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第十一大学法学院院长弗洛马乔教授访问人大法学院
人大法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语系就西班牙语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进行会谈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语系就西班牙语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进行会谈
11月30日上午,我院龙副院长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葡萄牙语系主任刘教授在明德法学楼205贵宾室进行了会谈。
学校国际交流处盛希文副处长出席了会见。
我院综合科科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洪荞老师,教务科科长兼办公室副主任郝老师,教务科副科长胡老师,教务科本科教务秘书龚老师参加了会见。
刘教授首先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语系学生培养以及未来职业需求与规划方面的情况。
国际交流处盛希文副处长就我校与西班牙有关交流情况进行了介绍。
龙翼飞副院长介绍了我院与西班牙交流情况,并就西班牙语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与刘建教授交换了意见。
与西班牙语国家的国际交流是我校与我院未来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会老师们就后续西班牙语复合法律人才培养相关合作细节进行了具体探讨。
人大法学院马教授等至澳门进行学术考察与交流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马教授等至澳门进行学术考
察与交流
9月1日至7日,应澳门基金会邀请,我院马教授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学院讲师邱少晖,我院博士生张鸿浩至澳门进行学术考察与交流。
此次考察、交流的主题是“传统法律文化与澳门法律发展”。
这是我院与澳门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中的子课题之一。
自项目设立以来,课题组成员广泛收集与分析有关研究成果,为这次考察与交流做了充分地准备。
考察期间,澳门基金会研究所黄丽莎处长与蔡永君博士代表澳门基金会会见了课题组成员,并代表吴志良主席对课题组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
马小红教授转达了院领导对2011年10月4日签订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澳门基金会关于开展“澳门基本法研究及澳门法治发展”课题研究的合作协议》落实的重视,就自己负责的子课题的进展情况向基金会进行了通报并感谢澳门基金会对这次学术考察与交流的周到安排。
黄丽莎处长高度评价法学院及课题组成员对项目认真、负责的学术态度,介绍了澳门的风土人情和澳门基金会推动澳门学术研究的一贯宗旨与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双方都认为,中国传统法与习惯对澳门社会秩序的影响,尤其对澳门华人社会秩序的影响不容忽视,这方面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人大法学院与意大利罗马智慧大学法学院签订合作联合声明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发学院与意大利罗马智慧大学法学
院签订合作联合声明
1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意大利罗马智慧大学(即罗马一大)法学院在意方校长会议厅举行了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
我院副院长王教授代表我院出席签字仪式,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教授、民商法教研室主任姚教授及李助理教授出席签字仪式。
罗马智慧大学校长Frati 教授,副校长Biagini 教授,法学院院长Spangher 教授,法律科学系主任Passerelli 教授,资深罗马法学者Schipani 教授等作为意方代表出席了签字仪式。
Frati 校长首先对我院访问团的到访表示欢迎,并表达了他本人对于能和中国一流的法学院签订合作声明、建立合作关系的喜悦和祝贺。
同时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合作能够扩展到两个高校之间,在所有学科领域内实现广大师生、教学和科研间的全方位合作。
王副院长首先表达了对罗马智慧大学和资深罗马法教授斯奇巴尼教授所发出合作邀请的感谢。
他表示深入开展罗马法研究对于建设学科全面发展的人大法学院具有重要意义,有益于加强学生对大陆法系法学原理的深入理解和研究,与罗马智慧大学之间开启的这一合作通道必然能促进人大法学院在此目标上的发展。
同时他还向意方介绍了人大法学院与外国院校之间的多种合作模式,并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与罗马智慧大学之间的学术联系,开展多种渠道的合作交流。
意大利法律方法论——19世纪以来意大利民法学简史

②Falzeaꎬ Introduzione 232.
doꎬ insegnamento e studio del diritto civileꎬ in: Scienza e insegnamento del diritto civile in Italia - Convegno di studio in onore del prof. Angelo Falzea
⑩欧洲大陆法典中的方法规范较普遍ꎬ但是在意大利民法中却是空白ꎮ Christiane Wendehorstꎬ Methodennormen in kontinentaleuropäischen
Kodifikationenꎬ RabelsZ 75 (2001) 730-763.
146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中的重大疑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5501350009)的阶段性成果ꎮ 感谢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陶然博士在译文语言完善方面提出的宝贵意见ꎮ
①Norberto Bobbioꎬ Scienza e tecnica del diritto ( 1934) 41ꎻ Luigi Mengoniꎬ Problema e sistema nella controversia sul metodo giuridicoꎬ Jus
领会由此获得的知识ꎮ 方法(
) 是法学中天生的实践性科学 ① ꎬ它是实现目标的方式ꎬ是通过作为法
人大法学院与哈佛大学法学院远程联合教学正式启动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与哈佛大学法学院远程联合教学正式启动2月28日上午,我院与哈佛大学法学院远程联合视频教学正式开课,哈佛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安教授与我院助理教授Alonzo 分别在美国波士顿和中国北京同时对两院学生授课,课程为“残疾人权益保护和研究法律诊所”,两院师生通过视频系统的连接,同时上课。
我院目前正在哈佛法学院担任访问学者的丁相顺教授也参与了课堂教学。
一直以来,我院与哈佛法学院在残疾人权益保护领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远程联合教学是这一领域合作的新形式,立足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与世界一流法学院师生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机会。
目前,该课程已经进行了两次授课,分别围绕中美法律教育和残疾人权益保护展开。
在课堂上,中美双方学生分别踊跃发言、积极交流,良好的互动氛围以及新颖的授课方式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在未来的课程中,双方学生还将进一步对中美残疾人权益保障以及其他法律问题进行共同的探讨与分析。
该课程已经纳入我院的课程体系。
在3月7日上午的课程中,哈佛法学院残疾人项目的中国项目主任崔凤鸣研究员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同学们讲授了有关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内容。
本次远程联合授课是我院首次与哈佛大学联合进行远程教学,远程授课的教学方式打破地域限制,为促进中美顶尖法学院学生的交流与学习提供良好的互动平台,中美双方教授共同授课以及学生们流利的英文表达更是赢得双方师生的一致好评。
课后,中美双方学生纷纷表示对今后的远程授课充满期待,希望能借此机会共同讨论涉及范围更加广泛,讨论面更加深层的法律问题,让知识的火花打破时空的束缚,在新颖、活跃的远程课堂中灿烂迸发。
近年来,我院在远程课程开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2012年4月,我院与牛津大学开展远程视频教学。
牛津大学的Nicholas Barber 老师为我院远程讲授英国宪法课程。
授课的主题是“联盟的未来:权力下放以及联合王国的解体”(The Future of the Union: Devolution and the Break Up of the United Kingdom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视频教学系统,同学们与Barber 老师实时互动交流,讨论了权力下放与地方自治的关系、苏格兰独立公投的正当性以及北爱尔兰法案第一条的立法原因等问题。
法律人类学的共同体建设:回顾与反思

1 Michael Polanyi,The Autonomy of Science,The Scientific Monthly,Vol. 60,No. 2(1945,February), p.143.
·66·
法律人类学的共同体建设:回顾与反思
组织形式和凝聚机制。具体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师生型、学院型、协会型、期刊型四种。 具而言之,师生型是指,共同体成员具有体制上或学术上的师承关系,彼此之间依 靠师承而组建的共同体;学院型是指,以某个特定科研院所为平台所凝聚形成的共 同体;协会型是指,基于特定的官方或民间学术协会而组建的共同体;期刊型是指, 由某个特定学术刊物的编辑、作者、审稿人所形成的共同体。这四种类型之间具有 一定重合度。比如,有的师生型共同体以某个特定学院为平台;有的协会型共同体 因为同时办有刊物,所以也可以归属为期刊型。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类型的共同 体对于前两个要素的需求强度也并不一致。一般而言,师生型与学院型两种共同体 对共同的学术旨趣和学术规则的要求比较高。但与此同时,这两种类型的共同体也 存在着风险,因为其对核心组织者的依赖性比较高。这四种类型在下文的中外回顾 中均有所体现。
尽管有着上述概念、学科、语境的差异,但不管是自然科学的共同体,还是人文 社会科学的共同体,中外学者大致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所谓科学 / 学术共同体必须具 备三个基本要素:第一,需要有共同的学术旨趣、科学信念、价值追求;第二,需要 有共同的学术规则,比如研究范式、理论、方法等;第三,需要有特定的组织形式和 凝聚机制。一般来说,三个基本要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否则便不能被认定为 科学 / 学术共同体。
第四届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综述

第四届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综述2020年10月18日,第四届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论坛在湘潭大学设主会场,中国人民大学设分会场,来自南非开普敦大学、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等非洲高校,以及中国法学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5位法学院院长和专家“云端”相会,吸引了百余名国内外师生、媒体参加。
本次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和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湘潭大学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承办,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法学院和湘潭大学中非经贸法律研究院协办。
湘潭大学副校长廖永安主持开幕式。
一、中非合作的法治基础和中非法律教育合作的意义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分享了中国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战役的成功经验,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运用法治思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坚持立法优先,执法、司法%普法、守法、法治监督共同发力,依靠群众依法治疫$坦桑尼亚外交和东非合作部副部长达玛斯•丹尼尔•恩杜姆巴罗(Damas Daniel Ndumbaro)认为,逆全球化浪潮下创新抗疫和法律教育合作机制尤为重要,中非应借助法学院院长论坛的契机,扩大人文交流合作,共建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强调,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新2民法典》构成未来中非合作和法律教育对话新的法治基础,期盼在新的法治基础上推动中非法学界交流。
湘潭大学校长李伯超表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非法律教育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密切中非人文交流,共建中非学术共同体,加强新形势下中非智库交流与合作。
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韩大元回顾了历届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肯定论坛作为中非法学界进行法治合作和法学教育对话平台的重要价值,期待论坛继续履行学术使命,为丰富世界法学教育体系、推动法治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中非法律教育合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夫•姆巴齐拉(Christopher Mbazira)、南非比勒陀尼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查尔斯•梅拉(Charles A.Maimela)共同探讨了所在学校疫情期间的教学困境和改革成果,倡议夯实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迎接在线教育的浪潮$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吴卡认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非洲法学教育应以当代非洲法律发展和新时期中非法律关系中的法律问题为导向,以国际化、协同化、交叉性为原则,做好中非协同研究$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发展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奥利弗•鲁佩尔(Oliver C.RuppC)强调,化解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性危机,迫切需要法学院和法律人才作为调节者发挥应有作用,对此,应开放世界范围内法学院的合作,利用学术外交合力形成多边解决方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私法》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私法》形考任务1-5题库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 针对中央电大形考平台, 本人汇总了《国际私法》形考作业任务01-05试题及答案,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题库, 并旦每年都在不断更新, 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确保了考生通过题库就可以顺利过关。
任务一(1)1.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 共40分。
)B.国际私法对反致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渐形成一种制度, 始于()。
C.福果继承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这是()。
A.单边冲突规范A.甲国法院审理某一涉外民事案件, 根据甲国的冲突规范规定应适用乙国法, 而根据乙国的冲突规范规定应适用丙B.国法, 根据丙国冲突规范规定应适用甲国法, 甲国法院适用甲国的实体法审结案件, 这在国际私法上称为()。
C.间接反致2.国际私法主要解决()。
D.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B.《民事诉讼法》第262条规定: “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有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C.益的, 人民法院不予执行・”这一规定属于()。
D.公共秩序保留3.识别的对象是()。
A.客观事实4.冲突规范由()组成。
E.范围系属5.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确定属人法的分歧起源于()。
C.《法国民法典》我国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 如果我国法律和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对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没有相应的规定时,法院可以()。
A.适用国际惯例C.19世纪以前, 国际私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CI.学说法在判例法国家, 权威学者的著作是解决国际私法纠纷的依据。
在英国, 可以作为解决涉外民事争议的权威著作是()OA.戴西和莫里斯的《冲突法论》法国法律规定不动产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德国法律规定不动产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本国法。
两国都认为本国指定的法律包括冲突规范在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巴黎第十一大学法学院院长弗洛马乔教
授访问人大法学院
11月1日,我院副教授、国际交流处副处长石佳友会见了来访的巴黎第十一大学(又名巴黎南大学)法律和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杰罗姆·弗罗马乔(J érôme Fromageau)教授。
石佳友对弗罗马乔院长的来访表示欢迎,他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在国际化方面的进展和举措,以及我院多年来与法国法学界的丰富合作。
他重点介绍了我院开设的全英文硕士项目,以及国际小学期计划。
他表示,近期合作的重点可以是学生交流和教师交流,特别欢迎巴黎十一大向我院派遣交换生。
我院也可推荐法语基础好的优秀学生赴巴黎十一大学学习。
弗罗马乔院长表示,他了解人民大学及其法学院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要地位,因此专程前来拜访。
他对与人大法学院合作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他很乐意推动两校之间在学生和教师交流方面开展合作。
随后,石佳友与弗罗马乔院长就双方派遣交换生的有关细节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石佳友还向弗罗马乔院长介绍了我院拟于明年举行的中欧法学院院长会议的情况,弗罗马乔院长表示很乐意参加此次重要会议,并以此为契机推进与我院的合作。
巴黎第十一大学是法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由七大学院组成。
其法学院坐落于其六大校区的巴黎南部校区;法学院目前拥有5000多名学生,120多位教师和研究人员,390余名法律职业领域和教育界的兼职教授;其在法国享有盛誉的特色专业包括:司法制度、金融法、欧洲法、公证法、科技法和文化遗产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