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壳标准
模壳标准

JM 青岛鑫景祥建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JM003—2010代替JM003—2008 玻纤菱镁建筑模壳2010年1月10日发布 2010年4月10日实施青岛鑫景祥建材有限公司济南市杰美菱镁建材研究所发布前言玻纤菱镁建筑模壳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提供指导组织生产、交货验收和监督检查的依据,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JM003—2008《玻纤菱镁建筑模壳》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JM003—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扩大了模壳规格尺寸中高度的规定范围,由原来的300—500mm扩大至200—500mm;——增加了模壳的均布荷载指标,并制订了检测方法;——增加了模壳的集中荷载指标,并制订了检测方法;——增加了模壳与现浇混凝土粘接强度指标,并制订了检测方法。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有关规定而制订的。
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0有关规定要求。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三年,到期复审。
本标准由山东省济南市杰美菱镁建材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1.山东省济南市杰美菱镁建材研究所;2.武汉新鸿瑞建材厂;3.青岛鑫景祥建材有限公司;4.广西宝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玉杰、张辉、朱效甲、姜昕、谢毅华、刘蓉梅、刘念杰、朱效兵、朱燕凤、张秀娟、朱效涛、刘霞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M003—2008。
玻纤菱镁建筑模壳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玻纤菱镁建筑模壳的产品分类及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及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菱镁胶凝材料为胶结料,以玻璃纤维布或其它纤维为增强材料所生产的建筑模壳。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本(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装配式模壳剪力墙体系的标准解读及工程应用

模壳剪力墙体系的构成 模壳剪力墙构件的临时支撑
模壳剪力墙安装示意图
11
临时支撑上节点 临时支撑下节点
目录
12
装配式模壳剪力墙体系简介 CECS行业协会标准解读
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及小结
CECS行业协会标准解读
13
CECS行业协会标准解读
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下地区采用装配复合模壳体系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施工 与验收。
21
施工主要工序示意
CECS行业协会标准解读
模壳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验收
模壳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要求提供文件和记录外,尚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工程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文件、深化设计文件; 与模壳体系有关的关键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抽样检验报告; 墙体模壳剪力墙结构混凝土浇筑工艺检验报告; 模壳安装施工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报告; 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现场各工序的单人工平均产值数据表明:模板和钢筋分项工程不超过2300元/天;门窗安装、砌块填充墙、外保 温及粉刷等工序不超过1000元/天;而混凝土分项工程却能达到20000元/天
将混凝土浇筑尽量留在现场实施,可以更好地实现混凝土分项工程的连续性,将模板分项和钢筋分项放在工厂 条件下完成,可以提高其施工效率、最大程度减少现场工序
19
CECS行业协会标准解读
模壳体系混凝土浇筑工艺检验
工程施工前,应完成墙体模壳体系混凝土浇筑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 规定: 应随机选取工程中应用的3个有代表性的墙体模壳体系进行工艺试验; 3个墙体模壳体系分别应将按实际工程的竖向钢筋连接、边缘构件封模情况进行安装,并浇筑符合设计 要求的混凝土; 工艺试验同时留置一定数量的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待混凝土同条件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75%后,采取措施剥去不少于50%面积的墙体表面模壳,且应保证墙体上部、根部及中部均有露出; 剥去模壳后的墙体外观质量均应符合设计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要求,且没有蜂窝、孔洞、疏松、裂缝的一般缺陷与严重缺陷,工艺检验可判为合格;
反渗透膜壳标准

反渗透膜壳标准
反渗透膜壳标准是指对于反渗透膜的壳体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一般而言,反渗透膜壳标准应包括以下方面的要求:
1. 材料选择:反渗透膜壳体应采用高质量、耐腐蚀、耐高压的材料,如不锈钢、纤维增强塑料等。
2. 壳体尺寸和结构:壳体应具有足够的尺寸来容纳反渗透膜元件,且具有牢固的结构,以承受高压和外部负荷。
3. 进出水口设计:壳体应设计有合适的进出水口,以确保膜元件的顺畅进出水流,同时避免泄漏或混合。
4. 连接方式和密封:壳体与膜元件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密封方式,如O型圈或密封胶等,以防止水流通过壳体而绕过
膜元件。
5. 壳体强度测试:壳体应进行强度测试,以确保其能够承受额定工作压力,且在长期使用中不会发生变形或破裂。
6. 其他要求:根据具体情况,标准还可以包括对壳体表面处理、清洗和消毒要求等。
需要注意的是,反渗透膜壳标准可以依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使
用环境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和使用标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要求。
熔模铸造各个工序质量管理标准要求

熔模铸造各个工序质量管理标准规定㈠配置蜡料⑴工艺质量标准:1稀蜡全熔温度:70~90℃,严禁超过90℃。
2根据蜡模质量或酸值分析结果,酸值应为10.5如达不届时须补加适量的硬脂酸。
3稀蜡要纯净,不得有杂物。
4蜡料配比:表1附注:正常生产时采用三、四种配比。
⑵质量检查规定:1经常测量蜡液温度,不准超过90℃。
2每周至少两次化验旧料和已配好蜡在蜡料中的酸值。
3每批蜡料必须有合格化验单。
㈡压制蜡模⑴工艺质量标准:1稀蜡温度:65~80℃。
2稠蜡保温水温;48~50℃。
3压送稠蜡的压力:1.5~4公斤/厘米2 。
4不允许水分和过多的空气混入稠蜡内。
5稠蜡应呈搅拌均匀的膏状,温度应保持在45~48℃。
6蜡模冷却水温:14~24℃;冷却时间:10~60分钟。
⑵质量检查规定:1俢除分型面上的飞边和注口余头。
2用稀蜡填补注蜡口处的缺肉处并修理光滑。
3用毛刷清扫或用压缩空气吹除蜡件表面的蜡渣。
4自检蜡模质量规定达成“四不”:即不缩、不裂、不涨、不洼陷,“两无”即:无飞边、无蜡屑。
5容易变形的蜡模要摆放整齐,易损坏的蜡模不允许在吹洗蜡模机口吹洗。
㈢模组装配⑴工艺质量标准:1室温:18~28℃,(最高不得超过30℃)2蜡模之间的间距:5~15mm.3根据质量规定,选择适当的蜡棒,按照工艺参数表的规定,焊正角度和方向。
4焊缝要严密,装配要均匀,不得有蜡滴、蜡渣、灰尘。
⑵质量检查规定:1装蜡模前发现蜡模上有蜡渣或灰尘过多不许装配。
2焊缝要密实,间距应均匀并符合工艺规定。
3蜡模上不准烫伤或有蜡滴,也不准有灰尘或蜡屑。
㈣涂料模壳⑴工艺质量标准:1涂料液配制的标准参数:①原水玻璃:模数M=3.1~3.5 比重ν=1.38~1.4②工艺参数:见表22涂料配制工艺标准:①用比重计先将配好的水玻璃测量,不符合规定的水玻璃不许配料。
②按重量比将粉状料加入搅拌机与水玻璃混合直至搅拌均匀,无疙瘩后方可停止搅拌。
③搅拌后镇静二小时,再进步均匀后测量其粘度,符合规定后方准送至制壳线用于生产。
脚手架,模板,方木,模壳的合格证,检验报告

脚手架,模板,方木,模壳的合格证,检验报告
【最新版】
目录
1.脚手架的概述和作用
2.模板、方木和模壳的定义及用途
3.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的重要性
4.如何确保脚手架、模板、方木和模壳的质量
5.结论: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在施工中的作用
正文
一、脚手架的概述和作用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临时设施,主要用于承托施工材料、工人和施工机械,以完成建筑物的搭建和装修等工作。
脚手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二、模板、方木和模壳的定义及用途
1.模板:模板是用于混凝土施工的一种模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方木:方木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通常用于搭建脚手架、模板等。
3.模壳:模壳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模具,通常用于制作空心构件和预制件。
三、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的重要性
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是证明脚手架、模板、方木和模壳质量合格的重要文件。
它们可以帮助建筑施工方、监理方和验收方判断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如何确保脚手架、模板、方木和模壳的质量
1.选购合格的原材料: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确保产品质量。
2.严格把控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工艺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3.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对产品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提供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对合格的产品提供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以供各方查阅。
五、结论: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在施工中的作用
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是保证脚手架、模板、方木和模壳质量合格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装配式模壳剪力墙体系的标准解读及工程应用-

拉结件要求: 模壳拉结件宜采用钢材制作,其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宜低于235N/mm2,抗拉强度标准值应根据现行国 家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1确定。应对拉结件锚入模壳的部分采取防锈措施。
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板柱-剪力墙以及筒体结构中的剪力墙可 采用模壳剪力墙。 当采用模壳剪力墙时,可将其视为现浇剪力墙确定房屋最大适用高度。 模壳剪力墙可按现浇剪力墙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500mm厚模壳剪力墙工艺试验
CECS行业协会标准解读
2019年
装配式模壳剪力墙体系的标准解读及工程应用
目录
装配式模壳剪力墙体系简介 CECS行业协会标准解读
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及小结
模壳剪力墙体系研发背景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应用现状
目前25~50%的单体预制率,现场各分项工程(支架、模板、钢筋、混凝土、PC)存在大量的交叉作业,项目协调 管理难度加大,而且施工难度大的部位和工序都需要现场完成
合作研发单位:上海衡煦+上海天华+同济大学+中国建研院
1-面板;2-竖向钢筋;3-横向钢筋;4-拉结件; 5-标高定位附件;6-斜撑固定螺丝孔
模壳剪力墙构件组成示意图
模壳剪力墙体系的构成 模壳剪力墙
模壳剪力墙体系的构成 模壳梁
模壳剪力墙体系的构成 模壳楼板
模壳剪力墙体系的构成 轻质填充墙
模壳剪力墙体系的构成 模壳剪力墙构件的临时支撑
内墙外墙CECS行业协 Nhomakorabea标准解读
模壳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钢筋连接
模壳技术技术交底

4.2.5拆模气孔要用胶带粘贴,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灰浆流入气孔。在徐刚脱模剂前先把充气孔周围擦干净,并用细钢丝桶气孔,使其畅通,然后用胶带堵住气孔。这项工作要作为预检项目检查。
4.2.6模壳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并办理预检手续。要求模壳支撑系统安装牢固,允许偏差,见表1。
1材料、设备准备:
1.1模壳的种类:塑料模壳和玻璃钢模壳。
1.2模壳规格(见下表),适用于不同的密肋楼盖结构尺寸:
肋高
(mm)
形式
网格尺寸
(长×宽×高)(mm)
模壳外形尺寸
(长×宽×高)(mm)
1500×1500×h
1500×1437×H
h
双
1200×1200×h
1200×1137×H
(300、350、
5.18起吊时应先稍微移动一下,证明确属无误后,方允许正式起吊。
5.19平台上起吊前,平台上的人员必须离开卸料平台。
5.7模壳放置时,下面不得压有电线和气焊管线。
5.8工作前应事先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搬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从空中滑落。
5.9遇五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有雨、雪、霜时应先清扫施工现场,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5.10支拆模亮时,垂直运送模壳、配件应上下有人接应,严禁抛扔,防止伤人。
4.2模壳支设方法:
4.2.1施工前,根据图纸设计尺寸,结合模壳的规格,按施工流水段做好工具、材料的准备。模壳进厂堆放,要套叠成垛,轻拿轻放。
4.2.2模壳排列原则,均由轴线、中向两边排列,以免出现两边的边肋不等的现象,凡不能用模壳的地方可用木模代替。
脚手架,模板,方木,模壳的合格证,检验报告(一)

脚手架,模板,方木,模壳的合格证,检验报告(一)脚手架、模板、方木、模壳的合格证、检验报告脚手架•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辅助工具,用于承载和支撑施工人员、材料和设备。
•脚手架的合格证是一种证明脚手架质量合格的文件,通常由相关部门进行检验和颁发。
•脚手架的检验报告可以详细记录脚手架的结构、安全性能和使用条件等信息。
模板•模板是用于制作相同或相似产品的模具或样板。
•模板的合格证是一种证明模板质量合格的文件,通常由相关部门进行检验和颁发。
•模板的检验报告可以详细记录模板的尺寸、精度和使用环境等信息。
方木•方木是一种长方形断面的木材,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定位、支撑和尺寸校验等工作。
•方木的合格证是一种证明方木质量合格的文件,通常由相关部门进行检验和颁发。
•方木的检验报告可以详细记录方木的尺寸、质量和使用限制等信息。
模壳•模壳是用于制作产品的模具的外壳或包裹材料。
•模壳的合格证是一种证明模壳质量合格的文件,通常由相关部门进行检验和颁发。
•模壳的检验报告可以详细记录模壳的材料、强度和适用产品等信息。
以上是关于脚手架、模板、方木和模壳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的简要介绍。
这些文件对于确保相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也是建筑施工领域中的常见要求。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用途,脚手架、模板、方木和模壳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会具体记录不同的信息和标准。
只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合格,并获得相应证明文件的产品,才能在施工工地上得到有效使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脚手架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负责支撑和搭建施工人员的工作平台。
脚手架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是保证脚手架质量合格的重要文件。
合格证•脚手架的合格证是由相关部门颁发的,证明该脚手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
•合格证包含了脚手架的种类、规格、材料、承载能力以及使用范围等详细信息。
•获得合格证的脚手架可以放心使用,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检验报告•脚手架的检验报告是在脚手架制造或使用前进行的一系列检测和测试的结果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M 青岛鑫景祥建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JM003—2010代替JM003—2008 玻纤菱镁建筑模壳2010年1月10日发布 2010年4月10日实施青岛鑫景祥建材有限公司济南市杰美菱镁建材研究所发布前言玻纤菱镁建筑模壳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提供指导组织生产、交货验收和监督检查的依据,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JM003—2008《玻纤菱镁建筑模壳》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JM003—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扩大了模壳规格尺寸中高度的规定范围,由原来的300—500mm扩大至200—500mm;——增加了模壳的均布荷载指标,并制订了检测方法;——增加了模壳的集中荷载指标,并制订了检测方法;——增加了模壳与现浇混凝土粘接强度指标,并制订了检测方法。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有关规定而制订的。
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GB/—2000有关规定要求。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三年,到期复审。
本标准由山东省济南市杰美菱镁建材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1.山东省济南市杰美菱镁建材研究所;2.武汉新鸿瑞建材厂;3.青岛鑫景祥建材有限公司;4.广西宝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玉杰、张辉、朱效甲、姜昕、谢毅华、刘蓉梅、刘念杰、朱效兵、朱燕凤、张秀娟、朱效涛、刘霞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M003—2008。
玻纤菱镁建筑模壳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玻纤菱镁建筑模壳的产品分类及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及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菱镁胶凝材料为胶结料,以玻璃纤维布或其它纤维为增强材料所生产的建筑模壳。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本(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624—2006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T 7019—1997 纤维水泥制品的试验方法GB/T 177—198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JC/T 646—2006 玻镁风管WB/T 1018—2002 菱镁制品用工业氯化镁WB/T 1019—2002 菱镁制品用轻烧氧化镁JC/T 688—2006 玻镁平板WB/T 1036—2006 菱镁制品用玻璃纤维布3产品分类及规格玻纤菱镁建筑模壳分类及规格见表1。
表 1 分类及规格单位:mm注:产品异型规格由设计师与模壳生产厂协商确定。
玻纤菱镁建筑模壳结构形式见图1。
4 原材料要求轻烧氧化镁粉轻烧氧化镁粉应符合WB/T 1019—2002中优等品的规定。
4.2工业氯化镁工业氯化镁应符合WB/T 1018—2002的规定。
4.3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应符合WB/T 1036—2006的规定。
5 技术要求5.1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5.1.1外观质量5.1.1.1 模壳不与现浇混凝土接触的部分应表面平整、洁净,边角整齐完整,不应有影响质量的裂纹、麻面、孔洞,大面必须平整,整体必须规范。
5.1.1.2 模壳表面不应有因脱膜剂而造成的影响制品二次装饰的污染。
5.1.2尺寸允许偏差5.1.2.1 长度、宽度、高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尺寸允许偏差单位:mm5.1.2.2模壳厚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模壳厚度及允许偏差单位:mm物理力学性能5.2.1 面密度Kg/m2顶板与侧板及法兰三者综合平均面密度应控制在15—17Kg/m2。
5.2.2燃烧性能玻纤菱镁建筑模壳的燃烧性能应符合GB8624—2006A级。
5.2.3抗返卤性:试件在规定环境中放置24小时,其表面应无水珠、无返潮,Cl-含量≤%。
5.2.4抗弯软化系数:不得低于。
5.2.5抗冲击性能:冲击落球重量1Kg,冲击高度米,两相邻侧面、顶面及法兰各冲击 10次,产品应无影响使用效果的破坏痕迹。
5.2.6 法兰不平度:≤10mm。
5.2.7 模壳顶面均布荷载:不小于500Kg/m2。
5.2.8 模壳顶面集中荷载:不小于。
5.2.9 模壳脆化系数:不小于。
胶结料强度:按规定的养护制度养护28d抗折强度不小于5MPa,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
模壳与现浇混凝土粘接强度:不小于1MPa。
6 试验方法试样试样以整个模壳为试样,试样养护龄期应不少于28d。
试验步骤6.2.1 外观质量检查在光照明亮的条件下,眼睛距试件1m处,对试件逐个进行观察,记录影响产品质量的裂纹、孔洞、麻面、油污等缺陷。
6.2.2 长、宽、高尺寸偏差用钢直尺或钢卷尺分别测量模壳两对边法兰的长度,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对边法兰的边长(精确到1mm)与设计值的最大差值作为该试件的长度或宽度尺寸偏差。
将整个模壳翻扣在玻璃板或其它平整的板面上,以模壳最高点的数值与标准值之差作为产品高差。
6.2.3厚度用手电钻分别在模壳顶板、侧板及法兰的不同位置打¢3.2mm孔(孔的数量可由生产方和用户协商而定),用游标卡尺测其孔的深度并记录,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模壳顶板、侧板及法兰的厚度。
6.2.4 法兰不平度将养护龄期不少于28d的成品模壳翻扣在玻璃板或平整的其它板面上,用塞尺测定模壳法兰与平板之间的间隙,取最大间隙值为法兰不平整值。
6.2.5 均布荷载将养护龄期不少于28d的成品模壳反扣在坚实平整的水泥地面上,在壳体顶板上划出受压面积的线框(线框外缘限定在顶板与侧板所形成的弧的里侧平台上),测量受压面积的长和宽。
空载静置2min,按照不少于五级施加荷载,每级荷载不大于模壳自重的2倍,然后在线框内均布重物,重物之间留有适当的空隙,均匀铺满一层重物后不断向上累加,直至满一级荷载值。
前四级每级加荷后静置2min,第五级加荷到模壳自重的10倍后静置5min,此后如继续施加荷载,按此分级加荷方法递增,直至破坏。
记取第一级荷载至破坏荷载总和,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模壳均布荷载。
G均布荷载按公式R=———计算。
L×S其中:R——试件均布荷载,Kg/m2;G——加荷载的累计值,Kg;L——壳体受压面积的长,m;S——壳体受压面积的宽,m。
6.2.6 集中荷载将养护龄期不少于28d的成品模壳反扣在坚实平整的水泥地面上,在壳体顶面找出中心位置,在中心位置上放置一块10×10×10cm的混凝土试块,在试块上铺一块平板,用水平尺将平板找水平,然后在平板上累加荷载,直至达到壳体承受的极限力为止,记录其荷载重值,然后换算成KN。
6.2.7 抗冲击性能将测试完法兰平整度的模壳,固定在落球冲击测试装置上,将模壳中心与落球中心垂直,调整好落球高度后使钢球自由落下,冲击模壳中心,记录冲击同一点的冲击次数与冲击的结果。
模壳法兰、相邻两侧面、顶面皆用上述同一方法进行测试。
6.2.8 面密度取养护龄期不少于28d的完整模壳,称其重量(精确至1Kg),并计算其与现浇混凝土接触的面积之和(精确至)。
G按公式Q =——计算其面密度。
S式中:Q——试件面密度 Kg/m2;G——试件总重量 Kg;S——试件与现浇混凝土接触面的总面积 m2。
6.2.9 燃烧性能不燃性按GB8624—2006规定进行。
抗返卤性a.试件抗返卤性按JC688—2006中6.2.7规定进行。
测定按JM菱镁制品化学分析规程进行。
6.2.11 模壳与现浇混凝土粘接强度6.2.11.1 试样制备试件制备其构造按图1进行。
在养护龄期满28d 的成品模壳的顶板及侧板按规定尺寸取试样各三块。
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与中砂按1∶3(重量比)、水灰比制作水泥浆体,浇注在模壳试件的模框内(拉伸预埋件的位置与垂直度要调整好),标准养护28d 后待测。
6.2.11.2 试验过程养护期满后进行粘接强度测定,将试件安装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拉伸速度为20mm/min,记录每件试件的测试结果及破坏界面情况,取算术平均值。
6.2.11.3 计算结果模壳与现浇混凝土粘接强度T 按下式计算:PT=—— S式中:T ——粘接强度,MPa; P ——最大拉力,N ;S ——水泥沙浆与模壳试件的接触面积,cm 2。
抗弯软化系数按JC/T646—2006规定进行。
胶结料强度按GB/T 177—1985规定进行。
6.2.14 脆化系数 6.2.14.1 试验仪器a.电热恒温干燥箱:控温器灵敏度±2℃;b.材料试验机(检测过程中能测量出延伸值);c.干燥器;d.手提式电动切割机图1 粘接强度试样示意图1. 拉伸预埋件 2.现浇水e.镀铬游标卡尺:量程125mm ,分度值0.02mm 6.2.14.2 试样尺寸与数量:200mm ×200mm ,六块。
.3 试样制备取样:按本标准应从板材离边角30mm 以内的范围切取。
试件应从外观规格尺寸合格的产品中切取,表面无灰尘及细碎颗粒,边缘平整。
.4 试验过程将加工完毕的试件全部立放在水中浸泡,浸泡试件之间要留有一定间隙,以便水顺利渗透。
浸泡时间为3小时。
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毛巾擦干试件上的附着水。
一组立即在试验机上测断裂延伸率,另一组放入干燥箱中,在65~70℃下烘至恒重。
将烘至恒重的试件放入干燥器中降至室温,然后在试验机上测断裂延伸率。
.5 试验结果烘干板材的相对挠度值按下式计算:a 干A 干= ———×100%L式中:A 干——表示烘干板材的相对挠度值 %;a 干 ——表示烘干板材的三块平均延伸率 mm; L ——表示支距 mm 。
浸泡板材的相对挠度值计算a 湿A 湿= ———×100%L式中:A 湿——表示浸水板材的相对挠度值 %;a 湿 ——表示浸水板材的三块平均延伸率 mm ;L ——表示支距 mm 。
A 干脆化系数:R=———A 湿 7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1.1 出厂检验规格尺寸、外观质量,每批产品进行抗冲击检验。
胶结料强度同批产品每3天检测一次。
※玻纤菱镁建筑模壳每100件为一批次。
7.1.2型式检验7.1.2.1 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
7.1.2.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有较大改进时;b.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进行一次;c.原材料或生产工艺有较大改进,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时;d.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8 标志、运输与贮存标志发货时,生产厂应出具产品合格证,产品上应明确标注产品规格型号,有商标者每件皆贴商标。
运输运输与装卸产品,产品应相对固定。
不得抛掷与互相碰撞,运输工具底面应平整,并有防雨措施。
运输中玻纤菱镁建筑模壳只能立码,不得平码。
8.3贮存玻纤菱镁建筑模壳按不同型号、规格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