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合集下载

铸造工艺设计案例.ppt

铸造工艺设计案例.ppt
铸造工艺设计案例
铸钢件生产技术课程
1.生产条件及技术要求
(1)生产性质 大批量生产。 (2)材质 材质为ZG230-450。 (3)造型、造芯根据工厂条件采用水玻璃砂
造型,热芯盒法制芯。
1.生产条件及技术要求
(4)结构及技术要求 φ25㎜×φ25㎜铸钢阀 体,铸件重为22kg。根据技术要求,外表和 内腔所有型砂、氧化皮、飞边毛刺应清除干 净,凡影响强度和气密性的缺陷,如缩孔、 缩松、裂纹、夹杂物等均不允许存在。铸件 经水压试验,以0. 6MPa压力持续试验2min 以上,未发现渗漏现象则认为合格。凡经焊 补的铸件,焊补后应重新水压试验。水压试 验必须于涂漆前进行。
(2)收缩率 经过实际生产验证,一般尺寸均 按2%。两侧法兰之间距离,由于收缩受阻碍, 实际收缩率较小,约为1%。为了保证两个侧 法兰厚度和加工尺寸,该尺寸按1%收缩率制 作模样。
3.主要工艺参数
(3) 芯头设计 每个铸件有一个砂芯,该砂芯 具有三个水平芯头,长度均取为30mm。只 在芯头端部留芯头间隙,上下方向不留间隙, 以免砂芯浮起,影响铸件壁厚均匀性。
4.冒口设计
已知每个铸件重为22kg,每箱4件,每箱放置4个 冒口。因此仍然相当于一个冒口补缩一个铸件。
(1)用补缩液量法计算冒口 设ZG230-450的体收缩率已知为0.03,钢的密度为
7.8g/cm3,主、侧法兰根部热节圆直径T=36mm。 那么可以计算出该件从浇注到凝固以后所需要补缩 的钢液体积,把此体积视为球形,求出其直径d0。 把d0加上热节圆直径T,则可做为冒口的最小直径。 冒口补缩球直径d0为:
5.补贴设计
厚度按经验关系取为1.2T(1.2×36)=42mm。 补贴高度按冒口高度的0.4倍选取 (0.4H=0.4×160=64mm),为65mm。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提交格式
成果报告需以PDF格式提交,同时附上所有相关数据和图表。
报告内容
报告需包含设计思路、工艺流程、数据分析及结论等部分,要求 内容详实、逻辑清晰。
成果展示形式和内容安排建议
展示形式
鼓励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如PPT、视频等。
内容安排
建议按照设计背景、设计思路、工艺流程、数据 分析、结论与展望等顺序进行展示。
时间安排
每个小组展示时间不超过20分钟,需提前做好时 间规划。
课程设计评价标准及成绩评定方法
01
评价标准
将从设计创新性、实用性、技术 难度、报告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 评价。
02
成绩评定方法
03
优秀作品选拔
采用百分制评分,其中设计创新 性占30%、实用性占20%、技术 难度占20%、报告质量占30%。
铸造材料选择
根据零件使用要求、生产批量和成本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铸造合金,如铸 铁、铸钢、铝合金等。
性能要求
铸造合金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收缩 性、偏析倾向小等性能,以保证铸件 质量。同时,合金成分和性能应符合 相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
03
案例分析:典型铸件生产工艺设计
铸件结构分析与设计优化建议
根据评分结果,选拔出优秀作品 进行表彰和奖励。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
积极推广先进的铸造技术和新材料,如3D打印技术、高性能铸造合 金等,提高铸件的精度和性能。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铸造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 平,为铸造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06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标准
课程设计成果提交要求说明
提交时间
所有成果需在课程结束前一周内提交,逾期将不予受理。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前言铸造工艺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课程设计则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和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

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和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目录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1.1零件基本信息 (4)1.2材料成分要求 (4)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1.3.1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5)1.3.2机械加工余量 (5)1.3.3铸造收缩率 (5)1.3.4拔模斜度 (5)1.4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5)1.4.1工艺补正量 (5)1.4.2分型负数 (5)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1.4.4反变形量 (5)1.4.5分芯负数 (6)第二章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2.1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 (6)2.2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 (6)2.3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6)2.3.1软件简介 (6)2.3.2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6)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3.1工艺方案的确定 (7)3.1.1铸造方法 (7)3.1.2型(芯)砂配比 (8)3.1.3混砂工艺 (8)3.1.4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3.2铸造熔炼 (8)3.2.1熔炼设备 (9)3.2.2熔炼工艺 (9)3.3分型面的选择 (9)3.4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10)3.5砂芯设计及排气 (11)3.5.1芯头的基本尺寸 (11)3.5.2芯撑、芯骨的设计 (12)3.5.3砂芯的排气 (12)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2)4.1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12)4.2浇注位置的选择 (12)4.3浇注系统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13)4.3.1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13)4.3.2铁液在型内的上升速度 (13)4.3.3浇注系统截面尺寸设计 (14)4.4冒口设计计算 (14)4.4.1铸件工艺出品率 (14)4.4.2出气孔 (15)4.4.3冒口的作用及位置确定 (15)4.5冷铁设计及尺寸计算 (15)4.5.1冷铁的选用及作用 (15)4.5.2冷铁的尺寸及放置位置的选择 (15)总结 (17)参考文献 (18)附图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1.1零件基本信息零件名称:上冠铸件。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铸造作为一项传统的制造工艺,在现代制造工业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铸造工艺,可以制造出各种形状的金属制品,如机械零部件、汽车零部件、航空零部件、建筑构件等。

本课程将主要介绍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铸造工艺流程、铸造材料的选用以及铸造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铸造工艺的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的铸造工程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铸造工艺基本概念本部分主要介绍铸造工艺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铸造工艺的定义和分类;•铸造工艺的特点和应用;•铸造工艺的历史和现状。

2. 铸造工艺流程本部分主要介绍铸造工艺的全过程,包括铸造准备、模具制作、熔炼、浇注、冷却和清洁等环节。

其中,包括以下内容:•铸造工艺流程的基本内容;•铸造准备工作的要求和步骤;•模具制作的原理和方法;•熔炼、浇注、冷却和清洁等环节的基本原理。

3. 铸造材料的选用本部分主要介绍铸造材料的概念、种类、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铸造材料的定义和分类;•铸造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铸造材料的选用和配比原则。

4. 铸造设备的使用本部分主要介绍常用的铸造设备和工具,包括铸造炉、压铸机、铸型机、模具加热炉等设备以及测量、检验和修复工具等。

其中,包括以下内容:•铸造设备的分类和原理;•铸造设备的操作和维护;•铸造设备的选型和应用。

三、课程设计本课程将以实践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铸造工艺的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1. 实验项目本课程将设置若干个铸造实验项目,包括砂型铸造、压力铸造、重力铸造等不同类型的铸造实验。

通过实验,学生将深入了解铸造工艺的操作流程、特点和应用。

2. 课程报告本课程将要求学生完成若干篇课程报告,包括铸造工艺的概念、流程、材料和设备等不同方面的内容。

铸造工艺设计报告

铸造工艺设计报告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大批量生产的HT200喂入辊链轮(11)工艺设计学院班级:材料学院材物091班姓名:高建波指导老师:设计时间:2011.12.25到2012.01.06设计类型□机械零件设计■铸造零件设计□冶金零件设计□建筑零件设计□其他零件设计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铸造工艺设计概念 (5)二:零件分析2.1零件结构分析 (5)2.2零件技术分析········································5~6 三:工艺方案的论证3.1造型、造芯方法确定 (6)3.2铸型的选择 (6)3.3浇注位置的选择 (6)3.4分型面选择 (7)3.5浇注系统的选择 (7)3.6凝固顺序 (7)四:铸造工艺参数设计4.1铸造收缩率··········································7~84.2机械加工余量 (8)4.3起模斜度 (9)4.4砂芯设计···········································9~10五:浇注系统5.1浇注时间计算·······································10~125.2阻流浇注系统其他各组元的截面积的计算 (12)5.3组元截面积的计算及各组元之间比例关系的确定 (12)5.4冒口的有关计算·····································12~13 六:零件图、铸造工艺图、装配图6.1零件图·············································13~146.2铸造工艺图 (14)6.3装配图 (15)七:主要缺陷及防止 (15)八:总结(附录参考文献)······························16~17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大批量生产的HT200喂入辊链轮(11)工艺设计二、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通过设计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力,熟悉并系统地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艺设备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能力;2.学会并掌握液态成型工艺设计及工装模具设计的全过程;3.通过所学专业知识,提高运算、设计绘图能力及查阅技术资料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初步解决液态成型工艺问题的能力;4.为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后从事工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油杯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油杯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0.2
0.12
HT150 的力学性能见表 1-2。
表 1-2 HT150 的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MPa) 抗弯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硬度(HBS)
≥150Mpa
≥324Mpa
≥637Mpa
160~180
1
1.3 技术要求
箱体技术要求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零件图中技术要求;一部分为附加技 术要求。其中,零件图中技术要求如下:
3 铸件的生产方式
由于油杯外形尺寸不大,形状较为简单,铸件也无特殊要求,因此采用砂型 铸造。
油杯铸件质量约 2.7kg,生产批量为单件,以工厂的实际设备条件,选择手 工两箱造型,中间为了保证油杯内腔的弯曲形状,故选用芯盒制芯。
5
4 造型、造芯材料(型、芯砂)选择
型砂(芯砂)质量不好会使铸件产生气孔、砂眼、粘砂、夹砂等缺陷。造型、 造芯材料按粘结剂材料分类,可分为:粘土砂(干型、湿型、表干型),无机粘 结剂砂(水玻璃砂、水泥砂),有机粘结剂砂(树脂砂、油砂)。
化,自动化 不用烘干,成本低,劳 动条件好,机械化造型 应用最多;采用硼润土 活化砂及高压造型,可 以得到强度高、透气性
较好的铸型
应用情况 结构复杂,质 量要求高,单 件,小批中大
型铸件 多用于单批或 大批大量的中
小件
油杯内部空腔应使用砂芯,查表 4-2 选择芯盒制芯。
表 4-2
手工造芯方法
制芯方法 芯盒制芯
HT150 的化学成分见表 1-1。
表 1-1 HT150 的化学成分
牌 号 铸件壁厚/mm C
Si
Mn
P≤
S≤
<30
3.3~3.5 2.0~2.4 0.5~0.8

端盖的铸造课程设计

端盖的铸造课程设计

端盖的铸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端盖铸造的基本概念,掌握铸造工艺的原理和流程。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区分不同类型的铸造缺陷,了解其产生原因。

3. 学生能够掌握端盖铸造所需的材料特性及其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铸造工艺知识,进行端盖铸造的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并解决铸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端盖铸造工艺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铸造工艺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铸造领域知识的欲望。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际生产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金属加工基础知识,对铸造工艺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端盖铸造基础知识:- 铸造工艺原理与流程- 端盖铸件的结构特点与要求- 铸造材料的选择与应用2. 铸造缺陷及其防治:- 常见铸造缺陷的类型及成因- 防止铸造缺陷的方法及措施- 铸造缺陷的识别与处理3. 端盖铸造工艺设计与优化:- 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铸造模具的设计与制作- 铸造工艺的优化与改进4. 端盖铸造实践操作:- 铸造设备的认识与操作- 端盖铸件的铸造过程模拟- 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端盖铸造基础知识学习第二课时:铸造缺陷及其防治方法第三课时:端盖铸造工艺设计与优化第四课时:端盖铸造实践操作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铸造工艺章节紧密相关,涵盖了铸造基础、铸造缺陷、工艺设计及实践操作等方面内容,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圆形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圆形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圆形支座铸造工艺设计(总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湖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圆形支座铸造工艺设计学生姓名:学院:专业及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与要求1.完成产品零件图、铸件铸造工艺图各一张,铸造工艺图需要三维建模(完成3D图)。

2.完成芯盒装配图一张。

3.完成铸型装配图一张。

4.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15~20页),并将任务书及任务图放置首页。

二、设计内容为2周1. 绘制产品零件图、铸造工艺图及工艺图的3D图(2天)。

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确定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确定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确定型芯、芯头间隙尺寸。

(1天)。

3. 绘制芯盒装配图(1天)。

4. 绘制铸型装配图、即合箱图(包括流道计算共2天)。

5. 编制设计说明书(4天)。

三、主要参考资料1. 张亮峰,材料成形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 丁根宝,铸造工艺学上册 [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3. 铸造手册编委会,铸造手册:第五卷[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4. 沈其文,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三版)[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摘要支座是支撑零部件的载体其主要承受了轴向的压缩作用的机械零件。

在日常生产中对支座的选用异常广泛,因为它具有经济型良好、结构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美观实用等特点。

本文主要分析了支座的结构,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了铸造工艺,确定了支座的铸造工艺过程,绘制了芯盒装配图,铸造装配图等。

关键词:圆形支座;砂型铸造;铸造工艺设计;装配图目录一、造型材料选择1. 铸造合金的选用 (1)2. 造型和造芯材料 (1)二、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确定 (2)三、铸造工艺参数设计1.加工余量的选择 (5)2.铸件孔是否铸出的确定 (5)3.起模斜度的确定 (5)4.铸造圆角的确定 (6)5. 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7)6.反变形量 (8)四、造型方法的设计 (8)五、木模的设计 (10)六、浇注系统的设计1.浇口杯 (12)2.浇注系统的尺寸 (12)七、冒口的设计 (14)八、铸型装配图设计 (15)心得体会 (17)参考文献 (18)一、造型材料选择1. 铸造合金的选用灰铸铁的力学性能与基体的组织和石墨的形态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铸造工艺学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得基本内容、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得基本技能得一门主要专业课。

课程设计则就是铸造工艺学课程得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就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得第一次全面得自主进行工艺与工装设计能力得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得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得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得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得目得有如下几点: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得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与其她先修课程得得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通过制定与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得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得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得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得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得性能要求,原材料得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与解决型砂有关问题得能力。

熟悉涂料得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得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与尺寸精度得途径。

ﻫ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得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得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得基本解决途径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得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与手册等。

目录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1、1零件基本信息 (4)1、2材料成分要求 (4)1、3铸造工艺参数得确定………………………………………………………………4ﻩ1、3、1铸造尺寸公差与重量公差…………………………………………………51、3、2机械加工余量 (5)1、3、3铸造收缩率 (5)1、3、4拔模斜度 (5)1、4其她工艺参数得确定 (5)1、4、1工艺补正量 (5)51、4、3非加工壁厚得负余量 (5)1、4、4反变形量 (5)1、4、5分芯负数……………………………………………………………………6第二章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2、1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62、2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 (6)2、3基于UG零件得三维造型 (6)2、3、1软件简介……………………………………………………………………62、3、2零件得三维造型图 (6)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3、1工艺方案得确定……………………………………………………………………73、1、1铸造方法 (7)3、1、2型(芯)砂配比……………………………………………………………83、1、3混砂工艺……………………………………………………………………83、1、4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3、2铸造熔炼 (8)3、2、1熔炼设备……………………………………………………………………93、2、2熔炼工艺 (9)3、3分型面得选择………………………………………………………………………93、4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得确定 (10)3、5砂芯设计及排气……………………………………………………………………11113、5、2芯撑、芯骨得设计 (12)3、5、3砂芯得排气…………………………………………………………………12第四章浇冒系统得设计及计算 (12)4、1浇注系统得类型及选择 (12)4、2浇注位置得选择……………………………………………………………………124、3浇注系统各部分尺寸得计算 (13)4、3、1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13)4、3、2铁液在型内得上升速度……………………………………………………134、3、3浇注系统截面尺寸设计……………………………………………………144、4冒口设计计算………………………………………………………………………144、4、1铸件工艺出品率……………………………………………………………144、4、2出气孔………………………………………………………………………154、4、3冒口得作用及位置确定……………………………………………………154、5冷铁设计及尺寸计算………………………………………………………………154、5、1冷铁得选用及作用…………………………………………………………154、5、2冷铁得尺寸及放置位置得选择……………………………………………15总结 (17)参考文献 (1)8附图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1.1零件基本信息零件名称:上冠铸件。

零件材料:HT200。

产品生产纲领:成批量生产或者小批量生产。

结构:属厚、薄相差悬殊得大型回转体结构。

上冠零件图:图1、1上冠零件图1、2材料成分要求根据相关资料查得HT200具体成分及其含量如表1、2、1所示。

C Si Mn P SCr3、3~3、55 1、95~2、150、60~0、90≤0、08≤0、120、15~0、301、3、1铸造尺寸公差与重量公差该铸件材质为HT200,手工造型,经查得,铸件得尺寸公差等级为13级;重量公差等级为13级,该铸件得重量公差为10%。

1、3、2机械加工余量该铸件为铸铁件,砂型人工造型,经查加工余量等级为H,经查得,该铸件法兰端面以及锥面得加工余量为13mm、孔得加工余量为8mm.1、3、3铸造收缩率由于铸件得固态收缩(线收缩)将使铸件各部分尺寸小于模样原来得尺寸,因此,为了使铸件冷却后得尺寸与铸件图示尺寸一致,则需要在模样或芯盒上加上其收缩得尺寸。

加大得这部分尺寸为铸件得收缩量,一般用铸造收缩率表示。

经查可知该锥体铸件得线收缩率为1、0%。

1、3、4拔模斜度由于该铸件为锥形而且锥度大非常易于拔模,因此锥体部分不设拔模斜度,而在立壁处可设置3mm得起模斜度以便拔模。

拔模斜度得示意如图1、2与1、3。

图1、2外立壁拔模斜度示意图图1、3内立壁拔模斜度示意图1、4其她工艺参数得确定1、4、1工艺补正量对中小批量得铸件由于选用得收缩尺寸与实际得收缩率不符,或由于铸件产生变形、操作中不可避免得误差等原因使加工后铸件得尺寸小于图样要求尺寸,为提高尺寸精度,要在铸件相应得非加工表面上增加金属层厚度来弥补,但由于该件在垂直分型面得立壁上都设有较大得拔模斜度,故不放工艺补正量。

1、4、2分型负数干砂型、表面烘干型、自硬砂型以及砂型尺寸超过2m以上得湿型才应用分型负数。

而此铸件采用树脂自硬砂造型且砂箱尺寸小于2m,故不留分型负数.1、4、3非加工壁厚得负余量由于该铸件采用木模,手工造型、造芯过程中,为取出木模要进行敲模,同时木模受潮时会膨胀,这些情况会使型腔尺寸增大,从而造成非加工壁厚增加,为保证铸件尺寸得准确性应该减小厚度尺寸,但由于该件在无拔模斜度,且该件不就是很大故不放非加工壁厚得负余量。

1、4、4反变形量铸造较大得平板类、床身等类铸件时由于冷却速度得不均匀性,铸件冷却后常出现变形。

为了解决挠曲变形问题,在制作模样时,按铸件可能产生变形得相反方向做出反变形模样,使铸件冷却后变形得结果正好将反变形抵消,得到符合设计要求得铸件。

一般中小型壁厚差别不大且结构上刚度较大时,不必留反变形量.由于该铸件为中小型铸件,所以不需留反变形量。

1、4、5分芯负数对于分段制造得长砂芯或分开制造得大砂芯,在接缝处应留出分芯间隙量,即在砂芯得分开面处,将砂芯尺寸减去间隙尺寸,被减去得尺寸即为分型负数。

此铸件没有分段制造得长砂芯,故可不设分芯负数。

第二章铸件三维实体造型2、1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1)铸件应作正回火处理;(2)铸件材料及机械性能应符合JB/T10264—2001得要求;(3)粗加工后按GB7233-87标准作超声波探伤检查,达Ⅱ级要求;过流面加工后按GB/T9444-1988进行磁粉探伤,达Ⅱ级要求;(4)同炉浇铸试验棒,回厂做化学成分与机械性能复核试验;(5)过流面用样板检查;(6)请刻出叶片进出水边与上冠得交点圆线。

2、2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上冠件属壁厚相差悬殊得回转体结构,其主要壁厚为50mm,最小壁厚为25mm,最大壁厚为275mm,零件得外形轮廓尺寸为上法兰直径1510,法兰另一端直径217、2,该件质量为1665kg。

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外形不就是很复杂,内腔结构也不复杂,壁厚不均匀,材料为灰铁,流动性较好,收缩大,在浇注时容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缩孔与缩松、热裂、内应力以及变性与冷裂等缺陷。

该件为中大型铸件,可采用砂型铸造中湿型铸造,操作方便,劳动量较小。

2、3基于UG零件得三维造型2、3、1软件简介UG NX就是由Siemens PLM Software发布得集CAD/CAM/CAE一体化解决方案软件,它涵盖了产品设计、工程与制造中得全套开发流程.NX产品开发解决方案完全支持制造商所需得各种工具。

NX与 UGSPLM 得其她解决方案得完整套件无缝结合,这些对于 CAD 、CAM 与 CAE 在可控环境下得协同、产品数据管理、数据转换、数字化实体模型与可视化都就是一个补充。

本件采用UG NX进行三维立体建模使工艺设计直观形象,便于后续分析、模拟及加工等过程得管理与控制.2、3、2零件得三维造型图通过运用NX8、0对零件进行立体建模得到如图2、1、2、2所示三维图。

图2、1零件得三维造型图图2、2零件得剖视图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3、1工艺方案得确定3、1、1铸造方法1)若生产纲领为单件小批量生产,基于铸件材料(HT200)、尺寸、精度及技术要求等综合考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选得合适铸造方法只有木模树脂砂铸造或者消失模铸造两种方法。

需要浇铸得产品上冠铸件属于中大型简单铸件,如果采用消失模铸造,其加工余量少,而且可以精确成型,无须起模,无分型面,无型芯,因而铸件无飞边毛刺,减少了由型芯组合而引起得铸件尺寸误差。

另外消失模铸造大大地简化了砂型铸造及熔模铸造得工序.所以本次设计选择消失模树脂砂型铸造来生产此铸件。

2)若生产纲领为成批量生产可采用砂型铸造,铸型与型芯都采用呋喃树脂自硬砂,每箱一件,乙醇涂料,造型时按模型材质选择合适得脱模剂。

采用树脂砂得优点有:强度高,可自硬,精度高,铸件易清理,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3、1、2型(芯)砂配比根据零件结构及生产要求,该铸件采用呋喃树脂自硬砂造型、造芯即可,具体数值参考型、芯砂配比如表3、1与表3、2所示。

3、1、3混砂工艺合理地选用混砂机,采用正确得加料顺序与恰当得混砂时间有助于得到高质量得树脂砂。

树脂砂各种原料称量要准确,其混砂工艺如下:砂+催化剂加树脂出砂上述顺序不可颠倒,否则局部发生剧烈得硬化反应,缩短可使用时间,影响到树脂砂得使用性能。

砂与催化剂得混合时间应以催化剂能均匀得覆盖住沙粒表面所需得时间为准.3、1、4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铸造涂料在铸型与砂芯得表面上形成耐火得保护层,避免铸件产生表面粗糙、机械粘砂、化学粘砂以及减少铸件产生与砂子有关得其它铸造缺陷,就是改善铸件表面质量得重要手段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