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美版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美版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在现代社会中,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
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具备优秀教育素养和教育智慧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制定一份完美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目标与愿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教育视野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通过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具备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创新能力。
第二部分:培养规划1. 学科基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注重学生的学科基础。
包括幼儿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学科,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2. 专业课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课程设置为核心课程,包括幼儿教育导论、幼儿教育原理、幼儿教育方法和技术等内容,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巧。
3. 实践环节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环节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包括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
通过与幼儿教育机构的合作,使学生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接触幼儿,锻炼教育实践能力。
4. 选修课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包括心理咨询与支持、幼儿音乐教育、游戏与活动设计等。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学习、小组讨论、项目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创新实践。
第四部分:评价体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习报告、教育设计作品、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评价。
第五部分:师资队伍建设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育研究背景的专业教师,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与培养目标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目标在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学前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掌握幼儿保健、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等相关知识,具备幼儿教育管理和实施能力,培养学生能够适应学前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培养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基础、幼儿发展心理学等,旨在建立学生扎实的学科基础。
2. 专业课程:包括学前教育理论、学前教育方法与技巧、教育评估与测试、教育法律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3.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训、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等,旨在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4. 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和提高专业能力。
三、实践教学安排1. 实习实训:学生将在校外幼儿园进行实习实训,通过参与真实的学前教育工作,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教育实习:学生将在指定学校进行教育实习,通过实际教育工作,培养教育管理能力和教学技巧。
3. 社会实践:学生将参与学前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教育机构、参与学前教育项目等,以拓宽视野和加深对学前教育的理解。
四、课程评估与考核1. 课堂评估:教师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参与度、讨论质量等。
2. 作业考核:学生需要按时完成各类作业,教师将根据作业质量进行考核。
3. 实践报告:学生需要记录并撰写实践报告,教师将对报告进行评分。
4. 综合考核:学生需参加课程结束的综合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操作考核等。
五、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安排,使学生能够真正应对学前教育工作中的挑战和需求。
同时,学生还将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专业活动,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和专业能力。
六、毕业要求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课程学习,通过综合考核,并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1. 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基础;2. 掌握幼儿教育与保健的相关知识;3. 具备幼儿教育管理和实施的能力;4. 具备教育评估与测试的能力;5. 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进行教育和照顾的一种教育形式。
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在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一、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前教育人才。
他们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人才应该熟悉教育学理论,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 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学前教育人才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应对教学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3. 团队合作精神与领导能力:学前教育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1. 学科知识:学前教育人才应该具备系统的学科知识,包括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幼儿园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2. 教育技能:学前教育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教育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技能。
同时,还应该熟悉使用教学软件和教学工具,以提高教学效果。
3. 社交能力:学前教育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能够与儿童、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实践教学环节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习实训:学生应该参与到幼儿园的实习实训中,通过实际教学的经验,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2. 教育实践课程:学生应该参与到教育实践课程中,例如幼儿活动设计、团队合作项目等。
通过这些实践课程,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一、评估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观念的改变,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及时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在评估这一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毕业要求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量。
1. 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儿童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容应该囊括了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评估中,我们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实用性和系统性。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决定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需要关注是否在培养方案中引入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是否开设了面向幼儿园教育的实践课程、是否引入了先进的教学技术,这些都是评估培养方案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实践环节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习课程、校外实践环节等,让学生能够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实践环节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需求。
4. 毕业要求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应该明确规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各项能力和素质要求,例如是否能独立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是否能应对教育实践中的挑战等。
在评估中,我们需要关注毕业要求是否明确、具体,并且是否和实际需求相符。
二、撰写有价值的文章经过全面评估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我深刻认识到这一方案对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技能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2.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及研究工作。
3.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协作和国际视野,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培养规格
1.知识与理论
-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熟悉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
-具有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
四、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军事理论。
2.专业基础课程
-学前教育原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教育管理与评价;
-学前教育环境创设。
3.专业核心课程
4.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5.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六、毕业要求
1.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2.毕业论文达到规定要求;
3.通过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教师资格证考试;
4.身心健康,符合毕业条件。
七、实施与评估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培养过程将注重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培养方案修订,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关注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学前教育原理;
(2)学前儿童发展;
(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4)幼儿园班级管理;
(5)幼儿园环境创设。
3.专业核心课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1.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幼儿特点,具备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1培养具备深厚学前教育理论基础的专业人才,能够理解幼儿成长和发展规律,能够运用学前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1.2培养具备优秀师德和道德情操的专业人才,能够积极引导幼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1.3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道德的专业人才,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与家长合作,与同事协作,与管理者配合,形成良好的教育团队。
1.4培养具有较强的幼儿教育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组织幼儿教育的各项工作,能够管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
1.5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积极参与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并能够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2.培养方案2.1课程设置2.1.1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幼儿发展学等理论课程,旨在提供学生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基础。
2.1.2专业课程: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游戏教育学、幼儿教育管理学等课程,旨在提供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2.1.3实习课程:包括幼儿园实习、幼儿教育研究实习等,旨在让学生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实践教学2.2.1幼儿园实习:每个学生需在幼儿园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实践、观察幼儿发展情况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2.2社会实践:学生需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其他幼儿园、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等,旨在了解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
2.2.3幼儿教育研究实习:学生需参与或开展一定规模的幼儿教育研究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2.3实习指导2.3.1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配备一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个人辅导。
2.3.2实习报告:学生需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践经验和教学感悟,并进行个人学术思考和心得体会。
2.4评估机制2.4.1成绩评定:依据课程考试、实习报告和综合评定等方式进行绩效评估,以评定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专业基本知识和职业素养,具备幼儿教育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2.培养适应基础教育与发展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3.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范生,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内容1.基础学科教育:包括语言、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的教育,以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学科素养。
2.专业学科教育: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学、保教学原理等专业学科的教育,以确保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
3.实践教育:包括教育实习、教学设计、幼儿园实践教学等实践环节,以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教育实践经验。
4.教育技能培养:包括幼儿教育方法与教学技能、幼儿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管理与评价等教育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5.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教育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模式1.小班教学模式:采用小班教学模式,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师生互动。
2.辅导和指导: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个人导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进行辅导和指导,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
3.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参与幼儿园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提供实践培训机会。
4.综合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报告、实践成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四、教学资源建设1.教学设施:建设专门的教学楼和实验室,提供适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设施和器材。
2.教学团队:聘请具有教育学博士学位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建专业教学团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3.实践基地:与幼儿园、教育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所和机会。
4.图书馆:建设专门的学前教育图书馆,提供学生所需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
五、就业方向与出路六、总结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以培养具备幼儿教育专门人才为目标,注重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基础学科教育、专业学科教育、实践教育、教育技能培养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技能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倾向,秉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2.掌握扎实的学前教育学科知识,包括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管理学等相关学科。
3.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包括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班级管理等能力。
5.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并推动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培养内容1.幼儿发展理论:深入掌握幼儿发展阶段和规律,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
2.学前教育学科知识:系统学习学前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3.幼儿教育实践:参与实际教学实践,掌握幼儿教育的具体操作和指导方法。
4.幼儿教育管理:了解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方式,掌握班级管理技巧和班级组织能力。
5.教育科技应用:了解教育科技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掌握基本的教育科技工具和资源的使用方法。
四、培养方案1.基础课程:开设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导论、教育心理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学前教育学科的基础。
2.专业课程:a.幼儿教育学科课程:开设幼儿发展学、幼儿教育与护理学、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学等专业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幼儿教育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b.教育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幼儿教育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育技能。
c.教育科技应用课程:开设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化等课程,使学生了解教育科技的最新发展,并能够运用教育科技工具和资源进行教学。
3.实习实践:在校期间进行多次的实习实践,通过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工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4.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开展一项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毕业设计或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及相应的行为,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热爱学龄前儿童,具有理解幼儿和教育幼儿的知识和能力、终身学习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初步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教活动和管理工作、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前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学习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把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具备学前教育的基本能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和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具体的专业素养和能力: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实事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学龄前儿童和学前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以及爱心、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积极乐观,情绪稳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正确把握学前教育发展动态,具备知识更新和自主发展能力,掌握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基本技能。
程。
微观上,课程的结构体现出课程的递进性、并列性、交叉性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全面系统的学习。
“公共基础平台”的课程主要是满足学生达到普通本科师范生的基本要求;“学科基础平台”提供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基础知识,为该专业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打下基础;“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学前教师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做到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全面;“教师教育模块”满足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教育与保育并重,教学基本功过硬,育婴与家政理论与技能全面;“专业选修模块”体现出学前教师一专多能的要求;“公共选修模块”旨在培养文理交融的本科师范生;“独立实践环节”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技能实训,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践环节充分体现了本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取向。
通过学前教育与心理实验室科研训练、术科技能训练、模拟幼儿园实训室实训、幼儿园观摩、学前课程见习、学前教育综合实习等六种途径构成全程化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5项专业能力13项职业技能,以适应新时期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即以“三实”(实验、实训、实习)为基础的全程化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六种途径:建设包括从科研训练到综合实习六种途径构成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五项专业能力:通过学院学前实验实训中心等实验实训机构培养学前教育琴法,舞蹈与音乐表演,美术、环境创设与手工制作,保育教育,幼儿生理心理实验与研究五项专业能力;十三项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弹、唱、舞、画、讲、做、玩、说、教、写、操、保、观察等职业技能。
十四、主要课程简介1.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编码121001英文名称Study Partner for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学分2.5总学时54课程简介研究儿童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则的学科。
分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两部分。
前者按运动系、内脏学、内分泌系、脉管系、感觉器和神经系顺序叙述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等内容;后者按头面部、颈部、胸部、上下肢等及儿童护理学知识与技术。
教材《人体解剖生理学》,岳利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
2.教育学课程编码121002英文名称Padagogy学分4总学时72课程简介教育学旨在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教育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认识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正确地分析教育现象,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教材: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南京师大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普通心理学课程编码121003英文名称General Psychology学分2.5总学时54课程简介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问题。
其内容概括了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教材《普通心理学》(第三版),叶奕乾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编码121004英文名称Educational Statistics and Measures学分3总学时54课程简介教育统计与测量主要探讨如何以统计的方法去研究教育领域内的各种问题,是数理统计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讨论教育统计的概念、主要思想和方法,及其如何在实践中应用。
教材《教育统计学》(第二版)王景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5.中外教育史课程编码121005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学分3总学时54课程简介中国教育史主要通过研究中国教育产生、发展及演进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各种教育现象,总结教育经验,探讨教育规律,实现古为今用的目的。
学习和总结我国的教育历史,了解中国教育的昨天和前天,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教育的今天,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
外国教育史主要研究国外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发生、发展史实及其规律等问题,通过总结各国发展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揭示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规律,预测其继续发展的趋势,为我国的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教材:《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外国教育史》(第二版),王天一、夏之莲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6.学前教育学课程编码122001英文名称Preschool Education学分3总学时54课程简介学前教育学主要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现象,提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幼儿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
教材《学前教育学》,高岚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7.学前心理学课程编码122002英文名称psychology of children学分3总学时54课程简介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它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涉及到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活动领域,通过学习该课程,要求学员能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了解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起作用的规律。
教材《学前心理学》,陈帼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8.学前卫生学课程编码122003英文名称Preschool Hygiene学分3总学时54课程简介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幼儿生理的特点、幼儿心理卫生、儿童营养、常见病防治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卫生和生理卫生基本知识,并能处理幼儿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基本问题。
教材《学前卫生学》万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9.中外幼儿教育史课程编码122004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reschool Education学分3总学时54课程简介中外幼儿教育史主要是全面探讨中外古代、近代、现代幼儿教育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主要教育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以中外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为基础,突出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学前教育思想,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教材《学前教育史》,周玉衡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10.琴法课程编码122005英文名称Piano Course学分4总学时144课程简介琴法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运用钢琴演奏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乐曲、歌曲、律动曲、辞曲;运用钢琴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及各种活动;为幼儿表演各种节目伴奏,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教材:《拜尔》,拜尔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
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99》,车尔尼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
车尔尼钢琴练习曲《849》,车尔尼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
《哈侬钢琴手指练习》,哈侬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儿童歌曲通用伴奏教程》孙冬梅编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9年。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系列《钢琴基础》,李和平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幼儿舞蹈课程编码122006英文名称Children Dance学分4总学时144课程简介幼儿舞蹈以创编技法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具体掌握创作编排能力的基础上,创作少儿题材的作品、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
通过讲授舞蹈创作智能与要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舞蹈创作所应具备的观察、理解和模仿能力以及对舞蹈素材知识的掌握和丰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教材《幼儿舞蹈训练与幼儿舞蹈创编》,陈康荣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幼儿舞蹈创编与技法课程编码122007英文名称The Choreography and Techniques of Child Dances学分1.5总学时36课程简介本课程提供了与幼儿歌舞创编相关的系统知识。
从理论知识到技法指导,力图使学生对于幼儿舞蹈创编的形式和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有效提高学前教育本科生对舞蹈素材的实际掌控能力、分析能力、组合能力,突出实效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教材《幼儿歌舞创编实用教程》,贾任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13.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编码122008英文名称Elementary Theory of Music and Solfege学分 2.5总学时54课程简介乐理与视唱练耳主要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教材《乐理与视唱练耳》彭木木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14.幼儿美术课程编码122009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Preschool Art学分 2.5总学时72课程简介美术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绘画、图案、手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获得有关的技能技巧,使其毕业后能够担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工作,完成组织幼儿美术活动的任务。
教材《美术基础教程》,邓怀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15.幼儿园课程课程编码131004英文名称Kindergarden Curriculum学分3总学时54课程简介幼儿园课程论主要是系统地介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包含的基本框架、知识观、整合思想、环境创设以及反思性教学和教师成长等教育理念,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回答幼儿园课程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的怎样等问题;在分析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实质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幼儿园课程活动组织与指导方式的选择,并用教育实践中的实例验证教学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进一步提出组织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