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思练题总汇附答案
写作基础试题及答案

写作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是名词?A. 奔跑B. 快乐C. 阅读D. 喜欢答案:B2.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动词形式。
A. 他正在跑。
B. 他跑。
C. 他跑了。
D. 他将跑。
答案:A3.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A. 月亮像小船一样挂在天空。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
D. 他的声音响亮而清晰。
答案:A4. 下列哪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B. 春天来了,花儿。
C. 春天来了。
D. 花儿开了。
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使用?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
B. 他做事总是功亏一篑。
C.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
D. 他做事总是有始无终。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请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语,使句子完整且意义正确。
虽然他_______,但他_______。
答案:虽然他很努力,但他没有成功。
2. 请用一个词语填空,使句子通顺。
她_______地走进了教室。
答案:她悄悄地走进了教室。
3. 请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成语,使句子意义完整。
他_______,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答案:他坚持不懈,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4. 请用一个词语填空,使句子表达出正确的情感。
听到这个好消息,他_______。
答案:听到这个好消息,他欣喜若狂。
5. 请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成语,使句子表达出正确的观点。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_______,而应该认真分析。
答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而应该认真分析。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小河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
孩子们在河边玩耍,笑声此起彼伏。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早晨。
1. 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景象?答案:短文描述了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鸟歌唱、清澈的小河、鱼儿游动、孩子们河边玩耍等景象。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三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三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D. 他跑得非常快。
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使用?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令人佩服。
B.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令人费解。
C.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令人惊讶。
D.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令人失望。
答案:A3. 在下列句子中,哪个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他非常高兴,脸上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绽放。
B. 他非常高兴,脸上的笑容像太阳一样灿烂。
C. 他非常高兴,脸上的笑容像星星一样闪烁。
D. 他非常高兴,脸上的笑容像月亮一样温柔。
答案:B4. 以下哪个句子是正确的被动语态?A.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B. The book wrote by him.C. He was written the book.D. He wrote the book.答案:A5.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 风在树枝间穿梭,仿佛在窃窃私语。
B. 风在树枝间穿梭,树枝在摇晃。
C. 风在树枝间穿梭,树枝在跳舞。
D. 风在树枝间穿梭,树枝在歌唱。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改写下列句子:他很聪明,但是他不努力。
虽然他很聪明,但是他不努力。
7. 请用“不但……而且……”的句式,改写下列句子:这本书很有趣,这本书也很有教育意义。
这本书不但有趣,而且很有教育意义。
8. 请用“与其……不如……”的句式,改写下列句子: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去学习。
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去学习。
9. 请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改写下列句子:他不是不聪明,他是不努力。
他不是不聪明,而是不努力。
10. 请用“宁可……也不……”的句式,改写下列句子:他宁可加班,也不愿意休息。
他宁可加班,也不愿意休息。
三、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很多书,但是没有一本是我喜欢的。
基础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基础写作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拼写正确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B. 焕然一新C. 焕然冰释D. 涣然一新答案:B2.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B.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C.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D. 他问我,你今天去不去图书馆。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公司加强了安全教育。
D.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答案:B4. 以下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在花丛中穿梭。
B. 他工作非常勤奋。
C. 他的性格像春天一样温暖。
D. 他总是乐于助人。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叫了。
B. 他喜欢游泳、跑步和骑自行车。
C. 他是一个勤奋、聪明、善良的人。
D. 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使句子通顺、意义完整。
春天到了,公园里的花儿竞相开放,_________,美不胜收。
答案:五彩缤纷2. 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使句子通顺、意义完整。
他_________地走进教室,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答案:昂首阔步3. 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使句子通顺、意义完整。
这篇文章的论点_________,论据充分,令人信服。
答案:明确4. 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使句子通顺、意义完整。
他_________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答案:坚韧不拔5. 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使句子通顺、意义完整。
这本书的情节_________,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
答案:跌宕起伏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基础写作的试题及答案

基础写作的试题及答案一、词汇运用(共1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
(每题1分) - The teacher asked the students to _______ their homework on time.A. hand inB. hand outC. hand over2. 根据句子意思,填入适当的单词。
- The _______ of the new bridge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traffic conditions.A. constructionB. destructionC. instruction3. 根据句子结构,选择正确的词性填空。
- She is very _______ for her age.A. energeticB. energyC. energize二、语法填空(共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括号内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填空。
In ancient times, people believed that the Earth was flat. However,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we now know thatthe Earth is a sphere. This discovery was made possible bythe observations of many great scientists, such as Copernicus and Galileo. They used telescopes to observe the stars and planets, and they realized that the Earth _______ (1) [was/is] round.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文库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文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是形容词?A. 书籍B. 阅读C. 快乐D. 故事答案:C2.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正确的主谓一致形式。
A.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soccer.B. The child are playing soccer.C. The children is playing soccer.D. The child is playing soccer.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被动语态?A. The letter was wrote by him.B. The letter was written by him.C. The letter wrote by him.D. The letter was wrote by him.答案:B4.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虚拟语气?A. If I were you, I would go to the party.B. If I was you, I would go to the party.C. If I am you, I would go to the party.D. If I would be you, I would go to the party.答案:A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现在完成时态?A. I have read the book.B. I had read the book.C. I am reading the book.D. I will read the book.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The book ________ (write) by J.K. Rowling is very popular among children.答案:was written7. She ________ (not go) to the cinema last night because she had a lot of homework.答案:didn't go8. We ________ (meet) at the park at 3 p.m. tomorrow.答案:will meet9. The weather is getting colder; winter ________ (come).答案:is coming10. ________ (not forget) to bring your umbrella; it might rain.答案:Don't forget三、阅读理解题(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基础写作试题库及答案

基础写作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英语表达?A. 我昨天去超市买了些水果。
B. I yesterday went to supermarket bought some fruits.C. Yesterday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and bought some fruits.D. I went supermarket yesterday and bought some fruits.2.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时态?A. She is singing in the park.B. She sings in the park.C. She was singing in the park.D. She will sing in the park.3. 哪个选项正确地使用了被动语态?A.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B. The book wrote by him.C. He wrote the book.D. The book was wrote by him.4. 下列哪个句子的语法是正确的?A.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we have to stay at home.B. Due to heavy rain, we had to stay at home.C. Owing to heavy rain, we must stay at home.D. Because heavy rain, we have stayed at home.5.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比较级?A. She is taller than me.B. He is more taller than his brother.C. This book is more easier than that one.D. They are less busy than we are.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I _______ (go) to the library yesterday.7. She _______ (not finish) her homework last night.8. The children _______ (play) in the park when it started to rain.9. We _______ (have) a meet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10. They _______ (be) to Paris twice.三、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11. She don't like apples.12. I am went to the cinema last night.13. He is a very good runner and he run very fast.14. The cat are sleeping on the sofa.15. I have got many books but I don't have time to read they.四、完形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空。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写作: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信息的过程。
2. 主题句:一篇文章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通常出现在段落开头。
3. 逻辑连贯性:文章段落之间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结构清晰有序。
4. 描述: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人物或场景,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的描写。
5. 议论文:通过提出观点、论证论据和反驳对方观点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文章。
二、填空题:1. 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主题、材料、结构2.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
答案:形式与内容3.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连接词。
答案:并列连词、转折连词、递进连词4.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模糊词语。
答案:模棱两可的词语、歧义词语5. 为了提高写作的质量,可以多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练习。
答案:模仿写作、创新写作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写作的基本要素?A. 主题B. 材料C. 结构D. 图片答案:D2.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哪个方面?A.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B. 形式与内容的分离C. 形式与内容的矛盾D. 形式与内容的无关性答案:A3.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以下哪种连接词?A. 并列连词B. 转折连词C. 递进连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以下哪种词语?A. 模棱两可的词语B. 歧义词语C. 具体明确的词语D. 生动形象的词语答案:BA. 模仿写作B. 创新写作C. 机械写作D. 随意写作答案:A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写作的基本要素?A. 主题句B. 逻辑连贯性C. 描述能力D. 语法正确性答案:D2.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以下哪些连接词?A. 并列连词B. 转折连词C. 递进连词D. 因果关系连词答案:A、B、C、D3.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以下哪些词语?A. 模棱两可的词语B. 歧义词语C. 具体明确的词语D. 生动形象的词语答案:A、BA. 模仿写作B. 创新写作C. 机械写作D. 随意写作答案:A、B5. 下列哪个选项是议论文的基本结构?A. 引言-论点-论据-结论B. 引言-论据-论点-结论C. 论点-引言-论据-结论D. 论据-引言-论点-结论答案:A五、判断题:1. 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材料和结构。
西南大学《基础写作》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020)《基础写作》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律,是写作的。
2、在由“物”到“意”的转化中,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3、在由“意”到“文”的转化中,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4、写作素养是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应具备的先天和后天的和。
5、文章应具有“劝善惩恶”的;长知识、广见闻的;移人情、育操守的。
6、文章是作者、、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7、材料对于写作的意义:,,。
8、材料从来源的角度,可分为和。
9、选择材料要遵循四条原则:,,,。
10、审题的主要任务是:,,,。
11、消息的两行式标题分别是:和。
12、制作标题的要求主要是、、。
13、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与。
14、理清思路包括以下步骤:,,,,。
15、照应的方法有三种:,,。
16、过渡的形式有三种:,,。
17、结构的基本类型分:,,,,,。
18、议论文体以说理为主,其结构形式,一般是,,的逻辑结构。
19、记叙文体以写人记事为主,其结构形式,一般为或。
20、写作提纲一般有和两种。
21、叙述六要素指:、、、、、。
22、人物描写的方法有、、、等。
23、间接抒情的常见方法有、、、、。
24、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25、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26、语体按表达方式分为、、、,。
27、文章修改的范围包括、、、。
28、文章修改润饰主要采用、、、的方法。
29、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前提是。
30、通讯不但要有事实的具体性,还要有。
31、散文的结构形态,常见的有:、、、。
32、微型小说的美学特征是、、。
33、消息按事实发生的地域、范围来分,有和。
34、消息的背景材料有,,。
35、通讯常见的分类有、、、等。
36、小说的环境描写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1、求异思维——2、忧患意识——3、素材——4、题材——5、观察——6、感受——7、提炼——8、引题——9、副题——10、思路——11、复线——12、层次——13、段落——14、过渡——15、照应——16、语体——17、动态消息——18、述评消息——19、人物通讯——20、抒情散文——21、随物赋形——22、小说——23、原型法——24、社会现实——25、场面描写——三、简答题1、材料真实的完整涵义是什么?2、典型材料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要选择典型材料?3、结合具体例文说说中心与主题在记叙类和议论类文体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写作思练题总汇附答案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基础写作思考练习题总汇第一大节课绪论(一)思考练习题(4题)1、什么是写作什么是文章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怎么讲①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制作文章,并通过文章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②文章是写作的结果,是人们头脑中思想、情感的外化和固化,是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2、什么是写作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①写作学就是研究写作现象,探讨写作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②可以分为普通写作学、学和文学写作学。
(百度百科说的)3、对广义的文章进行分类,有哪两种分类方法请画出文章分类图表。
①广义的文章:新闻文体、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应用文体、社会评论、文艺评论、学术论文、行政公文、事务文书、教学文书(教材推荐)②文学文体、实用文体。
(老师推荐)第二大节课绪论(二)思考练习题(2题)1.写作的基本作用是什么①写作是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突破有声语言的时空限制,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②写作是思维的工具和手段,它可以固化思维成果辅助记忆,可以检验思维,促进思维的深化。
从第一个基本作用引申、推导——(一)首先,从整个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视角来看,写作是文化积累的重要方式,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其次,从维系社会运转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写作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管理的必要手段。
(三)最后从个人生命、价值的角度看,写作可以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实现生命的扩展和延续,实现精神的流传。
(四)写作是思维的工具和手段,它可以固化思维成果辅助记忆,可以检验思维,促进思维的深化,促进人才的成长。
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向度来考察。
1.从横向看,写作是人类突破空间局限,扩大社会交往,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手段。
(例马燕日记)2.从纵向看,写作能使个体精神生命得以延续,使人的精神思想可以跨越时间而流传。
2.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写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大节课绪论(三)思考练习题(4题)1.写作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它包括哪些主要环节写作过程的3个阶段6个环节2.写作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文体性、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3.什么是“物——意——文”转化律请用简洁的文字把它概括出来。
内化:把外在的客观事物变成脑中的感知;意化:把感知材料进行完整化、意识化的组合;外化:运用语言文字把意化的成果外观化。
4.写作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哪些上编写作基本理论第一章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概念及关系。
第二章采集材料第三章立意与选材第四章谋篇布局第五章行文表达第六章修改定稿下编文体写作知识第七章消息第八章散文第九章学术论文第四大节课思考练习题(8题)第一章写作的“四体”概念及关系1.什么是写作的主体、客体、载体和受体它们是什么关系①写作主体是写作的主导因素,在写作活动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处于写作活动的中心地位。
②客体是写作的基础和本源。
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的关系:客体是主体的认识对象和写作对象,主体是客体的反映者。
③写作载体(文章)主要有四个构成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
其中材料和主题是内容要素,结构和语言是形式要素。
④写作受体(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章解读能力,而解读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实践的结果。
解读能力的获得主要基于三种素质:良好的身心感受素质、广博的文化修养素质、丰富的生活阅历素质。
(③④其实可以写成很短。
到时自己看菜吃饭有所选择吧)①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作用读者对载体的选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读者要根据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生活阅历、根据自己的知识积淀选择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二是读者有不同的阅读嗜好,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去阅读。
②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有制约作用读者对文章作品的解读是有限制的,不能随心所欲。
他要受文章语言的制约,他要按照作者精心编织的语言形式的指向进行解读。
2.写作载体(文章)的四个构成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内容要素,什么是形式要素①写作载体(文章)主要有四个构成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
②材料和主题是内容要素,结构和语言是形式要素。
第二章采集材料第一节材料概述1.什么是材料材料的含义怎么讲材料是作者为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搜集来以及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
1材料专指写入文章中的材料。
(判断)不是2.什么是素材,素材的含义怎么讲素材指作者为创作需要而收集的原始材料。
3.什么是题材,题材的含义怎么讲题材指构成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即用在文学作品里的材料。
4.什么是资料资料的含义怎么讲资料,指作者在撰写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和其他科技文章时用来参考和引用的各种书面材料。
5.材料都有哪些种类它们是从什么角度划分的(一)事实性材料和观念性材料。
这是从材料的不同形态特点的角度划分的。
(二)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这是从材料的性质以及它与文章主题的关系这个角度划分的。
(三)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
这是从材料存在的时间长短来划分的。
(四)原始材料和转手材料。
这是从材料来源的角度划分的种类。
6. 材料在文章写作中有什么作用(一)材料是形成和提炼主题的基础(二)材料是表现主题的支柱(三)材料可以充实文章内容,疏通写作思路第五大节课思考练习题(3题)第二节材料的采集方式之一-观察1. 应该怎样正确地进行观察1.观察要目的明确,全神贯注3.观察要与思考相结合2.观察要以视觉为主,开放五官,立体感知4.观察要抓住事物特征,有所发现5.观察要勤于笔录1-1.观察只是用眼睛看,是纯视觉活动。
(判断)不对1-2.观察具有直观性,是纯感官活动,不需要思维介入。
(判断)不对1-3观察要抓住事物特征,有所发现。
(判断)对2. 一般游记文章中采用的“移步换景”法是属于哪一种观察方法“移步换景”属于()A定点观察;B移位观察;C比较观察;D不同角度观察。
3.写作训练题:写一篇观察笔记。
第六大节课思考练习题(15题)第二节材料采集方式之二、之三——调查、检索一、调查1.调查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开调查会、个别访问、现场察访、问卷调查2.开调查会、个别访问、现场察访各适用于什么情况开调查会人数控制在七八人;个别访问是一对一;现场察访是一个人采访数个人3.问卷调查有什么优点问卷调查简单易行,具有覆盖面大、保真度高、省时、省力、节约经费、信息反馈快的优势。
4.根据问卷的发送方式分,问卷调查有几种类型①报刊问卷②邮寄问卷③送发问卷④网络问卷⑤访问问卷二、检索1.检索是直接从生活中摄取材料的方法和途径。
(判断)错2.检索,专指书刊文献检索(或电脑检索)。
(判断)对3.什么叫“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①一次文献这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或叫一级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
②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
③三次文献也称三级文献,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4.书目、索引、文摘,属于什么文献类型都属于二次文献5.专题述评、学科动态综述、百科全书、词典、年鉴等属于什么文献类型三次文献6.如果我们想查阅某作者的全部或主要着作,最好的检索途径是什么着者途径7.利用书目、索引这些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叫什么检索方法常用法8.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录的参考文献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叫什么检索方法追溯法9、图书馆藏书目录一般都提供哪几种检索途径①书名途径(书名目录)这是根据图书名称来检索图书的途径。
②着者途径(目录)根据着者姓名检索图书的途径。
③分类途径(分类目录)这是按学科分类体系检索图书的途径。
10、文献检索的程序一般有哪几个步骤1.明确检索目的2.选用检索工具3.选择检索方法4.确定检索途径5.索取原始文献11. 观察是从生活中直接采集材料的方式,检索是从文献和电脑网络中间接获取材料的采集方式。
(判断)对第七大节课思考练习题(8题)第二节材料的采集方式之四-阅读,第三节材料的整理。
1.阅读有什么方法阅读的基本方法就是两种:浏览和精读。
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自己看分选择答多少)浏览就是大略地看,是略观大意,知其梗概的一种阅读方法。
浏览也称略读、泛读、快读、跳读等。
精读就是仔细、认真地读,读的时候要认真分析,仔细琢磨,深入理解。
2.阅读有什么要求①要定向阅读积累②要勤于笔录③阅读要与思考相结合3.阅读为什么要定向因为定向阅读才有效率4阅读为什么要与思考相结合有思考才能驾驭阅读的文献材料为我所用,才能学有所得。
5.文献资料记录的内容主要有什么观点和事例材料.资料的出处.自己的感想心得6.资料记录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主要有5种:1.摘录:即原文照抄。
摘录一要认真斟酌,确实有价值的才摘录。
二要准确,要忠实于原文,不能改动原文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
三还要注明出处。
2.摘要:即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材料原文的主要内容。
作摘要,要准确理解原文,措辞得当,不能曲解原意。
3.提纲:提纲笔记便于掌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逻辑结构。
适用于篇幅较长或对其思路、结构感兴趣的图书、文章。
4.索引:即只记文献资料的出处,不记内容的一种笔记。
对于随时可以找到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自己收藏的图书、刊物可以使用这种记录方式。
5.心得(札记):这种笔记的内容是写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之后的收获、启发和感想。
7.贮存文献资料的注意事项是什么材料的存放,要有条理、系统化、不能杂乱无章。
要给资料分类和按类存放。
8.怎样对搜集来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按类存放,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或工作的需要来分类。
第八大节课思考练习题(11题)第三章立意与选材第一节主题概述、第二节提炼主题的要求和方法、第三节主题的表达。
1.什么是主题,含义怎么讲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和思想倾向。
2.主题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学作品、公文中一般习惯称作什么3.衡量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首要因素是什么主题4.文章的什么要素是制约文章写作的重要依据主题5.对主题的要求是什么说全了有五点要求:①正确。
即作者的思想观点(文章主题)要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实践检验。
②深刻。
一是观察事物要精细,不放过一丝探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线索。
只有独具慧眼,见人之所未见,才能发人之所未发,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二要善于分析思考,抓住关键之处,把问题想深想透。
三是破除封建迷信。
③新颖。
(一)力求达到深刻。
(二)思想认识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