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092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红色资源的应用必须遵循大学生接受心理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既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根据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主动学习和获取教育价值,主动内化为自身品德,外化为行为表现。
这一过程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的教学体系必须与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相适应的规律。
一方面,教育者的教学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效果。
另一方面,教育者不仅要被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而且要主动超越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即积极调整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使其接受教育,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从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来看,从事自然科学的教师如果讲好科学原理,即使他的品德稍差,学生也不会怀疑他所教知识的科学性。
然而,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教师,科学的魅力在于其人格魅力的体现。
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红色资源价值的传递远比科学知识的传递困难得多。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从师德出发,注重言行细节,注重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受教育者从感受教师人格魅力开始接受红色资源,并开始喜欢红色资源的教学内容教师人格教育。
从受教育者自身来看,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是主流,但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心理是存在的,如反叛、困惑甚至对抗等。
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容易接受真理和科学,容易接受形象化的事物,容易接受符合时代特点的模式,容易接受一定环境和氛围下的教学,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感、现实感的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时代感、创新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亲自参与,体验甚至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在运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适应和主动超越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接受心理,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接受心理。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及其创新研究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及其创新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未来的希望。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思想内涵。
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坚定信念、勇担使命。
探讨红色文化如何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探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探讨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意义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史、建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重要符号和精神力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红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研究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和效果,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品位。
探讨红色文化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创新方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成长。
研究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部分的内容到此结束。
2. 正文2.1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建设事业的历史经验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大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丰功伟绩,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路径--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新西部 NEW WEST 2021年第2-3期合刊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是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先进文化”。
[1]它体现在理想信仰、价值追求、精神风貌等层面,融注于物质遗存、机制行为和文化艺术形态当中。
“红色文化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成为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政治标识的红色基因。
”[2]蕴含着巨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3]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现。
地方红色文化是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特殊红色文化类型,包括当地在社会革命和建设改革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现存遗址遗迹、遗物,创作的文艺作品,制度建设、修建的纪念场馆等。
甘肃陇南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陇南辖八县一区,几乎各个县区都有红色文化遗迹遗址和纪念馆。
尤其两当兵变遗址和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遗址影响深远。
地方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地方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价值(一)大学生对地方红色文化的亲近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4]地方红色文化对于高校的师生来说无论地名、还是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都较为熟悉,感觉革命人物和革命事迹离自己很近,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能够激发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欲望,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大学生对地方红色文化的亲近感是其他思政教育素材所不具备的。
如两当兵变中关于习仲勋的革命事迹等,对于陇南师专的大学生而言要比其他思政教育的素材亲近的多。
大学生了解地方红色文化的欲望、兴趣实质上就是大学生对地方红色文化的亲近感。
引导大学生了解地方红色文化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新时代高校如何利用红色文化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高校如何利用红色文化助推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文/蒋蒙涛(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6)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革命年代共产党人的爱国救亡、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高尚精神品质,红色文化有利地推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发展。
将优秀的红色文化注入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有利于发挥红色文化在新时代高校的影响力,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关键词:高校 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一、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优秀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红色文化则是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支撑国家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革命时期所形成的特有形态。
1.红色文化有利于强化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新时代的高校学生作为中国建设发展路上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有效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怀,则能使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
[1]在中国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众多革命烈士为了抵抗外来侵略、反抗阶级的压迫,为了获取中国的独立和解放,用自身的生命和热血与敌人作斗争,诠释了爱国主义情怀。
将红色文化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有利于他们切身体会到现如今的生活来自无数革命家的艰苦奋斗,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归属感、国家自豪感、民族自信,成为心怀爱国主义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2.红色文化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生活中、成长与成才的道路上起到精神上的引领、价值上的引领。
”[2]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无数革命家艰苦奋斗所形成的,不仅仅概括着社会主义的内涵,同时也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相吻合,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求和向往。
历史发展是教育最好的教科书,而中国的革命历史则是我们教育史上最好的营养剂。
将中国革命史上的红色文化注入到高校教育之中,带他们感受直观的红色文化呈现出的先进革命事迹,有利于树立提高新时代高校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助推他们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不懈努力、艰苦奋斗、敢于拼搏,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852370973@ 有效德育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2020-ZXXW-07)研究成果㊂作者简介:霍伟义(1978-),男,汉族,河南滑县人,硕士研究生,山东管理学院副教授㊂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ʏ㊀山东管理学院㊀霍伟义㊀㊀摘要: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命题㊂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中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保障㊂如何用大学生可以主动㊁自觉接受的沉浸方式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是当下研究的重点课题与方向㊂梳理革命英雄精神脉络,创演校园红色音乐剧,是更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㊁坚定学生理想信念㊁生动思政教育资源的重要载体和有效路径㊂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新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㊂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辉传统㊁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㊁发扬光大!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思想旗帜和根本指南,是高校要长期坚持㊁久久为攻的大事㊂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㊁先进文化资源相结合,将理想信仰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精神家园,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㊂1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1.1㊀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缺乏认同感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种形态㊂目前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㊁纪念馆㊁展览馆㊁人物馆㊁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国各地㊂可见国家对红色教育建设的重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精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只是对历史的了解,不能内化于心,很难拉近与新时代大学生距离,心灵与情感上得不到体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对红色文化缺乏认同感㊂ 1.2㊀红色文化传播缺乏创意和吸引力目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思想观念尚不完备,需要红色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怎么能够让他们自愿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热衷于思想政治相关内容的学习研究,发挥红色文化的巨大力量,是我国高校教育应该思考的命题㊂通过研究发现,红色文化在高校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弘扬,虽然组织了很多活动,但缺乏创意,学生参与度不强,集中表现为:比赛是为了名次,活动是为了完成任务,重学习无体会,重过程无结果,有开头无延续,有活动无内容,有意义没意思,有资源没人做等现象㊂1.3㊀ 课上 与 课下 不够联动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新时期大学生表现出更为务实的倾向,很大程度否定了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㊂有着社会化和独立化的特点,有着对 填鸭式 和 考试型 的教育教学的反感,这就会造成 老师讲课很卖力,学生犯困很无趣 的现象,渴望自由和平等的大学生并不喜欢坐在课堂上听教师单方面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讲述㊂这样的德育工作主要表现在 课上 和 课下 的内容和分管部门交叉脱节㊂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是提高当下学生思想认知㊁创新红色主题活动㊁实现课上内外的重要方式㊂而在推进实践的有效性㊁吸引力和深入程度中,以挖掘革命英雄人物的精神与大学生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研究成为坚持问题导向㊁寻求有效路径的抓手㊂2㊀师生共创 使新时代大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觉践行2.1㊀创编校园红色音乐剧,引领学生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是符合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有效德育852370973@我国形势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㊂以创编校园红色音乐剧为例:王尽美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以王尽美的革命精神为题材的校园红色音乐剧‘尽善尽美“,通过梳理王尽美的生平事迹㊁思想变化和革命斗争历程,整理王尽美的红色文化资源,提炼王尽美革命精神,能够进一步研究党史㊁新中国史和中国革命史等,整理和发掘相关的红色史料㊂师生共创,最大的优势是将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堂变得灵活有趣,沉浸式体验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逐渐产生好感㊂2.2㊀梳理革命精神脉络,剧本创作以文育人通过对王尽美精神的梳理和提炼,校园红色音乐剧‘尽善尽美“采用时空对话的形式进行创编,核心主题是 爱国爱家爱人民 ㊂故事发展以王尽美革命斗争经历和思想发展历程为主线,采用时空穿越的创作方式展开,以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与斗争为线索设置戏剧冲突,真实再现那段烽火岁月,王尽美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和救国救民道路的选择,艺术呈现王尽美精神的形成过程和深刻内涵㊂2.3㊀思政教育与音乐的融合渗透,以音育人音乐剧‘尽善尽美“的音乐唱段共有24段,包括独唱㊁二重唱㊁小合唱和大合唱㊂因接受主体为大学生,所以音乐唱段的创作多数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背景㊁生活环境㊁独特习性等来完成的㊂校园红色音乐剧‘尽善尽美“中的唱段‘梦想起航“‘十六岁“‘榆关道“‘沉浮谁主问苍茫“‘曙光“‘谁让我们是学监“‘母子情深“和‘青春的代言“等,参演的师生和观看师生时而潸然泪下,时而热血澎湃,学生从音乐中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从唱词中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㊂2.4㊀穿越时空体验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以美育人一部好剧的舞台呈现,要具有思想性㊁艺术性和观赏性,缺一不可㊂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具备的,往往观赏性要从舞台视觉着手,剧中采用6道历史的城墙,四面有画,摆积木式的变换场景,颠覆传统舞美设计理念,剧情加入灯光和艺术效果的渲染,会出现时而厚重,时而清新,时而苍凉的视觉冲击㊂3㊀守正创新 用艺术表现形式创新教育模式3.1㊀通过师生共创音乐剧实现思政教育从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音乐剧在整个编创㊁导演㊁演出和观赏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艺术呈现和德育渗透融合,并能激发大学生的二度创作,从而将人物刻画更好的表现在舞台上㊂编剧带领师生创作剧本,寻访故居,参观展览,翻阅史料,梳理脉络,寻找创作思路与灵感;导演在做导演阐述时带领创演人员了解王尽美的故事,分析人物特征,使各工种部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打造艺术精品工程㊂演员在排练时,要做案头工作,体验家国情怀,体会真情实感,用心投入到表演中来; 灯服道效化 的介入,给整个剧平添几分魂魄,使演员和观众都能触摸到历史,穿越时空,将过去与现实拉近距离,触动心弦,对德育教育主动接受㊂3.2㊀更新模式㊁坚定理想信念㊁生动思政教育资源校园红色音乐剧‘尽善尽美“的艺术表达,是一场极具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激发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㊁强国之志和报国之心,更新了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德育教育内容单一和 灌输 的模式㊂通过师生的自编㊁自导㊁自演,让德育教育方式与时代同步㊁与学生实际贴合,生动了德育教育资源,使德育内容鲜活生动,提高德育实效性㊂4㊀结语师生共同参与创演的音乐剧,是对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德育内容及形式的积极扩展和补充,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提供借鉴㊂以革命英雄事迹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引领,能够解决高校文化育人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是与高校相适用的㊁行之有效的文化育人模式㊂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2]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1).[5]邓辉煌.红色文化的传承与转化 湖北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6]徐海泉,虞新胜.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2-26.[7]杜小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开发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N].贵阳日报,2014-10-08.[8]张哲思.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高校教育教学价值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5.[9]王潇.上海高校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责任编辑㊀任㊀远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工作调研报告一、背景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思政工作,对于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为提升思政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了解各地区思政工作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情况;2.探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工作的效果和存在问题;3.分析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工作的优势和挑战;4.提出相关建议,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思政工作。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文献资料收集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点对各地思政工作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具体运用和成效进行调研分析。
四、调研结果1.各地思政工作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情况各异,有的地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有力推动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有的地区存在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不够充分的情况,影响了思政工作的效果。
2.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工作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自信等方面。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不够系统化、传承不够完善等。
五、调研分析1.优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感染力,能够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品格。
2.挑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工作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不能简单堆砌红色元素,应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
六、建议1.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承,注意体现其时代精神和现代价值;2.制定具体措施,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3.注重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创新手段方法,提升教育质量。
七、结论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对于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各地应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力量,切实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围绕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引言部分指出红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简要介绍研究背景。
正文分析了红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了红色资源在具体应用中的作用,以及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同时也指出红色资源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总结了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呼吁加强其应用。
未来研究方向也得到了展望。
本研究为深入了解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应用,传承,创新,问题,发展趋势,价值,加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红色资源是指那些具有红色文化背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红色经典、红色遗址、红色故事等。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而红色资源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红色资源的学习和传承,大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党的先进理念和伟大成就,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红色资源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红色资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坚定信念,通过学习红色资源,大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崇高,激发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资源,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石。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以革命和建设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它是形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和支柱,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在当今社会,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性和实效性。
首先,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团结协作、勤奋创新等价值观,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的基础。
如果大学生能够在教育过程中研究到红色文化资源,就能够培养起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学生在大学阶段,面临着许多挑战,思想压力可能会使他们感到疲倦,情绪低落。
此时,红色文化资源就可以发挥作用,引导学生把爱国主义、团结协作、勤奋创新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心灵中,从而激励他们挺起腰杆,勇于面对挑战。
最后,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提升他们的素养。
在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研究更多的历史知识,充实自己的文化积累。
此外,学生还可以从红色文化中研究到一些谋略、见识等,从而提升自身素养。
总之,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性和实效性。
因此,大学应该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体会红色文化的精髓,从而使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随着中国发展,红色文化资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
如今,在大学校园中,红
色文化代表着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生动的历史素材,有效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
的爱和认同。
例如,“五四运动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国地”等等,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会在校内安放这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红色文化景点。
在参观
这些景点时,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过去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而且能
够引起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对祖国的珍惜,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同时,体验到了解红色文
化的快乐,学生们也能从中得到启示,让他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人生路程。
另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也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爱国、责任、进步、奉献”的价值观念,促使大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大学校园中,领
会社会文化的特性能够使本科生在追求自己专业学业的同时,真正地认识到了自己与社会
的交往方式。
例如在原上海总工会大楼上设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旧址”,它不仅仅是一个
具体的历史事件,更是一种红色文化的象征,指引着新时代的年轻人要以强国、爱国为本,牢记时代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的综
合素养提升和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同时也极大的打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
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因此,学校应充分挖掘和利
用红色文化资源,为广大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全面、丰富、优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