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积表的制作方法
精益生产--山积表

标
标准作业是企业认可的,能够
准
安全、保证质量、很少浪费、
作
合理成本、以人的动作为中心,
业
应该严格遵守的作业方法。
的
定
义
它由节拍时间、作业顺
与 作
序和标准手持三要素组 成。
用
1、明确安全地、低成本 地生产优良产品的制造
方法;
2、目视化管理的工具;
3、用作改善的工具
二
标准作业及三要素
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的区别
450*60S*80%
生产节拍(T.T) = 600件
= 36S/件
二
标准作业及三要素
练习题:
某工厂生产发动机,2月份的市场需求量为11000台,此工厂总装车 间工人一个月出勤22天,每天24小时分三班交替上班,每班休息时 间及就餐时间共35分钟。假设此总装车间可动率为90%,请问总装 车间2月份生产节拍(T.T)是多少秒?
➢不能影响操作者的正常作业 ➢必须以“作业”为开始,不可以从“等待”或“步行”开始; ➢操作者为同一人; ➢设备为相同设备; ➢机型不变; ➢需要拍摄整个场景,包括与本工序有关的零件的盛放盒,工位器具的布 置等等。
➢长时间手工作业时,需近景拍摄,保证能够看清楚操作者的手脚移动。
三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工序作业要求
所选工序满足的条件:所选工序的作业人员完成的是循环往复的标准作业,使用 标准的工作方法,符合作业标准。
第二步:作业时间调查(通过现场观察及视频拍摄)
用摄像的方式拍摄3个循环的作业视频以准确测算时间
具体要求:
➢选取技能水平中等熟练的操作者; ➢3个循环的作业顺序必须一致; ➢尽量排除操作者身体异常、及拍摄过程中故意延缓或加快作业速度的情 况
山积图

第三步:初步生成图形
• 点击选定的柱状图 • 后,会生成一空白 • 图标区,。 • 在图表区点击右键 • 弹出如右图所示 • 命令,点击“选择 • 数据”
第四步:选择数据
• 点击右图红色圆圈区域
第五步:确定区域
• 将张三的所有成绩选中,之后按下“ctrl”键将
其他人成绩依次选中。这是会初步行程山积图
Excel表做山积图方法
• 山积图主要用于同一对象不同数值的叠加,
既能反映对象的整体情况,又能反映各分 段的情况。下面以学习成绩来介绍山积图 的做法。
第一步:建立数据表
•建立如下图所示的成绩表
第二步:选择插入的图形
• 如右图所示,点击“插入”---“柱形图” • 选择分上下两层的柱状图, • 如图中第一行第二个(略显 • 黄的底色)
第六步:输入轴坐标
• 点击上图中红色圆圈区域弹出如下对话框
• 依次选中姓名一列,点击“确定”
第七步:说明每种颜色柱状图代表的含义
• 点击下图中红色圆圈区域,依次将”系列
一至系列六”改为”语文至生物”,点击 “确定”。
最终山积图
• 如果更改成绩山积图也会改变
生产线山积表画法演示

打Hale Waihona Puke 螺栓 两侧打弹性销 吊装齿轮室 装正时齿轮并打紧 松装双头栓 放机油泵齿轮 打紧双头栓 装加油管 装螺塞 把力矩
装中间齿轮松装盖板并打紧 拧紧机拧紧 装前油封
2
2 把紧连杆螺 栓 80 6
3
3 装飞轮壳 17 3 20 10 15
4
4 装飞轮部件 25 25 20 26
5
5 装机油泵 15 5
6
6
7
7
8
8
9
9 装空压机 90
10
10 装挺柱、缸 盖副螺栓 10 5 8 6 19 11 3
11
11 装油泵 92
装活塞连杆 部件 20 33
装齿轮室部 装前油封及 齿轮室部件 件 正时齿轮盖 3 7 20 10 15 2 39 38 2 20 8 26 10 8 15 5
山积表
120 100 80 60 40
20
节拍 TT=1
112S
0 1
操作人员编号 工序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工序名称 装活塞连杆 把紧连杆 装飞轮壳 装飞轮部件 部件 螺栓 1 装前准备 拧紧机拧紧连杆螺栓 飞轮壳备件 飞轮备件 2 装活塞连杆 3 4 5 6 7 8 9 10 转机体90° 涂胶 装飞轮壳 拧紧螺栓 把力矩 吊装飞轮 拧紧飞轮 把力矩 装齿轮室部 装前油封及 件 正时齿轮盖 松装机油泵 吊齿轮室部件 打磨机身、除油、涂胶 备盖板 装机油泵 齿轮室部件 装空压机 类型二 装挺柱、缸 装油泵 盖副螺栓(2) 备挺柱 类型二 涂油 下挺柱 副螺栓涂胶 松装副螺栓 打紧副螺栓 擦胶 1
山积表制作方法

山积表制作方法
山积表是一种用于记录山脉地貌特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演化过程。
下面将介绍山积表的制作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制作这一工具。
制作山积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一张大型纸张、一支铅笔、一把直尺、一把量角器和一支细尖的彩色笔。
第一步,选择一段山脉的剖面图作为参考。
这个剖面图应该包含山脉的主要特征,如山峰、山谷、河流等。
将这个剖面图放在纸张上方便参考。
第二步,使用直尺和铅笔在纸张上绘制一条基准线,代表地面的水平线。
这条基准线应该与剖面图上的水平线对齐。
第三步,根据剖面图上的高度标记,使用量角器和铅笔在基准线上标记出山脉的高度。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比例尺,以确保绘制的山积表能够准确反映山脉的高度差异。
第四步,使用彩色笔在每个高度标记处绘制一条垂直线段,代表山脉的高度。
颜色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但最好选择与剖面图上的颜色相近的颜色,以便更好地对比和理解。
第五步,根据剖面图上的河流和山谷等特征,在山积表上绘制相应
的曲线和形状。
可以使用量角器和铅笔来帮助绘制曲线的形状和角度。
第六步,检查绘制的山积表是否准确无误。
可以参考剖面图和实际地貌进行比对,确保山积表能够准确地反映山脉的地貌特征。
将制作好的山积表进行整理和保存。
可以使用透明胶片或者将其装订在笔记本中,以便随时查阅和使用。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制作出一张准确反映山脉地貌特征的山积表。
这个工具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更好地研究和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演化过程。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精益生产--山积表

标
标准作业是企业认可的,能够
准
安全、保证质量、很少浪费、
作
合理成本、以人的动作为中心,
业
应该严格遵守的作业方法。
的
定
义
它由节拍时间、作业顺
与 作
序和标准手持三要素组 成。
用
1、明确安全地、低成本 地生产优良产品的制造
方法;
2、目视化管理的工具;
3、用作改善的工具
二
标准作业及三要素
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的区别
时间/台
质量检查 首检
正常检查 终检
频次 合计
检查时间
时间/台
类型Ⅲ涉及 的工作类型比 较多,在调查 过程中需要应 用三种调查表 格。各项数据 按实际情况填 写。每项时间 测量三遍,取 平均值。
三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类型Ⅲ调查作业时间实例
每种类型分别测 算3次
作业时间调查表
车间
班组
作业 类型
工序
調査日期
调查员
步骤 1
发动机种类
第1回
第2回 第3回 平均值
时间总计
作 业 内 容 作业 歩行 作业 歩行 作业 歩行 作业 歩行
2
3
4
5
6
7
作业时间
三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条件: T.T=37秒
在组装生产线上组装A・B・C、3种车型、在某工序操作者张某装配零部件 时间为:
CT=
=30.8S
100
三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类型Ⅲ作业时间
类型Ⅲ的作业时间采用统计汇总与工作抽样相结合的 方法进行调查。
首先由操作人员与班组长统计汇总该员工的作业内容 及作业时间,再使用工作抽样的方法进行确认。
山积表的制作方法

目錄一.工作分析的各種技術二.時間研究三.山積表的作法四.人機圖的作法五.作業改善六.工作的標準化工作分析的意義:工作的基本資料,如製造數量、操作時間、設備能力、工作方法、使用工具等,往往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這些基本資料必須以表報的方式,加以順次記錄,使解決問題能清楚地把握所有事態,進而分析,徹底解決。
程序分析與作業分析的區分程序分析:藉由分析有否重覆的作業、程序是否合理、搬運是否太多、遲延、等待是否太長等問題,從而改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達到最高效率是為程序分析。
作業分析:在工作程序中,選取某工程站,分析作業者的操作方法或作業者與機器間之各種關係,從而改善操作方法,降低工時損耗、提高機器利用等,是為作業分析。
作業的意義作業:就是人及輔助的機械,加諸於物品(製品)的工作過程。
正味作業:真正具有附加價值的作業,即增加原料或半成品價值的加工作業或轉換作業例如:零件裝配.原料的鍛造……等。
附隨作業:沒有附加價值的作業,亦屬必要的作業之範圍內,此類本屬浪費的作業,但在目前的作業條件下,又非做不可的作業例如:走路去拿零件、按鈕的操作....等。
浪費作業:在整個作業而言,此屬不必要的作業例如:等待、無意義的搬運…..等。
時間研究的定義時間研究:係在決定一位合格適當而有良好訓練之操作者,在標準狀態下,對一特定之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之時間。
以上定義,隱含幾個重要的條件:1.合格適當之操作人:操作者必需是個合格的工人,而且該項作業必須適合於他。
2.良好訓練:操作者對該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須受過完全的訓練。
3.正常速度:操作者必須在正常速度下工作,不能勉強自己過度努力,亦不能故意怠慢,而且工作時之生理狀態不能受心理上之影響。
4.標準狀態:指標準之工作方法、標準之工作環境、標準設備、標準程序、標準動作、標準工具....等等。
碼錶時間研究法的實施步驟:1.明確目的 2.選定觀測作業 3.選定觀測對象 4.與有關人員(幹部與作業者)取得理解與協力 5.檢討作業方法之正確性 6.將作業內容分割為操作單元 7.決定觀測次數. 8.實施碼錶測時 9.觀測工時之整理與檢討 10.整理所得之工時標準工時的構成 :正常工時=觀測工時*評比因素 標準工時=正常工時+寬放時間標準工時的用途 1.生產量的計算 2.生產目標之設定 3.生產進度安排及人力配置安排 4.生產線平衡 5.治、工具設計改善 6.工廠佈置應用 7.機械設備之稼動率 8.成本預估與售價決定 9.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管理 10.工作方法改善 11.工作評價 12.績效獎金之計算13.衡量生產力 14.計算責任之效率山積表的作法山積表作成的目的1.對象整體工程而言:其內容可以清楚知道工程順序、作業順序及要素情況,同時亦可了解整個作業 2.改善功能性的預測:根據山積表,可以決定未來的方向、目標,同時亦可將不好的狀況,予以定量化,及根據LINE TACT 與實際的現況,作一判斷Line 編成(山積表)的步驟塗油10.8沖凹作業13.8內外槽組裝28.8裝膠套13.8裝扭轉彈簧10.8完檢5.1裝箱4.524.628.834.2LINE TACT生產TACT生產TACT:28800÷700=41.1稼動率:34.2÷41.1 100%=83.21%編成率:24.6+28.8+34.2÷(34.2 3) 100%=85.38%計劃稼動時間:34.2 700=23940123剪刀機構&底板組裝剪刀機構鎖固上支持板組裝決定投入人數:86.7÷41.1÷0.85(效率)=2.5→323940秒34.2秒85.38%83.21%•月產量:依顧客需求量而定•日產量:月產量÷一個月工作天•計劃勞動時間:公司一天所給標準工作時間(8H 60分/H 60秒/分)•生產TACT:計劃勞動時間/必要生產數(日產量)•計劃稼動時間:LINE TACT 必要生產數•LINE TACT:瓶頸工程站加工時間•編成率:各工程站工時合計值/瓶頸工程站加工時間 作業人數 100%•稼動率:LINE TACT/生產TACT 100%稼動率之計算:計劃稼動率=LINE TACT/生產TACT *100% (投入总工时=投入工时*人员数)稼動率=LINE TACT *良品數/投入工時*100% 實際稼動率=標準工時*良品數/投入總工時*100% 1.TACT-TIME(T/T) 4.生產TACT 2.CYCLE-TIME(C/T) 5.產距時間 3.LINE TACT 6.瓶頸時間(標準作業週期時間)總和設備效率(OEE)改善山積表的著眼點1.瓶頸站(NECK)的改善:(刪除、合併、重組、簡化)將前、後工程間的要素移入、出,相互替換,想法子使CYCLE-TIME 低於LINE TACT 。
IE-山积表

8
1.00
6
0.95
0.95
0.91
0.95
M6 M5
1.00
1.00
0.91
4
5.55
4.92
1.89
5.34
0.95
5.11
4.98
5.11
5.59
2.526.415. Nhomakorabea92
1.80
4.37
1.80
4.40 1.22
M4 M3
0
1.00
0.95
1.00
1.47
0.95 0.95 0.91 0.95
改善前山积表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S11 S12 S13 S14 AVE
M1 1.00 0.95 1.00 1.47 4.37 0.95 0.95 0.91 0.95 5.59 4.40 0.91 6.41 5.99 2.56
M2 5.55 4.92 1.80 5.34
7
6
0.48
M6
5 4 3
0.50 0.96
2.61
1.00 1.89
5.26
1.72
2.55 0.39
5.59
1.00
1.00
0.91 2.52
6.41
5.99
M5 M4
2
3.12
2.46
1.80
4.37
2.55
1 0
0.50
0.48
1.00
1.16
0.48
4.40
4.40
1.22
0.91
M3 M2
1.00 5.68 1.47
宽放备 注说明 处理品 质异常
山积表(工序平衡分析)

类型Ⅱ山积表
生产节拍T.T=37s
B型车
C型车
加权平均 作业时间 33.52秒
加权
13
2、山积表的编制
标准作业类型Ⅲ山积表
表示可用工作时间
堆积柱状图:用以表示对应人员的作业内容、作业时间 。
14
2、山积表的编制
标准作业类型Ⅲ
作业时间调查表1—调查总表
定义:生产线外的作业,算不出生产节 拍,不是反复作业的工序;其目的就是根据 全厂的效率核算,将生产线外的人的作业标 准化、量化到每个人每班。
步行 安放缸盖 螺栓与缸盖结合面涂油 螺栓涂油安装
步行 放车扫描
合计
时间/秒 14 22 8 12 8 20 14 4 24 14 64 4 24 232
232 148
32
谢谢大家!
33
换刀频率
换刀时间(分钟) 时间(分钟)/台
1
铰刀DX246-C1-60701
1000
2
丝锥M12-H2
300
3
丝锥M12-H2进口
1000
4
丝锥M16-H2侧面国产
300
5
丝锥M16-H2上平面全用进口
1000
6
丝锥M18×1.5-H2
300
7
丝锥M30×1.5
200
8
螺旋丝锥M8-H2国产
300
9
20
3、山积表的运用及改善案例
什么是生产线平衡?
生产线平衡是指构成生产线各道工序所需的时间处于平衡状态,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尽可能 的保持一致,从而消除各道工序间的各种等待的浪费,进而取得生产线平衡,达到生产效率的最 大化。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錄
一.工作分析的各種技術二.時間研究三.山積表的作法
四.人機圖的作法五.作業改善六.工作的標準化
工作分析的意義:工作的基本資料,如製造數量、操作時間、設備能力、工作方法、使用工具等,往往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這些基本資料必須以表報的方式,加以順次記錄,使解決問題能清楚地把握所有事態,進而分析,徹底解決。
程序分析與作業分析的區分
程序分析:藉由分析有否重覆的作業、程序是否合理、搬運是否太多、遲延、等待是否太長等問題,從而改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達到最高效率是為程序分析。
作業分析:在工作程序中,選取某工程站,分析作業者的操作方法或作業者與機器間之各種關係,從而改善操作方法,降低工時損耗、提高機器利用等,是為作業分析。
作業的意義
作業:就是人及輔助的機械,加諸於物品(製品)的工作過程。
正味作業:真正具有附加價值的作業,即增加原料或半成品價值的加工作業或轉換作業
例如:零件裝配.原料的鍛造……等。
附隨作業:沒有附加價值的作業,亦屬必要的作業之範圍內,此類本屬浪費的作業,但在目前的作業條件下,又非做不可的作業例如:走路去拿零件、按鈕的操作....等。
浪費作業:在整個作業而言,此屬不必要的作業例如:等待、無意義的搬運…..等。
時間研究的定義
時間研究:係在決定一位合格適當而有良好訓練之操作者,在標準狀態下,對一特定之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之時間。
以上定義,隱含幾個重要的條件:
1.合格適當之操作人:操作者必需是個合格的工人,而且該項作業必須適合於他。
2.良好訓練:操作者對該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須受過完全的訓練。
3.正常速度:操作者必須在正常速度下工作,不能勉強自己過度努力,亦不能故意怠慢,而且工作時之
生理狀態不能受心理上之影響。
4.標準狀態:指標準之工作方法、標準之工作環境、標準設備、標準程序、標準動作、標準工具....等等。
碼錶時間研究法的實施步驟:1.明確目的 2.選定觀測作業 3.選定觀測對象 4.與有關人員(幹部與作業者)取得理解與協力 5.檢討作業方法之正確性 6.將作業內容分割為操作單元 7.決定觀測次數. 8.實施碼錶測時 9.觀測工時之整理與檢討 10.整理所得之工時
標準工時的構成 :正常工時=觀測工時*評比因素 標準工時=正常工時+寬放時間
標準工時的用途 1.生產量的計算 2.生產目標之設定 3.生產進度安排及人力配置安排 4.生產線平衡 5.治、工具設計改善 6.工廠佈置應用 7.機械設備之稼動率 8.成本預估與售價決定 9.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管理 10.工作方法改善 11.工作評價 12.績效獎金之計算13.衡量生產力 14.計算責任之效率
山積表的作法
山積表作成的目的
1.對象整體工程而言:其內容可以清楚知道工程順序、作業順序及要素情況,同時亦
可了解整個作業 2.改善功能性的預測:根據山積表,可以決定未來的方向、目標,同時亦可將不好的狀況,予以定量化,及根據LINE TACT 與實際的現況,作一判斷
Line 編成(山積表)的步驟
塗油10.8沖凹作業13.8內外槽組裝28.8
裝膠套13.8裝扭轉彈簧10.8
完檢5.1
裝箱4.524.6
28.8
34.2
LINE TACT
生產TACT
生產TACT:28800÷700=41.1
稼動率:34.2÷41.1 100%=83.21%
編成率:24.6+28.8+34.2÷(34.2 3) 100%=85.38%
計劃稼動時間:34.2 700=239401
2
3
剪刀機構&底板組裝
剪刀機構鎖固
上支持板組裝
決定投入人數:86.7÷41.1÷0.85(效率)=2.5→323940秒34.2秒85.38%83.21%
•月產量:依顧客需求量而定•日產量:月產量÷一個月工作天
•計劃勞動時間:公司一天所給標準工作時間(8H 60分/H 60秒/分)•生產TACT:計劃勞動時間/必要生產數(日產量)•計劃稼動時間:LINE TACT 必要生產數•LINE TACT:瓶頸工程站加工時間
•編成率:各工程站工時合計值/瓶頸工程站加工時間 作業人數 100%•稼動率:LINE TACT/生產TACT 100%
稼動率之計算:
計劃稼動率=LINE TACT/生產TACT *100% (投入总工时=投入工时*人员数)
稼動率=LINE TACT *良品數/投入工時*100% 實際稼動率=標準工時*良品數/投入總工時*100% 1.TACT-TIME(T/T) 4.生產TACT 2.CYCLE-TIME(C/T) 5.產距時間 3.LINE TACT 6.瓶頸時間(標準作業週期時間)
總和設備效率(OEE)
改善山積表的著眼點
1.瓶頸站(NECK)的改善:(刪除、合併、重組、簡化)將前、後工程間的要素移入、出,相互替換,想法子使CYCLE-TIME 低於LINE TACT 。
2.稼動率的改善:檢討瓶頸工程的停止要因分析及對策的實施。
工作的標準化
經工作改善並改訂工作方法後,為確實地實施改訂後的工作方法,須對工作程序、工作動作、工作時間及工作條件予以標準化,並將之成文,制定為「標準作業票」。
標準作業票的目的在於訓練及督導作業員,以期在標準時間內實施標準作業。
TACT-TIME(T/T)=生產TACT=產距時間=
CYCLE-TIME(C/T)=LINE TACT=瓶頸時間
投入工時 必要生產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