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图案——花卉归纳变形
《图案基础》教案: 第三课 图案的变化

《图案基础》教案:第三课图案的变化[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图案变化的目的;掌握并熟练运用图案变化的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图案变化的的方法[教学难点]图案的题材与变化的关系[教具]图案样画、课件等[教学程序]讲授新课图案的变化是把写生的自然物象通过变化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
这是基础图案的基本功。
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成为图案。
一、图案变化的目的图案变化的目的是为了设计。
就是把各种写生素材,加工变化成为不同类型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工艺制作要求,如编织图案、刺绣图案、陶瓷图案等。
图案变化是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创造。
就是通过艺术手法使自然形象更美、更典型、更集中、更理想,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图案来源于生活,图案变化就是取素材中最美、最生动的部分,给以加强和减弱,使之成为符合装饰要求的纹样。
学习图案变化时,还应加强对形式美学及装饰传统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设计图案形象的创造力。
编织图案四川彝族刺绣图案陕西刺绣图案清青花花卉纹大盘明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二、图案变化的方法图案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
大体可分为写实变化和写意变化两大类。
写实变化是根据写生的自然形态进行概括、提炼、取舍加工而成的。
接近自然形态的写意变化是以写实为基础,适当地作归纳简化、夸张手法的处理,以此加强装饰效果。
写意变化不求形象的真实感,而是追求形象的鲜明及形式美感,追求高度的提炼和极度夸张的统一,追求艺术造型的理想化。
图案变化的具体处理,可以概括为简化法、夸张法、添加法、巧合法、几何法、象征法、分解法、组合法等方法。
1、简化法简化是一种提炼过程,是艺术的再创造。
它是在不失自然形象特征的前提下,力求达到造型上的简洁与单纯。
在变化中要做到精心选择,删繁就简,净化提纯,创造出整体美感强的图案形象。
简化法是抓住物象最美最主要的特征,去掉繁琐的部分,通过归纳、概括、省略,使物象更单纯、完整,以加强整体特征的表现。
如菊花,花瓣多、瓣形复杂,通过删繁就简、以少胜多的处理,使形象特征更加鲜明。
基础图案-花卉归纳变形

夸张法
夸张特征
强调花卉的某一特征,如巨大的花瓣、细长的叶 子等,以增强其视觉冲击力。
夸张色彩
运用鲜艳、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表现花卉,使其更 加引人注目。
夸张动态
通过夸张花卉的动态和姿态,如飘动的花瓣、摇 曳的枝叶等,增加其生动感和趣味性。
添加法
添加元素
在花卉的基础上添加其他元素,如蝴蝶、蜜蜂、小鸟等,以丰富 画面内容和意境。
特点
花卉图案具有多样性、生动性、寓意 性和装饰性等特点。它们能够表现出 花卉的美丽形态和丰富色彩,同时传 达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寓意。
花卉图案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花卉图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如古希腊、古 罗马、古埃及等,人们用花卉装饰陶器、壁画等。
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花卉图案逐渐融入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 文化特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花卉图案风格。例如,中国 的牡丹、日本的樱花、法国的鸢尾花等。
添加纹理
运用不同的线条和纹理来表现花卉的质感和层次感,增加其视觉吸 引力。
添加光影
通过添加光影效果来表现花卉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其更加生动逼 真。
几何化法
几何形状
01
将花卉的形状简化为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等,以
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几何线条
02
运用直线、曲线等几何线条来表现花卉的轮廓和内部结构,增
谊、思念等。
进行初步归纳变形尝试
绘制基本形状
根据观察和理解,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概括出花卉的基本轮廓。
添加细节特征
在基本形状的基础上,逐步添加花卉的细节特征,如花瓣的纹理、 叶片的脉络等。
尝试变形处理
运用所选的归纳变形方法,对花卉形象进行初步变形尝试,如简 化、夸张等。
七年级美术知识点花卉纹样

七年级美术知识点花卉纹样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技能。
在七年级美术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点,其中包括花卉纹样。
一、什么是花卉纹样花卉纹样是以花卉为主角的纹样形式,主要用于绘画、装饰和设计等方面。
花卉纹样的种类繁多,有各种不同的花卉可以选择,包括玫瑰、牡丹、梅花、菊花等。
二、花卉纹样的特点花卉纹样的特点是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构图优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花卉纹样一般用于文化艺术作品中,如服装、家居用品、饰品等。
三、花卉纹样的种类1.玫瑰花纹玫瑰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具有丰富的形态和颜色,因此成为了流行的纹样之一。
玫瑰花纹样的特点是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
2.牡丹花纹牡丹花是中国传统的名花之一,它具有优美的姿态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牡丹花纹样的特点是层次感强,线条流畅,色彩鲜艳。
3.梅花纹梅花是中国四大名花之一,以其素雅、飘逸的形态著称。
梅花纹样的特点是线条流畅,构图优美,富有变化,色调清淡。
4.菊花纹菊花是秋季最受欢迎的花卉之一,它以其多彩的色彩和优雅的形态深受人们喜爱。
菊花纹样的特点是线条流畅,花形层次分明,色彩丰富。
四、花卉纹样的运用花卉纹样广泛运用于服装、家居用品、饰品等方面。
比如,女性的裙子、鞋子、手袋、腰带等,经常使用花卉纹样进行装饰,营造出女性柔美的气质。
在家居用品方面,花卉纹样运用于窗帘、床上用品、地毯等,给家居环境带来温馨的气氛。
在饰品方面,花卉纹样经常被运用于发饰、项链、手链等,让人们体验到浓郁的文化内涵。
五、总结通过学习花卉纹样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花卉纹样在文化艺术中的运用价值,从而更好地进行创作和装饰。
学生应该加强对美术知识点的学习,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创造更具个性和特色的作品。
基础图案入门-花卉篇

LOGO
LOGO
LOGO
LOGO
聋中专工艺美术花卉图案作品选登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谢谢观赏
再见
LOGO
装饰花卉变化的目的有三点
• 一是特点更强,更典型;
Hale Waihona Puke • 二是形象更美更理想,装饰性更强;
• 三是符合工艺制作的要求,利于投入生产。
LOGO
装饰花卉变化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四种
• ●修饰法:将自然写生素材中不规则的部分规则化,繁琐 类同的部分进行简化,再进行适当的美化加工,如在形、 线方面给予一定的装饰。 • ●概括法:这是最基本的变化法。概括不是粗制滥造,不 是简单的少画,而是一种简化提炼,是艺术的再创造。 • ●夸张法:夸张是装饰变化的重要手段,它与概括法是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手段的两个方向。夸张的前提是 概括,概括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夸张。 • ●添加法:装饰变化手段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添加一些具 有特征、理想的装饰纹样,使得图案更理想完美,装饰效 果更强。
单独纹样的格式与技法1
1.对称式:即以中 心点或线为轴,分 为不同的对称形式, 有左右对称式、上 下对称式和上下左 右对称式等。对称 式的特点为较平稳、 有节奏感、装饰性 特强。
LOGO
单独纹样的格式与技法2
2.均衡式:是一 种自由组合的 纹样格式,不 求对称,只求 构图、造型均 衡平稳、韵律 感强、自由生 动.
LOGO
写生与技法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应到自然中去通过写生而得到大量 的花卉造型素材,为往后的图案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写生 时,首先应仔细观察、了解、熟悉花卉的基本生长特点, 如花头、叶瓣、根茎的生长特征,每种花卉都有不同的特 点,所以要注意区分。然后用铅笔或钢笔、毛笔等工具, 选择最佳角度把花形勾画下来,描画时最好能把整枝花形 (即有花头、叶瓣、根茎的折枝花)画下来后,再画些不 同角度的单个花头、单片叶瓣的特写,以求更加了解其生 长特征。如有可能,可着些淡彩。以求写生稿更为生动, 加深记忆。写生的方法可用铅笔素描法、钢笔勾线法、钢 笔素描法或钢笔淡彩法等来描绘,写生稿的画面一定要生 动、准确、干净整洁,切不可过于随意、马虎。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02二方连续纹样.ppt

单独纹样是指一种与四周无联系,独立、 完整的纹样;是纹样组织的基本单位。
均衡式
对称式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 旧 知 回 顾 】
1、什么是花卉纹样? (又称“模样”,即装饰器物表面的花纹)
2、什么是单独纹样?有哪两种形式? (单独纹样是一种与四周无联系,独立、 完整的纹样;分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 3、花卉纹样在自然写生的基础上有哪 四种变形手法? (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
【 巩 固 提 升 】
【 巩 固 提 升 】
【 巩 固 提 升 】
【 巩 固 提 升 】
Ⅵ、作业评价: 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幅画进 行评价
喜欢_____同学的画,因为: ___
【 质 疑 解 惑 】
【 质 疑 解 惑 】
【 质 疑 解 惑 】
根据二方连续纹样的骨式复制纹 样: 单位纹确定了,我们要把它组合 成由N个单位纹组合起来的新图形, 那么我们怎样可以做出一些一模 一样的重复图案呢? 剪纸,拓印、绘画等多种方法
【 巩 固 提 升 】
Ⅴ、课堂练习:选择本地有代表 性的花卉,运用一定的装饰手法 和二方连续纹样的组织形式,为 课堂提供的碗具或杯具等器物设 计一个二方连续的装饰纹样(鼓 励运用剪贴、拓印、绘画等多种 形式完成作业)。
Ⅲ、二方连续在生活中的运用
【 新 知 盘 点 】
Ⅲ、二方连续在生活 中的运用
【 新 知 盘 点 】
Ⅲ、二方连续在生活 中的运用
【 质 疑 解 惑 】
Ⅳ、连续纹样的设计过程与绘制方 法: ①画格子:画两根平行线,并适 当定出长度,划分若干等分单位; ②构思设计:单位纹、骨式; ③根据骨式复制纹样; ④着色; ⑤调整完成。
【 新 知 盘 点 】
2024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花儿朵朵》

教师提出创作内容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环节四
展示评价
1.让学生展示作品
2.生生互评。
3.教师总结点评。
学生自评、互评作业。
设计意图
学生学会自评和他评,学生会欣赏对本课进行一个小结,让学生回忆总结,加深印象。
练习设计
用新课学到的方法,帮助花仙子把花园里的花设计成美丽的花卉纹样。
板书设计
2.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花的结构。
3.教师小结:花由花瓣、花蕊、花萼、花托、花柄组成。
4.教师:菊花也有花瓣、花蕊、花萼、花托和花柄,那为什么跟玫瑰长得不一样呢?
3.师小结;教师总结:原来花儿们都各有特点、各自精彩,所以我们在变花的时候首先要抓住花儿的特点。
活动三:变花
1.出示花仙子画的花,说说这是商人需要的花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设计
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出示花仙子图
师:花仙子遇到了既高兴又沮丧的事。花仙子有一个巨大的花园,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鲜花,有位商人,愿意出巨资买下这些花儿,这可乐坏了花仙子,可随后商人提出了一个要求,看完纸条的花仙子顿时愁容满面、倍感沮丧。看看她遇到了什么事情?
2.教师PPT展示纸条内容。
5.学生区分比较花卉线描和花卉纹样的区别
5.了解简化法夸张法和装饰法。
设计意图
通过赏花、折花和画花让学生了解画的变形方法,学会如何画花。
环节三
艺术实践
活动一:欣赏作品
1、教师出示作品让学生欣赏说感受。
2、教师小结
活动二:创作表现
1、教师提出创作内容和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说感受
2.学生按要求创作。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湖北美术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美术ppt)(共30张PPT)

点
线
面
方法2、运用点、线、面的综合表现来进行装饰。
四 瓣 花 形 纹 样
3、思考与练习: 桂花是我们家乡的市花,尝试用刚才 学到的知识将它变形, 并用点、线、 面或点、线、面的综合表现来进行装 饰。
三、 变 废 为 宝 (设计与应用) 在小组里 选出最好的设 计稿样,描绘 在一次性纸盘 上,让它成为 扮靓我们生活 的艺术品。
艺术挂盘
图片欣赏:独具魅力的花卉纹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花卉纹样的设计
⒈步骤:实物—写生—整理
实物
写生
整理
⒉ 变形:在整理后的基础上运用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等 方法,使纹样多样化。
方 法 一 : 简 化 方 法 三 : 夸 张
方 法 二 : 添 加
整理后的图形
方 法 四 : 几 何 化
二、花卉纹样的装饰手段
雨细双飞燕 花香满庭芳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 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第四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七年级下册 柘木中学 唐 艳
一、什么是纹样? 纹样,又称“模样”。即装饰在物体 表面上的花纹。花卉纹样是指以花卉为题材的 图案,它广泛应 用于我国传统建筑、纺织品、 瓷器等物体上。
四、课后延伸:生活中除了花卉纹样的 广泛使用外,以人物、 动物、树木、建筑物等 为纹样的也随处可见。 丰富多彩 的图案扮靓了 人们的生活世界。
温馨提示:今天我们用黑白的表现形式设计了花卉纹样。
色彩也是人们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下节课我 们将运用色彩的基础知识,设计出更具风格、 更漂亮的花卉纹样。
七年级美术下册《花卉与纹样》教案、教学设计

-理解并运用纹样的设计方法,将其创新性地融入作品中。
-运用恰当的美术技巧表现花卉与纹样的美感,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细致、想象力丰富的能力,为创作提供素材。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作过程中的自我调整能力。
七年级美术下册《花卉与纹样》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花卉与纹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花卉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种类的花卉。
2.学习纹样的基本概念,掌握纹样的分类及设计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花卉与纹样的美感。
-设计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花卉纹样,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服装、家居装饰等。
-撰写一份实践报告,介绍小组的研究过程、设计思路和成果展示。
4.学生收集与花卉相关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完成以下任务:
-选择至少三幅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花卉作品,了解其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
-分析这些作品中的花卉纹样特点,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3.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实践操作。
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中花卉的热爱,激发他们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撰写一篇欣赏分析报告,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5.家长参与作业评价,为学生作品提供反馈意见,促进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