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屈光学样题2汇总

合集下载

眼屈光与视光学试题

眼屈光与视光学试题

眼屈光与视光学试题一、选择题〔一〕A 型题A1 型题〔单个最正确选择题〕请从所列备选项中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里1、眼球光学系统的主要成分不包括(C)1.11A.角膜B.房水C.瞳孔D.晶状体E.玻璃体2、依据Gullstrand 周密模型,眼球总屈光力在最大调整时为〔B〕1.12A.70.75DB.70.57DC.77.05DD.75.70DE.77.50D3、依据Gullstrand 周密模型眼,眼球总屈光力在调整静止状态下为〔C〕1.12A.56.84DB.54.86DC.58.64DD.56.68DE.58.46D4、以下答案中,哪一个属于逆规散光〔B〕1.31A. –3.00DS/-1.50DC×45B. –2.00DS/-2.25DC×90C. –1.00DS/-1.75DC×180D. –4.00DS/+1.25DC×45E. –1.00DS/+1.00DC×1355、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与眼球相距〔D〕2.12A.4m 以内B.4m 以外C.5m 以内D.5m 以外E.6m6、依据Hoffstetter 最小调整幅度公式所示调整与年龄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D〕1.33A.最小调整幅度为12,年龄为10 岁B.最小调整幅度为10.5,年龄为20 岁C.最小调整幅度为9,年龄为30 岁D.最小调整幅度为5,年龄为40 岁E.最小调整幅度为1,年龄为50 岁7、轴性近视主要与何有关〔E〕2.22A.角膜曲率过大B.晶状体曲率过大C.前房过深D.玻璃体曲率过大E.眼轴过长8、近视度数较高常伴有多种眼底病变,但不包括〔D〕2.23A.豹纹状眼底B.黄斑出血C.玻璃体后脱离D.视网膜周边部骨细胞样色素冷静E.视网膜下生血管膜9、隐性远视引起临床病症最早可消灭在〔A〕2.23A.<6 岁B.6-20 岁C.20-30 岁D.30-40 岁E.>40 岁10、以下不属于屈光不正的是〔D〕1.23A.近视B.远视C.散光D.老视E.屈光参差11、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何位置称为顺规散光(A) 1.21A.90。

2023眼科住院医师眼视光学试卷(练习题库)

2023眼科住院医师眼视光学试卷(练习题库)

眼科住院医师眼视光学试卷(练习题库)1、像差的主要类型有()2、GUnStrand简易模型眼的特点是O3、根据GUIIStrand精密模型,眼球总屈光力在最大调节时为()4、看近处目标时,发生近反射,即同时发生O5、调节力等于O6、眼处于调节状态时,能使晶状体屈光度加强的是O7、调节范围指O8、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成为()9、假性视盘炎常见于O10、一眼为正视眼。

另眼与之度数相差最小达到多少时出现融像困难()11、规范的主觉验光法是O12、一眼的矫正镜片为T.00-1.00X90,不用镜片时一点状光源在视网膜上成像为O13、+2.OODCX90°与-2∙OODCX1800联合后得到O14、IOD的近视眼患者,其远点距眼O15、远视眼易发生O16、老视O17、准分子激光中,角膜瓣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有O18、病理性近视可出现O19、高度远视()20、立体视锐度的正常值O21、假设检影验光的检查距离为1m,所见为顺动时,则被检眼为O22、理想的眼镜材料O23、下列哪项属于角膜接触镜的优点()24、佩戴角膜接触镜后出现持续眼红、眼痛、流泪、视力下降且有加剧趋势,应考虑为O25、关于晶状体屈光性手术,错误的是()26、眼的屈光系统包括O27、关于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28、双眼单视形成的条件()29、角膜接触镜的禁忌证包括()30、以下适合行1ASIK的患者包括O31、关于屈光不正的配镜,错误的是O32、晶状体的屈光力约为()33、角膜的屈光力O34、矫正大于+2.5D的屈光参差用O35、矫正散光用O36、矫正老视眼用O37、矫正近视眼用O38、矫正远视眼用O39、平行光线经过静态眼(无调节)的屈光系统后,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40、近视眼的远点在眼球内O41、屈光不正度数的高低与检影时影动快慢及影的颜色有关,屈光度越低影动越慢,颜色越明O42、硬角膜接触镜的曲率半经较角膜的曲率半经越大,镜片在角膜上的活动度越小()43、戴硬角膜接触镜,不用考虑散光度数,都可以完全矫正()44、眼球长度增加Irnnb便造成3D的近视O45、正视眼的远点在无穷远;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和无穷远之间;远视眼的远点在眼球后一想象的点O46、凸镜片离眼越远屈折力越强;戴角膜接触镜时,应大于普通眼镜的屈光度()47、凹镜片离眼越远屈折力越强;戴角膜接触镜时,应大于普通眼镜的屈光度()48、硬角膜接触镜与角膜之间由泪液填充,如曲率半经增大,泪液层就会有负球镜作用O49、出生时视力正常,5-6岁时视力损害(低于0.2),一般会出现眼球震颤()50、角膜混浊的低视力患者,常喜欢低度照明O51、眩光既影响视网膜成像,又影响视觉舒适O52、双眼白内障,术后矫正视力:右0.3;左光感,该患者已脱残O53、最佳矫正视力是指用适当镜片矫正屈光后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54、角膜接触镜分为(),O.55、硬角膜接触镜的适用范围()、()、()。

眼科屈光参差简介试题

眼科屈光参差简介试题

眼科屈光参差简介试题
屈光参差
姓名科室日期成绩
一选择题
1、下面患者的屈光状态,属于屈光参差的是()
A、OD:-5.00D OS:-4.50D
B、OD:-1.00D OS: -1.50D
C、OD:+1.00D OS:+0.50D
D、OD:+2.00D OS:+5.50D
2、下面患者的屈光状态,属于单纯近视性参差的是()
B、OD:-5.00D OS:0.00D B、OD:+1.00D OS: -1.50
C、OD:+1.00D OS:+0.50D
D、OD:+2.00D OS:+5.50D
3、由于双眼视功能异常引起的屈光参差经常发生于()之后。

A、斜视
B、眼底手术
C、眼外伤
D、弱视
4、下列不属于儿童屈光参差的矫正方法的是()
A、框架眼镜
B、角膜接触镜
C、人工晶体植入
D、交替性注视处方
二、填空题
1、双眼均为远视,一眼的远视量较另一眼大于等于1D,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眼镜放大率是指注视无穷远物体时,已矫正的非正视眼中的视网膜像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之比。

3、屈光参差按照病因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儿童屈光参差矫正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屈光参差按照参差量分类
2、屈光参差的表现。

屈光手术试题

屈光手术试题

蚃课程名称:《屈光手术》开课性质:(考查)蕿适用班级:眼视光1021 考试方式:(闭卷)蕿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二、蒄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蒃1、屈光手术的一般原则是、、、蚀。

蚈2 、屈光手术的视光原则是、、.袃3、眼睛看清楚外界物体需具备的三个条件、、。

膃4 、若患者的角膜厚度是535um, 验光度数是-7.00ds/-1.00dc x180, 患者可以选择的手术方式是。

蚂5、ICL 手术术前检查前房深度至少大于mm, 角膜内皮细胞数至少大于螆个/mm2.薇6 、orbscan 界面的四幅分析图,分别是、、、葿 7 、 Oculyzer 界面的前表面高度图正常值小于图、 um 为可疑似圆锥角膜。

膈 二、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0 分)羆 1 、不属于 LASIK 手术并发症的是( )蚄 A 、 角膜上皮缺损 B 、 上皮内生 C 、 Vogt 角膜缘条带 D 、 薀 2 、用机械方法制取上皮瓣的手术方式是( )芇 A 、 LASIK B 、 Epi-LASIK C 、 LASEK D 、 PRK蒅 3 目前准分运用的最多是( )混合物膀 A 、 XeCl B 、 KrF C 、 ArF D 、 XeF薂 4 不属于准分子手术主要检查的是( )虿 A 、 屈光力 B 、 眼压 C 、 角膜厚度 D 、 角膜地形图袅 5不能够保持患者调节能力的屈光手术方式是(袁 A 、 LASIK B 、 LASEK C 、 晶体植入 D 、 晶体置换 荿 6 患者的角膜厚度是 535um ,激光机每 -1.00D 切削 15um 角膜,当患者度数( ) 以下可以选择飞秒激光、 um ,后表面高度弥漫性板层角膜炎螇A -8.00D B -9.00D C -10.00D D -11.00D芄7 下列并发症只属于飞秒激光的是()蚁A、Haze B 、OBL C 、DLK D 、感染性角膜炎蒀8 DLK 预后可有局部角膜混浊属于第()级袆A、第一级 B 、第二级 C 、第三级 D 、第四级蚄9 Oculyzer 眼前节分析系统区别于其他分析系统是()莂A、高度图 B 、角膜厚度 C 、圆锥角膜的判断 D 、3D 前房分析薂10 临床上运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老视手术方式是()芈A、单眼视 B 、角膜非球面切削 C 、多焦点人工晶体 D 、可调节人工晶体膃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 分)荿1、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禁忌症?莇 2 、准分子术前的主要检查有哪些?3、4、袆LASIK 手术设计的内容?5、6、袂准分子手术的分类及各自特点?7、8、莀Q 值引导的手术在屈光手术中的意义。

屈光学习题.2ppt

屈光学习题.2ppt

18
• 第二种是解剖因素,当两眼视网膜上的像完 全相同,还需要两眼感觉细胞的分布完全相 同,方可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像感觉。 假若—只眼的视觉细胞比另一眼分散,虽然 光学的成像大小相同,但由于视觉分析器接 收到的刺激较小,也会把像判断得小些。后 一种情况多见于眼底疾病,如中央性视网膜 脉络膜病变。
19
3
• 2。答:眼的辐辏即眼的集合,其内容包括: 集合近点、集合力、集合范围、调节性集合 与调节的比值 .
4
• 3。答:辐辏幅度的测定包括远近水平聚散力 的测定 测量方法: 1、远(近)屈光不正被完全矫正 2、投射单一独立的视标与6m(40mm) 处,此视标应为患者视力较差眼最好矫正视 力的上一行,以保证视标清晰。 3、设置旋转棱镜于双眼前。 4、嘱咐患者看视标,以每秒加一棱镜度 的基内方向。 意义:是测定双眼集合能力的大小,使 看物体时保持双眼单视,对于近距离工作是 否舒适持久的判断和评估有重要意义。
屈光学习题
李燕
1
• 1.什么是幅辏? • 2.眼的幅辏包括哪些内容? • 3.进行幅辏幅度的测定有何意义?
2
• 1。答:幅辏也就是集合,是指人在看近处物 体时,双眼视轴内转的现象。 • 集合分为自主性和非自主性两种。 • 自主性集合使可随意地使两眼向鼻侧集合。 是皮层对下级中枢的兴奋和抑制的图解,此 冲动开始于皮层的枕叶。自主性集合的程度 往往因人而异,并可通过训练使之加强;
15
双眼视力:如果一眼的像变模糊,为了将不 清楚的像变清楚,并使两眼像得以融合产 生立体视觉,必然要引起两眼之间的调节 矛盾和双眼合像的困难,因而这类屈光参 差经常产生视疲劳的综合症状 • 交替视力: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常采取避难 就易的办法,即看远时用远视眼,看近时 用近视眼。这种办法,因为既不用调节, 也不用集合,所以感觉很舒适。 • 单眼视力:那只缺陷较高的眼,倾向于变为 弱现眼,如果不予治疗,就变为外斜视

光学基础、屈光不正试题和答案

光学基础、屈光不正试题和答案

光学基础、屈光不正试题和答案1、眼屈光间质不包括( D )A.角膜B.房水C.玻璃体D.视网膜2、角膜是眼屈光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它的屈光力占眼球总屈光力的( C )A 1/2B 1/3C 2/3D 2/53. 由于屈光系统的两个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是在相互垂直的两条轴上形成焦线,称为散光眼。

例如两条焦线所成焦点都在视网膜后。

即+2.50D/+2.00DC(C )A.单纯远视散光B.单纯近视散光C复性远视散光D复性近视散光4.一正视眼,注视40厘米处的物体,所需的调节需多少(C )A 1.00DB 2.00DC 2.50D D 3.00DE 5.50D5.远视眼可使平行光在视网膜何处形成焦点(B )A视网膜前B视网膜后C黄斑处D视网膜上6. 12.下列最为准确的验光是(C )A电脑验光B物视法C散瞳检影验光D插入法7.下面对棱镜地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能使光线发生偏向B 所成的像是虚像C处方表示既要有大小又要有底向标示D 作用大小用屈光力表示,其单位为度8.老视是由于(C)A睫状肌痉挛B随年龄增长晶状体变厚C晶状体弹性下降,睫状肌功能减弱D随年龄增长晶体混浊加重9. 下列不属于屈光不正的是( E )A、近视B、远视C、散光D、老视E、屈光参差10.中度近视指屈光力数值()A -3D~-6DB 3D -6DC -1D-3D D -2D - -5D11.矫正散光用( B )A、角膜接触镜B、环曲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12.一患者为+1.5D使其看清1米视标其调节度为(B )A 2.0DB 2.5DC 3.0D D 4D13.远点为眼前1米,其屈光度为(A )A-1.00DS B-1.50DS C-2.00DS D-2.50DS14.睫状肌松弛时,晶状体的变化是( B )A变凸B变平C不变D以上都不是15.眼外肌力量最大的是(C )A上直肌B下直肌C内直肌D外直肌16、柱面透镜的轴向表示描述不正确的是(D )A、现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标准标记法,又称TABO标记法B、由水平方向起,从被检者的左向右逆时针旋转为0 ~180度。

基础1-2眼屈光学-调节与集合

基础1-2眼屈光学-调节与集合
2. +2.00D远视眼,近点为10cm, 调节幅度A=10.00+(+2.00)=12.00(D)。 【例2】设40岁时调节幅度5.00D,则: 正视眼: 调节近点距离=1/5=20(cm) -1.00D近视眼: P=A-(±R)= 5.0- (-1.0)=6.0(D) 调节近点距离=1/P=1/6≈17(cm) +1.00D远视眼:调节近点距离=1/(5 -1)=25(cm)
3 米角 4 5
以棱镜度表示集合角
15
(1)正视眼:调节量与集合量一致,同步联动,两者关系 协调。 (2)屈光不正:调节与集合两者处于不协调状态。 近视:调节量小于集合量,调节与集合联动关系失调。 远视:调节量大于集合量,调节与集合联动关系失调
16
(1)集合功能不全:主要见于屈光不正者,如近视眼、高 度远视眼、屈光参差等。
17
(3)散开功能不全:多为身体疲劳引起的功能性障碍,一 般为功能性。 临床症状:远距离作业时,常出现眼部疲劳、头疼和间歇 性同侧性复视等,当一天工作完毕身体困乏时,上述症状 尤为突出。 (4)散开功能过度:是视远时两眼视轴过度散开,视近时 可恢复至正常。 除具有一般视疲劳症状外,患者在向远处眺望、向外侧方 注视时,会出现交叉性复视,形成视觉干扰。 在太阳光下,常将一眼闭上,待身体倦乏时,视干扰更为 严重。

临床症状:由远距注视变为近距注视时视力变模糊、无法 长时间阅读、眼酸、眼疼、交叉性复视、疲劳。 另外,观察运动物体有困难,如坐高速火车看外面迅速闪 过的景物即会头昏不适,这点常被疑为耳科前庭功能障碍 所致的“晕车”。

(2)集合功能过度:易发生在未矫正的远视眼或近视眼戴 镜初期。

临床症状:常出现阅读困难,短时间阅读后即有眼部不适、 头疼、视力模糊,如集合过强成为痉挛状态,会引起复视。

眼屈光学样题1答案

眼屈光学样题1答案

眼屈光学样题1答案眼屈光样题1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1.调节:由远改为看近处物体时,眼睛的晶状体屈光的能力增加的现象。

2.隐斜:即患者存在潜在的眼位偏斜的倾向,但由于融合能力的存在,使这种偏斜表现不出来。

3.远视眼:平行光线经过未调节的眼屈光系统之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4.老视:由于年龄的增加,患者的晶状体老化,调节能力下降,使患者出现视近困难的生理现象。

5.近视眼:平行光线经过未调节的眼屈光系统之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6.AC/A:即每动用1D的调节所带动的辐辏量7.逆规散光:指散光以垂直方面的屈光力较大8.屈光参差:两眼的屈光度数不等,即可称为屈光参差;但一般由于度数差异大于2.5D时才会造成不适,所以将两眼度数相差达到2.5D 者定位由临床意义的屈光参差。

9.复性远视散光:两条焦线都落在视网膜之后的散光眼为复视远视散光。

10.第一普氏像:物体经过角膜前面所称的反射像。

二、填空(20分)1、引起调节的刺激因素包括:(模糊的网膜物像、眼对光的分散度、色像差、球差、扫视运动、距离改变的错觉、心理因素)2、物理性调节是指(晶状体的可塑性):心理性调节是指(睫状肌的收缩能力)3、眼的调节是以眼的(主点)为参考点的,而戴矫正镜之后眼镜并非与眼的主点重合,所以戴镜后的调节与正视眼的调节不等。

4、作隐斜检查,其机理为(打破融合力)5、AC/A的正常值范围是(2~6△/D)6、一般而言,屈光参差的患者均存在双眼像大小不等的问题,但其差别超过5% 时,患者会因融像不能,而发生单眼抑制。

7、辐辏包括非自主性辐辏和自主性,其中非自主性辐辏又包括张力性、近感性、融合性和调节性四种。

8、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大类9、用遮盖法进行隐斜检查时,交替遮盖是用来鉴别有无斜视,而遮与去遮盖则是用来鉴别显斜与隐斜的。

10、用马氏杆进行隐斜的检查,患者左眼戴用水平放置的马氏杆,此时患者看到的应该是一条竖线;若患者双眼观察远处的点光源,发现线在点的左侧,称为同侧的复视,表明患者有内隐斜的隐斜斜视,若用棱镜矫正应用基外的棱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屈光学样题2
一、名词解释:(10分)
1.屈光参差
2.逆规散光
3.AC/A
4.绝对性远视
5.调节滞后
二、选择题(38分)
1、眼屈光系统的三对基点为一对焦点、()、一对结点
A、一对顶点
B、一对主点
C、一对远点
D、一对近点
2、注视远点时与注视近点时的屈光力之差称之为()
A、调节范围
B、调节幅度
C、调节远点
D、调节近点
3、()指当调节静止时,其屈折力与视网膜之相对位置关系所呈现的屈光
A、静态屈光
B、动态屈光
C、正视眼屈光
D、非正视眼屈光
4、远视程度超过睫状肌生理张力所能代偿的范围,未被代偿的剩余部分远视度称为()
A、隐形远视
B、显性远视
C、能动性远视
D、绝对性远视
5、规则散光依各经线屈光状态分为单纯散光、复性散光和()
A、角膜散光
B、残余散光
C、顺例散光
D、混合性散光
6、调节力等于()的倒数
A、调节远点的距离
B、调节近点的距离
C、调节距离
D、调节范围
7、近反射三联征指看近目标时同时发生的()三种现象
A、调节、集合、瞳孔缩小
B、调节、集合、瞳孔散大
C、调节、集合、眼球内转
D、调节、集合、眼球下移
8、在规则散光依各经线屈光状态进行的分类中不包括()
A、单纯远视散光
B、单纯近视散光
C、混合性散光
D、顺例散光
9、当一眼正视或轻度远视,另一眼近视,视远、近物体时,互相交替而视,很少用调节因而不出现视疲劳现象,此为()
A、单眼视症
B、双眼视症
C、交替视症状
D、屈光参差
10、远视力长期形成的调节张力()
A、稍休息后可松弛
B、可主观消失
C、可逐渐加强
D、短时间内不能松弛
11、近视眼在看远时由于物像落在(),而不能出现调节。

A、视网膜上
B、视网膜后
C、晶状体上
D、视网膜前
12、()是指把眼球的各屈光单位以一个曲率半径为5.73毫米的单一折射球面来代替的模型眼
A、模拟眼
B、模仿眼
C、模式眼
D、简化眼
13、()指调节作用时,因晶状体变化而产生的屈光力
A、调节远点
B、调节近点
C、生理性调节
D、病理性调节
14、集合是指注视近物时,除调节作用外,双眼还必须同时(),使视轴能正对物体
A、向内转动
B、向上转动
C、向下转动
D、向外转动
15、远视眼在看远时,由于物像落在(),可诱使调节
A、视网膜上
B、视网膜前
C、视网膜后
D、晶状体上
16、矫正后的近视眼在看近时付出的调节与正视眼()
A、大致相当
B、不同
C、相差20%
D、相差50%
17、假性近视是()
A、晶体变大所致
B、晶体变小所致
C、睫状肌调节障碍
D、瞳孔调节障碍
18、当眼调节静止时,近视眼可使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聚焦于()
A、视网膜上
B、视网膜后
C、晶状体上
D、视网膜前
19、近视眼依屈光成分分为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和()
A、单纯性近视
B、继发性近视
C、指数性近视
D、变性近视
20、()折射率的正常值为1.376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21、()为视网膜成像的大小的计算公式
A、像的大小=物的大小*17.05/物到结点的距离
B、像的大小=物的大小*17.05/物到主点的距离
C、像的大小=物的大小*17.05/物到前焦点的距离
D、像的大小=物的大小*17.05/物到后焦点的距离
22、与物体距离远近成反比的是()
A、视轴
B、视角
C、光轴
D、固定轴
23、()为矫正到最佳视力的最高与最低正镜度差
A、全远视
B、隐性远视
C、能动性远视
D、绝对性远视
24、视力减退、视疲劳、内斜视和假性视神经炎是()的临床表现
A、近视眼
B、远视眼
C、单纯近视散光
D、复性近视散光
25、远视眼(+2D)注视眼前33cm处的物体时,使用的调节力和集合力分别为()
A、4D;4ma
B、3D;3ma
C、5D;3ma
D、1D;1ma
26、80岁的人的调节幅度按公式计算为()
A、-2D
B、-3D
C、-5D
D、0D
27、老视验光的基础状态为()
A、散瞳后B、在远屈光不正矫正后
C、休息后D、不用调节
28、近视眼(-3D)注视眼前33cm处的物体时,使用的调节力和集合力分别为()
A、0D;2ma
B、3D;3ma
C、2D;2ma
D、0D;3ma
29、一般人们在40岁左右出现()
A、近视
B、远视
C、老视
D、散光
30、远视患者的眼镜()
A、一定是近视镜
B、一定是远视镜
C、一定是平光镜
D、有可能是近视镜
31、老视的矫正方法有()
A、近视镜B、远视镜
C、平光镜D、手术、老视镜
28、角膜的屈光力为(),占眼球屈光力的()
A、+43.05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2/3
B、+43.05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1/3
C、+19.11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2/3
D、+19.11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1/3
33、晶状体的屈光力为(),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A、+43.05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2/3
B、+43.05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1/3
C、+19.11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2/3
D、+19.11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1/3
34、轴性远视眼,轴长每缩短1mm,矫正镜的顶焦度约需()
A、加+3.00D
B、减+3.00D
C、加+6.00D
D、减+6.00D
35、轴性近视眼,轴长每缩短1mm,矫正镜的顶焦度约需()
A、加-3.00D
B、减-3.00D
C、加-6.00D
D、减-6.00D
36、正视眼使用2.50D的调节力,其调节近点到眼的距离为()
A、25cm
B、30cm
C、40cm
D、50cm
37、正视眼注视眼前25cm处的物体时,使用的调节力和集合力分别为()
A、4D;4ma
B、3D;3ma
C、2D;2ma
D、1D;1ma
38、近视眼(-2D)注视眼前50cm处的物体时,使用的调节力和集合力分别为()
A、0D;2ma
B、3D;3ma
C、2D;2ma
D、1D;1ma
三、判断题(17分)
1、注视远点时与注视近点时的距离之差称作调节幅度()
2、一般轻度散光如无症状可不戴散光眼镜()
3、近视眼依是否有调节因素参与而分为假性近视、真性近视、和继发性近视。

()
4、当眼的睫状肌静止时,悬韧带松弛,晶状体扁平屈折力减弱,此为眼的静止状态()
5、当眼的调节静止时,与视网膜黄斑部相共轭的视轴上一点为调节远点。

()
6、正视眼的远点为有限远距离。

()
7、远离5米外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平行光线经眼屈折系统屈折后在视网膜上成一焦点,为正视眼。

()
8、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屈折系统屈折后在视网膜前成一焦点,为远视眼()
9、平行光线进入散光眼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

( )
10、规则散光可依强主子午线分为顺例散光、反例散光、斜向散
光。

()
11、调节需求的大小与年龄呈负相关。

()
12、假性近视患者不应戴近视镜。

()
13、成年人一般两眼屈光度相差在3.00D以下者通常能全部矫正。

()
14、视角是由物体大小决定的。

()
15、老视的治疗可以戴眼镜。

()
16、由于老年人的晶状体生理性的结构改变,眼睫状肌肌力增强,调节功能衰退而出现老视。

()
17、视角的大小与物体距离的远近成正比。

()
三、绘图题(6分)
请绘制正视眼、近视眼(-3.0D)、远视眼(+3.0D)、散光眼(-2.00DS/-1.00DC*90)的屈光状态图
四、计算题(29)
1、对于40岁的患者,其调节近点分别为10cm、22cm、40cm,求其屈光不正度分别为多少?
2、请计算20岁的正视眼、近视眼(-4.0D)、远视(+3.0D)、的明视范围是多少?在注视40cm处的物体时所动用的调节和集合为多少?
3、患者,主客观验光得R:-2.00DS,L:-2.00DS/-1.00DC*180,测得调节广度为1D,习惯近工作距离为40cm,请问他是否需要配戴花镜,说明理由,如果需要,请给出处方,并说明配两副镜的明视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