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我国的国家发展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我国的国家发展理念摘要:科学发展之所以是我国国家发展理念,源自于其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发展理念的创新、文明理念的创新和和平理念的创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理念创新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独立前赴后继。从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始,经过“洋务运动”奋力学习西方技术,再至“戊戌变法”仿照西方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后逐渐建立新式政权,试图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举国之大行动其最终结果却事与愿违,南辕北辙,民族之振兴、国家之兴衰未有希冀,难见曙光。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民众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尽快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付出了不懈努力。这个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其顺应时代潮流的理论总括、立足中国现实发展的战略构想,已然成为中国发展的国家理念。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创新

执政理念,是一个执政党在全面认识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的基础上,围绕执政主旨、执政方式、执政使命、执政方略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和指导原则。它集中回答的是“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

执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后,党的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确定了执政的大政方针,探索和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了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和法理基础,指导我们党完全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开始了执政理念的创新。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执政兴国,增强执政意识,改进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等等,已成为重要指导原则并贯彻在党的执政活动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党的执政实践中,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标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深刻反映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最具统摄性的执政理念。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方针,全面

地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执政的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集中地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们党执政理论和执政实践的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二)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念的创新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当今中国的主题。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和执政使命。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汲取了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赋予发展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可以看到,发展理念更加深刻和系统,更加现代和清新。

在发展的理论链条上,科学发展是统领,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又好又快发展是标尺,全面协调发展是途径,可持续发展是支撑。

在发展的实践要求上,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是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

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是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发展,是重视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

裕的发展,是既造福当代又造福后代的发展。

在发展的重大关系上,体现了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和平发展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执政资源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拓展的。新的世纪,能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大考验。在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理念的创新,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反映了对当代发展问题的独创性贡献,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宝库增添了更为璀璨的明珠。

(三)科学发展观是文明理念的创新

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两手抓”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的重要思想。这些都使文明理念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总结当代中国和世界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把文明理念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是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我们党在文明建设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体系。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既有许多陶醉于对自然界胜利的喜悦,又有很多自然界对人类无情报复的痛苦。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爱护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任务极为艰巨。建设生态文明是紧迫任务,更是刚性目标。可以说,这个文明建设是其他四个文明建设的支撑,四个文明建设又是这个文明建设的保证。它们相辅相成、相长相生,共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