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抗干扰的方法
解决监控视频干扰的二个方法

解决监控视频干扰的二个方法第一:在建设的时候就要考虑视频监控信号传输的传统方式为视频基带传输。
视频基带传输是指视频信号不经过频率变换等任何处理,由图像摄取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传输到监视端的传输方式。
图像在传输时直接利用同轴电缆的0~6MHz来传输,非常易受到干扰,使图像出现网纹、横纹和噪点影响监视效果。
对于基带传输视频干扰,从干扰源角度分为交流声干扰和空间电磁波干扰,从干扰切入方式分为传导式干扰和辐射式干扰。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建筑物内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建筑物内的电气环境比较复杂,容易形成各种干扰源,如果未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各种干扰就会通过传输线缆进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造成视频图象质量下降、系统控制失灵、运行不稳定等现象。
一、干扰是如何产生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传输信号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模拟视频信号,传输路径由摄像机到矩阵,从矩阵再到显示器或录像机;一类是数字信号包括矩阵与摄像机之间的控制信息传输,矩阵中计算机部分的数字信号。
一般设备成为干扰源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干扰主要通过信号传输路径进入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信号传输路径是,能通过视频电缆和传输控制信号的双绞线耦合进系统的干扰有:各种高频噪声比如大电感负载启停,地电位不等引入的工频干扰,平衡传输线路失衡使抑噪能力下降将共频干扰转成了差模干扰,传输线上阻抗不匹配造成信号的反射使信号传输质量下降,静电放电沿传输线进入设备造成接口芯片损伤或损坏。
具体表现如下:做安防工程,经常遇到的就是干扰问题,现实中的干扰现象越来越多,如果按照工艺要求施工的话,工程量将非常巨大。
所有的管线要地埋或者穿屏蔽,电源线缆与视频线缆要隔开距离传输,另外线缆不能太长,75-5的视频线缆不能超过500米。
另外在布线的过程中暴力布线很严重,往往会将线缆的屏蔽层给损伤,这样就会导致外界干扰信号介入,对视频信号进行干扰,所以综合下来干扰基本出现在:1、电源干扰:由于电源线缆和视频信号线缆平行而导致干扰信号介入。
解决干扰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法

/
解决干扰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法
视频监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被干扰的情况,一旦出现干扰将大大降低监控效果,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如果要解决视频监控系统的干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寻找干扰源
如果出现视频监控干扰,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查找干扰源。
干扰来源的三大部位是:前端—来自摄像机系统的干扰;中端—来自同轴电缆传输的干扰;后端—来自设备引入的干扰。
二、视频干扰的检查方式
将监视器放在前端与摄像机连接,看图像是否存在干扰,如有干扰则从摄像机本身来解决,如果没有干扰则进入下一步检查。
在监控室里将同轴电缆传输线与视频分配器或硬盘录像机断开,单独连接监视器上看图像是否有干扰,如有干扰则用抗干扰器。
这种干扰叫“环境电磁干扰”,这种干扰较为常见。
如无干扰则说明同轴电缆传输线没有受到干扰。
但与硬盘录像机一连接就出现干扰,说明系统设备之间接地电位差引起干扰,在视频线与硬盘录像机之间加上光电隔离器就能解决。
三、电源的干扰
由于劣质电源引起的视频干扰在前端干扰中,比较常见。
目前开关电源的稳定性已经提高许多,制作精良、用料足的开关电源已成摄像机电源主流。
建议选购应用于监控摄像机的安防监控电源时,尽量对电源进行测试,检查其稳定性、纹波大小等质量指标。
视频抗干扰器原理、干扰现象及原因

视频抗干扰器原理、干扰现象及原因(2010-01-26 )说视频干扰之前,要先讲一下视频监控信号传输的传统方式:视频基带传输。
所谓的视频基带传输,是指视频信号不经过频率变换等任何处理,由图像摄取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传输到监视端的传输方式。
图像在传输时直接利用同轴电缆的0~6MHz来传输,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使图像出现网纹、横纹和噪点影响监视效果。
目前我国抗干扰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移频抗干扰方式,即用调制器把摄取到的信号移到高频信号,使其在传输过程中不混入低频信号,在监视端用解调器将信号还原成基带信号。
这种方式能够比较彻底地解决干扰。
另外一种就是这种放大抗干扰方式,即在摄取端机将信号幅度放大,再在监视端将信号幅度压缩。
原则上说,这种抗干扰器并不能消除干扰,但确实可以有效降低干扰信号的幅度。
下面分析一下常见的干扰现象及原因。
1、工频干扰(50HZ干扰)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雪花噪点、网纹或很宽暗横带持续不断滚动。
干扰原因:当摄像端与监控设备端同时接地时,由于地电阻及电缆外皮电阻的存在,因为两地之间电力系统各相负载不平衡或接地方式不同引起50Hz电位差,从而产生工频干扰。
地电位使两个接地端存在电压降,电压降加在屏蔽层两端并与大地(地电阻)构成回路产生地电流,地电流经过线缆屏蔽层形成干扰电压,地电流的部分谐波分量落入视频芯线,致使芯线与屏蔽层之间产生干扰电位,使干扰信号加入视频信号中对监控图像形成干扰。
2、空间电磁波干扰干扰现象:图像出现较密的斜形网纹,严重时会淹没图像。
干扰原因:当监控电缆在空中架设时,空中电磁波干扰信号所产生的空间电场会作用于监控传输线路,使线路两端而产生相当大的电磁干扰电压,其频率约在200Hz~2.3MHz。
由于电缆中电位差的存在,使电缆屏蔽层产生干扰电流,而一般情况下摄像端和监控设备端均为接地状态,这就使干扰电流通过线缆两端接地点与大地形成回路,导致终端负载产生干扰电压,干扰信号耦合进视频信号中,产生图像干扰情况。
电梯监控中视频干扰原因及解决办法

电梯监控中视频干扰原因及解决办法电梯在布线工程中是属于简单的布线环境,许多工程的视频监控图像在电梯井道环境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而且在闭路监控系统工程中,电梯监控视频干扰问题始终是最常见、最难解决、也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电梯监控中视频干扰的成因有多方面,以下是电工学习网我整理的关于电梯监控中视频干扰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的一些具体介绍,可供参考。
一、电梯监控干扰产生的原理1、电梯井内的动力、照明、风扇、掌握、通信等,各种电缆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像天线接收原理一样,同轴电缆也会“接收”这些干扰,即干扰电磁场在电缆上产生干扰感应电流,干扰感应电流也就会在电缆外导体(编织网)纵向电阻上产生干扰感应电压(电动势),而干扰感应电压刚好串联在视频信号传输回路“长长的地线”中,形成干扰。
2、随行电缆都是与视频电缆并行,且近距离捆扎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接近“最好最有效的”干扰耦合关系。
在一般工程中可以采纳穿金属管或走金属槽的屏蔽干扰方法,但在电梯随动的环境中,这种方法无能为力。
所以电梯环境下的抗干扰难度很大,只能选择较好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了解干扰产生基本原理,对完善抗干扰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
二、电梯监控消失干扰的缘由及解决方法1、横向条纹上下滚动假如图像消失了条纹不停的上下滚动,条纹较宽,一般不是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在电梯受到这种类型的图像干扰大约是80%以上。
消失这种干扰一般是接地电位的问题,指前端设备的地与中控室之间的地存在电位差,这个问题是万用表无法测试的。
解决方法:把它的回路给断开,也就是说两端的地断开一个(最好选择前端)。
假如两端的地都不想断,怕影响防雷。
那加个地隔离器来解决,这种设备为无源设备,只要串联在同轴电缆的任何一端,安装便利、效果好,完全可以消退这种条纹现象。
2、网状干扰当图像质量很差,基本上看不到任何物体,图像时有时无甚至画面死机时都属于网状干扰,消失网状干扰一般是线缆的线芯和屏蔽断、短的原因,这种状况大多数消失在接头上,个别也有在布线时没施工好,由于焊接的问题或接头件质量差引起的干扰在工程中也占不少。
浅谈模拟视频监控的干扰抑制方法

干扰信号的频率 , 这样高频 的干扰信号就会在滤波 器中衰减 , 从而达到抗干扰的 目的。 当干扰频谱成分不 同于有用信号的频带时 , 就 可 以用滤 波 器 把 干 扰 滤 波 除 掉 。对 于 信 号 线 滤 波
大的挑 战 。详 细 阐述 了模 拟监 控 系统 抗 电磁 干扰 的几 种 方 法 , 如铁 氧 体 磁 环 、 波 器 、 滤 光
纤 的应 用等 , 求模 拟视 频监控 系统 能在 工业领 域 中稳 定 完 美运 行 。 力 关键 词 : 模拟 监控 ; 电磁 干扰 ; 干扰 方 法 ; 抗 抗 滤波 器 ; 纤传 输 光
董 自清 , : 浅谈模 拟视 频监控的干扰抑制方法 等
6 1
环, 起磁干扰抑制作用 , 防止高频干扰信号影响设备
运转 和 正常 信号 的传输 。
2 12 抗 干扰 机壳 ..
载波 频率 , 因此 一 般 情况 下 这 种 方 法 能够 彻 底 消 除 掉 干扰信 号 。
2 2 3 低 通滤 波器 的应 用 ..
ls 1 7 s N 6 1—2 o 9o CN 一 l 47 43 3 /TD
采矿技术
第 1卷 1
第 5期
21 0 1年 9月
Se . 2 1 p 01
Mii c n lg nng Te h o o y,Vo . No. 1 11, 5
浅 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模 拟 视 频 监 控 的 干 扰 抑 制 方 法
在 保 险柜 、 电梯或 者其 他金 属外 层 的空 间 内 , 手
滤 波器 的插 入损 耗 大 于 3d B的频 率 点 称 为 滤
机、 收音机一般接收不到任何信号 , 这是因为金属具 有 一种 特 性—— 静 电屏 蔽 。 当外 部 电场 产 生 变 化
视频监控受高频干扰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视频监控受高频干扰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随之而来的,也是一些问题,如视频监控受高频干扰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和影响。
一、高频干扰问题的原因造成视频监控受高频干扰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源线路噪声。
负载变化导致回路产生电感电流,电感电流产生电磁波辐射的干扰。
2.电气设备开关噪声。
当设备开关瞬间断开和接通时,它们会产生电弧和电火花,电弧和电火花又会产生广播频率的电磁波干扰。
3.高频天线与视频监控设备的距离过近。
当通讯天线在视频监控设备附近或者直接在视频监控设备上时,其辐射的电磁波直接干扰视频监控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高频干扰问题的危害当视频监控受到高频干扰时,显然,其信号质量会降低,可靠性也会变得不稳定。
不仅会对安防监控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监控死角、漏报错报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正常监控和防护的效果,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处理高频干扰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视频监控受高频干扰的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也比较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电源线路处理。
在电源供电端附加一级滤波器,起到滤波和降噪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噪声的影响。
2.增强线路屏蔽措施。
这一方法相对简单,只需要给电线路增加带屏蔽的数据线,有效阻隔外界噪声的传播。
3.天线与监控设备的距离处理。
一般情况下,只要增加天线与设备的距离,或将天线从设备发射器上拆卸下来,就可以迅速解决干扰问题。
4.选择抗干扰性能更好的设备。
针对存在干扰问题的场合,建议选择抗干扰性能更好的设备,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时,就应该考虑到硬件和软件防护措施,并在必要时增加相应的过滤器件和滤波器来减少干扰。
综上所述,高频干扰问题作为一项关键性问题,在进行视频监控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认真了解产生干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保证视频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安全防护的效果。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1 干扰的分类与成因
工程中的干扰我们可以概括分成三类: 第一类源干扰: 视频信号源内部, 包括电源产生 的干扰�� � 视频源信号中已经包含干扰; 第二类终端干扰: 终端设备, 包括设备电源产生 的干扰 �� � 它能对输入的无干扰视频信号加入新的 干扰; 第三类传输干扰: 传输过程中通过传输线缆引入 的干扰, 主要是电磁波干扰, 包括地电位干扰类 � 源干扰和终端干扰, 尽管工程中也常遇到, 但都 属于设备本身问题,不属于工程抗干扰范畴� 第三
技术交流
有线电视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卢志国
广电总局无线局六二三台
摘要: 研 究监控干扰源的性质 � 了解 对监控系统的影响方 式, 以便 采取措施解决干扰问 题对提高监控系 统工程质 量, 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有益�下面结合我台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与维护中有关抗干扰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做个探 讨� 关键词: 视频监控 干扰 抗干扰
技术交流扰措施 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数字信号的传输通常指长线 传输, 常见的方式有: 通过调制� 解调方法在电力线或
用铅皮电缆 � 平衡对称电缆等都能较好地克服这种干 视频线上传输数字信号;通过工业标准的通信网络进 � � � � � � � � � 行传输, 比如 � ; 两者相比较, 常见的还是 扰� � � � � � � , 因此重点讨论 数字通信抗干扰方法� ( ) 低频干扰 电缆屏蔽层对于频率越低的信号其屏蔽效果越 总线是采用差分平衡电气接口, 具有较强 � � � � � 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但在实际工程 总线并未达 差,由于这种原因而引入的干扰信号有载波电话, 电 台的信号等 �它们在图像上造成水平条纹的干扰� () 电源干扰 当系统需要始端与末端同时接地时, 由于两端接 地电位不同及电缆外皮电阻的存在, 在两地之间引起 的地电位差, 从而产生干扰信号电压�当干扰信 号被叠加在视频信号上时, 使正常图像上出现很宽的 横暗带 � () 电源频率的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干扰 到人们期望的效果 �问题往往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拓扑不合理,未按照总线型网络拓扑布线, 而成为了星型拓扑结构; 第二传输线与接收和发送端设备连接不正确, 削 弱了平衡线的抗干扰能力; 第三公用双绞线,未进一步采取抗干扰措施, 比 如采用屏蔽双绞线 � 虽然在造成干扰的方式上有所不 同, 但在干扰的表现形式上只有两种: 一种是反射增
视频抗干扰技术在实际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排除方法)

视频抗干扰技术在实际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一、干扰是如何产生的要谈抗干扰,那么首先要了解干扰产生的原因,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几种闭路监控系统中常见的干扰及产生原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传输信号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模拟视频信号,传输路径由摄像机到矩阵,从矩阵再到显示器或录像机;一类是数字信号包括矩阵与摄像机之间的控制信息传输,矩阵中计算机部分的数字信号。
一般设备成为干扰源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干扰主要通过信号传输路径进入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信号传输路径是,能通过视频电缆和传输控制信号的双绞线耦合进系统的干扰有:各种高频噪声比如大电感负载启停,地电位不等引入的工频干扰,平衡传输线路失衡使抑噪能力下降将共频干扰转成了差模干扰,传输线上阻抗不匹配造成信号的反射使信号传输质量下降,静电放电沿传输线进入设备造成接口芯片损伤或损坏。
具体表现如下:干扰原因干扰效果随机信噪比干扰表现为雪花干扰,监视器屏幕上会出现雪花状的斑点。
单频干扰表现为网状干扰,监视器屏幕上会出现网状条纹。
电源干扰表现为扭曲干扰,监视器屏幕上图像会出现轻微扭曲、图像不稳定。
脉冲干扰表现为跳动干扰,监视器屏幕上图像会出现跳动、闪烁。
接地干扰表现为黑条纹滚动干扰,监视器屏幕上会出现黑色滚动条纹。
做安防工程的,经常遇到的就是干扰问题,从书上看到的如何解决干扰都是提到要事前规划,包括做设计的时候就要非常注意,但是现实中的干扰现象越来越多,如果按照书上的要求工程量将非常巨大,所有的管线要地埋或者穿屏蔽,电源线缆与视频线缆要隔开距离传输,另外线缆不能太长,75-5的视频线缆不能超过250米,这样就很苛刻了,另外在布线的过程中暴力布线很严重,往往会将线缆的屏蔽层给损伤,这样就会导致外界干扰信号介入,对视频信号进行干扰,所以综合下来干扰基本出现在:1、电源干扰:由于电源线缆和视频信号线缆平行而导致干扰信号介入!2、外界电机等干扰:由于变频电机、空调等而产生的干扰信号;3、控制设备干扰:现在的很多控制设备采用巡检方式,这样就造成0-11mhz之间有很多的干扰波,对视频信号进行干扰;4、地电位不平衡干扰:由于接地点过多而导致视频信号强度产生巨大变化;5、屏蔽层破裂而引入干扰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抗干扰方法从干扰源的分析了解到并没有特别的干扰源,消除或者减少上述干扰的理论探讨也有许多,如何针对闭路电视监控工程解决干扰问题,很少有文献涉及,下面就闭路电视监控工种中常见的干扰及解决方法进行些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监控系统(CCTV)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建筑物内的电气环境比较复杂,容易形成各种干扰源,如果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各种干扰就会通过传输线缆进入视频监控系统,造成视频图象质量下降、系统控制失灵、运行不稳定等现象。
因此研究视频监控干扰源的性质、了解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影响方式,以便采取措施解决干扰问题对提高闭路监控系统工程质量,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有益。
干扰的来源及影响方式
视频监控系统中传输信号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模拟视频信号,传输路径由摄象机到矩阵,从矩阵再到显示器或录象机;一类是数字信号包括矩阵与摄象机之间的控制信息传输,矩阵中计算机部分的数字信号。
一般设备成为干扰源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干扰主要通过信号传输路径进入系统。
闭路电视监拧系统的信号传输路径是,能通过视频电缆和传输控制信号的双绞线耦合进系统的干扰有:各种高频噪声比如大电感负载启停,地电位不等引入的工频干扰,平衡传输线路失衡使抑噪能力下降将共频干扰转成了差模干扰,传输线上阻抗不匹配造成信号的反射使信号传输质量下降,静电放电沿传输线进入设备造成接口芯片损伤或损坏.
由于阻抗不匹配造成的影响在视频图象上表现为重影。
在信号传输线上会将在脉冲序列的前后沿形成震荡。
震荡的存在使高低电平间的阈值差变小,当震荡的幅值再大或有其他干扰引入时就无法正确分辨出脉冲电平值,导致通信时间变长或通信中断。
接地和屏蔽不好会导致传输线抑制外部电磁干扰能力的下降,体现在视频图象就是雪花噪点、网纹干扰以及横纹滚动等;在信号传输线上形成尖峰干扰,造成通信错误。
平衡传输线路失衡也会在信号传输线上形成尖峰干扰。
静电放电除了会造成设备损坏外,还会影响存储器内的数据,使设备出现些莫名其妙的错误。
抗干扰的方法
从干扰源的分析了解到并没有特别的干扰源,消除或者减少上述干扰的理论探讨也有许多,如何针对视频监控工程解决干扰问题,很少有文献涉及,下面在北京弱电工程() 公司工作的小编就视频监控工种中常见的干扰及解决方法进行些探讨。
1 ,数字信号传输中的抗干扰措施
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数字信号的传输通常指长线传输,常见的方式有:通过调制、解调方法在电力线或视频线上传输数字信号;通过工业标准的通信网络进行传输,比如RS422、RS845、RS485;自行开发的自动式传输。
三者相较,常见的还是RS422、RS485,因此重点讨论RS485数字通信抗干扰方法.
RS485总线是采用差分平衡电气接口,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但在实际工程RS485总线并未达到人们期望的效果。
问题往往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拓扑不合理,未按照总线型网络拓扑布线,成为事宜上的星型拓扑;传输线与接收和发送端设备连接不正确,削弱了平衡线的抗干扰能力;第三公用双绞线,未进一步采取抗干扰措施,比如采用屏蔽双绞。
虽然在造成干扰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在干扰的表现形式上只有两种:一种是反射增加了信号畸变程度;一种是外部的干扰由于平衡条件被破坏,共模干扰变成了串模信号进入传输线。
由于信号反射。
根据电磁理论,减少长线上信号反射的唯一途径是阻抗匹配,若通信风格拓扑为总线型,阻抗匹配比较容易实现,但若是星型网络拓扑,根据工程经验则可按图
1方式进行匹配,在发送端串上与传输线特征阻抗相同的电阻RO,在接收端按图所示进行连接,其中R1>R2,R=(R1* R2)/(R1+R2)=R0。
在发送R0一般是驱动门输出内阻的5倍以上,可以得到较高的发送电平,接收的匹配阻抗是经5伏电源形成的,在阻抗匹配的同时减少了吸收功耗,这样既减少了的射,又不会因为增加了匹配电阻吸收过多的信号功率,信号的电平阈值差变小。
双绞线作为RS485传输一对电磁感应噪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但对静电感应引起噪声的抑制能力较差,因此RS485传输线应选用屏蔽双绞线。
双绞线的屏蔽层要正确接地,这里讲的“地”应是驱动总线逻辑门的“地”,而非“机壳地”、“保护地”,但在许多实际设备上往往没有给出接地连接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引一条线将屏蔽与驱动逻辑门集成电路的地相连。
2,视频信号的干扰
视频信号的干扰在图象上表现为地花点和50HZ横纹滚动,对于雪花点干扰是由于传输线上信号衰减以及耦合了高频干扰所致,这种干扰比较容易消除,在摄象机与控制矩阵之间合理位置增加一个视频放大器,将信号的售噪比提高,或者改变视频电缆的路径避开高频干扰源,高频干扰的问题可基本上得到解决。
较难解决的是50HZ横纹滚动及进一步加高频干扰的情况,比如电梯轿厢内摄象机的输出图象。
为了抑制上述干扰,首先分析一下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摄象机要求的供电电源一般有三种:直流12V、交流24V或220V,大多数工程应用中不从电梯轿厢的供电电源上取,而是另外布设供电电源给摄象机供电,摄象机输出图象经过一条软性的视频电缆从井道的止方或下方送出,视频电缆和供电电缆与轿厢的动力线捆绑在一起,当电梯运行时牵引电机运行产生的电磁场沿照明动力线传播,显然会影响摄象机供电电缆和视频电缆,当视频电缆的屏蔽层不够严密时,高频干扰就经视频电缆传回监视器。
而对于50HZ的横纹滚动根据电磁学理论知道视频电缆的屏蔽层可完全消除50HZ工频干扰。
由此可以推断这部分干扰不是通过视频电缆耦合过来,而是来自电源线和不合理的视频线联结.
对于图象中的高频干扰,因它的频带仍在8MHZ以内,采用空隙率为50%左右的屏蔽网可基本消防高频干扰,但要达到50%的空隙率屏蔽网根数需每个波长长度有60根以上,这样高的密度又会使电缆的柔韧性下降,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带有双层屏蔽的视频电缆。
视频电缆屏蔽层是接地的,如果视频信号“地”与显示器的“地”相对“电网地”的电位不同,即如图3所示两处接地点相对电网“地”的电压差不同,那么通过电源在摄象机与显示器之间形成电源回路,这样50HZ的工频干扰进入显示器中,从图中的电气联接可以看出消除50HZ工频干扰方法有两种,一是想办法使各处的“地”电位与“电网地”的电位差完全相同,或者切断形成地环流的路径。
由于工程环境比较复杂,使各处“地”完全等电位比较困难,只能通过加大摄象机供电线缆的线径,尽可能降低地回路的电阻。
或者采用切断地环流回路的方法,在摄象机或显示器端有一端不接地,通常在显示器端不接供电电源的地,这样虽不能完全消除干扰但可大减少50HZ的干扰。
从上面的分析中看到,如果电源线上耦合上高频噪声,即使视频电缆的屏蔽电缆的屏蔽再好,也会将噪声送至显示器,因此摄象机的供电电源线最好也要屏蔽,上述措施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就要全面考虑才能实现,若到了系统调试时发现干扰存在可采用调制和解调的方法将噪声滤除,在摄象机端设一调制器将视频信号搬移到几十兆赫兹的频度段上,在显示器端设一低通滤波器将低于8NHZ的信号全部滤除,再经过解调将视频图象还原.
3,监控系统的供电方式
监控系统的供电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集中供电方式即电源都引自一处,另一种是分布式供电,摄象机在安装位置附近取电源,从抗干扰效果的角度讲,集中供电方式更好一些,可以基本消除各处参考电位不等的情况。
监控系统中干扰主要体现在数字通信通讯线和视频图象的干扰上,解决干扰的关键在于工程开始施工时就要全盘考虑上抗干扰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扰问题,而不要等到工程后期再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
文章来源:/news.php?id=243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