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肿瘤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c m, 平均 ( 3 . 9 + 0 . 5 ) a m, 其 中直 径 为 3 ~ 5 c m 的 患者 居 多 , 其 次为 超 过 5 a m 和不 足 3 a m。病 灶 分布 于 右 下 叶的患 者最 多 , 其 次为 右上 叶 、 左上叶、 左下叶 、 右 中叶 。胸 膜 穿刺 次 数 1 ~ 4次 , 平均( 2 . 1  ̄ 0 . 6 ) 次, 其 中胸膜 穿 刺 2次 的
患者 居 多 , 其 次为 1 、 3 、 4次 。恶性 肿瘤 中 。 确诊 9 9例 , 诊断 准确 率 为 9 2 . 5 %, 其 中腺癌 最 多 , 其次 为鳞 癌 、 小 细胞 癌、 细 支气 管肺 泡 癌 、 转移癌 , 8例 未 见恶性 细 胞后 经术 后病 理 确诊 , 为 假 阴性 , 假 阴性 率 为 7 . 5 %。 良性 病变 中, 炎性假 瘤 居 多 , 其 次为结 核 、 错 构瘤 、 硬化性 血 管瘤 。 其他疾 病 中 , 纤 维 组织增 生居 多 , 其次 为坏死 血 管 。 经 统计 学 分析 , 差 异均 有统 计学意 义 ( 均 P<0 . 0 5 ) 。 气 胸 患者 1 5例 , 发 生率 为 1 0 . 9 %, 其中 1 3例 为 少量气 胸 未经处 理 于 1 周后 吸 收 , 2例 患者气 胸量 超 过 3 0 %经 胸腔 闭式 引 流治愈 。病 灶及 针 道周 围 出现实 质性 } n 血患者 1 3例 , 发生 率 为9 . 5 %, 经静卧、 止血 、 补液 处 理后 治 愈 。 结 论 C T引 导下 经 皮肺 穿 刺 活检 术是 一 种安 全 有效 、 准确 性 高 、 并 发 症 少的 诊 断方 法 . 在肺肿 瘤 定性 诊 断 中具有 重要 的临床 价值 。 f 关键 词】 CT 引 导 ; 经皮 肺 穿刺 活检 术 ; 肺 肿瘤 ; 定性诊 断 ; 应 用价 值 【 中图 分 类号】 R7 3 4 . 2 【 文 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1 6 7 3 — 7 2 1 0( 2 0 1 3 ) 0 4( a) 一 0 1 0 4 — 0 3
自制角度定位器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自制角度定位器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背景肺部疾病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其中肺部肿块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形式。
肺部肿块虽然不一定是肺癌,但是建议及时确定肿块性质以便进行疗效评估。
肺部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于通过穿刺获取肺部肿块组织进行检查,为病人提供诊断参考建议。
然而,传统的肺部穿刺方法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出血、感染、气胸等,具有一定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到了肺部穿刺中,其中,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肺部穿刺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技术能够大大减少穿刺的风险,并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提高穿刺准确性和成功率。
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情况来确定穿刺角度和深度,以达到更好的穿刺效果。
在这方面的实战中,自制角度定位器可以在确定肿瘤相对位置的同时,提供更准确的穿刺角度选取,优化肿瘤采样区域和采集数量,提高样本的质量。
下面将对自制角度定位器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自制角度定位器的设计和制作角度定位器是一种帮助医生正确定位穿刺角度、深度和方向的辅助设备。
本文描述的是一种自制的角度定位器,由工程师和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共同设计和制作而成,其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和使用。
自制角度定位器主要由定位板、角度测量器、穿刺导向针、顶针、透明的水平圆盘、固定支架、底座、定标板组成。
由于在穿刺过程中需要较大的视野,因此透明的水平圆盘可以使医生更清晰地观察针尖在穿刺过程中的位置,并准确解读角度数据,确定最佳针尖位置和穿刺方向。
定位板是角度定位器的核心部件,它由较厚的金属板制成,并具有2个固定孔和4个穿孔。
角度测量器是用于测量穿刺角度的工具,其使用AI算法开发的人工智能版本比传统的皮尺和角度刻度更准确。
穿刺导向针和顶针是两种根据穿刺位置的不同而设计的导向和定向装置。
顶针主要用于精度比较高的肺部穿刺,而穿刺导向针主要用于初次定位和调整位置。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经皮肺活检术
穿刺针 1、抽吸针 2、切割针 3、环钻针
穿刺针
抽吸针:口径较 细的斜切面针, 只能获得细胞学 标本,如千叶针
穿刺针
切割针:口径较粗, 具有不同形状的针尖, 可获得组织芯或组织 块,如沟槽针
穿刺针
环钻针:介于抽 吸或切割活检针心
2.咯血:较少见,一般可自愈,若量大,可对 症治疗。
3.空气栓塞:极少见 4.瘤细胞种植:罕见
注意事项
1.术前应有CT,肿块者有增强CT的影像资料。 2.肺实变区先用针吸活检22号针取得组织块的 概率92%,病理诊断概率72%第二次活检的应用: 其阳性率为35-45%。
注意事项
1.穿刺胸膜时,动作应迅速,病人要屏气穿刺 针的径路必须避开叶间裂、肺大疱和肺囊肿。
2.穿刺后,让病人等候1小时,以观察有否并 发症的发生。
术前准备
心理支持:
1.大多数患者对此项技术不了解,存有不同 程度的疑虑、 恐惧和紧张等负性心理。为此, 耐心向患者及家属阐明作此项检查的目的、方法、 意义及其安全性,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手术及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使之有思想准备,以便取得合作。 询问患者的既往史、过敏史等,了解和排除可能 影响手术的有关问题。
有液化坏死的结节病灶。对组织损伤小,但所
获取的细胞量少。
切割式活检:适合病变基底部较宽且靠 近胸壁的肿块。对被穿刺的组织损伤大,但所 取得的组织或细胞多,利于诊断。
穿刺定位
穿刺定位前: 仔细分析病人X线胸片正侧位、CT、MRI
或B超等影像资料,确定进针路径,并作好测 量标记。 穿刺定位:
要在X线电视透视下、CT及实时B超导向下 穿刺。
穿刺取标本流程
1.局部皮肤消毒,浸润麻醉 2.确定穿刺点 3.穿刺 4.获取标本 5.固定及送检标本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影像检验誊至至崔臻老至东囊爱爱东臻鎏要黧矍黧熬;黧黧呈篓囊篓墨曼篓燃!呈黑篓黧曼鬟窒熟臻未i现胎头位置异常占重要地位,分娩时胎位异常约占10%,其中胎头位置异常居多,占6%~7%,但较早确定胎方位,因其产势尚未固定,先露部尚未人盆,意义不大,故认为应在足月或临产时确定胎方位,便于孕妇及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防止意外发生.本组病例为孕38~42周,行超声检查约1周左右即分娩,其中胎位不正729例,发生率6.31%,与此报道相符。
另外,因其诊断正确,处理恰当,未发生意外情况.现在虽然对出生缺陷的认知增加,超声仪器的分辨率及技术人员的技能也在提高,但仍有一些胎儿发育的问题是目前产前诊断的难题,而且有关胎儿畸形各种原因漏诊和误诊的报告时常出现,这也要求不断新的技术来完善胎儿发育的产前诊断技术。
所以应积极宣传产前超声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三维超声成像、扩展成像技术的应用,同时,超声工作者应认真负责、仔细检查,能熟悉胎儿期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声像特征,检查时按标准切面,按顺序检查,及早从超声检查中获知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以利于优生优育,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I-1-1全国协作组.全国o ~14岁儿童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调查口].中国优生优育,1992,3(1):2—3[2]陈常佩,陆兆龄.围生期超声多普勒诊断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作者单位:362000福建省泉州市东街泉州第一医院C T 导引下经皮肺穿刺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孙承军【中图分类号]R81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4一0220—02【摘要】C T 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病变的定性诊断有很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日渐广泛。
我院自2002年2月~2006年6月对380名经常规检查未能确诊的肺内病变患者,行C 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抽吸加弹簧切割针活检,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术 赢在肿瘤治疗第一步

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术赢在肿瘤治疗第一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肿瘤检测水平不断提升,对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健康会产生较大影响。
但是有关于穿刺活检的谣言较多,致使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穿刺活检检查。
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术检查,能够早期检出肿瘤,对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影响较大。
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术有什么意义?疾病具有较大的未知性、不确定性特征,在通过患者疾病史、患者症状及化验检查等难以明确患者症状的情况下,则需要通过采集一些病变组织的方式,对患者病理组织进行检查。
在穿刺活检的方式下,明确患者的临床症状。
穿刺活检为骨和软组织肿瘤获得组织病理诊断的主要方式,骨和软组织肿瘤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且近年来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能够对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诊断检出率不断提升。
操作方式主要是通过穿刺针刺破组织,达到相应的病变位置,以特殊设备收集小块组织。
穿刺活检会对患者带来一定创伤和痛苦,故而需要先实施局部浸润麻醉。
个别穿刺的情况下,对病变位置的精确度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在B超或者CT等影像学检查的方式下,保证临床诊断的效果。
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适应证有哪些?CT引导下穿刺活检能够快速明确患者病变组织情况,以便于病理学诊断,对其临床诊断带来更多参考依据。
1.胸部孤立性站位病变2.肺部多发占位病变3.肺部良性病变获得的局部感染细菌学、免疫学诊断,确定实施治疗。
4.放疗、化疗前取得肺内恶性占位病灶细胞组织学诊断5.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且伴有肺部肿块的定性诊断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禁忌症有哪些?1.可疑肺内血管源性病变的患者,比如血管瘤、肺隔离症或者动脉瘤等。
2.存在凝血障碍,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
3.具有肺内病变疑似包虫病的患者。
4.合并存在严重肺气肿、肺纤维化的患者。
5.合并存在肺内或者胸腔中化脓性病变症状的患者。
6.穿刺行径存在肺大疱,合并存在肺囊肿症状的患者。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探析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探析发布时间:2022-06-01T07:12:42.63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7期作者:胡家海[导读] 目的:分析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价值。
胡家海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医学影像科(南医大附三院) 211100【摘要】目的:分析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部病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对活检样本进行细胞学检查与病例组织诊断,对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结果:在临床中对肺肿瘤进行定性诊断时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8.78%,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87.50%。
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性高、准确率高,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应用价值非常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肺肿瘤;定性诊断肺部病变是临床中常见疾病,多是由于肺部细胞组织发生损伤后,引起的病理改变,常见的有恶性肿瘤与囊肿[1]。
肺部病变的高发人群多为中老年人,这与其抵抗力差、身体功能下降有直接关系,患者患病后会有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逐渐应用到肺肿瘤临床诊断当中,由于该检查方式具有检出率高、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等优势[2],故而在临床进行肺肿瘤定性诊断过程中,普遍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进行检查。
基于此,我院特选取90例肺部病变患者参与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到我院就诊的肺部病变患者90例视为研究对象,入组时间段起始于2018年3月,截止于2022年1月,其中男性患者人数为62例,女性患者人数为28例,年龄最大者为87周岁,年龄最小者为22周岁,年龄均值为(43.97±2.34)周岁;患者通过常规检查、痰液检查、胸腔积液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均未能定性诊断。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课件PPT课件

展望
未来,肺穿刺活检可能会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 合,提高肺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
肺穿刺活检技术将继续在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 挥重要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
随着影像技术和病理诊断方法的不断进步,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将更加成熟和精准 。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 的应用,肺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将得到 进一步提升。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肺穿刺 者;肺部病变位置过深或过浅,不适 合穿刺者;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 障碍者。
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
01
患者体位准备、CT扫描定位、消毒铺巾。
操作步骤
02
选择穿刺点、局部麻醉、CT扫描确认穿刺角度和深度、进针、
到达病灶、取样、退针、包扎伤口。
术后处理
03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发症处理、病理诊断及后续治疗建议。
正常组织的损伤。
并发症及其处理
出血
经皮肺穿刺活检可能导致出血,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出 现出血症状应及时处理,如止血、输血等。
气胸
气胸是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医生 应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胸腔闭式引流等。
感染
感染是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潜在并发症,医生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总结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适应症和禁 忌症 详细描述
适应症
THANKS
感谢观看
05
结论
总结
肺穿刺活检是诊断肺部病变的 重要手段,尤其对于肺部占位 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 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并发症 少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常用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

C T扫描可以清 晰地 显示 肺部 肿块 的大小 、 位置 及 与周 围脏器 的关系 , 针 的深 度和 角度 易为 操作 者 掌握 , 肺部 进 对 周 围型肿块 , T引导下 经皮肺 穿刺 活检术 以其适 应证广 泛 , C
大泡或 肺囊肿 。有严 重 出血 倾 向或 恶病 质 不 能配 合 者 , 不
咳血或痰 中带血 , 经对 症处理 均在 1 内消 失。未发 现其他 周
并 发症 。
3 讨论
落细胞 学 、 水脱 落 细胞 或纤 维 支气 管 镜 检查 未 能 明确 诊 胸
断 。所 有患者术 前经辅 助检查排 除严 重肺 气 肿 、 肺纤 维 化 、 肺 动脉 高压症 、 内或胸腔 内化脓 性疾 患 、 肺 穿刺 针行 径有 肺
处理。
发现 , 直肠前突 患者均 有不 同程 度 的黏膜 松 弛或黏 膜 脱垂 , 单纯修补 加硬化剂 注射 , 疗效 不太 满意 。笔者 采用 Bok术 l c
联合 P H术加消痔灵 注射 治疗 中重度 直肠 前突 3 P 6例 , 疗效 满意 ,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
9 ・ 7
避免重 复穿刺 。 总之 ,T引导下经皮 肺穿刺活 检术是一 项安全简 便 、 c 准 确性较 高 、 并发症 较少 的微创 诊 断方 法 , 并且 不需 额外 配 置 昂贵 的设 备 , 只要掌握好 正确 的操作 方法 , 作好 必要 的准备 ,
在 基 层 也 能 普 遍 开 展 , 肺 部 周 围性 肿 块 的 诊 断 和 鉴 别 诊 断 对
疾病的诊断价值 [ ] 陕西医学杂志 ,0 2,1 7 5 7—59 J. 2 0 3 ( ):9 9. [ ]张雪哲. T引 导下 胸 部穿 刺活 检 [ ] 2 C J .中华结 核 和呼 吸 杂 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肿瘤
发表时间:2018-11-21T17:07:02.383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作者:谭焜耀张暘阳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对肺部肿瘤采取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 402460
【摘要】目的:对肺部肿瘤采取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3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纳入观察中,均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分析和总结检查结果。
结果:本组30例患者穿刺活检术均顺利完成,成功率
100%,术后出现1例气胸,1例咳血,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未出现其他并发症;28例确诊,诊断符合率93.3%;其中,25例恶性肿瘤,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3例未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治疗后和活检结果符合,1例未得到明确诊断。
结论:在肺部肿瘤诊断采取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有着较高准确率,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重要依据,且创伤小,安全性较高,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CT引导;肺穿刺活检;肺部肿瘤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影像技术不断发展,肺部肿瘤阳性检出率日益提高。
当前,肿瘤病变治疗方法选择主要依赖于临床病理学诊断,对肺部肿瘤进行定性诊断,近中央支气管镜可见病变的纤支镜活检阳性率较高[1],但是对靠近胸壁周围性病灶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阳性率高。
本文主要对30例疑似胸部肿瘤患者的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情况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30例疑似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咳嗽、咳血、胸痛,部分患者伴发热、喘息。
均满足穿刺活检术适应证,术前检查排除凝血机制障碍、心肺功能不全、胸腔畸形、穿刺路径合并肺大泡及咳嗽剧烈等患者。
其中,男患者19例,女患者11例;44~76岁,平均(58.3±4.5)岁;病灶部位:右上肺5例,右中肺4例,右下肺4例,左上肺10例,左下肺7例;病灶直径1.2~6.0cm,平均(4.1±0.5)cm。
1.2方法
术前检查排除穿刺活检禁忌症,根据术前CT检查病灶部位,选择合适体位,应用CT扫描定位光标在体表定位;然后在CT引导下,确定皮肤进针点并标记,测定进针角度和深度。
选用普利塞活检针;对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应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再在CT引导下将活检针穿刺到胸壁,然后迅速穿透胸膜置入病灶内,通过CT显示观察针尖所在位置,确认针尖进入病灶内或边缘,把针芯往前推1~2cm,并嘱患者缓缓呼气或者屏住呼吸数秒,同时快速关闭活检钳,钳取病灶组织,通过相同方法,在同个病灶,换穿刺针往病灶不同向取组织3次,再拔出活检针,对穿刺点消毒、包扎;将获取组织,进行涂片查找结核杆菌与肿瘤细胞,其余标本置入10%甲醛溶液固定,进行病理检查。
在术后进行常规胸部CT检查,掌握有无气胸、咳血等并发症。
2.结果
本组30例患者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均取得成功,成功率100%,术后出现1例气胸,1例咳血,均在及时对症治疗后治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28例活检确诊,诊断符合率93.3%,其中,25例恶性肿瘤,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包括原发性肺部肿瘤24例(鳞癌9例、腺癌13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转移性肺部肿瘤1例(乳腺癌肺转移);3例未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2例经治疗后和活检结果符合,1例炎性假瘤,1例肺脓肿;1例未得到明确诊断,病理活检提示少量异型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或坏死组织。
3.讨论
肺癌肺癌是临床常见的一个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三大癌症之一[2]。
早期肺癌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一般不具特异性,在早期诊断中需要和良性肿瘤、结核、炎性反应等进行鉴别,如此可能延误患者诊疗时机;中晚期肺癌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异性,但大多数已失去手术治疗时机,因而在早期应获取准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
当前,肺部肿瘤组织学诊断方法主要有纤支镜、胸腔镜、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及经皮活检等,其中纤支镜对于肺部中心型病变诊断率较高,但是对周围型病变诊断率不高;胸腔镜活检有着较大创伤,且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多,受到很大限制;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虽是常规检查,但是阳性率整体不高。
CT有着较高空间与密度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肺脏组织内部结构和病灶情况,可以提供更为准确进针深度和角度,进而为早期病理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技术日益成熟,为保证临床诊断准确率,在CT引导下进行多点定位、多点取材活检。
研究报道,多点取材有助于预防出现严重并发症,提高活检取材的准确率。
本研究中,30例患者均行CT扫描体表定位,选取最佳进针点,穿刺均取得成功。
在穿刺时应选择病灶最大面,并要避开骨骼和血管。
通过CT高分辨率优势来避开肿瘤低密度坏死区,提升穿刺成功率。
本组30例患者均行同轴活检针操作,术中多点取材,最终诊断符合率93.3%,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3]。
气胸是CT经皮肺穿刺活检常见并发症,临床发生率在14.8%~27.0%,本组患者术后气胸发生率为6.7%,相对低于报道。
气胸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患者肺部病变情况、手术操作者穿刺熟练度、患者配合等。
此外,肺脏出血也较为常见,表现为术后咳血。
本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咳血,发生率为3.3%,均在治疗后治愈,未出现心包填塞、体循环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为减少活检穿刺术并发症,在术前必须做好出、凝血时间、PLT计数等检查,并确诊患者无严重肺气肿、冠心病、心肌炎等病症。
并要和患者开展术前宣教,提高患者认识,缓解心理压力,让患者更好配合手术。
当前,肺部肿瘤病灶活检很难避免并发症发生[4]。
综上而言,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在肺部肿瘤诊断中检出率高,能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海青,黄玲玲,韩羽凤.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病变的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09):1192-1193.
[2]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6-469.
[3]张树荣,王彩萍,陈洁,等.69例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病变的临床分析与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2015,19(07):
1406-1407.
[4]李凤,谢雪梅,徐洪涛.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效果评估和并发症原因分析[J].西部医学,2015,27(10):1572-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