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蚯蚓的选择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蚯蚓的选择》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的特点,以及它们对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蚯蚓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表面,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蚯蚓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掌握蚯蚓对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的特点。
2.实验法:让学生参与蚯蚓的生活习性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心得。
4.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对蚯蚓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蚯蚓、土壤、植物等实物;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实验器材(如试管、培养皿等)。
2.课件:蚯蚓的生活习性、生态系统作用等相关图片和视频。
3.教学场地:实验室、教室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蚯蚓和土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蚯蚓的生活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呈现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精品】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蚯蚓的选择》教科版

《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蚯蚓与环境。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先要谈谈自己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然后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
然后请学生猜测实验结果,并观察、记录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蚯蚓会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
另一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
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请学生猜测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边。
第二部分: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这个部分是让学生具体分析一些动物的生活需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身边的生物有一定好奇心,对于科学实验充满兴趣,乐于探究。
他们通过三年级土壤与生命单元的研究已经知道土壤中有蚯蚓,蚯蚓在土壤中的重要作用。
还知道不同地区生活着不同的动物,了解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训练,能够初步设计一些对比实验,知道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但实验设计还不够严谨科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完成自己设计的对比实验,了解蚯蚓喜欢的环境特点。
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评价任务1.小组合作设计对比实验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对环境的需求。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长方形扁纸盒两个(可以让学生准备)、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可以让学生准备)、干土、湿土。
为全班准备:企鹅、天鹅等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师:同学们,咱们首先来个幸运小抢答吧!根据这些提示,你猜猜它是什么?(ppt出示)1.它可以做药材,具有解毒、降血压等功效。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因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会影响蚯蚓的生活和分布。
3.了解蚯蚓对环境的选择是长期适应的结果。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光照和水分对蚯蚓生活环境的影响,培养设计实验、控制变量的能力。
2.能够运用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等方法,得出蚯蚓对生活环境的选择倾向。
3.能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新的问题,并尝试改进实验方案。
(三)科学态度目标1.对蚯蚓的生活环境探究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积极参与实验活动。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尊重实验数据和结果。
3.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在实验结束后妥善处理蚯蚓。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对蚯蚓等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认识到研究动物与环境关系在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光照和水分对蚯蚓生活环境影响的对比实验,掌握变量控制方法。
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理解蚯蚓对特定环境条件的选择。
(二)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对比实验中变量控制的重要性,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2.引导学生从蚯蚓的行为和分布情况推断其对环境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与生存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蚯蚓生活习性的图片、动画(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蚯蚓对光照和水分刺激的反应动画等)、视频资料(如蚯蚓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状况视频、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视频等)。
2.蚯蚓若干(提前收集或购买,确保蚯蚓健康)、长方形纸盒(多个)、黑纸、透明塑料纸、潮湿的土壤、干燥的土壤、镊子、小铲子、喷壶、水、手电筒、实验记录单、笔。
3.资料卡片(关于蚯蚓的结构和功能介绍、蚯蚓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资料、对比实验设计要点、生态环境对蚯蚓生存影响的案例等)、奖励贴纸(如“科学探究小达人”“环保小卫士”等)。
教科版蚯蚓的选择优秀教案3

4.蚯蚓的选择【教材简析】通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
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
第一部分:蚯蚓与环境。
学生先要谈谈自己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然后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学生将经历两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
学生分组记录实验结果。
第二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学生分组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学生可以发现蚯蚓需要黑暗、潮湿的环境。
第二部分:其他动物与环境。
教材呈现了5张图片:雪地中的企鹅、湖中的天鹅、冬眠的青蛙、南飞的大雁、雪地里的狼。
这个部分是让学生具体分析一些动物的生活需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有观察蚯蚓的经验,知道蚯蚓生活在土壤里,大部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地方,但是不是真的如此,学生不能完全确定。
通过前面3课的学习,学生知道对比实验的设计关键是控制变量,但还不够熟练,本课将继续训练。
对于常见的动物,大部分学生知道它们的身体特征和一些特殊的生存活动,但有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地方。
2.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1.能基于自己对蚯蚓的已有知识,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根据材料设计单一变量的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生活的环境。
3.能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从实验数据中发现蚯蚓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
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动物对环境的需求现象表现出研究兴趣。
2.尊重实验证据,当实验结果与他人不一致时,能分析原因,并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动物依赖于环境,树立保护好环境的意识。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4、蚯蚓的选择》教案(1).doc

蚯蚓的选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几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1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1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几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1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案一. 教材分析《蚯蚓的选择》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课文通过描述蚯蚓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以及它们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引导学生了解蚯蚓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蚯蚓这种常见的生物,他们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蚯蚓的特点,并培养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会观察和描述蚯蚓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难点:蚯蚓的特点和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蚯蚓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运动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蚯蚓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蚯蚓的生活习性。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蚯蚓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蚯蚓的基本知识,准备好观察和实验的心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蚯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蚯蚓这种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运动等特征,并简要介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蚯蚓观察实验,亲身体验蚯蚓的生活习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蚯蚓的收获,总结蚯蚓的特点和价值。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蚯蚓的选择》教案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蚯蚓的选择》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蚯蚓对环境的选择。
学会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究蚯蚓对光、湿度等环境因素的选择。
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
2.难点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
理解动物生存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蚯蚓的图片或实物,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蚯蚓吗?它生活在哪里呢?引出课题:蚯蚓的选择。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如喜欢黑暗的地方、潮湿的地方等。
3.设计实验选择光和湿度两个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以蚯蚓对光的选择为例,设计对比实验: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一端用黑布遮住,营造黑暗环境,另一端保持明亮。
在盒子中间放入几条蚯蚓。
观察并记录蚯蚓在不同光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同理,设计蚯蚓对湿度的选择实验:在盒子的两端分别放置干燥的泥土和湿润的泥土,观察蚯蚓的分布。
4.进行实验分发实验材料,如盒子、蚯蚓、泥土、黑布等。
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和规范操作。
5.观察记录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蚯蚓的位置,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记录内容包括蚯蚓的数量、分布位置等。
6.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比较蚯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分布情况,分析蚯蚓对光和湿度的选择。
例如,大部分蚯蚓会聚集在黑暗潮湿的一端。
7.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让学生得出科学结论。
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8.拓展延伸提问:除了光和湿度,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蚯蚓的生存呢?引导学生思考土壤质地、温度、食物等因素对蚯蚓的影响。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实验探究,拓展对蚯蚓生存环境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几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1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几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1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