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贝宁(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体会
右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 (2)

林军 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
2019.04
内容
药物作用机制 在围术期、ICU、神经外科及其他应用 临床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前言
1999 年,一种新型高选择 性α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α 2AR)右美托咪啶 ( dexmedetomidine,DEX) 在 美国引入临床实践中。2009年6 月,该药在我国上市。DEX具有 较强的抗焦虑、镇静、镇痛效应。 由于其独特的药理学特性,许多 研究已将它广泛应用于临床领域。
抗心律失常作用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DEX对控制先天性 心脏病围术期急性房性和交界性快速性 心律失常很有潜力。在心脏外科监护病 房中14 例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先天 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应用DEX 后,13 例 ( 13 /14) 的心率下降或转为窦性心率, 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由于先天性心脏 病围术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常常无 效、患者很难耐受且具有很大的不良反 应( 如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胺 碘酮,在此类病例中应用,被报道有 87%的不良反应,包括死亡、低血压、 房室阻滞等) ,所以,DEX 在心律失常 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 手术及术后应激引起交感神经刺激导 致血压上升及心跳加剧,增加心肌耗 氧量和术后心肌缺血并发症。特别是 冠心病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的患 者。欧洲围术期心肌缺血多中心研究 组首次评价了α 2AR的心脏保护作用。 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前1 h 至术后48 h 使用DEX,明显减少心肌缺血性发生 率。所有缺血性事件都与心率、收缩 压显著增加( > 40%) 和持续时间在 1 ~ 5 min有关。心血管手术应用 DEX的患者病死率下降2%。
在区域麻醉中的应用 研究认为,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应用 DEX产生镇痛作用的机制是通过刺激脊 髓后角突触后膜的α 2AR,引起神经细胞 膜超极化的结果,可产生剂量依赖性镇 痛作用。 DEX经硬膜外给药可 明显逆转炎症性 痛觉过敏,可望 成为治疗神经性 疼痛的有效药物。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常用于小儿麻醉中的镇痛药物,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其药理学特点和临床应用已经在临床上被广泛认可。
为了更好地了解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麻醉辅助药物,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它是左右旋异构体的右旋异丙酚,通过作用于GABA受体和NMDA受体来产生其镇痛效果。
右美托咪定具有快速的起效时间和停药后恢复迅速的特点,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小儿麻醉。
右美托咪定还具有良好的心血管稳定作用,并且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因此在小儿麻醉中使用较为安全。
在临床上,右美托咪定主要用于小儿的全麻和局麻过程中的镇痛和麻醉辅助。
在全麻中,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麻醉诱导药物和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了手术术中和术后的镇痛需求。
在局麻过程中,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加麻醉的深度和时长,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手术满意度。
在小儿麻醉中,右美托咪定还可以减少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术中和术后的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等。
这些都为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增添了更多的优势。
而且,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临床优势。
右美托咪定对于术后疼痛的抑制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
而且,右美托咪定还具有较强的镇静和催眠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和恐惧感。
值得注意的是,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使用还需谨慎。
因为一些小儿特有的生理和代谢特点,以及右美托咪定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使得右美托咪定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方式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来调整,以避免出现不良的药物反应。
在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小儿麻醉时,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合理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方式,确保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最大化,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于右美托咪定与其他麻醉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合并用药的安全性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进行详细的评估和监测。
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镇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镇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很常见的麻醉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操作中。
其在硬膜外镇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本文将对其在硬膜外镇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一、右美托咪定的药理特点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合成的手性麻醉药物,其通过选择性地与中枢神经系统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结合,从而起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它具有较快的起效时间和较短的作用时间,且不会引起明显的呼吸抑制和心血管抑制,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二、硬膜外镇痛麻醉的适应症硬膜外镇痛麻醉是一种将镇痛药物注入硬膜外腔达到止痛的一种麻醉方法。
其适用于各类手术,如腹部手术、盆腔手术、下肢手术等。
硬膜外镇痛麻醉能够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加快康复进程,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三、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镇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 镇痛效果显著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镇痛麻醉中的应用能够显著减轻术后疼痛的程度,让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感到更加舒适。
其镇痛效果较好的原因在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地阻断疼痛传导,减轻疼痛感。
2. 术后恢复快速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镇痛麻醉中的应用有助于减轻手术后的疼痛感,让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能够更快地恢复精力,促进康复进程。
相比于其他镇痛麻醉药物,右美托咪定在术后的恢复速度更快,对患者术后的体力和心理状态有更好的保护。
四、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镇痛麻醉中的注意事项1.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在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硬膜外镇痛麻醉时,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情况、心脏、肝肾功能等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患者可以安全地接受该药物的应用。
2. 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以免出现药物过量的情况。
3.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在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硬膜外镇痛麻醉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常用于麻醉和镇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镇痛作用
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激活脊髓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痛觉传入信号,从而实现镇痛作用。
在神经外科手术后的镇痛中,右美托咪定常常与局部麻醉或其他镇痛剂一起使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并减少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
二、脑保护作用
外科手术常伴有大量脑组织创伤和缺氧缺血损伤,而右美托咪定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可通过降低血流量和代谢率,减少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同时还可以抵消其他麻醉药物和手术过程产生的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
三、减少手术相关的情绪反应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期间常会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情绪反应,这些反应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况,还可能影响手术的效果。
右美托咪定具有一定的抗焦虑和镇静作用,在手术前使用可以减轻患者的情绪反应,使患者更加镇静、稳定和舒适。
总体而言,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验证,以推进神经外科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探讨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探讨【摘要】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的药物,具有独特的药理特点。
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右美托咪啶可快速起效并提供良好的镇静效果,同时减少心血管抑制作用。
在麻醉的维持过程中,右美托咪啶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呼吸抑制和术后恢复时间。
在术后恢复阶段,右美托咪啶可减轻术后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右美托咪啶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如孕妇、老年患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等,也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
尽管右美托咪啶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许多优势,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价格较高、对肝功能影响等。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更深入地探讨右美托咪啶在不同手术类型中的应用、优化用药方案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进一步完善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临床麻醉、药理特点、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麻醉恢复、特殊人群、前景、局限性、进一步研究。
1. 引言1.1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探讨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在临床麻醉中广泛应用的药物,具有独特的药理特点,为麻醉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麻醉诱导中,右美托咪啶能快速进入脑部产生麻醉效果,同时减少意识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
在麻醉维持中,右美托咪啶能够保持稳定的麻醉深度,减少术中的意识波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麻醉恢复中,右美托咪啶能够加速患者清醒和恢复活动能力,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而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方面,右美托咪啶也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不仅对于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完善临床麻醉实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右美托咪啶的药理特点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合成的麻醉药物,属于吗啡类镇痛药。
其药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镇痛作用:右美托咪啶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中枢和周围镇痛途径的µ-阿片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疼痛传导。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任毅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任毅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麻醉用药的方式和种类发生重大变化。
右美托咪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药,在儿科、心血管、神经外科等手术麻醉中广泛应用。
下面,本文简要谈谈对右美托咪啶麻醉应用的认识。
1.右美托咪啶的药理作用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α2受体产生镇静、抗焦虑以及镇痛作用;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α2受体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
作用于蓝斑核α2受体及激内源性促睡眠通路而产生镇静催眠作用,维持非快动眼III期自然睡眠状态,特点是可以被刺激或语言唤醒并且不会产生呼吸抑制。
其他还有抗焦虑、降低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唾液腺分泌、抗寒战和利尿等作用,兼具保护脑、心等重要器官功能的特性。
而且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能显著减少其他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量。
2.右美托咪啶的代谢途径和药效(1)代谢途径。
右美托咪啶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几乎完全被生物转化,极少以原形从尿和粪便中排出。
生物转化包括直接葡萄苷酸化和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代谢。
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而言,此药物的代谢率较低,特别是中度、重度肝功能损伤的患者。
所以,肝功能损伤者应减少用药量。
但是,对于肝功能正常或轻度损伤的患者,无需调整药物量,可以正常代谢。
(2)药效。
在临床麻醉中,右美托咪啶的药效体现在多个方面。
其一,在镇静方面,右美托咪定作用于脑干的蓝斑核,产生自然而非快动眼睡眠,唤醒系统功能依然存在,避免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谵妄以及免疫功能异常,有利于神经元复元与修整,有助于检查和治疗。
其二,在呼吸系统方面。
单独使用不会有明显的呼吸抑制,但是和其他麻醉药的联合应用,会增强呼吸抑制作用。
其三,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可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避免血压升高,但在较大剂量情况下会出现心动过缓。
3.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1)心血管手术。
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啶的应用能够减少麻醉药的吸入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11-17T15:06:04.8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作者:张恺莹[导读] 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结束后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其麻醉效果较其他麻醉药比较好。
(宣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室主治医师安徽宣城 242000)摘要:患者再次使用麻醉药物右美托咪定,注射方式为静脉滴注,第一次滴注的剂量为0.5μg/kg。
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静脉泵的方式输入0.5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进行维持。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指标变化,根据指标变化及时更改右美托咪定的浓度。
医护人员需要正确记录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图像等等,在患者麻醉的所有时间内,需要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发生恶心呕吐、咳嗽咳痰以及烦躁等临床症状。
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结束后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其麻醉效果较其他麻醉药比较好,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临床麻醉;应用分析右美托咪定是美托咪定的右旋异购体,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的亲和力约为可乐定的8倍,由于它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抑制交感活性等作用,常常适用于ICU抢救以及手术等等情况,在临床麻醉应用中右美托咪定也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患者手术成功与否、手术治疗效果好坏与麻醉剂的选择有密切的联系。
在临床治疗中,麻醉是否符合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是否有深度镇静的效果,均对手术的成功以及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患者需要提前六小时到八小时禁食,提前四小时禁止饮水。
患者在进行麻醉前三十分钟,需要医生开通静脉通路,然后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东莨菪碱药物。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观察引言近年来,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小儿麻醉过程提供了更为安全可靠的支持。
而其中,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药物,在小儿麻醉过程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右美托咪定的药理特点、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应用效果与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总结。
右美托咪定的药理特点右美托咪定是一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以其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出色的镇痛、镇静效果,同时具有抗焦虑和肌肉松弛等作用。
此外,右美托咪定的半衰期较短,具有良好的代谢和清除能力,更好的控制麻醉效果,同时减少了患者在麻醉后的恢复时间。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麻醉深度的调节对于小儿麻醉操作,保证麻醉深度的准确调节是关键所在。
而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可通过针对不同病情和年龄段的调节,达到对症治疗的效果。
镇痛作用的优化近年来,由于对于疼痛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于小儿术后镇痛原则也愈加完善,而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则为镇痛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机会。
以某研究为例,运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方案,结果显示小儿停留在ICU的时间、接受镇痛的时间、术后镇痛效果都具有显著提升。
减轻术后过敏反应麻醉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出现过敏等反应。
和其他镇痛药物不同的是,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显著减少了小儿麻醉术后出现的过敏反应,同时具有减轻术后风险、提高生存率的效果。
使用注意事项剂量的准确调节右美托咪定的应用需要严格依照病情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剂量的准确调节,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麻醉深度的监测在使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方案中,需保证麻醉深度的准确控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调节和监测。
注意肝肾功能的检测右美托咪定的应用会对肝肾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需对肝肾功能进行检测和监控,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与展望作为一种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方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处理
• 维持: 右美托咪啶:0.3μg/kg/h 七氟醚:0.8--1 MAC • 复苏: 手术大约75-80分钟后结束,结束即停用 右美托咪啶和七氟醚,患者在5分钟内自主 呼吸恢复,常规肌松拮抗,10分钟内意识恢 复,呼之睁眼,不烦燥即拔管送返病房。
小 结
• 患者为女性老年患者,既往有高血压 病史,ASA分级 2 级。 • 手术要求:全身麻醉;必须清醒拔管, 术后送返病房。
病例分享
艾贝宁的临床应用体会
病例汇报
• 患者XX,女,61岁,因“ 头痛2天”急诊入院, 诊断:颅内动脉瘤,第二日行介入手术 • 既往史:高血压20余年,口服降压药能控制在 130/90mmHg左右 • 心电图提示:左室高电压,ST-T改变
麻醉处理
• 麻醉方式:气管内全麻 • 麻醉方法: 诱导:丙泊酚 1mg/kg 芬太尼 3ug/kg 顺阿曲库胺 0.2mg/kg • 诱导开始前即泵注右美托咪啶 0.3μg/kg/h
右美托咪啶 (Dexmedetomidime)
• 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 催眠 ,镇痛作用 • 唯一可以自然睡眠和易唤醒的镇静药 • 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抑制交感 活性 • 苏醒期应用还可减少拔管期躁动和术后谵妄的 发生率 • 减少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