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报告册

合集下载

简单的电路实验报告单

简单的电路实验报告单

简单的电路实验报告单简单的电路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以及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与材料1. 电源:直流电源2. 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LED灯、开关等3. 仪器:万用表、示波器等4. 连线:导线、插线板等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实验一:串联电阻电路步骤:a. 将两个电阻依次串联,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b.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c. 调节电源电压,观察电阻上的电压变化。

结果:通过测量,得到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观察到电压随电阻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2. 实验二:并联电阻电路步骤:a. 将两个电阻并联,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b.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c. 调节电源电压,观察电阻上的电流变化。

结果:通过测量,得到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观察到电流随电阻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3. 实验三:RC电路步骤:a. 将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串联,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b.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容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

c. 调节电源电压和电容的数值,观察充放电过程的变化。

结果:通过示波器观察,得到电容充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并观察到电容充放电时间与电容数值的关系。

4. 实验四:二极管整流电路步骤:a. 将一个二极管与电阻串联,连接至交流电源的正负极。

b. 使用示波器观察二极管整流后的波形变化。

c. 调节电源电压和电阻的数值,观察整流效果。

结果:通过示波器观察,得到二极管整流后波形的变化,观察到交流电信号被转换为直流电信号的现象。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电路中的串联、并联、RC电路和二极管整流电路的原理和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电压和电流随元器件的变化而变化,验证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适用性。

同时,通过调节元器件的数值和电源电压,我们可以实现对电路特性的控制,进一步认识到电路设计的重要性。

简单电路实验报告单

简单电路实验报告单

简单电路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简单电路的连接
实验目的:了解简单电路的构成,掌握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开关、导线、灯泡、泡沫、曲别针、图钉。

班级组别:(略)
实验过程:
一、想办法让灯泡亮起来
1.标出螺口灯泡的两极、电池的两极。

2.用铅笔代替导线,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

实验记录:观察到小灯泡亮起来。

简单电路是由电池、导线、开关、灯泡等组成。

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导线的作用是连接各个元件,灯泡的作用是消耗电能,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需要注意的是,只能使用电池作为电源,不能从插座获取电能。

实验结论:无论是电源、开关,每一个元件都要连接两个接线柱,只有这样才能连通电路。

注意事项: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

同时,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开关,拆除电路,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自制电路小实验报告

自制电路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路元件的连接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器材:1. 电源:9V直流电源2. 电阻:1kΩ、10kΩ各一个3. 电容:10μF一个4. 电灯泡:小灯泡一个5. 开关:单刀单掷开关一个6. 导线:多股绝缘导线若干7. 万用表:一个8. 电路板:一块实验原理:电路是电流的闭合路径,由电源、导线、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

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会遇到电阻和电容等元件,从而产生电压降和电荷积累。

本实验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观察电流、电压和电荷等物理量的变化,了解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 将电源的正极与电路板的一个接线柱连接,将电源的负极与电路板的另一个接线柱连接。

- 将1kΩ电阻的一端连接到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的一个端子。

- 将10kΩ电阻的一端连接到开关的另一个端子,另一端连接到电容的一端。

- 将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到灯泡的一端,灯泡的另一端连接到电路板的负极。

- 将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电路板的负极,完成电路搭建。

2. 观察电路:- 打开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和灯泡两端的电压。

3. 记录数据:- 记录电源电压、电阻电压、电容电压和灯泡电压的数值。

4. 分析数据:- 分析电压分布情况,判断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

- 分析电容充电和放电过程,了解电容的特性。

5. 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验证了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了电流、电压和电荷等物理量的变化。

- 发现了电阻、电容和灯泡在电路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验结果:1. 当开关打开时,灯泡发光,说明电路正常工作。

2. 通过测量,得到以下数据:- 电源电压:9V- 电阻电压:约8.5V- 电容电压:约0.5V- 灯泡电压:约0.5V实验结论:1. 电路是由电源、导线、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的闭合路径,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会遇到电阻和电容等元件,从而产生电压降和电荷积累。

基本电路组成实验报告(3篇)

基本电路组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学习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包括串联、并联电路的等效变换,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实验器材1. 电阻器(1kΩ、10kΩ、100kΩ)2. 电容器(0.1μF、0.01μF、1μF)3. 电感器(100μH、10μH、1μH)4. 二极管(1N4148、1N4007)5. 晶体管(2N3904、2N2222)6. 万用表7. 信号发生器8. 电路板9. 连接线三、实验原理电路由基本元件组成,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实现电路的各种功能。

本实验主要研究以下几种基本电路:1. 电阻串联电路2. 电阻并联电路3. 电容串联电路4. 电容并联电路5. 电感串联电路6. 电感并联电路7. 二极管电路8. 晶体管放大电路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阻串联电路(1)连接电路:将电阻R1、R2串联,两端接电源。

(2)测量电阻值:用万用表测量R1、R2的电阻值。

(3)计算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公式,计算总电阻Rt。

(4)测量总电阻: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总电阻值。

2. 电阻并联电路(1)连接电路:将电阻R1、R2并联,两端接电源。

(2)测量电阻值:用万用表测量R1、R2的电阻值。

(3)计算总电阻:根据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公式,计算总电阻Rt。

(4)测量总电阻: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总电阻值。

3. 电容串联电路(1)连接电路:将电容C1、C2串联,两端接电源。

(2)测量电容值:用万用表测量C1、C2的电容值。

(3)计算总电容:根据串联电路的等效电容公式,计算总电容Ct。

(4)测量总电容: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总电容值。

4. 电容并联电路(1)连接电路:将电容C1、C2并联,两端接电源。

(2)测量电容值:用万用表测量C1、C2的电容值。

(3)计算总电容:根据并联电路的等效电容公式,计算总电容Ct。

《简单电路》实验报告单(合集五篇)

《简单电路》实验报告单(合集五篇)

《简单电路》实验报告单(合集五篇)第一篇:《简单电路》实验报告单四年级下册《简单电路》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成员: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结果: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四年级下册《简单电路》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成员: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结果:画出简单的电路图第二篇: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年**月**日实验名称声音的高低变化实验步骤1、先把杯子编号。

然后1号杯子盛满水;2号杯子盛大半杯水;3号杯子盛半杯水;4号杯子盛少半杯水。

2、用小木棒按1-4或4-1的顺序敲击杯口,观察声音的变化。

3、固定橡皮筋的两端。

拉的紧些拨弹;拉的松些,再拨弹,观察声音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果1、盛满杯水的声音弱些,少半杯水的声音强些,也就是4号声音强,3号次之,2号第三,1好最弱;2、橡皮筋拉的紧,它振动的就快,声音就大,橡皮筋拉的松,它振动的就慢,声音就弱。

说明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大;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小。

实验年级四年级实验人指导教师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单****年**月**日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实验现象及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实验年级四年级实验人指导教师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单****年**月**日实验名称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实验步骤反复呼吸口袋里的空气实验现象及结果在反复的呼吸中,感觉到呼吸越来越困难,最后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说明了在反复呼吸的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少,还说明了吸进去的是氧气,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以至于最后呼吸困难,有要窒息的感觉。

实验年级四年级实验人指导教师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单****年**月**日实验名称体验心脏的工作实验步骤1、捏住吸耳球,松手时水被吸入塑料管中,这时要马上移开吸耳球,让吸上来的水流进水盆里。

电路实验报告例子

电路实验报告例子

实验一:直流电路基本定律验证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掌握电路分析方法,提高电路分析能力;3.熟悉实验仪器及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任何时刻,流入一个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在任意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之和。

三、实验设备1.直流稳压电源;2.万用表;3.电阻箱;4.电感器;5.电容器;6.电路实验箱;7.连接线。

四、实验步骤1.搭建电路,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阻、电感、电容器等元件;2.测量各元件的参数,如电阻值、电感值、电容值等;3.根据基尔霍夫定律,计算电路中各节点的电压和各支路的电流;4.与实验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原因。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实验电路图:(此处插入实验电路图)2.实验数据:(此处插入实验数据表格,包括电阻值、电感值、电容值、节点电压、支路电流等)3.数据处理:(此处插入数据处理结果,如计算各节点电压、支路电流等)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电路中各节点电压和各支路电流,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原因。

2.误差分析:(此处分析实验误差,如测量误差、搭建电路误差等)七、实验结论1.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掌握了电路分析方法,提高了电路分析能力;3.熟悉了实验仪器及设备的使用。

实验二:交流电路基本定律验证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理解;2.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提高电路分析能力;3.熟悉实验仪器及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交流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功率定律等。

欧姆定律在交流电路中可以表示为:I = V/Z,其中I为电流,V为电压,Z为阻抗。

基尔霍夫定律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与直流电路相同。

功率定律在交流电路中可以表示为:P = V^2/R,其中P为功率,V为电压,R为电阻。

电路实验报告及总结(3篇)

电路实验报告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测试电路,加深对基本电路理论的理解,掌握电路分析和实验操作技能,包括电路元件的识别、电路连接、电路参数测量以及电路故障排查等。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涉及的基本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串联、并联和组合电路,以及基本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

通过这些基本电路的学习和实验,可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万用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5. 电路板6. 连接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基本元件识别与测量- 识别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规格和参数。

-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的实际值。

2. 串联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3. 并联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4. 放大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共射极放大电路,使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元件。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5. 滤波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低通滤波电路,使用RC网络。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6. 振荡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RC振荡电路,使用运算放大器作为振荡元件。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振荡波形,分析电路的振荡频率和稳定性。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基本元件测量- 电阻、电容、电感的实际值与标称值对比,分析误差来源。

2. 串联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理论值对比。

3. 并联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理论值对比。

4. 放大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5. 滤波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电路功能实验报告

电路功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路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验证电路原理图的功能,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验证一个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

该电路由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组成,实现了逻辑运算的功能。

通过输入不同的信号,可以观察到输出信号的变化,从而验证电路的功能。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1片2. 74LS02四2输入或门1片3. 74LS04六反相器1片4. 74LS08四2输入与门1片5. 74LS32四2输入或非门1片6. 万用表1块7. 数字电路实验箱1套8. 连接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原理图连接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 使用万用表测量各个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平,记录实验数据。

3. 逐个改变输入端的信号,观察输出端信号的变化,验证电路功能。

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五、实验内容1. 验证与非门功能:将74LS00的输入端A、B连接到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信号源,输出端Y连接到实验箱的示波器。

分别将输入端A、B设置为高电平和低电平,观察输出端Y的电平变化,验证与非门的功能。

2. 验证或门功能:将74LS02的输入端A、B连接到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信号源,输出端Y连接到实验箱的示波器。

分别将输入端A、B设置为高电平和低电平,观察输出端Y的电平变化,验证或门的功能。

3. 验证非门功能:将74LS04的输入端A连接到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信号源,输出端Y连接到实验箱的示波器。

将输入端A设置为高电平和低电平,观察输出端Y的电平变化,验证非门的功能。

4. 验证与门功能:将74LS08的输入端A、B连接到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信号源,输出端Y连接到实验箱的示波器。

分别将输入端A、B设置为高电平和低电平,观察输出端Y的电平变化,验证与门的功能。

5. 验证或非门功能:将74LS32的输入端A、B连接到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信号源,输出端Y连接到实验箱的示波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实验报告
课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叠加原理的验证
预习报告
1、简述叠加原理基本理论。

2、根据实验电路计算理论计算值填入实验原始数据表格。

(写明计算过程)
实验原始数据
正式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进一步加深理解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画出实验电路图)
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2.通过实验步骤5及分析数据表格1-2,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3.实验心得体会及其他。

六、思考题
1.在验证叠加原理时,如果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实验该如何进行?
2.叠加原理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戴维南定理
预习报告
1.在求戴维南等效电路时,作短路试验,测Isc的条件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直接作负载短路实验?请实验前对线路2-1(a)预先作好计算,以便调整实验线路及测量时可准确地选取电表的量程。

2.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实验原始数据
正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 实验设备
三. 实验原理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根据表2-1和表2-2的数据分别绘出特性曲线,比较表2-1和表2-2的实验数据,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2.根据各种方法测得的Uoc和Ro与预习时电路计算的结果作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4.实验心得体会及其他。

RC串联电路的过渡过程及其应用
预习报告
简述RC微分电路、RC积分电路和时间常数τ的概念。

实验原始数据
正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C电路的过渡过程。

2.了解RC电路的实际应用。

3.进一步熟悉示波器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说明RC电路的过渡过程。

用电路参数求出电路的时间参数τ,并与示波器所测得的τ值进行比较。

2.在RC电路参数不变时,若改变脉冲波形的频率,输出波形是否会改变,为什么?
3.实验心得体会及其他。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研究预习报告
1.简述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交流电压、电流的向量关系。

3.交流电路中电感、电容的VA特性。

4.了解并联电容器提高感性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原理及电路现象。

实验原始数据
正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整体认识。

2.加深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学习电路接线。

3.学习使用仪表测量日光灯电路的电流及各部份电压。

4.能够对正弦稳态交流电路进行功率分析和电压、电流的向量分析。

5.学会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来改善感性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6.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对电路的性质进行分析。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通过实验数据对电路进行功率分析。

画出功率三角形。

2.通过实验数据,能够对电路进行电压、电流的向量分析。

3.解释并联电容器后,功率因数先升高,后降低的电路现象。

4.通过实验数据,能够对电路性质进行分析。

5.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及实验心得体会。

六.思考题
1.日光灯电路接通电源后,如果启动器的触点闭合后不能跳开,电路将发生什么现象?是否会损坏灯管?
2.日光灯电路并联电容器后,总电流减小,但电容量超过一定数值后,总电流又上升了。

这是什么原因?电路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实验中U = U
R + U
rL
吗?为什么?
4.在坐标纸上按比例画出日光灯电路的总电压U,镇流器的电压U
及灯管电压
rL
的相量图,并说明为什么不是直角三角形?
U
R
5.在日光灯管没有点燃时,启动器会动作。

而日光灯管点燃后,启动器则不动作了。

这是为什么?
三相交流电路
预习报告
1.按实验要求做好预习,完成负载三角形接法的实际接线图。

2.熟悉图4-1和图4-2的接线要求,弄清两个电路的区别。

考虑两种不同接法时,如何测量电压(包括相电压和线电压)?如何测量电流(包括相电流、线电流和中线电流)?
. . . . 实验原始数据
正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三相负载的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2.研究负载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间的关系。

3.充分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画出实验电路图)
. . . .
八、实验报告要求;
(1)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出,在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时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相互关系。

(2)试说明在星形接法中中线的作用。

(3)试分析当一相电源断开时(负载作三角形连接),灯泡亮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1.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出,在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时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相互关系。

2.说明在星形接法中中线的作用。

3.分析当一相电源断开时(负载作三角形连接),灯泡亮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实验心得体会及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