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环境法18秋在线作业2-3答案
东师环境法18春在线作业2

(单选题) 1: 下列不属于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与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区别的是A: 规制对象B: 制度内容C: 制度目标D: 制度行为正确答案:(单选题) 2: 环境责任的原则是指A: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B: 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限度之内,而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积极治理的原则C: 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或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对资源造成减损,即应承担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D: 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保护他们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的权利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由授予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的罚款。
A: 一倍的B: 一倍以上两倍以下C: 一倍以上三倍以下D: 一倍以上四倍以下正确答案:(单选题) 4: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第一阶段始于A: 17世纪后半叶B: 18世纪前半叶C: 19世纪后半叶D: 19世纪前半叶正确答案:(单选题) 5: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规则原则为A: 过错责任原则B: 无过错责任原则C: 公平责任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正确答案:(单选题) 6: “斯德哥尔摩时期”的环境法的特点有:A: 环境法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别性日趋不明显B: 同部门、同行业的环境法律走向系统化,环境法的子体系初步形成C: 环境立法初现专门化趋势D: 环境标准和环境规划逐步从环境法体系中分离正确答案:(单选题) 7: 环境刑事诉讼的类型不包括A: 污染型B: 破坏型C: 职务型D: 效率型正确答案:(单选题) 8: 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A: 1991B: 1992C: 1993D: 1994正确答案:(单选题) 9: 1979年颁布的()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法B: 《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C: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D: 《环境源监测管理办法》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防护林A: 可以进行皆伐B: 只准进行择伐C: 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D: 禁止任何性质的采伐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对人类活动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均可称为水资源。
东北师范《环境法》19秋在线作业1资料答案3

环境法19秋在线作业1-答案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1.环境责任的原则是指A.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保护他们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的权利B.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C.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限度之内,而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积极治理的原则D.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或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对资源造成减损,即应承担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试题]正确选择是:D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简接利用的淡水。
B.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
C.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及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淡水资源D.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对人类活动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均可称为水资源。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试题]正确选择是: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构成要具备的要素是A.内容和客体B.主体和客体C.主体和客体D.主体、内容和客体[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试题]正确选择是:D4.在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中,( C)判断行为者行为是否违法的界限,是承担行政责任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A.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B.行为的违法性C.行为人的过错D.危害结果[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试题]正确选择是:B5.下列不属于环境刑事诉讼的类型的是A.责任型环境刑事诉讼B.职务型环境刑事诉讼C.破坏型的环境刑事诉讼D.污染型的环境刑事诉讼[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试题]正确选择是:A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A.违法行为B.过失C.故意D.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后果[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试题]正确选择是:D7.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由授予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的罚款。
东师大学发展心理学18秋在线作业2-3答案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18秋在线作业2-3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霍尔对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的贡献在于()。
A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B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做了研究
C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
D对成人心理发展作了有创新意义的研究
【答案】本题选择:A
2、皮亚杰认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达到守恒的年龄是()
A6岁
B7岁
C8岁
D9岁
【答案】本题选择:C
3、()成为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
A何林渥斯
B普莱尔
C荣格
D霍尔
【答案】本题选择:D
4、()特别重视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即社会引导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式去活动。
A班杜拉
B华生
C斯金纳
D荣格
【答案】本题选择:A
5、研究者通过有意识地操纵和控制一定的变量以观测个体反应,进而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访谈法
【答案】本题选择:B
6、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期主要的心理社会性矛盾是()
A主动性对内疚感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亲密感对孤独感
【答案】本题选择:D
7、下列不符合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趋势的是()
A从表面到内部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抽象思维发展到具体思维。
东师大学环境法18秋在线作业2-3答案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环境法18秋在线作业2-3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37.5分
1、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
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答案】本题选择:A
2、关于环境民事纠纷的处理,选项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环境行政调解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
B环境行政协调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最终程序
C环境民事纠纷当事人对行政调解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D环境行政调解处理决定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答案】本题选择:D
3、从稀土资源存量上看,中国的稀土拥有量正在
A急剧萎缩
B急剧增加
C缓慢萎缩
D缓慢增加
【答案】本题选择:A
4、不属于普通民事诉讼与环境民事诉讼的区别的是
A举证责任倒置
B因果关系推定
C延长诉讼时效
D诉讼客体的扩张
【答案】本题选择:D
5、环境行政责任的特征是
A有限性、确定性、强制性
B广泛性、确定性、强制性
C广泛性、不确定性、强制性
D广泛性、确定性、非强制性
【答案】本题选择:B
6、环境刑事诉讼的类型不包括
A污染型
B破坏型
C职务型
D效率型
【答案】本题选择:D
7、《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为
A15日
B33日
C45日。
东师-2021学年-环境法-在线作业1-答案4

环境法20秋-21春在线作业1-0004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1.目前,我国有95%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及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来源于A.矿产资源B.海洋资源C.水资源D.土地资源【参考选择答案是】:A2.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A.在两年以上十年以下B.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C.在一年以上十年以下D.在一年以上二十年以下【参考选择答案是】:B3.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由授予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的罚款。
A.一倍的B.一倍以上四倍以下C.一倍以上两倍以下D.一倍以上三倍以下【参考选择答案是】:D4.《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A.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B.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C.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的转让给他人使用D.不的转让给他人使用【参考选择答案是】:D5.限制治理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A.6年B.5年C.3年D.1年【参考选择答案是】:C6.“斯德哥尔摩时期”的环境法的特点有:A.环境立法初现专门化趋势B.环境法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别性日趋不明显C.环境标准和环境规划逐步从环境法体系中分离D.同部门、同行业的环境法律走向系统化,环境法的子体系初步形成【参考选择答案是】:D7.1979年颁布的()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法A.《环境源监测管理办法》B.《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C.《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参考选择答案是】:D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构成要具备的要素是A.内容和客体B.主体和客体C.主体和客体D.主体、内容和客体【参考选择答案是】:D9.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防护林A.禁止任何性质的采伐B.可以进行皆伐C.只准进行择伐D.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参考选择答案是】:D10.《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是A.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B.各级人民政府的市政管理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是水利管理部门D.各级交通部门和航政机关【参考选择答案是】:D11.下列不属于环境污染特征的是A.环境污染有综合性、积累性和有限性。
环境法20春在线作业2-0003【东北师范大学答案51568】

9.1979年颁布的()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B.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C.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 D.环境源监测管理办法
11.环境保护法的主体涉及()等。 A.国家 B.国家机关 C.社会团体 D.企事业单位
12.()和开除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行政处分的主要形式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撤职、降级
13.草原法中规定的草原,是指() A.天然草原 B.人工草地 C.草皮 D.滩涂
14.下列社会组织中哪些属于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A.国家 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C.欧洲联盟 D.根据环境条约建立的国际组织
10.环境民事责任与环境领域的其他责任如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的重要区别是 A.环境民事责任主要是以补偿为目的的财产责任,造成财产损失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且补 偿性较强 B.环境民事责任以环境义务为基础和前提 C.环境民事责任具有强制性 D.主体不同
11.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对该工 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15.环境刑事诉讼的类型包括 A.污染型 B.破坏型 C.职务型 D.效率型
判断题 1.环境法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而制定的用以全面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调整人
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正确 B.错误
2.行政处罚具有时效性,即指违法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A.正确 B.错误
大工20秋《环境保护法规》在线作业3答卷

大工20秋《环境保护法规》在线作业3答卷作业题目:请概述中国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及其实施情况。
中国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而建立的法律和规章的集合。
以下是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及其实施情况的概述:1. 环境保护基本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6条确立了公民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并强调了政府保护环境的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和环境行政执法等内容。
2. 环境标准和规划:- 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标准,包括大气、水、土壤和噪声等方面的标准,用于指导和监督环境质量的改进。
- 国家和地方政府还出台了多项环境保护规划,例如《中长期环境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中国实施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在建设项目启动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4.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治环境污染,例如限制工业排放、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进水污染治理和加强固体废物管理等。
5. 环境监测与执法:- 环境监测是评估环境质量和污染情况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 环境保护执法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惩处。
6. 国际合作与公众参与:-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技术和资源。
- 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和监督。
总结而言,中国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包括基本法律、标准和规划、影响评价制度、污染防治措施、监测与执法以及国际合作与公众参与。
中国政府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提高环境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包括督察与监督的不足以及环境执法的落实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改进。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环境保护部网站。
18秋XXX《环境法》考试大作业答案

18秋XXX《环境法》考试大作业答案题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现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是指在环境污染发生之前,应该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同时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治理。
这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原则,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在我国,有许多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体现了这一原则。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初由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后来被引入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中,成为一项为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防止产生不良环境影响的预防性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包括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和关于工业、畜牧业、林业、水利、交通、城建、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程度分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和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制度。
这个制度在我国的环境保护领域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三同时”制度,可以确保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原则,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是体现这一原则的重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是我国独创的,旨在预防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法18秋在线作业2-3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37.5分
1、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
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这道题选择:A
2、关于环境民事纠纷的处理,选项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环境行政调解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
B环境行政协调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最终程序
C环境民事纠纷当事人对行政调解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D环境行政调解处理决定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这道题选择:D
3、从稀土资源存量上看,中国的稀土拥有量正在
A急剧萎缩
B急剧增加
C缓慢萎缩
D缓慢增加
这道题选择:A
4、不属于普通民事诉讼与环境民事诉讼的区别的是
A举证责任倒置
B因果关系推定
C延长诉讼时效
D诉讼客体的扩张
这道题选择:D
5、环境行政责任的特征是
A有限性、确定性、强制性
B广泛性、确定性、强制性
C广泛性、不确定性、强制性
D广泛性、确定性、非强制性
这道题选择:B
6、环境刑事诉讼的类型不包括
A污染型
B破坏型
C职务型
D效率型
这道题选择:D
7、《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为
A15日
B33日
C4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