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一、百度:孤注一掷,全面押注人工智能 (5)1.1 人才储备 (5)1.2 计算设施 (7)1.3 数据积累 (8)1.4 技术算法 (9)1.5 应用场景 (9)二、阿里:融入人工智能,不断扩大云计算先发优势 (11)2.1 人才储备 (11)2.2 计算设施 (13)2.3 数据积累 (13)2.4 技术算法 (14)2.5 应用场景 (14)三、腾讯:自带用户与数据,AI 与内在业务结合为主 (15)3.1 人才储备 (16)3.2 计算设施 (18)3.3 数据积累 (18)3.4 技术算法 (19)3.5 应用场景 (19)风险提示 (21)图目录图 1:“人机料法环”五要素模型 (4)图 2:基于百度大脑和智能云的人工智能 ABC 布局 (5)图 3:近年来从百度离职的 AI 技术牛人 (6)图 4:腾讯云 AI 产品服务矩阵图 (15)图 5:腾讯人工智能相关实验室 (16)表目录表 1:百度通过收购获得人才加盟 (6)表 2:百度硬件基础设施投入 (7)表 3:百度相关平台建设 (8)表 4:百度技术算法公开案例 (9)表 5:百度技术算法相关投资案例 (9)表 6:百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9)表 7:阿里人工智能相关实验室 (12)表 8:阿里人才招募 (12)表 9:阿里基础计算设施 (13)表 10:阿里技术算法公开案例 (14)表 11:阿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14)表 12:腾讯人才招募及培养 (17)表 13:腾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 (18)表 14:腾讯相关平台建设 (18)表 15:腾讯技术算法公开案例 (19)表 16:腾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0)梳理人工智能关键要素时,借鉴制造业领域质量管理方法,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商业化进展的”人机料法环“五要素模型,具体而言将各方面要素概括为:人才储备、计算设施、数据积累、技术算法、应用场景。
2018年智能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201820186目录一、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升级的核心 (2)1、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 (2)2、政策春风拂面,市场前景可期 (4)二、平台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 (6)1、不同分类下,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一览 (6)2、三类平台的比较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10)3、他山之石:GEPredix——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典型 (12)三、工业软件应用构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资源 (17)1、工业软件丰富程度决定工业平台整体竞争力 (17)2、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软件企业打开发展空间 (22)四、投资标的 (23)五.风险提示 (28)一、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升级的核心1、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构建链接机器、物料、人、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实现工业数据的全面感知、动态传输、实时分析、形成科学决策与智能控制,提供制造资源配置效率,正成为领军企业竞争的新赛道、全球布局的新方向、制造大国竞争的新焦点。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
工业互联网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链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
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分为4个部分:1>边缘层:通过协议转化和边缘计算形成有效的数据采集体系,从而将物理空间的隐形数据在网络空间显性化。
2>IaaS层:将基础的计算网络存储资源虚拟化,实现基础设施资源池化;3>工业PaaS层:工业操作系统,向下对接海量工业装备、仪器、产品,向上支撑工业智能化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4>工业APP:通过调用和封装工业PaaS平台上的开放工具,形成面向行业和场景的应用。
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来说,数据采集、工业PaaS、工业APP是核心三大要素。
2018年人工智能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人工智能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1.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时代开启1.1弱人工智能已加速渗透,强人工智能并不遥远根据传统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智能包含以下几种能力:1)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即对外界情况的感受与认知,其中包含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面对简单或紧急情况,可不经大脑思考进行本能反应与应对。
另一种是面对复杂情况,需要经大脑皮层进行处理与思考后,做出反应与应对;2)记忆与思维能力。
其中,记忆是对感知到的外界信息或由思维产生的内部知识的存储过程,思维是对所存储的信息或知识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等的认识过程;3)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能通过学习和自适应进行智能思维能力进化是人类智能的重要体现;4)决策与行为能力。
即通过对信息或知识判别后,进行主观决策与行为。
图1:智能具体包含四种能力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产品背后的数据、软件及算法等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而包括机器人、语音助手等在内的软硬件产品仅是人工智能的载体。
人工智能的概念很宽泛,可将人工智能依据实力划分为三类:1)弱人工智能:仅擅长某个单方面应用的人工智能,超出特定领域外则无有效解;2)强人工智能: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且无法简单进行人类与机器的区分;3)超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均可以超越人类,在创新创造、创意创作领域均可超越人类,可解决任何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从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来看,当前人工智能仍是以特定应用领域为主的弱人工智能,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生物识别分析,如智能搜索、智能推荐、智能排序等智能算法等。
而未来随着运算能力、数据量的大幅增长以及算法的提升,弱人工智能将逐步向强人工智能转化,机器智能将从感知、记忆和存储向认知、自主学习、决策与执行进阶。
2018年智能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一、智能制造——引领产业新革命 (3)1.1、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3)1.2、政治东风借力,市场前景向好 (5)1.2.1、政策密集出台,催化产业高速发展 (5)1.2.2、智能制造成各国制造业战略核心 (5)1.3、云-网-端架构: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核心架构 (6)二、云端:平台级应用推动智能化升级 (8)2.1、数据互联、智能应用:智能制造云端构建的基础与核心.. 82.2、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数字化建设将得到显著拉动 (10)2.3、工业云平台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充分赋能制造业 (13)三、网端:为工业互联及数据流通提供基础支撑 (14)3.1传统工业通信技术亟待变革 (15)3.2工业以太网发展势头加快,份额已然超过现场总线 (17)3.3无线通信快速增长,将重新定义工业场景连接 (18)四、执行端:迈向智造时代的现实载体 (20)4.1打破传统工业体系信息围墙,抓取设备端的海量数据 (20)4.2工业机器人有望成为智造时代的最佳载体 (21)4.2.1工业机器人需求有望提速,内资企业加速追赶 (22)4.2.2加速补齐短板,减速机等核心部件奋起直追 (25)4.2.3伺服系统:智能制造的核心环节 (28)五、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33)六.风险提示 (48)一、智能制造——引领产业新革命1.1、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过去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及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优势也将逐渐削弱,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提升的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智能制造技术重塑中国制造业的新优势。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也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GDP的827,112亿元中,制造业增加值为242,707亿元,同比增长8.6%,占GDP的29.3%。
自2010年起,中国就已跃居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2010-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速逐渐趋于平缓。
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算法红利”即将消失,AI产业落地时代关注三大壁垒 (5)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各行业面临变革 (5)二、AI算法超人类能力,极端场景也能实现感知与认知 (6)三、“算法红利”即将消失 (8)四、三大壁垒日益显现 (9)第二节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安防行业,打开市场增长空间 (12)一、高清摄像头升级为“AI+安防”提供可能性 (12)二、AI赋能安防,点线面全维度布防 (15)三、AI赋能安防行业所提供的核心价值 (21)第三节安防投入持续增加,为“AI+安防”落地提供资金支持 (22)一、恐怖袭击频发,全球安防市场保持增长 (22)二、国内政府需求驱动,安防产业前景向好 (23)三、安防-PPP模式出现,多快好省建设平安城市 (26)第四节多维度掘金“AI+安防”投资机遇 (31)一、软件及运营成为新阶段投资重点,AI软件厂商最为受益 (31)二、新疆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将成为智能安防投入重点 (33)三、技术实力与三个产业化壁垒观察AI安防企业核心竞争力 (34)图表目录图表1:CNN图像识别算法原理 (5)图表2:支付宝刷脸支付 (5)图表3:微软Windows10支持刷脸解锁 (6)图表4:人脸识别超越人眼 (7)图表5:图像处理技术突破光源限制 (7)图表6:ImageNet比赛中历年算法识别率提升主要源于神经网络模型复杂度增加 (8)图表7:AI模型训练需要大量优质标注数据 (10)图表8:IBM在AI医疗领域并购版图 (10)图表9:人工智能(Machine Learning)刚刚经历盖特纳最热区间 (11)图表10:我国视频监控的四个阶段 (12)图表11:模拟摄像机与网络摄像机的比较 (14)图表12:H.264 VS H.265不同清晰度下码率对比(Mbps) (14)图表13:H.265 VS Smart265,1080P下码率对比(Mbps) (15)图表14:中国生物识别市场规模与预测(亿元) (16)图表15: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17)图表16:图像识别在道路监控及交通执法中的应用 (18)图表17:套牌车分析系统应用 (18)图表18:人群分析与重点区域布防应用 (20)图表19:语言要素及语义理解模型 (21)图表20:全球安防设备销售额预测 (22)图表21:中国安防行业成长的驱动因素 (23)图表22:中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 (23)图表23:安防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24)图表24:2016安防行业热度占比 (25)图表25:PPP项目流程图 (26)图表26:第三批PPP项目一览 (28)图表27:截止2016年底项目落地率超过30% (29)图表28:各地PPP项目数量不断扩大 (29)图表29:各地PPP项目金额不断增长 (30)图表30:2015-2017(1-3)订单项目数量占比 (32)图表31:2015-2017(1-3)订单合同金额占比 (32)图表32:全国安防订单数量分布 (33)图表33:全国安防订单金额分布 (34)图表34:AI图像识别的技术梯队化 (34)图表35:数据获取能力比较 (35)图表36:产品化能力比较 (36)图表37:渠道能力比较 (36)表格目录表格1:近期全球恐袭事件一览 (22)表格2:PPP相关政策梳理 (27)表格3:近期PPP安防相关项目梳理 (31)表格4:智能安防领域企业实力比较 (37)第一节“算法红利”即将消失,AI产业落地时代关注三大壁垒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各行业面临变革201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随着AlphaGo打败人类棋手开始大热。
2018年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2月目录一、行业主要产品概述 (6)1、通信网络设备 (6)(1)网络设备 (6)(2)电信设备 (6)(3)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 (7)2、云服务设备 (7)(1)服务器 (8)(2)存储设备 (8)(3)云服务设备高精密机构件 (8)3、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 (9)(1)精密工具 (9)(2)工业机器人 (9)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0)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0)2、主要法规政策 (11)三、行业发展概况 (13)1、行业发展现状 (13)(1)全球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容量 (13)(2)中国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容量 (14)2、行业发展趋势 (15)(1)品牌商与制造服务商之间的供应链协作不断巩固深化,进入协同发展阶段 (15)(2)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应用领域日益多元化 (16)(3)在“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背景下,电子设备智能制造服务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 (17)3、行业竞争格局 (18)(1)行业领先企业市场份额相对稳定 (18)(2)行业集中度较高,境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19)四、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20)1、生产技术壁垒 (20)2、人才壁垒 (20)3、客户资源壁垒 (21)4. 规模生产的壁垒 (21)5、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壁垒 (22)6、供应链管理能力壁垒 (22)7、工业生产数据壁垒 (22)五、行业利润水平情况 (23)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4)1、有利因素 (24)(1)政府的政策扶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24)(2)行业内已形成良好的经营生态圈 (24)(3)国际产业分工转移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5)(4)产业集群效益明显 (25)(5)工业互联网的兴起将进一步促进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26)2、不利因素 (28)(1)智能终端技术更新换代较快 (28)(2)工业互联网领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28)(3)国内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人才供给不足 (28)七、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9)1、PCBA制程 (29)2、系统组装 (29)3、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 (30)(1)智能数据采集技术 (30)(2)设备兼容技术 (30)(3)网络技术 (30)(5)安全技术 (31)八、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31)1、行业周期性特征 (31)2、行业季节性特征 (32)3、行业区域性特征 (32)九、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32)1、上游行业 (33)2、下游行业 (34)3、生产过程智能化对本行业发展的影响 (34)十、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情况 (35)1、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及竞争情况 (35)(1)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 (35)(2)市场竞争状况 (36)2、通信网络设备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及竞争情况 (37)(1)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 (37)(2)市场竞争状况 (39)(3)主要企业简况 (39)①伟创力 (39)②捷普 (39)③新美亚 (40)④天弘 (40)⑤可成科技 (40)⑥比亚迪电子 (41)⑦环旭电子 (41)⑧卓翼科技 (41)⑨欧菲科技 (42)⑩共进股份 (42)⑪长盈精密 (42)3、云服务设备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及竞争情况 (43)(1)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 (43)(2)市场竞争状况 (44)(3)主要企业简况 (44)①广达 (44)②纬颖科技 (44)4、精密工具类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及竞争情况 (45)(1)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 (45)(2)市场竞争情况 (45)5、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趋势及竞争情况 (46)(1)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 (46)(2)市场竞争状况 (46)一、行业主要产品概述1、通信网络设备通信网络设备类产品主要包括各类型网络设备、电信设备及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等。
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 年 7 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新一
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里,国家明确对人工智能发展指出分三步走的目标,以全面 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第一步,到 2020 年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 术标准、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人工智 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1500 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 1 万亿元。 第二步,到 2025 年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 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核 心产业规模超过 4000 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 5 万亿元。 第三步,到 2030 年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 社会治理、国防建设各方面应用的广度深度极大拓展,形成涵盖核心技术、关键系 统、支撑平台和智能应用的完备产业链和高端产业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1 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 10 万亿元。 图 2: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政策落地速度超预期
国内政府对于人工 智能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回顾相关文件,人工智能从 作为互联网和新兴技术一部分被提及,到成为重点阐述和关注的关键技术,再到被 放到国家战略层面高度关注,作为未来国家间竞争的技术高地,人工智能越发得到 政府重视和政策支持。
表 2:《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及的政策手段内容资源配臵
建立财政引导、市场主导的资金支持机制,优化布局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基地,统筹国际国内 创新资源。
制定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完善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政策,建立人
2. 软硬件基础逐渐成熟,应用场景不断扩张........................................... 6
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 2017年将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加速点 (4)一、应用初显:进入“超人”领域 (4)二、软件突破:深度学习为核心算法 (11)三、硬件创新:智能芯片刷新纪录 (12)四、大数据:为AI进化提供养料 (15)第二节制霸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核心先导 (16)一、巨头布局AI,兼并投资稳步上升 (16)二、发达国家抓紧布局人工智能,争夺未来话语权 (18)三、多维度看中国在AI领域弯道超车机会 (20)第三节三领域看人工智能投资机会 (24)一、智能感知领域 (24)二、智能分析领域 (24)三、智能服务领域 (24)图表目录图表1:人工智能多领域投资热度情况 (4)图表2: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应用层的进入门槛和价值 (5)图表3:人工智能将完成人体,公司和产业的重构 (5)图表4:高考机器人初考22min得105分 (6)图表5:高考机器人解题逻辑思维 (7)图表6:AlphaGo三比零完胜世界冠军柯洁 (8)图表7:AlphaGo采用的蒙特卡洛搜素算法(深度学习的一种) (8)图表8:至2025年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减少23万金融员工 (9)图表9:德勤财务机器人应用范围广大,可取代财务人员 (10)图表10: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的核心 (11)图表11:深度学习与传统计算模式完全不同 (11)图表12:GPU芯片龙头英伟达自宣告投资人工智能芯片至今涨幅已达309% (12)图表13:IBM仿人脑芯片truenorth构建电子动物大脑 (13)图表14:IBM制成首个相变神经元,可实现高速无监督学习 (14)图表15:大数据是AI的基础 (15)图表16:全球人工智能投资交易次数和投资额 (16)图表17:谷歌5年来收购人工智能公司不断,巩固其领军地位 (17)图表18:2017年各大公司人工智能商用化程度 (17)图表19:全球人工智能投资额份额,美国遥遥领先 (18)图表20:美国初创企业占全球人工智能投资交易的70% (19)图表21: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主要推动四个方面的工作 (21)图表22:中国脑计划一体两翼战略 (23)表格目录表格1:当前已经公布的人工智能芯片 (14)表格2:美日欧国家层面驱动人工智能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18)表格3: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 (20)表格4:中国人工智能支持性文件和官方举动 (21)表格5:国内人工智能产品概览 (22)第一节2017年将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加速点人工智能此轮浪潮经历了5年的发展,其基础软硬件和产品应用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前言 (5)
第一节新周期开启,制造业设备投资复苏 (6)
一、周期新起点 (6)
二、中期经济向好,助力制造业复苏 (7)
三、从朱格拉周期角度看制造业设备投资复苏 (8)
第二节常提起的“智能制造”,究竟是什么? (10)
第三节智能制造风起原因 (12)
一、智能制造的独特优势 (12)
1、提高产品价格 (12)
2、产出量的增加 (12)
3、降低成本 (14)
二、历史工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作用 (16)
三、国外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借鉴意义 (18)
1、国外的工业4.0 进程 (18)
2、各国工业4.0 建设均有侧重 (19)
第四节方兴未艾的中国智造 (20)
一、我国处于智能制造初期,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20)
1、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高端制造处于产业初期 (20)
2、市场空间大 (21)
二、国家政策持续高度重视 (24)
三、国产关键技术有所突破 (25)
第五节智能制造面面观 (27)
一、智能制造细分领域关系 (27)
二、智能制造将在五大领域打响攻坚战 (28)
1、数控机床 (28)
2、工业机器人 (29)
3、工业软件 (30)
4、工业互联网 (32)
5、3D 打印 (34)
第六节把握“中国智造”当下机遇的三条主线 (36)
一、核心部件国产替代 (36)
二、“中国制造”综合服务商 (37)
三、子领域龙头 (38)
图表1:一图看懂“中国智造” (5)
图表2:朱格拉周期通常为8-10 年的中周期,1978 年以来我国已经经历4 轮 (6)
图表3:2017 年有望成为一轮新的朱格拉周期起点 (6)
图表4:去年下半年以来,出口回暖明显 (7)
图表5:存货回补,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支撑短期经济 (8)
图表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设备工器具购臵增长已经降至冰点,有望反弹 (8)
图表7:工业增加值中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速从去年开始已经扭转了2010 年以来的下滑态势 (9)
图表8:智能制造五大方面 (11)
图表9:智能制造促进企业利润增加 (12)
图表10:德国工业4.0 带来显著的效益提升 (13)
图表11:工业4.0 将制造业产值提高4%-7% (13)
图表12:适龄劳动人口正逐年下降,劳动力不足是关键 (14)
图表13:制造业人均工资持续走高,人工成本增加 (15)
图表14: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16)
图表15:制造业利润增速:高技术产业的利润向好 (17)
图表16:科学技术改善经济边际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总增长占比(美国+英国) (17)
图表17:各国制造业发展阶段梳理:美国、德国遥遥领先 (20)
图表18: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阶段:高端装备仍处于导入期 (21)
图表19:中国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与国外差距大(单位:台/万人) (22)
图表20:汽车销量预测(单位:万辆) (22)
图表21:2016 年国产机器人销量增长快 (23)
图表22:中国成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最大市场,并逐年攀升(单位:台) (23)
图表23:“智造”产业链 (27)
图表24:智能制造各细分领域关系 (27)
图表25:国内机床不同类型市场份额:以中低端为主 (29)
图表26:机器人产业链 (30)
图表27:工业软件分类 (31)
图表28:我国高端市场ERP 企业市场份额:用友为国内领军企业 (32)
图表29:工业互联网产业链 (33)
图表30:3D 打印产业链 (34)
表格1:制造业用工成本增加的同时,机器人成本在下降(单位:元) (16)
表格2:各国工业4.0 布局 (18)
表格3:2015 年到2020 年国产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超过80% (24)
表格4:国家智能制造行业政策梳理 (24)
表格5:《中国制造2025》文件强调了对智能制造重点领域的突破 (25)
表格6:国内工业软件市场排名 (31)
表格7:智能制造细分行业相关企业梳理 (39)
前言
7 月10 日,李克强考察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表示要造真正的中国机器人。
中国智能制造大旗已高举数年,如今中国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已经基本实现进口替代,但是在高端数控机床、高精度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装备以及智能生产等领域仍是蹒跚而行。
目前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情况究竟如何?接下来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在何方?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机会是几何?本报告将为您解读。
图表1:一图看懂“中国智造”
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