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废料污染100万年”,你真的要看看
关于核废料处理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就核废料处理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众所周知,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核能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核废料,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安全、有效地处理核废料,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我愿就核废料处理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核废料处理的现状及挑战当前,我国核废料处理主要面临以下挑战:1. 核废料产生量逐年增加。
随着核能发电规模的扩大,核废料产生量也逐年上升,给核废料处理带来巨大压力。
2. 核废料处理技术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核废料处理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处理成本较高,处理效果有待提高。
3. 核废料处理政策法规不完善。
我国在核废料处理政策法规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导致核废料处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核废料处理的策略与建议针对上述挑战,我提出以下核废料处理策略与建议:1. 加强核废料处理技术研发。
加大投入,推动核废料处理技术的创新,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2. 完善核废料处理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核废料处理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规范核废料处理行为。
3. 推广核废料处理新技术。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消化、吸收核废料处理新技术,提高我国核废料处理水平。
4.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核废料处理合作,共同应对核废料处理挑战,推动全球核能可持续发展。
5. 强化公众参与。
提高公众对核废料处理的认知,鼓励公众参与核废料处理监督,共同维护核能安全。
三、结语核废料处理是核能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面对核废料处理带来的挑战,我们应坚定信心,积极探索,努力推动核废料处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核能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是否应该废除核废料处理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核废料处理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核废料处理。
首先,核废料处理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因为核废料的处理会带来巨大的环境和安全风险。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核废料处理会导致辐射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我们应该废除核废料处理。
其次,核废料处理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且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数据,核废料处理每年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而且处理过程也会导致大量的碳排放,加剧全球变暖的问题。
因此,废除核废料处理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和减少碳排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此外,核废料处理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包括如何安全地储存和处理核废料。
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核废料泄漏事件,给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因此,废除核废料处理可以避免这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核废料处理。
首先,核废料处理是必要的,因为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核能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低碳能源来源之一,废除核废料处理将导致核能发展受到限制,无法发挥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作用。
其次,废除核废料处理将导致核废料无处可去,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安全风险。
如果没有专门的处理设施,核废料可能会被随意丢弃或非法处理,增加核泄漏和核恐怖主义的风险。
因此,应该继续进行核废料处理,确保核废料得到安全储存和处理。
此外,废除核废料处理将导致对核能发展的限制,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许多国家依赖核能来满足能源需求,废除核废料处理将限制核能的发展,可能导致能源供应不足和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尽管核废料处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但废除核废料处理并非最佳选择。
我们应该继续进行核废料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核废料的安全处理和储存,同时推动核能发展,为可持续能源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核污染辟谣

核污染辟谣尽管存在着一些关于核污染的误解和恐慌,但以下是一些与核污染相关的常见谣言和辟谣:1. 谣言:任何一次核事故都将导致灾难性的生物灭绝。
辟谣:事实上,虽然核辐射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潜在风险,但绝大多数核事故都发生在工业设施内部,而非公共区域。
现代核能技术在建设和运行阶段采取了多重安全措施,以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控制辐射水平。
2. 谣言:核能是最危险、最不可靠的能源形式。
辟谣:与化石燃料相比,核能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远远低于燃煤或燃油发电厂。
事实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核能是致死率最低的能源来源之一。
同时,核能提供的电力稳定可靠,可以满足大规模的能源需求。
3. 谣言:核废料是不可处理的,并会长期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
辟谣:核废料可以通过几种技术进行处理和处置,如运输和储存、再处理、深地贮存等。
虽然核废料需要遵循严格的安全规定来管理和处理,但在现代的核能发电工业中,已经有许多成功的例子证明了核废料处理的可行性。
4. 谣言:核能发电是导致癌症增加的主要原因。
辟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无法明确将核能与癌症增加之间建立直接的因果关系。
与其他能源形式相比,核能发电厂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排放在公共区域的辐射水平通常远低于国际标准。
5. 谣言:核能发电与核武器的制造密切相关。
辟谣:核能发电和核武器制造使用的是不同的技术和材料。
核能发电需要使用浓缩铀或钚作为燃料,而核武器制造通常需要高度浓缩的铀或钚。
大多数核国家都将核能发电和核武器制造划分为不同的领域,并采取了防止核扩散的措施。
鉴于核能发电的众多好处和技术进步,需要科学和客观的态度来评估和理解核能与核污染的风险。
及时的教育和公众信息传播可以减少人们对核能的误解和谣言。
核废水为什么听起来令人闻风丧胆

核废水为什么听起来令人闻风丧胆核废水为什么令人闻风丧胆原因:所谓核废水,其实就是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比如说氚,碳,钴和锶等等。
这些同位素啊,不管是对于海洋生物来说,还是对于人类它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
一旦沾染上这些放射性污染物,它就会直接进入动植物的内部,造成基因序列的突变,诱发严重的疾病,比如说癌症等等。
而同时它对下一代的影响也非常大,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新生代的严重畸形和遗传性的疾病。
虽然说这些核废水经过人为等干预处理以后浓度会大大降低,但是比如氚等这些物质是无法根本去除的。
所以,这些核废水一旦投入太平洋,不管说是对海洋生态环境还是对人类来说都是非常大的危害。
而说到这些核污染物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完全地消解,这里没办法给出一些准确的数据,但是可以预测的是它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是几千年甚至上万年。
因为本身这些同位素它的半衰期就是非常久的,最短的也有30年,比如说钴他的半衰期就达到5.27万年,这里而我们需要知道,半衰期指的是放射性物质原子数衰减到一半所用的时间,所以并不是说经过5.27万年以后钴就消失了,而只是减半,因此要经过无数个半衰期这样放射元素才能达到安全范围。
核废水的成分是什么1、除了含有大量放射性氚之外,废水中的核废料高达60余种,例如具有放射性的碳14、钴60、锶90、铯137等等。
如果不进行处理,这些核素对福岛附近海域的水生生物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完全不是夸张。
再加上海洋水循环系统,对陆地生物的影响也是不可能忽视的,对人类而言可以记入历史。
若进行了处理,那么废水中只有氚的含量需要我们担心。
2、对于氚来说,半衰期12.43年,并不是意味着经过12年,氚的放射性降低一半,这是一种概率问题,严谨来说,放射性会一直存在,只不过概率会一直减小至零,通常经过30个半衰期,就可以当做没有危害了。
氚的β衰变放出的电子,不会穿透人的皮肤,但要是被吸入体内,在人体内衰变,危害就不可以忽略了,而且氚会参与细胞代谢,想要自然排出体外也需要上百天甚至更久。
核废料辐射长达万年,各国束手无策,中国研发出了“妙方”

核废料辐射长达万年,各国束手无策,中国研发出了“妙方”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进行,人类生活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人类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美好,但与此同时,地球上的能源也变得越来越少。
就目前而言,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难题,许多国家都在寻找新兴洁净能源,来维持人类发展,而在这其中,核能成为了当下发展的重点之一。
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存在,核能同样如此。
虽然核能的发现和利用使得人类能源问题得到了巨大的解决,但同时伴随核能而出现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人类首要考虑因素。
核危害对人类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投射的核弹了吧,至今仍然存在污染。
而在此之后,日本又因核废料问题爆发了福岛核事件,核成为了令许多人惧怕的存在,毕竟其辐射对人类生命安全存在重大威胁,而且这些辐射存在就是数万年之久。
要知道,当下居里夫人研究所用的日记本,属于间接性的接触,现在仍然存在发射性,而核废料更是如此,核废料解决已经成为世界难题。
核是令人惧怕的,但同时也是对人类发展具有无限益处的,就如我们开头所说的能源问题上面。
所以核是当今许多国家不得不开发利用的存在,这其中就包括我国。
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包括中国在内的核电站,大部分都是建在人口相对更加密集的沿海区域,既然核废料问题还没有得到完美解决,为什么要建在这里呢?一方面是因为技术问题。
核电站应用的是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使水变为水蒸气,从而推动发电机的运作,但其热量并不能充分利用,这个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热量,而这个过程,就需要用水进行冷却,靠海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人口越集中,城市体系越发达,用电越多,也就降低了电输送过程中的损耗。
综合作用下,核电站即使危险,但依然要在临海地区。
那么关于核废料问题当下又是如何解决的呢?目前世界各国针对核废料,大都使用的是填埋处理的方式,也就是埋在地底下,让他进行衰变放射。
核废料主要分为固体核废料、液体核废料和气体核废料,而在这三者中,又进一步划分成为高放核废料以及中低放核废料。
是否应该推行全球禁止核废料处理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全球禁止核废料处理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推行全球禁止核废料处理。
首先,核废料处理是一个极具危险性的活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放射性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据美国核能监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核废料处理过程中的事故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辐射泄漏,对周围地区造成长期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安全,全球应该禁止核废料处理。
其次,核废料处理是一个极其昂贵的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和维护核废料处理设施。
而且,核废料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需要长期储存和管理,这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如果全球禁止核废料处理,将能够节省大量的资金,可以用于更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发展清洁能源和改善环境质量。
此外,全球禁止核废料处理也能够促进国际合作和和平发展。
核废料处理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不同国家对此有不同的立场和利益。
如果全球能够达成共识,禁止核废料处理,将能够减少国际间的摩擦和冲突,推动国际社会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
反方观点,不应该推行全球禁止核废料处理。
首先,核废料处理是一项必要的活动,它可以帮助人类处理和处置大量的核废料,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如果全球禁止核废料处理,将导致核废料无处可去,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
其次,核废料处理是一个技术和科学问题,禁止核废料处理并不能解决核废料带来的问题。
相反,我们应该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寻找更安全、高效的核废料处理方法,以解决核废料带来的问题。
此外,全球禁止核废料处理可能会导致国际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核废料处理技术和资源,如果全球禁止核废料处理,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利益冲突,进而影响国际间的合作和发展。
综上所述,全球不应该推行禁止核废料处理,而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寻找更安全、高效的核废料处理方法,以解决核废料带来的问题。
关于“核废料污染100万年”,你真的要看看课件

关于“核废料污染100万年”,你真的要看看这篇文章2015.11导读:从《核电将毁灭中国》一文发布以来,关于核安全的讨论就没停过。
如何保障核电的安全运行?核废料怎么处理?退役的核电站怎么办?这些问题能豆君都说不清,但是能豆君的小伙伴们很了解!曾在中广核研究院工作的中科院等离子所博士Mr.Zhang就来给大家讲讲核工业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为什么要讨论核问题?先讲两组事实:一组数据:截至 2014 年6 月 1 日,全球在运核电机组共434台,总装机容量374.611GW。
目前,全球核电机组已产生约351500 T乏燃料,按照当前核电装机规模,每年将产生约10000 T乏燃料。
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24.14GW,跻身世界前五名,在建规模则雄踞全球之首。
一组事件:2009年9月,瑞典奥萨马尔在投票中胜出,将于2020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永久性核废料存储库。
图一与核为邻的小镇2010年3月,奥巴马政府撤销了永久性核废料存储库——尤卡山存储库的许可申请,进行了22年时间的尤卡山计划正式终止,美国国内5万吨核废料无处安放。
图二Yucca Mountain乏燃料填埋场(计划已终止)2011年11月,从法国拉阿格核废料处理厂运往德国核废料暂存地的核废料运载列车,遭到反核组织成员的阻拦。
(当然,当从法国捷克进口的核电顺着电网入境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阻拦)图三反对核废料入境的德国人2013年,中国核工业集团和法国阿海珐集团签署中国大型商业后处理- 再循环工厂项目意向书,计划在我国建设一座年处理规模达到800 吨的乏燃料后处理基地,工程造价预计达到2000 亿人民币。
随着后福岛核事故时代的到来,世界核工业开始缓慢复苏,中国进入核能快速发展时期,“十三五”末中国核电机组的总数很可能会达到90余台,总装机容量将近90GW,在不久的将来,核废料这柄核工业领域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势必寒光闪闪。
核废料是什么?核废料问题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已经毋庸置喙,一座百万kW 的压水堆(PWR)核电站,每年卸出乏燃料约25 t;其中含有可循环利用的铀约23.75t, 钚约200 kg, 中短寿命的裂变产物(FPs)约1000 kg;还有次锕系核素(MAs)约20 kg,长寿命裂变产物( LLFPs)约30 kg。
核废料,把你投放何方阅读理解答案2022

核废料,把你投放何方阅读理解答案2022核废料是有害物质,它对人类的危害可以持续几万年,所以对于把核废料投放去哪一直是个难题,下面本店铺带来核废料,把你投放何方阅读理解答案2022,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核废料,把你投放何方?①核废料的放射性不能用任何物理、化学等人工方式消除,只能靠其自身衰变减少,它对人类的威胁可以持续几万年甚至数亿年。
②核废料根据辐射量的大小分为低、中、高级别。
99%的核废料都属于中低级别的,它们的半衰期一般为几十年,危害相对较低。
以我国广东地区中低级别的核废料处置场为例,首先建造好可以隔绝辐射的混凝土结构,然后将核废料压缩或固化之后放入特定的金属桶或混凝土容器,再将密封好的容器移入建设好的混凝土结构中,在上面浇灌混凝土,并设置可移动的防雨帐房,防止雨水渗入而导致有害物质泄漏。
③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安全处理方法就不那么简单了,人类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了相关研究,有人曾提出用火箭把高放废料送到宇宙空间。
这种处理方法的费用极高,而且火箭发射还有失败的风险,所以仅停留在设想阶段。
④其后,有人提出冰盖处理的设想。
就是把高放核废料放置在南极或北极的冰盖上,由高放废料本身产生热量融化冰层,使废料桶最后沉到冰层底部,海床底部的土质厚实,容易吸收放射性物质。
但是海水有腐蚀性,可能腐蚀容器,造成废料外泄。
因而这种方法只适合低放核废料。
⑤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研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可行的方法就是深地质处置方法,即将高放核废料寄放到地下深处的特殊仓库中永久保存——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这么做的。
⑥由于巨大的危险性,对储存核废料仓库的要求十分“苛刻”具体说来,能够永久地将核废料封闭在一个“容器”里,并保证数万年内不泄漏,还要寻找一处安全、永久存放核废料的地点。
这个地点要求物理环境特别稳定,长久地不受水和空气的侵蚀,并能经受住地震、火山、爆炸的冲击。
⑦实验证明,花岗岩层、岩盐层以及和粘土层可以有效地保证核废料容器数百年内不遭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核废料污染100万年”,你真的要看看这篇文章2015.11导读:从《核电将毁灭中国》一文发布以来,关于核安全的讨论就没停过。
如何保障核电的安全运行?核废料怎么处理?退役的核电站怎么办?这些问题能豆君都说不清,但是能豆君的小伙伴们很了解!曾在中广核研究院工作的中科院等离子所博士Mr.Zhang就来给大家讲讲核工业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为什么要讨论核问题?先讲两组事实:一组数据:截至 2014 年6 月 1 日,全球在运核电机组共434台,总装机容量374.611GW。
目前,全球核电机组已产生约351500 T乏燃料,按照当前核电装机规模,每年将产生约10000 T乏燃料。
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24.14GW,跻身世界前五名,在建规模则雄踞全球之首。
一组事件:2009年9月,瑞典奥萨马尔在投票中胜出,将于2020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永久性核废料存储库。
图一与核为邻的小镇2010年3月,奥巴马政府撤销了永久性核废料存储库——尤卡山存储库的许可申请,进行了22年时间的尤卡山计划正式终止,美国国内5万吨核废料无处安放。
图二Yucca Mountain乏燃料填埋场(计划已终止)2011年11月,从法国拉阿格核废料处理厂运往德国核废料暂存地的核废料运载列车,遭到反核组织成员的阻拦。
(当然,当从法国捷克进口的核电顺着电网入境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阻拦)图三反对核废料入境的德国人2013年,中国核工业集团和法国阿海珐集团签署中国大型商业后处理- 再循环工厂项目意向书,计划在我国建设一座年处理规模达到800 吨的乏燃料后处理基地,工程造价预计达到2000 亿人民币。
随着后福岛核事故时代的到来,世界核工业开始缓慢复苏,中国进入核能快速发展时期,“十三五”末中国核电机组的总数很可能会达到90余台,总装机容量将近90GW,在不久的将来,核废料这柄核工业领域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势必寒光闪闪。
核废料是什么?核废料问题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已经毋庸置喙,一座百万kW 的压水堆(PWR)核电站,每年卸出乏燃料约25 t;其中含有可循环利用的铀约23.75t, 钚约200 kg, 中短寿命的裂变产物(FPs)约1000 kg;还有次锕系核素(MAs)约20 kg,长寿命裂变产物( LLFPs)约30 kg。
什么是核废料?核废料,是指带有放射性的废料,它不仅产生于核电站中,也产生于核燃料生产加工、医院、同位素生产等领域。
核废料的分类:表1 核废料成分(*数据来源世界核学会)高放废料,又称乏燃料,主要来源于核电站燃烧后的核燃料。
中低放废料,来源于核电站使用过的废弃退役的仪器设备,核燃料生产加工中产生的废料等。
核废料的危害组成等级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占3%份额的高放废料贡献了95%的放射性。
放射性极强的高放核废料到底是什么?高放废料总量很少,然而危害却很大,我们平常谈之色变的核废料主要也是指这一类。
乏燃料之所以危害大,是因为其含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高放射性元素。
核燃料在堆内经过中子轰击发生核反应后,燃耗深度达到卸料标准的燃料组件从堆内卸除,即为乏燃料。
乏燃料中含有含有大量未用完的可增值材料238U 或232Th,未烧完的和新生成的易裂变材料Pu239、U235或U233以及核燃料在辐照过程中产生的Np、Am、Cm等超铀元素,以及裂变元素Sr90、Cs137、Tc99等。
表2 核燃料成分表(*数据来源世界核学会)铀:主要来源于未燃烧的核燃料组分。
钚:铀原子吸收中子但没有发生裂变反应而产生;理论上来说,4000 克钚原料就可以制造出一个当量相当可观的原子弹。
次锕系元素:它们也是由核燃料中的铀原子吸收中子后没有发生裂变反应而产生的新元素,这类元素的特点是放射性强,半衰期长,通常可达到数万年甚至几十万年。
裂变产物(Sr90、Cs137、Tc99等):放射性较强,但是需要达到一定剂量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高放核废料都是如何处理的?目前世界主要核工业国家对高放核废料的处理主要分为闭式燃料循环和开式燃料循环(又称一次通过长期处置)两条路线。
1、闭式燃料循环:法国、英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2、开式燃料循环: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瑞典、芬兰开式乏燃料的深地址处理:乏燃料深地质贮藏的钻孔深度一般为地面下3到5千米,由于钻孔的自我封闭,乏燃料的可逆性非常小。
美国基于火山凝灰岩选取深埋地点。
当前美国约有7 万吨乏燃料,贮存在72 个商业核电站内。
另外每年增加2000~2400吨乏燃料。
目前四分之三的乏燃料利用堆内乏燃料水池贮存,其余部分经过乏燃料后处理后通过干法贮存;干法储存技术在美国已趋于成熟。
瑞典则基于花岗岩,但该国的放射性废物处置机构设计了一个5厘米厚层的铜盖屏蔽罐,认为其一百万年不会被腐蚀,其周围采用一层厚的膨润土围绕。
图四Yucca山乏燃料深埋地以及其结构简图乏燃料的深地质处置,涉及到地球科学、材料、环境、计算与模拟以及工程、测量和监测等各个学科,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工程技术。
并非像某些人所说的一埋了事,乏燃料埋之前要经过复杂的后处理程序,比如强酸溶解萃取玻璃固化等步骤。
闭式燃料循环工艺:日本六所村后处理厂与法国阿格后处理厂的乏燃料处理主要基于普雷克斯(PUREX)工艺。
图五日本六所村后处理厂处理工艺如图五,在分离步骤中有两轮萃取循环,在第一萃取循环中,使用几何安全的脉冲式萃取柱和混合澄清槽进行萃取,这一循环将能分离出大部分裂变产物、铀和钚。
开式循环中对乏燃料深埋地地址水文要求极高,存在不确定性和厂址的局限性。
而Purex 工艺不仅是轻水堆燃料后处理使用的流程,而且正在被开发用于快中子增殖氧化物燃料的后处理,法国日本的后处理厂正在运行,工艺中回收的铀和钚返回到反应堆中循环使用。
该流程已成为现代后处理厂唯一实际应用的流程。
怎样的处理方式能让核废料存放时间缩短几十倍?除了上部分所谈到的Purex 工艺下的闭式燃料循环,上世纪九十年代,欧洲就已经提出了通过先进核能系统实现“乏燃料分离-嬗变(P&T)战略”以达到先进的闭式燃料循环。
其主要特点在于在回收利用铀和钚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次锕系元素和长寿命裂变产物分离出来,在嬗变装置中进行嬗变。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 (ADS)),嬗变处理可以将高放废料的半衰期从几十万年减少至几百年。
也就说,原本需要存放几十万年的高放废料,经过处理后,只需存放几百年就可以了。
ADS由中能强流质子加速器、外源中子产生靶和次临界反应堆构成,是一种高效的核废物嬗变器(或焚烧炉)。
ADS的基本原理如下:由加速器产生的质子束流轰击设在次临界堆中的重金属靶件(如液态Pb或Pb- Bi合金),引起散裂反应,再通过核内级联和核外级联产生中子,一个能量为1 GeV的质子在厚靶上约产生30个中子,散裂中子靶为次临界堆提供外源中子。
图六ADS系统处理流程图图七ADS系统处理流程形象化图由于ADS系统的能谱很硬,几乎所有长寿命的锕系核素在ADS系统中都成为可裂变的资源,因此ADS系统中锕系核素的中子经济性明显好于其他所有已知的临界堆。
同时ADS具有良好的安全性,ADS燃料中对MAs的装载量没有严格的限制。
综上在所有已知的嬗变系统中,ADS是最理想的核废物焚烧炉。
世界各国研究现状:1、美国在DOE领导下,美国于1999年制订了加速器嬗变核废料工艺的路线图,称ATW计划。
从2001财政年度开始,正式实施先进加速器技术应用的AAA计划。
在AAA计划内全面开展ADS相关的研究工作。
现在,ADS研究是美国先进核燃料循环系统AFCI的有机组成部分。
或许这也正是为什么美国有底气终止Yucca山乏燃料填埋计划的原因。
2、欧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欧盟各国依靠现有科学装置开展ADS研究。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利用法国的大型快中子零功率实验装置开展ADS中子学研究的MUSE计划、利用瑞士PSI的强流质子加速器开展MW级液态Pb-Bi冷却的散裂靶研究的MEGAPIE计划,利用法国凤凰快中子反应堆开展含MA或LLFP的燃料元件在中子辐照条件下行为研究等。
3、俄罗斯俄罗斯ADS开发工作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同美国的合作开始的。
1998年俄联邦原子能工业部决定启动ADS开发计划。
目前主要以理论实验物理研究所(ITEP)和物理与动力工程研究所(IPPE)为代表,有10多个单位参加研发。
4、日本日本从1988年10月就启动了最终处置核废料的长期研究与发展计划,称为OMEG A计划。
此计划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JAERI)、日本燃料循环发展研究所(JNC前身称为PNC)和中央电力工业研究所(CRIEPI)执行,而OMEG A目前的研究工作集中在ADS的开发研究上。
5、中国自1996年启动ADS研究,1999年科技部“973”立项为期五年的基础性研究,此期间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科院。
201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创新2020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计划投入数十亿人民币开展核废料嬗变处理的研究。
乏燃料后处理在核裂变发电技术发展的初期到现在来说,一直是大量所谓的绿色环保人士攻击核电的主要落脚点。
然而,从目前的技术和中期规划理性来看,乏燃料无论是通过目前通用的闭式燃料循环技术还是通过不久未来的ADS 系统,都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将会在地球上存放几十万年,越来越多,毁灭中国毁灭美国毁灭地球等等。
(来源:微信公众号“无所不能”作者:张恒,系中国科大和中科院联合培养在读博士生,核工程专业,主攻计算机控制方向,此前曾就职于中广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