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

健康养生与家庭保健
• 1.中药保健方:党参+黄芪+灵芝+枸杞+大枣+瘦肉,煨
• • • • • • • • 汤 功效 :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2.家庭保健 A.服用维生素C,可缩短感冒病程,并缓和咳嗽、打喷嚏 的症状 B.服用锌制剂,可缩短感冒病程,同时大幅度减轻喉咙痛 等症状 C.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并发症 D.饮食清淡,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减轻圣体压力 E.多喝水,补充流失的体液,帮助有毒物质的排出 F.不抽烟,盐水嗽口,缓解咽部不适
5.时行感冒(流感、瘟病):起病急,全身症 状明显,临床以突然恶寒、发热、头痛、全身 酸痛、咳嗽、咽痛、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 可发病,以冬春两季多见,起病急骤,传播快、 传染性强、常引起大流行,治疗以解表祛邪为 原则或兼以清热解毒,涤暑祛湿:莲花清瘟制 剂、清瘟解毒片、抗病毒制剂、防风通圣丸、 板蓝根制剂 案例:莲花清瘟颗粒+复方氨酚烷氨胶囊+复 方板蓝根颗粒
急性支气管炎
• 1.病因: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多数继发与上 呼吸道感染之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 • 2.症状:a.早期为频繁干咳,2-3天后出现咯痰 • b.入睡、晨起、或吸入冷风时加剧 • c.咳嗽伴有胸痛感 • d.中度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8 • e.全身症状3-5天后恢复正常,而咳嗽、 咳痰约2-3周后消失
呼吸道的解剖
• 由环状 软骨分 为上呼 吸道和 下呼吸 道
呼吸道疾病的四大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 引起,起病比较急,初期有咽部症状,可有打喷嚏,鼻塞、 流清涕,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后鼻涕变稠,一般没有全 身症状,或仅有轻度畏寒、头痛,体检鼻腔有充血,有分 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2.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多在冬春季节发 病,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 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流感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 普通感冒局部症状重,而全身症状轻)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与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与护理

重度哮喘
症状严重,需要积极治疗以缓解症状 。
哮喘持续状态
哮喘症状持续存在,难以缓解,需要 长时间治疗。
危重度哮喘
病情危急,可能威胁生命,需要立即 抢救。03并发症预防措施
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患者免疫力
0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 时开窗通风,避免空气 污浊。
02
鼓励患者多进行户外活 动,适当锻炼,增强体 质。
病毒性肺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可 能包括咳嗽、发热、呼吸 困难等。
真菌性肺炎
由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 免疫力低下人群,症状包 括咳嗽、咳痰、胸痛等。
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01
短时间内发生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
潴留。
慢性呼吸衰竭
02
长时间持续存在的呼吸功能障碍,多由慢性肺部疾病引起。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反应和并发症情况来进 行。一般来说,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及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预后较好。然而,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或严重病例,预后可 能较差,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02
常见并发症类型
肺部感染
01
02
03
细菌性肺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 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 等。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性质和临床表现,呼 吸系统疾病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支 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炎、肺栓塞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 有关,如病毒、细菌感染、过敏 反应、环境污染、遗传因素等。
危险因素
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免 疫力低下、年龄增长等都是导致 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 素。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上感: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粘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

查体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2.流行性感冒: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

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

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 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症状明显,咳嗽轻微,一般无痰。

肺部无异常体征。

胸部X线正常。

肺炎1.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等。

X线胸片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传播。

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一般抗菌治疗无效。

2.肺癌: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有时痰中带血丝。

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确诊。

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炎症消退,肿瘤阴影渐趋明显,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

若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肺部炎症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于同一部位再出现肺炎,应密切随访,对有吸烟史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必要时进一步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等检查。

3.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链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

X线显示脓腔及气液平,易与肺炎鉴别。

4.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血栓性静脉炎、心肺疾病、创伤、手术和肿瘤等病史,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

X线胸片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有时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

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MRI等检查可帮助鉴别。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呼吸道疾病是指引起呼吸机能异常的各种疾病,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这些疾病常见且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了解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要点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呼吸道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并阐述鉴别诊断的要点。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常常具有相似性,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然而,通过进一步观察和评估,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的呼吸道疾病。

以下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及其特征表现:1. 感冒和流感感冒和流感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其主要特征是鼻塞、咳嗽、打喷嚏、喉咙痛和头痛等。

流感可能伴有高热、全身肌肉疼痛和头晕等症状。

对于这两种疾病,病程一般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周。

2.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呼吸道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患者常常出现咳嗽伴有黏稠的痰液、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

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支气管炎的影响。

在诊断支气管炎时,医生通常会进行体格检查和听诊,以确定患者的呼吸音和肺部情况。

3. 肺炎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症状包括高热、咳嗽伴有黏稠痰液、呼吸急促和胸痛等。

对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肺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肺炎的鉴别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血液检查,以确定感染的程度和类型。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由吸烟、空气污染和遗传因素等引起。

其症状包括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等。

对于COPD的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肺功能检查、胸部CT扫描和动脉血气分析等。

在鉴别诊断呼吸道疾病时,除了观察症状外,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并进行相关的检查。

以下是鉴别诊断的要点:1. 医学病史了解患者的医学病史对于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例如,患者是否有吸烟史,是否有接触过患者的流感或肺炎病史等。

这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可能的感染源和可能的病原体。

2. 体格检查医生通常会进行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呼吸音、肺部情况和其他有关呼吸系统的体征。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负责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疾病影响,引起临床表现。

本文将探讨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可伴有发热和呼吸困难。

慢性支气管炎则症状较为持久,可有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及活动耐受力下降的表现。

治疗上,急性支气管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辅以退热镇痛药物和咳嗽祛痰药物。

而慢性支气管炎则需长期管理,包括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或粉尘,进行症状缓解的药物治疗,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氧疗。

二、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

这些症状往往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并受到气候变化、感染或过敏原等触发因素的影响。

治疗上,哮喘患者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炎药物,其中包括雾化吸入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此外,哮喘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过敏原、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以及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三、肺炎肺炎是指肺实质组织受到感染引起的炎症,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感染范围、病原体类型和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

肺炎治疗的关键在于确定病原体,并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较为严重的肺炎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进行氧疗和其他支持性治疗,如输液和退热镇痛等。

四、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

在临床上,还可通过胸部X线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等检查来辅助确诊。

治疗上,肺结核需要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长期治疗,治疗过程复杂而漫长,一般需持续6个月以上,且需要进行定期的药物监测和疗效评估。

同时,结核病的抗生素治疗常需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以避免耐药性的发生。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原则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原则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原则一、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1.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以及听诊、触诊等体征。

2.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扫描、MRI等,可用于观察肺部的结构变化和病灶。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痰液分析等,可用于评估炎症指标、血气分析等生化指标。

4.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等,可用于评估肺功能的程度和呼吸困难的程度。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1.针对病因治疗:根据疾病的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比如,对于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应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症状缓解治疗:对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进行缓解,比如止痛药、咳嗽药、支气管舒张剂等。

3.支持性治疗:对于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衰竭、危重症肺炎等,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包括给予氧疗、机械通气等措施。

4.预防和控制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易发生感染,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口罩使用、环境清洁等。

5.康复治疗:对于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呼吸功能锻炼、肺部物理治疗等。

6.积极治疗并预防并发症: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引发并发症,比如肺栓塞、气胸等,应积极进行治疗并进行预防。

总之,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综合考虑病情和个体差异,确保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的卫生意识和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

同时,康复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需要提醒患者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避免延误病情。

诊断学: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主要症状与体征

诊断学: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主要症状与体征

一、症状: 胸痛、胸痛减弱与消失; 干咳; 气短、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发绀; 低热、乏力、浮肿等基础疾病的症状。
二、体征:
中等量以上积液: 视:呼吸浅快,患侧呼吸运动受限(减弱 ) ,
肋间隙丰满,心尖搏动及其气管移向健侧 触: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叩:积液区叩诊浊音或实音; 听:呼吸音与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胸膜摩
擦音
中等量胸腔积液时叩诊音改变:
积液底部的浊音区: Damoiseau曲线: Garland三角区: Skoda叩响:浊鼓音 Grocco三角区:
气胸
pneumothorax
概述
定义:胸膜腔是不含空气的密闭的潜 在性腔隙。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 气状态,即成为气胸。可分为:
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与人工气胸。
一、症状:
诱因: 胸痛: 呼吸困难: 呼吸循环障碍:严重呼吸困难,
表情紧张,烦躁不安,大汗淋 漓,脉速,虚脱,发绀,呼衰 咳嗽: 慢性基础病的表现:
二、体征:
少量积气常无明显体征。 积气较多时:
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 语颤及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 气管、心脏移向对侧; 叩诊鼓音、右侧气胸时肝浊音界下移;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呼吸动度减弱; 语音震颤减弱; 叩诊过清音,肺下界下移,移动度减
小、心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
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
急性加重时:干、湿性啰音多位于肺 底,咳嗽后减少或消失。啰音的量及 部位不恒定
合并哮喘时可听到较多的干啰音,并 呼气音延长
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概述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起润滑作用, 每24小时有500-1000ml形成与吸收。呼吸周期胸膜腔内 形状和压力变化使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 端再吸收,其余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 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

慢性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慢性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慢性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慢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正确的诊断标准对于及时治疗和管理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临床表现。

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气促、咳嗽、胸闷、乏力等症状。

患者在活动或运动时会感到气短,甚至休息时也有呼吸困难的表现。

另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绀、指甲床呈紫绀色等表现。

二、生理指标。

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一些生理指标进行评估。

包括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可帮助判断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情况。

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一秒容积等指标。

血氧饱和度监测则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氧合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胸部X线片、CT、MRI等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患者肺部结构和功能的情况,发现肺部病变、积液、肺气肿等情况。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的临床表现、生理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结合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评估。

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心脏疾病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生理指标、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

只有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才能够准确诊断慢性呼吸衰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加强对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二)症状
呼吸系统的咳嗽、咳痰、咯血、气急(促)、喘鸣和胸痛等症状在不同的肺部疾病中常有不伺的特点。

1.咳嗽急性发作的刺激性干咳伴有发热、声嘶常为急性喉、气管和支气管
炎。

常年咳嗽,秋冬季加重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的咳嗽伴胸痛,可能是肺炎。

发作性干咳(尤其在夜间规律发作),可能是咳嗽型哮喘,高亢的干咳伴有呼吸困难可能是支气管肺癌累及气管或主支气管,持续而逐渐加重的刺激性咳嗽伴有气促(急)则考虑特发性肺纤维化或支气管肺泡癌。

2.咳痰痰的性状、量及气味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痰由白色泡沫或黏液状转为脓性多为细菌性感染,大量黄脓痰常见于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铁锈样痰可能是肺炎链球菌感染,红棕色胶冻样痰可能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

伴大肠杆菌感染时,脓痰有恶臭。

肺阿米巴病呈咖啡样痰。

肺吸虫病为果酱样痰。

痰量的增减,反映感染的加剧或炎症的缓解,若痰量突然减少,且出现体温升高,可能与支气管引流不畅有关。

肺水肿时,则可能咳粉红色稀薄泡沫痰。

3.咯血痰中经常带血是肺结核、肺癌的常见症状。

咯鲜血(特别是24 小时达300ml 以上),多见于支气管扩张,也可见于肺结核、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血栓栓塞症;二尖瓣狭窄可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咯血(参见第三篇第八章)。

4.呼吸困难可表现在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改变等方面。

按其发作快慢分为急性、慢性和反复发作性。

按呼吸周期可分为吸气性和呼气性呼吸困难。

急性气促伴胸痛常提示肺炎、气胸和胸腔积液。

肺血栓栓塞症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

左心衰竭患者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慢性进行性气促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散性肺纤维化疾病。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且伴有哮鸣音,缓解时可消失,下次发作时又复出现。

呼吸困难可分吸气性、呼气性和混合性三种。

如喉头水肿、喉气管炎症、肿瘤或异物引起上气道狭窄,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或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广泛支气管痉挛,则引起呼气性呼
吸困难。

此外,气管、支气管结核亦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气相或双相呼吸困难,并
呈进行性加重。

5.胸痛肺和脏层胸膜对痛觉不敏感,肺炎、肺结核、肺血栓栓塞症、肺脓肿等病变累及壁层胸膜时,方发生胸痛。

胸痛伴高热,考虑肺炎。

肺癌侵及壁层胸膜或骨,出现隐痛,持续加剧,乃至刀割样痛。

突发性胸痛伴咯血和(或)呼吸困难,应考虑肺血栓栓塞症。

胸膜炎常在胸廓活动较大的双(单)侧下胸痛,与咳嗽、深吸气有关。

自发性气胸可在剧咳或屏气时突然发生剧痛。

亦应注意与非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胸痛相鉴别,如心绞痛、纵隔、食管、膈和腹腔疾患所致的胸痛。

三)体征
由于病变的性质、范围不同,胸部疾病的体征可完全正常或出现明显异常。

气管、支气管病变以干湿啰音为主;肺部炎变有呼吸音性质、音调和强度的改变,如肺炎出现吸气相小水泡音,大片炎变呈实变体征;特发性肺纤维化可在双肺出现吸气相高调爆裂音(Velero 啰音);胸腔积液、气胸或肺不张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可伴有气管的移位。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呼吸系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加,有时还伴有中毒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提示过敏性因素、曲霉或寄生虫感染;其他血清学抗体试验,如荧光抗体、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对于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感染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

2.抗原皮肤试验哮喘的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有助于变应体质的确定和相应抗原的脱敏治疗。

对结核或真菌呈阳性的皮肤反应仅说明已受感染,并不能肯定患病。

3 .痰液检查痰涂片在低倍镜视野里上皮细胞v 10个,白细胞〉25个为相对污染少的7
痰标本,定量培养菌量 > 10cfu/m可判定为致病菌。

若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吸引、或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防污染双套管毛刷采样,可防止咽喉部寄殖菌的污染,此时培养菌3
量》10cfu/m即有诊断意义。

反复作痰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4.胸腔积液(胸液)检查和胸膜活检常规胸液检查可明确渗出性或是漏出性胸液。

检查胸液的溶菌酶、腺苷脱氨酶、癌胚抗原及进行染色体分析,有助于结核性与恶性胸液的鉴别。

脱落细胞和胸膜病理活检对明确肿瘤或结核有诊断价值。

5.影像学检查胸部X 线透视配合正侧位胸片,可发现被心、纵隔等掩盖的病变,并能观察膈、心血管活动情况。

高电压体层摄片和CT能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性质以及有关气管、支气管通畅程度。

磁共振显像(MRI)对纵隔疾病和肺血栓栓塞症有较大帮助。

肺血管造影用于肺血栓栓塞症和各种先天性或获得性血管病变的诊断;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术对咯血有较好的诊治价值。

6.支气管镜和胸腔镜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已被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所替代,前者仅必要时才用于作气管内肿瘤或异物的摘除手术。

纤支镜能深人亚段支气管,直接窥视黏膜水肿、充血、溃疡、肉芽肿、新生物、异物等,作黏膜的刷检或钳检,进行组织学检查;并可经纤支镜作支气管肺泡灌洗。

灌洗液的微生物、细胞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原和病理诊断;还可通过它取出异物、诊断咯血,经高频电刀、激光、微波及药物注射治疗良、恶性肿瘤。

借助纤支镜的引导还可作气管插管。

胸腔镜已广泛应用于胸膜活检、肺活检。

13399m99m
7.放射性核素扫描应用氙或锝-二乙三胺五乙酸(Tc-DTPA雾化吸人。

锝99m
大颗粒人血清聚合清蛋白(Tc-MAA)静脉注射对肺区域性通气/灌注情况、肺血栓栓塞症
67
和血流缺损,以及占位病变的诊断有帮助。

镓对间质性肺纤维化的肺泡炎、结节病和肺癌
18 等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近年发展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PET,采用F 二脱11113
氧葡萄糖,C乙酸、C胆碱、C蛋氨酸或N氨水可以较准确地对v 1cm的肺部阴影及肺癌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鉴别诊断。

此外,尚有放射性核素免疫显像,肿
瘤受体显像,基因显像及肿瘤报告基因显像等技术均可作为肺部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

8.肺活体组织检查经纤支镜作病灶活检,可反复取材,有利于诊断和随访疗效;近胸壁的肿块等病灶,可在胸透、B型超声或CT引导下定位作经胸穿刺肺活检,进行微生物和病理检查。

对于肺部纵隔部位的肿物及肿大的淋巴结,亦可通过纤支镜,在CT引导下从气管或支气管腔内对肿物进行穿刺取材。

以上几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为所取肺组织过小。

故为明确诊治需要,必要时可作开胸肺活检。

9.超声检查作胸腔积液及肺外周肿物的定位,指导穿刺抽液及穿刺活检。

10.呼吸功能测定通过其测定可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对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及程度。

对某些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而肺纤维化、胸廓畸形、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或肺切除术后均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这些变化常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已存在。

两种通气障碍的特点见表2-1-1 和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图2-1-1。

测定通气与血流在肺内的分布、右心系统静脉血向左侧的分流,以及弥散功能,有助于明确换气功能损害的情况,如特发性肺纤维化及弥散性肺泡癌的弥散功能损害尤为突出。

呼吸肌功能和呼吸中枢敏感性反应测定,再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可对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病理生理有进一步了解,并能对呼衰的性质、程度以及防治和疗效判断等做出全面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