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城市符号中核心元素的定位与提取
城市设计五要素

城市设计五要素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公众意象,那就是许多个体印象中共同的部分,也有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公众意象,每一种都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居民。
一个人要在自己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并与同侪很好地合作,就离不开这种公众意象。
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幅独一无二的画面——其中有些内容绝少、甚至从不与他人交流——然而它又与公众意象大体相近。
这回总公众意象在不同的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强制性与包容性。
这种分析仅限于可见的物质对象所产生的影响。
另外一些影响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譬如一个地区的社会意义、功能、历史,甚至名字,这些都将在本书中详细解说,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解释形式本身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认为物质的设计形式应该用来强化这些意义,而不是弱化它们。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能归诸于物质形式的城市意象内容分为五类元素: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地标。
当然,这些元素可以用于更普遍的意义,因为它们总在各种环境图景中反复出现。
我们试对它们作出如下定义:1.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
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
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或关注。
它们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
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
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
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
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
城市文创IP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第33卷第24期 2020年12月Vol.33 No.24December 2020艺术科技城市文创IP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分析白雪,李洋(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摘要:在互联网产业的高速推动下,中国的文创产业开始飞速发展,而城市文创IP的建立对树立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平面设计的角度详细讨论城市文创IP的应用。
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更应该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提取城市的元素符号运用到IP形象设计中,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品牌,促进城市的对外影响和宣传。
城市文化IP 的设计具有现实传播性,是集艺术观赏性和文化推广性为一体的设计推广,能为其他城市的视觉设计、元素符号运用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城市元素;文创;IP设计;平面设计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4-0137-02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同时,城市文创IP的树立对城市品牌未来的发展和竞争力的增强有重要的影响。
要为一座城市建立文创IP,就要对这座城市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定位,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地域特色以及城市多元化的组件模式,都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品牌形象。
武汉邻近长江,是一座作为交通枢纽的中心区域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城市品牌的传播要将城市符号和文创IP的设计相结合,帮助大众更好地认识和感受城市的魅力。
1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与文创IP1.1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VIS,是对品牌文化进行直接传播、信息识别以及品牌识别的视觉语言系统,应用展示的方面包括标准字体、品牌标准色、使用途径区分、吉祥物、办公用品等多个种类,是为了让大众通过视觉直接感受该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区别[1]。
而一座城市的形象识别系统就是要对一座城市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城市定位、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等体现出这座城市的形象特征。
中国各大城市形象标识(logo)案例

城市文化背景设计元素色彩运用LOGO释义宣传口号Logo1、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是著名的侨乡。
2、莞香是东莞特有的,包括东莞城市的名称也是从莞香莞草来的。
以莞香花作为核心设计元素。
1、反映东莞独有特色。
2、寓意东莞发展轨迹。
3、符合莞人气质。
4、体现莞人精神。
5、代表东莞开放贸易传统。
6、提升东莞都市化品味。
以绿、蓝、红、橙四种颜色作为东莞城市的主色彩。
绿色表明东莞是一个宜居的绿色生态城市。
蓝色体现“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也表达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推动自主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
红色体现东莞的城市活力,展现莞人的热情和进取。
橙色表达东莞城市的温馨,传递了莞人对未来多彩都市化生活的期待。
该标识以东莞特有的莞香花为核心设计元素,花簇的组合形式和五花瓣的造型充分体现了莞香花的特征;花瓣造型在莞香花清新柔美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糅合了“”及其拼音字母“Dongguan”等设计元素,造型刚柔并济、充分张力,寓意东莞的多元发展和无限活力。
东莞城市标识设计以绿、蓝、红、橙等四种颜色作为东莞城市的主色彩,以“活力”作为东莞城市核心价值,东莞有三个最核心的内容需要通过“活力”来演绎和传递。
“活力”准确反映东莞的发展轨迹,充分提炼东莞的城市精神,有效引领东莞的未来方向。
“每天绽放新精彩”以“活力”为核心价值进行创作,活力东莞,充满活力,活力每一天,绽放活力每一天,每天绽放活力,每天绽放精彩,每天绽放新精彩。
语言富有诗意和感召力,代表东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活力,对不同目标群体均具有吸引力。
1、杭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
包括西湖这样的世界遗产2、七大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产丰厚。
1、以汉字“杭”的篆书进行演变,将城市名称与视觉形式合二为一。
2、强调江南建筑元素,微妙地传达了城市、航船、建筑、园林、拱桥、水等特征。
中国城市形象标志欣赏

中国城市形象标志欣赏东莞:图标名为“每天绽放新精彩”,是以莞香是这种以东莞地名命名的树木为设计原型,其核心意义是“活力”,代表东莞的发展轨迹和城市精神。
义乌:标志描绘了有关义乌的典故。
义乌的孝文化、义乌的月季花和香樟树;曾经的鸡毛换糖,拨浪鼓叫卖。
义乌的历史传递了文化,丰富了城市的内涵,使义乌成为—个充满魅力的都市;2.标志以丰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传达了琳琅满目、快乐洋溢的视觉感受,丰富、饱满、洋溢着活力和激情;3.标志的副形是一个奔跑的人,在各种图形元素的衬托下,飞奔而来,向人们传递一种义乌人的精神——积极,努力,进取,活力,开放,热情,得以形成了今天开放包容、多元化的义乌;4.绿色:年轻、活力、朝气蓬勃。
青岛:以帆船标志作为青岛形象标识主体元素,“帆船之都”的口号,体现了青岛致力于打造帆船之都的城市目标,易于不同国度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接受。
博兴:整体图形形象三朵祥云又似三朵浪花,一是充分表达全县坚持“三个代表”的政治方向永不动摇;二是充分展示博兴的三张特色名片即:董永故里、吕剧之乡、中国厨都;三是充分体现天、地、人的和谐之意。
三朵祥云飞驰于绿色大地之上,标志着博兴县的发展根植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承德:此标识以“承德”的“承”字为基本元素,即标识的整体结构是“承”字的变形,寓意“传承历史,承载未来。
标识轮廓是清朝皇帝乾隆所提的“丽正门”,代表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更代表承德辉煌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左右两侧是“承德”二字的汉语拼音字头“C”、“D”的变形;中间部分为汉字“合”的变形,取其“和合”之意,代表承德历史文化总和及未来发展趋势;图形下方的行书“避暑山庄和合承德”旨在彰显浓郁的文化氛围;英文“CHENGDE CHINA”寓意承德将要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
南京:名为“龙蟠虎踞”,整个图案取材于中国传统金石,红底白质,似一方印章,画面上下分别有篆刻的龙、虎之形,龙四爪攫伸,似乎要破框而出;虎则舒展身姿,正仰天长啸;整个画面合围成写意的“宁”字。
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图案例

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图案例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城市进行综合的视觉分析,从而了解城市的文化和特色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地貌特征,建筑风格,城市布局,人文景观和环境特色。
下面将以一些城市为例,详细分析这五个要素。
首先是地貌特征。
地貌特征是指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包括山水地貌、气候和地质特征等。
以一些城市为例,该城市地处山区,周围环绕着崇山峻岭,形成了壮丽的山脉景观。
这些山脉起伏不平,草木繁茂,给城市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美感。
此外,该城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天空蓝得让人流连忘返。
这些地貌特征给城市增添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成为城市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其次是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指城市建筑的外观和风格特征。
以该城市为例,这里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古代建筑的痕迹,也有现代建筑的新意。
在中心城区,古老的建筑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互相交错,形成了一种协调统一的风格。
在山区,一些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依山傍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这些建筑风格呈现了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气息。
第三是城市布局。
城市布局是指城市内部的道路、建筑和公共空间的分布和组织方式。
以该城市为例,城市布局呈现出一种有序而又灵活的特点。
中心城区繁华热闹,街道宽阔,商业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而郊区则更加宁静,居民住宅区安静雅致,绿化面积较多。
此外,该城市的公共空间规划也十分合理,有许多城市广场和公园,供市民休闲娱乐。
这种城市布局体现了城市的功能部门的分工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特点。
第四是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城市中体现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
以该城市为例,这里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景点。
例如,城市中心的古老街道保存了许多传统建筑,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氛围。
而城市的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则为市民提供了广泛的文化娱乐活动。
这些人文景观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城市吸引游客和市民的重要因素。
最后是环境特色。
环境特色是指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环保意识的表现。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0.0分)1. 深圳是一个多彩的城市,下列的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观出来的是( )A. 市民广场前的灯光秀,霓虹灯闪烁B. 世界之窗的烟花表演C. 青青世界热带雨林里的空气里出现的彩虹D. 孩子用2B铅笔在图画本上描绘城市2. 规范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Na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B. 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SO4C. 3个氧原子:2O3D.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3. 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 塞紧橡皮塞B. 称NaOH固体C. 装块状固体D. 检查装置气密性4. “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镓属于金属元素,m=3B. 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2C. 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D. 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1相同5.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B. 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2种氧化物C. 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D. 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催化剂=CH4+O26.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 验证中和反应放出热量C.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7. 冬季天气寒冷,流感多发,奥司他韦(C16H28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
下列对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50个原子B. 奥司他韦(C16H28N2O4)分子中含有四种元素C. 奥司他韦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D.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8.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知识内容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能源B.化学与农业①石油加工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②开发使用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③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利于煤充分燃烧①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②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③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环境①洗涤剂和汽油除去衣服上油污原理不一样②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③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可长久保存①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②工业废水排放后再集中处理③随意丢弃塑料制品造成“白色污染”A. AB. BC. CD. D9. 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中,错误的是 (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CO 和CH 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B 鉴别O 2和N2分别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C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A. A B. B C. C D. D10. 如图为Na 2CO 3和NH 4HCO 3的溶解度曲线。
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以孝感孝文化名城为例

026关注思考产品摘要:为充分挖掘孝感孝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提炼出地域文化的视觉符号。
通过对当地的神话故事、地标建筑、地方方言等显性符号进行分析和梳理,以及对当地文化、情感、价值观等隐性符号的挖掘和提炼。
以《二十四孝》中与孝感城市相关联的经典故事为设计原型,遵循“融情于物”的设计原则,开发出具有孝感孝文化共性的主题文创产品。
保护和弘扬地域文化,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城市品牌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 城市品牌 孝文化 文创产品 情感化设计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4-0026-03Abstract:To fully explor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Xiaogan famous city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and extract the visual symbols of regional culture. Methods by analyzing and combing the local myths,landmarks,local dialects and other explicit symbols,as well as mining and refining the local culture,emotion,values and other implicit symbols. The classic stories related to Xiaogan City in the "filial piety story" as the design prototype and following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melting feelings into things",we have developed themat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with the commonness of Xiaogan filial piety culture. Protect and carry forward regional culture,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urban culture,build urban brand and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economy.Keywords:Regional culture City brand Filial piety culture Cultural and creativ e products Emotional design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谈向荣引言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市品牌,文化是城市品牌的集中体现,大力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座城市品牌形象建立的必由之路。
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分析

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分析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品牌形象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品牌是城市的“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和特色。
而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
通过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特色和魅力,促进城市品牌的建设和推广。
本文将从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入手,分析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一、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是什么?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是指城市品牌形象中所包含的具有视觉特点和象征意义的符号,包括城市标志、标识、标识系统、城市风貌、城市景观等。
这些视觉符号通常以图形、颜色、字体等形式呈现,用于标识和代表城市的形象和特色。
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通常来源于城市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城市人文、经济特点、城市治理等方面,旨在呈现城市的独特性、吸引力和竞争力。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的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主要包括:城市标志(如“北京”字样)、城市标识(如天安门、长城、故宫等)、城市风姿(如胡同、四合院、传统建筑等)、城市人文(如京剧、糖画、首都博物馆等)、城市景观(如雾霾、北京国贸CBD等)等。
这些视觉符号代表着北京市的形象和特色,展现了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魅力。
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具有丰富的功能。
视觉符号是城市品牌的标志和象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和识别城市。
视觉符号是城市品牌的传播媒介,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和方式传播城市的形象和故事。
视觉符号是城市品牌的宣传工具,可以增强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视觉符号是城市品牌的特色和竞争力的体现,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和资源到城市发展。
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的塑造和传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要素。
需要重视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和传统底蕴。
需要抓住城市的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发掘城市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需要关注城市的治理和民生实践,突出城市的宜居环境和社会治理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城市符号中核心元素的定位与提取杨晓雨2011202090015摘要:城市符号作为城市独有的文化标志,奠定了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建设的基础,这些符号不仅展现城市的品牌精神,传达了城市的品牌内涵,还构筑了受众对城市感知和记忆的基础。
文章从符号学角度结合大量成功的城市符号标识案例解析城市符号设计中核心元素的定位与提取,旨在为城市品牌形象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引言城市符号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与文字语言有着共通性,是人类社会文化与思想沟通互动的有效传播媒介。
从视觉传达的角度上来讲,城市符号以独特的、准确的、简约的方式将城市复杂的多元信息,清晰有序的传达出来。
通俗的讲,城市的视觉识别符号系统,就是通过符号化的文字、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讲复杂的城市信息简约的、理性的、条理的、有序的传达出来,以解决人们的方向迷失问题,规范人们的行为。
城市符号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内核,以象征性的视觉语言和特定的视觉形态,讲城市的信息快速、准确地传播给社会公众,社会公众通过城市视觉形象符号识别城市。
城市符号运用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形式,跨越文字语言和地域的局限,瞬间引起注意,达到形象的识别并产生深刻的记忆。
城市符号一旦得到人们的认同,它所表现出的信息传播功能远远超过文字语言的功效。
城市符号中核心元素的定位与提取依据索绪尔的学说,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统一体,也就是说符号的二元关系能指与所指结合构成了符号,说明符号具有“双层”结构特征,城市符号也是如此。
符号具有符号形式与符号语义两种基本属性,符号的能指是通过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符号的所指是通过符号语义表达出来的(如图1)。
图1在城市符号设计中,城市符号的外在形式是语义附着的有力载体,而语义的准确传达又是通过图形和谐的组合才能实现的。
城市符号的底层基础元素通过组合构成符号的基本形式,而符号形式因为城市的特性生成了具有特殊信息内涵的符号语义。
根据尹定邦先生的观点,一方面“用图形去吸引意义”,另一方面“由意义创造图形”。
这就是说在完成城市符号形式的同时,也构建了符号的意义和符号形式。
从某种程度上讲,设计的过程就是符号化的过程,就是赋义赋值的过程。
一、点、线、面结构型元素人们对城市符号的解读,首先取决视觉的感知,然后通过大脑的分析与想象、辅以一定的文化知识、审美经验得以认知,从而实现城市符号与受众之间的视觉沟通与互动。
城市符号视觉形式是由点、线、面等视觉元素构成,这些元素在可视的现实空间所呈现出形状、色彩、位置以及这些视觉元素的长短、粗细、曲直、大小、方位和疏密、渐变、对称等组合关系也是符号形式的重要因素。
城市符号的形式语义体现出形式美的法则。
法国Charlotte的市徽,其符号形式的表层是一个皇冠,象征着政府至高无上的权威(图2)。
仔细研究这个标志,由弧线、直线和点组合而成的视觉元素,其所指是团结如一的语义,其符号形式同时具有很强的视觉向心力和视觉审美价值的表层语义。
图2 法国Charlotte的市徽在城市符号的创造中,要使“形”能够准确传达语义,首先设计元素必须具有完备的视觉形式、符号形式语素,无论是每一根线形、每一种色彩或者形状,都要具备其个性特征和蕴含的意义,才能承载深层的视觉语义。
符号的形式不仅是这客体的物理形式,也包括主体的感知与思维。
人对事物感知的整体性源于符号元素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而得来的。
由符号视觉元素所构成的符号视觉形式结构,不仅体现出符号本身的形式结构美,同时也传达出不同的符号形式结构语义。
城市符号的表层语义不仅存在于符号的形式语素中,也存在于城市符号形式的整体组织结构中。
符号的语义传达不仅依赖于符号形式的视觉元素,也依赖于视觉元素间这种和谐的组织结构关系,复杂的城市信息也是通过符号的形式结构分层次、有序的表现出来的。
如图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区徽,标志以阴文印章标示“国”字主体,突出武昌首义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浓重的一笔;“首”和“义”结合构成武昌的“武”字;“昌”字由祥云构成,并融太极于其中,体现图3 武昌区区徽道教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的理念,从而体现出“昌”字本义:繁荣昌盛的概念;从对事物整体感知的角度来看,图形中又能看出一直飞天的黄鹤,以黄鹤为“武”,祥云为“昌”,将黄鹤与祥云精妙的融入“武昌”二字当中,将武昌“白云黄鹤”的文化印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城市符号的形式语义与结构语义构成了完整的表层符号语义。
二、象征型元素象征是指借助于某一个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来寄寓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方法。
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手法所表现出来的语义叫象征语义。
其实这是一种“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者说是借喻、隐喻的手法。
这些都是由于历史审美经验所累积而成的效果。
审美经验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与自然和社会的交往过程中,不断累积的一些对外界事物的感性直观的把握方式,即“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过程。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习惯或者联想的规则,要依赖以往的审美经验才能起作用。
例如把月亮作为视觉符号时,它的所指就是现实中的月亮,一个星球,而所指表达的语义就是“思乡”。
此外,月亮还有象征着明亮、洁白、孤独等情感含义,这些象征语义都源于审美经验。
城市符号语义的表现也是如此,城市中那些非物质化的精神与理念往往只能依附在符号的形式上或者借助于符号形式给人以心理暗示得以传达,这就是城市符号的象征语义。
如香港的飞龙标志(图4)是把“香港”的英文缩写H、K与龙的元素巧妙的结合起来,暗示着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东西方文化汇集的城市特征。
该城市符号凸显了香港的历史背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其飞龙的流线型姿态给予人前进感和速度感,象征香港在百年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蜕变前进。
在国外也有很多这样的城市标志,例如日本的东京,东京的城市标志是象征图形的典范(如图5),其符号的造型元素来自日本东京的著名的“都树”银杏树的一片绿叶。
三条弧形组成的形状包含有东京英文首字“T”的变体,同时又宛如初升的太阳,象征着东京的活力与希望。
图4 香港标志图5 日本东京标志三、城市文脉型元素城市作为社会历史文化、民族地域文化、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大载体,记录着不同时期特殊的风貌,铭刻着各个时期人们在城市中留下的印记。
城市文脉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无形资产,它源于城市的地缘环境、历史传统、象征传说等,彰显着城市的特色,是城市之间相互区别的最重要的元素。
城市文脉也是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感知和认同的根本所在。
城市文脉是城市形象最核心的要素,是城市历史的浓缩,是城市物质与精神的凝炼所在。
城市文脉彰显着城市的独特性、差异性,所以,城市文脉是符号语义表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符号深层的内在语义所在。
在城市符号的设计中,强调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和象征性所形成的“文脉主义”风格,一方面说明,城市文脉在城市符号设计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说明,城市符号的设计受城市文脉的制约。
缺失了城市文脉的城市符号就失去了城市内涵,功能也不复存在。
杭州的城市标志(图6) 为案例一分析:文化背景:1、杭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
包括西湖这样的世界遗产2、七大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产丰厚。
设计元素:图6杭州城市标志1、以汉字“杭”的篆书进行演变,将城市名称与视觉形式合二为一。
2、强调江南建筑元素,微妙地传达了城市、航船、建筑、园林、拱桥、水等特征。
3、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青绿色作为其标准色,表达了杭州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和山水景观的灵秀气质。
4、标志整体像航船,运用江南建筑中具有标志性的翘屋角与圆拱门作为表现形式,体现了杭州的地域特征。
微妙地传达了城市、航船、建筑、园林、拱桥与水的亲近感,凸现了杭州的城市特征。
标志用特别设计出来的中、英文字体表现杭州的城市名称,强调了字体的独特性、易识别性,与图形相结合,浑然一体。
杭州的城标,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地域特色和国际潮流相结合,抽象符号和现实形象相结合,直观美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体现“生活品质”城市发展核心理念,体现“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城市人文精神,体现“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
重庆的城市标志(图7) 为案例二分析:文化背景:重庆,一座具有历史文脉、文化价值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富有个性的地域人文和大山大水孕育出宽广的胸襟。
设计元素:1、该标识展现重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
2、突出重庆的“巴渝文化”3、红色代表刚强,黄色代表这个城市的时尚图7 重庆城市标志4、“人人重庆”,两个欢乐喜悦的人,组成一个“庆”字,道出重庆市名称的历史由来。
标志以“人”为主要视觉元素,展现重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传递出重庆人“广”“大”的开放胸怀,和“双人成庆”,祝愿美好吉祥的寓意,又如两人携手并进、迎向未来。
银川的城市标志(图8)为案例三分析:文化背景:银川自古有塞上明珠的说法,城西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西夏王陵。
城区内多穆斯林风格建筑,以鼓楼为中心,城南有大型的清真寺和承天寺塔等著名古迹。
设计元素:1、凤凰形象给银川民众及外界留下了难以改变的印象。
2、黄河是银川平原的命脉,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3、凤凰环绕之处形成绿色清真寺顶的形状,与标志整体颜色共同体现出银川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蓝绿的过渡色让“塞上江南”凸显了银川的独特魅力。
4、标志由昂首展翅的凤凰、穿越银川平原的黄河以及回族视觉元素构成了银川的视觉符号,概括凝练了银川精神。
昂首向上的凤凰代表图8 银川城市标志了银川人民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其中凤凰展开的翅膀由银川的“川”变形而来;进取向上的躯干由黄河变形而来,黄河是银川平原的命脉,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黄河与银川有着深厚的渊源,故将黄河贯穿图案上下。
标志整体设计简洁大气、构图巧妙、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具有较强的个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具有突出的视觉张力和审美价值。
城市文脉赋予符号的意义是深层的、抽象的,也是难以把握的,城市符号的深刻内涵都与城市文脉密切相关。
总结符号之所以成为符号,就在于人类在其符号化过程中,对它进行了赋义赋值,使它具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城市符号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存在于形式或结构背后所蕴涵的意义,而摆脱既往的符号形式与结构的束缚,以全新的符号形式和结构去再诠释、发展那需要承接的意义,则是城市符号追求的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1] [德] 恩斯特·卡西尔, 甘阳译. 人论[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4[2] 李幼燕. 理论符号学导论[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2.[3] 布正伟. 从宏观上把握城市的艺术特色[J ] .新建筑,1993(2) :[4]凯文·林奇[美] . 城市的印象[ M ] . 项秉仁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