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共60页文档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

┊┊┊┊┊┊┊┊┊┊┊┊┊装┊┊┊┊┊订┊┊┊┊┊线┊┊┊┊┊┊┊┊┊┊┊┊┊静宁隧道综合设计专业:姓名:指导老师: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隧道无论是从结构计算,还是从施工方法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飞跃,本设计课题为公路隧道,注重的是结构计算,重点研究新奥法施工。

本设计按照“新奥法”施工的要求,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参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及其他各规范,对某山岭高速公路上的静宁隧道进行了综合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地质的概况理解,并根据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洞门设计、隧道横纵断面设计、隧道衬砌结构设计、路基路面防排水及管线沟槽设计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了初期支护结构计算与隧道二次衬砌的结构计算,同时还完成了隧道通风、照明的计算及设计。

最终达到内实外美、合理节约的原则完成本次静宁隧道的设计任务。

关键词:公路隧道, 新奥法, 防排水, 初期支护,衬砌结构, 通风照明, 监控量测, 结构计算ABSTRACT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es,the modern tunnel either from the structure calculation ,or from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have a greater than before,the design for tunnel project, focusing on the structure calculation , focus on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NATM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 of the mission statement,Reference highway code for design of road tunnel and other desig n and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the comprehensive design is made for JingNing Tunnel which is included in a highway of the mountainous area .This design paper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 an overview of engineer geology to undeersrtand,according to geological conditions、according to geological conditions, hydrological conditions,and many other factors、portal design、tunnel cross-longthudinal┊┊┊┊┊┊┊┊┊┊┊┊┊装┊┊┊┊┊订┊┊┊┊┊线┊┊┊┊┊┊┊┊┊┊┊┊┊design、structural design of tunnel lining、PavementDrainage and pipelin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eshign groove and initial support for the tunnel structure calculation wit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the lining, the paper and also completed th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f ventilation and lighting system.Ultimately the reality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a reasonable principle of saving to complete the JingNing tunnel design of this task .Key Words:Highway Tunnel , NATM , Water proof and drainage system , Lining structure , Ventilation and lighting ,Monitoring survey , Structural calculation;┊┊┊┊┊┊┊┊┊┊┊┊┊装┊┊┊┊┊订┊┊┊┊┊线┊┊┊┊┊┊┊┊┊┊┊┊┊目录绪论 (1)第一章设计背景资料 (2)1.1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 (2)1.1.1 主要技术标准 (2)1.1.2 主要设计标准规范 (2)1.2工程概况 (2)1.3工程地质概况 (2)第二章总体设计 (4)2.1选址考虑 (4)2.2洞口选址及线型考虑 (4)2.3纵断面设计 (5)2.4横断面设计 (5)2.4.1 建筑限界 (5)2.4.2 紧急停车带及横向通道 (5)2.4.3 内轮廓设计 (6)第三章洞口设计 (7)3.1洞口段地质评价 (7)3.2洞口设计 (7)3.2.1 洞门类型选择 (7)┊┊┊┊┊┊┊┊┊┊┊┊┊装┊┊┊┊┊订┊┊┊┊┊线┊┊┊┊┊┊┊┊┊┊┊┊┊3.2.2 洞口设计 (7)第四章支护及衬砌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隧道班毕业设计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隧道班毕业设计

补充:明洞衬砌采用60cm厚C30钢筋混凝土,C15素混凝土填充
2.1 洞门设计
隧道施工的咽喉
隧道运营的脸面
(1)早进晚出 (2)避免大挖大刷 (3)避开不良地质 (4)结构安全,受力合理 (5)协调地形与周围景观
位置
进口 大角度斜 交接近正 交 粉质粘土 端墙式
出口 正交出洞 粘土 端墙式
隧道轴线 与等高线
进度计划管理
7.1 施工方法
山岭公路岩质隧道常规施工方法
少扰动
早喷锚
新奥法
勤量测
紧封闭
7.2 开挖方法
Ⅲ级
全断面 开挖法
Ⅳ级
两台阶 开挖法
Ⅳ级加强
两台阶 开挖法
Ⅴ级
预留核心土 开挖
Ⅴ级加强
CRD开 挖方法
紧急停车带
三台阶开挖方 法
7.3 工场地布置图
8.0 监控量测
1、洞内外观察 随着施工不间断进行
0.161 0.151 0.165
近期烟雾排放
远景烟雾排放
稀释物 最大浓度或要求 最大需风量
CO 1.399
烟雾 0.257
异味 5次/小时
火灾 3m/s
6.0 照明设计
JTG/T D70/2-01.1,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L20(3500)
亮 度 cd/m2 (1)路面宽8.0米 (2)灯具高度5.5m (3)进口亮度3500 (4)高压钠灯照明
各工况下CO的排放浓度
60 50 1.324 40 30 20 10 1.399
0.548
0.199
0.238 0.298
0.365
0.482 0.208 0.249 0.311

隧道设计模板(毕业设计)

隧道设计模板(毕业设计)

目录1隧道根本情况说明................................................................................. . (1)设计标准标准................................................................................. .. (1)技术标准................................................................................ .. (1)工程概论................................................................................ .. (1)隧道概述............................................................................... . (1)工程地质条件............................................................................... .. (1)区构造............................................................................... .. (2)水文地质条件域地质............................................................................... .. (3)2初步预设计.................................................................................. (3)围岩分类................................................................................ .. (3)隧道洞口位置及形式................................................................................ (4)洞门位置........................................................................... (4)洞门形式...............................................................................5............................洞门确定........................................................................... (5)隧道横断面设计................................................................................ .. (6)隧道净空与限界........................................................................... (6)隧道衬砌内轮廓线......................................................................... (7)3隧道洞门设计及强度、稳定性验算 (9)洞门设计................................................................................ .. (9)洞门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9)翼墙......................................................................... (10)主墙与翼墙共同作用的B局部................................................. (12)主墙B局部......................................................................... (12)主墙C局部......................................................................... (13)出口段洞门设计............................................................................... . (13)4衬砌内力及配筋计算............................................................................... (14)Ⅴ级围岩衬砌设计............................................................................... (14)衬砌内力计算......................................................................... (15)配筋计算......................................................................... (33)衬砌平安性评价......................................................................... (36)Ⅳ级围岩段衬砌设计〔直墙拱形〕 (37)支护参数......................................................................... (37)衬砌内力计算......................................................................... (37)Ⅱ、Ⅲ级围岩段衬砌设计............................................................................... (46)支护参数......................................................................... (46)配筋计算......................................................................... (46)5辅助工程设计................................................................................ .. (47)偏压处理方法............................................................................... .. (47)6施工组织设计................................................................................ .. (50)概述......................................................................... (50)隧道工程概述......................................................................... (50)资料依据......................................................................... (51)施工准备工作......................................................................... (51)施工方法............................................................................... . (51)施工方法选择的原那么........................................................................ (51)开挖方法......................................................................... (52)普通水泥砂浆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施工 (56)普通混凝土砂浆锚杆施工........................................................................ (56)喷射混凝土施工......................................................................... (58)爆破设计............................................................................... . (59)炸药品种选择............................................................................... (59)掘进进尺L.......................................................................... (59)炮眼布置......................................................................... (60)装药结构......................................................................... (60)出渣运输............................................................................... . (63)装渣方式......................................................................... (63)装渣机械......................................................................... (63)运输.......................................................................... (63)监控量测............................................................................... . (64)地表监测......................................................................... (68)洞内监测......................................................................... (68)监控量测成果分析......................................................................... (68)洞内监测......................................................................... (71)洞内仪器施工方法及说明........................................................................ (71)照明设计............................................................................... . (73)74通风设计....................................................................................................................平安管理............................................................................... (75)总结..................................................................................... . (78)致谢..................................................................................... . (79)参考文献........................................................................ (80)附录................................................................................... .. (81)附录A施工图................................................................................... (85)附录B数值计算.................................................................................. (81)隧道根本情况说明设计标准标准1〕?公路隧道设计标准?〔JTGD70-2004〕。

隧道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洞门设计

隧道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洞门设计

3 洞口与洞门3.1 洞口工程理想的洞口位置应选在地质条件好,地势开阔,施工方便,技术、经济合理之处。

选择隧道洞口位置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洞口不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不要与水争路;洞口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如断层、滑坡、岩堆、岩溶、流沙、泥石流、多年冻土等,以及避开地表水汇集处;不破坏或少破坏地表坡面;减少洞口路堑段长度,延长隧道提前进洞;洞口线路宜与等高线正交;当线路位于有可能被水淹没的河滩或水库回水影响范围以内时,隧道洞口标高应高出洪水位加波浪高度,以防洪水灌入隧道;为了确保洞口的稳定和安全,边坡及仰坡均不宜开挖过高;当洞口附近遇有水沟或水渠横跨线路时,可设置拉槽开沟的桥梁或涵洞,排泄水流;当洞口地势开阔,有利于施工场地布置时,可利用弃渣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洞口场地,以便布置运输便道,材料堆放场,生产设施及生活用房等。

合理地选择洞口位置,是保护环境和保证顺利施工、安全营运及节省工程造价的重要条件,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考虑边坡、仰坡的稳定,结合洞外有关工程及施工难易程度,本着“早进晚出”的指导思想,全面综合地分析确定。

该隧道洞口位置受地形或气象的影响,隧道轴线基本近似与坡面正交,施工前采取清刷、支挡等措施消除洞口山坡局部土石失稳及危石存在的隐患,保证了施工安全。

由于成洞面处边坡及仰坡高度接近15m,洞口段设了一段明洞,保证了边仰坡的稳定,降低了坡面高度和施工难度,对洞口自然景观也有一定的美化作用,减少土方开刷量和堆渣场的用地,保护环境。

通过设置管棚超前支护和型钢支架强行掘进,待进入稳定土层后,改用锚喷支护,形成隧道挖掘后的承力体系,保证开挖隧道的安全。

在进行洞口段的施工前,应先做好山坡上截水沟,明洞段的边坡防护工程及仰坡防护工程应边开挖边喷锚。

3.2 洞门工程隧道洞门形式的选择与隧道大跨度地形、地质条件以及隧道照明需要有关。

洞门是隧道的咽喉,也是外露部分,要适当进行洞门和洞口环境的美化和协调。

毕业设计: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设计(含计算书)

毕业设计: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设计(含计算书)

1工程概况1.1 隧道概况该隧道位于福建省某市某镇某山,进口纵坡1%,出口纵坡为-0.5%,进口高程9.44m,出口高程6.62m,进出口桩号分别为K2+884、K3+883,长999m,属于中隧道。

根据某市某县至某县公路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业主的批复意见,某山隧道采用初步设计优化方案,隧道设计要求为任务书规定的隧道,其建筑限界及通风照明设计与设计车速一致。

本设计要求在隧道内壁不用瓷砖的范围喷刷防火涂料,其耐火要求不小于4小时,并对隧道进行内装饰设计。

1.2 隧道区地形地貌本隧道所处的某山最高海拔224.4m,属沿海低丘地貌(山岭重丘区),山顶较浑圆。

隧道轴线穿越地带最高为194m,坡度15~20°,进口处坡度约为15~20°,相对较平缓。

第四系覆土较薄,植被较发育。

1.3隧道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本区第四系覆土不发育,多呈零星分布,厚度小,主要地层为下白垩统石帽山群上、下段,岩性主要为安山岩、玻屑凝灰岩、凝灰岩等。

除弱风化岩石及沉凝灰岩属软质岩外,其他微风化岩石主要属硬质岩,基岩垂直风化带发育,全风化层较薄,强风化和弱风化层相对较厚,岩石较破碎。

受地域地质构造影响,本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节理裂隙密集带,主要分布5条,对隧道有影响的主要有2条(L1和L5)。

围岩级别以Ⅱ~Ⅳ级为主。

隧道附近无大地表水,零星分布季节性水沟,流量小,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径流区短,部分以泉水形式排泄于水沟,部分径流排泄于大海,泉流量小,为0.01~0.21 L/S,地下水主要为风化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源有限,岩石含水性富水性较弱,水量贫乏。

1.4地震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福建省区划一览表,并对隧道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复核,本隧道场址区基本烈度为Ⅵ度。

1.5技术经济条件⑪建筑材料:水泥:保证供应;砂石:保证供应;钢材:保证供应;木材:可适当供应,数量有限。

⑫工程用水:工地附近有水源,能保证施工需要,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隧道工程设计-毕业设计

隧道工程设计-毕业设计

第一章隧道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本隧道位于建阳市将口镇将口村至将口芹口村,设计长度为左洞1167米,为中长隧道,左洞桩号ZK23+046~ZK24+213,最大埋深148米,其中桩号ZK23+046~ZK23+561为A1标段。

右洞桩号YK23+026~YK24+217,最大埋深140米,其中YK23+026~YK23+570为A1标段。

进出口采用端墙式门洞,隧道单幅宽度10.25米,隧道段基石为变粒岩、石英片岩。

1.2 工程地质、水文、气象1.2.1 地形地貌本隧道场址区洞身段属剥蚀丘陵地貌,进、出口处属山间冲洪积洼地与剥蚀丘陵交汇处,进、出口两侧分布有窄长冲洪积洼地,总体地形起伏大,进洞口自然山坡度约15度~30度,出洞口自然山坡坡度约20度~35度,自然山坡较稳定,洞身最高点海波348.1米,沟堑较发育。

洞身段地表植被发育;进口处植被较稀疏,主要为园林,种植桂花等;出口处植被发育较稀疏,主要为农田,种植水稻,局部农田荒废。

1.2.2 地质构造隧道洞身段表层为少量的坡积层(Qdi),下伏基岩为上元古界麻源群变粒岩(PT3MY),局部地段见有少量混合花岗岩,进洞口路面标高位于冲洪积层内,下伏基岩为上元古界麻源群变粒岩(PT3MY),出洞口路面标高高于冲洪积层,出洞口段表层为少量的坡积层(QDI),下伏基岩为上元古界麻源群变粒岩(PT3MY),岩层产状较不稳定。

1.2.3水文地质本隧道属于崇阳溪水系,场区附近地表发育一般,进口两侧沟谷各发育1条小溪沟,勘察期间水面宽度约0.2米,深约0.1~0.2米,流量约530吨/天,主要接受地下水或雨季雨水的补给,常年性流水水源,旱季时水量较少,隧址区未发现明显的泉点,民井分布。

①风化带孔隙裂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层底部及基岩风化带,为潜水,富水性不均、富水性弱。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补给,受季节影响变化大。

向下游地下水排泄②基岩裂隙水:福存于隧道区内的基岩裂隙中,富水性、导水性较差,且不均匀,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补给,向下游地下水排泄。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地铁)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地铁)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地铁)本文将介绍一份隧道工程毕业设计,其主题是地铁。

该毕业设计旨在解决在城市交通网络中地铁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设计解决方案。

设计背景在如今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日渐增长的社会环境下,城市交通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与发展是加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之一。

然而,地铁的建设涉及技术、资金、环保等问题,其前景不仅仅受到经济和政治尤其是政治因素的影响,还有其他更加重要的因素,例如地铁站的选址、车站设计等问题。

设计目的本毕业设计旨在解决城市地铁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并为地铁线路和车站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本毕业设计的目的包括:1. 分析城市地铁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例如选址、车站设计等方面的问题;2. 提出一套系统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城市地铁建设更加顺畅和高效;3. 尝试着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思考地铁建设。

设计内容本毕业设计包含以下四个部分:1. 研究背景与意义:通过对城市地铁建设的背景、意义和目的进行深入剖析,展示地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2. 基础理论研究:对选址、车站设计方面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为后续的解决方案提供基础分析;3. 设计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基础理论,并探讨实际案例,展示解决方案的地址、车站设计、环保等方面的优势;4. 结论:总结本毕业设计,通过对前文研究和分析的综合总结,展示本毕业设计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设计步骤1. 研究背景与意义: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城市地铁建设的背景、意义和目的进行剖析。

具体而言,应该关注地铁建设背后的比较深层次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以及地铁建设目的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等。

2. 基础理论研究:对于对选址、车站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可以采用历史资料、文献查找、采访等多种方法。

具体而言,应该收集大量的案例,了解不同地铁线路的选址和设计优劣,通过对优质案例的深入分析,为后续设计解决方案打下基础。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隧道工程毕业设计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隧道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隧道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我的毕业设计将聚焦于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一、隧道工程的背景与意义隧道工程起源于古代,但在现代社会中,它的意义更为重要。

隧道工程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能够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

此外,隧道工程还可以用于水利工程、地下交通枢纽和地下城市等领域的建设。

因此,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对于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隧道工程设计的要点1. 地质勘察与地质条件评价:在进行隧道工程设计之前,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地质情况的详细了解,可以为隧道工程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地质条件评价则是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对地质条件进行评估,以确定隧道工程的设计方案。

2. 隧道工程的布置与线路选择:隧道工程的布置与线路选择是隧道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布置与线路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交通需求、环境保护等因素,以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3. 隧道工程的结构设计:隧道工程的结构设计是确保隧道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隧道的净高、净宽、强度等参数,并结合地质条件和交通需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4. 隧道工程的排水设计:隧道工程的排水设计是确保隧道内部干燥和安全的关键。

在进行排水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地下水位、地质条件、降雨情况等因素,以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

5. 隧道工程的通风设计:隧道工程的通风设计是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和人员安全的关键。

在进行通风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隧道的长度、交通流量、污染物排放等因素,以制定合理的通风方案。

三、隧道工程施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地下空间的复杂性:隧道工程施工需要面对地下空间的复杂性,包括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地下水的渗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和地下水控制技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