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试卷A 卷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课名: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

一、基本概念(每题2分,共20分)

1. 遥感:广义泛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狭义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侧重狭义概念的回答。

2. 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为大气窗口。

3. 波谱分辨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波谱分辨率愈高。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因为微波波长比大气中粒子的直径大得多,其经过大气层时发生米氏散射,因而微波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

2. 进行像对的立体观察时,观察者的眼基线应当与像对上对应像点的连线相垂直。(×)

3. 光机扫描用机械转动光学扫描部件来完成单元或多元列阵探测器目标的二维扫描。(√)

4.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是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5. 山区河流的热红外像片在白天呈现浅白色调,夜晚呈现暗灰色调。(×)

三、简答题(8个小题中任选5个,每小题8分,共40分)

1. 遥感技术具有哪些特点?遥感技术可应用在哪些领域?

答:遥感技术的特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及局限性。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环境、农业、林业、海洋、地质、气象、水文、城市、工程及军事等领域。

2. 简述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主要思路。

答:校正前图像中像元点间所对应的地面距离不等,经过几何校正,使图像像元点均匀分布,对应的地面距离相等,且符合某种投影。首先需建立变换前图像坐标与变换后图像坐标的函数关系,通过变换后的图像像元的中心位置,计算出变换前对应图像的坐标值。因为变换后图像像元点在原图像坐标系中一般不在整数点上,所以常采用内插法计算变换后图像中每一像元的亮度值。

3.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主要解译标志有哪些?

答:主要解译标志可概括为“色、形、位”三大类:“色”主要包括色调、颜色、阴影;“形”主要包括形状、纹理、大小等;“位”主要包括空间位置、图型、相关布局等。

四、论述题(1,2题中任选1题,3,4题中任选1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什么是像点位移?如何计算位移量?(画出示意图)

答:在中心投影的像片上,地形的起伏引起平面上的点位在像片

位置上的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像点位移。位移量是中心投影与垂

直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误差”。

为地面高差,,或位移量h oa r H hr b b a a ==00,H 为摄影高

度(必须有推导过程)

2. 论述遥感数字图像增强处理的目的及主要方法,说明其中一种

增强处理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答:遥感数字图像增强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图像质量和突出所需信息,有利于分析判读或做进一步的处理。数字图像增强主要有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及多光谱变

换等方法。如图像运算有差值运算与比值运算:两幅同样行、列数的图像或同一图像不同波段,对应像元的亮度值相减或相除就是差值或比值运算。差值运算应用于两个波段时,可以反映同一地物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差异;不同时相两幅图像相减时,可以研究同一地区的动态变化;而差行相减可以突出边缘。比值运算可以突出遥感影像中的植被特征,提取植被类别或估算植被生物量;比值运算还可以去除地形因子的影响及研究浅海区的水下地形。

同济大学试卷B卷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课名: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

一、基本概念(每题2分,共20分)

1. 遥感平台:即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2. 高光谱遥感: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连续光谱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3. 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4. 中心投影:物体通过物镜中心投射到承影面上形成透视影像的技术。

5. 雷达:即无线电测距与定位,它是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在很短时间内,向目标地物发射一束很窄的大功率电磁波脉冲,然后用同一天线接收目标地物反射的回波信号而进行显示的一种传感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可见光波段的波长范围是0.38~0.76cm (厘米)。(×)

2. 专题制图仪TM(Thematic Mapper)是NOAA气象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

3. 进行像对的立体观察时,观察者的眼基线应当与像对上对应像点的连线相平行。(√)

4. 在军事遥感中,利用可见光波段可识别绿色植物伪装。(×)

5. 山区河流的热红外像片在白天呈现暗灰色调,夜晚呈现浅白色调。(√)

三、简答题(8个小题中任选5个,每小题8分,共40分)

2. 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

答: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为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

0.3-1.3µm,为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1.5-1.8µm和

2.0-

3.5µm,为近、中红外波段。

3.5-5.5µm,为中红外波段。

8-14µm,为远红外波段。

0.8-2.5cm,为微波波段。

4. 比较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

答: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对监督分类来说,选择足够数量的训练场地带来很大的工作量,而且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数目要满足分类的要求,这些都是监督分类的不足之处。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当光谱特征能够和唯一的地物类型对应时,分类效果较好,当地物类型光谱特征差异很小时,分类效果不如监督分类。

四、论述题(1,2题中任选1题,3,4题中任选1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试述遥感影像几何畸变的主要原因及几何校正的主要步骤。

答:遥感影像几何畸变的主要原因:①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②地形起伏的原因;③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④大气折射的影响;⑤地球自转的影响。

几何校正主要步骤:①建立变换前图像坐标与变换后图像坐标的函数关系,通过变换后的图像像元的中心位置,计算出变换前对应图像的坐标值。②变换后图像像元点在原图像坐标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