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功率知识点
高中物理功率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功率知识点整理》高中物理中的功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力、速度、功等知识点紧密相连。
理解功率的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对于解决物理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中的功率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
一、功率的定义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
如果用 W 表示功,t 表示时间,P 表示功率,那么功率的定义式为 P = W/t。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 W。
1 瓦 = 1 焦/秒,表示 1 秒钟内完成 1 焦耳的功。
此外,功率还有千瓦(kW)等单位,1kW = 1000W。
二、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1. 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是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功率平均值。
用公式表示为 P = W/t,其中 W 是总功,t 是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
- 对于恒力做功的情况,还可以用P = Fvcosθ来计算平均功率。
这里 F 是恒力,v 是物体的平均速度,θ是力 F 与速度v 的夹角。
2. 瞬时功率- 瞬时功率是某一时刻的功率。
当时间趋近于零时,平均功率就趋近于瞬时功率。
- 瞬时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Fvcosθ,其中 F 是力,v是瞬时速度,θ是力 F 与瞬时速度 v 的夹角。
三、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1. 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式- 由功的计算公式 W = Fs 和功率的定义式 P = W/t,可得 P = Fs/t = Fv(当力与速度方向相同时)。
- 如果力与速度方向有夹角θ,则P = Fvcosθ。
2. 应用举例-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根据 P = Fv,速度 v 增大,牵引力 F 就会减小。
所以汽车在启动时,通常先以恒定的牵引力启动,当速度增大到一定值后,再以恒定功率行驶。
四、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1. 额定功率- 额定功率是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通常在机器的铭牌上标明。
- 例如,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指电动机在正常工作时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
2. 实际功率- 实际功率是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输出的功率。
高中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总结
一、功和功率
1、功(work, W)的定义
功是力和位移的积分,表示工作量,它也称为能量,又称力积,功的单位是牛顿-米(N·m)。
2、功率(power, P)的定义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能量的量,表示工作量的强度,单位是牛顿·米/秒(N·m/s)或瓦(W)。
二、功和功率之间的关系
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用公式表示为:
P = W/t
三、功和功率的应用
功和功率的应用主要是用于描述力和动量之间的变化,并用来计算力学模型的相关参数。
它也可用于研究气体动力学、物体加速或减速的过程,甚至用于热力学中的分析。
四、功和功率的总结
1、功是力和位移的积分,表示工作量,它也称为能量,单位是牛顿-米(N·m);
2、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能量的量,表示工作量的强度,单位是牛顿·米/秒(N·m/s)或瓦(W);
3、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用公式表示为:P = W/t;
4、主要用于描述力和动量之间的变化,并用来计算力学模型的
相关参数,甚至用于热力学中的分析。
高中物理:《功功率》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功功率》知识点总结展开全文一、功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就叫做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2、计算功的一般公式:.其中F应是恒力,S是物体对地位移,是F与位移S的夹角.若=90°,则F不做功;若≤,F做正功;若≤,F做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F做了功.3、功是标量功的正、负表示是动力对物体做功还是阻力对物体做功,前者取正,后者取负.当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计算合外力的功有两种方法:一是先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外力,再根据计算功.其中应是合外力与位移s的夹角.二是先分别求各外力的功:,……再求各外力的功的代数和.二、功率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叫做功率.2、公式(1),这是物体在时间内的平均功率.(2).若是瞬时速度,则P是瞬时功率;若是平均速度,则P是平均功率.是F与方向间的夹角.3、发动机铭牌上的额定功率,是指该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并不是任何时候发动机的功率都等于额定功率.实际输出功率可在零和额定功率之间取值.发动机的功率即是牵引力的功率,.在功率一定的条件下,发动机产生的力F跟运动速度成反比.三、课后练习1、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A. 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 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C. 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D. 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2、质量为m的物体始终固定在倾角为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斜面水平向右匀速运动距离s,斜面对物体没有做功B. 若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距离s,斜面对物体做功C. 若斜面水平向左以加速度a运动距离s,斜面对物体做功D. 若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运动距离s,斜面对物体做功3、一位高三年级的男生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最快速度骑自行车,该车所受阻力为车和人总重力的0.05倍,则该男生的功率最接近于()A. 40 WB. 100 WC. 250 WD. 500 W4、下列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做功问题中,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也必定做功B. 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C. 作用力做功数值一定等于反作用力做功数值D. 单纯根据作用力的做功情况不能判断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5、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图中AB=BC,则一定有()A.B.C.D.6、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运动员质量m1,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摩擦、质量),悬挂重物,人用力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动,使传送带以速率向右运动.下面是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人对传送带做功②人对传送带不做功③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④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A. ①③B. ①④C. 只有①D. 只有②7、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以速度=6 m/s顺时针运转,两传动轮M、N之间的距离为=10 m,若在M轮的正上方将一质量为m=3 kg的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3.在物体由M处传送到N处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取g=10 m/s2)8、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汽车的额定功率为100 kW,质量为10 t,设阻力恒定,且为车重的0.1,求:(1)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若汽车以0.5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的时间;(3)汽车从静止以额定功率启动后,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时的速度.9、在水平面上有一弯曲的槽道如图所示,槽道由半径分别为和R的两个半圆构成.现用大小恒为F的拉力将一光滑小球从A点沿槽道拉至B点,若拉力F的方向时时刻刻均与小球运动方向一致,则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A. 0B. FRC.D.10、跳绳是一种健身运动.设某运动员的质量是50 kg,他一分钟跳绳180次,假定在每次跳跃中,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占跳跃一次所需时间的2/5,则该运动员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W.(取g=10 m/s2)11、电动机通过一轻绳吊起一质量为8 kg的物体,绳的拉力不能超过l20 N,电动机的功率不能超过1200 W,要将此物体由静止起用最快的方式吊高90 m(已知此物体在被吊高接近90m时已开始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所需时间为多少?答案:1. B2. ABC3. C4. D5. A6. A7. 54 J8. 本题是关于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问题。
高中物理功与功率知识点

高中物理功与功率知识点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
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物理功与功率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物理功与功率知识11、功(1)定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就说该力对物体做了功.(2)两个必要条件: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两者缺一不可,功是过程量,即做功必定对应一个过程(位移),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个过程中的功.(3)公式:(适用于恒力做功).(4)对公式的理解:①力F和s、的乘积(其中α是F和s两矢量的正向夹角).②力F和scosα(位移在力的方向上的分量)的乘积.③Fcosα(力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和s的乘积.其中α为F、s正方向之间的夹角,s为物体对地的位移.(5)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①当时,W>0,力对物体做正功.②当90°<α≤180°时,W<0,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物体克服该力做了功.③当α=90°时,W=0,力对物体不做功,典型的实例有向心力不做功,洛仑兹力不做功.(6)判断一个力做正功还是负功的方法①根据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恒力做的功. 由于功,当α=90°,即力和作用点的位移方向垂直时,力做的功为零.②根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做的功,当力的方向和瞬时速度方向垂直时,力不做功.③根据物体或系统能量是否变化,彼此是否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进行判断,若有能量的变化,或系统内各物体间彼此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则必定有力做功.④以正负功的物理意义为依据,从阻碍运动还是推动运动入手分析,阻碍运动是阻力,阻力对物体做负功;推动物体运动是动力,动力做正功;对物体运动既不起阻碍作用,也不起推动作用,不做功. 此法关键是分析出某力是动力还是阻力.(7)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过程一定伴随能量转化,并且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高中物理功与功率知识2功率的概念1. 功率(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叫做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标量.(2)公式:①,②式中v为瞬时速度,对于机车,式中F为牵引力而非合外力.(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单位为W,常用的还有kW.2. 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1)平均功率:表示力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
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率》

图7—2—1F P =图7—2—2第八讲 功率一、【知识解读】1、功率:定义:功W 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 的 叫做功率。
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
定义式:P =W/t 。
单位: ,符号:W 。
2、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平均功率:表示力在 做功的平均快慢。
计算平均功率的方法有两种:(1)P =tW ; (2)P =F v ,这种方法要求力F 为恒力, 且力F 与平均速度方向相同。
瞬时功率:表示力在 做功的快慢。
计算瞬时功率的方法:P =Fv ,其中力F 和速度v 均为所求时刻的力和瞬时速度,该式要求力F 与速度v 同向。
若力F 与速度v 方向不同,根据P =Fvcos α,求瞬时功率,α为力F 和瞬时速度v 方向间的夹角。
3、机动车辆的两种起动过程分析(1)汽车在平直路面上保持发动机功率不变,即以恒定功率起动由图中动态分析知: ①只有当汽车的牵引力与所受的阻力大小相等时,才达到最大速度。
与f 关系如图7—2—1。
(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起动:二、【考点典例剖析】例1、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 ,汽车的质量为5t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g =10m /s 2 。
(1)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从静止起动后,①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大? ②当汽车的加速度为2m /s 2时速度多大?③当汽车的速度为6m/s 时的加速度?(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0.5 m /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例2、如图7—2—3(a)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开始下滑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当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A、ghmg2 B、θsin2⋅ghmgC、θcos2⋅ghmg D、θ2sin2ghmg例3、一根质量为M的直木棒,悬挂在O点,有一质量为m的猴子,抓着木棒,剪断悬挂木棒的细绳,木棒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若猴子对地高度不变。
高中物理电路中的功率和效率问题解析

高中物理电路中的功率和效率问题解析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电路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
而功率和效率则是电路中的重要指标,对于理解电路的运行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功率和效率的概念入手,通过具体题目的举例,分析解题技巧,并给出一些实用的指导。
一、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功率是衡量电路中能量转化速率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能量的转化量。
在电路中,功率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来计算。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即P=UI,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例如,有一个电阻为R的电路,电压为U,电流为I,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U=IR。
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将U=IR代入,可以得到P=I²R。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功率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
二、功率问题的解析和应用1. 问题: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路中,电流为2A,求功率。
解析: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I²R,将电流和电阻代入,可以得到P=2²×10=40W。
所以,这个电路的功率为40瓦特。
这个问题的考点是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根据已知条件求解功率。
在解答类似问题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的准确性。
2. 问题:一个电路中,电阻为5Ω,电压为10V,求电流和功率。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U=IR,将电压和电阻代入,可以得到10=I×5,解得I=2A。
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将电压和电流代入,可以得到P=10×2=20W。
所以,这个电路的电流为2安培,功率为20瓦特。
这个问题的考点是综合运用欧姆定律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求解电流和功率。
在解答类似问题时,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和结果的单位。
三、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效率是衡量电路能量转化效果的物理量,表示实际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
在电路中,效率可以通过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来计算。
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可以得到效率的计算公式η=输出功率/输入功率。
高中物理:电功和电功率

高中物理:电功和电功率【知识点的认识】1.电功(1)电功:电路中电场力移动电荷做的功.(2)公式:W=qU=IUt.(3)实质: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2.电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2)公式:P==IU.3.电热: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由焦耳定律来计算,Q=I2Rt.4.热功率: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表达式为:P═I2R.【命题方向】(1)常考题型考查对电功与电热:功率为10w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与功率为60W的白炽灯相当.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假设每户家庭有2只60W的白炽灯,均用10W的LED灯替代.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A.8×108KW•h B.8×1010KW•h C.8×1011KW•h D.8×1013KW•h分析:全国大约有5.5亿户人家,每天亮灯时间大约4h,已知白炽灯和节能灯的额定功率和各自的工作时间,根据公式W=Pt可求节能灯少消耗的电能.解: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W=Pt=2(0.06kW﹣0.01kW)×5.5×108×4h×365=8.03×1010kW•h.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功率的计算,关键是要了解全国有多少家庭及每天亮灯时间.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同时养成节能的好习惯.(2)第二类常考题型是考查电功率与热功率的理解:额定电压都是110V,额定功率P A=100W、P B=40W的电灯两盏,若接在外电压是220V的电路上,使每盏电灯均能正常发光,且电路中消耗的功率最小的电路是下图所示的()A.B.C.D.分析:由题可知,灯泡的电压相等,但是灯泡的功率不同,由此可以知道两种灯泡的电阻的大小不同,在由电路的串并联的知识先逐个分析灯泡能否正常的发光,再判断消耗的功率最小的电路.解:A、由于AB两个灯泡的电阻大小不同,所以直接把AB串连接入电路的话,AB的电压不会平分,AB不会同时正常发光,所以A错误;B、由于额定电压都是110V,额定功率P A=100W、P B=40W,由此可知R B>R A,把灯泡A与电阻并联的话,会使并联的部分的电阻更小,所以AB的电压不会平分,AB不会同时正常发光,所以B错误;C、由于额定电压都是110V,额定功率P A=100W、P B=40W,由此可知R B>R A,把灯泡B与电阻并联的话,可以使并联部分的电阻减小,可能使A与并联部分的电阻相同,所以AB能同时正常发光,并且电路消耗的功率与A灯泡的功率相同,所以总功率的大小为200W;D、把AB并联之后与电阻串连接入电路的话,当电阻的阻值与AB并联的总的电阻相等时,AB就可以正常发光,此时电阻消耗的功率为AB灯泡功率的和,所以电路消耗的总的功率的大小为280W;由CD的分析可知,正常发光并且消耗的功率最小的为C,所以C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是一定要注意题目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灯泡能够正常发光并且消耗的功率还要最小.此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分两步:先分清哪个电路的灯泡能正常发光,这里可以从电压、电流、电功率三个量中任意挑选一个使其达到其额定值,其余两个也达到额定值;确定了正常发光的电路后,再比较哪一个的实际功率小,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比较,也可以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比较.【解题方法点拨】1.电功与电热、电功率与热功率的理解纯电阻电路非纯电阻电路实例白炽灯、电炉、电饭锅、电热毯、电熨斗及转子被卡住的电动机等电动机、电解槽、日光灯等电功与电热W=UIt=UqQ=I2Rt=tW=Q W=UIt=Uq,Q=I2RtW>Q电功率与热功率P电=UI,P热=I2R=P电=P热P电=UI,P热=I2RP电>P热2.电功和电热的处理方法无论在纯电阻电路还是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发热功率都是I2r.处理非纯电阻电路的计算问题时,要善于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能量守恒定律,利用“电功=电热+其他能量”寻找等量关系求解.。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功和功率

0≤θ< 90° 力F对物体做正功,
θ= 90°
力F对物体不做功,
90°< θ≤180°力F对物体做负功。
特别注意:
①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② F和S是对应同一个物体的;
③某力做的功仅由F、S和决定, 与其它力是否
存在以及物体的 运动情况都无关。
2. 重力的功:WG =mgh ——只 跟物体的重力及物体 移动的始终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跟移动的路径无关。
5.合力的功——有两种方法: (1)先求出合力,然后求总功,表达式为
ΣW=ΣF×S ×cosθ
(为合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2)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所做功的代数和,即
ΣW=W1 +W2+W3+……
6. 变力做功—— (1)一般用动能定理 W合=ΔEK求之 ; (2)也可用(微元法)无限分小法来求, 过程无 限分小后, 可认为每小段是恒力做功。 (3) 还可用F-S图线下的“面积”计算.
P71/例1如图示,质量为m的小滑块,由静止开始从倾角为θ的 光滑斜面上高为h 的A 点滑到斜面的底端B点,求:
(1)滑块由A 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2)滑块到达B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解:设滑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B ,经历的时间为t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vB2 =2gh
由 s vt
做功为W2= F2(x2-x1)=1/2× k(x22-x21).
两次做功相等:W1=W2.
解后有:x2= 2 x1=1.41cm.
∴△x=x2-x1=0.41cm.
x1
(a) x2
解二:用图像法
因为阻力F=kx,以F为纵坐标,F方向上的位移x为 横坐标,作出F-x图像,如图(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功率知识点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mW 马力。
换算:1kW=103W 1mW=106 W 1马力=735W.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高中物理功率知识点总结(二)知识点总结
功和功率是中学重要的物理量,在学习时要了解功的定义及功的影响因素(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发生的位移),知道常用的功的单位及其换算,运用功的计算公式W=Fs解决实际问题。
功和功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
1 W=1 J/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钟完成的功为1 J。
常用单位:kW,且1 kW=103W。
能够利用功的计算公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常见考法
在中考试卷中,功和功率是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功的计算可以与浮力、压强、简单机械等知识综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的功率也是主要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