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电压降计算表(10kV及以下线路)

合集下载

电压降自动计算

电压降自动计算

1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于三相 38 类型 截面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电压损失系数 类型 (%/(A.km)) 2.207 1.476 0.909 0.574 0.373 0.271 0.194 0.143 0.109 0.090 0.075 0.064 0.053 截面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1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于三相380V系统 类型 截面 4 6 10 16 25 35 铜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电压损失系 数 (%/(A.km) 2.207 1.476 0.909 0.574 0.373 0.271 0.194 0.143 0.109 0.09 0.075 0.064 0.053 铝 类型 截面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电压损 失系数 (%/(A. 3.605 2.409 1.469 0.931 0.601 0.434 0.308 0.225 0.17 0.137 0.113 0.094 0.076
L*I I=P*Kx/(1.732*Ue*COSφ) Cs:为电压损失系数 L:为电缆长度 I:为计算电流 P:为负荷大小 Kx:为需要系数 Ue:为额定电压 COSφ:为功率因数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三芯) 有钢铠护 套 空气 无钢铠护套 直埋 223 252 292 332 378 428 空气 278 320 373 428 501 574
25 35 50 70 95 120
附录B
100 123 146 178 219 251
150 185 240 300 400 500

附录: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实例(629-657)

附录: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实例(629-657)

附件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设计实例××县10kV城区Ⅲ馈路线路改造工程设计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 有限公司××设计公司××年××月××日(设计图章)A4A4X X县10kV 城区Ⅲ馈路配电线路改造工程设计说明XX县三星街属XX县县城新开发区,原由35kV变电站到汤坪镇的10kV 配电线路过境线供电,导线型号为:LGJ-50mm2,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该线路已不能满足用电负荷的增长,为保证城镇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供电需求,配合XX 县城建规划,对35kV城关变至汤坪镇三星街10kV过境线段实施改造,改造后线路命名为:XX县城区Ⅲ馈路。

该供电城区涉及用电户635户,3170余人,根据XX县电力局营销科对该街区未来5年的用电负荷预测,预计该街区用电负荷将达到2400kW;汤坪镇负荷将达到1200kW。

全馈路供电主要为照明负荷。

XX县城区Ⅲ馈路配电线路改造工程,属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已经集团公司陕地电发[2010]XX号文件批复立项。

一、设计依据与范围1.1 设计依据(1)《国家能源局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国能新能[2010]306号)及电力行业相关规程和规范;(2)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关于2010年中低压完善工程的批复》(陕地电发[2010]XX号)(3)《XX供电分公司关于2010年中低压完善工程实施方案批复》(X地供发[2010]XX号)(4)DL/T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5)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6)XX县供电分公司营销科对三星街区负荷预测资料;(7)XX县城建局建设实施规划。

1.2 设计范围及规模XX县城区Ⅲ馈路配电线路改造工程的设计范围:(1)线路:①10kV主干线路始于35kV城关变电站外1#出线杆,到街区疾控中心14#杆止。

10kV导线选型以及压降计算

10kV导线选型以及压降计算

1、导线选型:导线的选择原理是采用经济电流密度法计算得到的。

计算步骤为:(1)、通过Φ=cos 3u e P I 计算得出导线长期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安)(2)、通过T=年最大负荷年最大电量计算得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 (3)、通过计算得到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后查取经济电流密度J(4)、通过JI S =计算得出最大载流截面积S (mm ²) 最后通过计算得到的最大载流截面积S (mm ²)及导线长期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安),与典设中相应型号导线的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确定最终选用的导线型号。

(具体分析说明见分项内容)P 表示有功功率(即负荷预测目标年的负荷)Ue 表示 额定电压Φcos 表示功率因素(0.85及以上)2、线路末端压降计算钢芯铝材质虽然是较为理想的导电材质,但是随着供电半径的增加,以及所选用的导线截面型号不同,影响了后期在线路上产生的损耗的大小,即产生的压降的大小。

因此需要对线路的压降进行计算校验,以便后期可以有效的节能降损。

计算步骤为:2.1.(1)收集导线长度L ,所选的导线截面积S(2)预测导线后期的最大有功功率P(3)通过1001U SC PL U ⨯=∆计算得出电压降 (4)通过U2=U1-ΔU 计算得出线路末端电压(5)通过%100sin cos cos %2⨯+=∆)X (R U P U e φφφ计算得出压降百分比(一般规定10千伏线路压降百分比允许范围是±7%P-有功功率(千瓦)L-线路长度(km )S-所选导线截面积(mm ²)C-当为三相四线时,铜导线为83,铝导线为50;当为单相时,铜导线为14,铝导线为8.3。

2.2(1)收集导线长度L ,所选的导线截面积S(2)预测导线后期的最大有功功率P(3) 通过%100sin cos cos %2⨯+=∆)X (R U PL U e φφφ计算得出压降百分比(4)通过U2=U1-ΔU 计算得出线路末端电压一般规定10千伏线路压降百分比允许范围是±7%) R X 参考附表。

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

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

用心整理精品ICS27.100DB37F 22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2216—2012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2012 - 12 - 17发布2013 - 01 - 01实施目次前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5)5 配电网规划原则 (6)5.1 配电网规划的总体原则 (6)5.2 受电工程建设原则 (6)6 供电方案编制原则 (6)7 用电容量、电压等级及供电电源的确定 (7)7.1 用户用电容量的确定 (7)7.2 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 (9)7.3 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 (10)8 接入电网线路工程技术要求 (11)8.1 一般规定 (11)8.2 用户接入电网方式 (11)8.3 用户接入电网线路工程技术要求 (12)9 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要求 (14)9.1 一般规定 (14)9.2 变电所选址要求 (14)9.3 受电工程技术要求 (14)9.4 开闭所 (17)9.5 配电室 (17)9.6 其他 (18)10 用户受电工程设备选型 (19)10.1 10kV架空线路 (19)10.2 10kV电缆线路 (19)10.3 环网供电柜 (20)10.4 柱上开关 (21)10.5 高压开关柜 (21)10.6 变压器 (21)10.7 低压开关柜 (21)10.8 低压电缆分支箱 (21)10.9 箱式变电站 (22)10.10 跌落式熔断器 (22)10.11 避雷器 (22)10.12 低压配电线路 (22)10.13 电能计量装置 (23)10.14 保护装置 (24)10.15 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装置 (24)10.16 其他设备 (24)附录A(规范性附录)高层建筑分类 (26)附录B(规范性附录)用电负荷分级 (2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提出。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符号4 总则5 路径6 气象条件7 导线8 绝缘子、金具9 导线排列10 电杆、拉线和基础11 变压器台和开关设备12 防雷和接地13 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14 接户线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典型气象区附录B(规范性附录)架空配电线路污秽分级标准附录C(规范性附录)弱电线路等级附录D(规范性附录)公路等级条文说明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下达2000 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0]70 号)的安排,对原水利电力部1987 年1 月颁发的SDJ 206—1987《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规程有以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本标准将范围明确为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以满足城市和农村供电的要求。

(2)为满足城市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1990 年以后在我国大中城市配电线路建设中逐步采用架空绝缘导线。

故本次修订增加了10kV 及以下绝缘导线设计的有关内容。

(3)对交叉跨越提出了补充,补充了典型气象区。

(4)原规程中某些不适合当前生产要求的章节条款,已予删除或修改。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SDJ 206—1987。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 D 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天津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供电设计院、武汉供电设计院、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世森、程景春、许宝颐、刘寅初、王秀岩、刘纲、王学仑。

1 范围1.0.1 本标准规定了10kV 及以下交流架空配电线路(以下简称配电线路)的设计原则。

1.0.2 本标准适用于10kV 及以下交流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10kv线路电压降计算公式(一)

10kv线路电压降计算公式(一)

10kv线路电压降计算公式(一)
10kv线路电压降
什么是10kv线路电压降
•10kv线路电压降是指电力传输过程中电压由高到低的变化。

计算公式
•电压降 = 电流× 电阻
电流的计算公式
•电流 = 有功功率 / (电压× 功率因数)
电阻的计算公式
•电阻 = 电阻率× 线路长度 / 截面积
举例说明
•假设一条10kv线路的电压为10000V,有功功率为1MW,功率因数为,线路长度为2千米,线路截面积为5平方厘米。

•首先,使用公式计算电阻:
–电阻 = 电阻率× 线路长度 / 截面积
–假设电阻率为欧姆米,则电阻= × 2000 / 5 = 8欧姆。

•接下来,使用公式计算电流:
–电流 = 有功功率 / (电压× 功率因数)
–电流 = / (10000 × )= 安培。

•最后,使用公式计算电压降:
–电压降 = 电流× 电阻
–电压降= × 8 = 伏特。

结论
•在上述例子中,10kv线路的电压降为伏特。

这个结果表明,电力传输过程中,由于线路的电阻,电压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_电缆电压损失表

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_电缆电压损失表

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_电缆电压损失表
什么是电压损失电压损失是指电路中阻抗元件两端电压的数值差,在工程计算中,电压损失近似取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线路的电压损失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功功率在线路电阻R上造成的,其表达式为PR/U,另一部分是由无功电流由线路的电抗引起的,为QX/U。

110千伏及以上线路,X 与R之比约为4~10,所以电抗造成的电压损失占主要部分。

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1、一般照明回路电压损失计算(供电距离最长的回路)1)B2F 变电所至SOHO办公强电井一般照明配电箱【输入参数】:
线路工作电压U=0.38(kV)
线路密集型母线1600A
计算工作电流Ig=850(A)
线路长度L=0.200(km)
功率因数cosφ=0.85
线路材质:铜
【中间参数】:
电阻r=0.033(Ω/km)
电抗x=0.020(Ω/km)
【计算公式及结果】:
0.38KV-通用线路电压损失为:
ΔU1%=(173/U)*Ig*L*(r*cosφ+x*sinφ)
=(173/(0.38*1000))*850*0.2*(0.033*0.85+0.020*0.53)
=2.99
2)一般照明配电箱至SOHO办公室配电箱:
【输入参数】:。

2_电压降计算表(10kV及以下线路)

2_电压降计算表(10kV及以下线路)

4
2.48
2.175 0.085 0.034 0.22
算 算 计算
电压损失 △U % 3.79
3.79
注意: 35kV以上
P /kW 3000
计算公式 cosφ Q /kvar
0.85 1859.233
474.5
0.85 294.06869
165
0.9 79.913147
200
0.9 96.864421
0.1
4
20
5.332 0.097
6
20
3.555 0.092
10
20
2.175 0.085
16
20
1.360 0.082
25
20
0.870 0.082
35
20
0.622
0.08
50
20
0.435 0.079
70
20
0.311 0.078
95
20
0.229 0.077
120
20
0.181 0.077
序号 线段名称
1 高压进线 2 3 4 合计
高压三相平衡负荷线路电压损失计算
线段负荷
线段参数
P /kW Q /kvar r /Ω/km x /Ω/km
3000
1859
0.091 0.078
L/ km 10
U/ kV 10.5
序号 线段名称
1
WL3
2
3
4
合计
低压三相平衡负荷线路电压损失计算
线段负荷
线段参数
#DIV/0!
注意:低压三相电压允许压降为7%,单相电 压为10%,最好是维持在±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77
185
20
0.118 0.078
240
20
0.091 0.078
P /kW 200 165
Q /kvar
96.8 80
r /Ω/km 0.229 0.1
x /Ω/km 0.077
L/ km 2
U/ kV 0.38
序号 线段名称
1
W1
2
3
4
合计
接于相电压的单相负荷线路电压损失计算
线段负荷
线段参数
P /kW Q /kvar r /Ω/km x /Ω/km L/ km U/ kV
序号 线段名称
1 高压进线 2 3 4 合计
高压三相平衡负荷线路电压损失计算
线段负荷
线段参数
P /kW Q /kvar r /Ω/km x /Ω/km
3000
1859
0.091 0.078
L/ km 10
U/ kV 10.5
序号 线段名称
1
WL3
2
3
4
合计
低压三相平衡负荷线路电压损失计算
线段负荷
线段参数
#DIV/0!
注意:低压三相电压允许压降为7%,单相电 压为10%,最好是维持在±5%。
电压损失 △U % 73.76
73.76
电压损失 △U % 1.25
1.25
导线截面A 导体实际 导线单位 线路每相
(mm2)即 工作温度 长度交流 单位长度
主线芯 θ(℃) 电阻Rj 的感抗X'
2.5
20
8.531
0.1
4
20
5.332 0.097
6
20
3.555 0.092
10
20
2.175 0.085
16
20
1.360 0.082
25
20
0.870 0.082
35
20
0.622
0.08
50
20
0.435 0.079
70
20
0.311 0.078
95
20
0.229 0.077
120
20
0.181 0.077
4
2.48
2.175 0.085 0.034 0.22
算 算 计算
电压损失 △U % 3.79
3.79
注意: 35kV以上
P /kW 3000
计算公式 cosφ Q /kvar
0.85 1859.233
474.5
0.85 294.06869
165
0.9 79.913147
200
0.9 96.8644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