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杂种优势的利用
园林植物育种学-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

8.3 杂种优势的衡量方法:
• 平均优势:通常以杂种一代某一性状超越双亲相 应性状平均值的百分率表示称平均优势。
平均优势=(F1-双亲平均值)/双亲平均值*100% • 超亲优势:超过较好亲本值的百分率称超亲优势
8.9
9.0
8.5
8.9
0.0
9.1
8.7
8.2
8.6
-0.3
9.4
9.6
8.8
9.2
+0.3
9.3
9.2
8.8
9.1
+0.2
8.8
9.0
8.2
8.7
-0.2
9.1
9.1
8.5
8.9
+0.2
+0.2
-0.4
8.5.3 自交系间配组方式的确定
• 单交种:指用两个自交系配成的杂种一代。主要 优点:基因型杂合程度高;株间一致性强;制种 程序简单。
• 配子体型不亲和性 • 孢子体型不亲和性:
8.8.2.2 自交不亲和性的生理机制
• 免疫学说:植物表现不亲和时,从 花粉管分泌出抗原,刺激花柱组织 形成抗体,从而阻止花粉管道的伸 长。
• 乳突隔离假说:十字花科植物柱头 的表皮层具有乳突细胞,外面覆盖 有角质层,它可能是自交不亲和植 株阻止花粉发芽的物质。
• 线粒体互补法: • 同工酶分析法 • 分子生物方法
8.4.2 杂种优势的固定 • 染色体加倍法(双二倍体法) • 无性繁殖 • 无融合生殖法 • 平衡致死法
8.5 杂种优势利用的程序
8.5.1 优良自交系的选育 自交系是指从某品种的一个单株连续自交多代, 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 定的自交后代系统。一个优良的自交系应该具备 以下特性: • 配合力高;抗病性强;观赏价值高;产量高;多 数性状是可遗传的
作物育种学总论第九章杂种优势利用

作物育种学总论第九章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又称为杂种优越性或杂种增强效应,是指杂种的性状相对于亲本物种,具有更好的表现。
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可以帮助农民和育种人员获得更高的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
杂种优势的原因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优势亲本杂种势的组合效应,即杂种比亲本杂种的性状更好;二是同质和异质因子的非互补组合效应,即杂种比亲本杂种具有更多的不同基因组合;三是杂交带来的配合效应,即杂种比亲本杂种具有更高的适应性。
杂种优势在作物育种中有许多具体的应用。
首先,杂种优势可以提高产量。
杂种的产量通常比亲本杂种的产量高出10%至30%。
这是因为杂种具有表现型超越亲本杂种的表型优势,包括生长速度、水分利用效率、光合作用等。
同时,杂种还可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转化为可食用部分的生物量。
其次,杂种优势可以提高抗病性。
由于杂交会带来不同基因的组合,病原菌往往难以适应这种多样的基因组合。
因此,杂种耐病性较好,更具抗病能力。
这在抗病性较差的亲本杂种中尤其明显。
例如,抗病性差的亲本杂种经过杂交后,杂种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抗病性。
杂种还可以提高适应性。
由于杂交带来的多样性,杂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杂种通常比亲本杂种更能适应。
这使得杂种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广泛种植成为可能,有助于提高作物的生产稳定性。
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包括单交和复交。
单交是指两个同属不同种或亚种的杂交,而复交是指两个或更多同属不同种或亚种杂交,然后再与一个亲本杂种进行杂交。
通过单交和复交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杂种的优势。
总之,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提高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方面。
通过利用杂种优势,可以获得更好的作物品种,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杂种优势利用是作物育种学中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杂交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杂交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植物育种一直是人类所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历史上,古代农民通过简单的选择和种植,已经开始尝试对植物进行人工的改良,以便在生产中得到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产品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选择植物的方法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其中,杂交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手段,在现代的植物育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杂交技术。
杂交技术是指利用不同的品种或种类间交配产生新品种的一种技术手段。
与传统的人工选择育种方法相比,杂交技术具有更高的育种效率,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出与传统育种方法所需时间相差很大的新品种。
其优点在于可以继承双亲的优良性状,也可以克服其缺陷和弱点。
此外,杂交技术可以在无性繁殖中实现自交或自虐,以获得更好的品种。
在植物育种领域,杂交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不同的杂交技术还可以分为传统的和现代的两类。
传统的杂交技术主要指扩大种间杂交范围,如种类间互穗杂交、种类间恢复育种等,而现代的杂交技术则包括分子杂交、基因工程杂交等。
那么,杂交技术具体应用于植物育种的哪些方面呢?首先是丰产和病耐性。
利用种间杂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品种间的交配范围,使得新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强的病耐性。
其次是对环境的适应性。
利用杂交技术,可以将具有不同耐逆性的品种进行杂交,以创建适应更广泛的环境的新品种。
还有优良的质量和营养成分。
例如,杂交水稻的外观和口感更好,而杂交蔬菜更佳营养丰富。
同时,杂交技术还有一大优点是可以缩短育种过程。
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待新品种产生后,还需要进行多年的试种,以获得足够的数据和结果。
而利用杂交技术,可以减少这一等待时间,从而更快地获得新品种。
杂交技术不仅可以缩短新品种产生的时间,还可以使得新品种的遗传性状更具可控性。
当然,杂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例如,可能会出现基因突变和病变等不可预测性危险因素,同时也可能使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变得更少等。
第八章 林木的杂交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

•
两个种越是容易杂交,从地理上讲,它们越是较晚才分化出来。分 布区相邻的两个种比起分布区较远的两个种,可能分化较晚;分布区 相同的两个种之间必然有阻止杂交的障碍,否则,它们将很自然地合 并成一个种。
大,象植物在优异的环境中出现的徒长,可是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并没 有提高,这类杂种优势称为杂种旺盛。 – 另一类杂种优势表现为杂种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的提高,但在个体生长上
不一定超过亲本,这类杂种优势才有进化上的适应意义,是真正的杂种
优势。
• 在极少数生物中还可以遇到杂种的生存能力反而比亲本减退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杂种劣势。
使及早散粉,以使用早花植株进行授粉。
三、干燥和贮藏
• 贮藏所需的干燥程度,取决于树种和贮藏方法。花粉贮藏有下
列三种主要的类型,分别使用不同的干燥方法:
1. 2. 3. 容器用棉花塞口,放在0—5℃的调温室。 用气密容器,放在-20℃或更低温度的冰箱里。 花粉经冷冻干燥或真空干燥,密封在针剂瓶里。
• 测定花粉贮藏最适宜的含水量,一般要用比较精确的水分测定 法。 • 花粉最简单的贮藏条件就是装在棉塞容器中,放在0—5度的湿 度控制室里。这种条件常常用于在一个授粉季节内的短期贮存。
• 最简单的方法是Anderson 的“杂种指数”法,还有Smouse 和 Saylar(1973)的规范分析方法以及Namkoong(1963)的复杂的统计分类 法。 • 过去,林木中大多数杂种的识别是靠形态和解剖特征,通常以簇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种子或其他繁殖结构为根据,偶尔也利用木材差异。近年来已发展用
植物杂种优势利用

第讲8植物杂种优势利用1 2 3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杂种优势的表现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杂种优势(heterosis)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是指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 , 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4567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良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配合力及其测定杂交种的类别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中国对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 始于20 世纪统计资料表明,1934年美国玉米杂交种30 年代。
直到50 年代, 才开始推广品种间只占玉米种植面积的0.40%;到1944杂交种。
年玉米杂交种面积已占56%;到1956年全美已普及了玉米杂交种。
统计资料表明,1987 年全国种植的玉米杂交种已占玉米总面积的80% 以上。
现在高粱杂交种也已普及, 约占高粱总面积的。
70%蔬菜作物——甜玉米、番茄、洋葱、茄子、黄瓜、西葫芦、西瓜、笋瓜、南瓜、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胡萝卜、菠菜、石刁柏、莴苣、辣椒、葱、芹菜、食荚菜豆、菜豆、豌豆、马铃薯。
12杂种优势的表现杂种优势是指杂交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于其亲本品种( 系)的现象。
杂种优势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指以产量性状为主的优势。
还可表现为:(2)超亲优势指杂交种(F1) 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高值亲本(HP) 同一(1)中亲优势指杂交种(F1) 的产量或某一数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MP) 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3)超标优势指杂交种(F1)的产量或某一3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当地推广品种(CK) 同一性状的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也称为竞争优势、对照优势。
杂种F1集中了控制双亲有利性状的显性基因,每个基因都能产生完全显性(4)杂种优势指数是杂交种(F1)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同一性状的平均值的比值,也或部分显性效应,由于双亲显性基因用百分率表示。
的互补作用,从而产生杂种优势。
作物育种方法--杂种优势的利用

〔四〕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进
为了充分发挥杂交种的优势,制种所用的 亲本必须是高度纯合的。但异花授粉作物 的品种,实际上是一个杂合群体,遗传根底较 复杂 ; 同时在品种群体中,隐性基因常被显 性基因所掩盖,其不良性状不易显现。通过 人工自交 , 不仅可使基因型纯合,而且使性 状发生别离,经过严格选择,可使优良性状得 到积累和加强。
②化学因素诱导: 化学药剂:秋水仙素;富民农;吲哚乙酸 方法:浸渍法;滴液法;注射法;涂抹法
人工诱导多倍体在生产上的应用
➢异源多倍体小黑麦 ➢三单倍体甜菜和三倍体西瓜 ➢同源四倍体黑麦,同源四倍体葡萄
远缘杂交育种
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 杂交。
属间杂交:玉米×高粱;水稻×玉米; 小麦×大麦;小麦×黑麦
种间杂交: 陆地棉×海岛棉;普通小麦×硬粒小麦
亚种间杂交〔亚远缘杂交〕 : 籼稻×梗稻
远缘杂交的意义和作用
1.将异源种属植物有利性状引入栽培作物品种 2.创造新物种 4.诱导单倍体 5.有效的利用杂种优势 6.用于研究生物的进化
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别离的特点
➢性状别离无规律性 ➢别离类型丰富,有向两亲分化的倾向 ➢别离世代长,稳定慢
〔四〕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进
➢基因型纯合,表现整齐一致 ➢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 ➢与繁殖制种有关的性状优良
▪ 自交系的花粉量大,散粉畅 ▪ 自交系自身产量高 ▪ 自交系雌雄花期协调,结实性好
〔四〕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进
2. 自交系选育过程
➢ 选育自交系的原始材料 ①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 ②各类杂交种 ③综合品种和人工合成群体
远缘杂种后代处理方法与选择特点
第五节杂种优势的利用

第五节杂种优势的利用一.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特点1.杂种优势的概念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或几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杂种一代或及其后代),在生长势、生长量、结实性、发育速度以及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的抗性等方面,优于其亲本(品种或自交系)的现象。
2.杂种优势的表现特点(1)杂种优势具有普遍性和复杂多样性。
凡是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无论高等生物还是低等生物,自花授粉植物还是异花授粉植物,都可见到杂种优势现象。
但并不是任何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或杂种的所有性状都具有优势。
(2)杂种优势的大小与亲本遗传差异和纯度有关。
(3)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衰退。
二.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1)要有纯度高的优良品种或自交系;(2)亲本间杂交一代要有强大的杂种优势;(3)亲本的繁殖和杂交种的配制简单易行、种子生产成本低。
三、杂交种的类别1.品种间杂交种对于雌雄异花或雌雄同花但去雄方便的作物,可采用品种间杂交的方式。
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的特点是:育种程序简单,但由于品种间没有严格自交的过程,品种内株间的遗传基础不完全一致,所以杂种F1表现不太整齐,优势也相对低于自交系间杂种。
2.自交系间杂种对于容易人工自交的作物(如玉米),可利用自交系间杂。
利用自交系间杂种的特点是:育种程序复杂,所需时间长,但所配出的杂种生长整齐一致,优势明显。
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因采用自交系亲本的数目多少及组合方式不同,可分为:顶交种——一个自交系和一个普通品种杂交;单交种——两个自交系杂交;三交种——一个单交种和一个自交系杂交;双交种——两个单交种杂交;综合种——由10个以上自交系或几个单交种、双交种杂交后,通过混合选择而成。
3.自交不亲和和系间杂种有一些作物,他们的某些品系虽然雄蕊正常,能够散粉,但自交或系内兄妹交均不结实或结实极少,这种特性称为自交不亲和性,具有这种特性的品系叫自交不亲和系。
它们可利用自交不亲和品系间杂交种。
4.种间杂交种某些种间杂交一代结实率不降低的作物,可利用种间杂种优势。
14秋川农《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D.平行
?
正确答案:B
10.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技术环节为:()
A.选育优良自交系
B.杂种种子的生产
C.配合力测定
D. A+B+C
?
正确答案:D
11.植物进化和育种的基本途径是:()
A.杂交育种
B.选择育种
C.引种驯化
D.芽变
?
正确答案:B
12.不同科植物对辐射敏感度不同,()科植物对辐射最敏感。
A.十字花科
B.杨柳科
C.松柏科
D.豆科
?
正确答案:A
13.对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选育的群体应该是:()
A. M0
B. M1
C. M2
D. M1和M2
?
正确答案:C
14.有丝分裂中,纺锤丝附着于染色体的()部位。
A.长臂
B.短臂
C.随体
D.着丝点
?
正确答案:D
15.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是:()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本科)》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属于杂种优势的一年生草花品种,每年播种都需保持其优势,利用时()
A.可让其自交
B.可让该品种与其它品种杂交
C.年年用其亲本进行制种
D.不利用
?
正确答案:C
2.要想获得脱毒苗,可用植物的()部位进行培养。
A.根尖
B.叶片
C.花瓣
D.很小的茎尖
?
正确答案:D
A.叶片
B.花丝
C.根尖
D.花粉
?
正确答案:D
7.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包括:()
A. DNA
B.蛋白质
C. R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差
F值
方差分析
配组方式:
简单配组法(不规则配组法) 顶交法(半轮配组法) 全轮配组法 轮配法
1、简单配组法(不规则配组法) 把育成的自交系按育种目标、亲本 选配的原则和育种工作者所掌握的性状 遗传规律配成若干组合,进行人工交配 取得各组合的杂种种子。 例如:1×2、1×3、1×4、1×5、 1×6、2×5、3×2、3×5、5×6等。如 果F1表现1×5最好,就选定这个组合和 1号与5号自交系作为制种亲本;这种方 法简便易行,但有把最优组合漏配的危 险,在可能配成的组合数与实际测配组 合数相差愈大时,漏配的危险性也越大。
2、顶交法(半轮配组法)
A
A B C X X X X X X
B
C
D
D
X
X
X
X
配合力测定分为一般(普通)配合力 测定和特殊配合力测定。一般配合力是采 用顶交法测定。顶交法是将所选出的品种 与同一品种杂交,比较各组合F1优势程度、 选去劣。特殊配合力测定多采用轮交法。 它的做法是将各品种彼此全部加以配合, 比较各杂交组合F1代的花径,选出杂交配 合力强大的杂种一代。
3.
2)
3) 4) 5)
利用化学去雄剂制种; 利用雌株系制种; 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利用自交不亲和机制制种。
五、杂种优势的固定
利用无性繁殖方法; 2. 利用无融合生殖、孤雌生殖; 3. 利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4. 利用平衡致死系。
1.
杂种优势制种的一般程序
选育优良自交系
自交系间配合力测定
三 花卉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成就
杂种优势的现象,早在2000年前已为 人们所注意,我国1400多年前就有杂种优 势的文字记载,杂种优势的利用首先是从 在大田大作物玉米开始的,现在玉米、高 粱和水稻等作物已取得显著成就,在蔬菜 方面也取得惊人的结果,花卉方面,世界 各国已培育出不少优良的杂种,尤以美国 和日本最盛。
配合力的概念 配合力是指作为亲本杂交后F1代 表现优良与否的能力。 一般配合力:指一个自交系在一系 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表现。(gca) 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组合某性状 的观测值与根据双亲的一般配合力 所测定的值之差。(sca)
配合力的测定方法
完全双列杂交法
部分双列杂交法
不完全双列杂交法
花卉杂种优势育种的成就
金鱼草 矮牵牛 百合 樱草 蒲包花 万寿菊 四季海棠 一串红 三色堇 香石竹
四、选育一代杂种的一般程序 主要技术环节:
• 提高亲本基因型的纯和性;
• 选择杂交亲本和选配杂交组合; • 提高制种效率,降低种子生产成本。
(一)选育优良自交系 自交系间一代杂种优势强度明显、 杂种优势稳定、杂种的植株间整齐一致。 因此品种间一代杂种主要用于自花授粉 植物,因为自花授粉植物一个品种近于 一个自交系,而异花授粉植物选育一代 杂种工作则应从选育自交系开始。
(四)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 选出优良组合并确定配组方式后, 需要配制出选定组合的杂种种子,按 一般育种程序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生 产试验和多点试验。除观察观赏性状 外,还要考虑综合经济性状优劣,为 了加速选育过程,可以对初选的优良 组合提前制种,在品种比较试验的同 时进行生产试验。
(五) 杂种种子的生产
(二)等位基因异质合假说: 遗传的杂合是产生杂种优势的根 本原因。两个亲本遗传型差别愈大, 杂种优势愈明显。这种差别发生于同 一基因点,一个等位基因点不是只有 显、隐性两种差异,而是可以分化为 不同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多种形式。
生活力假说 遗传平衡假说。 在杂种优势利用上,人们都选 用遗传差异较大的,如在亲缘上, 地理起源上、性状上差异较大的种、 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作为选择优 良 6.
杂种优势的概念及其利用价值; 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原理; 杂种优势的成就; 杂种优势育种的技术环节; 杂种种子的生产; 杂交育种小结。
一、杂种优势及其利用价值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在异花授粉植物中,本身表现自 交劣势的自交系之间的杂种F1,其生 活力比之亲本自交前还要旺盛的现象 称为杂种优势(也叫杂交优势)。
选育优良自交系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选择优良的品种或杂交种作为育成 优良自交系的基础材料; 2、选择优良的单株进行自交; 3、逐代系间淘汰选择和选株自交。
(二)进行配合力测验 选出最好的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 自交系的表现并不总是一致的,因此 必须对上述过程中初选出来的自交系,根 据它们的配合力,即作为亲本时后代所表 现的性状水平,作进一步的选择,并从中 选出最优良的组合。
1.
主要内容 保持亲本高度纯和的自交系; 获得具有优势的杂种。
2.
主要步骤 去雄: 人工去雄、化学方法、利 用雄性不育系、自交不亲和系、雌 株系。 制种: 种子采收:
主要方法 1) 简易制种法 异花授粉植物 混播法 间行种植 间株种植 自花授粉植物 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三交种: 是用两个自交系杂交后作母本,与第三个 自交系杂交产生一代杂种的方式。 三系杂交种生活力强,产量亦相高,性状 的整齐性略低于单交种,与双交种相近。 由于母本是单交种,其种子生产量大,质 量亦好。但要求父本自交系的花粉量要大。制 种时因为有自交系参与,种子成本仍较高,但 比单交种成本低。 生产三系杂种时,每年需要保持5个隔离 区,即3个自交繁殖区,一个单交区和1个三交 区,最少需要3个隔离区。
3、轮配法
A B C D
A
B
X
X
X
X
X
X
X
X
C
D
X
X
X
X
X
X
X
X
这是既能测定普通配合力又能测定 特殊配合力,从而能较准确地选出最 优组合的方法。
(三)自交系间配组方式的确定 经过配合力测验选得优良杂交 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后,还需要进 一步确定各自交系的最优组合方式, 以期获得好的杂种。 1、单交种: 2、双交种: 3、三交种:
观赏植物的杂种优势
观赏特性优良; 2) 抗逆性强; 3) 整齐一致。
1)
(三)杂种优势育种
利用这种杂种优势的育种法称为 优势育种或一代杂种育种法。
(四)优势育种与重组育种的异同点 1. 优势育种与重组育种的相同点是需要选配 亲本,进行有性杂交。 2. 不同点是重组育种先进行亲本的杂交,然 后使杂种后代纯化成为定型的品种用于生 产(重要性状基本上不再分离) ; 3. 优势育种则先使亲本纯化成为自交系,然 后使纯化的自交系杂交获得杂种F1用于生 产。 4. 重组育种是“先杂后纯”,优势育种是 “先纯后杂”。
二、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
(一)显性基因互补假说 这个理论认为,杂种优势的产生是有 利的显性基因互补造成的。一般有利的性 状多由显性基因控制,F1植株在许多不同 位点上都有显性基因抑制着相应的隐性基 因,具有显性基因位点就会增加,杂交种 就能发挥出超过亲本的强大生长势。也就 是在杂交种内的任何位点上,只有显性有 利等位基因在产生优势中发生作用。显性 等位基因越多,杂种优势就越高。
自交系间配组方式的确定
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
杂种种子的生产
杂交育种总结
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 杂种优势利用
品种间 种以上单位 品种间 交配单位 栽培类型间 地理远缘 亲代杂交,F1代繁殖, 亲本中选择,利 用杂交子代。 育种程序 F2代选择 先杂交,后纯化。 先纯化、后杂交。 技术上均为杂交育种。 共同特点 在遗传上为重组育种。
复习题
1.
2. 3. 4.
简述杂种优势的概念; 配合力的概念; 杂种优势制种的技术环节; 试比较各种重组育种技术的异同点。
园林植物杂种优势的利用
现代月季
Peace
Miniature rose
Oliympiad
Pinck peace
重组育种
依技术手段的不同分为: 常规重组育种 非常规重组育种 依亲缘关系远近分为: 远缘杂交(远缘杂交育种) 品种间杂交(杂交育种) 品系间杂交(杂种优势育种)
1.
5. 优势育种的特点 由于优势育种供生产上播种的 每年都用一代杂种,不能用F1留种; 因而需要专设亲本繁殖区和制种田, 每年生产F1种子供生产播种用。
(五)杂种优势的利用要点
利用要点:
杂种优势通常是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个别 性状表现突出; 杂种优势常常明显表现与杂种一代; 杂种优势利用的价值因植物不同而异; 杂种优势的利用与双亲相对差异互补有关; 杂种优势的表现与双亲纯合度有关; 杂种优势与环境条件有关。
a b c d e
a
b c
d
e
配合力估算方法
1.
设计杂交和重复
A B C
A
B C
AA
BA CA
AB
BB CB
AC
BC CC
I
II
III
IV
求和 平均值
AA AB AC BA BB BC CA CB CC
组合平均值
A A B C 均值 B C 均值
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
组合 区组 随机误差
自由度
平方和
利用方法: 1. 植物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2. 植物的授粉方式
自花授粉
异花授粉
3. 杂交组合方式
种间杂交 品种间杂交
自交系间杂交
(六)影响一代杂种利用价值的因素
1.
2.
F1实用价值是取决于它的实际经济价值; F1实际增产效果在不同花卉、不同杂交 组合是不同的; 生产杂种种子的成本: 去雄和授粉所需劳力。
狭义的杂种优势仅指杂种F1代对其亲本 (品种或品系)生长势较强的优势; 广义的杂种优势(包括第一代及其以后 各代)在生长势、结实性、生长速度即 对不良环境的抗性等方面较亲本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