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岳麓级上册历史课
合集下载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PT课件-完美版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这样评价广州起义: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 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 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队 伍役并寿。”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二、同盟会 同盟会建立概况
时间
1905年
地点
日本东京
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
(指导思想 )
权(“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
机关刊物
《民报》
组织性质 历史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 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 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 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14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秋瑾 1875—1907
“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 革命所谓何事,革命是为给天 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 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 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 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这样评价广州起义: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 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 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队 伍役并寿。”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二、同盟会 同盟会建立概况
时间
1905年
地点
日本东京
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
(指导思想 )
权(“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
机关刊物
《民报》
组织性质 历史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 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 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 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14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P PT课件 -完美 版
秋瑾 1875—1907
“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 革命所谓何事,革命是为给天 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 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 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 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北师大版

2.胡适在 1923 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 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 ,一是《新民丛报》 ,一是《新青年》 。”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C ) A.君主立宪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3.为打击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由陈独秀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打倒 孔家店”的口号。 “孔家店”是指( C ) A.孔子家族开的商店 C.封建儒家思想 B.姓孔的人开的店 D.孔子的所有思想
12.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B ) A.学习西方文化 C.提倡文学革命 B.反对封建思想文化 D.传播马克思主义
13.有学者认为,晚清的儒学第二次危机就其发生而言,仍然是产生于中国文化内部 的危机。它“表现出一种激烈的反传统倾向。”下列口号或主张中属于这次“危 机”的是( C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三民主义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7.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B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C.维护了民族尊严 B.解放了人们思想 D.挽救了民族危亡
8.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倡的民主,主要是指( D ) A.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C.东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 B.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D.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9.(2016· 重庆)1916 年 5 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 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 张( C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1.(2016· 广东)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 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 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D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提倡实业救国 D.提倡民主、科学
【小学课件】《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优质PPT课件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课堂小 结
兴起标志 《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
旗帜(口号)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主要阵地 《新青年》杂志
新 代表人物
文
化
前期
运 内容
动 后期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 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 新文化,反对旧文学。
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制度 ②思想文化 ③器物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 )
A.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护其统治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
6、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
北京大学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 校长后,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聘 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执教。 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蔡元培
北大的教授们
1917年底,北
大文、理、法三科 分别成立了研究所。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国人无爱国 心者,其国恒亡。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时间:1912年1月1日(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地点: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副总统:黎元洪 国旗:五色旗 机构: 临时参议院
汉
满
蒙
回
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
议员合影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部分条文
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912年 (民国元年)上半年大事记
中华民国 建立
清帝退位
袁世凯就任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正式解职
1912年 1月1日
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的换算: 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
C 例题:中华民国27年,应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A.1936年 B.1937年 C.1938年 D.1939年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 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之……”
思考:为什么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会有这种转变?
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 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在辛亥革命前的十几年中,他以出 卖维新派而获得慈禧太后的信任, 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而博 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一直是清政府 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
乏训练、纪律涣散、装备落后。 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
材料2:清末,袁世凯被认为是“治世之能臣”,随着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专家课件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
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
分之二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
物也都有人崇拜。
儒家传统思想
材料二 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
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
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 民主共和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
一新所激文情四化射的运学校动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时,勤劳勇敢 的中国人面临的仍然是破败的山河、颓败 的经济、失败的革命、衰败的文化……
中国究竟该何去何从?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深入到民族文化 心理层面进行反思,掀起了继戊戌变法后 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三 P.53《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材料四
袁世凯:皇帝之宝
《二十一条》的签订
想一想:这说明当时中国社会面临什么问题?
二、20世纪初的社会经济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纱厂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面厂
万枚纱锭 百万元资本 日产量(千袋) 十万元资本
孙文 473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段祺瑞 45 胡适 45 梁启超 29
吴佩孚 27 李大钊 25 章太炎 10 冯玉祥 7 袁世凯 5 康有为 3
黎元洪 1 孔子 1 庄周 1 诸葛亮 1 曾国藩 1 汉武帝 1
年新人文从的化材思运料想动一发是到生一材了次料怎伟二么反样大映的的了变思化新想?文解化放运运动动前后青
(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新文化运动》优质课件(共25张PPT)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德先生” “赛先生”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思想革命
“打倒孔家店”(儒) 鲁迅与《狂人日记》 胡适与白话文 “文化平民化”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
“四提倡,四反对”
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精华:
1.刚健自强、刻苦勤劳 2.天下大同、以天下为任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
和精神支柱,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
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文学革命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鲁迅的《狂人日记》
思考: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 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
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
11《新文化运动》
右图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
杂志》封面,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
《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
起。什么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
哪些?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
提出问题。 目标2:通过文字材料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他 们 在 做 些 什 么 ?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
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
标志:
先驱:
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 《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陈独秀(1879—1942)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2张PPT)

现象三: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
两样,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局限: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是片面的, 偏激的。
兴起标志
《新青年》杂志创刊,1915年
文化运动
新在何处?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基本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①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③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高家的明媒正娶的媳妇在即将临产的时候, 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 郊外生产,结果,因照顾不周,难产而死。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 近 五 十 年 来 , 地主 洋务派(洋务运动) 器物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 阶级 “自强”“求富” 层面
由 表 及
的 不 足 了 。 …… 第 一
里
期,先从器物上感觉 不 足 。 …… 第 二 期 , 是从制度上感觉不 足 。 …… 第 三 期 , 便
以上人物是谁?他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哪 些尝试?成功了么?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 李鸿章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康有为为 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以 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 和制,但他们均未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这就使先 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寻找真理,他们开始从文化心理 层面,掀起一场更大规模的民族反思浪潮: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与民族觉醒ppt课件(自制)

代表人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胡适(1891年-1962年) 北京大学教授
胡适,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 者、哲学家、文学史家、诗人。1917 年回国任北大教授,投身新文化运动, 是该运动早期领导者之一。1949年再 度赴美,1952年去台湾,1958年4月 就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主要著作 有《胡适文存》等。
《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 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鲁迅以他坚定清醒的现实 主义立场和坚忍持久的战斗 精神,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 流砥柱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 的精神代表。
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53、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 夫在风 平浪静 也会溺 水。 54、好好管教自己,不要管别人。
55、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 当你面 对失败 而优柔 寡断, 当动摇 自信而 怨天尤 人,当 你错失 机遇而 自暴自 弃的时 候你是 否会思 考:我 的自信 心呢? 其实, 自信心 就在我 们的心 中。 56、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 康的人 损失极 多,失 去勇气 的人损 失一切 。 57、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 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 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课堂小结 兴起
新 文 化 内容 运 动
时间:1915年《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主要阵地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