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屈光学样题2
屈光学习题.2ppt

18
• 第二种是解剖因素,当两眼视网膜上的像完 全相同,还需要两眼感觉细胞的分布完全相 同,方可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像感觉。 假若—只眼的视觉细胞比另一眼分散,虽然 光学的成像大小相同,但由于视觉分析器接 收到的刺激较小,也会把像判断得小些。后 一种情况多见于眼底疾病,如中央性视网膜 脉络膜病变。
19
3
• 2。答:眼的辐辏即眼的集合,其内容包括: 集合近点、集合力、集合范围、调节性集合 与调节的比值 .
4
• 3。答:辐辏幅度的测定包括远近水平聚散力 的测定 测量方法: 1、远(近)屈光不正被完全矫正 2、投射单一独立的视标与6m(40mm) 处,此视标应为患者视力较差眼最好矫正视 力的上一行,以保证视标清晰。 3、设置旋转棱镜于双眼前。 4、嘱咐患者看视标,以每秒加一棱镜度 的基内方向。 意义:是测定双眼集合能力的大小,使 看物体时保持双眼单视,对于近距离工作是 否舒适持久的判断和评估有重要意义。
屈光学习题
李燕
1
• 1.什么是幅辏? • 2.眼的幅辏包括哪些内容? • 3.进行幅辏幅度的测定有何意义?
2
• 1。答:幅辏也就是集合,是指人在看近处物 体时,双眼视轴内转的现象。 • 集合分为自主性和非自主性两种。 • 自主性集合使可随意地使两眼向鼻侧集合。 是皮层对下级中枢的兴奋和抑制的图解,此 冲动开始于皮层的枕叶。自主性集合的程度 往往因人而异,并可通过训练使之加强;
15
双眼视力:如果一眼的像变模糊,为了将不 清楚的像变清楚,并使两眼像得以融合产 生立体视觉,必然要引起两眼之间的调节 矛盾和双眼合像的困难,因而这类屈光参 差经常产生视疲劳的综合症状 • 交替视力: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常采取避难 就易的办法,即看远时用远视眼,看近时 用近视眼。这种办法,因为既不用调节, 也不用集合,所以感觉很舒适。 • 单眼视力:那只缺陷较高的眼,倾向于变为 弱现眼,如果不予治疗,就变为外斜视
眼屈光学样题2

眼屈光学》样题2一、名词解释:(10 分)1. 屈光参差2. 逆规散光3. AC/A4. 绝对性远视5. 调节滞后二、选择题(38 分)1. 眼屈光系统的三对基点为一对焦点、()和一对结点A 一对顶点B 一对主点C 一对远点D 一对近点2. 注视远点时与注视近点时的屈光力之差称作A 调节范围B 调节幅度C 调节远点D 调节近点3. ()指当调节完全静止,其屈折力与视网膜之相对位置关系所呈现的屈光。
A 静态屈光B 动态屈光C正视眼屈光D非正视眼屈光4. 远视程度超过睫状肌生理张力所能代偿的范围,未被代偿的剩余部分远视度称为()A 隐性远视B 显性远视C 能动性远视D 绝对性远视5. 规则散光依各经线屈光状态分为单纯散光、复性散光和()A 角膜散光B 残余散光C 顺例散光D 混合性散光6. 调节力等于()的倒数A调节远点的距离B 调节近点的距离C调节距离D调节范围7. 近反射三联征指看近目标时同时发生的()三种现象A 调节、集合、瞳孔缩小B 调节、集合及瞳孔散大C 调节、集合及眼球内转D 调节、集合及眼球下移8. 在规则散光依各经线屈光状态进行的分类中不包括()A 单纯远视散光B 单纯近视散光C混合性散光D 顺例散光9. 当一眼正视或轻度远视,另一眼近视,视远、近物体时互相交替而视,很少用调节,因而不出现视疲劳症状,此为A 单眼视症B 双眼视症C 交替视症状D 屈光参差10. 远视眼长期形成的调节张力()A 稍休息后可松弛B可主观消失C 可逐渐加强D 短时间内不能松弛11. 近视眼在看远时由于物象落在(),而不能出现调节A视网膜上B 视网膜后C晶状体上D视网膜前12. ()是指把眼球的各屈光单位以一个曲率半径为5.73 毫米的单一折射球面来代替的模型眼。
A模拟眼B 模仿眼C模式眼D 简化眼13. ()指调节作用时,因晶状体变化而产生的屈光力A 调节远点B 调节近点C生理性调节D物理性调节14. 集合是指注视近物时,除调节作用外,双眼还必须同时(),使视轴能正对物体A 向内转动B 向上转动C 向下转动D 向外转动15. 远视眼在看远时,由于物象落在(),可诱使调节A视网膜上B视网膜前C视网膜后D 晶状体上16. 矫正后的近视眼在看近时付出的调节与正视眼()A大致相当B 不同C 相差20%D 相差50%17. 假性近视是A 晶体变大所致B 晶体变小所致C 睫状肌调节障碍D 瞳孔调节障碍18. 当眼调节静止时,近视眼可使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聚焦于()A视网膜上B 视网膜后C晶状体上D视网膜前19. 近视眼依屈光成分分为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和()A 单纯性近视B 继发性近视C 指数性近视D 变性近视20. ()折射率的正常值为1.376A角膜B 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21. ()为视网膜成像的大小的计算公式A 像的大小=物体大小*17.05/ 物到结点的距离B 像的大小=物体大小*17.05/ 物到主点的距离C 像的大小=物体大小*17.05/ 物到前焦点点的距离D 像的大小=物体大小*17.05/ 物到后焦点的距离22. 与物体距离远近成反比的是()A 视轴B 视角C 光轴D 固定轴23. ()为矫正到最佳视力的最高与最低正镜度差A 全远视B 隐性远视C 能动性远视D 绝对性远视24. 视力减退、视疲劳、内斜视和假性视神经炎是()的临床表现。
眼视光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眼视光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选题1. 人眼的屈光系统主要包括哪些部分?A.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B. 角膜、视网膜、玻璃体C. 角膜、晶状体、视网膜D. 角膜、晶状体、脉络膜答案:C2. 近视眼的主要成因是什么?A. 眼轴过长B. 角膜过平C. 晶状体过薄D. 玻璃体过厚答案:A3. 散光是指什么?A. 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B. 光线不能聚焦在角膜上C. 光线不能聚焦在晶状体上D. 光线不能聚焦在玻璃体上答案:A4. 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是什么?A. 佩戴凹透镜B. 佩戴凸透镜C. 佩戴棱镜D. 佩戴平面镜答案:B5. 老花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晶状体硬化B. 角膜硬化C. 视网膜硬化D. 玻璃体硬化答案:A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是常见的眼科疾病?A. 白内障B. 青光眼C. 近视D. 糖尿病答案:A、B、C7.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近视加深?A.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B. 缺乏户外活动C. 遗传因素D. 饮食不均衡答案:A、B、C、D8. 散光的矫正方法包括哪些?A. 佩戴球面透镜B. 佩戴柱面透镜C. 佩戴棱镜D. 佩戴平面镜答案:B、C三、判断题9. 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会落在视网膜前方。
(对/错)答案:对10. 老花眼患者看近处物体时,物体的像会落在视网膜后方。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1. 请简述如何预防近视眼。
答: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包括: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阅读和写作时保持适当的距离;定时休息,每隔20-30分钟看远处放松眼睛;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接触自然光;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
12. 描述一下什么是屈光不正,并列举几种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
答:屈光不正是指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焦点。
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眼。
眼视光技术专业试题及答案

眼视光技术专业试题及答案1. 介绍眼视光技术专业试题眼视光技术是一个涉及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学科,该专业试题旨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本文将提供一些典型的眼视光技术专业试题及其答案,以便给学生提供参考和备考资料。
2. 角膜测量试题试题一:请简要说明角膜曲率测量的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答案:角膜曲率测量利用角膜前表面的曲率信息来评估角膜的形态。
常用的方法有光束追踪和Placido盘,其中Placido盘是通过观察角膜反射图案来测量角膜曲率。
角膜曲率的测量对于评估角膜屈光状态、角膜疾病和角膜手术的术前术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3. 折光试题试题二:请简述屈光度的概念,并说明主要的屈光状态以及其特点。
答案:屈光度是用来表示眼球对光线折射能力的度量单位,是光线通过角膜和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聚焦的位置关系。
主要的屈光状态有近视、远视和散光。
近视者视觉模糊主要是由于眼球长度过长,远视者则是由于眼球长度过短,散光则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的形状不规则。
4. 弱视矫正试题试题三:请简要介绍弱视的定义、分类以及矫正方法。
答案:弱视是一种儿童视觉发育异常的病症,指在生理发育正常的眼睛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由于视觉功能发育未完成或受到抑制而导致的视觉功能障碍。
根据不同的原因和临床特点,弱视可分为屈光性弱视、弱视性斜视和混合性弱视等。
矫正弱视的方法主要包括视觉训练、眼罩、眼镜或隐形眼镜以及必要时进行手术等。
5. 视觉场检查试题试题四:请简述视觉场检查的目的、方法以及使用场景。
答案:视觉场检查是一种评估视觉系统视野范围的方法。
通过检测受试者的中心视觉和外周视野,可以评估出眼球和视觉通路的功能状态。
常用的视觉场检查方法有静态自动计算机化视野检查和手动黄斑计算机化视野检查。
该检查方法在眼科临床中广泛应用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视野缺损等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6. 视觉矫正试题试题五:请简要介绍常见的视觉矫正方法及其适应症。
视光师-屈光检查专业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视光师-屈光检查专业知识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注视距离为45cm,调节需求为()。
A、2.10DB、2.20DC、2.30DD、2.50D参考答案:B2.可引起光在人眼发生衍射现象的是()。
A、2~4mm瞳孔B、小于2mm瞳孔C、散瞳后D、5~6mm瞳孔参考答案:B3.进行双眼视力平衡时,下列不能引起视疲劳的是。
A、单眼近视欠矫看远,且误矫眼为优势眼B、单眼近视欠矫看近,且误矫眼为优势眼C、单眼远视过矫看近,且误矫眼为辅助眼D、单眼近视过矫看近,且误矫眼为优势眼参考答案:B4.下列均属于睫状肌麻痹剂的是()。
A、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环戊通B、阿托品、氯霉素、环戊通C、阿托品、戊二醛、环戊通D、阿托品、托品酰胺、环戊通参考答案:D5.使用裂隙片进行散光有无的判断时,下列说法不合适的是()。
A、裂隙片可进行散光有无的初步判断B、裂隙片可用于较小度数散光的精确判断C、使用前试镜架上应加上相应的柱镜片D、如被检查者配合,可让被检者自已旋转裂隙至最清晰处参考答案:C6.偏振红绿视标检测,四视标清晰度一致,说明()。
A、右眼近视过矫远视欠矫B、左眼近视过矫远视欠矫C、双眼矫正平衡D、双眼正矫参考答案:C7.视力表上视标与背景亮度对比度应为()。
A、<90%B、>90%C、<60%D、>60%参考答案:B8.将交叉柱镜的负柱镜轴向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清晰,提示原试片柱镜的焦度()。
A、适量B、过矫-0.25DC、欠矫>-0.25DD、过矫>-0.25D参考答案:C9.在进行交叉柱镜检查时,若A、B两面清晰度不同,当覆盖交叉柱镜清晰,移开后模糊,则说明。
A、原柱镜试片误差小于-0.25DC,需要调整B、原柱镜试片误差大于—0.25DC,需要调整C、原柱镜试片误差等于—0.25DC,需要调整D、没有误差,不需调整参考答案:B10.托品酰胺用于验光时点眼3~4次每次间隔()min。
眼屈光学样题1答案

眼屈光样题1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1.调节:由远改为看近处物体时,眼睛的晶状体屈光的能力增加的现象。
2.隐斜:即患者存在潜在的眼位偏斜的倾向,但由于融合能力的存在,使这种偏斜表现不出来。
3.远视眼:平行光线经过未调节的眼屈光系统之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4.老视:由于年龄的增加,患者的晶状体老化,调节能力下降,使患者出现视近困难的生理现象。
5.近视眼:平行光线经过未调节的眼屈光系统之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6.AC/A:即每动用1D的调节所带动的辐辏量7.逆规散光:指散光以垂直方面的屈光力较大8.屈光参差:两眼的屈光度数不等,即可称为屈光参差;但一般由于度数差异大于2.5D时才会造成不适,所以将两眼度数相差达到2.5D 者定位由临床意义的屈光参差。
9.复性远视散光:两条焦线都落在视网膜之后的散光眼为复视远视散光。
10.第一普氏像:物体经过角膜前面所称的反射像。
二、填空(20分)1、引起调节的刺激因素包括:(模糊的网膜物像、眼对光的分散度、色像差、球差、扫视运动、距离改变的错觉、心理因素)2、物理性调节是指(晶状体的可塑性):心理性调节是指(睫状肌的收缩能力)3、眼的调节是以眼的(主点)为参考点的,而戴矫正镜之后眼镜并非与眼的主点重合,所以戴镜后的调节与正视眼的调节不等。
4、作隐斜检查,其机理为(打破融合力)5、AC/A的正常值范围是(2~6△/D)6、一般而言,屈光参差的患者均存在双眼像大小不等的问题,但其差别超过 5% 时,患者会因融像不能,而发生单眼抑制。
7、辐辏包括非自主性辐辏和自主性,其中非自主性辐辏又包括张力性、近感性、融合性和调节性四种。
8、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大类9、用遮盖法进行隐斜检查时,交替遮盖是用来鉴别有无斜视,而遮与去遮盖则是用来鉴别显斜与隐斜的。
10、用马氏杆进行隐斜的检查,患者左眼戴用水平放置的马氏杆,此时患者看到的应该是一条竖线;若患者双眼观察远处的点光源,发现线在点的左侧,称为同侧的复视,表明患者有内隐斜的隐斜斜视,若用棱镜矫正应用基外的棱镜。
视力以及屈光检测考题

视力、屈光检测基础常识考题填空题:1、在孩子远视力检测中,视力表悬挂在,距眼,高度应为孩子的眼睛与视力表上的视标行在同一水平。
先遮挡一只眼睛,按顺序单眼进行检查。
自辨认视标,直到不能辨认的一行时为止,即可记录为被检查者的视力。
2、主观验光法也称为,是被检者通过“看”来进行主观感觉的表述,精确度比客观验光法。
将镜片置于患者眼前来矫正视力,根据主观视力增进情况,确定矫正镜片的合适度数。
若裸眼视力>(对数视力表>)者,可用低度凸透镜测试,若视力,则有近视,若视力不变或,则可能为远视。
若加用凸或凹透镜后视力达不到1.0则应测试散光情况,可试加50度的凸,轴位放于度(采用凹轴位放于度),转动镜片找出矫正最好视力的轴位,接着再合适增减度数,直到达到最好视力为止。
3、在客观验光法中,一般在检影前,被检查眼睛应使用尽量使睫状肌松驰,充分散大。
但同时会使瞳孔麻痹,使光源进入之后不能受到,所以不建议用为治疗。
4、电脑验光所测试眼睛的屈光度明显常规的检影法所测试的屈光度,如果不作调整,电脑验光结果误差较。
同时,电脑验光所测试的屈光度,只能作为,不宜直接开处方配镜。
电脑验光测出的近视度数而远视度数,散光轴位,原因在于:自动验光仪本身质量的及技术上,检查者操作技术的,被检查者配合好坏等均会造成。
尽管电脑验光有以上种种不足之处,但其提高了这一优点却是实实在在的。
5、当照明条件相同时,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对数视力表对同一患者进行视力检查,其结果会。
发现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结果比对数视力表要。
其原因在于:国际标准视力表的视标“E”字,中间一横其它两横。
而标准对数视力表的视标“E”字三横。
后者较前者,因为后者较“拥挤”,造成“分开困难”,即。
6、弱视定义中规定矫正远视力≤者为弱视,而对数视力表中缺少一行。
因而,这一“盲区”的存在给弱视的诊断和疗效的判定造成不便。
7、目前国内医院和眼镜店基本上都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但是当视力低于4.0时,却没有相应的,因此不得不沿用的记录方法,造成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不同的视力记录方法。
初级眼镜验光员屈光检查考试真题二

初级眼镜验光员屈光检查考试真题二[单选题]1.(江南博哥)正视眼状态下外界光线经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上的光为()。
A.红色光B.绿色光C.黄色光D.紫色光参考答案:C[单选题]2.镜片箱内正、负球面试戴镜片的4.0~6.0DS光度的递增梯度为()。
A.0.25DB.0.50DC.1.0DD.2.0D参考答案:B[单选题]3.关于双眼屈光参差引起像差说法错误的是()。
A.双眼像差大于5%可引起复视B.双眼屈光参差是引起非眼位异常性复视的常见原因C.双眼屈光度差别超过2.50DS一定引起复视D.双眼像不等是指双眼同时注视的同一物体所成像的大小或形状不等参考答案:C[单选题]4.检影时顺动一般加用的镜片是()。
A.凸透镜B.凹透镜C.柱镜D.棱镜参考答案:A[单选题]5.通常作为国际标准工作距离的检影距离为()。
A.50cmB.66cmC.100cmD.200cm参考答案:B[单选题]6.使用远交叉视标进行检查时,被检查眼前加用的辅镜为()。
A.右眼红色滤光片,左眼绿色滤光片B.±0.50D的交叉柱镜C.偏振光片D.线状镜片参考答案:B[单选题]7.球镜的光心处棱镜度为()。
A.B.C.D.参考答案:D[单选题]8.对于一名高度近视的被检者,中和影动前的影动状态为()。
A.逆动影动B.顺动影动C.交叉运动D.剪动参考答案:A[单选题]9.+6.0DS远视眼雾视时应插在试镜架上的镜片是()。
A.+6.0DSB.+7.50DSC.+5.0DSD.+9.0DS参考答案:B[单选题]10.进行红绿双色试验时,如果近视病人视红色视标内字体清晰,则说明()。
A.近视过矫B.近视欠矫C.正好中和D.可能同时合并散光参考答案:B[单选题]11.-5.0DS以上度数的近视眼镜正确的配戴方法是()。
A.视远物戴,视近物不戴B.视远物戴镜,视近物眼镜小于视远度数1.0~1.50DSC.视远物及视近物均不戴D.视近物戴镜,视远物不戴镜参考答案:B[单选题]12.将动物眼缝合不透明镜片后,动物眼形成近视,此学说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屈光学》样题2
一、名词解释:(10分)
1.屈光参差
2.逆规散光
3.AC/A
4.绝对性远视
5.调节滞后
二、选择题(38分)
1.眼屈光系统的三对基点为一对焦点、()和一对结点
A一对顶点
B一对主点
C一对远点
D一对近点
2. 注视远点时与注视近点时的屈光力之差称作
A调节范围
B调节幅度
C调节远点
D调节近点
3.()指当调节完全静止,其屈折力与视网膜之相对位置关系所呈现的屈光。
A静态屈光
B动态屈光
C正视眼屈光
D非正视眼屈光
4.远视程度超过睫状肌生理张力所能代偿的范围,未被代偿的剩余部分远视度称为()A隐性远视
B显性远视
C能动性远视
D绝对性远视
5.规则散光依各经线屈光状态分为单纯散光、复性散光和()
A角膜散光
B残余散光
C顺例散光
D混合性散光
6.调节力等于()的倒数
A调节远点的距离
B调节近点的距离
C调节距离
D调节范围
7.近反射三联征指看近目标时同时发生的()三种现象
A调节、集合、瞳孔缩小
B调节、集合及瞳孔散大
C调节、集合及眼球内转
D调节、集合及眼球下移
8.在规则散光依各经线屈光状态进行的分类中不包括()
A单纯远视散光
B单纯近视散光
C混合性散光
D顺例散光
9.当一眼正视或轻度远视,另一眼近视,视远、近物体时互相交替而视,很少用调节,因而不出现视疲劳症状,此为A单眼视症
B双眼视症
C交替视症状
D屈光参差
10.远视眼长期形成的调节张力()
A稍休息后可松弛
B可主观消失
C可逐渐加强
D短时间内不能松弛
11.近视眼在看远时由于物象落在(),而不能出现调节
A视网膜上
B视网膜后
C晶状体上
D视网膜前
12.()是指把眼球的各屈光单位以一个曲率半径为5.73毫米的单一折射球面来代替的模型眼。
A模拟眼
B模仿眼
C模式眼
D简化眼
13.()指调节作用时,因晶状体变化而产生的屈光力
A调节远点
B调节近点
C生理性调节
D物理性调节
14.集合是指注视近物时,除调节作用外,双眼还必须同时(),使视轴能正对物体A向内转动
B向上转动
C向下转动
D向外转动
15.远视眼在看远时,由于物象落在(),可诱使调节
A视网膜上
B视网膜前
C视网膜后
D晶状体上
16.矫正后的近视眼在看近时付出的调节与正视眼()
A大致相当
B不同
C相差20%
D相差50%
17.假性近视是
A晶体变大所致
B晶体变小所致
C睫状肌调节障碍
D瞳孔调节障碍
18.当眼调节静止时,近视眼可使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聚焦于()
A视网膜上
B视网膜后
C晶状体上
D视网膜前
19.近视眼依屈光成分分为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和()
A单纯性近视
B继发性近视
C指数性近视
D变性近视
20.()折射率的正常值为1.376
A角膜
B房水
D玻璃体
21.()为视网膜成像的大小的计算公式
A像的大小=物体大小*17.05/物到结点的距离
B像的大小=物体大小*17.05/物到主点的距离
C像的大小=物体大小*17.05/物到前焦点点的距离
D像的大小=物体大小*17.05/物到后焦点的距离
22.与物体距离远近成反比的是()
A视轴
B视角
C光轴
D固定轴
23.()为矫正到最佳视力的最高与最低正镜度差
A全远视
B隐性远视
C能动性远视
D绝对性远视
24.视力减退、视疲劳、内斜视和假性视神经炎是()的临床表现。
A近视眼
B远视眼
C单纯近视散光
D复性近视散光
25.远视眼(+2D)注视眼前33cm处的物体时,使用的调节力和集合力分别为( )
A.4D,4ma
B.3D,3ma
C.5D,3ma
D.1D,1ma
26.80岁的人的调节幅度按公式计算为()
A-2D
B-3D
C-5D
D0D
27.老视验光的基础状态为
A散瞳后
B在远屈光不正矫正后
C休息后
28.近视眼(-3D)注视眼前33cm处的物体时,使用的调节力和集合力分别为( )
E.0D,2ma
F.3D,3ma
G.2D,2ma
H.0D,3ma
29.一般,人们在40岁左右出现()
A近视
B远视
C老视
D散光
30.远视患者的眼镜()
A一定是近视镜
B一定是远视镜
C一定是平光镜
D有可能是近视镜
31.老视的矫正方法有
A近视镜
B远视镜
C平光镜
D手术、老视镜
32.角膜的屈光力为(),占眼球屈光力的()
A. +43.05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2/3
B. +43.05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1/3
C. +19.11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2/3
D. +19.11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1/3
33.晶状体的屈光力为(),近似占眼球屈光力的()
A. +43.05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2/3
B. +43.05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1/3
C. +19.11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2/3
D. +19.11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1/3
34.轴性远视眼,眼轴长每缩短1mm,矫正镜的顶焦度约需()
A.加+3.00D
B.减+3.00D
C.加+6.00D
D.减+6.00D
35.轴性近视眼,眼轴长每增加1mm,矫正镜的顶焦度约需()
A.加-3.00D
B.减-3.00D
C.加-6.00D
D.减-6.00D
36.正视眼使用2.50D的调节力,其调节近点到眼的距离为( )
A.25cm
B.30cm
C.40cm
D.50cm
37.正视眼注视眼前25cm处的物体时,使用的调节力和集合力分别为( )
A.4D,4ma
B.3D,3ma
C.2D,2ma
D.1D,1ma
38.近视眼(-2D)注视眼前50cm处的物体时,使用的调节力和集合力分别为( )
A.0D,2ma
B.3D,3ma
C.2D,2ma
D.1D,1ma
三、判断题(17分)
()1.注视远点时与注视近点时的距离之差称作调节幅度
()2.一般轻度散光如无症状可不戴散光眼镜
()3.近视眼依是否有调节因素参与而分为假性近视、真性近视和继发性近视。
()4.当眼的睫状肌静止时,悬韧带松弛,晶状体扁平,屈折力减弱,此为眼的静止状态
()5.当眼的调节静止时,与视网膜黄斑部相共轭的视轴上一点为调节远点
()6.正视眼的远点为有限远距离
()7.远离5米外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平行光线经眼屈折系统屈折后在视网膜上成一焦点,为正视眼()8.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屈折系统屈折后在视网膜前一焦点,为远视眼
()9.平行光线进入散光眼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
()10规则散光可依强主子午线分为顺例散光、反例散光、斜向散光
()11.调节需求的大小与年龄呈负相关。
()12.假性近视患者不应戴近视镜
()13.成年人一般两眼屈光度相差在3.00D以下者通常能全部矫正。
()
()14.视角是由物体大小决定的。
()
()15.老视的治疗可以戴眼镜()
()16.由于老年人的晶状体生理性的结构改变,眼睫状肌肌力增强,调节功能衰退而出现老视。
()
()17.视角的大小与物体距离的远近成正比。
三、绘图题(6分)
请绘制正视眼、近视眼(-3D)、远视眼(+3D),散光眼(-2.00DS-1.00DC*90)的屈光状态图
四、计算题:(29)
1.对于40岁的患者,其调节近点分别为10cm、22cm和40cm,求其屈光不正度分别为多少?(Donder’s表)
2.请计算20岁的正视眼、近视(-4.0D)、远视(+
3.0D)的明视范围是多少?在注视40cm处的物体时所动用的调节和集合为多少?
2.患者,主客观验光得R:-2.00DS;L:-2.00DS/-1.00DC*180,测得调节广度为1D,习惯近工作距离为40cm,请问他
是否需要配戴花镜,说明理由,如果需要,请给出处方,并说明配两副镜的明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