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老师_3

合集下载

人类的老师(共10篇)

人类的老师(共10篇)

人类的老师人类的老师(一)人类的老师陈轶轩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比如壁虎的脚上有吸盘, 能在墙上自由地爬行, 让我们发明了吸盘鞋;蝴蝶的鳞片能自动调节体温等。

但我觉得壁虎给我的启示最大。

壁虎的脚上有吸盘, 可以吸在墙上, 自由地来回移动, 从而可以捕捉到许多蚊子和苍蝇。

如果我们可以模仿壁虎那样, 发明出一种吸盘鞋, 这样干活就方便多了。

比如: 楼上着火时, 消防队员就可以穿上吸盘鞋, 迅速地将灭火工具运送到失火地点, 保证人身安全。

建筑工人在建楼时, 穿上吸盘鞋, 扒在楼板或墙壁上, 进行高空作业, 这样就不会摔下去, 从而安全得到了保障。

大自然真是我们的好老师啊, 我爱大自然!指导教师崔梅茹人类的老师(二)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 从中得到启示, 发明了雷达。

可以说, 蝙蝠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其实, 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何止蝙蝠一种?一个人握着一个鸡蛋使劲的捏, 可是无论怎样用力, 也不能把鸡蛋捏碎。

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这样坚固呢?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 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是因为他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 设计出许多既轻便有省料的建筑物。

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著名的建筑, 屋顶都是这种“薄壳结构”。

此外, 人们模仿袋鼠造出来会跳月的越野汽车, 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等。

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人类的老师(三)人类的老师郭之翰大自然的神奇和奥妙无处不在, 我们的发明创造, 就是从大自然中的许多小动物身上得到的启发。

科学家从壁虎的脚上得到启发, 发明了“吸盘鞋”和“吸盘手套”。

壁虎之所以可以在墙上自由爬行, 也是有原因的。

据科学家的仔细研究发现, 终于得到了答案。

原来, 壁虎也有个小秘密, 那就是脚上有吸盘。

根据壁虎的秘密, 研制出了“吸盘鞋”和“吸盘手套”。

消防员在救火时, 如果紧急, 可以穿上“吸盘鞋”, 迅速将救火工具送上楼。

人类的老师心得体会感想(通用3篇)

人类的老师心得体会感想(通用3篇)

人类的老师心得体会感想(通用3篇)人类的老师心得体会感想篇1现实生活中,自然界的种种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这些“老师”并不是教给我们课本上的东西,而是教给我们生活中的只是,让我们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其实,交给我们只是的,不只是课文中的这几种。

人们还通过苍蝇发出的声音制造了噪音雷达;通过乌龟、鱼儿、娃娃鱼等动物在水中生活的功能制造了潜水艇,根据螳螂造出了农民的好帮手——镰刀。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使我们人类的“好老师”啊!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

现实生活中,自然界的种种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这些“老师”并不是教给我们课本上的东西,而是教给我们生活中的只是,让我们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在这一篇课文:《人类的“老师”》作者具体描写了一些生物给人们带来的启发,这样而发明了许多现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例如:飞机啦、轮船啦、运用“薄壳结构”的北京火车站啦......文中,我最喜欢文章的结构:总——具体——略写——总。

这种结构让我们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

人类的老师心得体会感想篇2本周三,我班向家长进行了半日活动开放,此次活动由于我和胡老师的精心安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晨间活动我们给幼儿安排了:拍球,滑梯两种活动,由于地面潮湿,临时改成集体游戏《七彩伞》幼儿玩得特别开心,完全忘记了爸爸、妈妈正在一边。

在晨间活动总结谈话中,小朋友们纷纷主动举手,向大家介绍自己晨间活动的情况。

评选出了玩得最好的小朋友,老师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当楼下传来大班幼儿做操的音乐声时,小朋友们都安静了下来,我向他们提出了早操的要求:排队做到快、静、齐;下楼保持安静;做操眼睛看老师。

轮到我们做操了,我觉得小朋友们做得特别好,比早操比赛还要认真,我听到身后传来家长们满意的笑声。

吃完付餐时,有几个家长因工作较忙,要赶着上班去,个别幼儿开始小声哭泣。

为了让家长能安心去工作,让幼儿以稳定的情绪,投入到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我搂着哭泣的孩子,在她的耳边悄悄说着鼓励的话,使笑容又重新回到孩子的脸上。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 (3)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 (3)

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 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 组里交流一下,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好 吗?
11
测评:
一、填空: • 1. 科学家从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
2. 人们模仿____造出了____。
二、思考: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呢?
Hale Waihona Puke 1213小 学 语 文
2013-1-26
1
激情导入
美丽的世界是人类创 造的,这高超的技艺是 谁教给人类的,也就是
人类的老师 是谁 ?
2
1.大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要求: 读准字音 , 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 读边想,细细地体会。把关键的词句画 出来,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感悟课文,品味前呼后应的句 子,找出课文中人类的“老师”。
4
分 组 讨 论 交 流
1. 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
计、建筑设计三方面是如何 向生物学习的?
2. 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什 么是人类的好“老师”呢?
5
反 馈 展 示
6
反 馈 展 示
7
反 馈 展 示
8
反 馈 展 示
9
反 馈 展 示
10
奇思妙想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3篇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3篇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3篇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每段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尝试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4、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尝试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人类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高等动物,是谁会有如此高的本领,让我们人类尊称它为老师呢?.板书“老师”二字,学生齐读,谈谈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2、补充板书完整课题,读题激疑:课题中的“老师”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人类的“老师”究竟是谁?为什么称它们是人类的“老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读课文。

2)逐段抽读课文,相机正音。

3)交流反馈:书中提到的人类的“老师”有哪些?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品读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探究“鸟儿”的秘密。

(1)默读第1自然段(2)引导交流: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的句式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出示:科学家从得到启示,发明了。

人们模仿造出了。

(3)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用直线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4)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用弯线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5)指名读句子。

给“剧烈”换个词语,说说“机毁人亡”的意思。

(6)(出示蜻蜓的图片)师点拨进行对比,解决了机翼因抖动而破碎的现象。

(7)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学生回答,指名读句)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

2.学习第2自然段,探究“鲸”的秘密。

(1)指名读课文(2)出示鲸的形体图片(师适时点拨: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机身、潜水艇等外形常做成流线型。

人类的老师作文

人类的老师作文

人类的老师作文人类的老师作文(精选39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类的老师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类的老师作文篇1自古以来,人类都有一个好老师,那就是动物。

动物怎么能成为人类的老师呢?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茫茫的沙漠中,一条响尾蛇正慢慢地前进。

突然,它好像发现了什么,一下子扑了上去……原来,它发现了猎物。

可沙漠中的动物有的自带“祖传迷彩服”,有的则躲在石头下。

那响尾蛇是怎样发现猎物的呢?难道它视力5.0,特别锐利?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响尾蛇的眼睛很特殊—它是一种“热眼”。

热眼有什么用呢?是这样的:动物的体温和场景的温度要是不一样,响尾蛇就会“看”出差别,抓到猎物。

反之,就算死老鼠躺在它面前它也“视而不见”。

科学家根据“热眼”的特性,制造出了一种导弹,这就是响尾蛇导弹。

鲨鱼,谁都知道它是“海洋霸主”。

它不但凶猛,游泳技术也是首屈一指的。

为什么鲨鱼游地那么快呢?科学家通过研究,找到了它的秘籍—就在它的皮肤上。

原来,除了天生的技术以外,鲨鱼的皮肤上有一大片小小的齿状突起,别看它们其实其貌不扬,在鲨鱼游泳时,它们可是大功臣呢!这些突起可以很好地吸引水流,大大减少了阻力,为鲨鱼提供了帮助。

科学家根据鲨鱼的皮肤,发明了连体鲨鱼衣,它可以让游泳者游得更快速。

怎么样,动物这个老师是不是功不可没啊?人类的老师作文篇2今天,我读了一篇《人类的老师》,我有说不尽的感慨。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科学家从广大的生物界里,得到的各种各样的启示,来除掉生活或生活中的某些用品的缺点。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感受很多,我想到孔子说的那句颇有名气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

”那些著名的大科学家苦心钻研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收获,可是,却从生物界的那些动物、植物身上取得了巨大的收获。

科学家们通过蝙蝠会发出音波而发现敌人,发明了利用电磁波发现敌人的雷达;通过鸟儿会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发明了也可在空中飞翔的重要交通工具,战斗中的王牌----飞机;通过蜻蜓的翅膀末端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点的厚斑点,解决了机翼剧烈抖动而破碎的问题;通过鲸的外形解决了船的航行速度慢的问题;通过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这些动物、植物不仅组成了这个美好的生物界,让大自然伴随着我们,还给我们人类许多的启示,让这个美丽的星球更完美、完善,美好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哪些生物是人类的老师3篇

哪些生物是人类的老师3篇

哪些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第一篇文章:哪些动物是人类的老师?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都可以成为人类的老师,它们以其特别的生存方式和智慧让我们从中受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动物是人类的老师?第一、猫科动物:猫科动物是性情独立、聪明机智的代表,它们的活动方式和表情非常丰富,让人类能从中学到很多有关生存、适应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在猫科动物中,如猫、豹、虎等野生动物也是好的老师,它们既有攻击性又有防御性,这也是它们能够在野外生存的重要原因。

第二、鸟类:鸟类是具有高度天赋和自我教育能力的代表,它们能够通过群居、觅食等行为让我们得到有益的启示。

鹰、鹫、猛禽等雄性鸟类的飞行能力既高速又协调,可以启示人类如何在空中飞行,而被誉为“海上鸟”的企鹅和信天翁则能教会人类如何在海洋中生存。

第三、昆虫:昆虫是生命力非常旺盛的代表,它们具有强大的适应力和繁殖能力,能够通过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让我们得到很多很有所教的启示。

在昆虫中,如蜜蜂、蚂蚁、蝴蝶等都是好的老师,它们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协作、如何适应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第四、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是地球上最复杂、最伟大的生命体系之一,它们能够教会人类如何适应、调整和生存在更复杂的环境中。

在海洋生物中,如鲸鱼、海豚、海洋植物等都是好的老师,它们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感知环境、如何与自然不断地互动。

人类的老师不只限于上述这些,如猴类、狗类、马类等也都是很好的老师。

在与自然互动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和保护自然,从中不断汲取知识并且不断地成长。

第二篇文章:哪些植物是人类的老师?除了动物之外,许多植物也可以成为人类的老师,它们能够教会我们很多有关生存、适应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哪些植物是人类的老师吧。

第一、竹子:竹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它能抵抗各种自然灾害,而且是盛行于中国南方的优秀植物之一。

竹子的韧性和耐性能教会我们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且很好地展现了“短暂然后不失其本”的道理。

小学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同步练习3

小学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同步练习3

小学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同步练习3■预习与自学⒈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⑴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⑵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这句话该怎么理解?⑶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你认为人类还需向哪些生物学习?⒉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原理机翼剧烈关键教训轻而易举⒊查找并阅读介绍仿生学的儿童科普读物。

●练习与作业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秘密(b m)模仿(m m)苍蝇(yīn yīng)惨祸(cǎn chǎn)外壳(k qio)颤抖(chn zhn)二、比一比,再组词蜓()键()末()庭()健()未()模()坦()斑()摸()担()班()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解决()研究()设计()绘制()改进()改正()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启示()使劲()著名()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科学家从__________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____;科学家研究了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发明了_____________,以后还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飞行特点受到启示,造出了许多________________;工程师模仿__________,改进了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__________;建筑师根据___________的特点,设计出许多_____________;人们模仿_____________造出了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____________!▲拓展与延伸聪明娃仿生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课文中讲的生物多跟动物有关。

其实,人类也在向植物学习,如传说鲁班从一种边缘有小齿的叶子上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

仿生学也包括仿人,如电脑、机器人的发明等。

仿生学的研究运用有众多的领域,如医学仿生、电磁仿生、军事仿生、工程仿生等。

人类的老师(3)

人类的老师(3)

学习笔记」
24* 人类的“老师”
1、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
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认识本课5个生字。

3围
绕中心句,反复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自主学习
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词用“——”划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
读几遍,找到中心句。

对子互学
3、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小组促学
4、课文按照()顺序写课文,请将课文分成分为三段。

5、课文用哪些事例说明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研究,发明了;
从,找到;
研究,造出了;
工程师,改进了;
建筑师,设计出;
人们模仿,造出了。

6、你是怎样理解“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这句话的?
全班交流
6、、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7、读课文,我读你听,你读我听。

1、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发明什么?把你想到的说给同学听,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介绍它的特点和用途。

这堂课学得怎么样?
还想问什么问题?
我想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老师
设计思路:
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系总分总结构,第三、四、五自然段系课文的重点。

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及课后练习第5题的提示,教学本文,可按如下思路展开:1、揭示课题,推知内容;
2、抓住重点,导读引悟,重点段结构相似,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第三自然段,其余两段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读悟便会学得轻松、顺利、快乐、高效;
3、展示资料,充分交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4、总结本课,鼓励创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3、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重点段,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具体介绍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说明了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的呢?
3、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自然段。

(学生回答)
二、学习第三段
1、同学们,这三个例子写得很具体很有趣,下面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说最喜欢的一个认真读一读,注意要一边读一边想,争取把每句话读懂。

2、谁先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例子?
*
第三自然段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
(2)小黑板出示:科学家从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

人们模仿____造出了____。

(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飞机设计。

(4)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
(5)出示: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6)指读句子。

(7)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
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

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

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读题)
(8)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学生回答)
(9)投影蜻蜓的图片:教师解释,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

所以,人类从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祸,可见蜻蜓是(指课题)——人类的“老师”。

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0)投影句子: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1)指导朗读,读出惋惜、感叹的语气。

(12)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学生回答)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

(13)第三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人类认真研究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并从蜻蜓等昆虫身上得到启发,不断提高飞机的性能,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

我们人类从1903年到现在起,只花了短短的百余年时间,就研制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其实都是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啊!
(14)小结:课文第三段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

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具体介绍)
(15)现在,让我们来仔细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吧!一起读。

三、学习四-六段
1、刚才我们认真研读了课文第三段,收获真大!下面请同学们继续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例子。

*第四段
(1)你对这一段中的什么感兴趣?
(引导学生说好:我对人类模仿……)
(2)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画,老师想请你看着图画来介绍你所感兴趣的这个例子,行吗?(投影图片)
(3)你们觉得他介绍的怎么样?(评议)
(4)是什么促使人类要向鲸学习呢?科学家从鲸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5)可见鲸是人类的——(读题)
(6)喜欢这个例子的同学一起来读读。

(7)现在,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呢?(先在下面小声说,再指名说)(板书:轮船设计)
*第五段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对第五段感兴趣?
(1)做一个实验:请学生和家长代表上台捏鸡蛋。

(三个人)(2)为什么小小的鸡蛋这么难捏碎呢?投影出示句子: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3)这是一句因果倒装句,你们能“因为…所以…”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原来这就是鸡蛋壳所拥有的薄壳结构的特点啊。

(出示词语:薄壳结构
读好!)
(4)从这种“薄壳结构”特点中,建筑师受到了什么启发?
(5)投影图片: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正因为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这些建筑风格是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

其它采用“薄壳结构”的著名建筑还有许多。

(图片欣赏,教师稍作讲解)就连我们学校的风雨活动教室也是采用这种“薄壳结构”建造的,其实这样的建筑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后不妨去调查一下。

(6)下面我们拿好书一起把第五自然段来读一读,记住人类从蛋壳中获得的启发,进行建筑设计的例子。

(板书:建筑设计)
3、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三个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1)投影第六段,一起读读。

(2)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对呀!人类模仿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详细介绍,这里只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简单列举
4、难怪作者最后要发出这样的感叹——(投影句子)
(1)指读句子。

引导读出感叹的语气。

(2)齐读。

你们觉得这个自然段跟课文题目和第一、第二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
(3)学生自读课题和一二两节,讨论交流,体会前后呼应的写法。

四、总结全文,深化感情
1、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呢?想干什么?
2、看来大家对……发生了兴趣,为了让大家得到更多关于……的知识,老师送几个网站给大家,相信会给你们带来更多的收获。

(投影网站)
五、作业超市
1、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搜集有关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下节课交流。

3、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7、人类的“老师”
飞机设计
轮船设计
具体介绍
建筑设计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
汽车设计
简单列举
坦克设计
教学反思:
《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
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


1、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
尊重学生的阅读需要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学生要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发的需求,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读书做笔记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用创新的记号,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感受来体验文本,满足学生阅读的欲望。

2、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尊重学生的创新发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构建的过程。

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阅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自主感受,从而构成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从小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看问题,学生对文章充满神秘感好奇感,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东西。

读书做记号满足了学生对文章充满神秘感好奇感,让他们乐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发现,教师要尊重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还不如说一句错误的话”,呵护他们好奇的心灵。

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读书做记号这一学习方式将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大放异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