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三种损失计算

合集下载

线路损耗

线路损耗

线路损耗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

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

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

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

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1.输电线路损耗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P=I2R式中△P--损失功率,W;I--负荷电流,A;R--导线电阻,Ω(2)三相电力线路线路有功损失为△P=△PA十△PB十△PC=3I2R(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

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R20=RL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Rt=a(tP-20)R20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Rl= R204)线路实际电阻为R=R20+Rt+Rl(4)线路电压降△U为△U=U1-U2=LZ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

电路输送线损耗计算公式

电路输送线损耗计算公式

电路输送线损耗计算公式引言。

在电力输送系统中,线路损耗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线路损耗不仅会导致能源浪费,还会影响输电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准确计算线路损耗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路输送线损耗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线路损耗的定义。

线路损耗是指电力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的存在而发生的能量损失。

线路损耗通常以功率的形式表现,单位为瓦特(W)或千瓦(kW)。

线路损耗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导线本身的损耗,另一部分是绝缘子、接头、导线间隙等部分的损耗。

二、线路损耗的计算公式。

线路损耗的计算公式通常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来表示。

在直流系统中,线路损耗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P = I^2 R。

其中,P为线路损耗,单位为瓦特(W);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R为线路电阻,单位为欧姆(Ω)。

在交流系统中,由于电流和电压是变化的,因此线路损耗的计算会更加复杂。

一般来说,交流系统中线路损耗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P = I^2 R + I^2 X。

其中,P为线路损耗,单位为瓦特(W);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R为线路电阻,单位为欧姆(Ω);X为线路电抗,单位为欧姆(Ω)。

三、线路损耗的影响因素。

线路损耗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线路长度、导线材料、导线截面积、电流大小、电压等级、环境温度等。

线路长度越长,线路损耗就越大;导线材料的电阻率越小,线路损耗就越小;导线截面积越大,线路损耗就越小;电流越大,线路损耗就越大;电压等级越高,线路损耗就越小;环境温度越高,线路损耗就越大。

四、线路损耗的应用。

线路损耗的准确计算对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根据输电距离、负荷大小、线路材料等因素来计算线路损耗,以确定合适的线路参数和电力设备。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中,需要实时监测线路损耗,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输电效率。

电力线损计算方法

电力线损计算方法

电力线损计算方法线路电能损耗计算方法A1线路电能损耗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均方根电流法,其代表日的损耗电量计算为:ΔA=3Rt×10-3(kW?h)(Al-1)Ijf=(A)(Al-2)式中ΔA——代表日损耗电量,kW?h;t——运行时间(对于代表日t=24),h;Ijf——均方根电流,A;R——线路电阻,n;It——各正点时通过元件的负荷电流,A。

当负荷曲线以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表示时:Ijf==(A)(Al-3)式中Pt——t时刻通过元件的三相有功功率,kW;Qt——t时刻通过元件的三相无功功率,kvar;Ut——t时刻同端电压,kV。

A2当具备平均电流的资料时,可以利用均方根电流与平均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电能损耗计算,令均方根电流Ijf与平均电流Ipj(代表日负荷电流平均值)的等效关系为K(亦称负荷曲线形状系数),Ijf=KIpj,则代表日线路损耗电量为:ΔA=3K2Rt×10-3(kW?h)(A2-1) 系数K2应根据负荷曲线、平均负荷率f及最小负荷率α确定。

当f>0.5时,按直线变化的持续负荷曲线计算K2:K2=[α1/3(1-α)2]/[1/2(1 α)]2(A2-2)当f<0.5,且f>α时,按二阶梯持续负荷曲线计算K2:K2=[f(1 α)-α]/f2(A2-3)式中f——代表日平均负荷率,f=Ipj/Imax,Imax为最大负荷电流值,Ipj为平均负荷电流值;α——代表日最小负荷率,α=Imin/Imax,Imin为最小负荷电流值。

A3当只具有最大电流的资料时,可采用均方根电流与最大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能耗计算,令均方根电流平方与最大电流的平方的比值为F(亦称损失因数),F=/,则代表日的损耗电量为:ΔA=3FRt×10-3(kW?h)(A3-1)式中F——损失因数;Imax——代表日最大负荷电流,A。

F的取值根据负荷曲线、平均负荷率f和最小负荷率α确定。

输电线路损耗

输电线路损耗

输电线路损耗1.输电线路损耗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 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P=I2R式中△P--损失功率,W;I--负荷电流,A;R--导线电阻,Ù(2)三相电力线路线路有功损失为△P=△PA十△PB十△PC=3I2R(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

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R20=RL式中R--电线电阻率,/km,;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Rt=a(tP-20)R20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Rl= R204)线路实际电阻为R=R20+Rt+Rl(4)线路电压降△U为△U=U1-U2=LZ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

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

铜损与变压器负载率的平方成正比。

配电网电能损失理论计算方法配电网的电能损失,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失。

由于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客户用电性质不同,负载变化波动大,要起模拟真实情况,计算出某一各线路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电能损失是很困难的。

因为不仅要有详细的电网资料,还在有大量的运行资料。

有些运行资料是很难取得的。

另外,某一段时间的损失情况,不能真实反映长时间的损失变化,因为每个负载点的负载随时间、随季节发生变化。

而且这样计算的结果只能用于事后的管理,而不能用于事前预测,所以在进行理论计算时,都要对计算方法和步骤进行简化。

线路损耗公式及计算

线路损耗公式及计算

线路损耗公式及计算
线路损耗的计算公式取决于具体的电力系统和线路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
1. 铜损公式:ΔP1=I²R1
其中,ΔP1为铜损,I为线路电流,R1为线路电阻。

2. 铝损公式:ΔP2=I²R2
其中,ΔP2为铝损,I为线路电流,R2为线路电阻。

3. 导线截面选择计算:I=P/U
其中,I为线路电流,P为输送功率,U为电压。

根据线路电流和所需的安全余量,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

4. 变压器损耗计算:
a. 有功损耗:ΔP=P0+Kt*P1
其中,ΔP为有功损耗,P0为铁损,P1为铜损,Kt为负载系数。

b. 无功损耗:ΔQ=Q0+Kt*Q1
其中,ΔQ为无功损耗,Q0为空载无功损耗,Q1为负载无功损耗,Kt为负载系数。

5. 线路电压降计算:ΔU=I*R
其中,ΔU为电压降,I为线路电流,R为线路电阻。

这些公式只是线路损耗计算的一部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参数取
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同时,这些公式仅适用于稳态条件下的计算,对于暂态过程和动态过程的线路损耗计算,需要采用更为复杂的方法和模型。

输电线路损耗计算公式

输电线路损耗计算公式

输电线路损耗计算公式输电线路损耗是指在输电过程中,由于电阻、电感等因素引起的电能损失。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输电线路损耗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计算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输电线路损耗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输电线路损耗的计算公式输电线路损耗的计算公式为:P = I^2R其中,P是损耗功率,单位为瓦特(W);I是电流,单位为安培(A);R是电阻,单位为欧姆(Ω)。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输电线路的复杂性,计算公式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

例如,考虑电感对损耗的影响,可以将公式改写为:P = I^2(R+Xl)其中,Xl是电感,单位为欧姆(Ω)。

另外,由于输电线路的长度和材料等因素对电阻的影响,可以将电阻分为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分别用Rdc和Rac表示。

因此,完整的计算公式为:P = I^2(Rdc+Rac+Xl)其中,Rdc和Rac分别是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Xl是电感。

二、输电线路损耗的应用输电线路损耗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电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二是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中,输电线路损耗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对输电线路的损耗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确定合适的线径和材料,以及优化输电线路的布局和结构,从而降低损耗,提高输电效率。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中,输电线路损耗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对输电线路损耗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线路故障,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电网的负荷分配和优化输电线路的运行方式,降低损耗,提高输电效率。

三、输电线路损耗的控制策略为了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需要采取一系列控制策略。

具体措施包括:1. 优化输电线路的布局和结构,选择合适的线径和材料,降低电阻和电感。

2. 采用高效的输电设备,例如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智能输电设备,提高输电效率。

3. 优化电网的负荷分配和输电线路的运行方式,避免过载和电压不稳定等问题。

4. 加强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线路故障。

输电线路损耗计算公式

输电线路损耗计算公式

输电线路损耗计算公式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电力的传输过程中,输电线路的损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如何计算输电线路的损耗是电力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输电线路损耗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一、输电线路损耗的定义输电线路损耗是指在输电过程中,电能由电源端输送到负载端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损失。

输电线路损耗通常包括导线电阻损耗、电感损耗、电容损耗和绝缘损耗等。

二、输电线路损耗的计算公式1.导线电阻损耗导线电阻损耗是指导线电流通过导线时,由于导线电阻而产生的电能损失。

计算公式如下:P=IR其中,P为导线电阻损耗,单位为瓦(W);I为导线电流,单位为安(A);R为导线电阻,单位为欧(Ω)。

2.电感损耗电感损耗是指输电线路中的电感元件(如变压器、电感器等)在电流通过时由于电感自身电阻而产生的能量损耗。

计算公式如下:P=IR其中,P为电感损耗,单位为瓦(W);I为电感电流,单位为安(A);R为电感电阻,单位为欧(Ω)。

3.电容损耗电容损耗是指输电线路中的电容元件(如电容器等)在电流通过时由于电容自身电阻而产生的能量损耗。

计算公式如下:P=IR其中,P为电容损耗,单位为瓦(W);I为电容电流,单位为安(A);R为电容电阻,单位为欧(Ω)。

4.绝缘损耗绝缘损耗是指输电线路中的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能量损耗。

计算公式如下:P=IR其中,P为绝缘损耗,单位为瓦(W);I为电流,单位为安(A);R为绝缘电阻,单位为欧(Ω)。

三、输电线路损耗的影响因素1.导线材料和导线截面积导线材料和导线截面积是影响导线电阻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导线电阻越小,导线损耗越小。

2.线路长度线路长度越长,导线电阻越大,导线损耗也越大。

3.电流大小电流大小越大,导线电阻损耗也越大,同时电感损耗也会增加。

4.频率频率增加,电容损耗和电感损耗都会增加。

四、输电线路损耗的控制方法输电线路损耗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选择合适的导线材料和导线截面积。

线路损耗计算公式

线路损耗计算公式

线损就是电阻消耗的电压或电能,电线的截面积和长度决定电阻的多少,电流决定电压或电能损失的多少,通过的电流越大,电压损失越多,电能损失越大,通过的时间越长,电能损失越多,
比入你的用电:
电阻公式:
R=xx
通过5KW三相负荷时,电流约为9A
电压损失U损=IR=9X0.4=3.6V
电量损失P=I2R=9X0.4=32.4W(I2是平方)
一天的电能损失W=32.4WX24=778W.H=0.778度
通过10KW三相负荷时,电流约为18A
电压损失U损=IR=18X0.4=7.2V
电量损失P=I2R=18X0.4=130W
一天的电能损失W=130WX24=3120W.H=3.12度
通过20KW三相负荷时,电流约为36A
电压损失U损=IR=36X0.4=14.4V
电量损失P=I2R=36X0.4=518.4W
一天的电能损失W=518.4WX24=12440W.H=12.44度
以上说明:
电度数的增加线损也随之增加,负荷越大,损失越大。

电流增加1倍、电压损失增加1倍,电量损失或电能损失近似的是增加4倍。

你讲的5000度的线损是400度,100度的线损是800度,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是正确的,负荷改变的情况下就不是了。

因为电流增加或减少1倍,电能损失近似的是增加或减少4倍。

作为用户,要减少电能损失,惟一的就是要减少线的长度和增加截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交流输电线路
功率损失、电能损失、电压损失计算
李叔昆编
2013年1月15日
目录
1.功率损失计算
2.电能损失计算
3.电压损失计算
三相输电线路的功率关系
视在功率S=√3·UI
有功功率P=√3·UICOSФ
无功功率Q=√3·UIsinФ
1.功率损失计算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
P1-jQ1 P′-jQ′P-jQ P2-jQ2
R+jX
式中
ΔP-有功功率损失,Kw;
ΔQ-无功功率损失,kvar;
P-输送的有功功率,MW;
Q-输送的无功功率,Mvar;
R-线路电阻,Ω;
X-线路电抗,Ω;
U-线路额定电压,Kv;
B-线路电纳,莫;
I-线电流,A;
COSФ-线路功率因数。

一般35kV及以上线路为0.90~0.95 2.电能损失计算
式中
ΔA-电能损失,Kw·h/年;
ΔP-有功功率损失,kW;
τ-损耗小时数/年,h。

根据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和线路功率因数查下表。

电价一般按0.30元计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与损耗小时数的关系表
3.电压损失计算
一、计算电压降的公式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规定:10kV线路末端的允许电压降为5%。

1kV以下线路末端的允许电压降为4%。

发电厂和变电所110~35kV母线,正常运行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3%~+7%,事故时为±10%。

发电厂和变电所220kV母线,正常运行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10%,事故时为-5%~ +10%。

式中
△U-电压降(kV);
r0-导线交流电阻(欧/km);
x0-导线电抗(欧/km);
ф-功率因数角(度);
P-线路输送功率(MW);
L-线路长度(km);
U-线路标称电压(kV)。

二、导线的电阻和电抗
线路的电阻为交流电阻,一般为直流电阻的1.2~1.3倍。

表中感抗,根据线路导线排列的几何均距D查得。

几何间距按下式计算: B

D=3√AB×BC×CA
○ C
A ○
三、10kV线路电压降计算举例
已知:
1. O-A-B-C段导线为 LGJ-150/20 查表:几何间距1.5m
r0=0.21欧/km); x0=0.34(欧/km);
2. C-D-E段导线为 LGJ-120/20 查表:几何间距1.5m
r0=0.27欧/km); x0=0.347(欧/km);
3. 分支线 A-A1 A-A2 C-C1 C-C2 导线为LGJ-70
查表:几何间距1.5m r0=0.46(欧/km); x0=0.365(欧/km);
4.cosф=0.85 tgф=0.62
计算步骤举例:
变电

1. 求A 点电压
A 点总负荷 1400 kW OA 段线路长2 km
OA 段线路电压降:
ΔU OA=(r0+x0tgф)×L×P/U
=(0.21+0.34×0.62)×1.4×2/10
=0.118 kV
U A=U-ΔU OA
=10-0.118=9.882 kV
2. 求B 点电压
B 点总负荷 900 kW AB 段线路长3 km
AB 段线路电压降:
ΔU AB=(r0+x0tgф)×L×P/U
=(0.21+0.34×0.62)×3×0.9/9.882
=0.115 kV
U B=U A-ΔU AB
=9.882-0.115=9.767 kV
3. 求C 点电压
C 点总负荷 650 kW BC 段线路长4 km
BC 段线路电压降:
ΔU BC=(r0+x0tgф)×L×P/U
=(0.21+0.34×0.62)×4×0.65/9.767 =0.112 kV
U C=U B-ΔU BC
=9.767-0.112=9.655 kV
4. 求D 点电压
D 点总负荷 500 kW CD 段线路长2 km
CD 段线路电压降:
ΔU CD=(r0+x0tgф)×L×P/U
=(0.21+0.34×0.62)×2×0.50/9.655 =0.05 kV
U D=U C-ΔU CD
=9.655-0.05=9.605 Kv
5. 求(E 点)干线末端电压
E 点总负荷 350 kW CD 段线路长4 km
DE 段线路电压降:
ΔU DE=(r0+x0tgф)×L×P/U
=(0.21+0.34×0.62)×4×0.350/9.605 =0.071 kV
U E=U D-ΔU DE
=9.605-0.071=9.534 kV
ΔU0E=(U-U E)/U×100%
=(10-9.534/10) ×100%= 4.66% < <5%> 合格。

6. 求分支线C-C1-C2末端电压
C1 点总负荷 150 kW CD 段线路长1 km
CC1 段线路电压降:
ΔU CC1=(r0+x0tgф)×1×0.15/9.655
=(0.46+0.365×0.62)×1×0.15/9.655
=0.011 kV
U C1=9.655-0.011=9.644 Kv
C2 点总负荷 50 kW CD 段线路长2 km
CC1 段线路电压降:
ΔU CC1=(r0+x0tgф)×L×P/9.644
=(0.46+0.365×0.62)×2×0.05/9.644
=0.0071 Kv
U C2=9.644-0.0071=9.637 Kv
ΔU0C2=(10-9.637/10) ×100%= 3.63% < <5%> 合格。

7. 求分支线A-A2末端电压
A2 点总负荷 300 kW AA2 段线路长1.5 km
AA2 段线路电压降:
ΔU AA2=(r0+x0tgф)×1.5×0.30/9.882
=(0.46+0.365×0.62)×1.5×0.30/9.882
=0.0031 kV
U A2=UA-ΔU AA2=9.882-0.0031=9.879 Kv
ΔU0A2%=(10-9.879/10) ×100%= 1.21% < <5%> 合格
例:110kV某线路长100km,输送功率为50MW,COS=0.95,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500小时,导线为LGJ-240/30,求线路的功率损失、电能损失和末端电压损失。

解:
1.功率损失计算
三相输电线路的功率关系
有功功率P=50 MW
COSФ=0.95, sinФ=0.3123
线电流I=50000/√3·110·0.95
=276 A
无功功率Q=√3·UIsinФ
=√3·110·276·0.3123
=16423 kvar
=16.423 Mvar
线路交流电阻R=1.3×直流电阻×线路长度
=1.3×0.1181×100
=15.353 欧
3/1102=3514 kW(输送功率的7%)=(502+16.4232)×15.353×10

=3×2762×15.353×10-3=3509 kW
2.电能损失计算
TMAX=4500 h COSФ=0.95 tgФ=0.3287
查表τ=2700 小时
电价按0.3元/kWh
=3514×2700=9487800 Kw·h/年;
=9487800 Kw·h/年×0.3=2846340 元3.电压损失计算
=(0.1535+0.386×0.3287)×100×50/110
=12.74 kV
=12.74×100/110%
=11.58%(超过允许值)
式中
△U-电压降(kV);
r0-导线交流电阻(欧/km);
=1.3×0.1181=0.1535 欧
x0-导线电抗(欧/km);
=0.386 欧(几何均距为4.0m)
ф-功率因数角(度);
COSФ=0.95 则tgФ=0.3287
P-线路输送功率(MW);
=50 MW
L-线路长度(km);
=100 km
U-线路标称电压(kV)。

=110 Kv
END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