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设计:第八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不全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设计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B)【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世界市场的发展。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垄断组织形成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3.德育目标:①通过学习,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通过对垄断组织的学习,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
③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学习进程】【一】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填充,了解知识结构、基本线索)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1)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2)市场条件: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市场广阔。
(3)科技条件: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的成果被迅速运用于。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和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2.主要成就及发明二、垄断组织的出现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成工业生产结构巨变(取代)的同时,使生产的规模及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趋势日趋加强。
2.垄断组织的出现: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即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一些大企业(首先在和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的、和,从而形成了垄断组织。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1.原因与条件(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如火车轮船)和(如电报电话),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世界市场的发展时间:。
这一市场是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1)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的组成:1)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世德《世界近代史》一、原因1.政治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资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劳动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市场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科技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分析其条件和影响。
2.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
3.感悟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拓展”教学法。
多媒体辅导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本梳理知识1、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仿照示例,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事年表”。
【提示】“历史大事”一定要“大”,即对人类历史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仿照示例,挑出课本中的重要概念并予以解读【提示】历史概念一般包含:时间、空间、人物等要素,背景和发展演化过程,以及特征或影响。
二、探讨交流 把握重点协作学习,讨论归纳,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问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答案提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为了满足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加紧对外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问题2】运用多种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纵横联系 拓展深化【问题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提示:联系中国历史阶段特征、重大事件、深刻变化进行思考和整理。
【参考答案要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自然经济解体,开始近代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军事:遭到外来侵略;思想:由传统理学转而向西方学习(器物);生活习惯:衣、食、住、行,报刊、电影、婚礼等;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变(外交的近代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政治:半殖民化程度加深,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变加快,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军事:列强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思想:向西方学习程度加深(制度);民族:民族意识觉醒,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
历史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Word版含答案(1)

预习导航“飞行者1号”和莱特兄弟1903年12月17日上午,奥维尔·莱特与哥哥一起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号”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海滩成攻知识点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欧美科学家在探索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社会生产力出现巨大飞跃。
自主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提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重要发明大多出自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手工业者的实践经验。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原因(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重化工业生产规模大,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2)直接原因: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过程(1)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中,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原则,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织。
(2)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
自主思考如何全面认识垄断组织产生的影响?提示: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它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激化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
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发展1.世界市场的发展(1)根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表现:①世界贸易额增长: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增长了三倍左右。
②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主要生产粮食和原料,工业化国家主要生产工业品。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历史: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历史《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对垄断的评介。
知识与能力(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1)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2)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索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新航路的开辟,贸易的繁荣,殖民扩张和争夺,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新的经济科技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
这场革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
这就是工业革命。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
自然科学同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
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思考: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1.市场的需求2.原料的需求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4.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教学过程:1、16至18世纪中期,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设计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设计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编制: 温瑞瑞 呼利平 审核:【使用说明】1、请同学们20分钟内完成导学案预习任务,全力投入,确保高效;2、分层完成,A 层全部完成并梳理知识结构,B 层全部完成,标“★”题目要求C 层选做题。
3、课前根据自主学习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并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并完成导学案中知识网络。
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出,并填写的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课上组合作探究、突破。
4、小组长职责,指导引领小组各层成员按时完成任务,人人达标。
【学习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工业革命的成就;世界市场的发展。
【学习难点】垄断组织的出现。
【基础掌握】发生条件 ① ② 主要成就 化学工业的发展: 钢铁工业: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电话、电报机出现。
电力的广泛使用 ①1866年: ②19C70S : ③不久: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 ②不久: ③内燃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 影响 ①新兴行业出现:②工业生产结构变化:③生产组织形式调整: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拨】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相同点:1)都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社会经济结构深远的影响。
2)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4)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不同点:【合作探究】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
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请回答:⑴材料一中所说“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这次“变革”是如何“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第 2 页共4页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标要求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知识梳理1.19世纪中后期,美国德国英国等工业国家几乎同时开始了新的技术革新,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和美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电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成就,它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
人们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
工业的发展也令人瞩目。
科学家们制成染料、塑料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科学技术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同,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应用,诞生了电力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工业的巨大进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的巨大变化,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生产的日趋加强。
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倡导的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
垄断组织甚至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
3.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其原因首先是革命发展迅猛。
它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其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型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第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日益明显。
第四,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的狂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
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创新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Word版含答案

第8课其次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展的影响。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条件(1)欧美各国科学家取得了丰硕成果,19世纪中后期,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于生产。
(2)经济的进展和技术的进步。
2.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成功研制出____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月,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与此同时,____________也制造出来。
③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___”。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①19世纪七八十年月,以煤气和____________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
②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________研制成功。
(3)化工技术的进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传统工业的进步:推动了钢铁工业的进展,人们在____________和建筑业中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误区警示]其次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其次次工业革命作了物质和技术上的预备;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且主要成果也都创造在英国,而其次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垄断组织的消灭1.条件(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____________、石油和汽车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
(2)工业结构的变化:__________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生产____________趋势加强。
2.目的:为适应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
3.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肯定程度上放弃____________原则,把握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班级:________ 组名:组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复习目标】1.能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特点及成就;垄断组织的含义。
2.能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体系形成过程的关系。
3.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垄断的影响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对垄断的评价。
【学习方法】运用比较法探讨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知识链接】美国人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大王”。
他一生中有近2000项发明,其中最著名的有留声机、电灯、电影摄像机、碱性蓄电池等。
1879年10月21日,他在新泽西州门罗公园实验室用碳化的卷绕棉线作为灯丝,成功的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
他发明的蓄电池,在成功之前也经历了不下5万次的失败。
有一次他的朋友当面称赞他是天才,他笑了笑说:“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知识导学】知识点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1.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范围内的确立。
2.经济条件:经济的发展。
3.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各种新、新层出不穷,并被应用于,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
4.市场条件:资本主义基本形成,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很多成果应用于生产(科学和技术结合)。
2. 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3.它在国家和几乎所有的领域同时展开。
4.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进行的。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年,德国人研制发电机成功。
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
出现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趋完善。
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①燃料:煤气、汽油和柴油。
②作用: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蒸汽机,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
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和。
3.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从和等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作为工业原料,制成燃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4.传统钢铁工业的进步:由于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知识点二:垄断组织的出现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新兴工业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和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2.工业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二、垄断组织的产生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趋势日趋加强。
2.目的:为了适应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3.产生: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
4.特征: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发展一、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更为迅猛、也更为广泛,促进了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交通、通讯条件的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二、时间:。
三、表现:1.世界贸易额增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亚、非、拉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则销往全世界。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范围内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以为主导的最终建立起来。
【轻巧识记】“一、二、三”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相关知识一个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二重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三个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名师点拨】从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视角审视两次工业革命1)从纵向发展来看,两次工业革命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都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条件具备情况下的必然发展.同时,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从横向发展来看,欧美进行两次工业革命后,加快了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亚非拉国家日益贫困,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思考探究】材料1: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1904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卡特尔.—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1)材料1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垄断组织.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工业.材料2: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 (2)依据材料2,归纳1870至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英法老牌国家;1913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英国,但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低于英国.德国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德国殖民地少,所占世界市场份额相对小.材料3: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3)材料3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扩军备战、结成军事同盟.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材料4:材料5:图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材料6: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跨时空的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
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历史》必修第二册(4)结合材料4,5,6和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6)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
”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
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欧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地:是灾难,导致亚非拉的贫穷落后;客观上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拓展提升】◆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进步性影响:①对欧美: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引起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第一次);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关系调整,垄断组织出现(第二次)。
②对殖民地: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两次)③对世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
2.负面性影响:①蒸汽机和内燃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快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②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利用,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③塑料、电池、机器的噪音、工厂的粉尘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3.对中国的不同影响: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同时列强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又一次丧失了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
◆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阶段特征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资本输出进一步发展以后)(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④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2)消极影响:①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一种很不公正、很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当堂检测】1.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