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熊取胆,多些理性少些口水
活熊取胆

人类从茹毛饮血时代探索自然、征服自然 的行为曾是文明的重大进步,熊胆入药已 经延续千年,曾被作为先进文明写进经典。 而如今,语境变了,时空变了,重新审视 人类的行为,取熊胆已成了一个与现代文 明相悖的命题。
背景介绍
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000万元,是一家以稀 有名贵中药的综合性高科技中药制药企业。 公司形成了熊胆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 销售业务体系,拥有独立的品牌、技术和 完善的销售网络,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规 模最大,阿里巴巴就为一只“编号为523 号”的黑熊拍摄了一则公益宣传片,片中 “第2782次被抽取胆汁”、“世界是0.75 立方米,时间是无数次积累的疼痛”、 “死亡是它最幸福的归宿”等场面让不少 网友唏嘘。此后,继规定不允许在阿里巴 巴网上买卖鱼翅后,接下来,熊胆类产品 也被禁止交易。
妄图挟持国家,实属荒唐至极
归真堂养熊和活熊取胆生产熊胆粉均经有 关部委批准,是合法企业。“反对我们就 等于反对国家。”这话说出来很受用,但 听起来很刺耳。公众反对企业生产违背社 会道义的产品,是正常的维权行动。而归 真堂创始人将“反对企业”的声音,上升 到“反对国家”的高度,妄图拿国家作为 挡箭牌,来堵住公众的嘴巴,维护企业的 利益,实则是一种荒唐错乱的思维。
“底气不足”故而上纲上线
正如亚洲动物基金会人士所言,“并非所 有合法的事都应该做”,尤其是在动物保 护这样的环保问题上,法律往往只会规定 最低要求。因此,归真堂仅仅用“合法” 自我辩护,无疑有“避重就轻”、糊弄公 众之嫌。
归真堂有资格代表国家吗?
“反对我们就等于反对国家”,这句话不知让多少 人恍然生出时空错位之感。谁是国家,谁能代表 国家,而你所代表的国家为什么一定是正确而不 容质疑的?这且不论,关键在于邱淑花的逻辑中, 的确有将“国家”拿来陪绑的意味。目前还无法 核实这样一家企业,是否真的曾经拿到过有关部 委的批示,但对于“国家”来说,却显然不应甘 于这样的“绑架”,为某一个人所利用。如此看 来,我们的国家有被企业解构、绑架和颠覆的危 险,并非耸人听闻。
熊胆粉的药理作用

熊胆粉的药理作用【药理作用】1.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调节心律失常作用。
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心绞痛、冠心病和心律失常。
2.抑菌、抗炎、抗过敏、利胆、解毒作用,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并能松弛总胆管和奥狄氏括约肌,促进胆汁分泌。
用于急、慢性肝炎、黄疸型肝炎、中毒型肝障碍、脂肪肝、肝硬化。
3.利胆、溶石作用。
能减少胆固醇生物合成,并能增加胆汁分泌量,提高胆汁溶解胆固醇的能力,减少胆石形成率。
用于胆囊炎、胆石症(胆固醇型)。
4.镇静、镇痛、抗惊厥,解痉作用。
用于各类型的癫痫病,预防和控制发作。
以及产后风、小儿热盛惊风、抽搐。
5.降血脂、降血糖作用,能降低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小板粘附率、抑制血栓形成。
用于高脂血症、血栓病、糖尿病。
6.镇咳、祛痰、平喘、消炎作用,用于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顽固性支气管哮喘。
7.抗菌、止痛、消肿、明目,去翳作用。
用于疔毒恶疮、疮痈肿痛、痔、痔瘘、跌打损伤以及目赤肿痛、暴发火眼、去翳、眼边溃烂等。
8.抑制体内乳酸类物质生成,加速体内疲劳物质排泄,有抗疲劳,恢复体力作用。
用于高强度体、脑力劳动者、身体虚弱,卧床不起病人。
~~~~~~~~~~~~~~~~~~~~~~~~~~~~~~~~~~~~~~~~~~~~~~~~~~~~~~~~~~~~~~始建于1973年。
2011年投资1.2亿元建立国家级熊乐园,开展野生黑熊保护利用。
独立研制活熊无管造瘘技术,科学引流熊胆汁,一头熊每天分泌胆汁达1500~1800毫升,天佑熊业每天只采取200~300毫升,不影响熊的健康。
医学界很早就发现:熊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冬眠前大量进食,迅速积累起厚厚的脂肪,如果是人,一定会得三高、脂肪肝、糖尿病。
冬眠期间,熊不拉不尿不进食,靠分解这些脂肪维持生命,会产生的大量胆固醇和代谢废物,如果是人,不但会引发动脉硬化、胆结石和肿瘤癌症,甚至会被体内毒素毒死。
我的心爱之物玩具小熊作文(精选29篇)

我的心爱之物玩具小熊作文我的心爱之物玩具小熊作文(精选29篇)我的心爱之物玩具小熊作文篇1我有一个心爱之物,他是一个很大的熊。
那时,我在夜里很害怕,早上我给我妈妈说了一声,妈妈说别怕,我给你买一个大熊陪着你。
那只熊是我见过最可爱的,而且也是最大的熊,它有两只大耳朵,颜色是黄色的,有一双小手,还有一双,像珍珠一样亮的眼睛,和一个圆圆的肚子。
突然,我不小心按到了一个红色的开关,大熊就拍拍手,这上面还有一个绿色的开关,我按下了绿色的开关,它和我说起了话,原来这只熊还有这样的功能。
有一天我考试成绩出来了,考的不太好,我就让这只大熊和我说话,大熊说没关系,下一次好好学习就能考的好了。
我回答谢谢大熊,你能帮我讲故事吗?大声说当然可以了,大熊给我讲的都是关于好好学习,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的话。
还有一次我的大熊怎么让它说话它都不说话,可把我急坏了,怎么讲他都不知道它哪里坏了,我让我爸爸检查了一下,才知道有没有电池的,可把我吓了一大跳。
这个大熊已经陪了我好几年,慢慢它成了我的心爱之物。
我的心爱之物玩具小熊作文篇2那天,我从万象城回来,手里已经捧着我期盼已久的娃娃小玩具熊。
它那软软的身子,可爱的表情,每天我都会抱着它哈哈大笑,但有时,也会抱着默默流泪。
它,从那天起,就成了我形影不离的朋友。
上幼儿园的时候。
如果我在幼儿园里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放学一回家,不管有什么事,脱下鞋,放下书包就往屋里冲,冲到屋里爬上床,就赶紧对着它说些心里话。
当然,伤心的时候会说些很伤心的话,开心的时候也会给它讲些笑话。
我给这只玩具熊做了一个窝,还给它做了王冠。
我想:它一定是一只很幸福的熊,你看,它的脸露出阳光一样的微笑呢!我把它照顾得很好。
每天,它的吃和穿戴我都包了,我们无时无刻地玩在一起。
我爱这只熊,感谢它给了我每个快乐的一天。
我的心爱之物玩具小熊作文篇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比如: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雨;冯骥才眼中的珍珠鸟。
我的心爱之物是毛绒小狗。
活熊取胆

医药行业的“红与黑”:活熊取胆引发道德 之争
活熊取胆事件之所以引起舆论漩涡,主要因为面 对的是活生生的动物,涉及到人性和道德的底 线。虽然在传统中医药里,以动物做原料其实由 来已久,但在如今的人道主义面前,活熊取胆这 样的举止是不被认可和接受的。对于归真堂这样 的药企来说,当务之急是寻求到疗效更好的动物 药替代品。
反对“活熊取胆”的观点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为了眼前的金钱利益,不顾及动 物的感受用残酷手段折磨同虐待跟人类一样有感知,有思想 的动物。到底人与人之间有无共性呢?面对伤害动物的场 面,爱动物的人会感同身受,但不爱动物的人却一点感觉都 没有,更有甚者,有莫名的快感!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真的有 那么大吗?是与生俱来的差别,亦或靠后天的感悟或是蜕变? 人类发展史不断地从野蛮走向文明。当我们以极不文明,极 野蛮的方式对待与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一样有痛苦感受, 甚至有相类似智商及情感的动物时,文明,仅仅还是一个遥 远的目标。 • 不能站直、不能转身、只有痛苦!没有树林、没有阳光、 只有黑暗!没有自由、没有止境、只有受苦! • 为了获取熊胆,亚洲有12000只黑熊在熊场遭受残酷对 待!
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资料显示,中医药典记载熊胆入药始见于唐,但在《黄帝内经》、 《伤寒论》等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四大经典中都没有关于熊胆的记载, 说明熊胆并不是中医治疗热毒等病症时的必用之药。专家同时指出, 亚洲黑熊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一类保护动物,抽取 熊胆等行为已经导致亚洲黑熊数量锐减,为此,一直致力于解救受害 黑熊、淘汰养熊取胆业的亚洲黑熊救护中心,最近组织有关方面就熊 胆替代问题进行论证,并向中医界发出呼吁:拯救黑熊,拒用熊胆。 • 中药产业是一个资源依赖型产业,而动物药是我国中药发展的战略储 备资源,其利用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的未来走向。只有做 好在有效保护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利用珍稀药用动物资源,才能保护野 生珍稀动物物种的延续,保障中医药健康发展,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可 持续健康发展。
活体抽胆汁

活体抽胆汁活熊取胆是朝鲜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将一个金属管永久地插入熊的胆囊,另一端露在熊的腹部外面,以长期多次抽取胆汁。
活体抽胆汁已演化为一个网络热门事件,主要指2009年7月在网络揭露的,抽取黑熊胆汁制作药品以牟利的社会现象。
2012年2月16日,中国中药协会召开了媒体沟通会。
中药协表示,目前国内“活熊取胆”采取的是无痛技术,且取胆并不影响熊的健康,养熊也是保护野生熊的最佳方式。
这种说法遭到很多人的质疑。
编辑摘要目录• 1 简介• 2 起源• 3 各方争议• 4 发展状况• 5 法律措施•• 1 简介• 2 起源• 3 各方争议• 3.1 反对方• 3.2 支持方• 4 发展状况• 5 法律措施•活熊取胆 - 简介熊朝鲜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活取熊胆,在中国,从1998年开始推广无痛引流的技术。
黑熊到了五岁生理成熟后,养殖场一般会根据不同熊的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手术,也就是在黑熊的胆囊部位切一个口子,通过技术手段,变成像篮球的气门孔一样,天然地生长在黑熊身体上,但是在取胆时,需要借助引流管。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无管引流”技术结束了“异物”制造瘘管的历史。
“无管引流”是用取自黑熊腹部内的组织造瘘。
也就是将原本抽取胆汁的管道材质由金属或橡胶管替换为熊的自体组织。
1996年,国家林业部出台《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养殖企业必须使用“无管引流”技术采集熊胆。
活熊取胆 - 起源人类文明的倒退~熊胆一直被中医视为珍贵药材,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珍贵自然和它的不易获取直接相关。
传统记载为冬季猎取,取出胆囊干燥,去胆囊皮膜,研细用。
现代为人工引流胆汁,干燥而得熊胆粉。
可以说,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熊胆的获得都不是件容易事儿。
古代或许只是单纯地囿于人力技术而难以猎杀凶猛力大的黑熊,而现代获得熊胆的难度则在于需要考虑更多因素:既要考虑熊胆这味药的供给量,还必须考虑黑熊(棕熊)作为野生保护动物的特别“身份”,因为杀熊取胆的粗暴手段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有立足之地的,于是人工饲养黑熊(和棕熊)和人工引流胆汁的行业应运而[1]生。
食肉胸科动物类《智取双熊》故事集

食肉胸科动物类《智取双熊》故事集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
所以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沈石溪动物的故事吧。
智取双熊深秋季节,枫叶像一把把红伞,罩住了一座座山冈。
虽说是在亚热带地区,天也一点点凉下来,山上的茅草逐渐枯黄,早晨草叶上盖起一层亮晶晶的清霜。
秋末冬初是狩猎的黄金季节,马鹿、斑羚、野猪、蟒蛇这些动物为了在体内积蓄过冬的脂肪,延长了外出觅食的时间,当然也就给猎人造就了更多的猎杀机会。
虎、豹、貂、狐这样的皮毛兽,被晨霜一遍一遍摩擦,皮毛就像油漆家具似的一道道上漆,变得锃亮,兽毛浓密,色泽艳丽。
这时候猎到的兽皮,比春夏季节猎到的要值钱得多。
我和老猎手波农丁相伴进山打猎。
我俩在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戛洛山上转了三天,没发现膘肥体壮的麂子和马鹿,也没发现油光水滑的红狐和猞猁,倒意外地在野竹坪发现了两只狗熊。
野竹坪地形很像个“中”字,一条细细的山泉,就像“中”字那一竖,把长方形的野竹坪隔成东西两块。
我们先在东坪看见一头狗熊在舔食蜂蜜。
山崖上挂着一只只椭圆形的岩蜂窝,深秋的蜂窝就像刚刚收割完的谷仓,满得溢出来了。
下面蟹青色的石头上滴淌着金黄色的蜂蜜,像挂着一条甜蜜的小瀑布,它吃得津津有味。
这是一头年轻的公狗熊,身高约一米七八,腰圆体胖,浑身漆黑如墨,唯有头顶长着一片黄毛,姑且称它为黄帽子。
波农丁举枪瞄了瞄,又放下了,叹了口气轻轻说:“唉,多好的熊掌,还有熊胆和一身膘,起码值半栋新竹楼哩,就是不敢打啊!”是的,我也不敢贸然开枪。
狗熊虽然浑身是宝,尤其是临近冬天的狗熊,身上裹满脂肪,熊掌格外肥实,与鹿茸、虎骨并称三宝。
但狗熊性格暴烈,愚钝固执,不太好惹;森林里有“宁与虎豹搏斗,不和老熊周旋”的说法。
一旦惹恼了狗熊,它决不会像其他猛兽那样估量形势能逃则逃,它会不顾三七二十一地纠缠住你拼命,哪怕肚肠流了一地,只要还有一口气,是决不肯罢休的。
简直天生就是个拼命三郎、敢死队的料,在战场上当炮灰最合适。
活熊取胆之我见

活熊取胆之我见“活熊取胆”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涉及到的众多利益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也让读者听众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评判。
其中核心问题可能是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而也可论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活熊取胆”风波的背景在此不再赘述,第一个想到的问题是:我们常常看见杀猪宰鸭的场景,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高喊“我要控诉你残忍地杀害动物”?没有引发广泛关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涉及到“野生动物”与“家畜”的概念。
何为野生动物,根据我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定义,野生动物是指在野外自然环境下生活繁衍的动物。
而家畜一般是指由人类饲养驯化,且可以人为控制其繁殖的动物,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一般用於食用、劳役、毛皮、宠物、实验等功能。
很多人认为黑熊属于野生动物的范畴,所以与家禽家畜不具有可比性。
上述定义中明确指出野生动物是生活在野外自然环境中的,这样来看,归真堂饲养的黑熊似乎不应该纳入野生动物的范畴。
如果视其为野生动物,那算起来归真堂行为可能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
实际上没有任何相关部门用法律去起诉或制裁归真堂,归真堂却偏向于将黑熊视为野生动物,被人类养殖的野生动物其身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因为其发言人称活熊取胆行为能够保护黑熊这一野生动物免受杀害而且抽取胆汁时黑熊并不痛苦。
到底是伤害还是保护,意见纷纷。
个人倾向于认为这不能算是保护,黑熊数量增多、免遭杀害只是逐利背后的附带品,同样的附带品还有黑熊身体上伤害。
如果现在没有活熊取胆技术,饲养的黑熊也许会被杀死来取胆。
关于抽取胆汁对黑熊的伤害,这个需要更多的医学、生物学的研究,不敢妄言。
凭常识讲,身体出现裂口且不断阻止其愈合也不大可能对生物体有利。
抛开黑熊的身份问题,在动物的范畴里讨论下活熊取胆是否合理,是否应该取缔该行业。
这里需要提及动物权利或者动物福利的思想。
激进的动物权利思想家认为动物和人一样,都具有天赋价值,都是权利的主体,主张无条件地废除对所有动物的使用,包括衣食等。
活取熊胆事件

活取熊胆事件简介活取熊胆事件是指非法猎杀熊类动物并取走其胆汁的行为。
熊胆因其含有丰富的胆汁而被广泛用于传统药材中。
然而,这种做法对熊类动物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严重威胁了野生动物种群的生存。
本文将介绍活取熊胆事件的背景、危害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
背景熊胆在亚洲国家被视为一种传统药材,认为它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例如具有降压、清热解毒等功效。
这种观念导致了对熊胆的高需求,从而促使非法猎杀熊类动物的行为。
活取熊胆的方式通常是将熊囚禁在狭小的笼子中,通过手术切开熊的胆囊,以取出胆汁。
由于手术操作的粗暴和不合理,熊常常遭受严重的痛苦和伤害。
此外,由于非法贸易的存在,熊胆的价格居高不下,进一步刺激了非法猎杀熊类动物的行为。
危害活取熊胆事件给熊类动物带来了严重的危害:1.生存威胁:活体熊胆取胆过程中,熊类动物常常遭受过度疼痛和伤害。
不仅无情地剥夺了熊的生命质量,还导致许多熊过早死亡。
2.生态平衡破坏:活取熊胆事件导致了熊类动物种群的急剧减少,这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熊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对于种子传播、植物繁殖和食物链的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3.合法贸易泛滥:非法猎杀熊类动物和活取熊胆行为引发了熊胆的非法贸易。
这种非法贸易不仅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律,还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经济损失。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熊类动物以及维护生态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1.加强立法: 相关国家和地区应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禁止非法猎杀熊类动物以及活取熊胆的行为。
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警示猎杀者和非法贸易者。
2.宣传教育: 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应加强对活取熊胆事件的宣传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大众对熊类动物的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改变传统观念,减少对熊胆的需求。
3.增加保护力度: 加大对熊类动物的保护力度,建立和扩大自然保护区,保护熊类动物的栖息地,提供更多的保护环境。
4.合作打击非法贸易: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打击熊胆的非法贸易,通过加强边境监管、信息分享以及打击非法贸易链条,降低非法贸易带来的经济利益,减少贸易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熊取胆,多些理性少些口水
(2012-02-21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声音正在谋求创业板上市的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再度遭遇强烈的舆论阻击。
以亚洲动物基金会为代表的多家民间动物保护组织坚决抵制归真堂登陆资本市场,理由是活熊取胆过程残忍,漠视了动物的权利,挑战了公众的道德底线;力撑归真堂的中国中药协会则认为,抵制行动是打着动物保护组织的旗号打压中国传统医药,是西方利益集团的一场“阴谋”。
小动物保护协会去年4月“高速路救狗事件”引发的争论仍历历在目,围绕活熊取胆的交锋又占据了近段时间的舆论空间。
总体来看,保障动物福利确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人文命题,以人工养殖来摆脱中药行业的原料尴尬也属于一种进步,理性而充分的讨论有助于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进而提升社会共识。
活熊取胆争论,首先是一场伦理之争。
无论是动物保护组织、联名抵制的社会知名人士,还是普通网友,反对归真堂登陆资本市场,并不是基于对归真堂行为违法的指控,而是因为活熊取胆涉及虐待动物的伦理困境。
反对者认为,活熊取胆过程极其残忍,而上市必将导致更多的熊遭受痛苦,这在情感和道德上都是难以接受的;支持归真堂的一方则认为,黑熊养殖将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起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在这种诉诸情感和伦理的争论中,双方为增加自身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难免会自说自话甚至夸大其词。
亚洲动物基金会就有这个嫌疑。
为证明活熊取胆如何“残忍”和“不人道”,该基金会此前宣传称,被圈养的熊要在比自己身体还小的笼子里被囚禁25年,抽胆时要用一个粗糙的导管插进熊的胆囊,很多熊由于连续排胆汁而患了肝癌。
然而,归真堂在回应中多次强调,插管取胆技术早已被明令禁止,动物保护组织宣传中所谓“残忍”的照片,“很多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了”;前往养殖基地观摩了取胆过程的记者也在新闻稿中证实,归真堂的养殖基地目前采用的是活体体内无管引流胆汁的方法。
只不过,归真堂养熊基地开放限时间限区域,其诚意又被人怀疑。
以伦理作为出发点的抵制者必须明白,普通公众对动物福利的关注程度,肯定不及那些专业的动物保护组织,抵制者如果要想吸引更多的支持者,就不能“为反对而反对”,而是要向普通公众展示活熊取胆的“真相”,而不是“动物保护组织希望大家看到的真相”。
活熊取胆争论,同时还是一场技术之争。
在诉诸道德的同时,抵制者声称,人工熊胆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稳定性等均与优质天然熊胆一致,主要有效成分相同、含量接近,而且质量稳定,活熊取胆以及熊胆制品应该被抵制;中国中药协会则在召开媒体沟通会时表示,熊胆制品不可替代,即便人工熊胆研究成功,和天然熊胆在临床上仍有差异。
相较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伦理之争,这种“丁是丁卯是卯”的技术之争,显然更有价值,也更具说服力。
从媒体报道中得知,人工熊胆的研究早在1983年就已经立项,相关审批资料早在2007年就已经全部注项完成并上报至国家药品审批中心。
如果权威部门尽早给出答复,或许能够平息人工熊胆是否能够替代天然熊胆的争论。
除此之外,活熊取胆争论还涉及一个管理问题。
据媒体报道称,各地的归真堂熊胆馆均以“礼品”、“养生”为名招揽生意;在归真堂的对外宣传中,除了国家药监
局许可的“熊胆粉”和“熊胆胶囊”两款药品之外,熊胆养身茶、熊胆利甘冲剂、利甘胶囊、明童利甘胶囊、利甘婷等养身保健产品,均无法在药监局保健食品数据库中查证。
既然活熊取胆本身就是一项备受争议的工艺,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彻底查清,是否有企业打着制药的幌子生产高档礼品和养生保健产品。
从近些年频频出现的动物保护争论来看,如何在动物保护和发展之间寻求更大的共识,将是我们国家迟早都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
从这一点看,每一次类似活熊取胆的争论,都是普及常识和培养共识的契机,论战双方应该秉持基本的对话精神,多以事实为根据,多一些理性和科学精神,少一些偏激和偏见,少一些口水和谩骂。
易艳刚(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