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衔接研究
论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连贯解释的互补性-功能语言

〇语言的功能维度编者按:功能是多维度研究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国内外语界,尤其是英语界,将太多精力集中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引进和诠释上。
本刊不否认这一功能语言学理论的重要价值,但是有价值的功能语言学理论还有很多,同样须要关注和研究。
就系统功能语言学而言,在引进的同时,须要从不同维度实现本土化和创新。
本期刊发周频先生关于认知语言学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互补性研究成果,不乏深刻和闪光之处;唐青叶博士从视角出发,探索语篇意义的建构,昭示我们:没有纯粹客观的意义,只有说话人从特定视角出发的主观建构意义。
提要:通过比较认知语言学(CL)和系统功能语言学(SFL)的哲学基础、基本假定、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指出CL与SFL属于不同的语言研究范式,它们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
由于它们具有共同研究的问题——语篇何以连贯,本文比较它们对该问题的研究进路,论证指出CL与SFL对于语篇连贯的解释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互补性。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连贯;互补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3-0056-6Complementarity Betw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on the Explanation ofthe Mechanism of Discursive CoherenceZhou Pin(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By comparing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basic assumption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annot be in inclusion relation because they belong to distinct paradigms of linguistic studies. Rather, with the common research question — what makes discourses coherent, they are complementary in terms of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discursive coherence; complementation认知语言学(CL)与系统功能语言学(SFL)之间究竟是包含关系还是互补关系,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
M. A. K. 韩礼德《篇章、语篇、信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第48卷第1期2011年1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48,No.1Jan.2011篇章、语篇、信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M. A.K.韩礼德(悉尼大学语言学系,澳大利亚)摘要:“篇章”和“语篇”指的是同一种事物,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语篇分析就是把篇章跟语言的系统联系起来。
作者认为,语篇有各种变体,语码变体跟语域、语类无关。
文学语言的特殊性源于语法隐喻。
从事语篇分析的学者都是从自己特定的角度出发的,如,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
很多意义是不能量化的,我们不仅要重视概念意义,也要重视人际意义。
作者还论证了计算机对语篇分析、机器翻译的作用。
关键词: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19(2011)01-0137-10收稿日期:2010-12-05作者简介:韩礼德,男,悉尼大学语言学系荣休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本文是韩礼德先生2010年11月12日在同济大学承办的国际语篇分析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语篇分析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
①“篇章、语篇”分别是英语text 和discourse 的译名。
(本文注释全为译者所加,下文不再说明。
)②全称是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inguistique Applique 。
一、篇章、语篇、语篇分析多年前,有人问我,如何区分“篇章”和“语篇”①,或者我是否认为这两个词是同义词。
我说,篇章和语篇是同一种事物,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这两个词可以互相定义。
“篇章”是作为语言过程(的产品)的语篇;“语篇”是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篇章。
这就是说,“语篇”通常是指有一定长度的语言文字;但是除了这个限制,篇章和语篇指的是同一种现象。
在现代欧美语言学发展的早期,篇章流离于语言学理论研究之外,只有在“文体学”名目下把文学作品当作语言学现象的学者才研究篇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经济语篇分析

第44卷第1期2021年1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L i a o n i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V o l .44 N o .1J a n . 2021D O I :10.16216/j.c n k i .l s x b w k .202101110收稿日期:2020-05-2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语言能力标准特征参数研究 (13A Y Y 005);东北大学研究生教育科研计划立项 国际会议交流英语作者简介:商国印(1980-),男,河北沧州人,东北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及应用语言学研究;赵 雯(1966-),女,辽宁沈阳人,暨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研究㊂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经济语篇分析商国印1, 赵 雯 2(1.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819;2.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 要: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以15篇美国知名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的董事长致辞为语料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其在情景语境和词汇语法方面的特征㊂研究发现,就董事长致辞而言,其语场主要体现在物质过程小句㊁关系过程小句和心理过程小句的使用上;语旨主要通过陈述语气及情态动词及意态动词的选择来体现;而语式主要通过主述位系统的选择来体现其书面语和口头语相结合的特征㊂一方面,各个情景语境因素对其词汇语法的使用起到了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尽管语场㊁语旨和语式主要通过及物性系统㊁语气和情态系统㊁主述位系统来分别体现,但它们之间的制约关系则是相互的㊂研究最终验证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经济语篇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㊂关键词:语篇分析;语场;语旨;语式;词汇 语法特征;年度报告中图分类号:H 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21)01-0110-08一㊁引 言系统功能语言学最早由韩礼德于20世纪50年代末创立,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普通语言学理论模型[1],并且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于语篇分析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合作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交流的主要媒介,经济语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商务活动语境对语篇语言特征和功能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㊂本文选取15家美国知名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的董事长致辞作为语篇分析对象㊂众所周知,年度报告是公司管理层提交给股东的法定文件,定会受到现有股民㊁潜在股民以及财经界的广泛关注㊂此外,年度报告作为一种经济语篇,亦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从而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兴趣㊂他们对年度报告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然而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之一便是鲜有对年度报告进行系统的语言学研究㊂董事长致辞是公司董事长对公司上一年度的经营状况的系统总结及对未来一年的展望㊂相较于年度报告中晦涩难懂的大量财务报表,董事长致辞更为通俗易懂,是普通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语言特色的语篇㊂本研究具有双重意义:从理论上讲,旨在了解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理论如何在类似年度报告中得以应用,并由此扩延到其他的经济语篇;从现实角度讲,研究结果可为一些中国公司撰写英文年度报告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㊂随着中国加入WT O ,公商国印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经济语篇分析111司的信息语篇同样需要符合国际规范,满足国际要求㊂尤其是那些发行B股的公司,它们必须提供英文版的年度报告㊂如果这些公司能够准确㊁有效地运用语言手段来充分展现公司业绩,将对公司的发展大有裨益㊂二㊁理论基础本文选取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㊂该理论主要包含两大组成部分: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㊂系统语法的核心思想认为,语言是一个意义潜势的系统网络㊂这个系统网络包含着成千上万个系统,而各个系统又有各自的范围和子系统㊂各个系统都为表达意义服务㊂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意义潜势,是一个所有可能意义的综合体[2]40㊂功能语法从语言功能视角总结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㊁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㊂韩礼德认为,语言就是用来表达语境意义和言语意义的系统资源㊂由此,他暗示语言存在于各种专业场景㊁语言课堂和语言测试之中,而对其研究也必须在这些语境中进行㊂这引出了功能语法中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语域理论㊂功能语法提出了语域三大变体的学说,即语场㊁语旨和语式[3]25㊂选择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框架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将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而非独立现象,该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更关注社会学角度的阐释㊂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许多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它跨越语言本身的层面去探讨语言的社会环境,认为语言体系具有潜在的意义,涉及社会符号学领域的研究㊂可以说,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兼具高度的理论性与实用价值㊂该理论体系下的三个元功能虽十分抽象,但可以被应用到语言的具体分析当中㊂其次,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清晰地解释了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4]51㊂由于语言是在社会环境而非真空环境中使用,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㊂因此,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的重点是语言和语境之间现实关系的交互性[5]38㊂韩礼德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对语言和语境的关系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研究成果得到了语言学界和语言学之外许多学者的认可㊂他的语域理论系统化阐释了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㊂再次,语言是 意义的体系 ㊂语言的语法结构无论历经怎样的发展,最终都服务于人们的语言表达需要㊂韩礼德认为, 这些功能决定了语言的形式,并为语言的演化明确了路经 [3]25㊂这一观点奠定了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㊂人们使用语言时,语言即成为意义的表达㊂而对于语言使用者而言,意义才是语言的中心元素㊂于是,语言使用者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会根据情况的需要调整语言的使用㊂从这个角度来说,系统功能语法研究的就是使用词来构建意义的方法㊂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义系统与语境的符号结构之间存在系统对应关系㊂语义系统构建意义涉及语境的三个变量,即语场㊁语旨和语式㊂语义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 概念意义㊁人际意义和篇章意义则分别体现语场㊁语旨和语式㊂词汇 语法是以语言形式表达意义的资源[6]㊂由此明确了功能语法的特征,即将语言及其语境联系起来㊂本文试图研究美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董事长致辞语篇与其语境的相互作用㊂希望通过本研究找出此类语篇的语言特点,并探索这些特点与特定语境的联系规律㊂三㊁语料及分析方法按照‘牛津商务词典“的定义,年度报告是 一个组织机构财务状况的陈述,通常每年发布一次 [7]㊂作为一个必需的法律文件,年度报告披露公司在上一年度的运营状况和财务信息,涵盖优势和劣势㊂同时年度报告也会说明公司在改善经营状况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对公司下一年度的情况做出预测[8]㊂一般说来,年度报告包含下列部分:财政摘要㊁董事长致辞㊁首席执行官审评报告㊁董事会成员㊁财务报告㊁审计报告等㊂本文并不是对年度报告的所有部分进行分析,而是选取其主要的语言描述部分 董事长致辞作为主要分析对象㊂年度报告的其他部分涉及财政金融分析,需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方可解读㊂因此,董事长致辞是大多数股民获取该公司信息的主要途径㊂根据以上理论,笔者选取了15篇美国知名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作为分析语料㊂这些美国上市公司112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第44卷资产都在千万美元以上,实力雄厚,享有盛名,因此它们的年度报告具有一定代表性㊂本研究选取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㊁人际功能中的语气和情态系统以及篇章功能中的主述位系统和衔接手段作为主要分析工具㊂本研究通过细致分析15篇年度报告中的董事长致辞,试图探讨上述工具在董事长致辞中的应用,以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经济语篇分析中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㊂四㊁结果及分析15篇语料的量化分析表明,董事长致辞这类语篇中的词汇 语法层次具有特定的模式,并以此来体现这个独特语域的三个变量,即语场㊁语旨㊁语式㊂(一)及物性结构与语场语场描述交流的主题和内容,即表明交流者在谈什么㊂在词汇 语法层次,可以通过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来体现㊂及物性系统是表达说话人的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的核心,它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见㊁所闻以及所作所为分成了若干过程,说明了过程中的相关参与者及环境成分,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所处的各种过程㊁状态和关系[9]㊂传统语法将及物性系统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动词,并且根据其后是否可以接宾语将动词区分为 及物性动词 和 不及物性动词 ㊂这种划分方法的缺点在于其无法解释全部的动词类型现象,比如某些动词归类的重叠现象,即有些英语动词可以归纳到两种类别中,因此,为了减少这种重叠现象,韩礼德将及物性的概念提升到小句的层次[10]㊂同时,韩礼德还认为及物性系统涵盖了整个小句,即涵盖过程㊁参与者和环境成分㊂及物性系统主要由六大过程构成:物质过程㊁心理过程㊁关系过程㊁话语过程㊁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3]25㊂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㊁人际功能以及篇章功能,而及物性属于概念功能中的语义系统㊂及物性是通过参与者㊁过程及环境来解释和体现人们的实际经历和思维变化的㊂通过对及物性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语篇的内容及其体现的事件性质㊂年度报告中的董事长致辞主要用来描述公司在过去一年间做了什么㊁目前正在做什么㊁将来计划做什么,展示公司取得的成绩㊁目前的状况,介绍公司的项目和产品,并解释何时㊁何地㊁如何㊁因何种原因公司采取了新的措施㊁开展了新的业务,等等㊂交际事件的内容通过选择不同的过程来实现㊂量化分析发现,董事长致辞中主要应用了物质过程㊁关系过程两种及物性结构,其中,物质过程的平均使用率为63.74%,而关系过程的平均使用率也达到了25.66%(见表1)㊂物质过程的高频度使用满足了语场需要,因为物质过程能够体现客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 已发生的㊁正在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而股民最关心的恰恰是该公司过去一年的表现,当前正在开展的项目以及公司未来的前景㊂关系过程主要用来表述事与事㊁人与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的频繁使用也满足了股民对公司人事㊁市场地位㊁运营水平等基本状况的了解㊂此外,上述两种过程所占比重高达89.4%,由此可见,这两种过程是描述公司㊁员工㊁产品㊁工程状况等的主要语法手段,这也正是由董事长致辞这种文体独特的语场决定的,即通过对公司所取得的经营业绩㊁当前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描述,以期争取到更多的股民㊂表1及物性系统的构成及平均使用率序号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话语过程存在过程行为过程153.0434.788.701.740.870.87 262.7323.6411.821.8000 366.4222.3910.450.7500 458.8922.228.892.227.780 559.4530.417.372.300.460 659.0029.716.693.770.840 749.0626.4211.329.433.770 868.5022.507.501.000.500 973.8120.243.572.3800 1071.3319.589.09000 1164.1032.052.561.2800 1263.0126.715.483.421.370 1366.6729.292.022.0200 1469.7425.002.631.9700.66 1570.3720.005.194.4400x63.7425.666.892.571.040.10注:表中所有数字均为百分数,下同除上述两种主要过程之外,心理过程在此类文体中也较为常见,其平均比例为6.89%,主要用来表述管理者对公司的信念或期望㊂尽管这种主观心理商国印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经济语篇分析113过程的表述对说服股民也很重要,但董事长致辞中最重要的信息还是通过较为客观的方式来表达的㊂对公司业绩㊁公司实力㊁财务状况㊁产品特点㊁产品优势的描述比起管理者对公司的信心更能说服股民购买该公司的股票㊂此外,在董事长致辞中,话语过程和存在过程也偶尔使用,但行为过程却使用极少㊂话语过程主要用来表述董事长做出的一些重要决定或发布的一些消息,比如该公司本年度的利润额㊁分红情况等㊂尽管这些信息很重要,但不能滥用,因此这类过程所占比重非常小㊂而存在过程在这类语篇中的使用率也很低,其使用主要是基于语篇结构的考虑,用来陈述话题㊂同样,行为过程中只有一个参与者,体现的是个人行为,在董事长致辞中极少使用,在本研究所选取的15篇董事长致辞中,只在2篇中有所体现,而其他13篇中均没有出现㊂这说明,尽管董事长致辞由董事长负责陈述,但他代表的却是整个公司和全体员工,而非董事长个人㊂(二)语气㊁情态结构与语旨语旨主要涉及交流者之间的关系㊂众所周知,沟通本质上是一个双向过程㊂例如,在对话中,说话者说完话后便会等待对方的回复,角色很快就会转变为听者㊂然后,当听者开始讲话以回应对方时,听者就会成为说话者,否则交流将停止㊂因此,两个人实际上交换了自己作为说话者和听者的角色㊂但是,无论角色如何转换,交流的目的始终保持不变,即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某种关系㊂在信息交流中,有四个主要的语言功能:提供㊁命令㊁陈述和疑问㊂有人认为语言功能的语义选择与编码选择的语法结构之间存在相关性,即语言的基本功能与特定的语法结构密切相关:陈述由陈述句表达,疑问通过疑问句体现,命令则由祈使句体现,而提供则可以通过各种语气来表达㊂换言之,如果我们分析文本中的所有情绪类型,我们可以发现说话者打算实现哪种语言功能以及他或她扮演哪种语言角色[11]㊂除了语气之外,情态是另一个有用的人际关系要素,常指文章表达态度的方式㊂根据人际元功能中 交流物 的不同,系统功能语言学将情态分为情态化和意态化两类㊂情态化有 概然性 和 通常性 两种可能;意态化有 义务 和 意愿 两种可能[2]88-92㊂如果 交流物 是信息,则交流形式与信息在概率或常态性方面的有效性有关;如果 交流物 是商品和服务,则交流方式与说话人对最终的交流成功有多大的信心有关㊂情态化可以由语气中的限定性情态动词㊁情态副词来表达,或由两者一起来体现㊂意态化一般由语气中的限定性情态动词㊁被动谓体动词或谓体形容词来体现,也可以由语气副词与限定性情态动词一起来表达㊂董事长致辞中涉及的交流者主要是作为作者的董事长和作为读者的股民㊂为了更明确地表述语言与社会角色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C a t e P o y n t o n提出的模型㊂P o y n t o n建议把语旨分为三个连续的统一体:权力㊁情感投入和联系[4]299㊂按照此模型,董事长致辞的语旨可以描述为:相对正式性;信息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权力不平等性(但这种不平等已被弱化,以突出二者非权威性的一致);作者与读者虽无直接交流,但具有很高的情感投入㊂这些特征通过对人际功能中语气和情态系统的选择来实现㊂量化分析表明,在四种主要语气中,陈述语气在这类语篇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所占比例为95.19%~ 100%,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偶尔使用,而感叹语气则在15篇致辞中均无体现(见表2)㊂陈述语气的主导地位表明,文章主要的语言功能是叙述,而此类文体的共性就是提供信息㊂根据P o y n t o n的模型,这暗示了讲话者比听者具有更大的权力,因为讲话者控制着整个交流过程[4]300㊂而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因为董事长总是掌握着公司详细的信息,在此情况下,他/她有责任显示其在了解公司和掌控公司方面的权威,以便帮助股民树立对该公司的信心㊂仅有3篇语料使用了祈使句㊂众所周知,祈使句通常被用来表达 命令 语气或要求接收者提供产品或服务,而且这种语气只用在交谈双方人际距离并不大的情况下[4]302㊂这似乎与董事长在致辞中与读者很少有交流这一事实有些矛盾㊂但值得注意的是,祈使语气在这里实质上是 提供 的一种变体㊂因为董事长不可能也不应该去强迫股民做出选择㊂因此祈使语气在这里的使用表达了董事长对公司股民的一种强烈而且直接的 邀请 ,同时营造出一种朋友般的氛围,进而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㊂在疑问语气方面,一般疑问语气只在1篇致辞中有所体现,而有5114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第44卷篇致辞使用了特殊疑问语气㊂在此类语篇中,疑问语气的使用并不是表示真正的疑问,而是用来创造一种更加口语化的语式,营造一种面对面交流的氛围,用以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并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人际距离㊂在情态系统方面,15篇致辞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意态化和情态化,但只有11篇致辞使用了否定,而且所占比重也很少(见表2)㊂究其原因,是因为董事长致辞提供的主要是关于公司业绩方面的信息,作者更愿意从肯定的角度进行陈述,以期给股民留下更好的印象㊂意态化的使用表明双方之间很少有交际㊂情态化的使用则表明一种尊敬的语旨㊂情态动词的选择为这种书面语篇增添了会话语气㊂在某些语篇中,可以使用情态化来表示尊敬,或者表明交流者承认他们的交际并不平凡,而且他们之间存在权力的不平等[4]302㊂在董事长致辞中,所有信息均由作者提供,所以看起来作者的权力要比读者的权力大得多,而适当情态化的使用,则可以通过平衡由作者主导所带来的权力不平等来降低作者的权威,增加尊敬语旨㊂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意态化在所有语篇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1.79%~17.54%)㊂尽管董事长致辞中提供的信息并不仅仅是 信息 ,还可视为信息接收者将要获得的潜在 商品和服务 ,是赢得潜在股民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㊂然而,这种潜在交易能否成为现实,将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意态化在这里既可以表达出作者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可以作为不经常交际的参与者之间的一种礼貌㊂这些意态化的小句同样可以被看作是作者建议读者做事情,即购买该公司的股票㊂这种方式在所持权力不平等并且交际不频繁的参与者之间尤为适合,因为它比祈使语气表达的强迫性要低得多㊂表2 语气㊁情态系统的构成及平均使用率序号 语气情态陈述一般疑问特殊疑问祈使感叹情态化意态化否定1100.0000003.087.6910.772100.0000003.752.500.633100.0000002.204.4004100.00000010.5317.541.75599.3100.69004.839.662.766100.0000006.965.061.907100.0000008.338.330899.27000.7308.705.801.459100.0000003.571.791.791097.8502.150018.098.51011100.0000003.771.8901298.9001.10008.705.801.451398.511.490005.978.964.481495.7501.063.1902.132.131.061595.1901.203.6102.403.614.82x 98.990.100.410.5006.206.242.19(三)主位结构与语式语式指话语在情景中的组织方式及功能㊂当我们从文本元功能角度审视话语时,我们试图了解说话者或作者如何以一种使他们顺利适应对话㊁报纸文章和年度报告等正在发展的话语事件的方式来构造其信息㊂系统功能语言学开发了T h e m e -R h e m e商国印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经济语篇分析115系统,以实现话语的篇章功能㊂根据H a l l i d a y 的说法, 主位是传达信息出发点的元素;它是与该子句有关的部分 ,而 其余的信息,即展开主位的部分,被称为述位 ,而 结构由顺序表示无论选择哪种结构作为主位都要放在首位 [2]37㊂因此,这两个元素的顺序始终是 主位^述位 ㊂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位置 只是主位的标识,而不是其定义,从功能角度看,主位只是 特定结构配置中的一个要素,而这些结构配置整体上构成了消息[2]38㊂由此可见,语式需要通过篇章功能来体现㊂作为书面语篇,董事长致辞融合了口头语式和书面语式,以创造作者与读者之间中度的人际距离,这对篇章意义和人际意义都有重要作用㊂此类语篇围绕公司㊁业绩及员工展开,对读者的描述并不多㊂语式影响谋篇意义的选择,主要表现在对主位结构和衔接手段的影响上[9]㊂下文主要就董事长致辞语篇中的主位结构特征进行探讨㊂主位结构的选择对于语篇的最大贡献在于 语篇的内部衔接[4]299㊂主位选择与语篇语式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㊂一方面,主位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式,运用不同的安排赋予信息不同的地位;另一方面,不同的语式选择可以控制主位选择㊂主位可分为多重主位㊁简单主位和小句主位三种㊂多重主位由人际主位㊁篇章主位和话题主位构成,而简单主位则只包含话题主位[2]52(见表3)㊂不同的主位选择与语式价值相关[4]300㊂ 表3 主位系统的构成及平均使用率序号人际主位篇章主位话题主位第一人称公司名称产品/工程/业绩顾客/市场/社会小句主位11.1624.4216.285.8130.2323.264.65203.1720.637.9435.984.762.12304.5922.028.2734.8610.092.7541.1620.9318.603.4931.4013.953.4952.4510.7822.068.3331.8621.084.9063.3220.3825.593.7935.5511.853.797023.4025.532.1353.1910.646.3882.2913.1418.866.2940.0010.865.1491.4527.5442.037.2528.997.257.25102.2720.4531.064.5522.7312.125.30113.3923.7315.256.7839.6618.645.08122.4216.9422.582.4225.8118.556.45132.2016.4830.776.5927.4713.196.5914017.8318.6014.7332.567.754.6515015.1323.5310.9236.138.405.04x 1.4717.2623.566.6233.7612.834.91经量化分析发现,在董事长致辞这类语篇中,大多数语句采用的是简单主位(即仅包含话题主位,计算方式:话题主位所占百分比减去 人际主位+篇章主位 百分比,再加上重复计算部分,即下文中所给的0.41%,所得的结果为58.45%)㊂在为数不多的多重主位中,只有 篇章主位+话题主位 和 人际主位+话题主位 两种,更为复杂的有 篇章主位+人际主位+话题主位 ,小句主位则极少使用(由于这种主位已在上述统计中出现,属于重复计算部分,故采用篇章主位㊁人际主位㊁话题主位与小句主位所占百分比之和减去100%可得,根据表3,具体计算结果仅为0.41%)㊂而篇章主位(17.26%)比人际主116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第44卷位(1.47%)所占比重更高,研究结果表明,多重主位在该文体中更多用来实现语篇的连贯而非人际意义㊂连接词和连接语的频繁使用使得这些语篇更加口语化,因为带有明显连接关系的小句复合体常出现在口语语式中㊂另一个体现该类文体融合书面语式和口语语式特征的是小句主位的使用(4.91%)㊂15篇致辞中都使用了小句主位,这表明小句复合体在此类语篇中经常被用到,而这恰恰体现的是口语语气㊂因为一般说来,口语有较高的语法复杂性(每个句子包含很多小句)的特征,而书面语语法复杂性较低[5]98㊂然而,附属句出现在主位位置上则体现了一定量的预先计划,这在口语中是不常见的现象㊂因此,这类语篇既像书面语言,又保留了口语的部分特征㊂在话题主位方面,以公司名称㊁产品㊁工程㊁业绩和员工等与公司相关的词语作为主位所占比例超过了60%,这符合董事长致辞的主要目的,即向股民展示该公司的整体情况㊂而其中以人称代词 W e I作为话题主位并占有较高的比重(23.56%),这一方面说明董事长致辞这种文体融合了书面语式和口语语式,另一方面也表明作者在该语境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㊂以顾客㊁市场和社会等与公司无直接关系的词语作为主位仅占12.83%,这体现了作者与读者之间权力的不平衡,同时也表明作者有意客观的态度㊂本研究选取的董事长致辞中,80.42%的小句为无标记主位,也就是说,大多数小句的语序是正常的,符合向读者提供信息的需要㊂有标记主位在董事长致辞中也存在,所占比例为19.58%㊂标记主位在日常交谈中很少出现,可以被看作是书面语式的体现㊂因此,标记性主位的使用体现了作者在设计文章发展方面别具匠心㊂五、结 论综上所述,本文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15篇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的董事长致辞为语料,从语场㊁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了该类语篇在语义方面的特征(见图1)㊂图1 董事长致辞的情景语境与语义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就董事长致辞而言,一方面,各个情景语境因素对其词汇语法的使用起到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尽管语场㊁语旨和语式主要通过及物性系统㊁语气和情态系统㊁主述位系统来分别体现,但它们之间的制约关系是相互的㊂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董事长致辞这类语篇,验证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经济语篇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㊂系统。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看歌词语篇中的语码转换

位系统 , 系统和衔接系统。 信息 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 , 指的
是语篇 中意义之间的关系。衔接(oein 通过语言手段 , chs ) o 如语 法词 汇手段来 实现 , 而连贯 (o eec ) chrn e是一个 心理现
象 , 过语言交际双方的共有 知识来 实现的。 如果语 是通 J4 9
一
、
引 言
篇 中一个成分 的理解需要依 赖另外的成分 ,就会产生衔 接。 衔接手段一般 主要有两种 , 即语法和词汇手段 。 重复是
一
语码转换 ( d—wt i ) c e s ihn 或语 码混 合(oe mxn ) o c g c — i g d i 是使用 双语 (inu lm) b i a s 或多语(ufiga s ) lg i m ll ulm 语言环境 in i 中的一种 常见现象 。所 谓语码 ,简单 的说就是 一种语言 (agae , 1 ug )言语 变体 (p ehvr t) 或者 方言 (i et。 n sec aiy , e da c) l 语码转换 就是语言使用 者从一种语 言或言语变 体到另一
之多, 另外一句 ‘ u cm o ho 意思和题 目也 B tf o et yuw o ’ iI o
(9420 )指 出语 言使 用中的 三个功能 , 19 10 0 m 即概 念功能 , 人际功能和语篇 功能 。 其中 , 语篇功能有三个语义系统 , 主
很接近, 出现了两次。很多歌 曲的歌词 中嵌入 的重复语码
汉语 之间的语码转换相 当普遍。 从文献上看, 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歌词中语码 转换较少。 从 歌词语篇 中的语码转换 不 同于其他 类型语篇 中的转换 , 有其特定 的原因和功能。这些原 因及功能可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来进行分析 。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篇教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篇教学摘要:继续教育突显在外语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影响了继续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侧重句法分析及语言讲解,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系统语篇分析为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框架,并且能够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深远意义。
关键词:继续教育;系统功能;英语;语篇教学一、引言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
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又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继续教育不断发展,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突显的问题尤其引人关注。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本质上是一个语义系统网络,并通过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某篇功能提供意义潜势。
语言交际不是通过孤立的句子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语篇去实现的。
本文集中讨论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语篇分析在继续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语篇分析研究中的成果,可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深远意义。
二、系统功能语篇分析对英语教学的理论指导语篇分析的目的不是理解语篇表示什么意义,而是说明对于读者或受话者来说语篇是如何并且为什么表达它所表达的意义的。
著名语言学专家z,Harris在论述语篇分析理论时指出:“语言不是存在于零散的词或句中,而存在于相互衔接、连贯的语篇中。
”韩礼德(Halliday,1994)进一步指出,语篇分析的目标总是有两个可能的层面。
语篇分析的第一个层面需要说明语篇是如何并且为什么表达它所表达的意义的。
鉴于这点,必须将语篇和语法系统结合起来,以说明语篇是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将意义现实化的。
任何一个语篇都是通过表达语言的三个语义功能将语义系统现实化的: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又称作经验功能,主要体现为及物系统;人际功能指的是语言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动机,并建立和维持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功能,主要体现为语法中的语气和情态;语篇功能指的是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体现为语法中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手段。
张德禄语篇衔接连贯研究的系统功能观及教学指导意义

张德禄语篇衔接连贯研究的系统功能观及教学指导意义闵菊辉【摘要】张德禄的衔接连贯研究采纳了韩礼德的语域衔接理论,即“衔接+语域一致性=连贯”,突显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理论和语境理论.其衔接研究突出了语言的谋篇功能、人际功能、概念功能、以及情景语境对衔接机制的制约作用;其连贯研究丰富了韩礼德的理论模式,强调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决定性作用,指出文化语境是决定语篇连贯的首要条件,情景语境是实现连贯的外部条件.【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1)002【总页数】5页(P104-108)【关键词】衔接;连贯;系统功能语言学;元功能理论;语境理论【作者】闵菊辉【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衔接连贯研究在国外蓬勃兴起,但其理论体系在学术界至今未达成共识,不同学者构建了不同理论,如韩礼德和哈桑的语域衔接理论,凡.戴克的宏观结构理论,丹奈士和福利士的主位推进理论等[1]。
国内学者也在该领域积极探索,其中胡壮麟和张德禄最具影响。
在其影响之下,众多国内研究或分析阅读文本的语篇特征,或探讨写作文本的衔接连贯特点及问题。
其中多数研究只注重部分理论的运用,缺少从整体上对衔接连贯理论进行宏观梳理。
连贯的研究方法迄今主要包括:语言形式研究、语用推理研究、功能语法研究和认知心理研究[1]。
本文拟从系统功能语法入手,梳理张德禄从1989年至2010年的20余篇相关论文,力求从整体上较全面地反映其研究成果,发现其研究的内在联系。
文章首先概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再集中阐述张德禄文献中的系统功能观,最后归纳其研究成果并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一种语篇分析理论,20世纪中后期由韩礼德在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斯(J.R.Firth)的系统-结构(system-structure)理论的影响下创立[2]。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唐诗语篇分析

都 存在于语篇语境中。 唐诗 中名词也有语篇之外 的特定 的外指 , 主要有两种 :1特指 ()
该 词所蕴涵 的文 化含 义 。例如 “ 柳树” 中国文化 中常 带有离别之 在
意 。王维名作 《 阳关三叠》 头两句是 : 开 渭城 朝雨渑轻尘 , 客舍青青
柳 亦新。 作者开篇用一个 “ ” , 柳 字 奠定 了全篇 的“ 离别 ” 调。 2 特 基 ()
2唐诗语篇衔接特征分析
21语篇衔接手段概述 .
H U a 和 H s 在他们俩 合著《 ai y d an a 英语 的衔接》 中对英语 的衔 接 手段作了全面 的描 写 , 并将这些手段 分成两 大类 , 即语 法手段 和词 汇手段。 其具 体表现形式是 : 照应 、 替代 、 略、 省 连接 、 复、 重 搭配。 下 文将讨 论唐诗语篇中有别于其他语篇 的衔 接特 征。 2 . 诗语篇照应特点分析 2唐 照应指的是语篇 中一个成分用作 另—个成分 的参照点 。照应可
境 界是 “ 唐诗之本”谭德 晶,0 11)而营造境界 就不可能仅 ( 20 :4 , 仅依靠语篇内部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字 面意义 ,更要依靠字面 以外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隐喻研究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隐喻研究我们来了解一下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由迈克·哈尔蒙(M.A.K.Halliday)和鲁珀特·福勒(Rupert Fowler)共同提出的,它强调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因此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密不可分。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被看作是一种资源,用于实现交流目的。
语言不仅是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更是用来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的手段。
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功能和目的,强调语言是如何被使用的。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被认为是语言使用的基本单位。
语篇是一种连续的、有机的语言结构,是交际中的产物。
语篇不仅是语言的外在形式,更是交际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语篇分析,即对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语言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
语篇分析旨在揭示语篇中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篇中的信息如何通过语言来传达和交流。
隐喻在语篇中的运用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隐喻是一种将一个事物或概念用另一个具体的、形象化的事物或概念来表示的修辞手法。
隐喻在语言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还可以为语言传达更丰富的信息。
在语篇中,隐喻可以通过各种语言结构和功能来体现。
通过叙述、描述、对比、解释等语言功能来运用隐喻,以实现对所要表达的信息的丰富和生动的展现。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隐喻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语篇隐喻的结构分析。
在语篇中,隐喻往往通过不同的语言单位和语言结构来体现。
通过分析隐喻在语篇中的具体运用,可以揭示隐喻的结构特点,以及隐喻所涉及的语言单位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隐喻的功能分析。
隐喻在语篇中的运用不仅具有丰富的表达方式,还具有丰富的功能。
通过分析隐喻在语篇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揭示隐喻在信息传递和交流中的功能特点,以及隐喻所产生的语篇效果。
隐喻的意义分析。
隐喻所涉及的两个语言单位和结构往往具有不同的意义,通过分析隐喻在语篇中的具体运用,可以揭示隐喻所涉及的语言单位和结构的意义特点,以及隐喻所传达的具体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衔接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引言
语篇研究是“一门旨在探讨言语交际中形式与功能之间关系的学科”。
作为语言学领域独立的分支学科,其始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了六十年代开始日益发展。
它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启蒙阶段、开拓阶段和巩固阶段。
启蒙阶段的语篇研究主要是从词、句到整个语篇的过渡,从片面的、抽象的理论研究到具体的、全面的理论研究,其中韩礼德(Halliday)的衔接理论取得了突破。
开拓阶段从功能句子观和交际动力理论过渡到结构与功能,音系、语法、语义成为语篇研究的特色。
在巩固阶段,系统功能主义的语篇语法开始成熟,语篇研究范围变得题材多样,领域宽广,视角丰富。
其实,最近10 年来的语篇研究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多视角、跨学科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网络语篇、多模态语篇、电子语篇、语料库语篇等成为语篇研究中新的内容。
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把语言看作一个完整的资源系统,它更是一个系统的科学。
系
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分析是把篇章跟语言的系统联系起来。
语篇衔接则是语篇研究的核心。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适用性
20 世纪30 年代,当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明确表示应把语言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和关系来研究,这一思想为以后的语言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纵观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无一流派不受索绪尔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如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伦敦学派甚至转换生成语法。
弗斯(Firth)是伦敦学派的领导者,他首先提出了“结构”和“系统”的概念。
韩礼德是60 年代以后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老师弗斯的衣钵,同时也吸收了其它学派的某些观点,建立和发展了当代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语言的三个核心纯理功能,即概念纯理、人际纯理和语篇纯理功能。
从胡壮麟等人的表述中我们得知,纯理功能的提出得益于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比如概念功能是马林诺夫斯基的“实用”功能和“巫术”功能的延展,人际功能是“寒暄”功能的延展。
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和“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的思想则为韩礼德语篇纯理功能的提出作了历史性的铺垫。
从马林诺夫斯基到弗斯再到韩礼德是系统功能语法的萌芽、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衔接
语篇一词在语言学中指一个任何长度的、语义完整的口语或书面语的段落。
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它表达的是意义而非形式。
语篇的形式不拘一格,独白,对话、诗歌和散文都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语篇。
我们所说的语篇既包括话语(discourse)又包括篇章(text)。
系统网络与语篇关系密切,每一个意义行为都是同时在许多维度上进行选择的实例,网络绘制出从系统到实例的路径。
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篇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而语篇衔接是语篇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衔接与连贯
衔接的概念最初是韩礼德和哈桑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提出的。
它是指“存在于文本或篇章中的意义关系”。
也就是说,它是语篇中超出语法结构的一系列构建意义的资源,是一个语义范畴。
要使这些意义潜势有效的表达出来,就必须通过衔接手段实现。
语篇衔接分为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前者由语篇衔接手段等语言形式帮助实现的,后者则是由语篇衔接手段之外的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帮助实现的。
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显性衔接包含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它们是通过篇章的表面结构比如说语法手段或者词汇手段实现的,是语言内部的词汇句法层次的体现过程。
(二)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衔接
衔接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共同点是把语言看作意义概念而非形式概念。
人们通过使用语言形成语篇,语篇具有能动性,使“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能够成为共享的信息:它为发话者提供了引导受话者理解语篇的策略”。
语篇意义和概念意义与人际意义不是单方向的线性关系,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张德禄用实例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语篇意义组织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来实现语言交际功能,同时也存在依赖于对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组织方式和模式。
衔接是一种语篇意义模式,用来组织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
它使单个独立的语言片段前后呼应成为一体,还能突出语篇的某一部分。
根据在语境中发话者和受话者所共有的信息来表述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
也就是说语篇的衔接能够使人们认知周围的世界和内心世界经验,表达人对世界的客观经验和主观看法。
同时,确定总体社会角色,行使对话交际中的言语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衔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框架,语篇衔接机制则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指导下超越了句子之间的衔接,发展为句子与段落之间、语篇的段落与段落之间、语篇的段落与语篇部分和整体之间
的衔接。
比如最初韩礼德和哈桑在探讨平行结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之间的衔接时,主要体现在小句结构上;小句复合体通过两种同步系统结合在一起,即相互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而逻辑语义关系主要通过扩展系统表现出来(另外一种是投射系统),如解释、延伸和增强。
虽然研究小句复合体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得到了学者的一致认可。
衔接不仅存在于小句之间,也存在于非定谓小句、句子之间或者段落之间。
胡壮麟把及物性理论、主位—述位理论、信息理论、语境理论等宏观结构之间的衔接纳入了语篇衔接理论之中;张德禄的语气结构和情态实现的人际意义关系、词汇体现的态度意义关系和由外指性机制实现的语篇与语境之间的意义关系衔接,也丰富了语篇衔接研究的视角。
衔接机制的丰富使语篇衔接研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加深了人们对语篇结构和语篇功能的认识。
四、语篇衔接研究的展望
正如胡壮麟等说的那样:语篇衔接不仅有助于对语言本身进行科学描写,也有利于话语分析、文体研究、美学、修辞学、语用学等科学的发展。
系统功能语言学指导下的语篇衔接研究传承与创新并肩发展,如果没有韩礼德等人的基础理论,就没有其他人的理
论创新和发展,所以我们首先要继承和充实衔接理论的建设。
比如衔接与认知关联的研究,语篇意义的实现是一个认知过程和复杂而高级的信息加工过程。
在理解语篇时,语言使用者需要利用语篇所包含的各种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通过对明示行或者隐含行的相关信息的使用,构建对于语篇的连贯解释。
其次,语料库为语篇衔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描写素材。
加强通用语料库、专业语料库以及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获取更多的数据。
尤其要加强学习者口语语料库的建设,虽然口语语料的建设与研究难度大,加上即时条件的约束及动态特征,但其社会功能和语用功能的研究与时俱增。
肯尼迪曾指出口语交际的研究和口语语篇中的衔接将逐渐成为以语料库基础的描述性研究的焦点。
我国学习者口语语料库除了“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和“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具有系统性和广泛性之外,口语语料可谓匮乏。
一线教师收集学生英语口语语料来研究学生的外语学习特征和有效性也显得至关重要。
尤其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资源。
比如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除了研究他们的言语特征如语音、语法外,我们还可以研究他们在口语表达时的非言语特征如目光、手势、动作、声调等。
全面地探索理工科院
校学生的口语伴随特征、语言与非语言特征关系等多模态话语系统必将成为语篇分析和二语习得领域的新方向。
最后,语篇衔接研究应超越单一语种和文体。
把传统的英语研究逐渐向其它语言如汉语、日语、韩语、泰语等扩展,这符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适用性”特征。
我们还应该涉及更多不同的文体文本和体裁,比如特定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
语篇衔接的研究成果还应该运用到语言教学、文体学和翻译研究之中。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