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一、专职和义务消防队归属微型消防站,责任层级为微型消防站站长——分管副院长——消防安全管理人(院长)。

二、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由1位站长、2位专职消防员和其他义务消防员组成。

微型消防站每半年对专职和义务消防队开展一次教育培训,对新加入的专职或义务消防队要开展岗前消防培训,要求全员掌握消防的常识和救援知识。

三、专职消防队由专职灭火的人员组成,有固定消防站用房,配备消防车辆、装备、通讯器材,定期组织消防训练,能够每日24h备勤。

义务消防队由单位从业人员组成,平时开展防火宣传和检查,定期接受消防训练;发生火灾时能够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扑救初期火灾、组织疏散人员,引导消防队到现场,协助保护火灾现场
四、消防安全责任人为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装备。

五、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制定专职和义务消防队年度消防安全训练计划,确定训练内容及授课人,并严格按照年度消防安全训练计划,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消防训练。

六、单位各类人员超过50人的,组建两个梯队并分别组成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和安全防护救护组,明确两个梯队及三个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灭火行动组负责现场火情的控制与扑灭,防止火情扩散;通讯联络组负责将火情实时报告领导,协调上下层级请示与指令,并沟通各个组的信息促进有序展开救援与灭火行动;疏散引导组负责引导疏散火
情现场的人员,优先安排老人撤离火灾现场,维护现场秩序,有序展开疏散工作;安全防护救护组负责火情现场人员受伤的紧急处理,第一时间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开展急救,并安排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

七、专职和义务消防队于每年6月和12月开展消防业务培训和灭火应急疏散演练。

如何抓好政府专职消防员日常管理和训练

如何抓好政府专职消防员日常管理和训练

如何抓好政府专职消防员日常管理和训练一、当前消防队伍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是人员素质不高,战斗力难以突破瓶颈。

由于队员招收渠道不统一,不正规,不严谨,导致队员素质参差不齐,虽说通过后期管理和训练可以得到达一定效果,但是成长空间有限,开展上限低,有的专职队员刚培养成骨干力量,就因各种原因离职,造成技术流失,还要进行二次培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日常工作难以保持常态化,基本上就是一直在培养新人的过程,谈不上队伍的战斗力能够持续提升。

二是人员流动性快,队伍管理难度大。

政府专职队伍管理难度大存在三重困难。

一是人员流失大,入职的零基础的社会青年居多,管理上难以系统开展。

二是政府专职消防员对队伍管理及混编机制不适应,有抵触情绪。

三是思想复杂不稳定。

由于政府专职消防员基本上是本地人,个人事务较多,休假与上班频繁切换,忙于家庭和地方之间,精力外泄,因此无法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

三是考核激励措施少,工资福利保障低。

虽说目前也采取了绩效考核等激励手段,但是还是比拟单一,与专职队员从事的高危职业不相称。

在单编队也相应设置了副队长、班长、副班长等岗位,但是相关福利待遇,保障措施还不够健全,骨干力量的示范引导作用难以充分表达,难以充分调动专职队员的积极性。

二、加强和改进政府专职消防员管理训练的几点建议一是统一规范专职队员征招渠道。

在征招方式上建议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依托劳务派遣单位征招。

每年根据各单位缺编数量,由支队向劳务派遣单位提出劳务需求,并由劳务派遣单位发布招聘广告,支队相关部门与劳务派遣单位负责对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体格检查。

同时,要改变劳动签订方式。

征招人员由劳务派遣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

2.依托高校征召。

每年5~6月份到中专学校和职业学校征招应届毕业生,切实将有特长和技术专长的人员征召补充到队伍中来。

比方,厨师、电工、修理工等。

3.依托部门征召。

加强与各地民政部门沟通协调,掌握当年部队退役士兵,及时招收有意愿到消防队伍工作的退役士兵,并视情安排相应岗位。

专职消防队管理制度

专职消防队管理制度

防护装备
01 防火服
用于防护火灾高温
02 防毒面具
防护有毒气体侵入
03 安全带
保障消防队员工作安全
自救装备
逃生绳
便于从高楼逃生
急救药箱
处理意外伤害
逃生面具
保护呼吸道安全
● 04
第四章 专职消防队的应急处 置
灭火救援流程
01 接到报警
立即响应并准备出发
02 到达现场
迅速调查火情并制定灭火方案
03 展开灭火救援
指挥部
统一指挥协调,决 策制定
分队
分工明确,各司其 职
支持部门
负责后勤保障和协 助任务执行
专职消防队的管理制度体系
值班制度
保证24小时待命, 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灭火演练制度
规范灭火程序,确 保灭火效果
训练制度
定期进行模拟演练, 不断提升应急处置
能力
专职消防队的发展历 程
01 建立初期
争取资源,逐步建立专业团队
人员考核
定期考核制度
每个消防队员都要 定期接受消防知识 和技能方面的考核, 以确保其处置火灾 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任职考核要求
消防队员晋升队长、 副队长等职务需要 达到一定的考核要 求,包括实际操作 能力、指挥协调能
力等方面
结语
专职消防队管理制度对于灭火救援工作至关重要,人员配置、 招募、培训和考核等环节的合理安排能够提高消防队的效率 和应对能力。
迅速处理现场安全 疏散周围人员 调查事故原因
化学泄露
使用防护设备 控制泄露源 清理污染物
地震灾害
确保建筑安全 协助疏散受困人员 提供紧急救援
专职消防队管理 制度
专职消防队管理制度是保 障城市安全稳定的重要举 措。通过完善的应急处置 流程和定期演练,能够提 高灭火救援效率,保护人 员生命财产安全。

专职消防队管理制度

专职消防队管理制度

专职消防队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专职消防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专职消防队的灭火救援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所称专职消防队是指依法建立的专业扑救火灾的消防组织。

3. 专职消防队的建设和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管理、科学规范的原则。

二、职责1. 专职消防队应履行下列职责:(1)制定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2)建立执勤备战制度,维护、保养消防器材装备;(3)开展防火巡查、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4)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5)承担火灾扑救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调查火灾原因;(6)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任务;(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2. 专职消防队员应履行下列职责:(1)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2)熟练掌握消防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3)保持个人防护装备和器材完好有效;(4)发现火灾隐患时,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5)参加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保护火灾现场,协助调查火灾原因;(6)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7)完成上级交给的其他任务。

三、管理1. 专职消防队的管理实行队长负责制,队长负责全面工作,成员分工明确。

2. 专职消防队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学习、训练、工作、生活等制度,确保队伍正规化、规范化建设。

3. 专职消防队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队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4. 专职消防队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员的业务素质和灭火救援能力。

5. 专职消防队应加强财务管理和后勤保障,确保队伍的正常运转。

四、保障1. 专职消防队的事业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消防工作的正常开展。

2. 专职消防队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装备,确保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专职消防队应建立与公安消防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消防部门的沟通和协作。

4. 专职消防队应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助,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消防专职队员管理制度

消防专职队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消防专职队员的管理,提高消防队伍的战斗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队伍管理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消防专职队员的管理,包括消防专职队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奖惩、离职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消防专职队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刻苦训练,勇于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条消防专职队员的管理工作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消防队伍的稳定和战斗力。

第二章招聘与录用第五条消防专职队员的招聘应当公开、公平、公正,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择优录用。

第六条招聘条件: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品行;2. 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3. 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及以上学历;4. 身体健康,符合消防职业体检标准;5.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6. 具有驾驶、通讯、计算机等相关技能者优先。

第七条招聘程序:1. 发布招聘公告,明确招聘条件、报名方式、考试时间等;2. 组织报名,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3. 进行体能测试、笔试、面试等考核;4. 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拟录用人员;5. 对拟录用人员进行体检,合格者予以录用。

第三章培训与教育第八条新录用消防专职队员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知识、灭火救援技能、体能训练等。

第九条在职消防专职队员应当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

第十条消防专职队员培训实行学分制,每年完成规定学分后方可评定为合格。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十一条消防专职队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

第十二条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表现、业务技能、纪律作风等方面。

第十三条年度考核主要包括工作实绩、业务技能、体能素质、纪律作风等方面。

第十四条对考核优秀的消防专职队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消防专职队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专(兼)消防队伍管理办法(比较完整)

专(兼)消防队伍管理办法(比较完整)

下,履行以下职责:(一)依据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的信息及事件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发现火灾隐患时及时上报监督管理部门;(二)按照新区管委会发布的各类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相关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开展演练;(三)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器材和物资的储备和管理,保证性能良好;加强辖区“六熟悉”工作,制定重点单位作战预案。

(四)协助专业消防应急队伍和其他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五)根据灾情需要和指令,与公安消防队和其他应急救援队伍密切协同,妥善处置各类火灾等突发事件。

第九条专(兼)消防队要建立花名册,明确联系方式,报新区消防大队。

第十条专(兼)职消防队接受办事处的领导,业务上接受消防部门的指导。

消防部队要加强对专(兼)职消防队的业务指导,并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第十二条街道办事处专(兼)职消防队要建立健全各项日常管理制度,街道办事处专职消防队参照消防部队的管理模式,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接到报警和119指挥中心调度命令后,迅速出动,60秒内必须离站出发。

社区兼职消防队消防车驾驶员实行昼夜备勤,其他兼职消防员接到报警时能以最快的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第二十条专(兼)职消防队的执勤消防车纳入特种车管理范围,按照特种车辆办理牌照,可以安装、使用警报器和标志灯具,免缴车辆通行费和停车费。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或辞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专(兼)职消防队接到火灾报警后出动迟缓,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二)专(兼)职消防队不接受公安消防机构灭火救援调度指挥的;(三)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值班无故不到场的;(四)不守纪律,消极怠工,松、散、懒现象严重;(五)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第二章队伍训练执勤、培训和调用第十三条街道办事处专职消防队的训练执勤工作,应当参照《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和公安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训练大纲执行。

事业专职消防队训练内容及操作规程

事业专职消防队训练内容及操作规程

(试行)企业、事业专职消防队训练内容及操作规程目录总则 (4)第一部分体能训练一、俯卧撑 (6)二、仰卧起坐 (6)三、双腿深蹲起立 (6)四、100米跑 (7)五、1000米中长跑 (7)六、组合练习 (8)七、单杠引体向上 (9)八、双杠杠端屈臂伸 (9)第二部分技术训练第一节着装一、原地着战斗服 (11)二、原地着隔热服 (13)第二节铺设水带一、一人两盘水带连接操 (14)二、一人三盘65毫米内扣水带连接操 (16)三、两人五盘80毫米水带连接操 (17)四、分水器前水带延长操 (19)五、水枪前水带延长操 (21)六、分水器前水带更换操 (22)七、垂直铺设水带操 (24)八、吊升水带操 (25)九、垂直更换水带操 (27)十、沿楼梯铺设水带操 (28)十一、利用两节拉梯通过沟槽铺设水带操 (29)十二、100米翻越板障操 (31)十三、利用单杠梯过墙铺设水带操 (33)十四、利用两节拉梯过墙铺设水带操 (35)第三节灭火剂喷射一、水枪射流变换操 (37)二、操纵带架水枪操 (38)三、泡沫枪操 (39)四、泡沫炮操 (41)五、干粉枪、炮操 (42)第四节登高一、攀登单杠梯操 (45)二、攀登挂钩梯操 (46)三、攀登6米拉梯操 (51)第五节佩戴空气呼吸器一、佩戴空气呼吸器 (56)二、着隔热服佩戴空气呼吸器 (58)三、佩戴空气呼吸器攀登6米拉梯操 (59)四、佩戴呼吸器翻越障碍操 (60)第六节结绳一、吊升水枪结绳法 (61)二、吊升水带和水枪结绳法 (61)三、吊升水带结绳法 (62)四、吊升消防斧结绳法 (63)五、救人结绳法 (64)六、绳索环绕法 (65)第七节救人自救一、徒手背式救人操 (66)二、徒手抱式救人操 (68)三、徒手抬式救人操 (69)四、徒手背负式救人操 (71)五、利用背带救人操 (72)六、安全绳救人操 (74)七、利用水带自救操 (75)八、佩戴空气呼吸器救人操 (76)九、利用单杠梯救人操 (78)十、利用上衣、木杆做急救担架救人操 (79)十一、利用毛毯、木杆做急救担架救人操 (81)十二、利用垫物拖拉救人操 (83)第三部分驾驶员训练第一节、消防车的日常技术保养 (84)第二节、吸水管连接吸水 (87)第三节、吸水管连接消火栓吸水 (87)第四部分战斗班训练第一节着装登车 (89)第二节车操一、轻型泵浦车单干线出两支水枪操 (90)二、中型泵浦车单干线出三支水枪操 (92)三、中型泵浦车双干线出三枪操 (93)四、重型泵浦车双干线移动水炮(带架水枪)操 (94)五、泵浦车供水操 (96)六、沿楼梯铺设水带设置水枪阵地操 (98)七、高层垂直铺设水带设置水枪阵地 (99)八、手抬机动泵单干线出一支水枪操 (101)总则一、为提高企事业消防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规范消防业务训练程序,依据《消防法》、《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制订此训练内容及操作规程。

关于加强专职消防队业务指导的若干规定

关于加强专职消防队业务指导的若干规定

关于加强专职消防队业务指导的若干规定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等法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公安消防机构对专职消防队的业务指导,推动全省专职消防队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更好地发挥专职消防队的职能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把加强专职消防队建设的指导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做到与公安消防队伍建设同研究、同计划、同部署、同训练、同检查、同考核、同作战、同评比、同奖惩。

第三条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主动当好政府参谋,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制定专职消防队建设规划,推动地方政府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大力发展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和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

第四条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专职消防队的业务指导工作,制订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计划,定期召开专职消防队工作会议,部署专职消防队的工作任务。

第五条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指导专职消防队参照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科学规划营区营房建设、配备消防器材装备,适应灭火救援任务和消防队员执勤、训练、工作、生活的基本要求。

第六条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指导专职消防队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规范执勤、训练、工作、生活秩序。

第七条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指导专职消防队加强对辖区情况、重点保卫对象的熟悉,建立健全“三标图”、水源图册、灭火救援预案等执勤基础档案资料。

第八条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指导专职消防队大力开展体能、技能、“六熟悉”、实战训练等,组织现役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开展实地联合演练,不断提高专职消防队技术战术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

第九条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指导专职消防队开展辖区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培训工作,提高辖区单位自防自救能力和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第十条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对专职消防队实行统一调度指挥,建立通信调度指挥网络,根据需要调集专职消防队参加灭火救援,督促专职消防队做好火灾统计和上报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专职消防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的职责分工、对象内容、组织实施、考核评定以及奖惩等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专职消防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公安消防部队训练工作若干规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专职消防队管理办法》;《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试行)》;《中国石油专职消防队执勤战斗业务培训大纲》。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专职消防队指股份公司所属地区公司专门从事火灾扑救、抢险救援与现场监护及消防监督工作的成建制专业化队伍。

消防员专职消防队承担灭火救援作战任务的战斗员、驾驶员和通信员等各类人员的总称。

消防指战员专职消防队承担灭火救援任务的指挥员和消防员的总称。

体能训练专职消防队为适应灭火救援工作的需要,以提高指战员的体质为目的而开展的各项体育训练。

专业技术训练消防指战员为有效完成灭火救援任务而开展的消防装备操作使用训练以及供水、破拆、登高等操作技能训练的总称战术合成训练以战斗班(组)、基层大(中)队、支(大)队为单位,开展的车辆操作和编成训练、灭火救援行动分步训练以及典型火灾救援演练,统称为战术合成训练。

适应性训练消防指战员为适应高温、高寒、噪音、强风、暴雨、黑暗等环境而开展的个人和团体训练。

综合训练计划专职消防队按指战员业务训练的总体规划所制定的年度、季度、月、周业务培训的计划,称为综合训练计划。

专业训练计划专职消防队为有效组织消防演习、业务竞赛及其他专项训练活动而制定的组织实施计划,称为专项训练计划。

4 管理内容训练的职责分工4.1.1 各地区公司人事部门是所属专职消防队的业务训练归口管理部门。

各专职消防队的领导是训练工作的责任人,战训部门是训练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其他业务管理部门应根据业务分工,协同配合。

4.1.2 地区公司培训主管部门的业务训练职责:a) 按照公司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所属专职消防队的消防员培训需求,审定专职消防队的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落实;b) 督促检查专职消防队落实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总结推广训练工作经验;c) 组织专职消防队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定期开展专职消防队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

4.1.3 消防支(大)队的业务训练职责如下:a) 按照上级业务训练的部署,研究制定本支(大)队训练计划,并组织贯彻落实;b) 负责指挥员和机关其他业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训练工作。

c) 负责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配合地区公司主管部门组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d) 负责新队员集训以及新调入人员的岗前业务培训工作;e) 负责特种消防车驾驶人员的专业技能训练及取证工作;f) 负责组织消防业务交流和竞赛等活动。

4.1.4 战训管理部门的业务训练职责如下:a) 负责拟制、下达业务训练计划,制定、上报训练保障计划;b) 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基层大(中)队的业务训练工作;c) 负责组织集训、考核、演练、竞赛等训练活动;d) 登记、统计、总结、报告业务训练情况,推广训练工作经验;e) 组织实施业务训练评比表彰活动,办理有关奖惩事宜;f) 负责指导训练装备、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4.1.5 基层大(中)队的业务训练职责如下:a) 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业务训练;b) 考核、评定业务训练质量,登记、统计、总结、报告业务训练情况;c) 管理使用训练教材、器材、场地和设施;d) 组织业务训练中的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后勤保障和安全工作。

训练对象与内容4.2.1 新招收的消防员应集中开展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使其打牢技术、战术基础,具备初步的执勤能力。

具体训练内容如下:a) 法规条令、战备管理、内务管理以及与专职消防队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学习;b) 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与要求、训练和灭火救援行动安全要则等安全常识学习;c) 燃烧基础知识、灭火救援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常识、灭火剂等业务知识学习;d) 泵浦消防车、供水器材、喷射器具、个人防护装备、灭火器和灭火剂等装备器材知识培训;e) 佩戴空气呼吸器、水带铺设、射水、攀登等专业技术训练;f) 单人队列和班队列的动作训练以及常规的体能训练。

4.2.2 在岗消防员应立足岗位,区分层次,注重石油石化灭火救援方法训练和相关知识培训,使其精通本岗位的专业技能。

具体训练内容如下:a) 各类消防员应开展法律常识、安全防护、现场救护、通信联络、责任区情况熟悉以及体能训练等共同科目的训练;b) 战斗员应按级别开展燃烧、灭火、危化品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和射水、供水、破拆等专业技术训练以及泡沫、水罐、举高等消防车的车载固定装备操控训练;c)驾驶员应按级别开展灭火剂供给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和行驶、停靠、调头等驾驶技术训练以及消防车操作、常见故障排除等专业技术训练;d)通信员应按级别开展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的应用、通信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和接处警、通信器材操作、通信联络方式等专业技术训练;e)班长除完成各级战斗员的训练课目外,还应进行火灾及常见灾害事故处置的基本程序与对策等专业知识培训以及指挥技能、组训技能等专业技术训练;f)现场摄(录)像员应进行摄录像资料的编辑与制作、摄(录)像器材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灾害现场摄(录)像的内容和要求等相关知识培训和专业技术训练。

4.2.3 消防指挥员应通过随队训练和自学的方式,完成规定的训练课目,不断提高石油石化企业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和管理能力。

具体训练内容如下:a)所有指挥员应开展基础理论、决策指挥、辖区情况熟悉、执勤职责、执勤实力等培训以及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和体能训练;b)基层大(中)队指挥员应开展执勤战斗预案制作、组训能力、指挥能力以及装备器材的操作与使用等专业训练;c)支(大)队指挥员应开展灭火救援决策指挥、灭火救援技战术学习与研究、灭火救援计算以及计算机软件应用等专业训练。

4.2.4 各专职消防队应以满足石油石化企业灭火救援作战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开展下列合成演练:a)以战斗班(组)为单位,开展水罐、泡沫、干粉、举高等消防车的单车展开操法训练,以提高班组人员相互配合,熟练使用消防车的能力;b)以战斗班(组)为单位,开展火场破拆、救人、阵地设置等灭火救援行动分步训练,以提高班(组)独立完成灭火救援战斗任务的能力;c)以基层大(中)队为单位,开展常用战斗组合情况下的车辆编成训练,以提高灭火救援战斗中人员之间、车辆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d)以基层大(中)队为单位,开展炼化装置、油(气)罐区、装卸站台、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的典型火灾扑救合成训练以及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建(构)筑物倒塌等灾害事故的人员施救模拟合成训练,提高基层队灭火救援战术措施运用和整体协调配合能力;e)以基层大(中)队为单位,适时开展适应灭火救援现场缺水、带电、强风、暴雨、夜间等特殊环境的适应性训练,以提高复杂火灾、特殊环境和特殊任务下的适应能力和执行能力;f)以支(大)队为单位,开展多个基层队参加的联合灭火救援演练,提高支(大)队整体战术措施的运用能力、基层队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以及指挥员的科学指挥、协调和决策能力;g)以各联防区为单位,开展区域联防增援预案的桌面推演,以增强区域联防单位间的联合作战能力。

训练的组织实施4.3.1 专职消防队的业务训练应贯彻“练为战” 的指导思想,依据《中国石油专职消防队执勤战斗业务训练大纲》,结合所在地区公司灭火救援需要和气候特点等实际情况,按照从难从严的原则科学组织。

4.3.2 各地区公司应制定所属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的阶段性规划,并纳入员工培训总体规划之中。

消防支(大)队应制定年度或季度业务训练计划,基层消防大(中)队应制定每月或周业务训练计划。

技能竞赛、灭火演习、集中训练、集中考核等重要训练活动,应由组织单位制定专项计划。

4.3.3 各级业务训练应包括参加训练人员的数量,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训练质量指标等内容。

参加业务训练的人员总数应不少于核定的执勤人员总数的90%;各类消防指战员的训练时间不应少于附录 A 的规定。

4.3.4 新招收的消防员的集中训练,应由消防支(大)队抽调专人组织,并配备足够的教学力量。

训练方式可采取教室授课与场地训练相结合,集中讲授与单兵教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3.5 在岗消防员的共同课目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应由基层大(中)队领导统一组织;各类消防员的专业技术训练可由基层大(中)队领导现场指导,由相关专业的班长或业务骨干分头组织训练。

4.3.6 支(大)队机关指挥员的个人防护训练和体能训练,应由支(大)队领导亲自组织,由战训部门具体承办。

基础理论、决策指挥、灭火救援技战术学习与研究等内容,应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外请教官与轮流授课相结合,学习与研讨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按计划进行。

4.3.7 基层大(中)队指挥员的个人防护训练和体能训练,应与本队消防员同步进行。

基础理论、决策指挥、灭火救援技战术学习与研究、执勤战斗预案制作、组训能力、指挥能力以及装备器材的操作与使用等专业训练,应在支(大)队集中培训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

4.3.8 战斗班(组)的战术合成训练,应在基层大(中)队领导的指导下,由战斗班长组织;基层大(中)队、支(大)队的战术合成训练,应由本级主要领导负责,各级的正副职领导必须按规定的时数同时参加训练,坚决杜绝漏训现象。

4.3.9 业务训练的集中授课,应采用录像、多媒体教学和其他电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时应根据消防员的工龄、分类指导、因人施教。

场地训练和现场实兵、实地演练应严格遵守训练安全的相关规定以及生产现场的有关规定。

训练的考核评定4.4.1 专职消防队应依据年度训练计划,按下列要求对各级指挥员、基层大(中)队以及各类消防员进行业务训练考核和评定工作:a)新招收消防员集训结束时,应由支(大)队业务部门组织普考和成绩评定;b)在岗消防员或班(组)在单科训练结束时,应由基层大(中)队组织普考和成绩评定;c)基层大(中)队训练周期结束时,应由支(大)队组织对基层大(中)队指挥员和消防员进行抽考和成绩评定;d)支(大)队机关训练周期结束时,应由支队领导组织对指挥员进行抽考和成绩评定;e)股份公司消防业务主管部门,应按年度对专职消防队的训练情况进行抽考和成绩评定。

4.4.2 专职消防队个人单科训练成绩,可按合格和不合格两级制及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制或百分制评定,个人年度训练成绩应按由所有单课目训练成绩综合评定。

a)优秀:两级制评定课目全部合格,四级制评定课目成绩均在良好以上,其中半数以上课目为优秀;或所有训练课目成绩均在及格以上,其中60%以上的训练课目成绩为优秀;b)良好:两级制评定课目合格率不低于90%,四级制评定课目成绩均在及格以上,其中训练课目成绩优良率不低于60%;c)及格:两级制评定课目合格率不低于60%,四级制评定课目80%以上训练课目成绩为及格以上;d)不及格:达不到及格上述标准为不及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