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
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研究

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研究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研究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研究,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研究内容1. 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对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了解目前物联网应用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和技术特点。
2. 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研究方向: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确定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物联网数据分析算法、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物联网平台架构等方面。
3. 创新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制定创新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以验证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4. 研究成果评估与应用推广:对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益,推广应用在相关行业中。
研究意义1. 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通过研究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推动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2. 促进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推广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成果,促进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估。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发现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方法和新技术,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并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1] Smith, J. (2019). IoT Applications in Healthcare: A Review. 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 43(2), 26.[2] Li, X., & Zhang, Z. (2020).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IoT Technology in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1556(1), 012002.[3] Wang, Y., & Wang, T. (2018). Security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mulation: Systems, Science & Technology, 19(2), 11.。
等保2.0之物联网安全技术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马远伟(1991-),男,河南,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安全、等级保护、工业互联网安全,E-mail:********************;杨盛明(1985-),男,山西,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工控安全,E-mail:*****************。
*通讯作者:程德斌(1976-),男,江西,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制造安全,E-mail:******************。
等保2.0之物联网安全技术研究综述Overview of Research on IOT Security Technology of Hierarchical Protection 2.0马远伟,杨盛明,程德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0)Ma Yuan-wei,Yang Sheng-ming,Cheng De-bin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Center,China CEPREI Laboratory,Guangdong Guangzhou 510610)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等级保护2.0标准。
该文将通过对物联网的结构和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并对提高物联网安全以符合等级保护2.0标准的技术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安全;等级保护2.0;技术研究中图分类号:TP311;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07(2020)11-0009-04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new security issues continue to emerge,and the country has also issued corresponding hierarchical protection 2.0standards.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in detail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the security issues it faces,and give suggestions on the technical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ecurity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o meet the hierarchical protection 2.0standard.Key words:Internet of Things security;Hierarchical protection 2.0;Technical research CLC number:TP311;TP309Document code:AArticle ID :1003-0107(2020)11-0009-040引言物联网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负责交换信息和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中的数据容错技术研究综述

物联网中的数据容错技术研究综述引言: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大量的设备和传感器连接到网络中,将产生大量的数据。
然而,在物联网环境下,由于网络不稳定、设备故障或其他意外情况,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面临着挑战。
为了确保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我们需要研究和应用数据容错技术。
本文将综述物联网中的数据容错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物联网数据容错技术的概述物联网中的数据容错技术旨在解决数据丢失、数据错误和数据完整性等问题。
通常,数据容错技术包括冗余数据存储、错误检测和纠正、数据校验和恢复等方法。
冗余数据存储通过在不同的节点或服务器上存储多个副本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采用各种算法和编码方法,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数据校验和恢复技术则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并在数据损坏或丢失时恢复数据。
二、物联网数据容错技术的研究进展1. 冗余数据存储冗余数据存储技术是数据容错的关键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多个设备或服务器上保存数据的多个备份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目前,常用的冗余数据存储技术包括主-备份复制、多副本一致性和数据片散列等方法。
主-备份复制技术将数据存储在主节点和备份节点上,一旦主节点故障,备份节点即可接管并提供数据。
多副本一致性技术通过协议和算法来保持多个副本之间的一致性,以提供高可靠性和可用性的数据存储。
数据片散列技术通过将数据切分成多个片段,并在不同节点上进行存储,从而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分布性。
2. 错误检测和纠正在物联网环境下,数据传输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例如位错误、丢包和重复数据等。
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旨在检测并纠正这些错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方法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海明码等。
奇偶校验技术通过计算数据中的奇数位或偶数位的总和,并与存储的奇偶校验位进行比较,来检测错误。
CRC技术则采用多项式除法的方法,通过计算和比较校验码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位错误。
物联网技术综述

1物联网概述物联网概念并不是新概念,其最早出现在比尔·盖茨1995年的《未来之路》一书,而后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如泛在网络、M2M(Machine to Machine)等技术名称其实都是物联网的前称。
但到底什么是“物联网”呢?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由许多在空间上分布的自动装置通过无线/有线等通信网络连接组成的计算机应用网络,通过该网络实现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设备监控等功能,从而达到对物品跟踪、监控、管理等目的。
举个例子,危险品运输中为了保证物品在运送过程中的安全,可以利用物联网实施对物品状态的全程监控,这时通过分布在危险品周围的温度、湿度、气压、振动等传感器探头和GPS定位模块等,定期或不定期地采集危险品温度、湿度、气压、振动、位置等信息,然后通过通信网络将信息发送到远程的集中监控处理系统,由该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实施相应的控制处理。
物联网有别于互联网,互联网主要目的是构建一个全球性的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而物联网则主要从应用出发,利用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资源进行业务信息的传送,是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的延伸,是自动化控制、遥控遥测及信息应用技术的综合展现。
当物联网概念与近距离通信技术、采集技术与通信网络、用户终端设备结合后,其价值才将逐步得到展现。
2物联网分类物联网的分类有多种,如按照接入方式、应用类型等方式进行分类,类似于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专用网网络和公众网络,我们从物联网的用户范围不同,可分为公众物联网和专用物联网两种。
公众物联网是指为满足大众生活和信息的需求提供的物联网服务,而专用物联网就是满足企业、团体或个人特色应用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的专业性的物联网业务应用。
专用物联网可以利用公众网络(如Internet)、专网(局域网、企业网络或移动通信互联网中公用网络中的专享资源)等进行信息传送。
表1物联网分类方式举例3关键技术物联网作为下一代信息网络的主体,将会是一个现存和新出现的众多技术融合的综合体,这里仅就可见的一些典型关键技术略作介绍。
工业物联网平台技术研究及应用

工业物联网平台技术研究及应用一、引言工业物联网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产物,是未来工业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全球范围内,工业物联网正在逐步成为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而工业物联网平台则是工业物联网应用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二、工业物联网平台技术研究综述1. 概念工业物联网平台技术是指将传统的工业管理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集中化监测、控制和管理工业设施和生产数据的技术平台。
2. 架构工业物联网平台技术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主要完成数据采集,包括物联网传感器和设备的部署与配置,数据采集与处理;网络层主要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协议;服务层提供各种服务,如实时数据处理、存储、虚拟化、数据库等;应用层则提供多样化的应用程序,包括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等。
3. 技术要素工业物联网平台技术要素包括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等。
(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感知层的传感器、标签等设备、网络层的传输协议、应用层的数据处理和服务程序等。
(2)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指在互联网上通过网络使用计算资源的一种方式。
工业物联网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提高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
(3)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工业物联网平台更精准地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为工业制造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4)人工智能技术工业物联网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大量的数据通过算法进行处理,实现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5)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点对点传输,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为工业物联网平台安全可信的数据交换提供技术支持。
三、工业物联网平台技术应用案例1. 工业生产智能化工业物联网平台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工业生产环节,收集各类数据,包括设备状态数据、生产数据等,从而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物联网综述

物联网综述1、概述1.1物联网的定义目前,物联网产业已被公认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Auto.ID实验室首次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系统,即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各类传感设备装置、RFID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根据需要实现物品互联互通的网络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系统。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的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
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而在其著名的科技融合体模型中,提出了物联网是当下最接近该模型顶端的科技概念和应用。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其具有:智能、先进、互联的三个重要特征。
国际电信联盟( ITU) 发布的ITU 互联网报告,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与物品(Thing to Thing,T2T),人与物品(Human to Thing,H2T),人与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连。
但是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是,H2T是指人利用通用装置与物品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物品连接更加的简化,而H2H是指人之间不依赖于PC而进行的互连。
因为互联网并没有考虑到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故我们使用物联网来解决这个传统意义上的问题。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研究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物联网技术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支撑,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家居设备和系统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其优势、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优势智能家居是将各种家用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物联网技术提供了完备的连接性。
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中的各类设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无论是智能灯光、空调还是安防系统,都可以通过物联网进行联动控制。
其次,物联网技术提供了大数据支持。
智能家居中的各类设备都能够实时向云端发送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被用来进行智能家居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例如,通过分析传感器数据,可以制定出更加智能、节能的家居控制策略。
再次,物联网技术提供了远程控制的能力。
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智能家居进行控制和监控,无论用户身在何处,都能够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管理。
最后,物联网技术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家居体验。
智能家居通过学习用户的习惯和行为模式,可以自动调节家居设备的工作状态,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居住环境。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关键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涉及到多个关键技术,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关键技术。
1. 传感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各类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检测,为家居系统提供相关数据。
2. 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需要建立起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以实现各类设备的互联。
常见的物联网网络技术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
3. 数据安全技术:智能家居中的各类设备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其中包含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因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4. 云计算技术:智能家居中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处理,云计算技术可以为智能家居系统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综述

S 0F T Ⅵ E
国际 I T传媒品牌
物联 网技术 的研 究综述
刘 志 杰
( 郑 州移 动信 息支撑 服务 中心 ,郑 州 4 5 0 0 0 0 )
摘 要 :物联 网打破 了将物理基础设施和 I T基础设施分开的传统思维 ,是信息领 域一次 重大 的发展和变革机遇。物联 网涉及 众多领 域 ,当前 国内外的研 究和开发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物联网研究的现实基础 以及关键 问题展开 了讨论 ,介 绍 了物联 网的 四 种具有代表性 的定义和 三种 关键 性的基 本特征 ;分析 了基于 R F I D 的物联网应用架构、基于泛在传感 网的物联 网应用架构 和基 于 M2 M 的物联网应用架构 ;给出 了大致被公认为的四个层次的物联网关键技术框架 ;最后描述 了物联 网的典型应用领域。
I nt e r ne t o f t hi n gs Te c h no l o g y Re s e a r c h Re v i e w
LI U Zhi . J i e
( Z h e n g z h o u mo b i l e i n f o r m a a o n s u p p o r t s e r v i c e c e n t e r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0 , C h i n a )
n e t wo r k i n g k e y t e c h n o l o g y ra f me wo r k ; F i n a l l y d e s c r i b e s he t t y p i c a l t h i n g s n e wo t r k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9-06-18T15:09:26.15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作者:冯泽煜
[导读] 在信息时代物联网的出现可以说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武汉东湖学院
摘要:物联网被称为是当下时代信息领域的一次变革,将以往IT设备与物理设施相互隔离的思维打破,现阶段关于物联网的研究,还是在一个起步的阶段,技术上的发展也是如此,对物联网展开研究,也是为了促进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本文是对物联网展开研究综述,对物联网概念展开阐述,并介绍其中一些关键技术,分析物联网的未来前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对物联网的实际发展是有所促进的。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
前言:在信息时代物联网的出现可以说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物联网对社会以及经济等各方面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利益,一些领域的研究人员不断从多个方面,展开对物联网的分析和探讨,另外是物联网是心技术领域,也是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成为诸多企业努力的技术方向,现阶段物联网整体发展还是比较初级的,在技术上需要进一步的革新。
1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现状
1.1物联网技术概念的提出
最初提出物联网概念的是麻省理工,1999年建立了Auto-ID Labs,提出RFID系统,就是将所有的物品借助射频识别传感设备,实现与互联网的联结。
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这是关于物联网最早的概念[1]。
2005年IUT举行WSIS会议,正式对物联网这一概念进行了确定,并分布了文件,对物联网的特征以及技术,还有要面临的挑战展开了介绍。
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人们处于一个全新的通信时代下,这个时候信息以及通讯技术,将从仅仅人与人的交流,转变为人与物和物与物的对接,物联网将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新的信息时代会到来,物联网让信息以及信息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所物品进行重新的连接,建立新的沟通模式。
所有的物品在任何时间以及地点,可以与任何人实现连接[2]。
1.2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从通信的过程以及对象上分析,物联网的核心就是实现人物和物物之间的交互,基本特征就是全面感知、智能处理以及可靠传送。
物联网的全面感知,实际借助无线射频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二维码等,实现对物品信息随时的获取。
物联网的可靠传送,将物体接入到网络,然后借助网络渠道,可以随时实现信息的共享以及交互。
物联网的智能处理,是借助信息技术[3]。
对海量的数据以及信息展开处理以及分析,从而做出智能化决策。
为了对物联网的各方面环节有更加清晰地了解,依据信息科学的角度,围绕着物联网中的信息流动,对物联网的功能模型进行了表述。
首先是信息获取,是对信息进行感知以及识别,对事物的状态以及主要的变化方式,进行敏感以及直觉,要将感受到的信息进行表示。
从而实现对信息的获取[4]。
其次是信息的传输,是进行信息的发送、传递以及接收,这样才能让事物的信息从空间以及时间上,实现点到点的传递,这其实是一般意义上所谓的通信工程。
再次是信息处理,是对信息展开加工,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知识的获取,然后对事物实现认知,借助已经获取到的信息,可以产生新信息,这样可以实现对决策的制定。
最后是信息施效,是让信息真正发挥出实效的一个阶段,有着诸多的表现形式,比较重要的一个表现,是对事物的状态以及变换方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事物的控制,让事物按照预期进行运动。
1.3物联网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在IUT的报告中,对物联网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将物联网视为当下信息领域的重要变革,也是信息技术的一次机遇,受到了全球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诸多的发达国家也是对物联网加强了重视,认为物联网是当下重要的新兴产业,对物联网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战略型的决策。
1.3.1发达国家未来促进物联网发展做出的前瞻布局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布了物联网发展的文件,其中对物联网的前景展开了描述,这是首次将物联网发展以及管理作为主要的目标提出战略设想,并结合物联网的设计发展,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意味着从这个时候开始,欧盟已经对物联网非常重视,并对物联网发展提上日程。
2009年韩国通信部门提出了物联网建设的规划,将物联网确定为市场发展的新动力,并提出要建设世界上物联网方面最先进的基础设施,发展成为物联网技术强国的目标,加强对物联网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物联网服务的完善,并加强对物联网的技术研发等。
欧盟以及韩国为代表的各个国家推出了物联网的发展行动计划,意味着物联网以及相关的产业布局,已经是在全球范围展开,经过了多年来的发展。
1.3.2我国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和推进
2009年开始,物联网开始在国内得到了重视,成为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之后,又一次引发信息领域浪潮的重要核心领域,并在2010年被列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将物联网列为重点产业,各个部门为了促进物联网的实际发展,制定出诸多的扶持政策。
整体来说,现阶段国内的物联网,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2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借助射频识别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建立了一个覆盖世界玩物的庞大网络,实现了人物和物物的连接。
其实就是借助对RFID技术的应用,借助网络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然后借助网络实现信息的互动和共享,在物联网的构想中,标签
中有着规范和互用信息,借助网络将这些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整合集中在中央系统中,
2.1物联网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RFID系统,其中包括标签、阅读器、管理系统以及数据交换,中间件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数据软件,因特网则是计算机网络组成。
物联网的主要原理,是借助RFID阅读器,对射频模块进行控制,然后向标签发送信号,接受标签传递的应答信号,另外是对标签的对象进行信息解码,从可以将对象信息以及标签上的各类信息,借助网络进行传输到Savant系统上进行处理。
2.2RFID系统组成及原理
RFID系统是非接触的识别系统,可以借助无线信号实现自动识别,然后进行数据的获取,在交通、安全以及物流等各个方面,RFID系统都是被广泛应用。
因为应用的类型不同,RFID系统也是会有不同的组成,多数的RFID系统,是标签、阅读器以及后端数据库组成。
标签进入到工作区域后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这个时候阅读器会发出特定射频信号,然后获得能量得到激活,标签会将编码信息借助射频天线进行传递,阅读器就会对信号进行接收,经过天线调节器,将信号传递到信息处理的模块,经过解码后传递给后盾啊数据库,展开数据处理。
3物联网是的未来发展
物联网是不断进步以及发展,我国物联网是可以在标准化方面实现突破,一些典型应用会不断发展起来,比如防入侵系统、移动物联网等,这些都是物联网是的突破方向。
结论:总之,物联网是现阶段重要的智能项目,各国对物联网都是非常重视的,物联网正在从一个构想逐渐成为现实,而将物联网真正建设完全后,万物互联的时代就会到来,人们的生活也是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我国需要把握住机遇,在物联网时代争取占据领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邹小伟,张丹,马辉.基于BIM和物联网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安全预警平台的建立[J/OL].工程管理学报:1-6.02.023.
[2]顾宇峰,舒红梅,江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自助发送系统及应用评价[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04):134-136.
[3]王慧明.展望口腔4.0时代:未来的口腔医学应用将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J].科技与金融,2019(04):11-12.
[4]李文俊.Mixly开源项目设计31:神奇的物联网——开启米思狗创客之路(三)[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0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