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综合训练论文模板最新版
清华大学综合训练论文模板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题目:业务流程建模技术及梳理工具的研究系别:自动化系专业:自动化专业姓名:吴充指导教师:曹军威研究员2008 年 6 月 8 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清华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该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该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该论文。
(涉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签名:导师签名:日期:中文摘要业务流程建模(BPM,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是对业务流程进行表述的方式,它是过程分析与重组的重要基础。
随着万维网应用的不断推广,Web服务、电子商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流程管理工具及服务的不断更新升级,越来越多的商业和政务应用开始借助业务流程实现对所需业务功能和资源的共享、发现、重用和组合。
而随着面向高端的业务流程的复杂度不断加大,在业务流程的展示、维护、浏览以及跟踪等环节都出现了各种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学习已有的业务流程建模系统Intalio和Control-ES,利用内容管理系统、BPMN、XML以及Apache、MySql、PHP等理念、技术和工具,设计并实施了一套业务流程建模系统服务端。
本业务流程建模系统服务端,采用B/S三层架构,实现了业务流程文件的管理、用户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展示等功能。
关键词:业务流程建模复杂度BPMN 内容管理系统ABSTRACT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BPM)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business processes, which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process restructuring and analysis.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World Wide Web application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eb services and e-commerce technology, all kinds of process management tools and services continuously updating,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ommercial and government applications start with business processes to achieve the sharing, founding, reus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required business functions and resources.With high-end business processes increas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business processes, there are a variety of issues has been found in the display, maintenance, browsing and tracking links.In light of these problems, the paper by means of the study of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system Intalio and Control-ES, use of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 BPMN, XML and Apache, MySql, PHP, and other concepts, technologies and tool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 set of business processes modeling system server.The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system server, using B/S three-tier structure, realized the management of the business processes document and user resources, and business processes display features.Keywords: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Complexity BPMN Content Manage System目录第1章序言 (1)1.1 业务流程建模(BPM)背景 (1)1.1.1 什么是业务流程建模 (1)1.1.2 业务流程建模技术 (2)1.2 问题提出及分析 (3)1.2.1 流程建模的抽象度 (3)1.2.2 复杂流程的展示 (3)1.2.3 复杂流程的更新维护 (4)1.2.4 复杂流程的跟踪评估 (4)1.3 项目工作规划 (4)1.3.1 工作内容 (4)1.3.2 时间安排 (4)1.4 文章结构 (5)第2章业务流程建模系统 (6)2.1 INTALIO (6)2.1.1 Intalio Designer (6)2.1.2 Intalio Server (7)2.1.3 Intalio的不足和可借鉴之处 (8)2.2 Control-ES (9)2.2.2 Control-ES客户端 (10)2.2.3 Control-ES的不足和可借鉴之处 (11)2.3 开发业务流程建模系统 (11)2.3.1 建模工具(Designer) (11)2.3.2 业务流程服务端(Server) (11)第3章项目应用到的理念、技术和工具 (13)3.1 内容管理系统(CMS) (13)3.1.1 什么是内容管理系统 (13)3.1.2 内容管理系统包括的功能 (13)3.2 BPMN&XML (14)3.2.1 什么是BPMN (14)3.2.2 什么是XML (15)3.2.3 XML文件存储信息的优势 (15)3.3 Apache+PHP+MySql (16)3.3.1 Apache (16)3.3.2 PHP (17)3.3.3 Mysql (18)第4章项目实施过程介绍 (19)4.1 项目设计 (19)4.1.1 用例设计 (19)4.1.2 数据库设计 (20)4.2 样例流程图设计 (22)4.3 数据库及实体层 (23)4.3.1 数据表及存储过程 (23)4.3.2 实体类 (25)4.4 文件管理系统及用户管理系统 (26)4.4.1 文件内容管理系统 (26)4.4.2 用户管理系统 (27)4.5 流程展示系统 (27)4.5.1 XML文件内容解析 (27)4.5.2 不分角色的业务流程展示系统 (28)4.5.3 区分角色的业务流程展示系统 (28)第5章结论及展望 (29)5.1 项目成果展示 (29)5.1.2 流程图管理中心 (30)5.1.3 用户角色管理中心 (31)5.1.4 业务流程展示 (32)5.2 项目总结 (33)5.2.1 项目特色 (34)5.2.2 项目问题及解决办法 (34)5.2.3 项目收获 (35)5.3 项目展望 (35)5.3.1 业务流程视图的不同入口 (35)5.3.2 与业务执行关联的动态展示 (35)5.3.3 富页面信息展示 (36)插图索引 (37)表格索引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0)声明 (41)附录A 外文资料的调研阅读报告 (42)第1章序言1.1 业务流程建模(BPM)背景业务流程建模(BPM,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是对业务流程进行表述的方式,它是过程分析与重组的重要基础。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关键词:网络 远程控制 通信 现代传动
ABSTRACT
The long-range control system of modern transmission based on network has combined traditional trans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t can be applied such numerous respects as long-range homework, long-range controlling, distance learn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of the dangerous environment,etc., have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So, the research based on long-range control system of modern transmission of Internet becomes a front subject of our times and hot problem.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囗,在10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囗。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年月日
导师签名:
年月日
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设计(论文)题目:
设计(论文)主Βιβλιοθήκη 内容: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清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范本

(201X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学院XX 工程学院(部):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最终评定成绩:201X年月清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章以明确方式注明。
除此之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应承担的责任。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摘 要(空一行)××××××××××××××××(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训练题目:网格数据流应用中任务管理和资源分配的算法设计和优化系别:自动化系专业:自动化专业姓名:沈虎指导教师:曹军威研究员2008年6月6日签名:导师签名:日期:中文摘要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网格计算的理念被提出,这这项技术旨在整合网络中的计算资源,使其能够达到电力网络中的电力“即插即用”的效果,它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框架的基石”。
数据流应用是网格计算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处理海量数据的传输及实时处理时,需要综合考虑网络带宽资源、计算网络的存储资源及计算资源等的各种限制性条件,此时采用流式数据传输及实时处理是一种适宜的选择,但如今数据流应用目前来说尚不成熟,因而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下面二个方面:一是结合美国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这个实际工程项目背景构建一套基于网格计算网络的数据流应用框架和机制包括寻求令人满意的任务管理和资源分配的解决方案;二是进行模拟仿真和以Globus、Condor等现有的网格计算平台工具搭建现实网络,进行实际测试。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引入按需传输数据和及时数据清理等机制可以满足应用的要求,使得计算网络在有限的存储及带宽的条件下尽量充分地利用其计算资源,在整个过程中海量数据不断地以数据流的方式进行传输。
实验结果还表明我们的网络环境具有良好的健壮性和自适应性。
当然本文所做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考虑多个数据处理应用间的数据分享问题,尝试利用除遗传算法之外的其他启发式算法进行优化,扩宽我们实验的计算网络等都是本文后续可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网格计算数据流应用任务管理资源分配ABSTRACTThe term Grid computing originated in the early 1990s as a metaphor for making computer power as easy to access as an electric power grid and this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as “the 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Data streaming application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Grid computing framework, particularly when involving in dealing with transferring and just-in-time processing massive amount of data, if taking account of various limitations including network bandwidth resource, storage resource of computing network and its computing resource and so on, it is a considerable choice to introduce mechanisms of Data streaming transfer and just-in-time process. But this technology is not well developed yet, so it’s a meaningful job to explore and reach in this area.This paper introduces three phrases of our work: Part one designs a series of Data streaming application framework and mechanisms based on Grid computing network, jointly with American Laser Interferometer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 project including the work of seeking a satisfying admiss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scheduler solution; Part two simulates it with computer tools and builds a actual network with existing Grid computing framework tools such as Globus and Condor, then tests the solu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ta streaming environment can scale well regarding storage usage and adapt to dynamically changing application data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especially with constraints of limit storage and bandwidth. On demand data transfers and just-in-time data cleanups are proposed to meet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utilize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with limit storage and bandwidth, large amount of data have to be streamed for processing.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show good scal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our environment.Ongoing work include the consideration of data sharing scenarios among multiple data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Also some heuristic scheduling algorithm except Genetic Algorithm is under development for refine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We are trying to join the OSG with the Condor pool at Tsinghua University so that data streaming and application enabling in a larger scale could be carried out.Keywords:Grid computing Data streaming application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主要符号对照表Grid computing 网格计算Data streaming application 数据流应用Adimission control 任务管理Resource allocation 资源分配The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引力波观测激光干涉项目Globus Toolkit Globus工具箱Application Queue 任务队列Processor 处理终端Storage 存储资源、存储器Computing pool 计算资源池Scheduler 调度管理器目录第1章 网格计算及文章结构 (1)1.1 网格计算的起源及发展 (1)1.1.1 什么是网格计算 (1)1.1.2 网格计算的起源 (2)1.1.3 驱动网格计算发展的经济动力 (2)1.1.4 当今网格计算的主要应用 (3)1.1.5 网格计算的未来 (3)1.2 问题提出 (4)1.2.1 LIGO项目 (4)1.2.2数据流需求 (5)1.3 本文的工作及文章结构 (7)1.3.1 本文的工作 (7)1.3.2 文章的结构 (7)第2章 数据流应用框架和机制 (9)2.1 系统框架 (9)2.2 任务管理 (13)2.2.1 任务管理工作流程 (13)2.2.2 任务管理的优化机制和算法 (14)2.3 资源调度 (15)2.3.1 资源调度工作流程 (15)2.3.2 存储管理的优化机制和算法 (17)2.3.3 网络传输的优化机制和算法 (19)第3章 数据流应用系统测试和结果分析 (21)3.1 计算机模拟仿真测试 (21)3.1.1 数据流应用系统的模拟实现框架结构 (21)3.1.2 进行测评的实验数据 (22)3.1.3 调度管理程序流程图 (24)3.1.4 测试结果及分析 (25)3.2 搭建Condor计算网络测试 (28)3.2.1 Condor和Condor环境 (29)3.2.2 Condor网络数据流实验 (30)3.2.3 测试结果及分析 (31)第4章 结论及展望 (33)插图索引 (34)表格索引 (36)参考文献 (37)致 谢 (39)声 明 (40)附录A 外文资料的阅读调研报告 (41)第1章序言1.1 网格计算的起源及发展[1]网格计算是一门新兴的网络技术,它旨在将一个松散的计算机网络整合为一个集成的、内部有着密切联系的动态虚拟合作组织,以便可以分享散布于整个世界各地的各种资源:为用户特别是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服务和信息。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Word模板FAQ1.22

清华大学综合论文Word模板FAQ FAQ-01: 如何用新版本模板替换旧版本 (2)FAQ-02: 目录中显示“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FAQ-03: 如何在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章节编号等 (3)FAQ-04: 如何安全删除多余章节 (4)FAQ-05: 公式、图、表编号的引用 (5)FAQ-06: 目录中出现图、表题注,如何去除 (9)FAQ-07: 如何分别设置各节的页码格式 (10)FAQ-08: 如何设置页眉格式 (13)FAQ-09: 在第一节前插入图、表后,后续节从2开始编号 (16)FAQ-01: 如何用新版本模板替换旧版本0. 用新版ThuThesis.dot替换原版,重新打开论文(通常就会更新,实在不行再执行下面操作)如图01-1:1. 选择"工具| 模板及加载项"2. 在"文档模板"框中,"选用"新版模板,同时勾选"自动更新文档样式"图01-1FAQ-02: 目录中显示“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原因:论文大纲结构改动后,目录域未能及时更新解决办法1:1. 打开模板新增工具栏2. 找到按钮“更新目录与索引”3. 按下该按钮解决方法2:1. Ctrl + A2. F93. 在随后弹出的每个对话框中,均选“更新整个目录”FAQ-03: 如何在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章节编号等以参考文献为例,其余大同小异。
-------------------------------------------------------------------------------------------------------0. 在欲插入引用的位置点下鼠标1. 选择“插入| 引用| 交叉引用”(如图03-1)图03-12.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指定“引用哪一个编号项”,“引用内容”选择“段落编号”(如图03-2)图03-23. 选取创建好的引用,按下“Ctrl + Shift + '+'”,将其置为上标格式(如图03-3)图03-3------------------------------------------------------------------------------------------------------- 若修改了参考文献,请及时更新相关链接。
论文全文模板-清华大学

论文全文模板单击此处输入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A1,作者B2(1.单位,城市1 邮政编码1;2.单位,城市2 邮政编码2)1摘要:在此处输入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不少于500字)。
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内容应包括目的、过程及方法、结论。
要求论述简明、逻辑性强、尽量用短句。
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并请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关键词:词1;词2;词3(不多于5个,选词应规范,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Title in EnglishAuthor A1, Author B2(1.Affiliation 1, City 1 Post Code 1; 2.Affiliation 2, City 2 Post Code 2)Abstract: 单击此处输入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用第三人称写法,必要时可适当加长),并请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key words: word1; word2; word3(中英文关键词须一一对应)单击此处输入标题1可接下一级标题或正文。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遵守我国著作权法,注意保守国家机密。
每篇论文(含图、表)不超过10个page。
其内容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不多于5个)、参考文献。
另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给出第一作者和导师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电子邮件,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等信息。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1.1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
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一般不用副题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1在此处添加第一作者及导师简介1.1.1单击此处输入标题1.1.1下接正文。
页码采用A4纸型纵向排列,页边距上、下均为3cm,左右均为2.5cm。
文字大小规定如下:摘要、作者简介、图名、表名及内容、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号字,正文中除标题外均为五号字,标题见样例。
清华大学论文格式.doc

清华大学论文格式清华大学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编辑排版建议采用的字体、字号与正文段落字号相适应,用Word 2000 编辑数学公式时建议采取如下尺寸定义清华大学博士论文格式样例:芳杂环高分子的高温水解特性与量子化学研究培养单位:专业: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易某某某甲甲教授某乙乙教授研究生:指导教师:副指导教师:专业排版,专业论文写作修改请联系淘宝旺旺:文交天下友淘淘宝搜索@文天下http:///芳杂环高分三子子号仿的宋或高华温文水仿解宋特性与量子请化化将中学文研封究面左边易某某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 c c al Investigations of Hyd r olytic Stability of Arom a a tic Heterocyclic Polymer s s in High TemperatureDis s s ertation Submitted to Ts i nghua Universityin part i al fulfillment of the re q q uirementfor the degree o o f Doctor of NaturalSci e e ncebyDong-ming YIDis s s ertation Supervisor : Pr o o fessor Yong-chang TANG A s s sociate Supervisor : Pro f essor Da-long WU April, 22001中文摘要摘要论文采用共振多光光子电离和Ion-dip两种检测手段对碱土金属单卤化化物的里德堡态进行了实验研究。
主要成果是:⑴首次观测测到中等有效主量子数的CaCl预解离里德堡态:在n**=5-7区域内,有5个文献未报导过的2?+实贯穿里里德堡态,填补了CaCl分子此一区域里德堡态研究的空空白,对CaCl里德堡态结构的完整分析和其电子态完整整的图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⑵通过理论分析,论证了这这些态是因为和一个2?+连续态的相互作用而导致强烈的的预解离。
清华大学综合训练论文写作指南

本科综合论文训练论文写作指南本科论文是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在本科高年级时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某一课题来探讨、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总结性报告。
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为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的一次综合训练。
本科生(含国外来华留学本科生)非外语专业论文统一要求用中文书写。
一. 综合论文训练(论文)文本结构规范:1. 封面题目:力求简短,概括精髓,一般控制在25个字以内。
专业:以本年级《学生手册》中的清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为准。
导师:可写出两名指导教师。
密级:非涉密(公开)论文不需标注密级。
由院系确定为涉密论文必须在封面右上角处注明所确定的论文密级(内部、秘密或机密),同时还应注明相应的保密年限。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内部 1 年(经申请审批后最长可延至2年)秘密★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10年)机密★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20年)2.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单设一页,排在封面后。
3. 任务书:由教学负责人审定后作为正式任务下达给学生。
装订时放在“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页后。
4. 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段下方另起一行提供论文的关键词(3~5个)。
5. 英文摘要:中文摘要页后为英文摘要。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
6. 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章节标题。
7. 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
若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但必须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8. 引言(第一章):本课题问题的提出、意义及实用价值;已有研究情况的概述;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9. 正文:是本科论文的主体。
一般包含对使用的原理和技术的介绍、本课题采用的实验方法和设计方案、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及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论文主体应突出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注意区分哪些是采用、继承,哪些是本人的创造、发明与分析、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
综合论文训练
题目:力求简短,概括精髓,一般
控制在25个字以内
系别:院(系)名称的全称
专业:以《学生手册》中本科专业为准
姓名:学生
指导教师:老师副研究员
2015年5月1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清华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该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该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该论文。
(涉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正文。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要在本段下方隔行后另起一行提供论文的关键词。
关键词:关键词(3~5个),每个关键词用分号间隔
I
ABSTRACT Hereisthecontent.
Keywords:
III
目录
第1章引言 (1)
1.1背景 (1)
1.1.1研究背景 (1)
1.1.2项目背景 (1)
1.2研究现状 (1)
1.3仿真环境 (3)
第2章模板使用说明 (4)
2.1脚注说明 (4)
2.2插图说明 (4)
2.3表格说明 (4)
2.4参考文献说明 (4)
2.5公式说明 (5)
2.6其余需要说明的 (5)
V
第1章引言
1.1背景
1.1.1研究背景
近些年,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势头迅猛,第三代移动通信(3G)已开始在国内
大多城市进行商业化运作,为人们所熟知,与此同时,部分发达国家也已经开始
了第四代移动通信(4G)技术商业化运作的试点工作。
而3GPP(the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正是推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进步的国际性组织,其最先提出
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①的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也是LTERelease
8),相比于3G,提高了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实现了低时延和高峰值数据传输速率,提
[1]。
供多天线支持,降低了运营成本,并且可以与现有系统实现无缝集成
1.1.2项目背景
本文是在IMT-Advanced自组网(SON)关键技术研发(2011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已完成的情况下,继续研究所得到的成果。
1.2研究现状
IMT-Advanced网络中现在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
一是覆盖不足,也称为弱覆盖,即小区无法为移动台提供较为有效的覆盖。
如图1.1所示,深色阴影区域为小区有效覆盖区域,虚线所示的正六边形区域为
整个小区的理论覆盖区域。
可以看到没有实现完全有效的覆盖,因此,边缘用户
的信号强度就会达不到设定的门限值,影响边缘用户的性能;极端情况下,甚至
有可能出现覆盖盲区的状况。
①英文为OFDM,即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有效覆盖区域理论覆盖区域
图1.1样例图片1
二是覆盖过度,即网内小区为移动台提供了超出范围的有效覆盖,或者相邻小区也为移动台提供了有效覆盖。
如图1.2所示,椭圆形区域为小区有效覆盖区域,虚线所示的深色正六边形区域为各个小区的理论覆盖区域。
可以看到小区覆盖区域过大即小区间覆盖重叠部分较多,因此,边缘用户就会很容易受到无主导小区或者主导小区信噪比低的情况,影响边缘用户的性能;极端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出现越区覆盖的状况。
2
有效覆盖区域理论覆盖区域
图1.2样例图片2
1.3仿真环境
仿真环境见表 1.1。
表1.1仿真环境
仿真环境具体情况
操作系统Windows7企业版SP1
系统类型64位操作系统
处理器Inter?Core?i5-2400CPU@3.10GHz3.40GHz 安装内存(RAM)8.00GB
MATLAB版本MATLABR2012b
在上面的仿真环境下,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
第2章模板使用说明
2.1脚注说明
使用脚注时,点击完插入后会自动插入脚注,但word默认是上标且有2个字
符的缩进,因此可以选中出现的上标,如本页左下角的○1,然后按下ctrl加shift 加=,即可取消上标,然后填写脚注说明,之后全选文字,应用样式集中的脚注
样式即可。
①
2.2插图说明
使用图片时,首先应用样式集中的插图样式,然后粘贴需要放置的图片,之
后换行应用样式集中的图片题注样式,编辑所配图片的题注。
对于正文中需要引用图片时,可以使用交叉引用。
说明:这里并未使用插入题注的方式,而是采用多级列表链接到样式的解决
方法,原因是微软的Word在插入题注时默认链接到标题1的样式,而我的模板
采用的是一级节标题,所以会出现找不到的样式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切换域代
码解决单个题注的问题,但默认链接仍然不能改为自定义样式,因此过于麻烦,
故我采取了这种简便方式。
表格同理。
2.3表格说明
使用表格时,由于推荐三线表,因此这里我绘制了一个,大家可以在此基础
上进行扩展,对于表格题注可以应用样式集中的表格题注样式得到。
对于正文中需要引用表格时,可以使用交叉引用。
2.4参考文献说明
首先需要在参考文献一节中填入你所参考的文献,之后将光标置于需要插入的位置,
选择交叉引用,插入即可,再将[1]改为上标即可。
①写上脚注内容,写完后全选然后应用样式集中的脚注样式即可。
2.5公式说明
使用公式时,实现自动编号。
这里需要安装MathType。
对MathType中EquationNumbers下的InsertNumber可选项下Format进行设置,然后在
插入公式时点击Right-numbered进行编辑,完成后选择ctrl+s进行保存,如果章节号不符合
要求,可以右击进行更改,每一章节对于公式它会自动编
号,另外,如果出现了公式显示不完全的情况,这是因为格式中的段落选择了固
定行距,可以单独将公式的这行段落改为单倍行距。
b b24ac
(2-1)
2a
上面的公式即为例子。
2.6其余需要说明的
对于附录A中的图片题注、表格题注、公式编号并未在此模板考虑范围,原
因是附录A中的格式要求说法很不明确,另外对于调研报告和翻译来说区别又很
大,故而在此并不做统一,如果确实需要,到时再一并添加即可。
当正文全部完成之后,记得在目录、插图索引、表格索引中更新一下域,点
击更新整个目录即可。
本模板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功能并没有尽善尽美,可以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暂且当做一份初稿吧,希望师弟师妹能喜欢,如果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邮件联系我
yangboy0811@。
另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模板是根据2013届和2014届下发的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论文写作指南完成的,编辑环境是在office2010下完成。
插图索引
图1.1样例图片1 (2)
图1.2样例图片2 (3)
表格索引
表1.1仿真环境 (3)
参考文献
[1]GhoshA,RatasukR,MondalB,etal.LTE-advanced:next-
generationwirelessbroadbandtechnology[InvitedPaper][J].WirelessCommunications,IE EE,2010,17(3):10-22.
[2]
致谢
致谢对象,原则上仅限于在学术方面对学位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人士(不超过半页纸)。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签名: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11
附录A:外文资料的调研阅读报告或书面翻译这里写上正文。
参考文献(或书面翻译对应的外文资料的原文索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