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二

合集下载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报告一)一.研究背景在实际应用中,常对放大电路的性能提出多方面的要求。

例如要求一个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大于2MΩ,压放大倍数大于2000,输出电阻小于100Ω,一种单管放大电路都不可能同时满足上述要求;这就需要选择多个基本放大电路,将它们合理连接构成多级放大电路。

构成多级放大电路电路的每一个基本放大电路成为一级,级与级之间的为级间耦合。

多级放大电路有四种常见的耦合方式: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光电耦合、 在这里我们重点研究两级耦合放大电路,将对其进行瞬态特性分析、交流分析、直流分析。

一.研究目的1、 设计两级耦合放大电路,通过分析两级耦合放大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目的,要求电路(1)有一定的输出功率(2)具有足够的放大倍数(3)输出信号失真要小,工作要稳定2、掌握测试多级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基本方法。

二.研究内容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V5VOFF = 0原理:如图所示电路是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阻容耦合就是利用电容作为耦合隔断直流通交流的电路,其中电路的第一级输出信号通过电容C3和第二级的输入电阻R13加到第二级的输入端。

电路图中V5是直流电源,提供12V 的直流电压。

V4是信号源,提供交流正弦小信号。

C2是隔直流电容,C3是耦合电容。

R11、R14、为第一级的三极管Q6提供偏置电流。

,R13、R2为第二级的三极管Q7提供偏置电流。

R3为负载电阻。

通过改变输出电阻R2、R3可以改变信号的放大倍数。

我们进行瞬态特性分析、交流分析、直流分析、温度分析。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1、瞬态特性分析(1).瞬态特性分析参数设置(2)正弦小信号输入波形(3)经过第一级放大的波形(4)第二级放大的波形分析:从图可以看出该输出波形失真较小,达到了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当输入一个小信号时,经过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后变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信号。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第一节的放大倍数大约为462\1mv=462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第二节的放大倍数大约为11V\462mv=25由以上两个图可以算出此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总的放大倍数为第一级放大倍数乘上第二级放大倍数为100*10=1000倍,具有足够的放大倍数。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 实验目的(一) 学习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

(二) 学习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三)学习放大电路频率性的测量方法。

二、知识要点(一)多级放大器有三种耦合方式,即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

本实验讨论阻容耦合。

(二)多级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1、电压放大倍数在多级放大器中,由于各级之间是串联起来的,后一级的输入电阻是前一级的负载,所以多级放大器的总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放大器倍数乘积,即vn v v v A •A =A A ••L L 21本实验讨论两极放大器。

注意:各级的放大倍数已考虑前后级的相互影响,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中1111-be 'L v r R β=A ×,2222-be 'L v r R β=A ×由于 212121'1i C i C i C L +r R r R =//r =R R ×,L C L C L C L +R R R R =//R =R R 222'2×222be2222r b be b b be i +R r R =//R =r r ×,22212221122B B B B B B b +R R R R =//R =R R ×通常由于 b be R r <<2及cT i R r <<2 ,所以有1111be be b i r //r =R r ≈,2222≈be be b i r //r =R r2221'1be i i C L r r //r =R R ≈≈所以,1'221221221-()-(be L be 'L be be v v v r R ββr R βr r βA =A A =•=•2、输入输出电阻两级放大器输入电阻就是第一级(输入级)的输入电阻,即1be111≈//R be b i i r r =R R >两级放大器输出电阻就是第二级(输出级)的输出电阻,即cn n =R =R R 00 即 2200c =R =R R3、频率响应特性放大器在低频或高频时,放大器的信号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而造成放大器低频或高频时的放大性能变差。

两级RC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基本原理框图如下当K1、K2断开时,前

两级RC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基本原理框图如下当K1、K2断开时,前

两级RC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基本原理框图如下当K1、K2断开时,前级放大为一典型电阻分压式单管放大器,当把K1、K2闭合时前级和后级接通,组成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放大器。

二、硬件电路设计电路如下图所示,,它是由两个分压式偏置稳定电路经阻容耦合连在一起当K1闭合时,则把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加到后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继续放大。

由于前级放大电路与后级放大电路类似,现只分析前级放大电路,图中三极管T1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放大电路的核心,电阻R P1、R B1、R B2、的分压来稳定基极电位,集电极电阻R C1的作用主要是将集电极电流的变化转成电压的变化,以实现电压的放大功能,另一方面电源U CC可以通过R C1加到三极管上,使三极管获得正常的偏置电压,所以R C1也起直流负载的作用,耦合电容C1、C2又称做隔直电容,他们分别接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一方面起交流耦合作用,另一方面隔离直流的作用,发射极电阻(R E1+R E2)用来反映电流I EQ变化的信号,反馈到输入端,自动调节I EQ的大小实现工作点的稳定,当K1、K2闭合时则引入级间负反馈,,以实现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和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和噪声的影响。

三、 电路主要参数1)闭环电压放大倍数FA A AVVV Vf+=1其中A V =UU iO为无级间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1+F A V V ——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

2)级间反馈系数 UUFOf V=3)输入电阻R F A Ri V V if)1(+=R i——无级间反馈时放大器的输入电阻4)输出电阻 FA R RVVO Of+=1RO——无级间反馈时的输出电阻调试与检测1、初步检测检查电路板上的元件,有无明显的焦痕破坏的情况,电路中连线有无虚焊,短路及直流电源是否正常等。

2.导线故障级顺序测量各级的输入输出电压和波形,对以上放大电路输入正弦波,若B 1点输入正弦波信号正常,但C 点波形不正常则第一级是可疑级,在C 点将电容C 2断开后,再测C 点波形,若仍不正常,则故障在第一级;若断开后正常了,则故障在第二级。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并进行测量,研究其放大特性和频率响应。

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电路中包括两个放大器级别,其中第一个级别为共射放大器,第二个级别为共集放大器。

合理选择电阻和电容值,以满足放大要求。

2. 连接信号源:将信号源与电路输入端相连,确保信号源输出正常。

注意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适中,避免过大或过小。

3. 测量电路参数: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记录幅度和相位差。

同时,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值。

4. 测量频率响应: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变化。

记录幅度变化的曲线,并分析其特性。

5. 分析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电路的放大倍数、增益带宽积和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

分析电路的性能和优缺点,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路的放大倍数:根据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差异,计算得到电路的放大倍数。

比较两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可以发现第一级共射放大器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而第二级共集放大器则具有较低的放大倍数。

2. 增益带宽积: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的输出信号幅度,可以绘制出增益带宽积曲线。

增益带宽积是电路的重要性能指标,表示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放大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增益带宽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

3. 输入输出阻抗:通过测量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值,可以计算得到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

输入阻抗表示电路对外部信号源的负载能力,输出阻抗表示电路对负载的驱动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较低的输出阻抗。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较低的输出阻抗和一定的增益带宽积。

第10讲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

第10讲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
清华大学 华成英 hchya@
小结
放大电路旳性能分析主要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求输入信号为零时,放大电路旳工作状态。
拟定放大电路旳静态值IBQ、ICQ、UCEQ,即静态工作点Q。 静态工作点旳位置直接影响放大电路旳质量
分析措施: 画出电路旳直流通路→
计算法 图解法
Ro
Re
//
( Rs
// Rb )
1
rbe
Re2
//
( Ro1
// Rb2 )
1
rbe2
4k // (4k // 150k) 0.9846k 1 50
95
补充、多级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若两个晶体管旳β=79,rbe=1kΩ,
试计算 (作业) 1.空载电压放大倍数Au和Aus; 2.Us=10mV,RL=3kΩ时旳Uo。
可能是实际旳负载,也 可能是下取 得旳功率等于原 边消耗旳功率。
从变压器原 边看到旳等 效电阻
P1
P2,I
2 c
RL'
Il2 RL
RL'
I
2 l
I
2 c
RL
( N1 N2
)2
RL
实现阻抗变换
二、多级放大电路旳动态分析
1.电压放大倍数
Au
U o U i
U o1 U i
怎样设置合适旳静态工作点?
Q1合适吗?
对哪些动态参 数产生影响?
Re
用什么元件取代Re既可设置合适旳Q点,又可使第 二级放大倍数不至于下降太大?
二极管导通电压UD=?动态电阻rd=? 若要UCEQ=5V,则应怎么办?用多种二极管吗?
怎样设置合适旳静态工作点?
稳压管 伏安特征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2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2
例:393KH和224J/1H,其中393、244表示电容器的容量,K、J表示电容器的误差,H、1H意义相 同表示101*5.0=50V。又如:2E104,104表示容量,2E表示102*2.5=250V。
一、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三)、电感器(L,单位亨利 H,mH,μH。1H=103mH=106μH)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实习内容: 1.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2.常用电子仪器和工具的使用练习 3.拆焊与焊接技术训练 4.电路工作原理与元件参数设计 5.电路的安装、调试、维修训练 6.作品验收 7.撰写实习报告
一、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一)、电阻器(R,单位:Ω、K Ω、M Ω) 1、电阻器的分类: 根据电阻值特性分为: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电位器)、敏感电阻器
码电感)外,电感量一般不专门标注在线圈上,而以特定的名称标注。电感量误 差细分为:F级(±1%),G级(±2%),H级(±3%),J级(±5%),K级 (±10%),L级(±15%),M级(±20%),P级(±25%)。N级 (±30%)。但普通常用J,K,M级。 (2)品质因素Q
品质因素Q是表示线圈质量的一个物理量,Q为感抗XL与其等效的电阻的比 值,即:Q=XL/R。 线圈的Q值愈高,回路的损耗愈小。
(4)线绕电阻由于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都比较大,只能用在低频电路,高频 电路中应尽量选用金属膜电阻。在高频电路中电阻器的引线不宜过长,以减小 分布参数。
(5)电阻的测量:注意指针式万用表的Ω调零。
一、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二)、电容器(C,单位法拉F,μF,nF,pF。1 μF =103nF=106pF) 1、电容器的分类: 按绝缘介质分为:空气介质电容器、纸质电容器、有机薄膜电容器、瓷介 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按结构分为:固定电容器、半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知识讲解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知识讲解

rbe=1.62 k AV载=-93 ri= R11// R12// rbe =1.52 k
ro= RC1 =5k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级联
R11 C11
RC1

R21 RC2 C21
R22
RE2
+EC C22
RL uo
CE2
设二级放大器的参数完全一样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分析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对耦合电路要求:
要求
静态:保证各级Q点设置
动态: 传送信号
波形不失真 减少压降损失
单级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共
射极放大器)
+EC
R11
RC1
C12
C11
ui
R12
RE1
RL
uo CE1
IB=20A IC=1.2mA UCE =6V
RB1=100k RB2=33k RE=2.5k RC=5k RL=5k =60 EC=15V
R11
RC1
C11
+EC
570 k C12 RB
C1
+ECrbe=2.36 k =100AV2=0.99
C2 ri2=173 k
ui
R12
RE1
RuL
i
CE1 2
uo RE 5.6 k
RL u 5k o
ro1= RC1 =5k
AV
RL rbe
RL=5k 时, Au=-93 RL=1k 时, Au=-31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R11 C11
RC1
C12
R21 C21
RC2
ui R12
RE1
CE1
R22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仿真与设计基于Multisim10(DOC)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仿真与设计基于Multisim10(DOC)

课程设计(论文)报告书题目: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课程:模电综合实验院(部):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104班学生姓名:(*^__^*) 嘻嘻……学号:1107050405设计期限:2013年7月12日指导教师:吴文峰《一》课题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二》选题意义(1)为了尽可能保证不失真放大,采用两级放大电路。

阻容耦合放大器是多级放大器中最常见的一种,两级之间通过耦合电容及下级输入电阻连接,故称为阻容耦合,由于电容有隔直作用,使用前、后级的直流工作点互相不影响,各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以单独计算。

每一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Ui之比,其中,第一级的输出电压Uo1 即为第二级输入电压Uo2,所以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2)我选这个题目觉得能够较全面地巩固和应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更加熟悉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3)更加了解电路的仿真。

《三》具体要求已知条件:(1)电源电压VCC=12V;(2)负载电阻RL=2KΩ;(3)输入信号为Vi=4mv,f=1KHZ的正弦波电压,信号源内阻Rg很小可忽略;(4)晶体管用3DG6。

技术指标:(1)放大器不失真输出电压VO≥1000mv,即放大器电压增益∣AV∣≥250;(2)△f=300Hz~80KHz;(3)放大器工作点稳定。

《四》方案1 采用集成运放可以采用集成运放来搭建放大电路。

该方案设计简单,集成度高、精确度高,在参数上输入电阻很高,输出电阻低,采用集成运放放大小信号是很好的选择。

2 采用三极管采用三极管的级联方式组成多级放大电路。

三极管又可以分为三种放大电路:共射、共集和共基放大电路。

三种方式有各自的特点。

根据实验的要求,本设计最终采用了三极管设计的方案。

电路由两级放大电路级联组成,第一级为分压偏置的共射级放大电路,第二级采用同样的放大电路通过电容耦合连接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二
稳压管的限流电阻,通过月,提供。

正常工作所需的稳定电流,是采用NPN -PNP管混合式直接耦台电路。

这种电路利用NPN型品体管和PNP型晶体管电源极吐相反的特点,将前缎较高的集电极电压转移到后级的箭子和负载电阻上去,输出电压有较大的变化范围。

引起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晶钽电容体管的参数、口和“。

随温度的变化,另外还有电源电压的波动,电路参数变化等。

由于上述原因,兀沧是交流放大电路还是直流放人电路,静态工作苣都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移动的。

在交流放大电路中有隔直电容,静态工作点变化量不能传递到下一级。

在直流放大电路中,因为是直接耦合,静态工作氧的缓慢变化量同需要放大的直流信号棍在一起迸级传递,并被放大,因而直流放大电路即使没有输入信号,输出端的电压也不会稳定在初始值,而是随间和温度的变化不断变化。

因此零点漂移问题足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零点漂穆是逐级传递的,井被逐级放大。

囡此放大电路级数愈多,放大倍数愈高,在输出端的零点漂移现象也愈严重。

尤其第一级放大电路的漂移『n压对整个放大电路的影响最大。

为了衡量零点漂移的程度,通常将输出端的漂移电压折算到输入端,以便同输人电雎信号比较,即硅然当输^信号吒与漂移电压在个数量级时,那么输人信号将被漂移信号所淹没,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真假信号混杂在一起,将无法分辨。

例如,TAJC226K016RNJ当温度变化1℃时放大电路的“,=10lLV,当环境温度变化z5℃时,漂移量达0 25 mV,如果输人信号在毫伏级以下,那么放大电路将无法正常工作。

只有当q>>Ⅱ。

时,放大电路才能正常工作。

由此见,克服零点漂移是直流放大电路矍解央的主要问题。

除采用稳压电源并对晶体管和电阻进行老化处理和筛选外,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差动式放人电路。

山于篮动放大电路有良好的抑制零点漂移性能因此枉接批台多级放大电路中得到了广泛应川,成为集成运救的主要组成巾元。

基本工作原理圈为基本差动放大电路,从结构上看,电蹄两边完全对称。

不但对应的电阻元件参数相等川J且品体管的特陛也相同。

电路有两个输入端有两个输出端,输出电压当温度升高时,由于两管特性一致,集电极电流同时增加,表明这种电路对零点漂移有根强的抑制作用。

基十梢州的源固,该『n路对于由电源电压波动、元件参数变化等原斟所引起的漂移也同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静态、动态分析由'J-差动放大电路巾和‘所组成的单级放大电路是对称的,对电源来|兑并联工作,静态分析时l-I挂单僻AVX放大电路处理。

有信号输人时,放大电路的徽变等效电路如图2. 24所示。

阿2 24放大电路的微变辱效电路堆本燕动放大电路是靠电路的对称肚来抑制零点漂移的实际},完全对称的理想情况并不存在,因此单靠电路的对称性来抑制
零瓿漂移还是小够的。

况且,该电路中每儿管子集电极漂移井术受到抑制。

特别是当采用单端输出时,零点漂移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改进了的差动放大电路,称为典型差动放大电路,也叫长垲电路的作用当温度变化或电源电压波动使,,和,阁2'25典TAJC336K016RNJ剁差动破九电路增加时,将使电阻上的电压Ⅳ一增加,从使下降,并导致,H、』。

减小+t、‘也随着自动碱小。

这个过程称为负反馈,町Ⅵ简述为如下过程:>一~.一‰.<笔二::二该过程表明,每个骨子的漂移都得到丁抑制,输出端的漂移也进一步减小。

当电路有共模信号输^时,。

同样会起负反馈作用,从而使每个管的集电极输出受到削弱,可见R。

增强了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漂移的能力。

显然,R。

阻值越大,对零点漂移抑制能力越强。

由于R。

对共模信号具有负反馈作用,因此常称R。

为共模反馈电阻。

当差模信号输入时,由于输入信号大小相等,极眭相反,所以流过R。

中AVX钽电容的电流基本不变,因此R.对差模信号雨起负反馈作用,它不影响对差模信号的放大效果。

电路接人的负电源F。

是用来补偿R。

上的压降的。

R,称为调零电位器。

由于实际电路中,左右两边元件参数不可能完全对称,接八R,,使两边发射极电阻稍有不等,便可使静态输出电压为零。

由于两边分别串人两管发射极回路,因此划差模信号有负反馈作用,故其阻值不宜过大,通常在几十欧到几百欧.hymsm%dd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