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案(优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案第【1】篇〗课堂展示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在巨人的花园之中。
课堂中,教学思路清晰,紧扣课文重难点和课后题。
在情境中体会,在书写中畅想。
整节课,欢快而充实。
教学反思《巨人的花园》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童话,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
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
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
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在于结合智慧教育运用情境创设法很快的将学生带入童话故事中去感受花园和巨人的变化,体会童话故事的魅力。
1.注重朗读在教学中,我先设计闯关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紧接着,以一段视频带入情境。
同时,加入我的范读让学生去感受花园的“美丽”。
之后,引导学生加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读中感悟,以读见悟;巨人回来后,斥责孩子时,让学生换位思考,以演读的方式体会巨人形象;感悟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时,让学生对比朗读。
我凭借教材进行恰当、巧妙的语言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增强了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2.读写结合除了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想象画面之外,我还运用了一些,包括结合书中插图让学生去感受童话故事。
在文章末尾处,加入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尽情想象孩子是如何和巨人尽情的玩耍,并利用作品观摩推出写得比较棒的在班内展示交流。
总的来说,这节课教学思路比较清晰,紧扣课文重难点和课后题。
在情境中体会,在书写中畅想。
整节课,欢快而充实。
但这节课也有一些小遗憾,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词语,比如描写冬天的词“雪花飞舞、狂风大作、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和描写春天的词如“阳光明媚、草翠花开、绽出绿芽”等这些词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运用,也没有让学生进行积累。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精选3篇)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精选3篇)《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要引导我们走进童话的世界。
童话,大家一定读了不少。
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喜欢哪个角色?说一说。
是啊,童话世界五彩缤纷,令人遐想,给人启迪。
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的世界,走进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看看“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作者介绍:王尔德,英国著名作家(幻灯片出示)二、再读课文,初步感知:1、我的词语库:让学生读读词语,掌握字词。
2、听课文朗读,完成习题。
(1)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里什么样?(2)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花园什么样?(3)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花园有什么变化?(4)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又怎么样?3、重点句子赏析4、一堵墙围住了孩子的脚步,也围住了(春天、友谊、温暖、欢笑)。
留下了(冬天、寒冷、荒凉、孤独)。
5、理解重点句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6、唤来春天,需要一颗(宽容、友善、热情、温暖)的心。
7、小结:幸福源于宽容、善良和共享!8、原著结尾:幻灯片出示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一谈。
(2)写作上:童话不仅有丰富的想象,还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这一课,作者的语言也很美,值得我们学习。
在今后的习作中,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优美语句。
四、名人名言五、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王尔德的童话故事,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2[课标分析]1、《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本课教材地位:孩子们已读过《小壁虎借尾巴》、《乌鸦喝水》等童话,本组教材导语明确指出“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语言魅力”。
《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6篇】

《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6篇】《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内容,巩固识字。
3、让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重难点】1、认识12个字。
2、从故事中受到教育,能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方法】游戏法、竞赛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名字叫《巨人的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随文识字1、出示读文要求: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宝宝圈出来,并在新词下画上横线。
⑵数数本文有几段,在每段前依次标上序号,了解课文内容。
⑶注意读书姿势。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听录音范读课文,再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宝宝1、在小组内自由学习生字。
2、汇报学习情况。
(小组长带读生字、一字开花游戏、猜字游戏)3、识字比赛。
四、将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全班朗读课文。
2、游戏巩固认读生字。
二、细读课文1、老师出示问题,学生找出相应段落,老师指导朗读:⑴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⑵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了?⑶孩子们来了以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2、比较朗读:(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请学生抓住花园里有孩子玩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不同的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花园里有孩子时的美丽与没有孩子时的荒凉。
个人挑战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3、积累词语库,除了课后的,你还从课文中积累了哪些词语?选择你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三、齐读课文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二、认读生字宝宝三、学习田字格中的生字并指导学生书写1、让学生对要写的字进行一字开花,并且说说每个字的结构、偏旁、音序。
2、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特点,并说说自己将怎样写好这个字。
巨人的花园教研活动备课(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巨人花园》这篇童话故事中,巨人因自私而失去了四季的变换,最终在孩子们的帮助下,学会了分享与关爱。
这个故事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挖掘故事的教育价值,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我们特此开展“巨人花园”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能复述故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分享与关爱的美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活动内容(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出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3. 引出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巨人花园》,看看这个故事中的巨人为什么没有四季?(二)学习故事1. 朗读故事:教师范读故事,学生跟读。
2. 分段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段理解故事内容,重点讲解巨人为什么没有四季,以及孩子们是如何帮助巨人的。
3. 生字词教学:讲解故事中的生字词,如“四季”、“花园”、“快乐”等,并引导学生进行组词造句。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巨人为什么没有四季?- 孩子们是如何帮助巨人的?- 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巨人?- 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三)拓展延伸1. 绘画创作: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巨人花园。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3. 分享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以及自己是如何做到分享与关爱的。
四、活动总结1. 回顾故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故事内容,强调故事中的教育意义。
2. 总结感悟:引导学生总结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如分享、关爱、友善等。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巨人花园》的读后感。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如是否积极发言、是否认真听讲等。
《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

《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教学重点1、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今天,我们就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
齐读课题,提问。
学情估计:学生会提到巨人的花园是怎样一座花园?这个问题,教师以此展开教学。
学习课文一、粗读感知1、自读课文。
要求:采用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
2、谈谈读后的感受。
3、认读生字二、重点阅读,体会道理1、再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一座花园?学情估计:学生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3、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
4、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呢?方法: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自己做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指导。
(1)第6自然段:春天到村子里时,巨人的花园还是隆冬。
A反复读3、4句,要读出村子和花园不同景色所蕴涵的不同情感。
B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么?想象孩子们又在做什么?学情估计:如果学生能说到孩子们想到他们的乐园──花园里去,教师可以点拨:巨人在里面日子过得并不好,孩子们也想进去玩,现在最好的是什么?(2)第7自然段: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说课第1篇】《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说课稿中卫五小郭青一、说教材《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但当他看见孩子们在里面玩时很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他的自私换来了花园的寒冬,后来经一个男孩的提醒,巨人知道了自己的冷酷后,他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
从此,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本篇课文我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安排了解本文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指导写字。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二、说设计理念1、想象促读,体现童心、童趣细细阅读全文,我们会发现,童心、童趣是文本的写作基调。
“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这种思维与活动方式,为孩子们所向往。
在全文的朗读基调上,我主要采用先想后读、边读边想的策略,帮助学生走入文本,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童话的无限魅力。
2、抓住题眼,感受花园的变化巨人三次叱责孩子并赶走他们,是花园产生变化的原因。
因此,我在教学时以“变化”为主线辐射全文,反复品读,展开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教学目标: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朗读,运用语言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2、教学重点:在读中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3、教学难点: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溢、允”等生字,规范书写“荫、砌”等生字,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人物的言行,通过想象,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情感与价值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发挥想象,感受巨人的花园的美丽,以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耍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进行拓展写话训练。
【教学难点】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情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能说一个给你深刻印象的吗(生自由汇报。
)是啊,童话故事以它生动的故事以及优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童话就是《巨人的花园》,大家齐读课题。
这个课题很有趣,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生:“巨人”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花园又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想象中的巨人是怎样的对了,童话故事就是这样超出了我们平时的生活。
(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巨人,这些孩子们在他身边显得如此的小。
想不想去巨人的花园敢不敢去有的同学摇头,没关系,巨人现在出去旅行了,跟我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懂的词语。
2.交流感受。
三、识字学词,扫清障碍1.课件出示:绿树成荫、洋溢、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呼啸、凝视、脸颊、愉快、拆除2.开火车式认读词语。
3.指导书写。
“荫”字上部横长盖住下部;“月”撇长,伸到“阝”的底下。
“溢”字“氵”要彼此呼应;“皿”底横稍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3、体会这篇童话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表达的突出特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表达突出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童话大王王尔德的一篇童话。
同时也积累了这些词语,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阳光明媚狂风大作草翠花开雪花飞舞绽出绿芽瑟瑟发抖鲜花盛开鲜花凋谢绿树成阴树叶飘落鲜果飘香冰雪覆盖师: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语排列特别有规律,你能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花园的景象吗?(板书:花园--荒凉、美丽)2.那么,是谁让花园里美好的春天转眼就变成漫长的寒冬的?(板书:巨人)二、品读课文(一)走进巨人的言行,体悟巨人的自私看来巨人的态度决定了花园的变化,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去认识这位巨人。
用心读读3-8段,用“——”划出描写巨人语言、行为的句子,并思考巨人当时是怎样想的?出示:①“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②“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③“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1.现在,同学们都找到了巨人的话,我们来仔细读读这三句话,应该怎样来读呢?(生:很生气地读)巨人他这样的高大,他的嗓门儿一定很怎么样?(很大;凶;粗。
)大家想想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这样的话吗?(指名说)请你们想象着巨人的动作和表情来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指名读)2.一连三个“滚出去”,说明巨人非常的—(生气)巨人为什么那么生气,一定要把孩子们赶走呢?谁来说说。
(生:因为巨人觉得自己的花园很漂亮,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巨人觉得这些孩子们很讨厌,要把他们赶走;他觉得这个花园是自己的,不能让别人分享。
)3.孩子们,读到这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巨人呢?(板书:任性冷酷)4.过渡:可是,后来巨人变了,你看,他正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的玩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两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丰硕”“允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童话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
英国的《典雅》杂志说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师板书课题)堪称“完美之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尔德笔下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无穷魅力吧!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词,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叱责”“吼叫”等词语。
(3)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理解词语的。
(4)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巨人说的话。
1.学生勾画,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
四、指导书写1.师:本课有许多难认、难写的字,同学们快找一找,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出错?2.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牌、惩、颊。
第2课时一、设疑激趣1.师:“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句话是谁说的?(巨人。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
二、新课导入1.师:瞧,巨人的花园多美呀!(播放多媒体动画)巨人不在家的日子里,孩子们快乐地嬉戏玩耍,这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
2.师: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想说点儿什么?(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及时引导归纳)3.师:可这所有的快乐在巨人回来后便。
(学生回答)4.出示句子:(1)“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叱责道。
(2)“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自言自语道,“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
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
”(3)“我不懂为什么春天来得这样迟,”巨人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凄凉的花园,“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
”(4)“春天到底来了。
”(5)“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
”(6)“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
”师:请仔细读一读、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时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神态和动作又是怎样的?三、探究学习(一)学习第3~6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巨人叱责孩子的第一句话,想象巨人的心理活动、神态及动作。
2.表演读。
(1)师:孩子们吓得跑开了,巨人却在花园四周。
(砌了高墙。
)(2)师:挂出一块。
(“禁止入内,违者重惩”的布告牌。
)(3)师:与此同时,墙内墙外却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自读第6自然段。
(二)学习第7~9自然段。
1.说一说墙内外的不同景色。
(学生自由发言)2.巨人不懂春天为什么来得这样迟,一心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
谁能告诉他原因呢?(因为巨人的自私,孩子离开了,春天也不会光顾巨人的花园了。
)3.出示句子,品味语言。
(1)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
(2)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
(将“雪”“霜”“北风”拟人化,生动形象,语言活泼自然,冬天的严寒与冬日的各种景象跃然纸上。
)(三)学习第10~13自然段。
1.师:巨人在睡梦中被惊醒,因为。
(春天来到花园,孩子来到花园。
)2.师:这个时候的花园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小鸟歌唱,雹停止疯闹,北风不再吼叫。
)3.师:巨人看见了一幅怎样的奇特画面呢?(学生齐读课文)4.师:这个时候巨人才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自己的花园里来,他为自己的举动感到。
(后悔。
)并且将那个小男孩。
(轻轻抱起来,放到树枝上。
)5.总结:花园不再仅仅属于巨人一个人了,也属于孩子们。
巨人终于懂得分享的快乐,不再自私自利。
(四)学习第14~15自然段。
师:此时,巨人和孩子们都感到无比的幸福,我们也为故事的结局感到高兴。
让我们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齐读故事的结局。
四、总结课文1.师: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2.师:老师想将这句话送给大家:如果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将会变成一座坟墓。
五、拓展延伸师:人们常说,每一篇童话故事都有一个极美的化身,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去感悟美的力量。
【板书设计】巨人的花园冷漠、自私善良、宽容↓↓寒冬—————————→春天【教学反思】童话以其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情节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也正是因为学生对童话的学习用心性很高,如何让学生在感受到童话带来快乐的同时,能更深入地理解童话以及其中蕴含的道理尤为重要。
本文堪称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完美之作,揭示了快乐应和大家分享的深刻道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教案第2篇】【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
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
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设计理念】童话故事具有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蕴含道理等特点。
本课设计以激发兴趣、品味语言为主线,以童话的方式,引领学生品味童话优美语言,感悟童话的情节——有孩子的快乐的、阳光明媚的花园,巨人的训斥从而带来的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冰天雪地的冬天的故事情节,进而领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一文章主旨,领会有分享、有宽容才有快乐的道理。
【教学课题】1、紧扣“花园的变化”这一主线,抓住词语的理解、积累与运用,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美丽。
2、联系生活,合理想象,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并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3、感悟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创编童话埋下伏笔。
【教学重点】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法与学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引领,做学生阅读的领路人。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步入童话王国,欣赏了童话优美的语言,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九课《巨人的花园》,进行我们的心灵之旅。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巨人的花园曾经是一个——(漂亮的花园)。
那里,春天,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巨人的花园也曾经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充满欢笑的花园)引读: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二、品读课文,感知体验出示巨人回来前花园景象的课件:1巨人回来以后,花园多次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仔细读文,在读中感悟:花园的变化跟巨人对待孩子的态度有关。
)2.请你把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巨人第一次训斥孩子。
师:你能快速找到文中巨人训斥孩子们的三句话吗浏览课文3-8自然段,用直线画下来。
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1)师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在巨人的心目中,只有——花园,没有——孩子们。
只要他一出现,孩子们必须马上从眼皮底下——消失,用上句子中不文明的一个词语就是——滚出去。
(2)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他说这些话时,心里会怎么想,说话时是什么样子(从眼睛、手势、脸色各方面想象巨人的心理活动、神态、动作)(3)你来当一次巨人----巨人第二次训斥孩子。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屏幕随机出示)(1)师:“好容易”,其实意思是——(好不容易)。
他盼了多长时间(好几个月)(2)请大家看屏幕,这两句话都是在写巨人——斥责孩子。
都是写巨人巴不得孩子早点——消失。
但是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预设:第一次是说,孩子们来这儿——玩,第二次却说,他们是在——胡闹。
师:你认为孩子们在胡闹吗(3)明明孩子们是在玩,为什么却说在胡闹呢我请同学读读这一片段。
其他同学猜一猜,巨人当时心里会怎么想屏幕出示: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
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
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
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
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预设:没我允许你们来这儿玩的;你们真是屡教——不改;春天是很宝贵的,我不希望你们来捣乱;我的好心情都被你们破坏了。
师:想到苦苦期盼的春天,极有可能就这样流逝掉了。
巨人非常非常的生气,又一次斥责孩子,读——巨人第三次训斥孩子。
“喂 ! 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1)理解叱责。
(2)已经对你们发过脾气了,这个小男孩竟敢不听,巨人此时会——叱责道————3、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自私,冷酷、任性,不让孩子来他的花园)师:是的,巨人就是这样一个人。
课文开头写巨人外出履行了,你们知道他去哪儿了吗王尔德在原文中写道:巨人没有别的朋友,只好到妖怪朋友科尼西家去串门,这一住就是七年。
在朋友家里,他的交谈是要受限制的,接着他决定回自己的城堡了。
4.他叱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5巨人独自在花园里生活,他过得快乐吗?(荒凉、寒冷、孤独)6.后来是什么又让春天来到了花园里?(孩子)7.师:同学们一定对这个小男孩特别感兴趣吧,让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第八自然段吧。
(1)想象一下小男孩面对巨人的大声叱责,可能会说些什么?猜一猜这个小男孩儿是个什么人?(春天的使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力量?(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他为什么不像别的孩子那样逃跑?他留下来是为了什么?(想教育巨人:快乐与人分享)他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告诉巨人什么?(是你的冷酷赶走了春天,你要学会与人分享快乐!)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小男孩儿和巨人的心中,明白其中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
(2)有了小男孩的提醒,巨人才醒悟过来,指名朗读巨人的话。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