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酵液预处理

合集下载

发酵液预处理

发酵液预处理

杂蛋白的除去——变性法
变性法的局限性:

加热法只适合于对热较稳定的目的产物;

极端pH值也会导致某些目的产物失活,且要消 耗大量酸碱; 有机溶剂法通常只适用于所处理的液体数量较 少的场合。

杂蛋白的除去——吸附法

加入吸附剂或沉淀剂吸附杂蛋白而除去。 例:在枯草杆菌发酵液中,加入氯化钙和磷酸 氢二钠,这两者本身生成庞大的凝胶,把蛋白 质、菌体及其它不溶性粒子吸附并包裹在其中 而除去,从而加快了过滤速度。

离心过滤
离心过滤工作原理图
将料液送入有孔的转鼓并利用离心力场进行过 滤的过程,以离心力为推动力完成过滤作业, 兼有离心和过滤的双重作用。
二、过滤
过滤:使悬浮液通过固体支撑物或过滤介质, 让液体通过,而把固体颗粒截留,从而达到固 液分离的目的。 澄清过滤 常规过滤 滤饼过滤
错流过滤
澄清过滤

概念:将过滤介质填充于过滤器内构成过滤层,当悬浮 液通过时,固体颗粒被阻拦、吸附在滤层的颗粒上,使 滤液得以澄清。 过滤介质起主要的过滤作用。 过滤介质是硅藻土、砂、颗粒活性炭、玻璃珠、塑料颗 粒等,也有烧结的陶瓷、金属制成的成型颗粒滤层。


3、倾析式离心机
倾析式离心机靠离心力和螺旋的推进作用自动连 续排渣,所以也称为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
倾析式离心机

分离因数:1500~3000 特别适用于含固形物较多的悬浮液的分离。
优点:操作连续、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结 构紧凑和维修方便
缺点:分离有数较小,不适用于细菌、酵母菌 等微生物悬浮液的分离,液相澄清度也较差。
例如:在四环类抗生素的发酵液中,加入黄血盐和 硫酸锌生成亚铁氰化锌钾的胶状沉淀。

发酵液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方法

发酵液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方法
51
转筒下部浸入滤浆槽中,浸没角约90°-130°,圆筒缓 慢旋转时(转速约0.5-2r/min),筒内每一空间相继与分 配头中的3个室相通,可顺序进行过滤、洗涤、吸干、吹松、 卸饼等项操作。即整个圆筒分为过滤区、洗涤及脱水区, 卸渣及再生区3个区域。
52
转筒真空过滤机
主要适用霉菌发酵液,对菌体 细小、黏度大铺助滤剂。
29
(一) 过 滤 filtration
借助于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差作用下, 使 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 截留在介质上,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单元操作。
30
1、滤饼过滤: 介质:滤布,滤饼达到一定厚度起过滤作用。 适用于:固体含量>0.1g/100ml
31
过滤推动力:
• 悬浮液自身压强差、重力 • 悬浮液表面加压 • 过滤介质下方抽真空 • 离心力
18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技术
二 预处理-降低发酵液粘度
方法
提高温度 -确保目的产物稳定性
加水稀释-过滤速度需提高稀释 数倍以上
三 预处理-调节pH
调节发酵液的pH到蛋白质的等电点是除去蛋 白质的有效方法。
影响离子型絮凝剂的电离度。
20
六 预处理-加入助滤剂
例硅藻土、淀粉、活性 炭、石英砂、石棉粉、 纤维素、白土等。
对于滤饼阻力较大的物料适应 能力较差。
53
带式真空过滤机
• 带式真空过滤机(是自动连续运转、并能按工 艺要求进行无级调速以及操作方便和动力消耗 低的一种新型高效的脱水设备。
54
带式真空过滤机流程
• 1、进料→过滤→滤饼洗涤→吸干→卸料→滤布清洗连 续进行。 2、真空过滤盘分段设计,可满足不同物料过滤、洗涤 、吸干的工艺要求,滤带运行速度采用变频无级调速, 对不同物料有广泛的适应性。

发酵液预处理

发酵液预处理

1.发酵液预处理过程:对发酵液加热到所需温度使杂蛋白质变性凝固而沉淀分别.也可以用分散或絮凝的方法是小菌体,细胞,细胞的碎片以及杂蛋白质等胶体离子沉降去除.2.发酵液的基本特性:产物浓度低.具有极性.粘度大.表面张力大.性质不稳定.3.预处理的目的:①.转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促进从悬浮液中分别固形物的速度,提高固液分别器的效率②.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一相中(多数是液相)③.去除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以利于后续各步骤的操作.4.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①加热②调整PH值③分散和絮凝④使用惰性助滤剂⑤使用反应剂二固液分别1.方法:①重力沉降②浮透(通气产生气泡,使固体附着在气泡表面除去,用于固液比重差小,直径5-30um颗粒的分别,污水处理.③旋液分别(霉菌和放线菌为丝状菌,体形较大,发酵液采纳过滤的方法;细菌和酵母菌为单细胞,体形较小,其发酵液采纳高速离心分别,如对发酵液采纳预处理,也可用过滤进行固液分别.④介质过滤和离心,工业上比较常用.2.过滤①澄清过滤:过滤介质为硅藻土,砂,塑料颗粒等,适合于固体含量少于0.Ig/lOOml,颗粒直径在5-100um的悬浮液的过漉分别如:河水,麦芽汁,酒类,饮料的澄清.②滤饼过滤:过漉介质为滤布,包括自然或合成纤维织布,金属织布,玻璃纤维纸,合成纤维等无纺布,适合于固体含量大于0.lg∕100ml的悬浮液的过滤分别3常用过滤设施①转鼓真空过滤工艺转鼓真空过滤机的转鼓过滤外壁掩盖有金属丝网,网上掩盖有滤布等过滤介质.转鼓内部区域分了若干独立的扇形区,各有不同的操作功能.该设施主要适用范围:颗粒不太细,粘性不太大的液体.对于青霉素发酵老说,发酵液相对粘稠,因此发酵液质量的优劣,对转鼓处理速度有着明确的影响.转鼓过滤存在使用范围窄,处理力量低的问题.•希得艮空过廉根■作示索②板式过滤工艺原理:依靠过滤推动力与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力差,致使固体积累在滤材上并架桥形成滤饼层,使滤液与不溶的杂质分别.板式过滤机的优点是:结构简洁,制造简洁,设施紧凑,过漉面积大而占地面积小,操作压力高,对各种物料适应力量强,缺点是间歇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适用于间歇操作的场合.①装好过漉板框②检查料浆槽的进出口阀门是否关闭③调好料浆④打开料浆槽的进口和排气阀门,启动搅拌机,料浆槽装满料浆后,关闭料浆槽的进口和排气阀门⑤启动空压机待压力达到指定值后,即可打开进气阀进行测定⑥测定完后,清洗设施,关好电源.③其他预处理的工艺近期消失的超滤膜工艺,由于产生的滤液质量好不断被青霉素生产工艺所采纳,但是使用超滤膜会产生大量不宜处理的菌丝水,不宜进行环境处理,同时能耗较高,给生产成本带来较大的压力,在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状况下,超滤膜工艺被生产企业渐渐放弃,.而传统的板框处理,转鼓过滤工艺,由于受发酵液性质和发酵液影响,存在速度慢等问题,其生产力量受到了肯定的限制,需要改进生产工艺以适应生产的要求,全自动过滤机由于处理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小被生产企业所用.4 .其他过滤分别方法①切向流水过滤又称错流过滤交叉过滤和十字流过滤,是一种维持恒压下高速过滤的技术,其操作特点是使悬浮液在过滤介质表面作切向流淌,利于流淌的剪切作用将过滤介质表面的固体(滤饼)移走.②双水相萃取向水相中加入溶于水的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如:葡萄糖,聚乙二醉)后,形成密度不同的两相,轻相中富含某种高分子化合物,重相中富含盐类或另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从而达到分别和提纯某种高分子化合物的目的.③吸附法向细胞碎片悬浮液中加入某种固体吸附剂,或者用细胞碎片悬浮液通过装有吸附剂的固定床,即可达到除去细胞碎片的目的,主要的目的是很难选择合适的吸附剂,以保证目的产物不被吸附而损失.5 .预处理及固液分别技术应用实例以链霉菌发酵液的预处理及固液分别技术为例,其工艺过程如下:1-2倍量水稀释发酵液,pH2∙8∙32加热70-75 酸化处理发酵液冷却,过滤, 板框过滤或离心分别 去提取。

发酵液预处理

发酵液预处理

适用范围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 细胞碎片
管式离心机
管式离心机是一种分离效率很高的离心 分离设备,其转鼓细长,可在15000-50000 的高转速下工作,分离因数可达104-6×105。 它设备简单、操作稳定。 适用范围 细胞、细胞碎片、细胞器、病毒、蛋白质、 核酸等。特别适合一般分离机难以分离的固 形物含量<1% 发酵液的分离。
有机合成的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类衍生物
根据活性基团在水中解离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 非离子型、 ② 阴离子型(含有羧基) ③ 阳离子型(含有胺基)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优点
用量少,一般以mg/L计量; 絮凝体粗大,分离效果好; 絮凝速度快; 种类多,适用范围广。
D.过滤 E.离心
工业上常用
1. 离心分离
在液相非均一系统中,利用离心力达到液-液、液-固、 液-液-固分离的方法,统称为离心分离。
优点: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液相澄清度好; 缺点:设备投资高、能耗大。 离心机种类:碟片式离心机、管式离心机、倾析式离心机。
碟片式离心机
是传统离心机,为目前工 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离心机。 分离因数可达1000-20000, 最 大 处 理 量 达 到 300m3/h , 常用于大规模的分离过程。
管式离心机工作原理图

GF型,用于分离各种乳浊液, 特别适用于二相相对 密度差甚微的液一液分离以及含有少量杂质的液一 液一固分离。 分离原理:密度大的液相形成外环,密度轻的液相 形成内环,流体到转鼓上部各自的排液口排出,微 量固体沉积在转鼓壁上,待停机后人工卸出。 GQ型,用于分离各种难于分离的悬浮液。特别适合 于浓度小、粘度大,固相颗粒细,固液重度差较小 的固液分离。 分离原理:密度较大的固体微粒逐渐沉积在转鼓内 壁形成沉渣层,待停机后人工卸出,澄清后的液相 流动转鼓上部的排液口排出。

发酵液的预处理

发酵液的预处理

混凝:
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主要通过分子间引力和氢 键产生吸附架桥,常与无机电解质凝聚剂搭配使用。 首先加入无机电解质,使悬浮粒子脱稳而凝聚,然后,再 加入絮凝剂。凝聚作用为絮凝剂的架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 而,提高了絮凝效果。 这种包括凝聚和絮凝机理的过程,常称为混凝。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2、加入反应剂
反应剂相互作用,或和溶解性盐发生反应,生成沉淀。 能防止菌丝体粘结,使菌丝具有块状结构。 沉淀本身即可作为助滤剂,并且还能使胶状物和悬浮 物凝固。 正确选择反应剂和反应条件,能使过滤速度提高3—10 倍。
举例: A. 新生霉素发酵液中加入氯化钙和磷酸钠,生成的磷酸钙 可作为填充——凝固剂。一方面作为助滤剂,另一方面 还可使某些蛋白质凝固。 B. 环丝氨酸发酵液用氧化钙和磷酸处理,生成的磷酸钙沉 淀,熊使悬浮物凝固。多余的磷酸根离子,还能除去钙、 镁离子。
度,以利于过滤。
2、发酵液杂质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高价无机 离子和杂蛋白,预处理时,应尽量除去。
高价无机离子危害: 在采用离子交换法提炼时,影响树脂的交换 容量。
杂蛋白质的危害: a) 离子交换法和大网格树脂吸附法提炼时,会降 低吸附能力, b) 萃取时,易产生乳化。 c) 过滤或膜过滤时,使滤速下降,膜受到污染。
1、加入助滤剂
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能使滤饼疏松, 滤速增大。 常用的助滤剂:硅酸盐粉末(硅藻土)、纸浆、珠光 石 (即珍珠岩,成分为二氧化硅)。
要求:助滤剂必须不吸附或很少吸附生化物质。
加入方式: 1、在滤布上预先铺一层助滤剂(1—2mm),采用此 种方法,会使滤速降低,但滤液透明度很快增加。 2、直接加入发酵液中。助滤剂用量若等于悬浮液中 固体含量时,滤速最快。

《发酵液的预处理》课件

《发酵液的预处理》课件
控制温度、pH值等
预处理过程中的温度、pH值等参数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发酵液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储存和运输
预处理后的发酵液需要科学储存和合理运输,确保其在后续应用中的质量和有效性。
发酵液预处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生物医学领域
发酵液预处理在药物制造、生 物疗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现代方法
现代发酵液预处理方法采用高科技手段,如超滤、离心等,显著提高了处理效率 和质量。
3
预处理方法的影响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发酵液的影响因素及效果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 择和优化。
发酵液预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设备的选型
选择适合的预处理设备,如离心机、过滤器等,以确保处理效果和工艺效率。
农业领域
发酵液预处理在农业领域中应 用广泛,用于土壤改良、有机 肥料制造等,促进农作物生长 和提高产量。
工业领域
发酵液预处理在化工、食品加 工等工业领域中有着重要地位, 推动产品升级、节约资源和环 保。
结论
发酵液预处理是发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它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工艺效率和环境可持பைடு நூலகம்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酵液预处理的未来发展 将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
参考文献
• 文献1 • 文献2 • 文献3
《发酵液的预处理》PPT 课件
发酵液的预处理,探索发酵液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什么是发酵液预处理?
发酵液预处理是指将发酵液进行一系列处理步骤,以提高其质量,达到更好 的发酵效果。它是发酵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
1
传统方法
传统发酵液预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提纯等,经典而有效。

第三章-发酵液的预处理2-3

第三章-发酵液的预处理2-3
通过电解质的加入促进原始溶液的凝聚和絮凝, 试剂有简单的电解质、酸、碱、合成的聚合电 解质。
2021/2/5
• 凝聚与絮凝处理过程就是将化学药剂预先投加到 悬浮液中,改变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 的分散状态,破坏其稳定性,使其聚集起来,增大 体积以便固液分离。
• 凝聚和絮凝技术常用于菌体细小而且黏度大的发 酵液的预处理中。
2021/2/5
Filtrate Volume, cm3
pH 2.8
pH 3.8 600
pH 4.2 400 200 pH 4.6
0 0 6 12 18 Time,minutes
The effect on filtrate volume of pH
2021/2/5
4、加入助滤剂(filter aids)
如万古霉素用淀粉作培养基,发酵液过滤前加入0.025%的淀 粉酶,搅拌30min后,再加2.5%硅藻土助滤剂,可提高过滤 效率5倍。
2021/2/5
第二节 发酵液的相对纯化
一、发酵液中的杂质
1、高价无机离子(Ca2+、Mg2+、Fe3+) 在采用离子交换提炼时,会影响树脂对生化物质 的交换容量。
2、杂蛋白 常规过滤或膜过滤时,易使过滤介质堵塞。 采用离子交换和吸附法提取时会降低其交换容量 和吸附能力。 有机溶剂法或双水相萃取时,易产生乳化。
2021/2/5
二、预处理目的
⑴改变发酵液固体粒子物理性质,如增大悬浮液 中固体粒子的尺寸,加快固体粒子的沉降速度。
⑵相对纯化,去除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高价无 机离子和杂蛋白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一相中(多数 是液相);四环素类抗生素、链霉素。

【3】 发酵液预处理

【3】 发酵液预处理

过滤介质
• 促使滤饼的形成,并成为滤饼的支撑物 • 种类 织物介质 粒状介质 多孔固体介质
• 粒状、多空固体介质 填充型—硅藻土、砂、颗粒活 性炭、玻璃珠、塑料颗粒 成型颗粒滤层—烧结陶瓷、烧 结金属、金属丝 ·适用原料—固体含量 <0.1g/100mL
助滤
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使滤 饼疏松,从而增加滤速 硅藻土 活性炭 石棉 锯屑
——加热、变性试剂、表面活性剂、有机 溶剂、絮凝剂 依据机理: (1)水溶性蛋白质溶液是胶体体系 (2)蛋白质所带电荷因溶液pH改变而改变 (3)蛋白质溶液缓冲能力很强 (4)蛋白质具有热敏性
固液分离
• • • •
离心分离 过滤 双水相萃取 吸附
离心分离
借助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根 据物质颗粒的沉降系数、质量、密度及 浮力等因子的不同,使物质进行分离 要根据欲分离物质、杂质的大小、密 度、特性等不同,选择适当离心机、离 心方法和离心条件
• 过滤介质—滤布 • 适用原料—固体含量>0.1g/100mL
• 过滤操作 过滤阶段 恒速过滤—初期 恒压过滤—后期 滤饼洗涤 滤饼干燥 滤饼卸除
板框压滤机
应用
• 液体的澄清 • 分离难以过滤的低浓度悬浮液或胶体悬浮液 • 分离液相粘度大或接近饱和状态的悬浮液
真空转鼓压滤机
• 配合硅藻土,适用于 霉菌发酵液的过滤
凝聚与絮凝
• 凝聚:指在电解质的作用下,由于胶粒之间 的双电层电排斥作用降低,电位下降,而使 胶体体系不稳定的现象
• 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存在下,基 于架桥作用,使胶粒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凝聚
Al2(SO4)3·18H2O AlCl3·6H2O FeCl3·6H2O FeSO4·7H2O CaCO3 ZnSO4 MgCO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改变
微生物发酵液的成分极为复杂,其中除了所培养的微生物菌体及残 存的固体培养基外,还有未被微生物完全利用的糖类、无机盐、蛋 白质,以及微生物的各种代谢产物。
微生物发酵液的特性为:
① 发酵产物浓度较低,大多为1-10%,悬浮液中大部分是水; ② 悬浮物颗粒小,相对密度与液相相差不大; ③ 液相粘度大,大多为非牛顿型流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④ 性质不稳定,随时间变化,如易受空气氧化、微生物污染、
因此,在预处理时,应尽量除去这些物质。
(一)、高价无机离子的去除方法
1. Ca2+ ——草酸、草酸钠,→形成草酸钙沉淀(注 意回收草酸) ;
2. Mg2+——三聚磷酸钠,→形成三聚磷酸钠镁可 溶性络合物;
3. Fe2+ ——黄血盐,→普鲁士蓝沉淀
(二)杂蛋白的去除方法
1. 沉淀法
蛋白质一般以胶体状态存在于发酵液中。 在酸性溶液中带正电荷; 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电荷。 在某一pH下,净电荷为零,溶解度最小,称为等电点。
影响絮凝的因素
➢ 絮凝剂的加量(图3-1) ➢ 絮凝剂的分子量 ➢ 溶液的pH ➢ 搅拌速度 ➢ 搅拌时间
(3)混凝
对于带负电荷的菌体或蛋白质来说,采用阳离子型 高分子絮凝剂同时具有降低胶粒双电层电位和产生吸 附桥架的双重机理;
对于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要采用凝 聚和絮凝双重机理才能提高过滤效果,这种包括凝聚 和絮凝机理的过程,称为混凝。
二、发酵液的相对纯化
发酵液中的杂质 a. 高价无机离子(Ca2+、Mg2+、Fe2+)
在采用离子交换提炼时,会影响树脂对生化物质的交换容量。
b. 杂蛋白
在采用离子交换和吸附法提取时会降低其交换容量和吸附能力 在有机溶剂法或双水相萃取时,易产生乳化现象,使两相分离不清 在常规过滤或膜过滤时,易使过滤介质堵塞或受污染,影响过滤效率。
E.离心
工业上常用
1. 离心分离
在液相非均一系统中,利用离心力达到液-液、液-固、 液-液-固分离的方法,统称为离心分离。
优点: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液相澄清度好; 缺点:设备投资高、能耗大。
离心机种类:碟片式离心机、管式离心机、倾析式离心机。
碟片式离心机
是传统离心机,为目前工 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离心机。 分离因数可达1000-20000, 最 大 处 理 量 达 到 300m3/h , 常用于大规模的分离过程。
5.加入反应剂
加入反应剂和某些可溶性盐类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如CaSO4, AlPO4等。生成的沉淀能防止菌丝体粘结,使菌丝具有块状结构,沉淀 本身可作为助滤剂,且能使胶状物和悬浮物凝固,改善过滤性能;
如发酵液中含有不溶性多糖物质,用酶将其转化为单糖,以提高过滤 速率。如万古霉素用淀粉作培养基,发酵液过滤前加入0.025%的淀粉 酶,搅拌30min后,再加2.5%硅藻土助滤剂,可提高过滤效率5倍。
2 过滤
定义: 在一定的压力差
下,利用多孔性介质 截留固液悬浮液中的 固体粒子,进行固液 分离的方法称为过滤。
通常发酵液的黏度大,其中的微生物 体积小,造成过滤的困难。
在过滤前,一般需对料液进行絮凝或 凝聚等预处理,此外可添加助滤剂提 高过滤速度。
A. 根据过滤机理,过滤操作可分为澄清过滤和滤饼过滤。
(1)凝聚
发酵液中的细胞、菌体或蛋白质等胶体粒子双电层 的结构使胶粒之间不易聚集而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
阳离子对带负电荷的胶粒凝聚能力的次序为:
Al3+ >Fe3+ >H+ >Ca2+ >Mg2+ >K+ >Na+ >Li+
常用的凝聚剂电解质有:
硫酸铝 Al2(SO4)3•18H2O(明矾); 氯化铝 AlCl3•6H2O; 三氯化铁 FeCl3; 硫酸亚铁 FeSO4·7H2O ; 石灰;ZnSO4;MgCO3
管式离心机
管式离心机是一种分离效率很高的离心分 离设备,其转鼓细长,可在15000-50000 的高转速下工作,分离因数可达1046×105。它设备简单、操作稳定。
适用范围
细胞、细胞碎片、细胞器、病毒、蛋白质、 核酸等。特别适合一般分离机难以分离的固 形物含量<1% 发酵液的分离。
管式离心机工作原理图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缺点
存在一定的毒性,特别是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时应谨慎。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应用
医药和食品工业:聚丙烯酸类阴离子絮凝剂(无毒),聚苯乙烯类衍 生物,无机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聚合铝盐、聚合铁盐等),天然有 机高分子絮凝剂(多聚糖类胶粘物、海藻酸钠、明胶、骨胶、壳多糖、 脱乙酰壳多糖等)。
4.加入助滤剂
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它能使滤饼疏松,滤速增大。悬浮液中大量 的细微胶体粒子被吸附到助滤剂的表面上,改变了滤饼结构,降低了过 滤阻力。 常用的助滤剂有: 硅藻土、纤维素、石棉粉、白土、炭粒、淀粉等, 最常用的是硅藻土。 使用硅藻土时,通常细粒用量为500 g/m3;中等粒度用量为700 g/m3; 粗粒用量为700-1000 g/m3。
倾析式分离机
是一种靠离心力和螺旋的推动力作用自动 连续排渣的离心机。具操作连续、适应性 强、结构紧凑和维修方便的优点。分离因 数为1500-3000。
适用范围
特别适合固形物含量较多的悬浮液的分 离。因分离因数较低,不适合细菌、酵母 等微小微生物悬浮液的分离。(P53图)
可以在高温高压下操作,也可用于催化剂的回收。
蛋白酶水解等作用的影响。
改善发酵液过滤特性的物理化学方法:
调酸(等电点)、热处理、电解质处理、添加凝聚剂、添 加表面活性物质、添加反应剂、冷冻-解冻及添加助滤剂等。
1.降低液体粘度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滤液通过滤饼的速率与液体的粘度成反比,降低 液体粘度(加水稀释法和加热法等)可有效提高过滤速率。注意加热 温度与时间,不影响产物活性和细胞的完整性。
有机合成的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类衍生物
根据活性基团在水中解离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 非离子型 ② 阴离子型(含有羧基) ③ 阳离子型(含有胺基)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优点
用量少,一般以mg/L计量; 絮凝体粗大,分离效果好; 絮凝速度快; 种类多,适用范围广。
第三章 发酵液预处理
目的
不仅在于分离细胞、菌体和其它悬浮颗粒(细胞 碎片、核酸和蛋白质的沉淀物), 还希望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和改变滤液的性质, 以利于后继各步操作。
✓采用絮凝或凝聚的方法,设法增大悬浮液中固体粒子
的大小,提高其沉降速度;
✓或采用稀释、加热等方法降低黏度,以利于过滤。
第一节 发酵液的预处理
酸碱调节,使蛋白质与盐或离子形成沉淀。
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质与一些阴离子,如三氯乙酸盐、 水杨酸盐、钨酸盐、苦味酸盐、鞣酸盐、过氯酸盐等形成 沉淀;
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一些阳离子,如Ag+、Cu2+、 Zn2+、Fe3+和Pb2+等形成沉淀。
2. 变性法
① 加热 ② 大幅度调节pH值 ③ 加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2)絮凝
采用絮凝法可形成粗大的絮凝体,使发酵液较易分离。 絮凝剂是一种能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其相对分子质 量可高达数万至一千万以上,长链状结构,其链节上含有 许多活性官能团,包括带电荷的阴离子(如---COOH)或 阳离子(如---NH2)基团以及不带电荷的非离子型基团。 它们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或氢键的作用,强烈地 吸附在胶粒的表面。 当一个高分子聚合物的许多链节分别吸附在不同的胶粒 表面上,产生桥架联结时,就形成了较大的絮团,这就是 絮凝作用。
GF型,用于分离各种乳浊液, 特别适用于二相相对 密度差甚微的液一液分离以及含有少量杂质的液一 液一固分离。 分离原理:密度大的液相形成外环,密度轻的液相 形成内环,流体到转鼓上部各自的排液口排出,微 量固体沉积在转鼓壁上,待停机后人工卸出。
GQ型,用于分离各种难于分离的悬浮液。特别适 合于浓度小、粘度大,固相颗粒细,固液重度差较 小的固液分离。 分离原理:密度较大的固体微粒逐渐沉积在转鼓内 壁形成沉渣层,待停机后人工卸出,澄清后的液相 流动转鼓上部的排液口排出。
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和絮凝作用示意图
工业上使用的絮凝剂可分为三类:
1)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类衍生物、聚苯乙 烯类衍生物; 2)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合铝盐、聚合铁盐等; 3)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糖类胶粘物、海藻酸钠、 明胶、骨胶、壳多糖、脱乙酰壳多糖等。
目前最常见的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
澄清过滤:
过滤介质为硅藻土、砂、颗粒活性炭、玻璃珠、塑料颗粒等,当悬浮液通过滤层 时,固体颗粒被阻拦或吸附在滤层的颗粒上,使滤液得以澄清,适合于固体含量 少于0.1g/100ml、颗粒直径在5-100μm的悬浮液的过滤分离,如河水、麦芽汁、 酒类和饮料等的澄清。
滤饼过滤:
过滤介质为滤布,包括天然或合成纤维织布、金属织布、玻璃纤维纸、合成纤 维等无纺布。当悬浮液通过滤布时,固体颗粒被滤布阻拦而逐渐形成滤饼(滤 渣)。当滤饼至一定厚度时即起过滤作用,此时即可获得澄清的滤液,这种方 法叫做滤饼过滤,在滤饼过滤中,悬浮液本身形成的滤饼起着主要的过滤作用, 适合于固体含量大于0.1g/100ml的悬浮液的过滤分离。
3,活塞排渣
利用活门启闭排渣孔进行断续自动 排渣。
位于转鼓底部的环板状活门在操作时 可上下移动,位置在上,关闭排渣 口,停止卸料。下降时开启排渣口, 因此排渣时可以不停机。
最大处理能力:40m3/h
适合处理直径0.1-500微米,固液密度 差大于0.01g/m3,固相含量小于 10%的悬浮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