβ//,//则n . 上面的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___________.(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13. 设的方程为则直线的中点为的弦圆AB P AB x y x ),1,3(05422=--+___________.14. 在直四棱柱ABCD D C B A -1111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 知足条件_________________时,有111D B C A ⊥.(填上你以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没必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OD 1C 1B 1A 1D CBA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解许诺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进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总分值8分)已知两直线0120821=-+=++my x l n y mx l :和:,试确信n m 、的值,使得:(1))1,(21-m P l l 相交于点与;(2)21//l l ;(3)1121-⊥轴上的截距为在且y l l l . 16.(本小题总分值10分)如图,已知NM a AD a DC PD ABCD PD ABCD 、,,平面是矩形,2,===⊥别离是PB AD 、的中点. 求证:平面PBC MNC 平面⊥.N MPDCBA17.(本小题总分值10分)已知O 为坐标原点,圆0320622=-+=+-++y x l c y x y x C :与直线:的两个交点为Q P 、. OQ OP c ⊥为何值时,当?18.(本小题总分值12分)如图,PC AB N M ABCD PA 、分别是、所在的平面,矩形⊥的中点. (1)求证:PAD MN 平面//;(2)求证:CD MN ⊥;(3)假设,45=∠PDA 求证:PCD MN 平面⊥.NM P D CBA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CDDA 6-10 BBBAD二、填空题:11. 22≤≤-b12. ③④13.04=-+y x14. 等或BD AC AD AB ⊥=三、解答题:15.(1)⎩⎨⎧==71n m ;(2)2424≠-=-≠=n m n m 时,,当时,当;(3)⎩⎨⎧==80n m .16. 提示:连接PB NC PB MN MB PM MB PM ⊥⊥=;再证,从而,证明、.17. 3=c .18. 提示:(1)取AE MN EN AE E PD //,,,证明连接的中点;(2)PAD AB 平面证明⊥;(3).,,PCD MN CD MN PD MN 平面从而又证明⊥⊥⊥。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ADDCB BDADD BB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小于 14、平行 15、菱形 16、1111AC B D 对角线与互相垂直三、解答题(共74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17、【解析】(1)方法一:如图,取AD 的中点H ,连结GH ,FH.∵E 、F 分别为PC 、PD 的中点,∴EF ∥CD.∵G 、H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GH ∥CD.∴EF ∥GH.∴E 、F 、H 、G 四点共面.∵F 、H 分别为DP 、DA 的中点,∴PA ∥FH.∵PA ⊄平面EFG ,FH ⊂平面EFG ,∴PA ∥平面EFG.方法二:∵E 、F 、G 分别为PC 、PD 、BC 的中点.∴EF ∥CD,EG ∥PB.∵CD ∥AB,∴EF ∥AB.∵PB ∩AB=B,EF ∩EG=E,∴平面EFG ∥平面PAB.∵PA ⊂平面PAB ,∴PA ∥平面EFG.(2)由三视图可知,PD ⊥平面ABCD ,又∵GC ⊂平面ABCD ,∴GC ⊥PD.∵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GC ⊥CD.∵PD ∩CD=D,∴GC ⊥平面PCD.∵PF=12PD=1,EF= 12CD=1, ∴S △PEF = 12EF ·PF= 12. ∵GC= 12BC=1, ∴V P-EFG =V G-PEF = 13S △PEF ·GC= 13×12×1=16.19、证明:(1)连结11A C ,设11111AC B D O = 连结1AO , 1111ABCD A B C D -是正方体 11A ACC ∴是平行四边形11A C AC ∴且 11A C AC = 2分又1,O O 分别是11,A C AC 的中点,11O C AO ∴且11O C AO =11AOC O ∴是平行四边形 4分111,C O AO AO ∴⊂面11AB D ,1C O ⊄面11AB D∴1C O 面11AB D 6分(2)1CC ⊥面1111A B C D 11!CC B D ∴⊥ 7分 又1111A C B D ⊥, 1111B D AC C ∴⊥面 9分111AC B D ⊥即 11分 同理可证11A C AB ⊥, 12分又1111D B AB B =∴1A C ⊥面11AB D 14分20.【解析】(1)在△ABE中,P,Q分别是AE,AB的中点,所以PQ∥EB,又DC∥EB,所以PQ∥DC,又PQ⊄平面ACD,DC⊂平面ACD,所以PQ∥平面ACD.(2)连接DP,CQ,在△ABC中,AC=BC=2,AQ=BQ,所以CQ⊥AB,因为DC⊥平面ABC,EB∥DC,所以EB⊥平面ABC,又EB⊂平面ABE,所以平面ABE⊥平面ABC,平面ABE∩平面ABC=AB,所以CQ⊥平面ABE,由(1)知四边形DCQP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P∥CQ,所以DP⊥平面ABE,所以AD在平面ABE内的射影是AP, 所以∠DAP是AD与平面ABE所成的角.在Rt △APD 中,AD ==,DP=CQ=2sin ∠CAQ=1,所以sin ∠DAP= DPAD 5==.故AD 与平面ABE 21.【解析】(1)由条件知PDAQ 为直角梯形.因为QA ⊥平面ABCD ,所以平面PDAQ ⊥平面ABCD ,交线为AD.又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C ⊥AD ,所以DC ⊥平面PDAQ ,可得PQ ⊥DC.在直角梯形PDAQ 中可得DQ=PQ=2PD ,则PQ ⊥QD. 所以PQ ⊥平面DCQ.(2)设AB=a.由题设知AQ 为棱锥Q-ABCD 的高,所以棱锥Q-ABCD 的体积V 1=13a 3.由(1)知PQ 为棱锥P-DCQ 的高,而,△DCQ 的面积为2a 2, 所以棱锥P-DCQ 的体积V 2=13a 3.故棱锥Q-ABCD 的体积与棱锥P-DCQ 的体积的比值为1.22、解:如图,设所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边长为xcm .在Rt EOF 中, 15,2EF cm OF xcm ==, 3分所以EO = 6分于是13V x = 10分 依题意函数的定义域为{|010}x x << 14分。

高一数学必修二 立体几何点线面 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二  立体几何点线面  专项练习(含答案)
(2)证明: 平面;
(3)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
15. (本题13分)在几何体ABCDE中, ∠BAC= , DC⊥平面ABC, EB⊥平面ABC, F是BC的中点, AB=AC=BE=2, CD=1.
(1)求证: DC∥平面ABE;
(2)求证: AF⊥平面BCDE;
(3)求几何体ABCDE的体积.
16. 如图, 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 底面边长及侧棱长均为2, D是棱AB的中点,
(1)求证 ;
(2)求异面直线AC1与B1C所成角的余弦值.
17.如图,在正方体中,为底面的中心,是的中点,设是上的中点,求证:(1);
(2)平面 ∥平面 .
18. (14分)如图, 在直三棱柱中, , 点是的中点.
(Ⅰ)求证: ;
(Ⅱ)求证: 平面 ;
(Ⅲ)求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
参考答案
Hale Waihona Puke 1.D2.D3.C
4.D
5.B
6.②④
7.平行或相交(直线在平面外)
8.1, 2, 3
9.
10. ②④⑤
11. (1)见解析(2)见解析
12. 见解析。
13. (Ⅰ)见解析;(Ⅱ)见解析。
14. (1)证明: 见解析;(2)证明: 见解析;(3)
二、填空题:
6.设是三个不重合的平面,是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②若
③若
④若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7. 已知两条相交直线, , ∥平面, 则与的位置关系是 .
8.如图, 空间中两个有一条公共边AD的正方形ABCD和ADEF.设M、N分别是BD和AE的中点, 那么
①AD⊥MN;②MN∥平面CDE;③MN∥CE;④MN、CE异面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知识总结例题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知识总结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如图1,已知PABC是直角梯形,AB∥PC,AB⊥BC,D在线段PC上,AD⊥PC.将△PAD沿AD折起,使平面PAD⊥平面ABCD,连接PB,PC,设PB的中点为N,如图2.对于图2,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平面PAB⊥平面PBC B.BC⊥平面PDCC.PD⊥AC D.PB=2AN2、已知直线l⊥平面α,有以下几个判断:①若m⊥l,则m//α;②若m⊥α,则m//l;③若m//α,则m⊥l;④若m//l,则m⊥α;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某正方体被截去部分后得到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A .132B .223C .152D .2334、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中一部分水蓄入某水库.已知该水库水位为海拔148.5m 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40.0km 2;水位为海拔157.5m 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80.0km 2,将该水库在这两个水位间的形状看作一个棱台,则该水库水位从海拔148.5m 上升到157.5m 时,增加的水量约为(√7≈2.65)( )A .1.0×109m 3B .1.2×109m 3C .1.4×109m 3D .1.6×109m 35、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3,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A .√23πB .2√23πC .πD .√2π 6、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此棱锥的侧面积为( ) A .6B .12C .24D .487、如图,某圆锥的轴截面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E 在底面圆的圆周上,且BE ⌢的长度等于CE⌢的长度,则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24B .√64C .√104D .√1448、已知一个圆锥的体积为3π,其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其底面半径为( ) A .2√3B .3C .√3D .√33多选题9、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棱C 1D 1,C 1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直线AM与BN是平行直线B.直线BN与MB1是异面直线C.直线MN与AC所成的角为60°D.平面BMN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9210、如图所示,P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矩形对角线交点为O,M为PB的中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OM∥PD B.OM∥平面PCDC.OM∥平面PDA D.OM∥平面PBA11、如图,在棱长均相等的正四棱锥P−ABCD中,M、N分别为侧棱PA、PB的中点,O是底面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PC//平面OMN B.平面PCD//平面OMNC.OM⊥PA D.PD⊥平面OMN填空题12、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其体积为30π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十八)参考答案1、答案:A分析:由已知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得到PD⊥平面ABCD,判定C正确;进一步得到平面PCD⊥平面ABCD,结合BC⊥CD判定B正确;再证明AB⊥平面PAD,得到△PAB为直角三角形,判定D正确;可证明平面PBC⊥平面PDC,若平面PAB⊥平面PBC,则平面PAB与平面PDC的交线⊥平面PBC,矛盾,可判断A图1中AD⊥PC,则图2中PD⊥AD,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D⊥平面ABCD,则PD⊥AC,故选项C正确;由PD⊥平面ABCD,PD⊂平面PDC,得平面PDC⊥平面ABCD,而平面PDC∩平面ABCD=CD,BC⊂平面ABCD,BC⊥CD,∴BC⊥平面PDC,故选项B正确;∵AB⊥AD,平面PAD⊥平面ABC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AB⊥平面PAD,则AB⊥PA,即△PAB是以P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而N为PB的中点,则PB=2AN,故选项D正确.由于BC⊥平面PDC,又BC⊂平面PBC∴平面PBC⊥平面PDC若平面PAB⊥平面PBC,则平面PAB与平面PDC的交线⊥平面PBC由于AB//平面PDC,则平面PAB与平面PDC的交线//AB显然AB不与平面PBC垂直,故A错误故选:A2、答案:B分析:根据线面的位置关系,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及线面垂直的性质逐项分析即得. 对于①,当m⊂平面α也可以有m⊥l,但m不平行于平面α,故①错;对于②,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②正确;对于③,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存在n⊂α且m∥n.而直线l⊥平面α,故可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出l⊥n,故l⊥m正确;对于④,根据直线l⊥平面α,可在平面α内找到两条相交直线p,n,且l⊥p,l⊥n,又m∥l,所以m⊥p,m⊥n,故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m⊥α正确.即②③④正确.故选:B.3、答案:C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该空间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由图示可知,该空间几何体体积为V=23−(13×12×12×1+13×12×12×2)=152,故选:C.4、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只要求出棱台的高,即可利用棱台的体积公式求出.依题意可知棱台的高为MN=157.5−148.5=9(m),所以增加的水量即为棱台的体积V.棱台上底面积S=140.0km2=140×106m2,下底面积S′=180.0km2=180×106m2,∴V=13ℎ(S+S′+√SS′)=13×9×(140×106+180×106+√140×180×1012)=3×(320+60√7)×106≈(96+18×2.65)×107=1.437×109≈1.4×109(m3).故选:C . 5、答案:B分析:根据弧长计算公式,求得底面圆半径以及圆锥的高,即可求得圆锥的体积. 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故可得2πr =2π3×3,解得r =1,设圆锥的高为ℎ,则ℎ=√32−12=2√2, 则圆锥的体积V =13×πr 2×ℎ=13×π×2√2=2√23π. 故选:B. 6、答案:D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出斜高,即可求出侧面积;解: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其斜高ℎ′=√52−(62)2=4,所以正四棱锥的侧面积S =12×4×6×4=48 故选:D 7、答案:A分析:过点A 作AO ⊥BC 于点O ,过点A 作DG ⊥BC 于点G ,取AO 的中点F ,连接GE 、OE 、EF ,则有∠DEF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的角,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解三角形可求得答案. 解:过点A 作AO ⊥BC 于点O ,过点A 作DG ⊥BC 于点G ,取AO 的中点F ,连接GE 、OE 、EF , 则DF //BC ,且DF =12BC ,所以∠DEF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的角,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则DF =1,OE =2,AO =2√3,所以DG =OF =√3, 在Rt △GOE 中,GO =1,OE =2,所以GE =√GO 2+OE 2=√5,在Rt△GDE中,GE=√5,DG=√3,所以DE=√GD2+GE2=2√2,在Rt△FOE中,FO=√3,OE=2,FE=√FO2+OE2=√7,所以在△DFE中,满足DF2+FE2=DE2,所以∠DFE=90∘,所以cos∠DEF=DFDE =2√2=√24,故选:A.8、答案:C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和圆锥体积公式以及侧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设底面半径为r,高为ℎ,母线为l,如图所示:则圆锥的体积V=13πr2ℎ=3π,所以r2ℎ=9,即ℎ=9r2,S 侧=12⋅2πrl=2πr2,则l=2r,又ℎ=√l2−r2=√3r,所以√3r3=9,故r=√3.故选:C.9、答案:BCD解析: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直接判断AB选项,根据MN//D1C,转化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利用确定平面的依据,作出平面BMN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并求面积. A.直线AM 与BN 是异面直线,故A 不正确; B.直线BN 与MB 1是异面直线,故B 正确;C. 由条件可知MN//D 1C ,所以异面直线MN 与AC 所成的角为∠ACD 1,△ACD 1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D 1=60∘,故C 正确;D.如图,延长MN ,并分别与DD 1和DC 交于E,F ,连结EA,GB 交于点F ,连结A 1M,BN ,则四边形A 1BNM 即为平面BMN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由对称性可知,四边形A 1BNM 是等腰梯形,MN =√2,A 1B =2√2,A 1M =BN =√5,则梯形的高是ℎ=√(√5)2−(√22)2=3√22,所以梯形的面积S =12×(√2+2√2)×3√22=92,故D 正确.故选:BCD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以正方体为载体,判断异面直线,截面问题,本题关键选项是D ,首先要作出平面BMN与正方体的截面,即关键作出平面EFG.10、答案:ABC分析: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判断ABC正确;由线面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到直线在平面内,故D错误;解:对于A,由于O为BD的中点,M为PB的中点,则OM∥PD,故正确;对于B,由于OM∥PD,OM⊄平面PCD,PD⊂平面PCD,则OM∥平面PCD,故正确;对于C,由于OM∥PD,OM⊄平面PAD,PD⊂平面PAD,则OM∥平面PAD,故正确;对于D,由于M∈平面PAB,故错误.故选:ABC.小提示: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应用,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11、答案:ABC分析:A选项,由中位线证明线线平行,推导出线面平行;B选项,在A选项的基础上证明面面平行;从而推导出D错误;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PA⊥PC,从而得到OM⊥PA.因为O为底面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所以O为AC的中点,由M是PA的中点,可得PC∥MO,因为PC⊄在平面OMN,OM⊂平面OMN,所以PC//平面OMN,A正确;同理可推得PD//平面OMN,而PC∩PD=P,所以平面PCD//平面OMN,B正确;因为PD⊂平面PCD,故PD不可能垂直平面OMN,D错误;设该正四棱锥的棱长为a,则PA=PC=a,AC=√2a,所以PA⊥PC,因为PC∥MO,所以OM ⊥PA ,C 正确.故选ABC .12、答案:39π分析:利用体积公式求出圆锥的高,进一步求出母线长,最终利用侧面积公式求出答案. ∵V =13π62⋅ℎ=30π ∴ℎ=52∴l =√ℎ2+r 2=√(52)2+62=132 ∴S 侧=πrl =π×6×132=39π.所以答案是:39π.。

必修二立体几何 习题及答案

必修二立体几何 习题及答案
求证:(1) 平面 ;
(2)平面 平面 .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题可得 根据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可证 平面 ;
(2)由题,易得 ,再利用面 面 可得 面 ,即得证.
【详解】
(1) 面 , 面 ,∴ 平面
(2) ∵ ∴
∵面 面 ,面 面 , 面 , ∴ 面 ,
又 面 ,∴面 面
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线、面的位置关系有关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对四个命题逐一分析,由此得出正确命题.
【详解】
对于①,两个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这两个平面可能相交,故①错误.对于②,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故②正确.对于③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可能异面,故③错误.对于④,直线 可能在平面 内,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本小题选B.
试题解析:(1)正方体各顶点的坐标如下:
.
(2)解法一: .
解法二:∵ ,
在 中, ,
∴ .
①若 , ,则 ; ②若 , ,则
③若 , ,则 ④若 , , ,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空间中线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即可作答.
【详解】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故①对;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相交或平行,故②错;若 , , ,则 或 与 为异面直线或 与 为相交直线,故④错;若 ,则存在过直线 的平面 ,平面 交平面 于直线 , ,又因为 ,所以 ,又因为 平面 ,所以 ,故③对.

高一数学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答案

高一数学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答案

高一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答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B C A C D B B 二、填空题11. 2215()(5)252x y -+-=或2215()(5)252x y +++= 12. 3090α︒︒<<13. 20x -= 14. 22(1)1x y +-= 15. 2或-2 16. 240x y -+=; 25270x y -+= 三、解答题17. 解:解方程组2222(1)(3)20,10,x y x y ⎧-+-=⎪⎨+=⎪⎩得交点坐标为(3,1)-,(3,1)-. …5分 设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2,)a a -,=解得37a =-,r =, …5分因此,圆的方程为222610077x y x y +++-=. …2分 18. 解:设点P 的坐标为(,0)a (0)a >,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 由已知,得2211(31)(42)1022ABP S AB d d ∆==-+-=. …4分 解得d =…6分由已知易得,直线AB 的方程为10x y -+=. 所以d == …10分解得9a =,或11a =-(舍去). …12分 所以点P 的坐标为(9,0). …14分 19. 解:由已知得圆C 的圆心为(0,7)C ,半径为5r =. …3分如图所示,(25,18)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25,18)M '-, …6分 所求反射光线过点M ',C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70187250y x --=---, 即70x y +-=. …9分 20. 设圆C 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0)r >,则圆心是(,)C a b ,半径是r . 因为圆C 截得y 轴所得的弦长为4,所以224r a =+. …4分 因为圆C 被x 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之比为3:1,所以2r b =. …8分 因为圆心(,)C a b 在直线y x =,所以b a =。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B.与某一平面成等角的两条直线平行;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D.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 如果α⊥β,那么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平面β,那么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 如果α⊥γ,β⊥γ,α∩β=l,那么l ⊥γ.3、右图的正方体ABCD-A ’B ’C ’D ’中,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是(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4、右图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二面角D ’-AB-D 的大小是( )A. 300B.450C. 600D. 900 5.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这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B.若直线m 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α//mC.若平面βα⊥,且l =βα ,则过α内一点P 与l 垂直的直线垂直于平面βD.若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且直线a l ⊥,则b l ⊥6.设平面α∥平面β,A ,C ∈α,B ,D ∈β,直线AB 与CD 交于点S ,且点S 位于平面α,β之间,AS =8,BS =6,CS =12,则SD =( )A .3B .9C .18D .10 7.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9πB .10πC .11πD .12πA B DA ’B ’D ’ C C ’ABD CE F8. 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A. 3:1B. 3:2C. 3:3D. 2:39.已知△ABC 是边长为a 2的正三角形,那么它的斜二侧所画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 )A.32a 2 B.34a 2 C.64a 2 D.6a 210.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以该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 )A.26B.23C.33D.2311. 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D=BC=2,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EF=2,求AD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 )A. 30B. 45C.60οD. 90 12.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32EF =,且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92B 5C 6D 152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 Rt ABC ∆中,3,4,5AB BC AC ===,将三角形绕直角边AB 旋转一周所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14.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5 cm ,两底面面积分别为4πcm 2 和25π cm 2.则圆台的体积 ________. 15. 三棱锥S-ABC 中SA平面ABC ,AB 丄BC,SA= 2,AB =B C=1,则三棱锥S-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______.1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BC DC AE DC ⊥⊥M 、N 分别是AD 、BE 的中点,将三角形ADE 沿AE 折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初步》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一条直线和三角形的两边同时垂直,则这条直线和三角形的第三边的位置关系是(

A 、垂直
B 、平行
C 、相交不垂直
D 、不确定
2.在正方体ABCD ARGU 中,与AC 垂直的是( )
A. BD
B. CD
C. BC
D. CC 1
3、线 m,n 和平面 、
,能得出
的一个条件是 ( )
A. m n,m//
,n// B.m 丄 n, A = m,n C.m//n,n
,m
D.m//n,m ,n
4、
平面 与平面 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
A.
内有无穷多条直线与 平行; B.直线a// ,a//
C.直线a ,直线b
,且a// ,b 〃
D.内的任何直线都与 平行
5、 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7. 若I 、m 、n 是互不相同的空间直线,a 、B 是不重合的平面,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若 // ,l ,n ,则 l//n B •若 ,1 ,则 I
①若 m , n/ / ,则 m n ②若 / / // , m ,则 m
③若 m/ / , n/ / ,则 m//n
④若
,则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6•点P 为A 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0丄平面ABC , 垂足为0若PA=PB=PC ,
则点0是A ABC 的( ) A. 内心
B.外心
C.重心
D.垂心
C.若 I ,1〃 ,则 D .若丨 n, m n ,则 I // m
8.
已知两个平面垂直,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 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任意一条直线; ② 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 ③ 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④ 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A.3
B.2
C.1
D.0
9. (2013浙江卷)设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a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B 1EF 的体积为 __________
12. 对于空间四边形 ABCD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 AB=AC ,BD=CD 则BC 丄AD ;②若 AB=CD ,AC=BD 贝U BC 丄AD ;③若 AB 丄AC ,BD 丄CD 贝U BC 丄AD ;④若 AB 丄CD , BD
丄AC 则BC 丄AD ;其中真命题序号是 ____________ 13. 已知直线b 〃平面,平面//平面,则直线b 与 的位置关系 为 ___________________
14. 如图,△ ABC 是直角三角形, ACB= 90,PA 平面 ABC ,此 图形中有一个直角三角形
A .若 m // a a 贝 U m // n
a
B. 若 m // a ,m/ B 则 all B D . 若 m // a ,lx B 贝U m
B
10. (2013
广东卷)设I 为直线,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 I// ,l// ,则 //
B .若 I
C.
若 I ,I // ,则 //
D .若
二、填空题
,I ,则 // ,I//,则 I
E ,
F 分别是棱AB ,BC 中点,则三棱锥B
、解答题
15. 如图,PA 丄平面 ABC ,平面PAB 丄平面PBC 16. 如图, ABCD 和ABEF 都是正方形, AM FN 。

求证:MN //平面BCE 。

17. 如图,P 为 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A 平面ABC ,
ABC 90,AE PB 于 E ,AF PC 于 F 18、如图,ABCD 是正方形,O 是正方形的中心,PO 底面 ABCD ,E 是PC 的中点。

求证:(1)
BC 平面 P AB ; (2) 平面 AEF
平面
PBC ;
(3) PC
EF .
求证:
M AC , N FB ,且
A
E
求证:(1) PA//平面BDE ; (2)平面PAC 平面BDE.[来源:]
19、如图,长方体ABCD A1B1C1D1中,AB AD 1, AA, 2 , 点P为
DD1的中点。

求证:
(1)直线BD1 //平面PAC ;( 2)平面PAC 平面BDD1 ;
(3)直线PB1平面PAC .
20 .如图,已知在侧棱垂直于底面三棱柱ABC —A1B1C1中AC=3 ,
AB=5 , CB 4,AA1 4,点D是AB的中点.
(I)求证:AC BC1(H)求证:AC 1//平面CDB1;
(川)求三棱锥A1 —B1CD的体积.
21 .如图,在几何体ABCDE 中,AB = AD = 2 , AB 丄AD,AE
丄平面ABD,M 为线段BD的中点,
MC//AE,且AE = MC =
(I ) 求证平面BCD 丄平面 C D E (II)若N为线段DE的中点,求证:平面AMN//平面BEC .
22. (2013年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
AB // CD , AB AD, CD 2AB,平面PAD 底面
ABCD ,PA AD ,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 求证:
⑴ PA 底面ABCD; (2) BE//平面PAD ;
(3)平面BEF 平面PCD
23 . ( 2013年山东卷)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 AC, AB PA , AB// CD, AB 2CD
E, F,G,M,N 分别为PB,AB,BC,PD,PC 的中点求证:(I ) CE/平面PAD •
(II) 求证:平面EFG 平面EMN
C P
C
24. (2013 年大纲卷)如图,四棱锥P ABCD中,ABC BAD 90°, BC 2AD PAB与PAD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⑴证明:PB CD;
(II)求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
参考答案
选择题: AACDA,BCCCB
填空题: 1
11、
12、①④ 13、b// 或 b 14、4
3
解答题:
15、作 AD PB,
作MG//AB 交CBFGNH //EF 交BE 于H, 16、
连接GH 证明四边形MGH 是平行四边形 17、 (2)证 AE 平面 PBC (3)证 PC 平面 AEF 18、 (1)连接 OE,OE//PA ,(2)证 BD 平面 PAC
19、 (1)设 ACI BD 0,连接 OP ,0P 〃 BD j ,(2)证 AC 平面 BDD 1 ⑶由AC 平面BDD 1得AC B 1P ,计算可以得到 BfO 90°弋尸 PO 20、 ( 1)AC 平面 BB 1C 1C (2) (1)设 B 1C I BC 1 O ,连接 OD,OD 〃AG
21、( 1)计算得 BCD 90o
, BC CD, BCE 90o
, BC CE, BC 平面 CDE (2) AM // EC, MN // BE
22、 (I)因为平面PAD 丄平面ABCD,且PA 垂直于两平面的交线 AD
所以PA 垂直底面ABCD.
(II)因为 AB // CD,CD=2AB,E 为 CD 的中点 所以 AB // DE,且 AB=DE 所以ABED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 // AD,又因为BE 平面PAD,AD 平面PAD 所以BE //平面PAD.
(III) 因为AB 丄AD,而且ABED 为平行四边形

V
A
0CD
V
C A 1DB 1
所以BE丄CD,AD丄CD,由(I)知PA丄底面ABCD,
所以PA丄CD,所以CD丄平面PAD
所以CD丄PD,因为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
所以PD // EF所以CD丄EF所以CD丄平面BEF,所以平面BEF丄平面PCD.
23、(1)取PA中点H,连接EH DH,证明四边形CEH是平行四边形
或者连接CF,证明平面ECF //平面PAD
(2)证AB 平面EFG, MN //CD//AB,所以MN 平面EFG,
24、
(I )证明:取BC的中点E,连结DE,则ABED为正方形.
过P作P0丄平面ABCD,垂足为O.连结OA,OB,OD,OE.
由PAB和PAD都是等边三角形知PA=PB=PD,
所以OA=OB=OD, 即点O 为正方形ABED 对角线的交点, 故OE BD ,从而PB OE .
因为O是BD的中点,E是BC的中点,
所以OE//CD.因此,PB CD.
(n )解:取PD的中点F,连结OF则OF//PB.
由(I )知,PB CD,故OF CD .
[ 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又OD BD 2 ,OP . PD OD 2,
2
故POD为等腰三角形,因此,0F PD .
又PDI CD D所以OF 平面PCD.
因为AE//CD, CD 平面PCD, AE 平面PCD,所以AE//平面PCD.
因此,0到平面PCD的距离OF就是A到平面PCD的距离,而OF 所以A至平面PCD的距离为1.-PB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