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

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
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历史课题研研究报告

姜家营乡中学于春秀

关键词:历史学习兴趣培养提高探究

一、课题研究目的及确立的陈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义务教育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变革是与改革开放的教育体制变革一起成长起来的。

关于历史教学的研究虽然经历了种种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也经受曲折和艰辛,但始终没有褪色的是历史教学工作着探究精神。我们发现在探究过程中,吸引和借鉴国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在历史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以往大量的历史教学研究中,偏重对于历史知识结构、历史知识的呈现,忽视学生主体和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片面追求分数忽视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只重知识轻视相关链接等现象。对于这些长期困扰历史教学发展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值得我们冷静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2、新世纪、新理念、新思想、新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成为义务教育指导思想,

渗透到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现象,学习积极主动性差。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不仅禁锢学生的兴趣,甚至阻碍历史教学的发展。特别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已经是当前历史教学中必须补上的一课。

3、通过对上千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浓厚程度比例为:

客观的调查结果不仅反映了历史教学的问题,更坚定了我们探究一条适合义务教育中学历史教学的新模式的决心

(二)、课题研究目的及确立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历史学习中获得较强的兴趣基础,才能逐渐形成对历史学习的热爱。才能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智力和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也充分体现了爱因斯坦所说的“教育的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重视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通过课题研究确实找到一条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途径,服务历史教学。

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经验和一个个鲜活的事实都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兴趣绝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让提高学生兴趣要靠一贯而终的努力,要靠点点滴滴的积累,更要靠踏踏实实的教科研工作,只有真心付出教师的汗水和智慧,实实在在的在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上做文章,才能做到历史教学的出路。以兴趣促提高,以兴趣求发展,把提高学生的兴趣作为拉动历史教学高速发展的引擎,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突破性发展。

(三)、研究的内容:

1、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为主导的历史教科研活动。

2、初中七、八、九年级历史课逐课兴趣培养点探究。

3、历史兴趣小组的建立培养过程探究。

4、兴趣培养对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评估。

5、个案研究。

(四)、课题研究机构:

组长:于春秀(姜家营乡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多年从事历史一线教学,发表多篇历史教学论文,有着较强的教科研能力。)

组员:潘新董明华于贵民刘志如

二、研究的过程中经历的步骤及采取的方法:

(一)课题研究中经历的步骤及实施情况

1、在课题研究之初,课题组历时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由全组成员设计印制问卷调查表,实施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统计问卷调查结果。通过课题研究组研究决定确立(七年级一班、八年级一班)为研究样本中集体样本,确立董玉静、王新、粱帅、李金龙等25名同学为个案样本,全面、详实的建立集体样本和个案样本的原始档案。

2、08年3月初于春秀同志组织课题组开会制定两年课题研究计划和具体课题研究阶段的时间安排,主要对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确立了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形式,对课题组成员做了具体分工安排。

3、阶段性目标完成

(1)提高学生兴趣为主导的历史教科研活动

由于春秀同志具体组织了历史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争取学校和专家地支持特别是对提高学生兴趣为主导的历史教科研活动尤为重视,在时间上保证质量是突破,解决了课题研究中的不少问题。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发现兴趣是学生对事物进一步了解,同化为自己内在知识的最积极、

最有效的潜在内驱力。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的愉快的学习,才能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学生的积极性。而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趣,它的存在必然受到一定的情境影响,在积极的情境界中萌发和提高。所以教科研中我们课题组坚持长期从如何创设情境入手,以情境激发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的兴趣。实际上通过情境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产生兴趣;通过情境对所学的历史教材内容产生兴趣;通过情境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兴趣;通过情境使学生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产生兴趣;通过情境让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丰富多彩产生兴趣。在具有浓厚兴趣的情境中激发新的兴趣点,从而获得更大的动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享受兴趣的激发,不断体验由兴趣引导的成功体验。不断的强化,持续的兴趣刺激,完成整个中学历史学习体验,从而形成人文化的历史学习情境。变被动的传授知识为主动的探究知识和发现知识,在情境中体验历史知识的乐趣。这一切都要在精心的准备和教师与学生互动情境中完成。

在教科研中,我们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七、八、九年级不同的教学内容,逐课的对情境创设进行了探究。把历史课分为难点突破型、科学认知型、是非观点型、情景再现型、情感共鸣型。根据不同的类型创设不同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求知。

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就依据情感共鸣型的特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海战的激烈,体现爱国将领邓世昌舍生取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展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件,提出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它爆发的原因及影响和造成的后果。这样很快就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发现求知的自然情境中。这样的情境创设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兴趣的激发,无论怎样的情境的创设都严格遵守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出发,把握学生年龄特点,形成愉快的学习历史的氛围。

(2)、历史兴趣小组的建立培养过程及结果呈现

在几年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兴趣小组对培养学生兴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兴趣小组的建立要脚踏实地真真正正的搞好,决不能把兴趣小组变成教师课堂的简单延伸,而要充分发挥兴趣小组的培养作用。在建立兴趣小组时突出“兴趣”二字,以培养和提高兴趣为出发点,以形成历史学习兴趣为归宿,把兴趣提高贯穿整个小组的活动中,特别注重组件小组活动的全面性和全体性,兴趣提高的实效性,兴趣提高的检验的标准化。为达到提高每个同学兴趣的目的,我坚持在实验样本中兴趣小组由七年级到九年级的一贯制。历史兴趣小组在每年级都不是一个,而是几个,从周一到周五都有活动。每个小组的成员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安排选择不同方面兴趣小组,达到兴趣小组确实提高兴趣的作用。

从不同角度组件不同兴趣小组,参加课题研究的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组建了历史的多个兴趣小组。通过历史人物组、历史故事组、历史剧组和研究组等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每个组每学期都要制定细致的活动安排,确实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提高兴趣为出发点,促进历史的学习。两年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有许多同学组编了历史剧,并在学校中心校的艺术节上获得优异成绩。另外许多同学通过参加活动不仅增加了兴趣,更提高了历史学习的水平。

(3)兴趣培养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的提高

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是导致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些学生兴趣的培养尤其重要。

课题组中董明华同志负责兴趣培养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其他同志的支持下建立了每一个历史学习困难学生的档案,分析基本情况,了解丧失兴趣的原因,寻找提高兴趣的增长点,初步建立培养学生兴趣的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实行可控下的兴趣培养。对历史学习困难的每一位学生,都给与特别关注,注重发挥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找好切入点,

培养兴趣,逐步提高。两年的实践中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学习的后进生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年中及格率优秀率逐步提高,09年中考两率居全区前列。

(4)个案研究及课题研究报告形成

经过了两年的努力由于春秀同志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形成研究报告。

(二)、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测试法相结合

2、活动法、心理调查相结合

2、讨论研究合作交流并用

3、阅读参考国内外文献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1、经过两年的研究逐渐探索出一条以兴趣促进历史教学发展提高的新思路,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课题组领导下教师的教学水平,更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在研究期间多位教师发表了多篇有份量的论文,讲授了多节高质量的优质课。同时是我小的历史教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有:学生兴趣培养的反复性;学生兴趣培养的长期性;学生兴趣培养的复杂性;学生兴趣培养的全体性等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